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身(独身子女父母60岁补贴领取的流程)

行尸走肉 2023-07-28 01:17:14 网络

坚持单身是不负责的表现吗?为何现代人不再憧憬婚姻?

澎湃问吧

曾经,网络语“单身狗”是一种无奈自嘲,但今天“单身贵族”、“一直单身一直爽”的话语,暗示着当代人对于单身态度的转变。越来越多年轻人从家庭本位的观念中跳脱出来,自主加入到独身主义的行列。

根据预测,在美国大约有四分之一的新生儿将不会结婚。在瑞典、挪威、丹麦和德国等国家,单身家庭约占所有家庭的40%。在中国,民政部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单身成年人口高达2.4亿,其中有7700万人独居;另据估计,到2021年,独居人口将上升到9200万。

为什么现代人不再憧憬婚姻?单身人群是否仍在经历着社会压力与歧视?本期问吧邀请《单身社会》的图书编辑陈佳迪,聊聊以色列作家伊利亚金·奇斯列夫(任教于希伯来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博士)笔下的“单身社会”。编辑陈佳迪自称“爱情来得太快像龙卷风”,26年的母胎单身生活就那么结束了。成双入对地生活真的能带来更高的幸福感吗?

单身人口增多有哪些原因

@澎友:单身群体变大是国家经济发达的必然产物吗?

陈佳迪:在我看来,这确实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出现的,和大规模都市化、寿命延长、通信革命、女性社会角色改变均有关。经济发展使年轻人获得经济独立,购买力提高,拥有独自生活的条件,导致单身比例的增加,新的家庭形态因此越来越普遍。

从整体数据上来看,也确实印证了发达国家单身人士多的说法。《单身社会》中作者奇斯列夫列举到:在慕尼黑、法兰克福、巴黎等欧洲大城市,50%以上的家庭为单人户。1950年的美国成人有22%单身,今天的单身比例已跃升至超过50%。据预测,每4个美国新生儿中就有1个终身未婚。与此同时,发达国家中先结婚再生小孩的比例逐渐降低,与双亲同住的美国儿童比例从1960年代初期的87%降至2015年的69%。在单身人口的增长方面,日本大概在世界各国中名列前茅。日本国立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最新的一份调查显示,2015年时,30岁以下的日本成人约有1/3从未约会过,超过40%从未有过性经验。此外,在日本18岁至24岁的未婚人口中,将近60%的女性及70%的男性于调查当时并无交往关系,比起2010年的调查提升了10%,而与2005年相比更是跃升了20%。事实上,甚至有30%的男性及26%的女性表示自己无意寻找对象。

@澎湃网友YRzyUz:为什么现在很多人不愿意谈现实的恋爱,把恋爱寄托在纸片人或追星上面?单身群体是不是像网传的那样“对关心别人没有兴趣”?

陈佳迪:人始终是有情感需求的,有的人会通过与身边人的亲密相处来满足,有的人则会通过观看剧集来满足。此外,偶像、虚拟恋人往往是经过精细包装,呈现在世人眼中的形象完美光鲜,人们往往都希望自己的伴侣完美无瑕。但现实中真的谈恋爱了,会发现伴侣身上有各种缺点,有些人因此会感到失落,甚至痛苦。所以不愿意在现实中谈恋爱的人,一定也是权衡了利弊,不能坦然接受伴侣的缺点,觉得在一起弊大于利时,自然就完全不考虑现实中的恋爱了。

我认为单身只是一种对婚姻状态的界定,并不能和“对关心别人没有兴趣”产生关联。我认识的很多单身人士都很友善,也很乐于帮助他人。只不过爱的能力确实是需要锻炼的,如果想要在现实生活中感受到更多的亲密关系,那就需要加强现实中和亲友的互动。

网络上的虚拟恋人店铺

@东家长2020:单身女性越来越多,是因为男性跟不上女性的发展节奏?

陈佳迪:我同意您的这个观点。现在大城市的单身女性越来越多,某种程度上确实与男性跟不上女性的发展节奏有关。比如说在装扮方面,女性往往很自觉,但是很多男性仍抱持传统观念,对于打扮自己有深深的羞耻感。现实是,人都是视觉动物,外貌还是很重要的,尤其在现今这个时代。

@nshshui:怎么理解“不婚不育保平安”这个观点?

陈佳迪:我曾经也认同这个观点,因为看多了有关婚姻不幸、家庭不幸的报道,出于自我保护,最好的方式就是不婚不育。但是后来发现,这种观念虽然让人省掉了婚姻、育儿带来的烦恼,但也会失去很多体味人生百态的机会。所以还是那句话:权衡利弊,看自己到底想过怎样的人生。

单身青年能担起社会责任吗

@斯派德曼:关于个人对维护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责任,坚持单身的青年是如何理解的?

陈佳迪:在《单身社会》书中作者奇斯列夫提到,自愿单身的青年,往往秉持的是一种后物质主义价值观,这种价值观鼓励人们拥抱个人主义和独立自主的精神。经济大萧条和世界大战时出生的孩子,因为遭遇物质困顿,向往秩序、经济稳定和军事力量。然而,战火肆虐和生活贫困的记忆变得遥远,经济发展和购买力逐渐上升,这种年代里生存的个人不再需要为了寻求安全和慰藉去组织家庭。

21世纪的青年一代,追求的是自我表达、玩乐、自由和创意。当父辈为了稳定的家庭生计奔波、早婚或尽力维持婚姻时,这代年轻人已经逐渐偏离传统的家庭价值,决定用单身表达自己的后物质主义价值观。因此,坚持单身的青年通常更加看重个人发展。

@大橙子小橘子:单身人士如何养老?其他国家有没有范例?

陈佳迪:联合国人口署早在21世纪初就建议为未婚老年人士建造特别的居所。一位名叫特雷莎·克拉克的女子领导巴黎一群活力充沛、充满热情的女性主义者,设计出专属于女性的共同自治住宅区,想要独自生活终老的女性都可以入住。除了为必要的医疗人员预留一个房间外,其余都是个人天地。她们照顾彼此,没有聘请厨师、看护等。

后来,世界各地的很多团体也纷纷仿效。比如在多伦多有一种跨代男女合居的居住模式,年轻人与老年人同住,每个人扮演不同的角色,各自承担责任,彼此互惠。《纽约时报》探讨了这个逐渐兴起的现象,报道了其他类似的居住模式。其中一个是克里斯汀·柏金斯的创意,60岁出头的柏金斯是俄亥俄州的承包商,她为自己和三位朋友在俄亥俄州郊区盖了一栋房子,特色是建设了适合老年人士的设施,例如不需要弯腰就能使用的插座。她说如果室友罹患阿尔茨海默病等严重疾病,她不会考虑去照顾对方,但其他的日常生活,她和朋友都乐于协助彼此。建议读一读奇斯列夫的《单身社会》,书中有一整个章节都是讲单身人士如何养老的。

《单身社会》,[以]伊利亚金·奇斯列夫 著,中信出版社2021年3月。

责任编辑:鞠文韬

校对:刘威

2023年独生子女补贴最新政策,7大补贴来了,独生子女要了解!

#夏日生活打卡季#

1978年,计划生育正式写入宪法,1979年我国开始正式实施独生子女政策。在当时的大环境之下,开始提倡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的生育政策。并且在《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中还明确规定夫妻双方终身自愿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还会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享受相应的补贴。

其实说到计划生育作为农村土生土长的农村人印象深刻,听父母一辈的人讲,在1985年左右的时候,农村查生育非常的严格。很多的农民朋友为了生育二胎躲在山上生小孩,甚至笔者的母亲在怀第二胎的时候为了躲避执法人员还曾躲进了猪圈。现在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父辈也开始慢慢老去,有的甚至已经开始退休。

为了更好的实现当初许下的承诺(独生子女好,政府帮养老),2023年2023年独生子女补贴最新政策来了,6大补贴利好所有独生子女家庭。看看你家都领了吗?

第一、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补助金

当独生子女父母在退休之后,可以领取独生子女父母一次性奖励金,不过补助的标准并不是统一的,每个地方补助的标准均有所不同。以江苏省苏州市为例,根据《关于对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企业退休人员实行一次性奖励的补充意见》,其中明确规定对于持有《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退休人员可以领取一笔3600元独生子女父母退休一次性奖励金。包括终身无子女以及未享受过老年计划生育奖励的独生子女父母。

第二、独生子女家庭伤残扶助补贴

怎么理解呢?顾名思义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出现伤残的情况,就可以每年领取独生子女家庭伤残扶助补贴。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关于提高上海市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标准的实施方案》。其中明确对不同年龄段的独生子女伤残家庭给予的补助分为3个档次,以49岁到59岁为例,给予的补助标准为770元每人每月,如果是60岁到69岁的则给予补助820元每人每月,如果是70岁以上的则给予补助870元每人每月。

当然补贴的地方对独生子女家庭伤残扶助补贴的标准也是不同的,例如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对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夫妻特别扶助金标准就只有460元每人每月,相比上海市的补助标准就要低上了好大一截。在必然海南儋州对独生子女伤残家庭夫妻特别扶助金则为每人每月650元,相比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还是要多了200元,这个标准其实跟当地的经济是有关系的,经济越发达的地方补助的就越多,因为有钱。

第三、独生子女家庭人员死亡补贴

顾名思义就是独生子女家庭出现人员伤亡而给予的补贴,这个补贴也和其他补贴一样。不同的地方给予的补助也是不同的,还是以上海市为例,根据上海市《关于提高上海市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制度扶助标准的实施方案》。其中对49岁到59岁的独生子女家庭人员死亡补贴为960元每人每月,60岁到69岁的补助1010元每人每月,70岁以上的补助1060元每人每月。

而像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对于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夫妻特别扶助的标准也是非常高,达到了每人每月1060元,相比伤残补助要足足高了600元。而海南儋州对独生子女死亡家庭夫妻特别扶助的标准则为780元,还没有贵州省黔东南州剑河县的高。

第四、独生子女教育补贴

这个补贴顾名思义就是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在读书的时候享有的一种补贴。方式有两种,一种则为现金补贴,还有一种就是加分。例如河北省对于独生子女家庭高考就可以加10分,不过加分的相对比较少。一般都是现金补助,金额1000-3000元不等,有的地方多有的地方少。

第五、独生子女护理假

所谓护理假就是独生子女父母生病其子女申请的一种假期,而且是带薪的。例如河南省对于独生子女护理假就规定每年累计不能少于20天,除此之外内蒙古也有类似不少于20天的规定。当然护理假其实并不是只有独生子女家庭才可以享受,例如在湖北、黑龙江、四川、宁夏等地对于非独生子女家庭也是可以享受带薪护理假的待遇的。

第六、独生子女个税减免

这个很多朋友还不理解个税减免是什么意思,所谓个税减免其实就是减税的意思。都知道现在的个税起征点是5000元,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工资超过了5000是要缴纳个税。但是根据《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暂行办法》相关的政策,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是可以享受2000元的个税减免的。

当然如果家里的老人年满60岁或者家里还有房贷以及小宝宝还可以额外享受补贴额度的个税减免。一年下来,只要是你的工资够高,还是能减免不少钱的。

好了,今天的文章就写到这里了。大家对于2023年独生子女补贴最新政策,6大补贴来了还有哪些不了解的吗?这些补贴你们都领取了吗?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大家一起参与讨论。

办独生子女证有什么用

独生子女证的作用如下:

1、从领证之月起到子女十四周岁止,每月发给五至二十元的独生子女保健费;

2、农村分配集体收益对独生子女家庭增加一人份额;

3、在划分宅基地、扶持生产、介绍就业等方面,对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给予照顾;

4、有条件的地方和单位可以对独生子女入托、入园、就学、就医给予补助;

5、各级人民政府和独生子女父母所在单位或者村(居)民委员会规定的其他奖励与优待。

【法律依据】

《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自愿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国家发给《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

获得《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的夫妻,按照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关规定享受独生子女父母奖励。

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给予终身只生育一个子女的夫妻奖励的措施中由其所在单位落实的,有关单位应当执行。

独生子女发生意外伤残、死亡,其父母不再生育和收养子女的,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给予必要的帮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