段姓宝宝生辰八字取名(段姓宝宝生辰八字取名男孩)
河南省新乡辉县简史,太行精萃,人杰地灵,名人志士,上下五千年
辉县简史
如闻长啸春风里,
荆棘丛边访旧踪;
地接苏门山近远,
荒台突兀袛高峰。
--唐.贾岛《啸台》
辉县古称共城,有三千多年建城史。现如今总面积2007平方公里,人口84万,其中山地面积1007平方公里,丘陵216平方公里,平原784平方公里。位于太行山南部山麓,地理位置上来讲属于南太行。太行山从济源自西向东起,到辉县拐了个弯开始向北,一路蜿蜒到北京。辉县正好处在拐弯处,南有黄河,太行山正好挡住了南下气流,与暖阳气流在此交汇从而形成了冲击性平原。辉县地处豫晋两省之交,西与山西陵川县相交,北和山西壶关县以及林州市交界。其主峰九峰山十字岭海拔1732米。海拔最低的占城镇海拔为72米。淇河(百泉湖水乃淇河水潜流复出,又东流入淇河)、卫河皆发源于辉县。
辉县除汉族外目前有24个少数民族居住,分别是回族、蒙古族、朝鲜族、藏族、彝族、满族、苗族、壮族、布依族、土家族、景颇族、维吾尔族、侗族、瑶族、佤族、哈尼族、白族、达尔族、撒拉族、傈僳族、仫佬族、俄罗斯族、德昂族、塔塔尔族。
一:远古(唐、虞、夏、商)
辉县远古为共工部落所在地。共工在古代神话传说里是水神。在国家重点文物孟庄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许多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遗存,说明在新石器时代辉县就有大量先民居住。
辉县盘上西山有轿顶山,古籍载为商末国都朝歌(今淇县)之龙脉之地。
二:西周
西周时期称“共国”。意为“共伯之国也”(遗址在今天的文昌阁一代)。隶属于冀州。周公之次子凡伯又封于共城西南二十里处,为凡国(今凡城村)。
《荀子》载:“武王之诛纣也.....朝食于戚(今濮阳市区戚城村),暮宿于百泉(今百泉)”。
公元前841年,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到山西霍县,诸侯推共伯、大臣召穆公代行天子事,号称“共和”;是年为共和元年,为中国古代史有确切纪年之始。共和十四年(前828年)太子靖即位为宣王,共伯与召穆公不和,遂归其国,逍遥于共山头(今孟电水泥厂)。传墓在其下。
共伯早逝,妻共姜为义守节,作《柏舟》诗以自誓,为六经之首。守节处位于现在辉县市政府院内共姜台,传其下为墓。
三:东周
春秋时属卫国,郑国(今河南新郑)庄公之弟,号称大叔段,在其母武姜帮助下谋划作乱,被庄公镇压,兵败逃亡共地(今辉县),又称共叔段;其后代为公孙、段姓,有天下段姓出共城之说;“多行不义必自毙”的典故就来自于共叔段。
《诗经》里的“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泛彼柏舟,在彼中河....”说的就是百泉水。
孔子徒弟高柴,字子高,以宽厚仁义著称,生于辉县东关;《圣门志》、《阙里志》载,有疑。疑其墓在高庙。唐赠共伯,宋封共城候。
卫定公十四年(前577年)郑国及晋国范氏与卫国决战于百泉,卫大败,百泉归晋。《左传》载。
太行山共有八条古官道,称“八陉”;第三陉名叫白陉,因起于辉县白鹿山(今上八里鸭口),故名。最早通于春秋时期。
战国时属魏国;魏襄王(又称安厘王)葬于县西南三十里处(今大梁冢村北,因魏都大梁{开封}而后称大梁冢)。
赵国上卿、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蔺相如葬于三罗城南(今盘上南平罗村东南);{事见《史记》,有争议}。北湖西山至今有蔺家寨,据说为蔺相如所建。传说北寨东北紫荆山为其生长地;故盘上又称“候赵川”,意思就是赵国王侯居于此;时盘上属赵国。(都称为“候兆川”,意为出亿兆王侯之地;但据古碑记载多出现“候赵川”三字)。
赵国当时常与魏国交战,由于前期军事实力不如魏而常败,又怕魏国趁机报复,就在辉县的东北部(今辉县与卫辉和林州交界)修建了长城,后世称为赵长城,当地人称为边墙岭。2015年被国务院批为国家重点保护单位,今已大多被风力发电所破坏占用。
四:秦
秦并天下分三十六郡,辉县属三川郡;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伐六国中最后一国--齐,齐王建听丞相后胜之计,不战而降;秦俘虏齐王建,迁掷于百泉苏门山,后饿死在松柏林中;秦始皇建立大秦帝国。齐国人怨齐王建听客之误,作歌哀之。歌曰:“松耶!柏耶!住建工者客耶!”
上八里镇对头寺村后山有一山洞,洞口上方有石刻“紫房”二字,传为张良博浪沙击秦失败后韬光养晦之处。
五:两汉
西汉时县西归河内郡(今武陟)山阳县,其他归魏郡共县;
汉高祖八年(前199),齐国降将卢罢师,因击杀项羽和韩信有功,封于辉县,食邑一千二百户,称共庄侯。文帝七年(前173)其子卢党嗣封共惠侯;文帝十五年(前166)卢党死,其子卢商嗣封共怀侯。卢商无子,国除。
西汉末更始年间,绿林军领袖刘秀(后为东汉第一位开国皇帝--光武帝)受更始帝刘玄排挤孤身前往河北平乱,被河北叛军首领王朗追逐,在辉县西北太行山上游击多年,后世人讹传为王莽追刘秀,并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传说故事;今沙窑乡小井村有刘秀寨,传说其即为刘秀当年屯兵之处。
东汉时期,盘上地区归朝歌郡(今鹤壁淇县),其他归河内郡共县;汉末献帝年间,传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曾路过关王郊,并在村北用刀搠出一口泉眼,并在县北与三弟张飞相遇,即今张飞城(古称桓侯城)。
辉县北的九山(《河南通志》载为九日山,是重阳节当地人登高之地),山顶有“云圣寺”,据古碑载为东汉初汉明帝时期佛教刚传入中国时所建。
六:三国-魏
延康元年(公元220年)曹丕篡汉建立魏国,废汉献帝为山阳公,置于辉县西南山阳城(今吴村镇邓城村北);周围九里,其四门遗址尚在,古时产上等稻米;死后仍依天子之礼葬于禅陵(今焦作修武古汉村)。
嘉平六年(254年)司马师废曹魏第三个皇帝曹芳,改立曹髦为帝,贬曹芳为齐王于河内郡重门建齐王宫,后称重门城(又称方城,今辉县西史村);城广220步,南门故址尚存。
咸熙二年(265)十一月大地震,县西北太行山崩塌。
七:晋
晋为汲郡(今卫辉)共县,县西归河内郡(晋移郡治于野王,今沁阳)山阳县;隐士孙登常长啸于苏门山巅上,时有竹林七贤者曰:嵇康、阮籍、阮咸、山涛、向秀、王戎、刘伶隐居于竹林(今吴村山阳村南竹林寺),他们常去喝酒的酒肆为“黄栌酒肆”(今吴村镇鲁庄村)。阮籍仰慕孙登太古无为之学,被司马昭派来观察孙登动向,然只闻山岭有风若鸾凤,乃孙登长啸之声也,不见其人;阮籍回去后写了《大人先生传》,把孙登称为与天地共生、大道并存的“大人”;大人一词也由此而出。后来嵇康也被派来探听,终不见人,嵇康回去也不禀告,山涛去探嵇康,回司马昭处捏告嵇康,嵇康遂被杀;临死之际作诗自责:“昔惭下惠,今愧孙登”;弹奏《广陵散》而死,至此“嵇康死,广陵绝”。后苏门百泉常有名人雅士登临,多因孙登之源故。孙登长啸处即今百泉湖后山啸台,台后大石上有“仙人迹”,据传为孙登升仙处,今已不见。
太康二年(281),汲郡人不准(fu biao)盗魏王墓(今占城镇大梁冢村,一说是卫辉孙杏村),出土竹简数十车。就是后来著名的《竹书纪年》,因出土于汲郡,又称《汲冢书》;因其埋于始皇帝焚书坑儒之前86年,故保存了司马迁《史记》所未获之史料,并纠正了《史记》的一些错误,价值弥足珍贵;可惜古本至宋代已残失。今流传比较真实的是清王国维版。
八:南北朝
北魏为汲郡共县,县西归山阳郡山阳县、北修武县(《魏书地形志》载:孝昌二年{526}置山阳郡,初治共县,后移山阳县;同年置北修武县,治清阳城{即邓城,因在清水之阳,故称清阳城})。
东魏为林虑郡(今林州)共县;
西关观音堂,原名同圣寺,创建于北魏永安三年(530)。
北齐为义州(今卫辉),获嘉(今新乡县城关)归治于共,合称共县(见《北周地理志》;石赵时期有天竺僧佛图澄(北齐石碑作“橙”),遍历名山,至白鹿山停留,观其山形如佛陀一般,自然雕琢而成,遂在山崖处凿一山洞修行;至齐河清四年(565)开凿石刻佛像上百尊,诗经百余篇,并建寺院曰“元极寺”。后世尊其如佛陀之山岭为“佛陀岭”。可惜其石刻佛像及经卷多毁于现代。百泉碑廊里的佛教石刻就来自于此寺院。浚县大伾山大佛也为佛图澄所募刻。
北周为汲郡、修武郡(《文献通考》载:后周分置修武郡,撤县为卫州)。
九:隋唐
隋为河内郡共城县(《河南通志》载改共县为共城县);唐为河北道汲郡(武德元年{618年}置共州,并分置凡城县,四年{621}废州为共城县,凡城并入)。
隋炀帝开凿京杭大运河,由于百泉水源充足,被疏导进永济渠,以通粮道;这条人工河道一直沿用至上世纪70年代。现为辉县八个国家重点文物之一。由于百泉是卫河源头,遂在百门陂(今百泉湖)北岸建了座卫源庙(今辉县文物局),以河神祀之,称卫源公。大殿名为“清辉殿”,并春秋祭祀,香火鼎盛至解放后。
太宗时期,有盗贼危害辉县,卫国公李靖派将来辉平乱驻扎,百姓感恩戴德,立祠堂祀之。今南姚固村东晋仆射庙。
唐玄宗时期与张果老原型张果齐名的道士罗公远死后葬于辉县西南,并建庙祀之,其村后称罗兆村。
蒿里相公:名字失传,旧志称公登第之初,直谏不成,碰死在台阶之上,唐延和年间封直烈侯。南云门有祠堂。
唐大诗人贾岛曾路过辉县登苏门山,并写下了《啸台》诗一首,即文章开头诗既是。
十:五代十国
五代时期为河北道,河内郡共城县;浑浊不清,乃志多失,不计。
十一:宋
宋(北宋)为河北路,汲郡,共城县。宋朝为我国古代文化经济的顶峰期,辉县也是如此。
宋真宗祥符四年(1011年)理学家邵雍,字尧夫,谥号“康节”就出生于辉,(有说生于安阳,据历史学家范文澜先生多方考证为辉县无疑)。
邵雍先生学习刻苦,冬不炉,夏不扇;夏有安乐窝,冬有长生洞,学习的地方叫“天根,月窟”。一生拒不为官,致力于教育和理学研究。讲学于百泉书院(今百泉湖东华门里右侧百泉养老院),理学著作有《皇极经世》、《渔樵问对》等,融合了《周易》、和道教思想,并制定了一套完整的象数学体系,至今仍被沿用。
邵雍教学的百泉书院时称太极书院,邵雍允许书院的学生可以自由流动,不受地域、学派的限制,因材施教、愤启悱发、循序渐进、激疑设问、寓教于乐、好恶有常、来者不拒、走者不留,体现了门户开放的教学方法原则;因此太极书院成为河南传播理学的重要阵地。并一举名列当时的四大名学院。
写《爱莲说》的周敦颐、朱熹、二程(程颢、程颐)曾多次慕名来到百泉与邵雍进行学术探讨,并留下许多诗词。
朱熹赞其邵雍:“天挺人豪,英迈盖世,驾风鞭霆,历览无际,手探月窟,足蹑天根,闲中今古,静里乾坤。”
太极书院是中国第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知识的书院,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儒家传统教育轻视“自然科学”的不足。
邵雍在读书讲学之余,写诗20余卷,题名《击壤集》;晚年写诗信手拈来、直抒胸臆,脱然于诗法之外,推动了当时诗新运动的开展,在中国文学史上邵雍占有非常重要的一席之地。最著名有“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的《山村咏怀》以及“茅屋任意自逍遥,山径崎岖宾客少......"的《逍遥吟》和“淇水清且泚,泉源发吾地,流到君家时,尽是思君意”的《寄人》。
北宋元佑三年(1088)共城县令柳仲矩曾请苏东坡吃梅溪产的大米,并言其百泉圣境,遂苏东坡游历百泉,并为百泉涌金亭题写了“苏门山涌金亭”下书“眉山苏轼元佑三年十月一日”(今只剩涌金和眉山苏轼几字)。柳县令找来当时著名的石匠“汲郡胡”命其摹刻于石,谁知这胡姓石匠是苏东坡的“忠实粉丝”竟带着东坡先生的墨宝和刻好的碑石连夜逃遁,县令派人找遍了整个汲郡而不得;殊不知这石刻竟在其家藏了42年之久,后由进士孔揖多方求而得之。苏东坡把其赞过“妙过乃吴”的宫中画师崔白送给自己的画作“布袋僧真仪图”转赠给了柳县令。并为啸台作诗一首。
政和八年(1118)由崔白所画,苏东坡题“熙宁间,画公崔白,示予布袋真仪,其笔清而尤古,妙乃过吴矣!”的《布袋僧真仪》图被摹刻在石碑上,立在了城内天王寺内(今市政府后),后又被移立在马王庙内,今藏于百泉湖碑廊西侧。被称为字画两绝。
薄壁镇有南程村、北程村,据说是二程来辉讲学的地方。
宋仁宗年间,韩琦手下大将三川寨主兼四路沿边巡检使苗授死后葬于县西北靳浩屯。
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太尉杜贵带二子跟随奸臣童贯与辽军决战大败而皆战死,葬于常村。墓旁建愍(min同“悯”)报寺。
宣和七年(1125)封百泉湖卫源庙河神为“威惠王”;卫源庙改名为“威惠王祠”。
民族英雄岳飞在苏门山西边安营扎寨以抗击金军(今营盘山);为了激励将士,一口气书写了《后汉书》中名句“有志者事竟成”,起头为行书,写着写着意犹未尽变成了草书。后被摹刻于石碑上,今藏于百泉碑廊。
岳飞收复新乡时决战于候赵川(盘上)。
南村镇东南有村叫金王庙,曾是金万夫长完颜蒙适(音kuo)驻军之地;在此驻军的目的是为了攻打王彦。
候赵川西山轿顶山旁有山曰“铁打寨”;时为抗金义士王彦联合两河义军创立“八字军”之地;因脸上皆刺“赤心报国,誓杀金贼”八个字,故称八字军。山寨称为“王都统寨”。完颜蒙适攻打其山寨,屡攻不下,手下大将跪而泣曰“王都统寨坚如铁石,未易图也!”后称“铁义寨”。村民皆称铁打寨。
十二:金
北宋末年靖康之耻后,辉县属于金国;卫州河平军。后被岳飞夺回,飞死后再度落入金手。
金大定二十六年(1186)移河平军节度使治理共城,为避显宗允恭讳,改为河平县;二十八年(1188)取消河平县,恢复共城县。
明昌三年(1192)改共城县为苏门县;贞祐三年(1215)因百泉威惠王祠(卫源庙,即今文物局)有清辉殿,改苏门县为辉州。兴定四年(1220)置修武县下的重泉(邓城)为山阳县归辉州。这也是辉县“辉”字的最早起源。
金代大才子元好问来百泉游览,曾写下“太行元气老不死,上与左界分山河,有如巨鳌昂头西入海,突兀已过余陂陀......”豪迈的诗句。并为石门口三仙庙写下两首诗作;以及白云寺灵化塔塔铭。
全真教长春子丘处机、长真人谭处端、长生子刘处玄曾在苏门山下百泉湖东北修行;原为金国河平节度使奥敦之花园,后因其三人在此修行故称“三仙洞”。后改为“集仙资福宫”。久废。即今百泉湖东北角人造瀑布处。
十三:元
元朝时为直隶中书省,初为真定路总管府,中统元年(1260)改为卫辉路,辉州。
忽必烈称帝之前蒙古帝国称为大朝国,时任宰相的辽国贵族公子耶律楚材晚年辞官来到百泉南定居 ,居所有琴台、梅圃、小溪,并以唐朝大诗人张籍的诗句“自爱新梅好,行寻一径斜,不叫人扫石,恐寻落来花。”为依托,起名“梅溪”,即现在的梅溪村。并写下过《梅溪九首》。
耶律楚材在朝得势之时利用其权力保护了一大批文人大儒,如元好问、赵复、窦默、王磐、孔子第五十一代孙衍圣公孔元惜等。
耶律楚材的著作《玉钥匙》、《插泥剑》,后人在其基础上撰《玉函通秘》,是后世玄空飞星风水学的源流。
乃马真后三年(1244)五月十四日,时年五十五岁的耶律楚材悲愤而死,葬在梅溪西北(疑今百泉宾馆),后迁至于生前非常眷恋的玉泉山下瓮山泊之滨,与先他去世的夫人合葬(今北京颐和园昆明湖畔)。辉县坟茔至今有石马存留。
元初忽必烈时期,翰林大学士、中书左丞相姚枢为元朝统治者接纳汉文化,避免滥杀无辜做出过巨大贡献,后忽必烈对汉人幕僚产生怀疑,姚枢辞官回来辉县定居(之前窝阔台时期,姚枢就曾为不收贿赂而来辉县隐居,1250年忽必烈又邀请其出山),到太极书院讲学布道,使汉文化在元蒙时期得以继续发扬光大,也使得颓废的太极书院再次振兴。
姚枢到辉县太极书院讲学后,当时名儒赵复、许衡、窦默、王磐也相继慕名来到辉县,他们传承了北宋理学思想,使太极书院一度成为了全国理学中心,后人评论理学发展时有“宋兴伊洛(北宋邵雍受好朋友司马光邀约,晚年定居洛阳伊川,教学布道,二程也是洛阳人),元大苏门”之说。也由于姚枢曾经做过丞相,故而政界人物没有打击辉县汉学。从而使汉学在辉县得以延续传承。功劳可想而知。
忽必烈“先灭大理,后攻南宋”的战术策略就是姚枢提出的。
至元十七年(1280)姚枢因心脑血管病逝于大都,享年78岁,遗命子孙将辉县作为自己的长眠之地(今韭山路和药贸路交叉口北侧大树底下,其路中间的为其侄子姚燧之墓)。 谥号“文献”,表明了人们对其在文化传播方面做出巨大贡献的认可。
姚枢侄子姚燧是元时期文学家、政治家、曲作家,拜师许衡。他的著作《国统离合表》对后世研究历史贡献极大。
元大书法家赵孟,被称为古代四位楷书之一(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赵孟)曾为西关北街玉虚观书写玉虚观碑一通,是楷书的杰出典范。目前藏于百泉碑廊。并为元左丞相张思明书写墓志,墓碑(今吕巷)。
辉县峪河穆家营有蒙古族,系成吉思汗直系遗留,目前有四百多人。
十四:明
辉县明朝为河南布政使司,卫辉府,洪武初,废州设县,改称辉县,一直沿用至今。
朱元璋洪武三年(1370)候赵川设巡检司,额设弓兵三十名;紫霞关(俗称岈子口,现称鸭口)设巡检司,设弓兵四十名。万历年间裁留二十五名,主要任务一为边防安全,二为查走私。
洪武八年(1375)百泉卫源庙庙会兴起,形成了一年一度的全国性药材交流大会,大会规模当时全国第一,素有“山西神郊(陵川神郊二仙庙会)马桥会”之称。此会一直延续至今,现被列入“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
正德十六年(1521)工部水司衙门(今书院街),成立“养济院”,门房13间,专门收留老孤废疾、无依无靠之人,用丁地结余银两发放每日每人给钱一分,每年每人给棉衣钱三钱三分六厘五毫五丝,此政策一直延续至清末。
明朝文坛“复古运动”的倡导者李梦阳曾留恋辉县多日,并为石门庙、三湖(中湖、南湖、北湖)寺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古诗词。他倡导的“复古”运动盛行了一个多世纪,后被“公安派”所替代。
“公安派”代表人物“公安三袁”的袁宏道也多次来到辉县百泉,曾作《游苏门山百泉记》、《安乐窝》、《游啸台》、后被人摹制成碑刻,现存于百泉碑廊。
辉县河的“仁、义、礼、智、信”五口闸,“仁”字闸原名马家桥上闸,建于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义”字闸原名马家桥下闸,在楼根,嘉靖三十年(1551)建;“礼”字闸原名张家湾闸,在张家湾(今水竹村东,世纪清华北门),建于嘉靖三十年(1551)万历元年(1573)重修;“智”字闸原名稻田所闸,在胡桥小西庄,建于嘉靖三十年(1551),万历七年(1579)重修;“信”字闸原名裴家闸,在今胡桥裴闸村,建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万历十四年(1586)重修。
王阳明心学的忠实倡导者李贽,号“百泉居士”,曾在辉县担任教习,主要讲习王阳明心学。追随者数千人,中间还有不少妇女。是阳明心学泰州学派的一代宗师。
李贽的思想学说于当时的思想格格不入,他提倡商贾功绩、功利价值,批判重农抑商,符合明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要求。贬斥“程朱理学”为假道学,反对封建社会的男尊女卑,对社会、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对儒家经典《六经》、《论语》、《孟子》嗤之以鼻,提出“不能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反对主政者以儒家学说来对人们思想的禁锢。主张“童心”学说,即一切以良心为主,从心出发,反对以孔子的是非观为是非标准。
李贽点评过的《水浒传》、《西厢记》、《浣纱记》等至今仍是非常流行的版本;他曾点评秦始皇为“千古一帝”,武则天是“政由己出,明察善断”的圣后,主张为隋炀帝“平反”。他的学说在1974年“批孔批林”运动中被当作尊法反儒的英雄,加以推崇,著作被划归“法家”。
明万历三十年(1602)一代大儒李贽被诬陷入狱,后在狱中被割喉而死(有说以剃头为名,夺下剃刀自刎而死),享年75岁。其著作学说在后世广为流传,影响甚大。
百泉苏门山后山有草书“苏门”二字,大二尺许,不著年代和书者姓氏;左侧有“见泉”二字乃是山西巡抚魏允贞所书。魏允贞被海瑞称之为“直言第一”。
候赵川正北有琅石口,上有石城,城上有石匾,上书“琅石双岩”,为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巡抚河南都御史李宗枢建,因此处石头敲击有金石之声,故称琅石口。
雁翅口村有敌楼,为明分守参政李充浊建于嘉靖年间,上有石匾上题“雁翅冲云”,今四字已于时被锻刻掉。
万历三十三(1605)年,万历皇帝主持编纂的《万历续道藏》两部,分别敇封藏于紫团巍真武庙(今回龙老爷顶),以及石门口三仙潭庙。紫团巍及九莲山俱是明嘉靖年从山西用抱犊村和马武寨交换而来。
明成化十八年(1482)知府张谦重修太极书院,提学吴伯通下檄文在中州(古代河南之地)设四大书院,百泉为其一,遂更名为百泉书院。崇祯十五年(1642)开封大水淹没贡院场地,移贡院于百泉。
辉县东、西、南俱有城门,东曰朝京,旧名迎恩、凝晖;西曰观澜,旧名眺行(hang )、揽秀;南曰望汴,旧名望海、迎薰;北无城门。三门之上俱有城楼,北城虽无门,但仍有楼作瞭望之用。明万历六年(1578)知县聂良杞增修角楼四座。后在明末之战中废。城门外有护城河,河外又有城门,称为月城,其作用为了屏蔽城门。正德十二年(1517)知县赵越建;东曰宣和、西曰揽胜、南曰保泰,皆为土夯筑而成,引百泉河入护城河。
崇祯年间,李自成作乱,盘踞候赵川西山诸山寨,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屡次进攻县城,知县张克俭带领军民创建东西南北四面石城以抵贼寇。贼多次攻而不克。后张克俭带兵与贼多次决战于九峰山、候赵川、井峪、焦泉营,救回难民无数。至此贼不敢再犯辉境。崇祯十四年(1641)张克俭官至河南巡抚,后在襄阳城中张献忠计,大骂贼而死。
辉县内城城墙为土筑,崇祯九年(1636)因李自成屡屡攻城,知县张克俭遂改土墙为下石上砖,高一丈六尺。
李鬯(chang)和,嗜奇好古,有大才华,不愿出仕。因李自成作乱,避乱于苏门,耻于李同姓,遂改姓为理;顺治元年(1644)避难于金陵,后闻福王出逃,唐定王死,羞愤难当从城上跳下而死。
关村村民牛德富,听闻庄烈帝(崇祯)景山吊死,呼号痛楚,投百泉义字闸死。
贡生张信听闻李自成攻入城中,遂上吊,后被贼寇拦下,大骂贼寇,贼将其舌头割掉,张信又咬破手指以血书贼,贼寇恼羞成怒,遂将其杀害,妻子、儿子和儿媳也没能幸免,尸体被抛至荒郊野外。
十五:清
清朝辉县为河南布政使,卫辉府辉县。
彭之灿,字了凡,顺治元年(1644)弃家到辉县苏门山隐居(时孙奇逢在百泉湖隐居),发誓不吃清朝一粒米,后坐饿死于啸台旁,孙奇逢将其埋葬于苏门山东麓,题其墓曰“饿夫”。后碑坏,康熙四十四年(1705)知县范景重修其墓镌刻碑;道光十四年(1834)知县周际华又重修。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自成岁寒老人。河北蓉城人,后客死辉县,享年95岁;曾被明清政府以及李自成多次邀请出仕,都被他婉拒,因此被称为征君。明末李自成乱,逢携门生亲友数百家避乱于易州五峰山(留其长子孙立雅守候祠堂),部署防守抵御。顺治二年(1645)祭酒薛所蕴以奇逢学问品行可与元代的许衡,吴澄相比,推荐他执掌国子监,奇逢以有病推辞。顺治七年(1650)孙奇逢迁居于苏门;九年(1652)工部侍郎马光裕以夏峰田庐相赠送,于是率领亲友门生耕躬于此,又被人称作“夏峰先生”,四方来找他学习之人,他皆以土地相赠,渐渐的这里就形成了村落,也就是后来的孟庄镇东夏峰村。他在辉期间再次振兴了百泉书院,在又一次少数民族统治时期,使辉县再次成为了中原文化中心。孙奇逢也因此闻名遐迩,成为清初三大理学家之首(孙奇逢、黄宗羲、李颙)。
孙奇逢学术思想以陆象山(陆九渊),王守仁(王阳明)心学为根本,后将朱熹的“格物致知”与王守仁的“致良知”合二为一,使明时期理学纷争从此和为一家;他的著作《理学宗传》是先于黄宗羲《明儒学案》的一部学术史著,几乎倾尽了他一生的心血。全书共二十六卷,三易其稿,全面系统的反应了作者晚年的理学观点,特别是对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所持的态度。现代文学研究家钱钟书《谈艺录》认为:“孙奇逢的为人有三个特点:一是他的讲学宗旨比较突出,主张身体力行;二是他的义侠之迹,在明末乱世,他能够率领几百家据守险要保全乡里;三是他的门墙广大,教育了很多人才”。
百泉后山有许多碑刻后面都刻有评语,乃是清苑高鐈题;这个高鐈就是最早追随奇逢先生的门生之一。工部尚书汤斌,兴复嵩阳书院的耿介石等都是其门徒。
康熙十四年(1662),一代儒学大家孙公奇峰去世,年九十二岁,葬于夏峰村东。河南河北的学者在百泉书院祭祀他,道光八年(1828)从祀文庙。
康熙四年(1665)辉县撤销候兆川与岈子口巡检司。后辉县山区多有流匪窜乱。
康熙二十九年(1690)知县滑彬重修东西南北四城城楼,并制其匾额,东曰迎曦,西曰敦艮,南曰朝阳,北曰瞻阙。后年久将倾,道光十年(1830)知县周际华倡捐,重修东西南内外城楼六座。
百泉五闸最初作用是沿河农田灌溉及漕运,作漕运时需知县祭祀卫源神方可;清立国之初连年大旱,河督考虑漕运稽阻,遂定河水作为漕运,村民之地因此多贫瘠。康熙二十八年(1689)知县滑彬向上倡议,无果。三十年(1691)新任知县喻良臣,主簿阎子秀继续向朝廷倡议恢复农田灌溉,议“三日济漕,一日灌田,五月以后,听民用之”。朝廷允。都水司王全臣效仿西蜀之法,用竹篓装石放在闸口,任其水漫至农田,既能灌溉又能济漕,一举两得,怎奈被巡视河道的巡使发现,大怒,将竹篓全部毁坏。后巡抚李国亮因公来卫辉府,知县喻良臣将此事告知李巡抚。巡抚听后下令撤销河道巡使。
雍正初年,辉县大旱,四年(1726)有沿河村民“偷”水浇地,导致漕运耽搁,朝廷大怒,欲拆除五闸,河南总督田文镜与总河督嵇曾筠上书朝廷,疏于利弊。终保住五闸,并恢复以往方法灌溉。嵇曾筠又于百泉湖西掘地得泉,以资灌溉,后人以嵇公姓命名,称“嵇公泉”。雍正皇帝感念卫源之水,亲赐匾曰“灵源昭瑞”,今藏于卫源庙。
康熙三十四年(1695),知县喻良臣捐俸禄在百泉湖边购买三间庭院作学堂,购买经史百家,凡有志者或无钱交学费的都可来此上学。辉人感恩其德,以公姓为学堂之名,曰“喻公书院”。又在清晖阁南为巡抚李国亮建了所李公书院,后改为“李公祠”。
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驾临辉县百泉,改百泉书院为“翠华行宫”,因是皇帝行宫,故学子们不敢再于此办学,后学生借读于城中;署官吴纲欲寻地重建学院,为筹备木料于城壕之上种植杨柳,以图后计。三十九年(1774)知县何文耀在百泉湖西觅得一园;四十一年(1776)将百泉书院移置于此(今百泉党校)。
乾隆一朝共三次驻跸辉县,其间游览百泉湖诸多胜景以及薄壁白云寺,在寺南一水潭里洗澡,后即此建寺曰“龙浴寺”,并题写了许多匾额和石刻。如白云寺的“白云自在”、百泉圣庙“至教永垂”、卫源庙的“利济中州”、百泉关帝庙的“浩气长存”等。
乾隆非常赞赏邵雍之学说,在辉期间添置新安乐窝于旧窝之前,以供游览之便。还特意命工匠按邵雍安乐窝原样修建于北京颐和园内,取名邵窝殿;今颐和园邵窝殿匾额为慈禧所写。
嘉庆十八年(1813)八卦教(又称白莲教)震卦首领滑县人李文成与坎卦首领北京人林清约定于九月十五同举反清大旗进攻北京城,后消息败露,便提前于九月七日起义;林清率众140人在太监引领下攻进紫禁城,后不敌被捕。李文成在滑县被县令张克捷被捕入狱,副帅刘国明率部众千余人将其救出,共推李文成为大名天顺真主。次年八卦教被清军击散,李文成和刘国明率众逃窜至辉县,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多次进攻县城不成,退居盘上司寨,后被清军将领果勇侯杨芳用计击败,李文成与刘国明俱被火烧死。
李刘死后,部下散乱匪众在牛良臣带领下盘寰于辉县山区,后加入太平军粤匪(太平天国),时不时抢掠过往客商与村民;咸丰三年(1853)始辉县和山西陵川两地联合村民轮流巡逻于各个交通路口对山上土匪进行剿灭,同治十二年(1873)匪患得以平息,辉县大部分山区开始有山民居住。
道光六年(1826)知县周际华捐立书院于辉县县衙南(今书院街城内小学西园,)。另在各乡镇由乡绅捐地出资设立义学共40处。
辉县旧有一风俗;惟每年三月十八,有愚民去城隍庙烧香,或家父母有病,皆身披铁链越重越好,去城隍庙祈福,男女混乱,实在有碍观瞻。县令周际华屡年禁止,后慢慢收敛。
光绪三年豫晋两地大旱,人皆食树皮、白甘、甚至出现易子相食之悲状。许多无粮之人选择逃荒于山西,而山西之荒民又逃往豫地,辉县山区正好成为其歇场之地,后许多荒民三三两两结伴而居停留于此自给自足。
宣统元年(1909)袁世凯下野后来到辉县居住,出资购买三百多亩土地任其荒废,取其谐音“皇帝”,并在薄壁西山购买数千顷荒山,称为官山(今关山南,称之南关山)。并把住的地方的亭子顶换成草顶,称为“草亭”,谐音朝廷。并和好友徐世昌一起出资修缮了百泉湖。两人在辉县留下许多房产,今公安局里边还有徐世昌小院存留。
清朝辉县有两大著名清官,一是康熙年知县滑彬,二为道光年知县周际华。
十六:
徐世昌是卫辉人,曾当过四年总统,来辉县后住在水竹村,号称“水竹先生”。徐的书法很有特色,今百泉湖留有很多徐的笔墨。徐死后埋在苏门山东麓,后迁回老家卫辉,其百泉墓址后被毁坏。
三年(1914)百泉松花变蛋和苏门山墨拓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受到了世界各国客商的赞赏。
八年(1919)辉县县城各学校在南关山西会馆举行罢课声援五四运动,并成立学生联合会,游行,查烧日货。
十二年(1923)盘上后庄村民打着“加入红枪会,抗捐又抗匪”的口号创办“红枪会”。后来各地相继创建了“绿枪会”、“黑枪会”、“黄枪会”等,还有联庄会,会与会之间时不时有摩擦与枪战,但也在抗击日寇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十三年(1924)辉县城内书院成立辉县师范讲习所。
十六年(1927)辉县盘上西平罗成立合平县;不久被废。同年辉县各地爆发“天门会”起义,万名会众冲进县城赶跑贪官;后被军阀镇压下去。
十七年(1928)冯玉祥带兵驻扎百泉,乾隆行宫被改成兵营,常带兵对湖里柏树为目标练习枪法,今湖里古柏树上依然可见当年留下的枪眼。冯玉祥在百泉湖西北角开挖泉眼缓解旱情,即现在的冯公泉。据传饿夫墓前的四个大字“民族气节”就是冯玉祥所书写。
十八年(1929)年,知名教育家梁漱溟、彭禹廷在冯玉祥的支持下,在百泉书院旧址上创办了河南村治学院,高举改革中国乡村教育大旗为中国乡村教育做出了很大贡献。只可惜学院只办了一年就被叫停。
二十年(1931)河南省立民众师范学院迁至辉县百泉,改为河南省立百泉乡村师范学院。
“七七事变”以后辉县土匪恶霸纷纷拉枪招兵,干起了土匪勾当。实力大的有薄壁北程村的王在都、盘上凤凰山的屈多养、薄壁平甸西寨的田老五、黄水龙王庙的吴世孝、他们趁日军入侵乱世,网罗人马,诈敛钱财、危害一方。
“九一八事变”后,辉县地下党组织带领各学校师生上街游行;1934年辉县地下党被完全破坏;1937年百泉乡村师范附小老师陈济民在青年学生中发展10名员重建辉县党支部。
1938年正月十一,53军由汤阴退至辉县,驻扎在候兆川和杨吕川(张村乡一带),正月十四,获悉日寇南进,便仓皇南撤,辉县国民政府耿彦章等要员也向西逃窜,他们为向日军做出任何抵抗就把辉县抛弃给了日军。正月十六,日寇从卫辉山彪镇进军辉县;进辉第一天就制造了“孟坟惨案”,杀死村民16人,奸女数十人。此后鬼子占领辉县十年有余,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1938年正月十六日军进驻辉县,汉奸袁石生等十余人列队出城到灶君庙欢迎鬼子进城。之后侵华日军1468部队约500人一团队扎营于辉县,司令住在袁世凯公馆,即今东大街联通广场一带。第二天兵分两路,一路向西,一路向西北,开始展开大规模的扫荡。
三月,鬼子扫荡吴村,刺死无辜村民八人,活活烧死六人。20日,鬼子飞机飞过盘上,炸死村民40余人;此后鬼子多次进犯县城周边村庄,杀害无辜同胞上千人。制造了几次比较集中的惨案,例如盘上坝前村的“小叶沟惨案”、薄壁“西大庙惨案”(大王庙)。
1938年3月辉县商会会长刘少龄被任命为辉县县长,驻扎在黄水一带;4月,上八里石门口姚家坟关朝彦成立第二个县政府。
1938年新乡县、获嘉县、辉县三县县委转移到辉县盘上西平罗村;同年八路军129师386旅袭击了辉县县城、潞王坟等地的日伪军据点后挺进辉县盘上西平罗。
日军占领辉县期间,辉县各处道门遍地,有圣人道、一贯道、菩萨道等等十七种会道门组织,他们利用封建迷信的方式,愚昧群众,谋财害命。
1938年5月17日,赵固乡东耿村联庄会抗击日寇抢掠,打死日伪军19人,但本会成员贠(yun)振富、张全昆等人也相继牺牲;当天夜里日军又偷袭大沙窝村,被该村联庄会击毙五名日伪军,该村村民郭好德、郭如意等十七人也光荣牺牲。
同年7月,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陈赓率领部队夜袭辉县城,活捉辉县知事袁石生;8月又率部袭击了潞王坟火车站的日伪军。
1939年辉县县政府迁往盘上后庄乡南湖村。
1940年至1943年,辉县发生连年的旱灾和蝗灾,辉县大部分村民开始向山西和安徽逃荒。
抗日期间辉县在领导下用各种方式与敌人展开斗争,高庄乡金章村的郭兴和沙窑乡南窑村的司凤梧是主要的抗日英雄人物。电影《平原游击队》就是以他们的事迹为原型编写的。他们的队伍简称武工队,作战灵活,功勋卓著多次奇袭日伪军,著名战例有火烧粮仓、智擒贾大头、攻打高庄、诱敌中地雷等。
1943年,辉县抗日政府县长赵霖在黄水龙水梯村的九峰山组织了一支抗日游击队,他们多次参加抗战,杀敌无数。
1943年至1944年,太行区委根据抗战形势,将辉县相继划为辉县、辉嘉县、新乡县三县,其中辉县北部地区为辉县,后改为辉北县,政府在西平罗,分为四区,南寨一区,西平罗二区,张泗沟三区,黄水为四区;东部为新乡县,张村为一区,常沿村为二区。张村乡道士坟村为新乡县抗日政府;西部为辉嘉县,薄壁杏树庄为县政府所在地,上八里杨树庄为一区。三县共七区,合称为八路军太行七分区。1946年三县合并为辉县。
1943年,辉县四里厂成立四里厂民兵组织,郑永和担任武装委员会主任。辉县还组织了很多群众团体,如抗日自卫队、妇救会、儿童团等等。
1943年12月太行七分区司令皮定钧率部队600余人解放了薄壁,击毙日本小队长30余人,后又在庙岗与日军遭遇,击毙日军200余人。与此同时七分区三团进驻南寨,与驻扎在司寨的日伪军进行了多次战斗,日军在1941年春天仓皇撤退,至此候兆川全部光复解放。
1944年9月,2000多名日伪军向辉县盘上大扫荡,南寨和南平罗的民兵诱敌与三交口一带,消灭日军100多人,伪军300多。
1945年2月,八路军太行七分区联合辉县各种抗日力量先后击退县城周围的日军,至此辉县除了县城外,其他地区全部光复解放。
同年日伪军一千多人出扰薄壁一带,赵固区干队政委陈益三率队在大孟渰(同淹)村壮烈牺牲,后为纪念烈士,大孟渰村改为益三村。
同年8月18日,八路军等抗日武装与据守在辉县县城的日伪军激战一整天;次日忽降暴雨,鬼子趁机打开东城门向新乡逃窜;下午抗日军民进入城内,辉县解放。
四天后,8月22日,辉县县委召开县城光复大会,宣布辉县城关区公所成立,牛毅担任区长。
9月1日,辉县县长关朝彦收拾日伪辉县政府残部,重新成立辉县县政府。
10月17日,驻新乡85军重兵进入辉县城,辉县县委主动撤离,重返盘上西平罗。
1946年11月18日,辉县杀敌、翻身、生产模范大会在西平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93人,县委副书记刘华同志主持。大会选出杀敌模范十五名,分别是;司凤梧、张玉忠、郭兴、张连喜、张景龙、阎*全、董常英、姚元秀、马殿齐、王锦书、靳元山、任德良、杨玉合、赵运德、赵运生。翻身模范六名,分别是:赵英、崔树林、张先、王风国等;生产模范三人:郭光先、郜贞玉、刘婵萍。
出自【共城逸事】红楼手艺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