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八字身弱(王艳的八字命理)

无药可救 2023-08-23 16:28:03 网友投稿

偏心的张婶,当初有多嚣张跋扈,现在就有多可怜

生了一场大病的张婶,颤颤颠颠地来到了大儿子家,要求大儿子和大儿媳赡养她,可却被大儿子拒之门外,并扬言要和她往死不相来来:偏心的张婶,当初有多嚣张跋扈,现在就有多可怜。

张婶,今年六十五岁,和老伴共同育有三个儿子。因为老伴性格懦弱,所以经常受人欺负,张婶看在眼里,却急在心里。老伴因为这样的性格,活了大半辈子,也吃亏了大半辈子,以至于张婶经常说自己嫁错了人。

为了自家孩子不吃亏,同时也是自我保护,张婶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她常常是一言不合就和对方争吵,非要吵出个所以然来,因此张婶成了十里八乡的“名人”,很多人看到她就躲,因为都不想惹麻烦。

张婶和老伴共同育有三个儿子,可因为大儿子杨杰(化名)个子长得比较矮小,性格比较老实,平时话也不多,所以张婶夫妻俩从小都不怎么喜欢杨杰,就算杨杰怎么乖巧懂事,他们就是不喜欢他。

用张婶的话说就是:“你看看他,呆头呆脑的,他以后能养活自己都不错了,估计以后是不指望不上他给我们养老了。不过不用担心,反正除了老大外我们还有另外两个儿子可以依靠,以后我们靠另外两个儿子给我们养老就好了”。

杨杰听了后心里虽然不舒服,但他并没有反驳自己的母亲,他低着头默默地离开了。因为老实,加上不喜欢争辩,所以杨杰初中毕业后张婶就以她和老伴负担太重,不能同时供三个儿子上学为由,让杨杰辍学在家帮他们干农活。

杨杰虽然喜欢读书,但他却不敢违背父母的决定,而其他的两个弟弟呢,虽然调皮,但他们的嘴很甜,因此深得父母的喜欢,所以两个弟弟都能继续上学,唯独杨杰辍学在家,没有继续上学。

杨杰十八岁那年,他不顾劝阻和村里人外出打工,因为文化不高,又没有一技之长,最后经老乡介绍在一处工地做起建筑工。工地的工资还算可以,就是很辛苦,每天风吹日晒的,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

可杨杰不怕苦不怕累,因为他想向所有人证明自己,他其实并不比别人差,逢年过节工友有的回家去陪家里人过节,有的即便是没有回家,也会出去外面吃点好吃的东西,可杨杰舍不得乱花钱,他一个人在工棚里吃盒饭。

虽然父母都不喜欢自己,但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杨杰都会把一部分工资寄回家补贴家用,可张婶一句关心的话都没有。三年后杨杰从外面回来了,和他一同回来的是他交往的女朋友王艳(化名)。

张婶很是开心,随后她催促杨杰和王艳早日成家,这样她就不用再担心杨杰的终身大事了,但谈到彩礼时,张婶却一个劲地说自己养大杨杰兄弟三人有多么不容易,她的意思就是他们没钱给王艳的父母。

王艳自然不答应,可张婶却一副志在必得的样子,她直言他们家根本就没有钱出彩礼钱,如果王艳家执意要他们家出彩礼钱的话,那就得再等等,等杨杰打工存到钱以后再娶王艳,因为他们俩都还很年轻。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张婶之所以敢这么说,那是因为此时的王艳已经怀有身孕,所以张婶才这么有底气说出这样的话来。有村民看不过眼就劝说张婶,说王艳的父母养大她也不容易。

他们不能因为王艳怀孕了就压着不给彩礼钱,毕竟自己也是女人,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她应该体会到王艳的父母不容易才对。彩礼钱可以不给太多,但多少都应该给一点,这是对女方以及她的父母的一种尊重。

可张婶非但不听,反而说那个村民多管闲事,最后因为王艳肚子越来越大了,她的父母最终无奈同意不收一分钱彩礼,只要杨杰和王艳把结婚证领了,然后回王艳家请最亲的亲戚吃一顿饭就行。

就这么简单的要求张婶都没有满足王艳的父母,最后是杨杰和其他亲戚借了几千块钱给了王艳的父母,然后在她家请了一些至亲吃了一顿饭,就算是他们俩结婚了。

婚后不久张婶就提出来要分家,理由是儿子结婚后就要和父母分家。因为老二老三并没有成家,所以他们俩和父母住,杨杰成家了就要分出去住,一开始杨杰是极其不愿意的,因为几个月后他们的孩子就要出生。

这个时候正是他们需要父母帮忙的时候,如果这个时候分家,那他们俩不仅得从头再来,而且杨杰因此根本就没办法外出打工。如果不分家的话,母亲可以照顾王艳,他外出打工也能安心。

如果实在不行的话,就等他们家的孩子出生后,王艳的月子也做完了,到时父母再和他们再分家也不迟。可张婶根本就听不进去,她觉得自己已经把杨杰拉扯长大,她的责任和义务已经完成。

而王艳生孩子坐月子的事是他们夫妻俩的事,与她无关,再说了她也没义务帮助他们,最后张婶逼着杨杰夫妻俩分了家。杨杰和王艳很是失望,但也无可奈何。

因为没人照顾王艳,所以在王艳怀孕期间他并没有外出打工,而是在周边打零工。而王艳呢,趁自己怀孕的月份不算大,她就在家养一些鸡鸭,种些菜,然后拿到集市上去买,挣一点零花。

张婶并没有心疼杨杰和王艳,她以自己和老伴年纪大为由,把家里最远最差的田地分给杨杰夫妻俩。王艳怀孕期间她没有照顾过她一天,几个月后王艳平安生下了一个男孩,张婶知道后很高兴。

但她也只是去看了一下孩子而已,她并没有因为心疼自己的大儿子,然后去照顾一下大儿媳和孙子。村里人问起,张婶却说自己腰痛抱不动孙子,所以大儿子夫妻俩因为心疼她,所以才没有让她去照顾。

实际上却不是这样的,杨杰每天既要照顾妻儿,晚上为了让王艳能多休息一些,孩子晚上由他带,孩子饿哭了他才会把孩子抱给王艳喂奶。早上杨杰会提前起床把早餐做好,然后再出去做事,中午收工了在匆忙赶回来给王艳做午饭。

白天孩子则由王艳自己一个人带,她觉得既难过又委屈,但好在杨杰懂得体贴人,王艳发誓以后一定要努力挣钱,然后把他们的小日子越过越好,一定不会再让任何人看不起自己和杨杰,她相信通过努力一定能改善现状。

在孩子八个月大的时候,征求得父母的同意后,王艳决定把孩子送回娘家给她的父母照顾,然后她和杨杰再外出打工,努力几年后就回家建房子,然后再把孩子接回来和他们同住。

就这样杨杰和王艳又开始了他们的打工生涯,而他们的孩子也成了一个留守儿童,只有过年的时候他们才会回家,然后去娘家和孩子团聚。因为时常不在孩子身边,所以孩子见到他们后觉得很陌生,看了半天都不愿意叫他们一声。

杨杰和王艳心里很不是滋味,他们觉得愧对孩子,但为了生活,他们又不得不再次和孩子分开。再次踏上打工的路上,王艳心里五味杂陈,孩子期盼的眼神,她心如刀割,但为了孩子以后能过上好日子,他们不得不狠心抛下孩子,去另一座城市苟延残缺。

五年后,杨杰和王艳存下了几万块钱,他们打算回家建房子,但此时的物价已经上涨,他们的这点积蓄根本就不够,王艳的哥嫂看出王艳他们的难处,于是就主动借给了他们三万块钱,让他们赶紧拿去建房。

这样他们和孩子才算真正有一个家,杨杰和王艳很感动,他们发誓以后一定会好好的办法王艳的父母和哥嫂。不久后杨杰带着王艳回了家,他们开始着手建新房,就在这时张婶出来阻拦了。

她的理由是,杨杰的两个弟弟已经到了适婚年龄,可她和老伴根本就没钱给老二老三置办婚礼,而杨杰身为长子,他有义务帮助自己的弟弟。杨杰和王艳听了后感到气愤不已,因为他们结婚时父母也没有帮助他们。

杨杰挖地基那天,张婶把准备开工的工人拦住,在那里又是大哭又是滚地不起,以此来阻拦开工,目的就是想逼杨杰和王艳把他们的积蓄拿出来,可王艳那肯啊,毕竟是他们省吃俭用存下来的血汗钱。

张婶不依不饶,大骂杨杰和王艳忘恩负义,说他们俩是白眼狼等等,被逼无奈,最后杨杰妥协,他劝说王艳把三万块钱拿出来交给自己的母亲,算是帮两个弟弟,张婶还是不满意,直言娶媳妇的钱不够。

她希望杨杰再给她两万块钱,并保证从今以后她不会再打扰他们,杨杰明知母亲这是在忽悠自己,但已经被她弄得身心疲惫的杨杰最终还是答应了母亲这一请求,他希望从此以后母亲能还他们一个平静的生活。

最后杨杰又拿出了一万块钱平息了这场闹剧,可他们建房的钱明显已不够,不得不把建房的事再往后缓缓,谁知几天后老二却买了一辆新的摩托车,老三则换了一部新手机,一问才知道钱是母亲给的,杨杰气不打一处来。

杨杰知道母亲的偏心后,他决定不会再听信母亲的话,以后不管母亲再怎么说,不管母亲怎么求他,他都不会轻易答应的母亲的任何请求。因为自己也有自己的小家庭,自己也有自己的压力,他不想再一味地顺从。

因为建房子的资金不够,杨杰和王艳不得不再次去工地打工,两人每天省吃俭用,还经常加班加点,好不容易存下了六万块钱,杨杰和王艳打算回去建新房。

谁知他们回去后才发现,原来父母分给他们的地基早已被人占用,一问才知道对方不是别人,而是老二。王艳立马去找老二理论,最后却被告知,其实他们的那块宅基地是母亲口答应送给老二的。

那一刻王艳彻底激怒了,她冲着婆婆吼道:“妈,同样是亲生儿子,你怎么就如此偏心呢?我们结婚你说没钱,我们理解,我生孩子后坐月子时,你一天没照顾我,后面你说分家我们也接受了”。

“可我的孩子今年已经七岁多了,你没帮我们带过一天,后面两个小叔子到了适婚年龄,他们明明八字还没一撇,你就逼着我们拿钱,不得已我们夫妻俩只好把建房子的钱给了你们”。

“可这些你还是不满意,趁我们不在家偷偷把分给我们的宅基地分给了老二,让我们回来想建房子却没地方建,你让我们怎么办啊?你偏心到这个程度,妈请你了,请你以后你就别来打扰我们的生活”。

“我们可以什么都不要,但凡事都应该有个度,越过了就好,以后我们井水不犯河水,各自安好就好”!王艳说完后头也不回的就离开了现场”。张婶听了后又气又急,她觉得王艳说的不算,因为她只是一个外人。

最后杨杰和王艳拼拼凑凑还是把房子建好了并装修了,买了一些简单的家具他们就搬进去住了,从始至终他们没有救助过张婶,而张婶也没有过问过。

就这样又过了十多年,老二老三已经陆续娶妻生子,而此时的张婶已经不再年轻,她不仅帮老二家带大他们家的孩子,同时也帮老三家带大了他们家的孩子,可随着张婶的年纪越来越大,身体越来越差后,她便成为两个儿子和儿媳妇的累赘。

在一次和老二媳妇争吵后,老二媳妇一气之下就把她赶去老屋住了,老屋因为年久失修早已破败不堪,到处漏风漏雨又阴暗潮湿,张婶自然不想在老屋住,可老二做不了主,他不敢擅作主张把母亲接回家去住。

张婶拄着拐杖去老三家,谁知老三媳妇看到她以后立马把大门关上了,任由张婶在外面敲门老三媳妇就是不愿意开门让她进去。张婶百思不得其想,为什么自己一心一意地对待老二老三,可最后却老无所依。

老三媳妇说张婶一碗水没端平,因为她帮老二家多大了一年的孩子,他们家明明是三兄弟中最小的,可婆婆却如此偏心,这让她无法释怀,因此她觉得婆婆应该去二哥家养老而是找他们负责。

因为老二老三家都不愿意赡养张婶,随后张婶发病了一场,邻居可怜她就把她送去了医院,可她住院的那几天里她的三个儿子和媳妇都没有去看过她,最后她的住院费还是一个亲戚帮她支付的。

思来想去后张婶只好去找老大杨杰夫妻俩,可王艳看到她的到来后怒火中烧,她立马打电话让杨杰回家,很快杨杰回来了,看到母亲手里拿着一些简单的生活用品后,他似乎明白了什么。

他拒绝母亲在自己家住,因为过去的点点滴滴历历在目,他无法释怀,就算他同意,妻子王艳也不能接受母亲来家里住的事实。不是他们狠心,而是这么多年来母亲把事情做得太绝了,没给给自己留后路。

所以他们一时半会无法接受母亲,但杨杰每个月会按时给母亲送吃的东西,还有一些零花钱。所以说,人啊,一定不要把话说得太满,因为谁也不知道明天的事。

谁也不知道哪个孩子才是真的是孝顺的孩子,如果做不到一碗水端平,那就别怪自己的某一个孩子不孝顺,凡事都有因果关系,一定要给自己留条后路才行,否则真的会老无所依。

文/黄小乖

原创不易,未经允许,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如发现抄袭/洗稿,必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