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神小八字打一肖(小门神指什么生肖)

若即若离 2023-09-12 08:17:40 网友上传

又见炊烟:山东美术馆年画、剪纸精品展絮语

作为历史积淀深厚的文化大省,山东具备悠久的年画、剪纸艺术传统。年画、剪纸曾经是山东地域广大群众家居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寄寓美好期望、祝愿幸福安康——并因此而催生了繁荣的产地、杰出的艺人、璀璨的艺术。其发展、传承轨迹与儒学传统相互印证,是仁义礼智信、勤谨恭俭让等儒家文化精华与山东风土人情相结合的艺术结晶,具备很高的学术价值。

刘海戏金蟾(扑灰) 54×101cm 高密 清末民初

自1977年建馆以来,山东美术馆即将年画、剪纸等民间美术作品作为本土重点收藏美术门类。经过几代人的积累,陆续收藏了来自山东各地域的,能够代表齐鲁民间美术最高水平的年画、剪纸作品。其中既有耳熟能详的杨家埠木版年画、高密扑灰年画,也有别具风格和特点的吕村年画、郯城年画、清河年画、章丘年画、东昌年画、平度宗家庄年画等。以及来自福山、黄县、蓬莱、栖霞、掖县、昌邑、高密等地的剪纸作品。这些作品中的最精华部分,曾作为山东省文化交流的代表作品远赴海内外展出,勾起了不知多少令海外同胞魂牵梦萦的思乡之情。

2017年,在建馆40周年的重要年份,为更好的让馆藏作品活起来,服务广大群众,山东美术馆自馆藏作品中精心挑选、周密策划,陆续推出了馆藏国画、年画、民间美术等一系列馆藏精品展览。其中,“又见炊烟——山东美术馆馆藏年画、剪纸精品展”以精彩的齐鲁民艺作品、扎实的研究梳理、敦厚的陈列展示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得到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长坂坡(色版) 37×53cm 惠民 清末民初

蝶恋花

迄今为止,展览已先后在山东美术馆举办了三轮,主要出自馆藏作品中精心挑选出的109组作品(年画78组(102件)、剪纸31组(36件)。从形式上看,这些作品构图完整匀称、造型粗壮朴实、线条简练流畅;从内容上说,这些作品多反映理想、风俗和日常生活,具有浓厚的民间风味、乡土气息和节日氛围;从题材上谈,有佛宗神像、神话传说,也有山水花鸟、戏剧人物之作。真可谓:“巧画士农工商、描绘财神菩萨、尽收天下大事、兼图里巷所闻、不分南北风情、也画古今逸事”。

端阳节闹龙舟(色版) 58×99cm 潍县 清末民初

作为展览的主体,年画作品主要分为两个类型。一是带有宗教意味与祈福内涵的年画作品:民间传说或宗教传承中的神仙佛道有《门神》、《宅神》、《土地神》、《灶神》、《钟馗》、《观音》;寓意吉祥寄托美好祝愿的有《五子夺魁》、《麒麟送子》、《榴开百子》、《金鱼满堂》、《狮童进门》、《招财童子》等。其中的10组《门神》形态各异、精彩绝伦,构图或满或空、刀法或细或粗、用色或丰或简,在人物造型、器物搭配、周围环境塑造上均有独到之处。门神的胡须造型有八字须、三缕长髯、广口环髯等多种,分别对照门神的文、武身份,或文质彬彬或威风凌凌,并各有生动的细节表现。

和合仙二(色版) 42.5×62.5cm 高密 清末民初

李逵夺鱼(色版) 27×43cm 潍县 清末民初

戏剧戏曲、风土人情意味的年画作品更是多姿多彩。戏剧戏曲故事既有民间美术作品中常见的三国、水浒、杨家将、西厢记故事题材,亦有山东地方戏——吕剧著名曲目《双生赶船》等题材的佳作。《男十忙》、《亲事有成》、《男女大吉》、《打拳卖艺达亨通》、《登坛跑马武艺通》、《各处秤头歌》等反映风土人情的作品,如实的再现了前工业时代山东地区百姓的农业及市井生活。这些作品反映的故事情节相对复杂,用色更为鲜亮富丽,人物和动物造型夸张可爱,充满了稚拙的天然真趣。为了弥补画面语言的不足或更好的传达所表现的信息,作者们又多将所绘的形象用文字加以注解。

狸猫换太子

精彩绝伦的年画搭配着美轮美奂的剪纸,展览就更足以勾起很多观众难忘的少年时代了。作为集审美与实用兼而有之的民间美术作品,在具体的生活中,剪纸是在确保实用的前提下逐渐被赋予审美关照的民间美术典型。展出的剪纸多为窗花作品,即主要功能是贴在窗户纸上美化家具环境。胶东剪纸是展览的主流:《老鼠娶亲》、《老鼠搬家》、《老鼠嫁女》充满奇诡的想象与诙谐的情节;《水漫金山》、《狸猫换太子》、《鲤鱼跳龙门》将民间传说化为具体形象,造型简练概括又生动华滋;《梅兰竹菊》、《喜鹊登梅》、《鱼龙变幻》充满文人的雅趣;摇身一变,《高跷》、《会客》、《杂技》又将市井气与艺术性完美的统一于一体……

会客

展览命名“又见炊烟”,取“炊烟袅袅、入户归家”之意。初春时节,多少位少年散学返乡,在袅袅的炊烟映照下步入村头,远远的便望见了新年时大门上与父亲一起贴的门神,或许时间久了,门神有些褪色,可精气神凛凛尚在。步到院内,母亲自灶房笑眯眯的迎出来,窗花尚在、尚红,颜色像极了枝头正怒开的红杏……

荷花缸

的确,民间美术,本应就是充满了烟火气息的,本就应与婚丧嫁娶、柴米油盐相互依偎、相互浸润、相互辉映,是集礼仪、宗教、实用、美化等功用一体的综合文化产物。她是艺术的,但首先是生活的。

随着现代化进程,这种孩提时代记忆里(或许根本无从记忆)的前工业时代的生活和艺术遗迹越来越难以在具体生活中完美再现。但并不是说,民间美术的烟火气就此消弭,就此成为工业制成品潮流之下的可有可无之物。文化的传承和道统的延续,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我们应当思索和追求的是:在新时期如何重铸民间美术的烟火气,让美的事物通过美的形式将正确的价值并入千家万户的日常生活,而并非祭奠那不可重返的过去。这是展览的深层次精神指向所在,希望观众朋友有所观、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