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的八字(2019年12月13日属于什么命格)

浮生如梦 2023-07-29 03:00:47 网友整理

你的生肖五行是什么?出生在什么时辰有福气?

许多人对出生时辰很在意,因为通常我们都是通过生辰八字来算命的,算命是民间的俗称,学术上的专业称谓叫预测。

而对于十二生肖来说,出生的时辰,和他们的命运好坏有着直接的关系。

那么,十二生肖究竟出生在什么时间有福气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分析:

生 肖 鼠

生肖鼠对应地支子,五行属水,方位正北方。

生肖鼠出生于深夜的亥时(晚上21点-23点)这一时段,有“水归大海”之说,正所谓得其所哉,快乐悠悠。

生 肖 牛

生肖牛对应地支丑,五行属土。

生肖牛生于巳时(上午9点-11点)这一时段,或酉时(下午17点-19点)这一时段,年支与时支形成巳酉丑三合金局中的半合,主一生有长辈疼爱、老有子女孝顺,乐享天伦。

生 肖 虎

生肖虎对应地支寅,寅为广谷,五行属木,对应东北方位,正是八卦中的艮,艮有山的意思,是戊土生长的地方。

生肖虎出生于辰时(早7点-9点)这一时段,有登高一啸山谷风生的寓意,主可以获得一定地位、职位。

生 肖 兔

生肖兔对应地支卯,五行属木,对应方位正东。

生肖兔以生于未时(下午13点-15点)这一时段最有福气。这是因为,未是太阴,代表月亮,兔入月宫,岂是一般的凡夫俗子?

生 肖 龙

生肖龙对应地支辰,五行属土。

古籍中有“深山大泽,龙蛇生焉”之说。大泽为水聚会的地方,辰为水库,所以生肖龙如果生于子时(半夜23点-1点)这一时段,形成命理中的龙归大海格,运势非常好。

生 肖 蛇

生肖蛇对应地支巳,五行属火。

习惯中有“蛇为小龙”的说法,出生于辰时(上午7点-9点)这一时段的生肖蛇,得以蛇化青龙,提升了命理的整个格局。

生 肖 马

生肖马对应地支午,五行属火。

生肖马出生于未时(下午13点-15点)这一时段,主一生运势较为和顺,或出生于辰时(上午7点-9点)这一时段,其八字为“马化龙驹”格,是为贵格。

生 肖 羊

生肖羊对应地支未,五行属土,未为花园之土。

生肖羊出生于午时(中午11点-13点)这一时段,性格温厚有德,刚柔并济,人际关系很好,对其事业发展特别有利。

生 肖 猴

生肖猴对应地支申,五行属金。

生肖猴出生于子时(半夜23点-1点)这一时段,或辰时(早上7点-9点)这一时段,年支和时支形成申子辰三合水局中的半合,一生平安、吉祥。

生 肖 鸡

生肖鸡对应地支酉,五行属金,对应方位正西方。

生肖鸡生于寅时(凌晨3点-5点)这一时段,正是命理中的“钟鸣谷应”的一种格局,最为吉利。

生 肖 狗

生肖狗对应地支戌,五行属土。

生肖狗生于午时(中午11点-13点)这一时段,或寅时(凌晨3点-5点)这一时段,会少很多烦忧。

生 肖 猪

生肖猪对应地支亥,五行属水,且为天河之水,奔流不回。

生肖猪生于卯时(早上5点-7点),或未时(下午13点-15点),一生福禄无忧。

爱成都 迎大运丨成都大运会小知识,快来了解一下

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以下简称成都大运会)

的脚步声越来越近了

成都交通运输开设

成都大运会科普小课堂

一起和蓉小通get

大运会那些事儿~

世界大会由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于1959年创办,与奥运会、世界运动会并称为世界三大综合性体育赛事,每两年举办一届,分“夏季运动会”和“冬季运动会”,只限在校大学生和毕业不超过2年、年龄在17—28岁之间的大学生参加,所有必选竞赛项目全部是奥运项目,竞赛管理由国际单项体育组织按照奥运标准实施,是规模仅次于奥运会的世界综合性运动会,素有“小奥运”之称,至今已举办30届。

2018年12月13日,成都获得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的举办权,定于2021年8月16日至27日在成都举行。经过两次延期,最终确定在今年7月28日至8月8日举行,可以说历经风雨,终见彩虹。

成都大运会共设置射箭、体操、田径、羽毛球、篮球、跳水、击剑、柔道、艺术体操、赛艇、射击、游泳、乒乓球、跆拳道、网球、排球、水球和武术18个竞赛项目,将产生269枚金牌。

作为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世界赛事品牌,大运会的竞技水平高、观赏性强。许多大众耳熟能详的体坛巨星,从“体操王子”李宁的横空出世,到“跳水皇后”郭晶晶的6金神话,再到刘翔的首个世界冠军,都是从大运会脱颖而出,大运会是他们梦想开始的地方。

这次大运会将有许多体坛明星报名参赛,比如川籍体操奥运冠军邹敬园、游泳奥运冠军张雨霏等。届时,我们将在体育赛场看到他们的精彩表现。正如国际大体联副主席马瑞·迪马尔斯基所言:“成都大运会被寄予了厚望,它象征着另一个精彩的回归。”

今天的知识点get了吗?

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END

主管:成都市青白江区交通运输局来源:成都发布

国家公祭日: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2022年12月13日迎来第九个国家公祭日。2022年是南京大惨案发生85周年。13日上午10时,我国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集会广场举行国家公祭仪式。2014年2月27日,中国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为了悼念南京大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中国同胞,揭露日本侵略者的战争罪行,牢记侵略战争给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造成的深重灾难。公祭日的设立表明中国人民反对侵略战争、捍卫人类尊严、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立场。

12.13南京大国家公祭日

2022年已有7位南京大幸存者去世,南京大在世幸存者仅剩55人。

2022年12月5日,南京大幸存者向远松去世,终年94岁。1937年,向远松哥哥向远高被日军抓获,关押在 煤炭港仓库,后被集体枪杀、焚烧。向元松四叔向忠林也惨遭日军杀害。向远松随父母在宝塔桥难民区侥幸生存下来。老人身体尚可时,每逢清明节、国家公祭日,他都会带着逝去亲人的遗像来到纪念馆“哭墙”前,向亲人致哀。她曽亲手写下:“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占领南京,入城杀人放火,残垣断壁、尸横遍野,两日内叔兄先后被,震惊世界。我和家人上尸山寻亲人,满江滩尸积如山,惨状目不忍睹,至今历历在目,深埋心间,难忘。”

2022年6月7日,南京大幸存者余昌祥去世,终年95岁。日本人打到南京的时候,余昌祥已十几岁了,当时他家的后面巷子里有个防空洞,是南京政府为了防止日本人轰炸修建的,他害怕就跑到那个防空洞里面了,他躲进去的时候已经有三四十人在里面了。由于地洞里面人多,空气不流通,非常闷热。其中有一个姓洪的一家四口,带着两个两三岁的孩子。由于孩子小不懂事,经常哭闹。最后孩子的父母没办法只能将两个小孩捂死了。因为不是一个人的命。余昌祥的父亲住在西街,他当时想去西街看看父亲,一位邻居老太太告诉他,他的父亲就被杀害了。余昌祥和妻子在生前提出捐献遗体,用于医学研究。

2022年5月25日,南京大幸存者巫吉英去世,终年98岁。巫吉英的父亲因欠外债把只有10岁的巫吉英卖给了南京一张姓人家做佣人。侵华日军进南京城前,张姓人家只留下一个生病的老奶奶和巫吉英,一天两个日本兵破门而入将刺刀架在巫吉英脖子时,外面响起哨子声日本兵匆忙离开前朝她右腿根刺了一刀,被刺伤后的巫吉英很害怕,拉着老奶奶出门逃避,在菜帮桥附近的一个菜园边又遇到了日本兵,两个人躲在菜园边一个屋里才逃过一劫。晚年的巫吉英,记忆力严重衰退,但是她唯一记得的,就是南京大期间逃难的经历。

2022年4月7日,南京大幸存者王恒去世,终年100岁。在微博刚刚兴起的时候,2011年12月8日,90岁的王恒在孙女王莲的帮助下开通了微博“王恒爷爷的故事”,通过网络来“口述”历史,讲述南京沦陷后悲惨的点滴。在微博中,他向网友讲述了南京陷落前夜,父亲带领全家人逃亡到金陵女子大学难民营时的所见所闻。他还向网友讲述了父亲被日本兵拳打脚踢的经历:几个日本兵围着父亲猛踢狠踹,年已花甲的父亲吓得大气不敢出,回去后一病不起,双腿双脚肿胀得愈发厉害,不久便发展至全身。由于家中无钱看病,没过多久父亲便撒手人寰。

2022年3月23日,南京大幸存者王素明去世,终年87岁。1937年冬,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城时,王素明只有2岁,他的父亲被日军残忍杀害,母亲则带着孩子们逃跑,在路上流产,血流不止。虽然王素明的童年是一段黑暗的时光,但她一生热心公益事业。王素明曾是南京市秦淮区年纪最大的南京青奥会志愿者,被亲切地唤作“青柠奶奶”,退休后的她又在马府街社区志愿服务了20多年。洪武路街道马府街社区党委书记徐慧表示,老人家非常热心,是一个非常善良的老人,她热衷于社区公益事业,并热心地向社区提供志愿服务,分文不取,无私奉献。

2022年2月28日,南京大幸存者濮业良去世,终年100岁。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前,濮业良一家八口人住在一起,父亲与伯父在雨花路经营着一家卖鸭子的店。侵华日军攻占南京后,表哥和堂哥先后遇害,濮业良也被抓作日军苦力,后来侥幸逃脱。形势危险,一家人只好放弃苦心经营的小店,逃往江北避难。逃难路上,一幕幕悲惨的景象让濮业良终生难忘:“我们过江时看见趸船歪着,在趸船上和长江边有大量堆积的同胞尸体……在城墙脚下和附近房顶上,还能看见被打死又从城墙上摔下来的同胞尸体。”

2022年2月24日,南京大幸存者祝再强去世,终年90岁。1937年12月,祝再强一家十口人离家逃难,当时只有5岁的祝再强亲眼看见江东门附近的水田里有大量被日军枪杀的同胞尸体。祝再强在浩劫中幸存了下来,他深知和平安宁来之不易,在青年时代毅然穿上军装,奔赴朝鲜战场,侵华日军南京大遇难同胞纪念馆建成开放后,祝再强经常到馆里参加活动,多次给准备出国留学的学生上“行前一课”,希望孩子们铭记历史,珍惜维护来之不易的和平。老人有句话常挂在嘴边:“千万不能忘记国家受的苦、民族受的难、人民受的罪。”

战争硝烟早已散去,历史真相却日臻清晰,和平之声愈加响亮。逝者不可追,但你若不忘,他们便“活着”。2022年12月22日是第9个国家公祭日。为南京大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继往开来,永志不忘。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只有我们青年更好铭记历史,才能迈出国家民族继续前行的更加坚定有力的步伐!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