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保护八字(保护八字胡小人过关的英文格斗闯关游戏)

若即若离 2023-08-19 13:29:22 网友分享

“汉奸”夏文运:冒死传递8字情报,拯救29万国人,至死饱受谩骂

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华夏大地涌现了无数为保家国、视死如归的铮铮男儿;他们以血肉之躯穿梭枪林弹雨间,只为为岌岌可危的华夏民族,在无尽的黑暗中寻找一条出路。

当黑暗笼罩了满天星光,有人奋斗着,有人徘徊着,更有人沉堕着…

回望那段历史,无数铮铮男儿留下可歌可泣的血泪传奇, 但也有浮游之类为了所谓的荣华富贵,不惜出卖手中情报和身边战友,给中国抗日战争造成了极大的麻烦。

隐影视剧素材

古往今来,汉奸背叛国家,认贼作父,一直都是为人所不齿的对象。

而今天文章提到的夏文运,却又改写了世人对汉奸的固有印象。

如果从履历上讲,夏文运堪称十足的“汉奸”;他毕业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不仅说得一口流利的日本话,而且长期在日伪机关任职,还曾加入日本关东军,担任日本关东军司令部情报课长和知鹰二的贴身翻译,不仅如此,夏文运还与土肥圆贤二、坂垣征四郎、冈村宁次等重要人物来往甚密。

但从所作所为上来说:夏文运的名字,又是值得中国人永远铭记的:身为日本翻译官的他,始终秘密为抗日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不仅多次为李宗仁提供重要情报,还多次尽力营救人士,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这个带有隐蔽身份的翻译官,更是用8字情报,成功消灭日军2万人,拯救29万身陷囹圄的中人。

可以说:在整个抗战史上,夏文运立下的赫赫战功,是独一无二的。

那么,从备受器重的日军翻译官,到冒死传递情报的优秀特工,夏文运的人生有着怎样的变化呢?接下来,就让我们跟随文章,走进那个烽火连天的岁月。

1.

1905年,鏖战多时的日俄战争,最终以俄军的失败告终。

而这场战争的结束,也让日军彻底占领了我国包括旅顺港、大连湾在内的辽东半岛,并开始了长达40年的殖民统治。

饱受疮痍的华夏国土,被更名为关东州的那一年,恰是夏文运出生的年份。

辽宁大连市,是日军重点管辖同化的领域。

许多像夏文运在殖民地长大的中国人,自幼在思想和文化上受到日本很深的影响;这种特殊的生长背景,也造就了他们特殊的人生。

清末民初,留学日本已成风尚,不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军阀都派送大量人才到日本学习军事、技术。

自从1919年成功考入旅顺师范学堂后,成绩优异的夏文运,便在满铁(日本侵华工具)公费的支持下,顺利考入日本广岛高师,后期攻读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文学硕士。

在日本留学的这些年,夏文运不仅学到流利的日语,还积累了广泛的人脉。

毕业回国后,能力超群的他得到了大连管辖区日军的赏识与重用,被任命为日军参谋部第二课课长和知鹰二的翻译。

因“夏”字与“何”字在日语中发音相似,所以,夏文运对外自称“何益之”。

彼时的夏文运,自幼受日本文化和思想的影响,很难区分这其中的大是大非。

对于这项翻译官的工作,他尽心尽责,后期因工作原因,与土肥原贤二、板垣征四郎、岗村宁次等日本高层军官关系密切,也让他接触到很多高层的情报。

但身上流淌的华夏血脉,也让这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挣扎和痛苦。

他不明白在自己的国家为何要听从日本人的调遣,不明白这属于中国的黑土地上,为何要被迫学习日本的文化和知识…

在无法选择的出生环境中,这些痛苦和迷茫,也为年轻的夏文运寻到了新的出路。

三十年代的中国,正值内忧外患之际,不管是军阀割据的混乱,还是国共合作的失败,都给日本侵略者可乘之机。

自从1931年起,和知鹰二为了实现日军侵占中国的最终目的,便多次游说广西实力派军阀李宗仁,希望加速李宗仁同中央政府的对立,使日军从中得利。

每次拜访李宗仁时,担任翻译的夏文运都会跟随。

在无数次的谈话过程中,李宗仁发现这个年轻的翻译官为人正派、深明大义。

于是便想法设局,私下约了夏文运会面,以此打探夏文运的真正立场。

在这场开诚布公的谈话中,李宗仁诚恳问道:

“我看你是位有德有才的青年。现在我们的祖国如此破碎,你的故乡也被敌人占据,祖国的命运已到生死存亡的边缘,你能甘心为敌人服务而无动于衷吗?”

就是这句话,彻底戳中了夏文运的痛楚;那些刻意压制在心底的家仇国恨被突然唤醒,这个意气风发的年轻人顿时泪如雨下。

李宗仁

在两人的谈话中,李宗仁才知道:

夏文运并非贪慕虚荣、趋炎附势之辈,只是家乡沦陷,自幼接受日式教育,如今留学回国,为日军做事实属无奈,他也因此备受煎熬。

见夏文运言辞恳求,李宗仁顺势向他抛出了橄榄枝:“国土尽殇,前路难测,你是否愿意为抗战尽一份力,利用身份伺机刺探日方的机密情报?”

毫无疑问,这是个极其危险的事情,但身为翻译官的夏文运听后,却毫不犹豫表明了自己的决心和立场:“愿为国效力,万死不辞。”

也是从这一天起,夏文运正式成为潜伏在日方的一名卧底。

2.

自从成为李宗仁手下的秘密情报员,夏文运利用职务便利,谨慎传递各种重要情报;不管从速度还是准确性来说,都是一名无可替代的优秀特工。

早在1936年春季,夏文运便得知日本排遣大批特务前往印度支那活动,并及时将这异常情况传达给广西的李宗仁;就是这份情报,让李宗仁果断将省会迁往内地桂林,实施战略转移;果不其然,在1937年的夏季,狼子野心的日本人就发动了轰动中国的“卢沟桥事变”,而后出兵印度支那;早已迁至桂林的李宗仁,也在最大程度上避免了腹背受敌。

再后来,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夏文运利用职务的便利,得以自由出入沦陷区,并与日军高层人物的各种交往中,获得许多重要情报。

每次得到重要情报,他都会使用租界寓所内的秘密电台,将这些情报发往第五战区情报科;不管是日军的重大军事行动,还是秘密的战略布局,都因夏文运的及时告知,让身在第五战区的李宗仁有了充足的时间来应对。

纵观抗日战争的各阶段,夏文运的情报传输都是不容忽略的;而抗日战争中著名的“台儿庄大战”中,夏文运更是凭借短短的8字情报,成功帮助前线部队消灭2万多日军,进而拯救了29万的中国人。

七七事变爆发后,我国华北各地区相继沦陷。

而作为贯通京杭的重要交通枢纽,徐州更成为日军攻占南方的首争之地。

同时,位于山东的台儿庄,则是日军南下攻取徐州的最后一道屏障;若是台儿庄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守住台儿庄,第五战区司令官李宗仁,更是亲自布置防御,来应对这场即将打响的惨烈战事。

战役初期,五战区的士兵们需要防守津浦线,但因为道路狭长,能调动的部队数量不多,随时可以被日军突破。

为了挽救占据,李宗仁只能把张自忠所在的部队调往南面,在淮河挡住日军第13师团,以粉碎日军的进攻意图。

但同时,拥有重型先进武器的坂垣部队,也即将进攻临沂;面对北方的缺口,李宗仁再次命令庞炳勋部队推近临沂;无奈,这支部队在临沂遭到了日军的严重打击,伤亡惨重。

看到前线战报,李宗仁万分焦急;但他此时没有任何头绪,因为南北战线都十分吃紧,李宗仁根本没有办法再调集军队去支援庞炳勋;若是将南面的张自忠部队调走,淮北前线将面临巨大缺口,只要日军发起进攻,中国部队再无胜算。

战事胶着、危在旦夕之际,是夏文运发来了改写战局的8字绝密情报:

“日军北动而南不动。”

就是这封关键的情报,让李宗仁彻底放下心来;收到情报后,他立刻命令张自忠部队火速支援,最终在张自忠与庞炳勋内外夹击下,日军原计划分两路成钳形夹击台儿庄的美梦,被彻底击破。

历时34天的台儿庄大战,中国守军击退了日军八次大规模的进攻;不论是否还有,所有战士全部抵抗到底;78道被血染红的战壕中,尽是英雄和烈士的尸体;而这场惨烈的战争,也彻底断掉了日军侵吞中国的底气。

在台儿庄战役的带动下,鲁南大地的中队们,更是四面合击;一时间,日军仓皇溃逃,死伤人数超过两万人。

台儿庄的大捷,也保住了淮河两域的无辜百姓们,据不完全统计,若是台儿庄和徐州沦陷,中国死伤军人和百姓将超过29万人。

可以说,在这场改写抗日战局的转折点中,夏文运的8字密报功不可没。

3.

而后的抗日战争中,夏文运继续冒着生命危险,为中方收集情报。

为了更好地伪装自己,得到日军的信任,夏文运的生活方面也全盘日化:吃日本菜、用日本物品,甚至还娶了日本的妻子…而这些做法,只为了将自己完全融入到日本人当中。

直到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进入上海租界。

这一年,频繁递送情报的夏文运引起了日方警觉,而后在清除行动中,险遭日方特务逮捕;在朋友们的帮助下,他被迫逃往山西太原,这一逃,也让夏文运与李宗仁的情报联系从此中断。

到了1943年,夏文运凭借出色的能力,在山西站稳脚跟,继续活动在日伪政府;后期的他更是利用职务之便,经常与八路军交换物资,并帮助董必武等许多人。

但因为生活总扮演了卖的角色,夏文运遭到了老家乡亲们的唾弃;即便祖坟被刨,祖屋被烧,可远在山西的夏文运却始终没有任何埋怨。

对他来说:能走这条报国之路,已是此生最大幸事。

由于身份属于隐秘状态,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夏文运曾被国民政府以汉奸的罪名逮捕;幸好李宗仁及时出现,证明了夏文运情报卧底的身份,夏文运这才洗脱了嫌疑,无罪释放。

到了1949年,上海解放。

早已回到上海生活的夏文运再次被上海军管会逮捕;后来经过详细的调查核实才发现:夏文运虽然历任伪职,但始终在任职期间保护中人,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更是冒死提供了重要的情报…

最终,上海军管会又将夏文运无罪释放。

到了五十年代,夏文运出于各种考虑,最终从香港辗转到日本,从此与日本妻子定居东京。

在日本生活的他,晚年生活一度坎坷,但即便贫困交加,夏文运始终没有加入日本国籍,享受日本政府的生活补助。

后来,他写下《黄麈万丈》一书,记录了日军侵华的事实;但作品的字里行间,始终不曾提到自己收集情报的事情,就仿佛他的功劳和苦难,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再后来的1970年,夏文运病逝于日本东京;至死,他仍旧饱受着“汉奸”身份的骂名。

过了许多年后,他的事迹才被披露出来;大连家乡的百姓们,才知道他们深恶痛绝的“大汉奸”,曾经冒死为中国抗战做出的种种贡献。

从此以后,夏文运这个名字,被郑重载入《大连人物志》,被毁坏多年的故居,也列入修复规划中。

重温这段往事,心中感慨又惆怅!

十四年漫长抗战,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关头,无数英雄人物如流星般划过天际,为漫长难熬的黑暗带来充满希望的光明。

十四年的保家卫国,留下了太多悲怆而坚定的故事。

有人以将军之躯亲赴前线,在敌阵中七进七出,最后身死报国马革裹尸;

有人以身犯险潜伏敌后,用最隐秘的身份为前线战士传递情报,最后事了拂衣去,深藏功与名。

我想,在那个年代中,也有太多像夏文运般的人物,行走在不见光明的黑暗中,却用生命坚守着民族大义。

对于一批又一批的无名英雄们,我们或许不熟悉他们的容貌,记不清他们的名字,甚至不清楚他们的存在…但在华夏民族百年复兴的前进道路上,我们所收获的幸福生活、安稳岁月,却时时刻刻提醒着我们:牢记历史、不改初心!

谨以此文,向无数为探寻华夏民族出路的先辈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头条创作挑战赛#

————END————

其他推荐——

新婚夜丈夫让她倒茶,胡因梦当场怒撕结婚证:一张破纸别想限制我

袁世凯次子:一生风流挥霍,遗产仅剩20块钱,葬礼却比父亲还风光

作者:初拾

从风云人物的传奇经历中,淬取平淡人生的醒世箴言!

原创作品,抄袭必究;

图源网络,侵权立删!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不妨点个赞再走呀~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