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阴历三月十八日八字(1957年阴历三月十八日八字命理)

超甜的布丁 2023-09-17 13:15:17 网友投稿

新疆兵团11座城市可分三代:一代石河子、二代阿拉尔、三代昆玉市

城市是分等级的,比如分为一二三四五线城市、超大特大和大中小城市,也是分代的,分为第一、二、三代城市。比如第一代城市规划理念的城市规划脱胎于建筑学,城市规划服从于建筑,源于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是在大量的城市物质形体建设规划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第二代城市规划理念是城市规划的整体观,人们把城市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物质与社会、人与自然融合;第三代城市规划的理念是城市规划扩展到社会经济等宏观规划领域。把城市看作一个社会、经济、文化等构成的综合实体,使城市规划的理念不仅从物质形体规划到考虑社会整体,且进一步明确地扩展到规划社会经济等宏观领域。全国的城市是这样分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城市同样如此,只不过新疆兵团的城市起步于建国以后,而全国的城市则基本有上千年的历史沿革。今天城镇规划君何方洪就来简单介绍一下新疆兵团的城市分代情况。

一、新疆兵团的城市基本情况

(一)兵团成立之初的城镇

新疆兵团成立于1954年10月7日,因为那一天是中央政府命令驻新疆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第六军大部和第五军大部及第二十二兵团全部集体就地转业,脱离国防部队序列,组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

兵团刚成立的时候是没有属于自己独立的城市的,因为兵团机关(司令部)驻扎在乌鲁木齐市,绝大多数师的师部都驻扎地方城市,比如农一师师部驻扎在地方的阿克苏,农二师的师部驻扎在地方的焉耆县城(1960年9月二师把师部移驻库尔勒),三师师部在喀什,四师师部在伊宁,五师师部在哈密(1963年1月五师师部西迁博乐),九师当时还是农七师塔额总场第三管理处(额敏)。

当时只有六师师部在五家渠、八师师部在石河子、十师师部在北屯,七师师部在炮台(1957年3月七师师部迁驻奎屯),农十师当时还是第二十八团,驻扎在巴里巴盖(1959年11月1日,师部才从巴里巴盖搬迁到北屯)。但是这些师部当时连个镇都不算,有些甚至没有村庄,多是戈壁荒滩和盐碱荒地。

十二师、十三师、十四师当时连农垦局都还没有成立,更没有师部和城市了。当时各师部的情况跟十师前身驻地巴里巴盖一样,都是一片渺无人迹的戈壁荒原。兵团部队进驻后,既无民房借住,又没有几顶帐篷,绝大多数战士都是在地上挖个坑,坑上搭上柴草,柴草上再覆盖些泥土,以此遮蔽风寒,这种“地窝子”连成一片,构成兵团各师部的“大本营”。

兵团成立之时,兵团最有城镇雏形的是石河子,因为当时石河子是沙湾县管辖下的一个镇。1950年时任新疆军区代司令员王震提出,要在新疆玛纳斯河西岸规划建设一座军垦城市。1950年7月28日,石河子城市选址踏勘。1951年规划绘制出了石河子市城市建设方案草图。1950年11月石河子城市建设正式拉开了序幕。1951年底,石河子已建成土木结构平房733间,修筑道路14.7公里,城市已初显雏形。到了1954年时,石河子建成了不少建筑和道路,有了小城镇风貌了,但当时还算不上城市。

(二)兵团城市发展沿革及设市情况

1.新疆兵团第一座建制城市——奎屯市

自从1957年3月农七师师部由炮台(现121团团部炮台镇)迁驻奎屯开始,新疆兵团就全力着手建设一座叫奎屯的城市。奎屯虽然现在属于伊犁州直城市,但却是由新疆兵团第七师一手规划建设起来的城市。1950年8月,新疆乌苏县成立乌苏县第二区第一乡——奎屯乡。1957年初,奎屯乡与八十四户乡、九间楼乡合并为幸福乡。1958年7月,奎屯乡从乌苏县版图析出,划归克拉玛依市管辖。

1975年3月25日,国家决定撤销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随之撤销。1975年8月29日,国务院批准奎屯成立县级市,直属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9月10日,奎屯市宣布成立。同时,伊犁州党政机关由伊宁市迁至奎屯市,奎屯市成为伊犁州首府。1979年10月,伊犁州党政机关迁回伊宁市。之后,伊犁州党委决定奎屯市和奎屯农垦局合署办公,实行“一套班子,两块牌子,统一领导,分别核算”的体制,双方领导互相兼职。

1981年12月,国家决定恢复新疆兵团。1982年4月在伊犁州奎屯农垦局基础上恢复农七师;12月30日伊犁州党委发出《关于奎屯市党政机构单设的通知》:“现在兵团已经恢复,原奎屯农垦局已不存在,市、局领导互相兼任的领导职务,自然免除。”1983年1月,奎屯市革命委员会改为奎屯市人民政府,奎屯市与农七师体制分开,奎屯市委、市政府机构单设,直属伊犁州管辖。以此开始,奎屯市正式与兵团七师脱钩。

2.新疆兵团第二座建制城市——石河子市

石河子市虽然建城时间比奎屯市要早,因为石河子是从1950年11月动工建设的,而奎屯建城时间开始于1957年。但是石河子市设市时间要晚于奎屯市,国家批准奎屯市设市时间是1975年8月29日,而批准石河子市设市时间时间则是1976年1月2日,奎屯市建市时间比石河子市还要早半年。

1975年4月,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及其所属师建制撤销,成立石河子地区及石河子市。石河子地区下辖石河子市、沙湾县、玛纳斯县。

但是当时石河子市还没有获得国家批准,一直到1976年1月2日国务院才正式批复同意设立石河子市;1976年6月15日石河子市宣告成立。1984年9月,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决定,石河子市为新疆自治区直辖市。

3.新疆兵团第三、四、五座建制城市——五家渠市、阿拉尔市、图木舒克市

1997年中央下发文件,给予兵团特殊的政策支持,兵团进入新的加快发展时期。在中央和自治区的支持下,兵团开始按照石河子的“师市合一”模式推进设立阿拉尔、图木舒克、五家渠和北屯市的工作。

(1)五家渠市。“五家渠”之名来源于清末至初,本地有杨、冯、杜、常、谢5户人家围住在头屯河支流老龙河的一条渠边耕种(该渠原在军垦公园西侧,今已填埋)。20世纪80年代五家渠一带仍有杨家庄(在今军垦公园内)、冯家海子(“海子”为蒙古语“湖泊”)(今畜牧兽医站西北一海子今北海公园)、杜家庄(今青格达湖西,属昌吉市六工镇)。1950年6月,王震陪同彭德怀到此考察。1951年7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六军十七师冬耕队到此开荒。1952年3月,十七师师长程税长率队勘察修筑水库,“五家渠”开始被作为地名使用。

1953年11月,十七师更名为农六师,师部由迪化(乌鲁木齐)迁至五家渠。2002年9月,国务院批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五家渠市,六师所属的一○一团(全部)、一○二团(大部)、一○三团(大部)3个团场和师直五家渠(全部)的地域从原米泉市和昌吉市析出,成立五家渠市。2004年1月19日,五家渠市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挂牌成立。

(2)阿拉尔市。阿拉尔,维吾尔语意为“绿色的岛屿”,古称“昆岗”,地处丝绸之路上的龟兹于阗古道和塔里木河门户。2002年9月,国务院批复在兵团农一师最大的阿拉尔垦区设立自治区县级直辖市——阿拉尔市,与农一师实行“师市合一”管理体制。

2002年12月5日,召开阿拉尔市第一届一次人民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阿拉尔市第一届人大、政府。2004年1月19日阿拉尔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人民政府开始全面履行职能。

(3)图木舒克市。1997年,中央下发通知,决定在兵团农三师小海子垦区建立图木休克市,因为“图木休克”名中的“休克”寓意不好,根据地名从雅的惯例,兵团办公厅建议改为图木舒克市。

1998年5月20日,农三师成立前海垦区管理局,为师派出机构,代表农三师管理小海子垦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工作,负责图木休克市的筹建工作。2002年9月17日,国务院(国函〔2002〕82号)同意设立自治区直辖县级图木舒克市,市人民政府驻齐干却勒,管理方式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2004年1月19日图木舒克市人民政府正式挂牌成立。

4、新疆兵团第六—第十二座建制城市——北屯市、铁门关市、双河市、可克达拉市、昆玉市、胡杨河市、新星市

根据网络上新闻公开发布的新疆兵团建市计划,兵团将在现有7个城市的基础上,按照“师建城市、团场建镇、整体规划、分步实施、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城镇化发展思路,再设立一批新城,形成以11个城市及10个垦区中心城镇为骨干的城镇体系。

第十师北屯市是在北屯镇基础上成立的城市。1998年5月、2002年10月、2010年7月7日,十师三次向兵团上报《关于设立北屯市的请示》,建议采用师市合一的方式设立北屯市。

2011年12月20日,国务院(国函〔2011〕161号)批复同意设立县级北屯市,北屯市人民政府驻北屯镇。2011年12月28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北屯市挂牌仪式在十师北屯市举行。

兵团第二师铁门关市是在29团团部吾瓦镇基础上建立的城市,2012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函〔2012〕206号)批复同意设立县级铁门关市。2012年12月29日,铁门关市挂牌成立。

第五师双河市是以89团团部塔斯尔海镇为中心城区建立起来的城市。2014年1月25日,国务院国函〔2014〕15号批复同意设立自治区直辖县级双河市。2014年2月26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双河市正式揭牌成立。

第四师可克达拉市是在以66团基础上组建的城市。2015年3月16日,《国务院关于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可克达拉市的批复》(国函[2015]53号),同意设立县级可克达拉市。同年04月12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可克达拉市政府挂牌成立。

第十四师昆玉市是在224团基础上成立的城市。2016年1月7日,国务院(国函〔2016〕10号)批复设立自治区直辖县级昆玉市。2016年2月26日,昆玉市挂牌成立。

第七师胡杨河市是以130团团部共青镇为中心城区建立的城市。2019年11月,国务院(国函〔2019〕107号)同意设立县级胡杨河市。2019年12月18日,胡杨河市在七师揭牌成立。

第十三师新星市是在黄田农场场部黄田镇基础上成立的城市。2021年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设立县级新星市。2021年3月27日,新星市人民政府在十三师正式挂牌成立。

二、新疆兵团的城市分代情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现有11座建制城市,分别是新疆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第二师铁门关市、第三师图木舒克市、第四师可克达拉市、第五师双河市、第六师五家渠市、第七师胡杨河市、第八师石河子市、第十师北屯市、第十三师新星市、第十四师昆玉市。这11座城市就像新疆兵团军垦人“兵一代”“兵二代”“兵三代”一样,可以分为三代城市。

第一代城市是石河子市——军营式布局城市。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号称“共和垦第一城”,是新疆兵团的第一座城市和第二座建制市(奎屯市是兵团第一座建制市)。在半个多世纪军垦特色文化的深厚积淀下,石河子市形成了以农场为依托,以工业为主导,工农结合,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具有典型兵团军垦精神特征的军垦文化名城。石河子由兵团人选址、兵团人设计(上海设计单位设计)、兵团人建造,具有军营式的布局,采取功能分区模式布局城市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行政区。这里的道路横平竖直、多是正南正北,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城市在绿色中,绿色遍布城市。

石河子市的城市建设从建城初期直到至今,“依规划而渐进建设”的痕迹非常明显,城市空间结构与用地布局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和个性。石河子市依据区域功能的不同,分成3个功能区:西区为工业区,中心区为商贸、文化、居住区,东面为开发区。城市现建成区为“团状”结构和“密实”的用地布局,历年拓展模式呈现连续、稳定、理性的扩张特征。

第二代城市是阿拉尔市、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北屯市——中心向外扩张式城市。由于阿拉尔市、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北屯市建市晚,城市发展起步较慢, 在城镇化过程中, 中心城市的扩张还处于发展初期阶段。因此,采取的是由城市中心向外扩张式发展模式。这种城市发展模式还是比较传统的自然生长模式,主要是根据城市职能拓展,通过城市交通的完善,不断由城市中心区向四周扩张,从而为城市发展提供新的城市空间载体。阿拉尔市、五家渠市、图木舒克市、北屯市均采取的这种模式。

第三代城市是铁门关市、可克达拉市、胡杨河市、昆玉市、双河市、新星市——“填鸭式”城市。兵团第三代城市采取的方式是按照城市规划,先建设城市主干路网,配套相应的给水、燃气、供热、排水等基础设施和绿化,通过拉开拉大城市框架,形成城市大空间“骨架”。再在每个路网围合的空间里,采取“填鸭式”填充城市功能,比如修建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行政区、公共服务设施等。这种模式的城市其优点是最快的速度形成城市雏形,为未来城市发展拓展了发展空间,降低了城市开发成本。缺点是城市不够紧凑,容易造成批而未供和限制土地,对耕地保护不利。

三、未来兵团城市发展模式建议——疫情影响反思我们的城市发展理念,积极推行城市有机生长理念

城镇规划君何方洪认为,兵团的第一代、第二代、第三代城市发展模式都是正确的,因为按照当时的城市发展理念和认知水平,那都是最佳的城市发展模式。因为历史都是具有局限性的,按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就是说当时城市发展存在的问题当时未能解决,是因为当时的客观物质条件还未具备,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的社会实践是由人们的认识水平指导的,而这种认识只能在它所处时代的历史条件下进行,不可能超越历史发展阶段。

就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北京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郭沫若先生坚决要拆除北京古城墙,而营造学社的梁思成夫妇对此却持反对意见,认为此举弊大于利。这件事上就没有对错,因为当时的时代需要和认知水平决定了当时的城市规划理念。

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一直受到分区规划和功能分区规划理念的影响。但是2020年以来的全球新冠疫情,对我国过去城市发展提出了新的考验,使得人们不得不重新审视分区规划和功能分区的利与弊端。分区规划和功能分区拉远了市民居住区与工作区的距离,造成人流在城市范围内大规模的长距离通勤和交流,给疫情防控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不利于城市疫情防控。但是在疫情还未彻底消灭的后疫情时期,人们大多不会选择拥挤和封闭的公共交通。因此更多的私家车出现在马路上,导致了堵塞和停车位紧张等等问题。长此以往,很多人们的通勤时间远远的超过了疫情之前,导致城市的流动性大大变弱。越来越多的人们不得不放弃原有的工作,而在工作机会稀少的居住地附近找工作。

由于城市规模的扩张,大面积的分区治理导致了公共服务设施缺乏、基础设施和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尤其是随着小汽车的普及,城市分区化拉远了住宅区和城市中心的距离,因此造就了大片缺乏步行街道,远离商业和购物中心的低密度、低容积率的住宅区。与此同时,由于地方政府出于对一块区域内房地产价值的保值增值考虑,使用分区条例来限制物业的面积、户型、容积率等因素,人为的将社会阶层在空间上凸显出来,无疑加大了不同阶层之间的社会矛盾,也带来了治安的隐患。

因此,未来新疆兵团的城市发展,应该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城市有机更新、有机生长,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因为城市是一个有机生命体,永远处于新陈代谢之中。

我们赖以生存的每座城市,都如同一个有机生命体,历经生长之兴衰,会迎来拔地而起的簇新高楼,也会有雨打风吹去的衰败角落。如果把城市当人去看待,那么我们就应该用生命的视角去看待城市更新:数千年来的人类社会持续进化,我们的城市也在进化。

从早期的重建、复苏、更新,到再开发、再生和城市复兴,像人的生命轨道一样有迹可循。从城市到建筑、从整体到局部,如同生物体一样是有机联系、和谐共处的。城市建设和更新的基本原则,不能大拆大建,保留相对完好者,剔除破烂不适宜者,进行循序渐进的有机更新。新的建设要自觉地顺其肌理,用插入法以新替旧。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