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11月4日6点(1973年11月28日)

心若向阳 2023-07-28 11:57:24 互联网

7位青岛籍“70后”男演员:荧屏上光芒四射,生活中各有各的酸楚

点击关注,每天都有名人故事感动您!

山东青岛别称岛城、胶澳,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里盛产海鲜,是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城市。

青岛艺术氛围浓郁,至今从这里已走出了唐国强、赵娜、张山、大宋佳、林永健等一大批知名演员。在内地影视圈,青岛籍演员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耀眼、璀璨、夺目。

今天,“细品名人”在这里为大家盘点7位青岛籍著名的“70后”男演员:他们万众瞩目,光芒四射,但生活中各自有着不为人知的酸楚……

黄晓明:结婚离婚遭非议

黄晓明是一位养眼的花样美男,因长得太帅,引起了外界的嫉妒和猜疑。

自从2001年主演《大汉天子》成名,就有网友质疑他的性取向,说他这样雌雄同体的大帅哥喜欢同性。

2005年,还有一位自称追求过黄晓明的女孩在网上爆料,说她发短信向黄晓明求爱,黄晓明的回复是:我喜欢同性。

一时间,外界的非议沸沸扬扬,给黄晓明蒙上了迷雾。

1977年11月13日,黄晓明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父母都是普通人。

黄晓明与母亲

1996年高中毕业,黄晓明报考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由于长得太帅,主考老师崔新琴说:这么清秀帅气的男孩,就算是块木头我们也要了。

事实证明,黄晓明不仅颜值逆天,而且演技精湛,至今已主演了《风声》《神雕侠侣》《新上海滩》《赵氏孤儿》《匹夫》《精忠岳飞》《琅琊榜之风气长林》等80余部影视剧。

他两次夺得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主角奖,两次夺得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男主角奖,这在内地演员中并不多见。

由于戏约太多,加上热衷于投资理财,黄晓明年逾30仍未婚单身,这给一些好事者提供了造谣的空间。

黄晓明、杨颖婚礼

2015年10月8日,黄晓明与女星杨颖在上海举办盛大的婚礼。他用一场轰轰烈烈的婚姻,粉碎了性取向的谣传和非议。

2017年,他们的儿子小海绵降生。

黄晓明是一位有责任担当的演员,婚后为宣传预防艾滋病,他出镜。照片上的他身材健美性感,很多粉丝将这张照片永久珍藏。

与黄晓明结婚,杨颖是最大的受益者。婚前名不见经传的她,婚后迅速爆红。

黄晓明与杨颖一度被誉为娱乐圈的一对金童玉女,被网友认为是最般配的幸福夫妻。

谁知2022年1月,黄晓明与杨颖离婚了。两人离婚上了热搜,引发网友热议。

一些偏激的网友将婚姻破碎的原因推给黄晓明,说他将事业看得比家庭重要,两个月才与妻子同一次房,对杨颖实施冷暴力。

人红是非多,黄晓明结婚离婚都遭网友非议。

黄渤:丑男也有春天

黄渤

黄渤身高只有1.72米,在帅哥云集的影视圈算得上“丑男”。还未成名时,黄渤去剧组荐戏,导演和制片人嫌他个子矮,嫌他丑,根本不给他机会。

黄渤一转身,就有人在背后议论:长成这样还想混影视圈,真是自不量力!

2006年黄渤因主演《疯狂的石头》成名后,一些同行不服气。更多网友发文讽刺:黄渤这样的丑男都能走红,看来演艺圈后继无人!

1974年8月26日,黄渤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2002年他考入北京电影学院配音专业高职班,2004年毕业。

黄渤《斗牛》剧照

由于长得丑,黄渤荐戏屡屡碰壁,漂在北京的他靠跑龙套、演小角色维持生活。

2006年,黄渤接拍《疯狂的石头》。为了给导演留下好印象,他拍很拼,穿着破旧的衣服,在臭气熏天的阴沟里爬来爬去,脸上、嘴巴、耳朵、头发里全是污秽。

这个镜头拍完后,黄渤洗了几次澡,头发里还有怪气味,他恶心得一天多吃不下饭。

拍摄《斗牛》时,黄渤从垃圾桶里翻衣服穿,往脸上抹稀牛粪。他从牛背上摔下来时,腰部被摔得又红又肿,他忍着疼痛继续拍戏。

黄渤与王宝强

黄渤长得丑,但天生自带喜感,表演有创意;加上他拍戏拼命,导演都喜欢用他。

至今他已主演了《疯狂的外星人》《杀生》《民兵葛二蛋》《锋刃》《泰囧》等一系列热播影视剧,夺得过第46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等殊荣。

丑男黄渤走红不是偶然的,外人不要嫉妒。

黄渤的妻子是圈外人,两人于2007年结婚,婚后诞下一个女儿。由于黄渤常年在剧组拍戏,妻子带着女儿留守家庭,他与妻子长期处于分居状态。

夏雨:我不是姜文的私生子

夏雨

1993年,夏雨主演的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在全国公映后,引起巨大的轰动。这是姜文导演的作,夏雨在片中饰演男一号“马小军”。

凭借“马小军”这一角色,夏雨获得第51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及第33届中国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等奖项。

这年夏雨才17岁。

夏雨长相很像年轻时的姜文,为博眼球,一些娱乐记者在媒体上造谣,说夏雨是姜文的私生子。

夏雨与姜文

后来还有媒体造谣,说夏雨是姜文与刘晓庆的私生子。那时娱乐资讯不发达,老百姓了解娱乐新闻的途径有限,便信以为真,误以为夏雨是姜文的私生子。

夏雨领奖归来接受媒体的采访,有记者问他:听说你与姜文的关系不同寻常?

夏雨明白对方的意思,说:这谣造得太离谱了,我多大呀,姜文多大呀?

的确,夏雨1976年10月28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而姜文1963年1月5日出生于河北唐山,如果外界的造谣成立,姜文13岁就得生下夏雨,这太滑稽了。

夏雨《阳光灿烂的日子》剧照

《阳光灿烂的日子》彻底改变了夏雨的命运。夏雨是幸运的,但又是不幸的。

幸运的是,他17岁就成为影帝。不幸的是,他从小父母离异,成长过程中经历很多艰辛。

夏雨上小学时父母离婚了,他判给了父亲。父亲喜欢画画,一心想成为一名画家,便去北京一边开餐厅一边学画。

夏雨被父亲送到姑姑家里,他从小跟随姑姑长大。

夏雨与袁泉

因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痛,2009年夏雨与女星袁泉结婚后,发誓终生要维护好家庭,不让婚姻破碎。

再红的明星也要回归琐碎平凡的生活。夏雨与袁泉过日子也会有摩擦和矛盾,但夫妻俩求同存异,互敬互谅,婚姻一直平稳前行。

自己是单亲孩子,决不让自己的女儿再生活在单亲家庭!夏雨用行动兑现了这份承诺。

高虎:官司缠身,后自毁前程

高虎

1974年4月25日,高虎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身高1.85米的他颜值演技俱佳,当年在影视圈红过一阵。

高虎的父亲是京剧院的琴师,同时又是油画家。父亲希望高虎将来出国留学,从事金融工作。

但高虎偏偏喜欢文艺,母亲一心想将儿子培养成演员,便送他学古筝、拉二胡。

1994年,高虎考入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

高虎《天龙八部》剧照

2003年,高虎因饰演40集古装武侠剧《天龙八部》中的“虚竹”,开始在影视圈走红。

此后,高虎又相继主演了《凌云壮志包青天》《神雕侠侣》《碧血剑》《雪山飞狐》《新版水浒传》《金陵十三钗》《大上海》等一系列热播剧。

高虎还未成名时,母亲重病住院。为了帮母亲筹集医药费,1999年全年,他接拍了5部影视剧,累得尿血。

2000年,高虎出演电视剧《吕不韦传奇》,向制片方预支片酬给妈妈治病。如果不是高虎的倾力拯救,母亲说不定早已去世了。

高虎

高虎本质不坏,但处世不够严谨。2003年3月,他拍摄电视剧《情错》,在一场驾车戏中,高虎将灯光师冯子永撞成重伤,后冯子永抢救无效身亡。

检察机关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对高虎提起公诉。2004年6月,冯子永的妻子张屹巍向高虎提起民事诉讼,要求高虎赔偿各类费用共计64万元。

这年7月,法院判决高虎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高虎、曾黎剧照

2012年3月,高虎请工人装修朝阳区的别墅,结果一位姓洪的工人踩高压电不幸身亡。死者的妻子要求高虎赔偿各类费用共计88.5万元。

后经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和解,高虎赔偿对方35万元。

2014年8月12日,高虎因吸食违禁物品被北京警方抓获,从此淡出演艺圈。

因官司缠身,又犯过错误,今年已49岁的高虎至今未婚单身。

王亚楠:我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早早在北京买房

王亚楠

很多人以为演员特别有钱,其实除了流量明星和一线演员,大部分演员收入并不高。

一部戏的片酬看似很高,但与公司和经纪人团队一分,演员到手的钱极其有限。很多已成名的演员在北京都买不起房子,一直租房住。

王亚楠觉得自己做得最正确的事,就是早早在北京买了一套三居。

1973年11月3日,王亚楠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父亲是中学英语老师,母亲是中学语文老师。

小时候的王亚楠与父母

王亚楠参加高考时,因意外出了车祸,结果错过了高考。于是1991年,王亚楠成了山东军区的一名文艺兵。

1995年,王亚楠考入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大学毕业后,王亚楠被分配到上海电影制片厂当演员。

2001年,王亚楠因主演《天下粮仓》,拥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于是他将事业的重心从上海转移到北京。

当时王亚楠在北京租房住,因为种种原因他经常搬家。他舍不得请搬家公司,自己租了一辆三轮车,一趟趟将个人物品从旧的出租屋搬到新的出租屋。

早年王亚楠

王亚楠的一个同学1998年就来北京发展了,已在北京买了房子。

他给王亚楠算了一笔账:你每个月房租要1000多块钱,如果自己买了一套房子,将房租用来还贷,到时房子是自己的。而你出了租金给房东,房子永远是别人的。因此买房比租房划算。

本不想在北京买房的王亚楠,经不住同学的劝说,于2002年在北京市朝阳区按揭买了一套三居室。当时北京房价相当低,每平米只有6000多元。

王亚楠还了两年房贷后,就一次性将贷款还清了,从此这套房子彻底属于王亚楠。

住着自己的房子,没有了租房的颠沛之苦,王亚楠心里格外踏实。

王亚楠、伊能静《我血我情》剧照

王亚楠

王亚楠身高1.80米,颜值演技俱佳,主演了《飞天舞》《我血我情》《上海纪事》《野火春风斗古城》《杀出绝地》《激战江南》《大决战》《一剪芳华》等一系列影视佳作。

2012年,39岁的王亚楠在北京结婚了。两年后他们的儿子降生,2017年王亚楠与妻子又诞下了一个女儿。

这时王亚楠在北京买的房子已升值10多倍,看着很多同行买不起房子,还在北京租房住。

王亚楠很是感慨:幸亏早早在北京买了房子,不然自己一家四口也要在北京租房住!

谭凯:守护母亲晚年,51岁仍未婚单身

谭凯

谭凯不是表演科班出身,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舞美系舞台设计专业。

1996年,谭凯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青年报》下属的一家广告公司从事设计工作。

由于应酬多,加上缺乏运动,谭凯的体重飙升到180斤,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早早地找上门来。

2001年,谭凯与公司的合约结束,他选择了辞职。整整半年,谭凯疯狂健身,结果减去了40斤,身高1.80米的他变成了一个又高又帅的男人。

谭凯、华娇合影

谭凯对朋友很热心,经常开着自己的旧切诺基送朋友去剧组荐戏。2002年,他与朋友同时被电视剧《苦菜花》的导演看中,谭凯从此走上了演艺之路。

他至今已主演了《边城》《燕云台》《何以笙箫默》《扫黑风暴》《锦衣卫》《梦回青河》等130多部影视剧。

谭凯1972年1月13日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很小的时候父母就离婚了,他跟随母亲生活。

在谭凯成长的过程中,他与母亲都经历了很多生活的艰辛。

谭凯

原生家庭的阴影,一直在谭凯的内心挥之不去。他渴望爱情婚姻,但又害怕受伤害,因此谭凯一年年被剩了下来。

2012年,谭凯的母亲已经60多岁了,一个人在青岛生活。每次谭凯回青岛看望母亲,母亲都伤感落泪。

母亲的孤独刺痛了谭凯的心。同年谭凯离开北京,回青岛陪伴母亲,母子俩住在一起,彼此照顾对方的生活。

这时有人给谭凯介绍女朋友,女方提出结婚后要单独生活,不想与谭凯的母亲住在一起。

谭凯、左小青剧照

这是谭凯不能接受的。在他看来:自己要找的另一半,必须像自己一样爱妈妈。可这个要求很难达到,谭凯51岁仍未婚单身。

现在谭凯一边在青岛守护妈妈的晚年,一边等待一个好女人的出现。他相信,有个满分女人就在前方等自己。

于毅:我是一个正常的男人

于毅

2013年8月,70集抗日传奇剧《打狗棍》在央视一套及北京、天津等多家卫视热播,创下收视新高。

于毅在剧中饰演“二丫头”,让观众瞠目结舌。

剧中的于毅说话娘娘腔,走路扭腰扭臀,翘着兰花指,描着眼线,一只耳朵上还戴着翠绿的耳环,颠覆了观众对于毅以往的认知。

《打狗棍》热播后,于毅迅速走红,但他也迎来了意想不到的烦恼。

1978年8月21日,于毅出生于山东省青岛市,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

于毅《打狗棍》剧照

于毅身高1.78米,长相英俊帅气,是一个气质阳刚的男人。出道以来,他主演了《心术》《勇敢的心》《绝地枪王》《第101次求婚》《女才男貌》《生死钟声》《黑土热血》等40余部影视剧。

于毅塑造了很多硬汉,但都没有引起观众的注意,没想到在《打狗棍》中男扮女装却一夜走红。

为了演好“二丫头”,于毅特意拜师学唱京剧,学翘兰花指、走女人的小碎步。他还在家里戴着女人的假发,穿上大红大绿的戏服唱京剧。

《打狗棍》热播后,很多导演找上门来,邀请于毅饰演“二丫头”之类的角色。于毅不敢再接了,他怕自己再演这类角色,性格和心理会出现女性化倾向。

于毅

由于“二丫头”这个角色太深入人心,很多观众以为于毅生活中也是这样的人。

平时吃饭时,于毅还会不自觉地翘兰花指,这让很多人质疑他的性取向,以为他还未婚单身,不愿与异性结婚,这让于毅很苦恼。

为了不引起网友更大的误解,于毅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是一个正常的男人,早就结婚了,还有了一个女儿。

如此一来,关于于毅的猜疑和误解才渐渐澄清。

于毅

于毅、姚欣言

在青岛籍众多演员中,这7位“70后”男演员,犹如天上的星辰,格外璀璨夺目。

他们的人生故事让更多的普通人明白:世界上从来就没有随随便便的成功,任何成功都是用艰辛、眼泪和酸楚换来的。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

这7位男星就像一面镜子,激励、感染着普通人去奋斗!

-END-

原创不易,敬请点赞关注!

1976年元旦周恩来弥留之际,听到毛主席一首诗词,脸上浮现出笑意

1976年1月1日,病情危重的周恩来总理,已经进入了弥留阶段。当天一早,在似睡非睡中,这位国家总理隐隐约约听到了有广播声传来。原来,那是在播送新一年的元旦社论。

不久后,周总理得知,有两首毛主席的诗词,于今天被发表了出来。虽然深受病魔折磨,但一直心系国家人民的他,要工作人员将其读给自己听。

周恩来

在周恩来身边工作多年的赵炜,连忙为总理读了起来。突然,当周恩来听到其中一首诗词里的一句话时,嘴角抽动了几下,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甚至发出了隐隐的笑声……

日理万机 积劳成疾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后,身为国家总理的周恩来,每天都要面对大大小小各种事务。一向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他,经常通宵达旦地工作,可谓日理万机。

看到丈夫这样劳累,身为妻子的邓颖超十分担心。她经常提醒周恩来注意身体,可总理往往不为所动,常常到了大清早还不肯休息。

后来,邓颖超想了个办法:到了凌晨五、六点的时候,便将住在西花厅的侄女周秉宜叫起来,让她前去周恩来办公室,拉拉她伯父的衣角,要他和自己一起去公园看花。

原来,周恩来的办公室,一般是不允许别人随便进去的;但由于周秉宜当时还很小,便巧妙地绕开了这一限制。不仅如此,面对自己侄女的要求,这位总理也不好拒绝,只得跟着她一起往外走。一出门,周恩来就发现汽车和卫士都已经准备好了,他也瞬间明白了:这都是妻子的良苦用心啊!

就这样辛勤工作了十几年后,1967年2月,周恩来被查出患有心脏病。那段时间,正是周总理特别繁忙的时候。来自北京和全国各地的各种群众组织代表、军队负责人和地方负责人,频频受到他的接见。

1967年5月,周恩来在西安工作的侄女周秉德来北京出差,前往西花厅看望伯父伯母。当她站在周总理办公室门口,向里面无意间看去时,不禁大吃一惊:那里的办公桌上、躺椅上、甚至地上,到处都是一叠一叠的文件。那段时间里,全国各地的文件和问题,都涌向了西花厅。

周恩来

于是,周恩来的睡眠时间越来越少,一天工作十六七个小时,成为了家常便饭。

这次见到伯父,周秉德明显感觉到他的脸瘦削了很多,眼睛里也布满了血丝。就连吃饭的时候,周恩来都是扒拉几下就放下筷子,匆匆向办公室赶去。

而在伯父办公室的门上,周秉德还发现了一张大字报,上面的内容是请求周总理注意休息,保重身体,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

周秉德仔细一看,这张大字报上,竟然还有着陈毅、、等人的签名。原来,这是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写的。邓颖超看到后,还在上边补充了几条建议。

而周恩来本人,则在上面写了八个大字:“诚恳接受,要看实践”。可周秉德听伯母说,伯父还是很少休息后,便在伯父的八个大字旁,写下了两行小字:“您的实践做得不够,必须真正实践才行。”

1967年9月的一天,周恩来对邓颖超说:“我一到早晨八点左右,精神就不行了,手发抖。”由于心脏已经出现异常,他开始经常需要吸氧。工作的时候,会有医生和护士在外面守着,一旦出现严重情况,可以随时进行抢救。

到了1968年,由于身边的工作人员陆续调离,周恩来此时只剩下了两个秘书:老秘书钱嘉东,和新调来的纪东。

秘书少了,压在周总理肩上的重担,也相应地更重了。在一次同来访的阿尔巴尼亚客人交谈时,周恩来说道:“我现在只有两个秘书。每天二十四小时,一个人得工作十二小时,我不能不让他们休息。晚上我就让他们走,有些事情我自己写、自己办。”

周恩来

面对大量复杂棘手的工作和自己每况愈下的身体,周总理没有一丝懈怠,而是继续饱含热情地勉力奋斗。一次会见日本客人时,他这样说道:“在漫长的中国革命战争岁月中,有许多同志都牺牲了。为了把牺牲同志的工作都承担起来,我们活着的人更要加倍工作。我每天都以此激励自己,这也可以算是我的‘养身之道’吧。”

罹患癌症 坚持工作

日子一天天过去,周总理继续着日复一日高强度的工作。而他体内的病魔,也一天天潜滋暗长。

1972年9月,74岁的周恩来发生了两次心绞痛,其中一次伴有早跳。同时,他的脉搏也出现了脉压差较大、跳动较快的现象。

在做完心电图后,医生发现周总理的脉状动脉供血不足的情况,较先前有所加重。这可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同年11月11日,门诊部组织多位心脏科医生进行会诊。大家得出了一致结论:周总理的心脏病发展比较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注意。

与此同时,可怕的癌症,也正在向这位中国领导人袭来。

从1971年6月开始,周恩来的大便中,便经常出现潜血。1972年5月19日,周恩来的保健医生张佐良,给门诊部主任卞志强打去电话,告诉对方在总理的尿液中发现了红细胞,请医疗组负责人吴阶平约几位医生来研究一下。

5月25日,经过几位医生的研判,在周总理的尿液标本中,找到了高度可疑的癌细胞。之后的几天里,京津沪三地的专家进行会诊,取得了一致的意见:“有泌尿系肿瘤以膀胱癌的可能性大”。

在当时,根据中央的指示,这一病情对周恩来进行了保密。然而,细心的周总理,还是从自己的尿液中察觉出了异样。他曾向医生进行过询问,但大夫根据纪律要求,并没有告诉他检查结果。从那之后,周恩来每天开始验尿,以观察病情。

1973年1月5日这天,周总理出现了大量便血。2月5日的时候,又发生了肉眼血尿的情况。进入三月份,由于肉眼血尿频繁,已经出现了组织块。

到了这个时候,病情已经无法再向周恩来本人隐瞒了。在报告毛主席后,3月2日晚,等人将相关情况告知周恩来和邓颖超:“以前有怀疑,2月5日以后高度怀疑,3月1日出组织块,即证实有些问题。”

周恩来

得知自己的病情后,在完成对基辛格访华的接待工作后,周恩来向中央政治局请假治疗,并向毛主席进行了汇报。毛主席看了后,在请假报告上批示“同意”。

就这样,在邓颖超的陪伴下,周恩来从3月10日到24日,前往玉泉山进行全面检查治疗。在这之后,他的病情有所控制。

看到自己的情况有所好转,周总理立即又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从内政到外交,都有着他忙碌的身影。

1973年10月,感觉身体恢复得不错的周恩来,陪同来华访问的加拿大总理特鲁多一行,前往河南洛阳参观访问。

在和外宾离开那里时,面对当地同志们的“欢迎总理再来洛阳”,兴致不错的周恩来大声回答:“明年五一我来洛阳看牡丹!”

病情复发 住院治疗

从洛阳回到北京后,医生们继续对周总理的尿液进行严格的检查。由于观察尿色可以最直接掌握病情,张佐良医生便会跟随在总理身边,每隔两三个小时,就提醒他去解手。

这年10月底的一天,周恩来正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同人谈话。张医生看到总理已经连续几个小时没有小便,便决定进去催促一下。

看到张佐良进来后,周恩来立即明白了对方的用意。于是,还没等张医生开口,他便主动前往卫生间。

从卫生间回来后,周总理看了张佐良一眼,什么都没有说。可就是这一眼,令张医生有了不详的预感:总理的眼神为什么这么古怪……

张佐良立即冲向卫生间,只见尿液中有血……那一瞬间,张医生的脑子“轰”的一声,感觉四周的一切都在旋转……

邓颖超和张佐良

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心系国家和人民的周总理,依然继续坚持工作。直到1974年3月,他前往305医院进行全面检查后,确诊为癌症复发。

随后,无情的病魔,向这位76岁的老人不断发起侵袭。4月25日开始,他连续出血,且量很多,有时会有血块堵塞,连续10分钟都排不出尿。

在这样严重的情况下,6月1日,周恩来住进了305医院。此后,他再也没有回到西花厅。

面对疾病痛苦的折磨,这位久经考验的革命家一直表现得很坚强。他希望了解自己身体的真实情况,曾对张佐良说:“张大夫,如果把情况告诉我,我自己好下决心嘛!”对其他医务人员,周恩来也说道:“你们一定要把我的病情,随时如实地告诉我。因为还有许多工作,要做个交代。”

住进医院后,虽然很多分内事由代理,但周恩来依然没有放弃工作。他抓紧着每分每秒的时间,进行各种谈话和会见。

不仅如此,周总理在病榻上,还时刻牵挂着老百姓的冷暖安危。当看到山西一个山区的食盐比城市贵一分钱的群众来信后,他立即指示:“无论如何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一定要让山区群众吃上盐”;当听到辽宁营口和海城地区发生了强烈地震,他批示国务院发出通报,表扬对地震发出预报的有关单位,并提议派出代表团前往灾区,对受灾群众进行慰问,鼓励他们自力更生,重建家园。

1975年1月13日,四届人大在北京隆重召开。在现场众人雷鸣般的掌声中,周恩来出现在了主席台上。他的身影虽然瘦弱,但整个人的气场,依然是那样坚毅。

周恩来

拖着病体的周恩来,代表国务院作了《政府工作报告》。会议期间,他还参加了天津代表团的讨论。

周总理告诉天津代表们:“我得了癌症,剩下的时间不多了。但我要努力和疾病作斗争,争取更多的时间,和大家一起奋斗。”

听了总理这番话,现场很多人都情不自禁地流下了眼泪……

弥留之际 听毛主席诗词露出笑容

虽然医务人员进行了全力医治,但周恩来的病情还是不见好转。1975年12月后,他进入了断断续续的昏迷状态。

12月7日深夜,周总理突然昏迷了过去,怎么呼唤都醒不过来。值班医生急忙把所有专家和医护人员叫来。

经过检查,周恩来的气管里有黏稠痰,堵住了呼吸道,导致大脑缺氧而昏迷。将痰吸出后,周总理很快醒了过来。

睁开双眼后,周恩来看到身边闻讯赶来的中央领导同志们,脸上露出了笑容。他颤巍巍地伸出手,同大家一一握手。

12月中旬后,周恩来身体内的疼痛与日俱增,就连止痛针都变得无济于事。可即使这样,坚强的周总理,依然咬牙挺着,不喊不叫。

只有一次,当实在忍受不了剧痛时,总理将张佐良叫到身边,对他痛苦地说:“张大夫,我实在忍不住疼了,想哼哼,行不行?”

听了这话,张佐良赶紧说:“总理,你疼就喊,没关系!总理,你别再拘束自己了。”

说着说着,泪水已经溢出了张佐良的眼眶。即使面对如此巨大的痛苦,周总理依然不愿意影响别人,这是怎样坚韧的意志,和博大的胸怀啊!

周恩来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周恩来依然十分关心国内外的情况。由于自己已经无法坐起身,他便要身边的工作人员,将文件和报纸等念给自己听。

1976年元旦这天一早,在似睡非睡中,周恩来听到了广播声。不久后,他从中得知,毛主席的两首诗词,在今天刚刚被发表。

这两首诗词,一首是《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另一首是《念奴娇·鸟儿问答》。事实上,这两首作品都是毛主席在1965年写的,只不过之前没有发表。

当天下午,大家按照惯例,在周总理清醒的时候,问是否要给他读《人民日报》上的重要新闻。

周恩来便要赵炜,将毛主席今天刚发表的《鸟儿问答》读给自己听。赵炜随即念了出来: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当赵炜读到最后一句“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时,周恩来的嘴角抽动了几下,脸上浮现出一丝笑容,甚至隐隐约约发出了笑声。显然,他是被毛主席这句通俗直白的词句逗乐了……

可是,刺骨的疼痛,很快又无情地向他袭来。周总理抿起双唇,额头上满是汗水。尽管如此,他还是示意工作人员,将那份报纸放在自己的枕边。

后来,周恩来还先后几次,让工作人员将这首诗词念给自己听。每次听的时候,他仿佛暂时摆脱了病痛。自己和毛主席这几十年里的一幕幕往事,从回忆里涌上心头……

周恩来和毛主席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