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阳发八字(枣阳哪里算命准)

行尸走肉 2023-09-05 23:13:22 网友分享

此人出生后,一株小米上竟然长了九个穗,算命先生说:他是皇帝命

“光武经营业未兴,王郎兵革正凭陵。

须知后汉功臣力,不及滹沱一片冰。”

刘秀,即:汉光武帝,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南阳郡蔡阳人,今湖北省襄阳市枣阳市。新朝末年,天下动荡,群雄并起,他顺应天下大势,以汉室宗亲的身份在家乡南阳郡起兵。公元25年,刘秀势力日渐壮大,与更始决裂,自立门户。

不久后,即:在千秋亭登基称帝。

历史上的刘秀是一位开明贤德的君主,他在位三十三年,励精图治,勤于政事,经过一系列努力,使一个饱受乱世摧残的国家,重新焕发生机。在他的改革开拓、重视发展下,东汉王朝逐步恢复,并迎来难得的盛世,即:光武中兴。

刘秀执政初期,面对支离破碎的江山。他从全方位入手,制定了一系列改革举措。政治方面,刘秀对中央官员选拔、任用制度进行改革,精简结构,整肃官场不正之风。同时,在经济在,采取休养生息,尽快恢复国家发展。文化方面,东汉保留了西汉的文化制度,大力推行儒学发展,尊崇气节至上。

值得一提的是,刘秀十分注重优待功臣,并未像历国皇帝那般诛杀功臣,这点为他在后世赢得了不少赞誉。东汉功臣近三百六十多位,皆被封为列侯,受到了应有的尊崇。不过,刘秀还是对功臣进行了部分防范,如:解除兵权,并补入朝廷大量文官。东汉的诸多功臣,除了无法拥有兵权,地位、待遇方面还是较为优越,皆获善终。

西汉自汉元帝起,即走向了衰落。到了汉成帝时期,统治者荒淫无道,不理朝政,将政务全权交由外戚势力处理,导致王氏家族独揽大权,横行朝野。汉成帝为人极为好色,后期又受赵飞燕、赵合德姐妹魅惑,终日沉湎女色,荒废朝政。

在这种背景下,王氏家族渗透入西汉,为日后篡权作准备。

汉哀帝死后,王政君之侄王莽扶立傀儡,暗控皇权。经历汉平帝、孺子婴两任幼主后,王莽自知时机已到,废除孺子婴为定安公,自立为帝。公元八年,王莽建立新朝,自此,存世214年的西汉正式宣告覆灭。

新朝建立后,王莽为了稳定人心,制定并推行了诸多新政,不过,由于这些改革政策盲目崇古,且多有不合理之处,引发社会动荡。直至天凤年间,国内爆发大规模起义,具有代表性的如赤眉、绿林、铜马等起义势力,尽皆反抗王莽统治,刘秀正是在这一时期响应而起。

刘秀虽然是汉室宗亲,但他并非直系后裔,而是属于远支旁庶一脉。他有个哥哥,名为刘縯,为人极具抱负,喜好结交天下英豪,在各地起义势力反抗王莽时,刘縯与南阳郡诸多子弟,也想趁此响应,共谋天下。

刘秀做事较为谨慎,当时,刘縯起兵时,他还未拿定主意,直至确定天下已经大乱,刘秀方决定起兵。从这点来看,他性格较为谨慎,起兵之事必然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公元23年,绿林军拥护西汉宗室刘玄为帝,建元“更始”,即为更始帝。迫于联军势力庞大,刘秀与哥哥刘縯皆选择栖身更始下。而王莽为了覆灭更始,派出大军清剿,扬言“百万之师”,新生的更始危在旦夕。

王莽大军兵围昆阳城,刘秀奉命突围,在外面征集三千勇士后,反杀回昆阳。昆阳城外新朝主力军队,号称“百万之众”,而刘秀仅率领三千勇士进攻,这在现在看来,无疑是以卵击石。刘秀并未直接进攻围城的新朝军队,而是选择擒贼先擒王,率军杀入新朝军队大本营,这无疑比突围还危险万分。令人意外的是,他竟然成功了,以三千兵力大败王莽军队主力。

据悉,新朝军队轻敌,完全没料到会有人杀到大营。刘秀的突然出现,造成军中大乱,无数士兵争相踩踏,死伤无数。更为离奇的是,新朝军队溃退时,来到滍水前,突遇狂风大作,天降暴雨,滍水暴涨,吞没数万新朝主力军队。

此战之后,新朝军队尽失,王莽就此土崩瓦解。

昆阳城一战,覆灭了王莽争权,刘秀功不可没。这段历史颇具传奇色彩,毕竟,刘秀仅用了数千人即大败号称“百万之师”的王莽军队主力,这在历史上都是极为罕见。更加离奇的是,王莽主力在撤退时,突遇天降暴雨,导致滍水水位暴涨,造成王莽主力的彻底覆灭。

看起来有些不可思议,但这却是真实发生过的,刘秀也因此有了“位面之子”的称号,莫非他真是王莽的克星?

谈及这些,不妨了解下刘秀出生时的祥瑞之兆。

据说,公元前5年,刘秀在济阳县济阳宫出生,出生的当晚,房间内并没有点燃灯光,却出奇的发亮,赤光充斥着整个房间。刘秀的父亲刘钦见这一幕,十分奇怪,忙召来功曹史充兰,让其寻找一位占卜大师解惑。

充兰不敢懈怠,当即拜访当地的一位知名卜人,名为王长孙。王长孙先是了解事情经过,随即对刘秀生辰八字进行卜卦,卦象出现后,王长孙看了一眼,面露惊喜称“这是件好事,你就不用担心了。”充兰进行追问,王长孙只是笑而不语。

充兰猜测此为天机,便不再追问转身离开。占卜没多久,刘钦房门前长出三株小米,一茎九穗,每株的长度皆比普通小米多一尺二,刘钦凭此为子取名,故称“秀”。开国帝王出生伴随祥瑞之兆,多为传说,但是,刘秀无疑是历史上最具神秘色彩的帝王。

关于刘秀的长相,史书记载说他身长七尺三寸,美髯眉,大口隆准,确是汉朝龙种,比众不同。刘秀的身高是七尺三寸,换算一下,也就是现代的一米七十五左右。现如今来看,也许刘秀的身高并不算高,但是在当时人们的眼中刘秀无论身处何处都会有一种鹤立鸡群之感。

可以说,他的一生充满传奇,尤其是对战王莽,数十次战斗,无一失败。昆阳城一战,三千勇士败王莽百万主力,彻底覆灭王莽,未免太过匪夷。尤其是最后一战,刘秀不仅神勇难挡,期间更有狂风暴雨相助,如此种种,使得刘秀本人更加神秘。

在这种背景下,后世认为王莽克星为刘秀,这种说法并非空穴来风,以前民间就有盛传,即:刘秀早在七岁便与王莽有了交集,那时就可看出天运所至。

据史料记载,当初王莽篡汉夺得时,他身边就有一位星象家,预测出刘秀将成为未来的天子。星象家忙找到王莽,告诉他:“将来会有一个叫刘秀的人与你争夺天下,你必须斩草除根,方能保证江山稳固。”王莽听后,不敢懈怠,当即下令全国搜捕一个叫刘秀的人,准备将其杀死。

当时刘秀七岁,生活在济阳县济阳宫,还不知即将大祸临头。

汉室将军武汉的母亲,偶然一次接触到刘秀,发现他是天子之命。当王莽搜查刘秀的命令传来后,这位母亲意识到王莽要斩草除根,她忙安排儿子武汉全力保护刘秀,也算是为儿子的前程铺路。在武汉赶往刘秀家乡陈留郡济阳县时,王莽也得知了刘秀的下落,召集军队杀向济阳县。

济阳宫中的刘秀,并不知道危险将至,直至武汉将军先行赶到,将此事告知其父刘钦。刘钦明白事情的严重性,让刘秀向着不远处的甘泉山潜逃,那里山高林密,躲藏其中不易被发现。王莽率领大军晚到一步,得知刘秀逃走后,立刻猜出目标在甘泉山。

刘秀确实逃到了这里,并藏在一处山脚下,但没有多久,他看到王莽的军队已经追来,不甘心坐以待毙,刘秀沿着山脚的小路向西面逃去。一路奔波逃命,好不容易抵达甘泉山西面,他发现外围有许多官兵守卫,显然,整个甘泉山已经被四面包围。

刘秀一时束手无策,心生绝望,就在这时,他忽的看到不远处山脚,有一座破庙挺立。刘秀大喜,犹如抓住救命稻草,快速跑了过去。

来到门前,映入眼中的便是蛛网密布,杂物满地。刘秀一步跨入,带起灰尘四散,庙中一时尘雾弥漫。刘秀穿过层层蛛网,径直走入庙后的隔间,躲在一块破布后面。说来奇怪,他进去后,腾起的灰尘旋即消散,那些被刮破的蛛网也都恢复原样,好似从来无人来过。

军队搜山半天后,终于发现了这座破庙,领头官员忙通知王莽。王莽来到后,看到门口蛛网完好,认为刘秀不可能里面,下令军队继续沿着朝西路线搜捕。就这样,刘秀侥幸逃过一劫,而王莽也因他的大意,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如果,当时他能令士兵入庙搜捕,或许刘秀早已命陨幼时,哪里还会有昆阳城一战。二人就像一对宿敌,天命注定。后来,刘秀建立了东汉王朝,他想到甘泉山下的那座破庙救过自己的命,便降旨命人重修寺庙。

经过几年兴建,破庙原址立起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新庙,刘秀亲自敕封此庙叫做“救生寺”。此后数千年里,该庙都香火鼎盛、信奉者众多,和尚们还在庙中供奉着刘秀的塑像,一直传承至近代。时期,在“破四旧”浪潮中,救生寺惨遭拆除,到现在已经不见踪迹。

尽管如此,人们依旧怀念这座古迹。

关于救生寺的遗址,据说,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杨寿镇西面。除了“救生寺”的典故,还有“蹩脚庄”。当时刘秀逃到这里,觉得自己时运不济,命中倒蹩脚,从此“蹩脚”的说法就流传了下来。救生寺附近的村庄原来都叫做蹩脚庄,建国后改为墩留村杨庄组。

刘秀死后埋在原陵,位于洛阳市北20公里处的孟津县白鹤乡铁榭村,当地亦称“汉陵”,俗称:“刘秀坟”。其陵墓南倚邙山,北临黄河,近山傍水,蓊蔚肃穆。阙门巍峨,气势壮观,神道宽阔,直达陵前,两侧石刻林立、碑碣参差。

参考资料:

『《东观汉记》、《后汉书·卷一上·光武帝纪》、《刘秀坟》』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