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缘名字的八字如何(王佳缘名字的八字如何取)

伸手挽明月 2023-08-09 02:12:37 网络

“催婚黄金周”来了丨交友App大数据相亲,相亲网站线下开店,你pick谁?

各位返乡的未婚青年男女注意了,本周就是一年一度的“催婚黄金周”了,你做好“被催”的准备了吗?

伴随着七大姑八大姨的“有男朋友了吗?有对象了吗?什么时候结婚?”的问候,未婚男女们将迎来新一轮的相亲潮。

春节成“催婚黄金周”

“工作忙,没时间”这些借口在春节面前显得不堪一击,在父母和七大姑八大姨的共同努力之下,春节成了一年一度的催婚和相亲高峰。

“什么年龄就该做什么事”、“周围哪个像你这么大的还没结婚”、“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你都会打酱油了”。这些父母亲戚口中的催婚金句,你是不是也听过?

催婚大潮下网上甚至还出现了各种版本的防催婚指南,教人如何应对亲戚催婚。

除了来自父母亲戚的催婚,有的人还收到了来自公司的催婚。

杭州一公司发布了一则“相亲假通知”,30周岁以上单身女员工享15天春节相亲假。“相亲假”通知一出迅速引发热议。

该公司官网公布的文件显示,为关爱女性员工,公司给予30周岁以上未婚单身女性员工,15天春节相亲假,如有需要可申请延长假期(含7天春节假期,另8天为带薪休假)。

文件中还提到2019年年底前领取结婚证的公司还给予2019年年终奖翻倍的奖励。

春节成“催婚黄金周”的背后其实是父母对于孩子晚婚的焦虑。

中国民政部数据显示,我国目前适婚人群中的单身青年已经超过了两亿!相当于英国和俄罗斯人口总和。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健康体育发展中心曾发布《中国逼婚现状调查报告》,其中显示,逾七成受访者曾被父母催婚;25至35岁的单身族压力最大,86%的受访者被催婚,女性比男性高6%。

结婚越来越晚,结婚率越来越低,确实是显性的社会变化。

据民政部发布的《2017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7年结婚率为7.7‰,比上年降低0.6个千分点,而近5年来,结婚率都在下降,2010年为9.3‰。

而在结婚的人中,25岁-29岁的人比重最大,占结婚总人口的36.9%,2010年结婚主力还是20岁-24岁的。民政部数据还显示,2018年第一季度,上海、浙江、天津等经济发达地区结婚率都普遍较低。

App式相亲

催婚后紧接着就是父母安排的相亲活动,但传统的相亲似乎越来越不受欢迎。

《2018上半年全国单身婚恋调查报告》显示,近70%的单身人士明确表示排斥家人安排的相亲,因为安排的相亲对象往往只是符合父母的期望,传统婚恋观成子女脱单的“绊脚石”。

然而,不少单身的朋友却是“口嫌体直”。

珍爱网《2018单身人群调查报告》揭秘,超60%的单身人群有相亲经历,其中62.94%的人1年至少3次相亲,17.96%的人1个月至少2次,15.86%的人表示只要节假日都会相亲,相亲正在成为单身人群脱单的重要方式。

事实上,年轻人相亲的方式也发生了改变。

如今,被标榜为精准匹配且融合了大数据在内的各种App,更为年轻人喜爱。这也就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的新相亲模式。

2010年,有缘网推出App,随后到喜啦、小恩爱、世纪佳缘等众多平台纷纷推出App,标志着国内的网络婚恋交友平台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

据行业调研显示,百合网早在2014年起,其移动端的营收已占线上服务营收总数的40%,而世纪佳缘同期调研显示其移动端登录次数占比高达70%。

这一数据也意味着,无论是以往、当下还是未来,婚恋相亲网站的主要发力点还将凝聚于移动端App上。

在手机应用市场,主打大数据配对交友的软件可以搜索到数十款,匹配方式也多种多样:夫妻脸型匹配、性格星座匹配,甚至生辰八字匹配。有软件还介绍称用户量达数千万。

根据极光大数据的统计结果,婚恋交友App的行业整体渗透率在过去一年呈现出震荡走势。在去年1月份触及全年低点后,恋爱交友App在行业整体渗透率上有所回升。

截至2018年6月份,婚恋交友App的行业整体渗透率为1.65%,用户规模达到1819万。

北京的婚恋交友App用户占比位居全国之首,占比达到3.8%。紧随其后的是上海和深圳,其用户占比依次为3.17%和2.65%。重庆和广州分别以2.63%和2.44%的用户占比排在第四、五位。

不过,虽然婚恋社交市场规模节节高升,但是婚恋社交市场一直弥漫着“欺骗”、“欺诈”的气息。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经通过问卷网对2001位群众进行了调查,调查显示,受访者认为当前婚恋社交网站存在三大问题。

一方面,很多注册会员被网站所欺骗,具体表现为很多用户交了会员费却没有能匹配到对应的异性用户。有些网站承诺通过线上接触后再安排线下相亲,但是往往只有前言没有后语,网站收了会员的会员费后又无所作为。除此之外,网站上集聚了饭托、酒托等行业“托”。

另一方面,婚恋网站实名认证存在漏洞。事实上,婚恋网站频繁出现用户被欺骗的事件。

相亲市场龙争虎斗

面对容易踩雷的各式各样的相亲交友APP,急于找到另一半的人可能会选择老牌的相亲平台。

我国网络婚恋交友服务行业发展至今已经有二十多年了,市场上出现了如百合网、世纪佳缘、珍爱网、有缘网等相关婚恋网站。

根据易观去年10月发布的《在线婚恋交友行业年度综合分析2018》的年度综合报告,2017年中国互联网婚恋交友市场规模已经达到47.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7.8%。

在国内婚恋网站市场上,至今共计有近10家婚恋交友网站获得融资,包括世纪佳缘、百合网、珍爱网、嫁我网、蜜糖网、绝对100、中国爱线和爱情公寓等。

当前在线婚恋市场呈现出三足鼎立的局面,百合佳缘、珍爱网、有缘网以绝对优势遥遥领先业内其他平台,共占据整个行业近70%的市场份额。

互联网婚恋行业,可以分为线上和线上两大块,线上主要为解决认识场景,线下解决相处场景。

线下的生意模式,其实已经延续了几千年,就是传统的红娘业务。通过线上线下的闭环,形成了新时代的相亲交友模式。

百合佳缘与珍爱网都想在婚恋交友市场上将对方压一头,为此,双方在市场上不断有“新动作”出现,虽说这些作为都为二者带来了一定的好处,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弊端也如影随形。

百合佳缘曾推出一款名为“合租派”的软件,最终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反响,在花费时间、精力、资金的同时,也无法为婚恋平台带来更大的助力。

而专注于线下门店的珍爱网主主要是靠入会获利,却也招来了不少麻烦事,平台口碑形象值也由此不断下滑。

近年来传统的“相亲”,经各种形式改良后也随之兴起。相亲产业已经成为新朝阳行业。

2018年是婚恋行业快速发展的一年。行业中的各大玩家都在持续发力。各大玩家必须稳定核心,并积极主动外扩,明确自己与同行的差异。只有采用良性而健康的办法,才有可能在行业中出线。

1998年到2018的十年间,在线婚恋行业经历几次大浪淘沙,目前龙头公司的深度服务壁垒已经形成。中小平台的生存空间逐步被压缩殆尽,市场格局呈现出强者恒强赢家通吃的局面。

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逐渐消失和网络婚恋PC端高粘性用户增长趋稳,具有更多服务场景覆盖的移动端网络婚恋服务成为线上核心争夺点。

(以上部分内容综合整理自工人日报、蓝鲸财经、和讯新闻等)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