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字命盘中的罗猴神(八字命盘中的罗猴神煞是什么)

相见陌路 2023-09-16 20:36:56 网友上传

十二生肖的变迁,在这个国家你能遇到属猫的人

十二生肖的起源与动物崇拜有关。据湖北云梦睡虎地和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秦简可知,早在先秦时期即有比较完整的生肖系统。

中国古代的传统历法纪年有“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便是对其形象化的简称,即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古代劳动人民少有识字,难以理解和记忆干支符号,便用了十二种熟悉的动物与十二地支搭配,方便民间百姓记忆和推算自己与他人的年龄)。

最早记载十二生肖的传世文献,是东汉王充的《论衡》:寅木也,其禽虎也;戌土也,其禽犬也;丑未亦土也,丑禽牛,未禽羊也。木胜土,故犬与牛羊为虎所服也。亥水也,其禽豕也;巳火也,其禽蛇也;子亦水也,其禽鼠也;午亦火也,其禽马也……午马也,子鼠也,酉鸡也,卯兔也。水胜火,鼠何不逐马?金胜木,鸡何不啄兔? 亥豕也,未羊也,丑牛也。土胜水,牛羊何不杀豕?巳蛇也,申猴也。火胜金,蛇何不食猕猴?

地支承载的是地之道,天干承载的是天之道。天干的符号有十个,即“十天干”,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按固定的顺序互相配合成“六十甲子”一个轮回,组成了干支纪法。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来看,天干地支在当时已经用于纪日(十二时辰),此外还曾用来纪月(十二个月或二十四节气)、纪年、纪时等。

地支与生肖

中国历来有天改命则帝改历的传统,秦统一六国后,遂改历以建亥之月为岁首,立冬日为一年的开始。亥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孟冬之月,节气为立冬和小雪。中国人历来最重视过年,年终岁首要杀年猪,要用猪肉来祭祖和制作年节美食。古代把祭祀用过的酒肉称为“福”,祭祀完毕后要把祭肉分给参加祭祀的人,称为“赐福”,象征得到先祖或君长的认可和福荫,这是很神圣的礼仪。

子时代表一年当中的仲冬之月,节气为大雪和冬至。这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短夜长,阴气达到极盛,大地冰封,万物闭藏。善闭藏者莫如鼠,鼠类喜阴,掘洞深藏,日间难见其面,故把鼠和子时对应起来。

丑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季冬之月,节气为小寒,大寒。丑时虽然天气寒极,但太阳直射点已经向北回归,阳气已经开始生发,勤劳的劳动人民已经开始为来春的耕作做起了准备。官方会举行送寒气的活动和仪式,在城邑的四方之门,披磔其性,宰牲禳祭,还要用土为主要材料塑造牛的形象,然后送出城门,并举行鞭春牛的活动,以激发阳气,促其奋发。

寅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孟春之月,节气为立春和雨水。孟春之月,五行属木,其性生发,虽然还不到“蛰虫咸动,启户始出”的时候,但万物已是生机勃勃的状态,地中的草木蛰虫状如伏虎,早已鼓足了劲而呼之欲出。虎之为猎,伏而静处,等待时机,时机一到,猛然跃出,雄霸之气,不可敌也。

卯时对应一年当中的仲春之月,节气为惊蛰和春分。仲春之月,万物始出,小草也偷偷地从土里钻了出来,田野变得绿了起来,这可馋坏了吃了一冬天干草的兔子,早早就出来尝鲜了。草很底,兔子无处遁形,时常可见。

辰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季春之月,节气为清明和谷雨。季春之月,是阳气发泄最为旺盛的时候,万物变化剧烈,日新而月异。用哪种动物来代表这种日新月异的变化状况呢?善变者莫如龙。龙是我国古人创造的一种善于变化的神物,《三国演义》中曹操煮酒论英雄时这样描述龙,他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巳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孟夏之月,节气为立夏和小满。孟夏之月,气温快速升高,已没有了微冷的春气。蛇是蛰虫中的迟出者,春天气温较低,蛇迟迟不肯结束冬眠出来活动,只有到了孟夏之月,才常见蛇游出洞来活动。

午时代表一年当中的仲夏之月,节气为芒种和夏至。仲夏之月,太阳直射北回归线附近,北半球昼长夜短,阳气盛极,草木茂盛,万物兴旺。良马健行,千里奔腾,其热烈、奔放的气质和仲夏之月的气候很相符,故把马和午时对应起来。

未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季夏之月,节气为小暑和大暑。季夏之月,草木已成,高大茂盛,草原上正是水草丰美,牛羊成群的时候。再没有比羊群更有代表性的了,故把羊和未时对应了起来。

申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孟秋之月,节气为立秋和处暑。孟秋之月,正是万物养育下一代的时候,草木结果,禽兽育雏。一般而言,仲秋之月是果实的成熟期,而孟秋之月时,大部分果实还不太成熟,这时候,淘气的猴子已经迫不及待地活跃在林木间,干起了偷桃摘李的勾当。

酉时代表一年当中的仲秋之月,节气为白露和秋分。仲秋是收获的季节,打谷场上,到处是粮堆,地上也到处是遗落的粮粒。收获的季节也是家鸡最快活的时候,打谷场上,常见三五成群的家鸡在游荡。

戌时代表一年当中的季秋之月,节气为寒露和霜降。季秋之月,田事已毕,禽兽肥硕,正是狩猎的好时候。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写到:“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鹰与犬是贵族出猎的标配,然而普通人则多有犬而无鹰。季秋之月,人们常领着狗去打猎。

各国十二生肖文化

十二生肖不止中华文明所独享,十二生肖(兽历)文化广泛流行于亚洲诸民族及东欧和北非的某些国家之中。日本生肖的名称和排序和中国的一致。唯一不同的是,“亥猪”在中国是温顺柔和的家养猪,但在日本却是“豚( ブタ )”,即“野猪”。

猫在中国算是舶来品,在东汉时期随着佛教一同从印度传入中国。那个时候中国的十二生肖体系早已定型,所以十二生肖中并没有猫。而就在这个时期,中国的汉字以及十二生肖文化传到越南。有一种说法,因为“卯”与“猫”同音,所以越南人将“卯年”误当做“猫年”。不过,猫在越南人的传统生活中确实比兔重要,越南人每年吃掉400万只猫咪。

缅甸是八大生肖,不标志年,而是以星期几为依据。如果是星期一出生的,属虎(东方),星期二出生者属狮子(东北方),星期三上午出生者属双牙象(南方),星期三下午出生者属无牙象(西北),星期四出生者属老鼠(西方),星期五出生者属天竺鼠(北方),星期六出生者属龙(西南),星期日出生者属妙翅鸟(东南)。八个生肖与八个方位相联系,缅甸的八个生肖折射了中国《易经》中的八卦方位。

柬埔寨、泰国的十二生肖与中国的种类相同,但柬埔寨的十二生肖是从牛开始的,而泰国的是从蛇开始,玩的是大周纪年法。六十年中,每种生肖轮五次,就有了蛇一年、马二年、羊三年……

西方的十二生肖上承古巴比伦,后传入古埃及,至公元前1世纪由希腊人传入古印度。

古巴比伦的十二生肖:猫、犬、蛇、蜣螂(即屎壳郎)、驴、狮、羊、牛、鹰隼、猴、鳄鱼、红鹤;

古埃及的十二生肖:牡牛、山羊、狮、驴、蟹、蛇、犬、猫、鳄、红鹤、猿、鹰;

而古希腊的和古埃及的类似,区别是古希腊的有“鼠”无“猫”。

印度神话《阿婆缚纱》记载,十二生肖动物原为十二个神的坐骑,它们分别是:招杜罗神的鼠、毗羯罗神的牛、宫毗罗神的狮、伐折罗神的兔、迷立罗神的摩呼罗迦,安底罗神的纳加、安弥罗神的马,珊底罗神的羊、因达罗神的猴、波夷罗神的金翅鸟、摩虎罗神的狗、和真达罗神的猪。印度的十二生肖中,除了狮替代了老虎、金翅鸟替代了鸡,其余都和中国的十二生肖无异。

此外,墨西哥的十二兽历也有生肖观念,其中虎、兔、龙、猴、狗、猪六种与中国的相同,其余六种则为当地所常见的动物。美洲玛雅人有黄道十三宫之说,其中有响尾蛇、海龟、蝎子、蝙蝠等动物。

纵览各国的十二生肖,让我们清楚意识到生肖文化是民俗文化的元素。一旦这个民俗文化元素被民俗主体的人们广泛运用到物质与精神的重要层面时,它就渗透到所有民俗领域并产生最有效的文化功能,在人类生命、时间、记忆的习惯中,成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生产、消费参数,关系到人们生老病死、婚丧嫁娶的抉择,甚至影响到精神层面的信仰和个人的运程趋势。

玄幻、神话傻傻分不清楚,你们看的这些洪荒流全部都不是神话

(本文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这篇稿子来自于老包杂谈。

本土神话流传数千年,在遭遇网络小说之后却受到了严重打击。网络小说初兴时西方玄幻题材小说的兴盛让具有东方神话情结的读者们感到失落,于是东方玄幻题材小说在大众呼声中应运而生,洪荒流小说粉墨登场。

洪荒流小说主要以《西游记》《封神演义》《剑锋春秋》等神魔小说为蓝本,以鸿钧道人及三清等为主神,以盘古开天、龙汉初劫、巫妖大劫、封神之劫等故事为主干,再糅合《山海经》《楚辞》《淮南子》等古籍中神话人物,综合交替使用借题发挥、移花接木、无中生有等手段,最终产出了洪荒流诸多伪神。

其设定大致如下:

一、元灵传道,清灵空明

宇宙第一生灵创始元灵得造化玉碟残片功法,在昆仑神修炼得道,收徒弟四人,大弟子鸿钧老祖,修玄清气,二弟子混鲲祖师,修玄灵气,三弟子女娲娘娘,修玄空气,四弟子陆压道君,修玄明气,合为“清灵空明”。

鸿钧老祖收老子、元始天尊(即为盘古真人、元始天王)、通天教主三人为徒;混鲲祖师收接引道人、准提道人为徒;女娲、陆压无弟子。

在此说明一下,创始元灵这一说法是洪荒小说早期的设定,与后来以鸿钧为最高神的一边倒局面相比影响力相对较弱,在细节上也跟后来的洪荒设定有一定冲突。但是现在已经有一些人在整理神话系统的时候将创世元灵置顶了。

二、盘古开天,三族并治

彼时鸿蒙未判混沌未分,巫族盘古持盘古幡破混沌,以太极图定地水火风,乃有洪荒世界。

盘古身死,元神化作三清,后拜鸿钧为师;肉身化为十二祖巫,十二祖巫为空间速度祖巫帝江、时间祖巫烛九阴、天气祖巫奢比尸、西方金之祖巫蓐收、东方木之祖巫句芒、北方水之祖巫共工、南方火之祖巫祝融、中央土之祖巫后土、雨之祖巫玄冥、风之祖巫天吴、雷之祖巫强良、电之祖巫弇兹,其中以玄冥实力最强,合创十二都天神煞大阵。

洪荒之五行元素中又生祖龙、祖凤、祖麒麟,三族繁衍壮大共治洪荒。

三、龙汉之劫,鸿钧证道

其时,鸿钧、罗睺等人悟道洪荒,魔祖罗睺挑拨三族大战,生灵涂炭,称为龙汉初劫。在之后的大战中鸿钧因功德而成圣,罗睺败走,十二品灭世黑莲下落不明。大战之后鸿钧老祖修为鸿蒙至尊,化身天道。

四、鸿钧讲道,赐圣分宝

鸿钧于紫霄宫授道,三清、女娲、接引、准提、红云、鲲鹏、帝俊、太一、冥河、镇元子等皆在座下听法。

东皇太一、帝俊同出太阳星,为太阳金乌,东皇太一拥有伴生神器混沌钟,帝俊拥有伴生神器河图洛书,均为妖族魁首。鸿钧讲道后分发圣位,最终三清、接引、准提和女娲成圣。

红云老祖与接引、准提、鲲鹏结下因果。并散宝于分宝岩,老子得太极图和离地焰光旗,元始得盘古幡和戊己杏黄旗,通天得诛仙四剑及诛仙阵图,女娲得红绣球、乾坤鼎和山河社稷图,接引得青莲宝色旗及十二品功德金莲,准提得加持神杵。

其中五方旗为创世青莲五片莲叶所化。

五、巫、妖之战,两败俱伤

女娲造人、创立妖教。帝俊、太一及妖师鲲鹏等人于盘古脊梁所化之不周山上建立“太阳宫”,成立初代天庭,太一为天帝,帝俊为妖皇,三百六十五路妖族大圣,分管周天星斗、日月更替,创立的“周天星斗”大阵和混元河洛大阵两大守护阵法。

妖师之下有十大妖神,分别为计蒙、英招、白泽、飞诞、飞廉、九婴、商羊、钦原、呲铁、鬼车等十大妖神。

十二祖巫掌管六道轮回,演化巫族,却因缺少盘古元神烙印,最终不能证道。

若想证道,或得到三清之盘古烙印,或十二祖巫合一,凝聚盘古真身,再辅以混沌钟镇压。然混沌钟乃东皇伴生神器,怎么可能交付与巫族一脉,遂有矛盾。后因共工祝融大战,共工撞断天柱不周山,元始暗中截取半截不周山炼成 “翻天印”,女娲炼五彩石补苍天。

十金乌犯下大过,东皇责罚过轻,夸父逐日而死,大羿射日,本就有嫌隙的巫妖两族自此全面开战。第十金乌取夸父、大羿精气炼成斩仙飞刀,是为陆压道君,后为佛门大日如来。(与创始元灵之说矛盾)

巫妖大战之后两族元气大伤,主要人物死伤殆尽,土之祖巫后土身化六道,永掌冥界。洪荒世界支离破碎,六圣取洪荒碎片聚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瞻部洲,北俱芦洲。

六、人、巫大战,人族崛起

巫妖之战后妖教泯灭、巫族式微、人族崛起。三清创玄门三教,为盘古正宗;接引、准提创西方教,广纳有缘。

人族崛起时巫族敌视人族,旷日持久的大战自羲皇一直延续到颛顼,颛顼退九凤,巫族彻底退出争霸舞台。

羲皇、神农、轩辕是为火云洞三圣皇。至姒文命时,人教在女娲帮助下铸九鼎,镇气运,终成人间霸主,而巫的修行法门却一直延续到了封神大战炼气士兴起之时。封神之后三教大兴,巫门断绝。

七、再立天庭,魔族出世

初代天庭在巫妖大战中化为灰灰,三清推举鸿钧身边金童昊天、玉女瑶池为玉皇大帝、王母娘娘。阿修罗一族出幽冥血海,在地仙界、人间界传下道统,为阿修罗魔教,亦名大乘魔教。

八、封神大战,沙门东进

天庭初立百废待兴,原先妖族所管理三百六十五个神职无人接管,昊天遵鸿钧法旨,于截教碧游宫中与三教设立封神榜以完劫数,充实天庭。人道、阐教共灭截教,西方教趁势东进,实力大增。

此阶段为《封神演义》故事本原,不再细细罗列。

九、老子化胡,佛道争雄

此一阶段便是洪荒小说鼻祖《佛本是道》叙述的主要内容,对传统神话负面影响较小,此处亦不详述。

在此之后,洪荒流小说的对神话的改造基本趋于完结,诸如嬴政、王翦、白起等巫族设定,有正史在前,影响力不大,所以这里也不再过多说明。

以上九条是洪荒故事体系的基本框架设定,当然只是大面积适用,有个别洪荒小说设定或许已经打破了这些设定。下面还有几条辅助设定:

(一)境界划分

洪荒中修炼境界从高到低大概可分为合道至圣(大道本源、无上天道)、圣人(混元大罗金仙)、准圣、大罗金仙、罗天上仙、真仙、天仙、地仙、人仙、大乘、渡劫、合体、分神、元婴、金丹、筑基、练气、先天、后天、凡人等境界。

(二)种族划分

洪荒小说中种族大致可分为仙、神、巫、妖、人、魔等种族。

(三)法宝体系

1、先天至宝

盘古幡、太极图、混沌钟、乾坤鼎、诛仙四剑及诛仙阵图、鸿蒙紫气等。

2、先天灵宝

五方旗(中央戊己杏黄旗、东方青莲宝色旗、南方离地焰光旗、西方素色云界旗、北方玄元控水旗);十二品莲台(十二品功德金莲,十二品业火红莲,十二品净世青莲);七宝妙树;山河社稷图;河图洛书;天书(封神榜+打神鞭);地书(天地胎膜);冥书(生死簿+判官笔);红绣球;弑神枪。

3、三大灵根

①菩提根:七宝妙树;

②人参根:人参果树(草还丹);

③葫芦根:昆仑仙藤。

除以上洪荒主流设定之外又有“四大僵尸始祖”“上古十大神器”“凤育九雏”“海潮圣人”等设定,而其中一些设定则是受到了游戏设定的影响。甚至对于海潮圣人这个角色,许多人很可能是第一次听。

明天我们来说一下,洪荒流的这些设定都源自哪里,尽情期待。

我是小七,一个沉迷于研究山海经与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喜欢可以关注我。

版权申明:本文系山海经解密小七独家邀约稿件,禁止一切形式的转载、盗用以及洗稿,未经同意擅自盗用,将追究到底。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