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双卯相害辰如何(八字双卯命理)

陪你演戏 2023-08-31 20:50:30 网友整理

玉辟邪,可信吗?来瞧瞧古人的驱邪避疫神器——玉双卯

在现代遇到瘟疫尚且需要举国之力,徐徐方能克之,那么在生产力和医疗水品如此低下的古代,古人遇到瘟疫是如何战胜克服的呢?

(此处已添加小程序,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这就不得不提到汉朝,汉朝在文化、信仰上继承了楚文化,尤其是信鬼好巫,当汉人遇到一些瘟疫和自然灾害之时,就会把他们当作妖魔作祟,使用汉代流行的辟邪三宝——玉双卯、玉司南、玉翁仲,镇压他们。

而这三种都隶属于厌胜佩的范畴。

厌胜,亦称压胜,是中国古代避邪祈吉的文化习俗下的衍生物,佩戴于身有护身符的功能。

在古人的认知中,只要佩戴他们,就能通过法术或祈祷达到制胜所厌恶的人、物或鬼怪邪祟的目的。

而与玉司南和玉翁仲这样的厌胜佩,所指向的邪恶概念不同的是,玉双卯,很大程度上针对的都是古代令人闻之色变的瘟疫恶疾,正如我们如今面临的新型冠状病毒。

玉双卯,又称“双印”,由“刚卯”和“严卯”组成,二者形制相同,均为长方体,通天孔,可穿绳佩挂,器面均铭刻有文字。二者组合在一起统称双卯。

双卯是两汉时期极为流行的文化载体,是古人佩戴在身上用于“驱邪避疫”的护身符。据史书载,汉代自皇帝、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

并且双卯依照等级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长形四方体,有孔可穿绳,四面皆刻有文字,多为驱鬼愕疫等言辞。

据《汉书·礼仪志》记载:“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疾日严卯,帝令夔化。顺尔固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庶疫刚瘅,莫我敢当。”以此来区分双卯及其作用。

大概意思是说:在正月中制作的刚卯已经完成,具有威灵的殳书覆盖东西南北四方、贯通春夏季秋冬四季、掌管金木水火土五行;四神各当其职,四季天地时顺。炎帝向火神祝融发号令,让其驯教夔与龙两神兽。当驯教夔龙保护我后,众多的厉鬼疫病鬼魅没有可以战胜我的了。

对于古人而言,时辰十分重要,比如古人相信刚卯铭文是其辟邪法力之所在,因此玉刚卯刻文的制作时间必须在新年正月的卯日卯时开始动刀,并且时辰一过,便需要立刻停止,不然便会失去作用,这也是其被称为“正月刚卯”的原因。

虽然现代早已没有雕刻时辰的限制,甚至也没有佩戴玉双卯的习俗,但是于古人而言,双卯的意义重大,不仅可驱灾辟邪,亦可镇宅保平安,祈求风调雨顺。

当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只能表达古人的一种美好祈愿,毫无实际的帮助。

但是古人云:“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即如果没有固定的道德观念,那就会放荡邪僻、不守法纪、胡作非为,没有什么事情干不出来的。

而佩戴玉双卯就是起一个警醒的作用,让人类可以规范自己的行为和举止,从而避免灾难的发生。倘若佩戴一个这样的玉双卯,时时警示自己,那么不说一定会驱邪避灾,最起码会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灾难!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今年大年三十不一般,老人说是“二卯相会”,有啥说法?

时间过得真快,马上就要到大年三十了,大年三十是岁除的最后一天,民间尤为重视,这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除旧布新、准备年夜饭,漂泊在外的游子再远也要赶着回家和家人团聚,享受着一家人的团聚之情。

特别注意:很多人可能认为2023年正月初一正式进入癸卯(兔)年,那就错了,在我国传统历法中,生肖是依据“立节”而定,也就是说立春是生肖的分界点,因此严格意义来说2023年立春后(包括立春)出生的人才算是“兔宝宝”,立春以前还是壬寅(虎)年。

今年大年三十不一般,老人说是“二卯相会”,有啥说法?

在我国古代用10个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12个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组成60个组合,来分别纪年、纪月、纪日,用来纪年时是60年一个周期,从甲子年回到下一个甲子年需要60年;用来纪月时是60个月一个周期,从甲子月回到下一个甲子月需要60个月;用来纪日时是60天一个周期,从甲子日回到下一个甲子日要60天。

今年大年的时间在1月21日为“己卯日”,“己”就是天干,“卯”就是地支,下一个“己卯日”在60天后。根据天干和地支的组合排列我们可以知道,2023年大年初一是庚辰日,大年初二是辛巳日,大年初三是壬午日。

在我国古代,一天分为12个小时(每个小时相当于现在的2个小时),12个小时对应着12个地支。即23点至01点为“子时”,01点至03点为“丑时”,03点至05点为“寅时”,05点至07点为“卯时”,07点至09点为“辰时”,09点至11点为“巳时”,11时至13时为为“午时”,13时至15时为“未时”,15时至17时为“申时”,17时至19时为“酉时”,19时至21时为“戌时”,21时至23时为“亥时”。

“卯时”对应早上的5点至7点,表示日出、太阳刚露出地面,这也是古代的官署(政府机关)开始办公的时间,而大年三十这天恰逢“己卯日”,这样一来就“二卯相会”。

地支“卯”对应“木”,为蓬勃生机之意,表示充满生命力,因此大年三十这天我们宜早起,早起我们可以打扫卫生除旧布新,早起贴春联、贴福字,其目的就是为了博个好彩头,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大年三十有哪些习俗和禁忌?

1、放开门炮。大年三十起床的第一件事那当然是放开门炮,“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人们在噼噼啪啪的爆竹声中除旧迎新,同时放爆竹还可以烘托节日的喜庆氛围。放开门炮一般越早越好,一般以“卯时”为宜,也就是早上的5点钟至7点钟。

2、贴红。贴红主要包括贴春联、贴福字、贴窗花,我们在贴春联时要注意不要把上下联贴反了,同时我们在大门上的“福”字要正着贴。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红色是喜庆的颜色,贴红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3、祭祖。在我国很多地方都有大年三十祭祖(上坟)的习俗,祭祖是传承孝道的表现,祭祖时我们要诚心,以祈求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4、挂红灯笼。挂红灯笼也是我国传统的过年习俗,其可以极大的增强节日的喜庆氛围,寓意着来年红红火火。挂红灯笼的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驱赶年兽,传说中年兽怕红色,门口挂了红灯笼年兽就不敢出来害人了。

5、年夜饭。传说每年最后一天晚上,一个叫“夕”的年兽就会出来祸害人类,因此人们会把年夜饭做的特别丰盛,因为没准吃完这顿就没有下一顿了。做年夜饭时鱼是必备的食材,吃鱼的时候不要全部吃完,寓意着“年年有余”,同时我们锅里不要空锅,这反映了人们对“衣食有余”的追求。

6、压岁钱。吃完年夜饭后一般长辈都会将事先准备好的压岁钱分给晚辈,传说压岁钱能够辟邪,因此给压岁钱的目的就是保佑晚辈在新的一年里平平安安。

总结,马上就要大年三十了,今年大年三十双卯相会,我们宜早起床。你们那里过年有哪些习俗呢?欢迎留言。

#天南地北大拜年##头条百景中国年#

古玉学步(187):方寸之玉呈汉风 刚卯严卯赏异同

刚卯、严卯合称双卯,是两汉时期一种广为流行的文化载体,佩在身上用作避邪的饰物,自皇帝、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双卯依等级用玉、牙(犀与象)、金或桃木制成,其中玉质的刚卯、严卯(图1)等级最高,贵及帝王,所以历来为藏玩界所推崇。

图1:亳州博物馆藏刚卯严卯

刚卯、严卯长形四方体,中间有孔可穿绳以为佩戴之用。《汉书·王莽传》“正月刚卯”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刚卯,……长三寸,广一寸,四方”,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后汉书·志第三十·舆服下》也有记载,称刚卯为印:“佩双印,长寸二分,方六分。”汉代最被认同的尺度为1寸合今天的2.33CM,换算今天所见的双卯尺寸可按此标准。

出于佩戴方便,双卯的尺寸是逐渐缩小的,汉早期的刚卯“长三寸,广一寸,四方”,而“长一寸,广五分”则属于双卯后期的形制了。“长一寸,广五分”相当于今天的2.33CM*1.15CM,是所有论述中尺寸最小的规格,属于真正的“方寸之间”了。

汉代双卯广为盛行的原因是——避邪饰物。邪就是鬼祟,所以鬼神文化是汉文化的主体,是对上古神明文化的延续。从三代崇神到汉晋避鬼,是中国文化发展的轨迹,双卯则是这个文化发展轨迹所遗留的痕迹标志之一了。

作为避邪饰物,双卯均为长形四方体,中心贯孔,以穿系赤、青、白、黄四种颜色的丝带以供佩戴,四面皆刻有文字,为驱鬼愕疫之辞。

常见辞曰:

“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瘅,莫我敢当。”

“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尔固伏,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赤疫刚瘅,莫我敢当。”

严卯与刚卯的形制、含意、用途相同,所区分在于首句作“正月刚卯既央”的成为刚卯,首句作“疾日严卯”的则自然就称为严卯了。

双卯的文字一般每面8字,共32字,也有第一面10字,余面共8字的。

玉刚解释读:

第一面10字“正月刚卯既央,灵殳四方”(图2):

图2-1:亳州博物馆藏玉刚卯

图2-2:上海博物馆藏玉刚卯

图2-4:上海博物馆藏东汉玉刚卯A

图2-4:上海博物馆藏东汉玉刚卯B

图2-5:汉玉刚卯

图2-3:故宫博物院藏汉玉刚卯

第二面8字“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图3):

图3:东汉玉刚卯

第三面8字“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图4):

图4-1:东汉玉刚卯

图4-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宋玉刚卯

第四面8字“庶疫刚瘅,莫我敢当”(图5):

图5:天津博物馆藏青玉刚卯

玉严解释读:

第一面8字“疾日严卯,帝令夔化”(图6):

图6-1: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玉严卯

图6-2:明 玉严卯

第二面8字“慎尔固伏,化兹灵殳”(图7):

图7:民藏老砣工玉严卯

第三面8字“既正既直,既觚既方”(图8):

图8:南京博物院藏东汉玉严卯

第三面8字“赤疫刚瘅,莫我敢当”(图9):

图9:天津博物馆藏东汉青玉严卯

刚卯的制作时辰有非常之考究:应在新年正月初的卯日卯时动刀,时辰一过,即要停止,故曰“正月刚卯”。“灵殳四方”是讲该器之形。“赤青白黄,四色是当”意思为四种颜色代表四方,只要佩挂此物,就挡住了所有牛鬼蛇神的侵犯。而“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则是告明:天帝已让火神警告夔龙不可作恶、不可食人,违者即被烧死。“庶疫刚瘅,莫我敢当”是凡佩戴之人的疾病,因为有刚卯在身,也被通通挡住。刚卯有如此“神效”,所以自汉代以来,就成为人人喜爱佩戴的玉饰。

刚卯的字体为古代殳书,系秦代八书之一,为一种刻在兵器上的特殊文字。殳书减笔假借,非常难认(图10)。也有的刚卯,用汉隶或小篆,一般认为凡字体清朗可读者,皆后人伪刻。

图10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