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子的八字(书呆子好吗)

旧人陌兮 2023-11-06 11:30:08 网络

易经理论推断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之迷

朱允炆(1377年12月5日—?),明朝第二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懿文太子朱标次子,1398年6月30日-1402年7月13日在位,年号建文,故后世称建文帝,又作朱允文、朱允汶。

明洪武十年(1377年)12月5日,朱允炆出生于应天府(今南京)。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其父朱标病死,朱允炆被立为皇太孙,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继位为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增强文官在国政中的作用,宽刑省狱,严惩宦官,同时改变其祖父朱元璋的一些弊政,史称“建文新政”。

实际上,朱允炆从坐上皇位的那一刻起,就没有过过一天安心日子。这都拜其爷爷朱元璋同志所赐,朱元璋在世时,共生了二十多个儿子,这些儿子都被封为不同地方的藩王,他们有自己的王府和军队,一个藩王的军队,少则上万人,多则十万人。而朱允炆登基时,只是一个毛头小伙子,他的那些藩王叔叔们内心难免不服。这对朱允炆的中央来说,无疑是一个不稳定因素。因此,建文帝登基一个月后,就开始了他的轰轰烈烈的“削藩”运动。短短几个月内,先后解决了周王、代王、岷王、湘王、齐王,这几个藩王要么被贬为庶人,要么自杀而死。而在所有的藩王中,燕王朱棣的实力是最强的。如果任由建文帝这样削藩下去,朱棣迟早也得变为庶人,这肯定是他所不愿意的。因此,从建文元年(1399年)开始,朱棣就开始做与中央对抗的准备,暗中招兵买马、制造兵器、准备粮草、训练军队。这年轻易夺取了北平城,并以北平为大本营,正式开始造反。应该说,他这种造反之路,无疑是九死一生,因为尽管他的实力在各大藩王中是最强的,但他也只有十来万军队,且所管辖的地盘只是北平一带的“燕地”,军队的持续补给都是个大问题。以他这种弹丸之地来对抗管辖上千万平方公里的建文中央,这种成功的概率真乃比花两块钱中千万彩票大奖的概率还要低。不过朱棣就是朱棣,他凭借着自己的智勇双全,愣是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把建文帝赶下台,自己做了皇帝。

其实每每看到朱允炆的故事,都让人一肚子窝火。因为本来朱允炆手上是一把好牌,被他一步一步打坏了。他本来手上有上百万的政府军、正规军,却不敌朱棣的十万地方武装。可见没有“两把刷子”,即使让你做了皇帝,也做不长久。综观朱允炆失败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朱允炆年轻气盛、操之过急。在他即位后不到一年,即连废五王。这就造成一种燕王除造反外无路可走的局面,也使国人对燕王产生同情,进而支持他。加之朱棣一直打着“奉天靖难”、“清君侧”、“周公辅成王”的旗号,蒙蔽了大批官吏和民众,致命官民不能同仇敌忾,消灭燕军。

二是朱允炆所受的教育使然。可能朱元璋同志觉得以前做人太狠、做事太绝(要不是这样,他也不可能取得天下),因此他想从孙子身上找点补,让皇孙朱允炆从小就接受了慈悲为怀、博爱宽容、以德服人、兼济天下的教育。这一教育本身没有错,但所谓理想很美好、现实很骨感,跟君子当然可以讲道德,但如果跟流氓讲道德,那可能是讲不通的。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朱棣就是这样的一个“流氓”,他不断地使用各种阴谋诡计(比如靖难开始时,为了争取时间,而装作重病、装疯卖傻),一次一次与政府军发生战争。而战争不是儿戏,是要死人的。“慈悲为怀”的建文帝(用“很傻很天真”也许更贴切一些)居然跟政府军的统帅交待,不要让他背上杀死叔父的恶名(也就是在作战时,不要杀了朱棣)。有了这种愚蠢之至的命令,这仗还怎么打呢?也许朱允炆认为,他的这一命令会让朱棣感动一下,不会再与中央作对。然而,朱棣正是利用了朱允炆的这一荒唐的军令,而多次带头冲锋陷阵,最终打到了京城。还有那个李景隆,两次出征,败光了建文的数十万大军,经常仗还没怎么打,自己就一个人开溜,是不折不扣的逃跑将军,照理应该死罪。建文帝居然没有杀他,最后还重用他,让他守卫京城。正是因为李景隆的无耻行径,主动打开金川门迎敌入城,而使京城陷落。也许到京城陷落的那一刻,建文帝应该会有所醒悟吧。可惜已经太迟了!

三是朱允炆的用人不当。在朝庭里,朱允炆当时主要重用了齐泰(兵部尚书)、黄子澄(翰林学士)、方孝孺(翰林侍讲)等人。这些人都是书生意气,实战经验不足。而在军队里,重用的是李景隆。1399年,李景隆的五十万大军攻打兵力空虚的北平城,居然没有打下来!而在接下来的郑村坝一战,更是让他的五十万大军彻底失败!这也让朱棣初步取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按说李景隆的这种无能之辈就应该收回他的兵权了。朱允炆倒好,不但没有收回他的兵权,还进一步给他下放权力,继续让他指挥军队。也不知朱允炆当时是怎么想的。难道就因为你们以前的关系好,就该这么重用他?

四是朱允炆本身的决策失误。燕王起兵后,北方战火连天,建文帝却把主要精力放在改定官制等方面,只是寄希望于李景隆这种徒有其表的人身上。在战争后期,另一个致命的失误是建文四年五月,政府军与燕兵交战于濉水附近的小河,政府军大胜,斩燕将李斌,燕军陷入生死攸关的窘境 。然而在这关键时刻,朝庭居然召回大将徐辉祖,淮北的政府军因此势孤而大败。这让政府军失去了最后一次歼灭北军的机会。

五是其他方面的因素。众所周知,当初与朱元璋一同出生入死打天下的那些开国功臣,朱元璋同志为了他的稳定,基本将他们杀光了。因此,待朱棣起事后,朱允炆才发现,原来他根本找不出能够与朱棣抗衡的大将。此外,天气原因也是很重要的因素。由于北方易结冰、多风沙,在政府军与北军的数次交战中,要么由于结冰而贻误战机,要么由于沙尘暴天气而不利政府军。加之南方士兵对北方严寒天气的适应性差,要想战胜北军,难度确实挺大的。不过这些都不是政府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最主要原因还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1402年(建文四年),随着京城的金川门被无耻的李景隆打开,朱允炆的皇帝生涯也走到了末路。此时他身边的谋臣早已不见踪影,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的书呆子终于明白理论和实际是有差距的。他看着这豪华的宫殿,自己的童年、少年、青年,都在这里度过,然而,今后他将不再是这里的主人。万念俱灰之下,他悲愤地燃起一把火,把宫殿烧了!皇后以及宫女若干人,也投火自焚!朱棣在入宫后,派人到处寻找朱允炆,要求活人见人,死要见尸。然而,朱允炆的活人没见到,尸体也没找到。朱允炆的下落从此成了六百多年来的一个迷。

后世关于朱允炆的下落,主要有这四种猜想:一是携皇后马氏跳入火中自焚,二是漂洋过海、不知所终,三是换上僧衣从鬼门逃遁、皈衣佛门,四是隐姓埋名、浪迹江湖。真实的情况到底是哪一种下落,可能只有去问朱允炆本人了。不过其实不用问他本人,从易经理论,也是可以推断他的下落的。

朱允炆的四柱:丁巳 壬子 己卯 癸酉。

丁壬合木,坐下亦为木,生在冬季水旺之时,官运极旺,1398年戌运助身,故贵为皇帝。然很快1399年走己酉天比地冲的大运,卯木官星被冲坏,故从1399年开始,朱棣的靖难之役开始。1402壬午年,官的原神被冲,他的皇权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末,此年下台。

回归正题,1402年他究竟应是哪一种下落?

先看第一种下落,跳入火中自焚。笔者认为,这是绝不可能的。1402年虽然冲了官的原神,但大运在己运,还没到死亡的地步。况且,凭朱允炆的那种个性,再罪大恶极的人(比如朱棣、李景隆,当然这是从朱允炆的立场来说的)他都下不了决心杀,他应该也不会有勇气跳入火海。

第二种下落,漂洋过海。朱棣同志也曾相信这种说法,因此从永乐三年开始,就派出了郑和,多次下西洋,表面是与西洋各国加强睦邻友好,实际郑和暗中也有一个重要使命,就是寻找朱允炆的下落。笔者觉得这种下落也是不可能的。其生在己土日,己土为田园之土,况且其己土如此孱弱不堪,不可能在海上漂泊几个月到西洋有关国家,所谓的水多土淹,因此他不可能选择这条道路。

第三种下落,皈衣佛门。貌似这种说法流传甚广。朱棣也曾派出胡濙遍访全国的寺庙,希望寻找到朱允炆的下落,最后也没有在任何寺庙中找到朱允炆的身影。从其四柱看,也不像是个僧人的八字,因此,这种说法,笔者也是不认同的。

第四种下落,浪迹江湖。根据其八字,这种说法是极有可能的。因为既然排除了前三种可能,那就只剩下这种可能性了。那么他会往哪个方向逃呢?己土生在子月,天寒地冻之时,北方为其忌,因此,他应该不会往北方逃,而是往南方跑了。

或有人问:既然他没死,那为什么朱棣朝的官方认定他投火自尽了呢?这个是很好理解的。因为当时朱棣靖难时打的旗号就是“清君侧”,如果说朱允炆还活着,朱棣是没有理由来做这个皇帝的。

或有人问:既然他没死,那为什么朱棣朝的官府没有通过“朝阳群众”抓到他呢?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当时技术手段落后,没有人脸识别和DNA鉴定技术,也不像我们现代人,每天可以看新闻联播,哪怕国外的领导人长什么样,我们都一清二楚。因此,即使他扎到人堆里,估计也没人知道他就是曾经的皇帝。

或有人问:既然他没死,那为什么朱棣朝的官府不通过到处张贴配有画像的“悬赏公告”抓朱允炆呢?这个其实也很好理解。因为从法律的角度来说,人家朱允炆才是合法的皇帝,朱棣这种通过造反的形式取得的皇位是不合法的。谅他也不好意思通过这种形式去寻找朱允炆。

或又有人问:既然朱允炆还活着,那为什么后来没有东山再起呢?这个从他的八字看,他整个己酉、戊申等运,都是不利官运的大运,也就是说其后的几十年的大运都不行,因此,其未能东山再起。况且,作为皇帝,其权威其实也有赖于身边鞍前马后、前呼后拥的一帮人,且必须依靠手中握有的数以十万计的军队。而现在他这两样东西都没有,孤家寡人一个,即使他想东山再起,料也没有这个能力和机遇,最后只能消失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中了。

透过书生气、江湖气和烟火气,我们看到了色彩不同的人生

人上一百,形形。除了相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这些气质也是千差万别。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也有不同的认知,自然会流露出不同的气质。进一步,一个人的气质和行为对应,就能够看出类似气质的人大致的命运。

气质看不见摸不着,而我们常见的不过几种。

书生气。

中国人特别崇尚读书,自古“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读得多了,自然多了些书生气。

本来,书生气是对人的赞许,就算今天,书生气也没有太多的贬义。说话办事待人接物有章有法,文雅而不刻板,守规矩讲和气。这类人混得不一定很好,但起码于人无害者多。

书生气的一个分支为书呆子气。在快节奏,实用第一的现在,书呆子气可不受待见。书呆子倚重知识又不能灵活处置,性格原本倔强,书读得多了,却越来越僵硬,现实中混得也不怎么好,但他们最大限度地坚持着自己的初心。

书生气的另一个分支是孩子气。这类人天性单纯,书读得越多,认知越深入。孩子气的人显得天真幼稚,他们用最简单的逻辑去适应社会,因此难免遭遇磕碰,而他们的内心却依然充满了单纯的好奇。

书生气的养成可能是基于缺少攻击性的性格,在一个比较平稳的生活环境里,大致是书提供了比实际生活更加有序的信息,使得他们选择了更加理想化的人生态度,造就了书生气。书读得越多,书生气越浓。

“腹有诗书气自华”,在古代,读书人少,书生显得鹤立鸡群。而如今,读书的人多了,10年寒窗苦,毕业了却潦倒的不在少数,华气淹没在烟火气里,已经不再是书生的骄傲了。

江湖气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具备江湖气的人自带气场,性格鲜明地走向两个极端。

行侠仗义少年梦,自古忠义在江湖。从年轻时校园里的互相鼓励,到职场里的互相扶助,越来越稀罕的义气,是江湖气里少见的存在。

另一个极端,则是丛林法则的忠实信徒身上的江湖气。基于攻击性的性格,生活经历告诉他们,江湖只有险恶两字,也只有心狠手辣才能混迹于其中。他们身上的江湖气,透着无情无义。

多数江湖人士两者兼备。在低落时“无毒不丈夫”,在得意时“无度不丈夫”。善恶只在一念间。

大起大落的人,身上一定会有江湖气。江湖气越浓,人生的起伏越大。

烟火气

多数人只想过平稳的生活,身上有的只是或浓或淡的烟火气。

游荡于市井,穿梭于菜摊,在超市挑肥拣瘦,在网上比质比价,为了孩子起早贪黑,为了老人操心忙碌。烟火气是油盐酱醋,是推杯换盏,是家长里短。随着年龄的增长,烟火气淹没了书生气,磨平了江湖气。他们看透了生活里不可避免的痛苦和失望,却依然充满了热情。

俗,小市民是烟火气的别名,在炊烟袅袅的农村,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那些浑身透着烟火气的普通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喜怒哀乐,走完平凡的一生。

人是复杂的,具体到一个人,可能混杂了多种气质。

当江湖气罩上了书生气,在儒雅和气的背后,可能是步步紧逼。当书生气染上了江湖气,在波澜不惊的背后,可能是绵里藏针。

殊途同归,无论我们身上有什么气,最终都将归于一团和气,重新回归自然这一整体。

我们出生时只有婴儿气,没有书生气,没有江湖气,更没有烟火气,老子云:“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道德经》)后天的习气再浓,我们内心的婴儿气才是最为本质的存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