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看八字是什么司令(怎么看八字是什么格)

相见陌路 2023-08-14 05:59:02 网友投稿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毛主席赠予八字箴言力挺

前言:

1973年12月,中央发布了关于八大军区调动的通知,同时还将刚调回北京不久的,任命为八大军区司令员调动行动的主要负责人,引起国内外的轰动。

据悉,在做出这个决策前,、及各大政治局委员、军委成员就曾在的会客室,召开了多场会议商讨此事。

毛主席坐在会客室中央,挨个让众人发表关于军区调令的意见,则时刻跟在主席的身侧。

为了表示对此次行动的支持和对同志的信赖,主席还在众人面前送其八字箴言,这场声势浩大的军委调动,就这样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一、 外患刚止,内忧又起

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调动,其实在心中酝酿已久。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苏一直保持着和平共处的原则,但到了1959年,两国关系逐步恶化,苏联便将两国边界问题重新提出,才打破了平静的和平局面。

此时的苏书记赫鲁晓夫在赶赴中国参加建国十周年庆祝活动期间,借中印两国发生的边境冲突,控诉中国处理不好领土问题。

负责外交周恩来总理也毫不示弱,霸气反驳:“你们领土问题处理的也不好,你想证实一下吗?”

两国领导人在会议厅中剑拔弩张,你一言我一语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这场关于中苏边界问题的争论持续了近七个小时。

双方闹得不欢而散,两国关系至此降到冰点,中苏边境安宁不再。

两国驻边人员开始不断地争吵、推搡扭打,苏联后来甚至派出军队用棍棒殴打边防人员。

据统计,仅1960-1969年间,苏方挑起的边界冲突就超过了5000起,即使在谈判桌上也频频对中国施加压力,苏联霸权主义的不断试探、挑衅,为的是挑起更大的“炮火”。

图|珍宝岛战役中被俘获的苏军坦克

1969年,苏方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野心,派出军队登上珍宝岛,随意殴打、杀害中国边民,接连用冲锋枪点射巡逻队。

如此明晃晃、裸的挑衅终于激怒了我国领导人,毛主席为捍卫祖国领土完整,用强大武装力量对抗霸权主义,狠狠挫伤了苏联的锐气。

“珍宝岛”事件最终靠武装力量解决,这提醒了毛主席,中国边界问题始终是一个隐患。正当他着手改变对外战略时,党内却又掀起风浪。

毛主席在土地革命爆发时期,曾提出“枪杆子里出”的理论,但从国家的实际情况和长远发展来看,党的领导又必须置于军队之上。

早在1966年,毛主席就意味深长地对说过:“我们军队里也不那么纯,军队里也有派嘛……不知你们信不信?你们不信我信,我们军队经常有人闹乱子。”

恭恭敬敬地听着,却不知该作何回应,没想到在“”期间,发生“九一三”事件验证了主席的话。

“九一三”事件虽然没有给国家、人民带来严重损失,却让意识到如果不及时整顿军委,那将后患无穷。

国家事务繁多,整顿军委牵涉的人员、事务又非常之广,要想镇得住场子就得选一个得力“助手”,而这时候最适合的人选无疑就是。

图|

二、复出,主席赠言

在“”期间,被下放到江西南昌新建县一个拖拉机修配厂,日子十分清苦。

他虽不在中央,却时时刻刻关注着北京的动态,得知“九一三事件”后,便在第一时间写信给主席,表明自己的态度和立场。

“我个人没有什么要求,只希望有一天还能为党做一点工作,当然是做一点技术性质的工作。我的身体还好,还可以做几年工作再退休。此外,我还希望能和子女们靠近些。”

在下放江西的日子里,毛主席一直都对他持保护态度,遭到的背叛后,看着这封“老伙伴”的信宽慰许多,也懂得了他维护中央的心。

毛主席读完后批示:“印发政治局。他家务事请办一下。”这时候毛主席对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

1972年1月,为新中国立下赫赫战功的陈毅元帅离开人世,毛主席心情沉重的前去参加追悼会。

这一行让毛主席想起了那些与他打江山的“老人”,心中百味杂陈。机毁人亡,带着遗憾离世,就连陈毅也离他而去。

图|

毛主席有感而发:“陈毅是个好同志啊!”

“九一三”事件始终横在主席心中,但他对以前的“老伙计”又是很认可的,紧接着又说出一句话:“的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众人一听就知道回到中央有望了。

与情谊深厚的周恩来总理,在当下便隐晦得让人将那句“的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传播出去。

消息很快传到了江西,明白这是主席在给他回到中央的机会,当即决定再给寄一封亲笔信,表达自己想要回到中央工作、为党和国家做事的决心。

这封信经周恩来的手送到主席面前,毛主席又经过了几个月的深思熟虑,才做出决定,将信的批示亲自交给周恩来。

图|毛主席与周恩来等人

主席表示虽然犯了严重错误,但他从前没有遗留的历史问题,也跟随立下不少战功。

批示当天,周恩来便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将毛主席的意思传达给每一个人,即使没有正式宣布,但的复出已经得到了毛主席的默许,回到北京只是时间问题。

1973年3月份,终于收到中央发出的通知,重新回到北京担任国务院副总理的职位,正是他的回归,让毛主席整顿军委的决策提上日程。

之前周恩来总理一边提防着党内随时可能冒出的“不良风气”,一边对远在江西的施以援手,等到他回归中央后病情愈发严重,只能暂时休养。

这样一来,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几分,身体大不如前的毛主席,也有意将他着重培养。

图|与陈毅

有一天,毛主席在听取完的工作汇报后,突然神色凝重地问:“各大军区司令员已经在他们自己的位置上待太久了,你觉得应该怎么办呢?”

面对这样敏感的问题,面上不显慌张却也没有急于表达,只见他在低头思索过后伸手将自己和主席面前的茶杯对调。

两人心领神会般相视而笑,毛主席开口赞赏:“果然是英雄所见略同啊!”

仅这一个动作,毛主席就知道他没有看错人,后来在征求了周恩来、等元老们的看法后,将军区司令员调动的时间定在12月。

这件事办起来有一点难度,前期工作需要做足,于是毛主席在12月12日召开了政治局会议,、、周恩来及各大军区司令员都参与其中。

图|

会议开始,毛主席眉头紧锁地坐在房中,环视一圈厉声道:“政治局要议政,军委要议军,不仅要议军,还要议政!”

又批评道:“现在政治局不议政,军委不议军,以后改了吧。你们不改我就开会,到这里来。我毫无办法,无非是开政治局会,跟你们吹一吹当面讲。”

刚刚开始便给了所有人当头一棒,众人担惊受怕,却猜不透主席接下来要说什么。

毛主席察觉到气氛有些严肃,停顿了片刻,缓和语气后又说:“我考虑了很久,大军区司令员还是调一调得好。”

除了事先了解的、周恩来等人,参加会议的委员们脸上无不精彩纷呈。

他接着道:“一个人在一个地方搞久了不行,搞久了就油了,现在有好几个大军区,政治委员不起作用,司令拍板就算。”

一个司令员长期在一个军区坐镇,多多少少会出问题。毛主席顾忌良多,没有在会议上具体指出是哪个军区,但这几句敲打的话让这些人都吓出了冷汗。

图|与等人会见外宾

会议室无人敢接话,他便侧身一转看向:“我赞成你的意见,我代表你说话。我先找了总理、王洪文两位同志,他们也赞成。”

主席几句话就给这次会议定了基本思路,接下来他带领与会人员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整个屋子都是、高亢的歌声。

毛主席一直明白团结的重要,在这个时候唱歌既是鼓舞人心,也是为了让他们都能跟着正确的方向走。

当唱到“一切行动听指挥”时,毛主席着重强调这一条非常重要,只有大家步调一致才能取得胜利,如果大家分成两派,步调不一致,一定会失败。

毛主席这番话看似是在说歌词,其实是在提醒各大司令员,要服从指挥。一曲毕,“主角”之一的出场了。

图|

“我现在给大家请了一个参谋长,有些人怕他,但他办事比较果断,我和剑英同志请同志参加军委,当委员。”毛主席话音刚落,一直在右侧默默无闻的恭敬地站了起来。

主席继续对着说:“你呢,人家有些怕你,我送你两句话,‘柔中有刚,绵里藏针’,外面要和气一点,内部是钢铁公司,过去的缺点慢慢改一改。”

这八个字明贬暗褒,听起来是对的提点,细细一想,更像是在为刚刚复出不久的“老伙计”撑腰。

“老伙计”在一旁侧耳倾听,时不时点头来回应主席的提点,这时候在座的有些人已经开始面露不满。

毛主席重新启用一批老干部,是其中之首,但他知道也不能寒了年轻干部的心,于是主席话锋又一转。

“现在这么多人看不起儿童团,我也是儿童团过来的,你们都是吧?”

问题抛出后,会议室的众人点点头,主席接着说道:“你们那个青年时期,十几岁二十几岁就那么高明?我就不信,不要看不起年轻干部。”

图|参加会议的部分军区司令员

毛主席没有点名,但所有人都心照不宣地想,这是在说王洪文。

这次政治局会议都围绕军区司令员对调事宜展开,接下来的时间,周恩来、王洪文、等人充分发表看法和意见,提出各种可行方案。

会议持续了四天之久,期间各大司令员挨个表明自己坚决服从的党的指挥,并全票通过了同志任委员长的提议。

艰难的前期“疏通”工作终于完成,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的工作在十多天后正式实施。

三、决策英明,顺利调动

根据政治局会议做出的各项决定,毛主席在12月20日再次接见了参与军区对调事宜的46名高级将领,同他们一一谈话。

这天,毛主席放松地坐在书房中央的椅子上,王海容毕恭毕敬地站在主席左后方,朱德、、周恩来、等人分别站在主席的左右两侧。

等所有人都到齐后,毛主席语重心长地拍着朱德司令坚实的臂膀说道:“这是我们的好司令,是红司令,不是黑司令啊!”

朱德司令望着主席大方地笑出声来,参加会议的其他人也跟着乐了,这次接见的气氛稍微放松了些,不再像几天前那样紧张。

毛主席又问了几句朱德司令的近况后,开始挨个接见各个将领,第一个出面谈话的是跟随出生入死的大将肖劲光。

图|肖劲光

“身体好吗?”主席拉过肖劲光的手亲切地问道。

肖劲光为人直爽,又多次受到主席维护,不拘小节地拍了拍胸膛大声道:“身体很好!”一屋子的人都被他逗出了笑声。

接下来主席将目光停留在陈士榘身上,他参加过秋收起义,后来又上了井冈山,主席看着陈士榘感慨道:“井冈山上下来的人不多了。”

这里有主席的“老熟人”,也有不怎么熟悉的,毛主席带着疑问看着面前又站过来的人,周恩来主动介绍:“这就是田维新。”

主席了然,笑着问:“田维新同志,你是哪儿人啊?”

“山东东阿人。”他迅速站直答道。

紧接着一个和军区对调不相关的问题抛了出来:“曹植埋在什么地方啊?”

虽然想不通的用意,他还是诚恳答道:“鱼山。”

图|田维新

主席点了点头,再问:“鱼山左边有个湖,是什么湖呢?”

田维新又答:“那个湖离鱼山还远,是东平湖。”

听到这儿毛主席猛然一拍手,豪气道:“那就对了,以后总政治部就交给你负责了!”

毫无准备的田维新想要推脱,但毛主席心意已决,任谁说也不管用。这时候众人才明白,毛主席早已为这次接见做足了准备工作,很多事情主意已定。

接下来在问候了空军司令员马宁后,主席又向着前排准备对调的八大军区司令员讲话,中间还穿插着一些看似不重要却大有深意的讲话,例如关于读《红楼梦》的讨论。

图|

当时毛主席讲话讲到一半,突然向后排看:“?”

一名壮硕的将士站了起来,中气十足的答:“到!”

主席伸手向前一指,示意他站到前面来,漫不经心说着:“有人讲,《红楼梦》是‘吊膀子’的书,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其实“吊膀子”是早年间,在干部集会时私下批评看红楼梦的同志时说过的,他没想到毛主席竟然知道得这么清楚,当即竖起耳朵认真听着毛主席的话。

毛主席再次发问:“我要你读《红楼梦》,你读了没有啊?”

“读了。”答道。

“读了几遍啊?”

“一遍?”主席显然对这个回答不太满意,又说:“一遍不够,要读三遍!”

图|与

毛主席从来都是以身作则,后来在会议中洋洋洒洒背出《红楼梦》中的一大段文字,可见这位领袖对自己的要求之高。

他始终认为一名优秀的将领,不仅要会带兵打仗,还要有真才实学和文化修养,时刻以高要求、严标准约束自己,这样的造诣真正让众人感受到伟人的魅力。

最终,这次接见在众人齐声合唱《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嘹亮歌声中落下帷幕。

两天后,中央军委正式发出了八大军区司令实行对调的命令,按原定计划负责和中央军委的领导工作。

此次中央发出的具体调令为:北京军区司令员调往沈阳军区,沈阳军区司令员陈锡联则对调到北京,剩余的济南军区与武汉军区、南京军区与广州军区、福州军区与军区兰州,都以这样两两对调的方式进行。

剩余三个没有参与调动的军区司令员,因上任时间较短依然维持原样。

同志没有辜负主席的期望,这次声势浩大的行动在他的领导下顺利实施,各大军区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调动。

图|八大军区司令员

这桩“惊天动地”的大事引来了不少外界的猜测与质疑,做出回应:“这是因为毛主席很懂领导军队的艺术,就是他不允许任何军队领导干部有个圈圈,有个势力范围。”每每提及此事,脸上都会不由得流露出赞赏。

八大军区调动事件对党和解放军的意义重大,无形中解决了很多军委内部出现的问题,纠正了长期的不良风气,也为后世解决此类情况做出了典范。

参考资料:

《1973年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缘由》

《八大军区司令对调前后》

《1969年中苏边界冲突与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1973年对调军区司令员,请“军师”出马》

《1973年12月12日:八大军区司令员对调》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