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印透(官印透出是什么意思)

横行天下 2023-07-15 03:30:23 网友整理

那些嫁入豪门的女人,现在过得怎么样?

上世纪末有句话:想要富,先修路。

21世纪初:想要富,少生孩子多种树。

如今想要富,嫁入豪门是出路。

哪个女孩没做过豪门梦呢。

关键是如何把这个想法,变成现实。

我们先来盘点一下那些年嫁入豪门的女人们。

· 正 · 文 · 来 · 啦 ·

NO.1

千亿豪媳徐子淇

1982年的徐子淇出生于香港,是如今豪门媳妇的标杆,徐子淇是在国外「镀金」的时候,认识了现在的豪门老公,李兆基的小儿子李家诚。

2007年,他们在悉尼国家大剧院举行了「世纪童话婚礼」。总共花费了7亿港币,光飞机一项就花了3个多亿。

至于徐子淇是怎么成为「千亿媳妇」的呢?

首先传说中的命格旺夫是有依据的。

据香港命理大师麦玲玲说,李家诚交往了什么样的女友都会来问她是否合适,生孩子择日也有道长专门测算。

徐子淇出身中产之家,徐家与李家亦有生意上来往,两家份属世交。父母虽不算大富大贵,但也从小就对她悉心栽培。

据闻,徐子淇是被父母专门「培育出来的豪门淑女」,为了投资女儿礼仪举止及读书,前前后后一共花了550万港币,堪比中国版凯特王妃。

只是进豪门哪有这么容易的呢,代价就是沦为生子机器。

为了给豪门生儿子延续香火,结婚9年间生4胎,为了挑选良辰吉日次次都是剖腹产,某种程度上来可以说是挑战人体极限了。

不过母凭子贵,徐子淇算是求仁得仁吧。

NO.2

恃靓任性李嘉欣

和徐子淇比起来,李嘉欣的婚礼就小巫见大巫了,也就花了1个亿吧(数字使我麻木)。

据说李嘉欣婚讯敲定,香港富豪太太团都松了一口气。

2008年11月23日,李嘉欣在40岁时终于成为名正言顺的许晋亨太太。

从1988到2008整整二十年,她在娱乐圈和名利场上摸爬滚打,现今终于得到了她想要的一切。

许氏家族祖上和鲁迅夫人许广平有亲戚关系。爷爷许爱周是有名的「香港船王」。许家一路发展壮大,如今位列香港十大富豪之一。资产保守估计约有200多亿港元,是货真价实的豪门。

光是婚礼就花了约1亿元港币。共摆三场婚宴,第一场近7000万元港币,后两场宴席约100万元。

8克拉钻戒就花了1000万,5套范思哲晚装价值500万元,意大利某品牌婚纱100万元,婚礼场地等其他费用就要花掉500万。

在嫁入许家之前,李嘉欣并不讨公公和婆婆的喜欢。

李嘉欣恃靓行凶的光辉事迹如今还一搜一大把:

为此,许世勋和太太还为她定下了8大家规,同意了才能让李嘉欣进门。

1、一亿礼金一次给过,女家日后不获许氏名义给予家用;

2、如非必要,严禁返回娘家过夜;

3、每逢大型习俗节庆时需跪地叩头斟茶;

4、一周至少两晚留家吃饭;

5、如非必要,不再幕前演出;

6、行事低调,在外不多言;

7、品行端正,减少暴露衣着;

8、严禁再当街做出过份亲热之举。

许世勋过世后,许家家族每个人每个活费为每个月两百万。

不少媒体发文讽刺:420亿遗产一分没有,机关算尽落得一场空。

李嘉欣早年绯闻不断,步入婚姻殿堂后却还可以夫妻恩爱,且每个月还有200万零花钱,也算很不错了。

NO.3

终极赢家甘比

提到甘比,必定绕不开她的丈夫,香港传奇富豪刘銮雄。

刘銮雄曾是个绝色美女收割机,洪欣、李嘉欣、蔡少芬…都曾和他传出绯闻。

谁料最后却是学历不佳,其貌不扬的甘比笑到了最后。

刘銮雄曾说,李嘉欣是最特别的,所以他盖了栋楼命名「The One」送她做生日礼物。

结果现在连这栋楼都变成了甘比的。

……

难怪网友都如此激动:

眼下无数人眼红她的财富,谁知道甘比数十年如一日的隐忍。

2008年,甘比生了个女儿但依旧没有名分。

女儿满月时,恰逢李嘉欣婚礼。这是刘銮雄的旧爱,他当然会参加。

刘銮雄拉着正牌女友吕丽君去了,只留给甘比一个背影。

面对媒体再一次逼问,甘比的态度柔顺依旧:「我和刘先生的私事,一概不答。」

今年的香港女首富新鲜出炉,甘比摘得桂冠。

所谓终极赢家也不过如此了。

NO.4

万千宠爱朱玲玲

朱玲玲1958年9月7日出生于缅甸,19岁参加香港小姐竞选,一举夺得了「最上镜小姐」和总冠军,成为香港小姐史上第一个双料冠军,被行业中公认为最漂亮的港姐。

在名声最盛时,20岁的朱玲玲嫁给了足足大他12岁,32岁的霍英东之子霍震霆。

在香港的亿万富豪中,霍家是唯一能与李嘉诚家族比肩而立、分庭抗礼的。

41年前这场世纪豪门婚礼,聘礼是1000万港币,港媒的标题写的是:「开港姐嫁豪门之先河」。

这样一场婚礼,豪华程度震动香江。后人闲话当初排场仍旧津津乐道:「礼金1000万元,意大利罗马定做婚纱,美丽华酒店席开350桌,每席花费2000元,4000多位权贵名流赴宴捧场,创下香港20个之最。」

婚后生下了霍启刚、霍启山、霍启仁三子。

27年后朱玲玲与霍震霆离婚,婚后再嫁罗瑞康依旧被奉为掌中宝。在2012年郭晶晶与长子霍启刚的婚礼上,当年53岁的朱玲玲与现任丈夫罗康瑞一同出席依旧美艳,满满的幸福都写在脸上,堪称人间富贵花了。

八了一圈嫁豪门的贵妇,我总结了她们能嫁豪门的一些必要条件:

首先要颜值过关,绝代佳人只是标配;

其次要有世界名校学历加持,这样才不会影响后代的智商;

再者,性格必须要好,这里说的好,就是情商高、识大体、能忍耐,不会做逾矩的事,能游刃有余地处理好夫家的各种关系;

再次,你必须能生,还必须生儿子。

然而我之前推荐过的白羊居算命师傅跟我说:这些都不是重点。

嫁入豪门其实没有什么所谓的指南和攻略,即便是徐子淇,她能成为千亿媳妇,时间点是掐得非常好的,去揣测豪门喜好更是没什么必要,

师傅说:「无论平民百姓,还是豪门,婚姻感情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命中注定的缘分。」

所谓「小富靠勤,大富靠命」,就是这个道理了。有豪门心,没豪门命,再挣扎,也是白搭,而命理中评定一个女人幸福与否,旺夫与否,首先要看八字中的官印,官生印生身,老公疼,婆婆爱,但是官印透出,更多是老公对自己的好,帮扶,很难说看到对方家境到底如何,所以夫妻宫也是重要的一环。

夫妻宫反映了对方生存的环境,能嫁入豪门的八字,夫妻宫对自己帮扶会体现得非常明显,能从八字命盘上就看出夫家的背景和实力。所以嫁入豪门的往往是夫妻宫比较给力,或者不是那么给力,但是走到好运官杀生印了,印转而生身,时来运转,把握准时机嫁入了豪门。

那么嫁入豪门的贵妇们就真的事事顺心如愿,命格样样好了吗?

并不然,白羊居的师傅对她们的八字都逐一做了点评:

他说:「八字,日主代表着命主自己,而命主的家庭、事业、财运、学业、才华、朋友、父母、子女全部都只能用另外七个字来表示,所以如果一个人想要非常厉害、出大格局,那么必定某一个元素非常强,例如事业、财运,而某一方的元素异常强大,则必然克制了其他元素,导致日主自己身弱或某一方面极弱,这几乎是我看八字以来的一个定理——人无完人,有得必有失。」

我们每个人的八字要符合能量守恒定律。

官杀过旺的人,往往没食伤或者食伤弱;

食伤过旺的人,往往又克夫婚姻不好;

财过旺的人,会显得市侩贪财;

而印过旺的人又容易懒且迂腐,任何组合都很难十全十美。

比如徐子淇这个八字组合,稍微有点八字基础的应该知道。

△徐子淇八字

教科书级别的好八字,只要时辰不出问题拉后腿,妥妥豪门豪门贵妇级别,非常旺夫。是一个老公厉害+旺夫+自己有钱的完美组合。

缺点在她的子嗣,女命子嗣看食伤,徐子淇的食伤在年日都有,数量多,但是质量一般,因为亥月的土基本都很弱,可以想象一下,大冬天,土都被冻住了,没有强力的火来生土,土的质量是非常一般的,所以徐子淇这个八字旺夫,但是并不是很旺子女。唯一格局比较高的第三个儿子还有克妻克父的倾向,不过总的来说,比一般人还是好太多了。

再来看李嘉欣的命局,虽然同为豪门贵妇命,李嘉欣比徐子淇还是要差上一些。

△李嘉欣八字

李嘉欣的孩子天干官杀攻身无制,格局一言难尽,比徐子淇的孩子八字尚且不如。

唯一可圈可点的是他的名字,许建彤,因为李嘉欣孩子这个八字以「火」为喜用神,而建彤这个名字正好五行火旺能生扶命局,一看就是找大师算过取的。

比起来徐子淇,李嘉欣的八字差在三点:

李嘉欣年上有比劫且地支打架,所以她反反复复地活在绿与被绿以及和原配撕逼的新闻头条中,而徐子淇鲜少有这种乱七八糟的负面消息缠身;

在子女数量和质量方面李嘉欣更是被比到沟里去了,本来单看徐子淇的孩子一般般,两相一比徐子淇的娃简直贵不可言;

再者李嘉欣是全局无财的命格,旺夫加强午火力量靠的是地支两个印去合火,说明从小原生家庭也比较差,童年物质比较匮乏。而徐子淇有一个丙辛合,自己合到了财星,说明从小物质富足。

说到白羊居大家应该不陌生了,我推荐过两次,他们在网络上口碑非常之好,是一个严谨诚信做风水命理预测的团队。

他们的朋友圈蛮有意思,我经常会关注,能学到不少科普的常识,比如属相不是按过年按立春划分;

买房现在是个民生大问题,他们朋友圈有很多关于户型风水的解析,比如什么样的户型不宜住等等;

他们的小助理都很暖很可爱,思维通透语言幽默。常常为心情不好的客户排忧解难。

我身边很多朋友都在他家预测过,虽然预测是收费的,但是测不准他们会退款,尤其擅长算婚姻和事业,有感兴趣的可以关注了解一下哦。

扫描下方二维码或添加微信号:baiyangju925

薛磊:蒙金战争时期干支纪年官印新考

官方印章是研究官制的重要资料。笔者在收集元代官印资料过程中,注意到一批蒙古国与金朝交战时期的干支纪年官印。景爱先生编《金代官印集》(文物出版社,1991年)中集中收录了18方此类官印(参见本文表一)。其他学者在介绍其中部分官印时,也将其归类于金朝官印。陈春霞、刘晓东两位学者利用这18方官印,撰有《金代干支纪年官印研究》一文,认为干支纪年官印多是金代晚期地方军政机构铸造的军官印。不难发现,学界几乎一致认为上述官印为金朝官印。本文则从纪年、官制、行政区划沿革、蒙金战争的进程等方面论证了上述官印应为蒙古国官印。重新厘定此类官印的归属,有利于相关博物馆更正此类官印的展品介绍。

一 金朝和蒙古国纪年及蒙古国对金朝官制的沿袭

年号是中国传统皇权的重要象征。尊用年号亦是各级官府依附于某一的标志。汉化程度颇深的金朝统治者,当然应该理解年号的特殊意义。事实上,直到1234年金朝灭亡之前,金朝年号一直被刻在辖区各级官府的官印之上。据笔者统计,《金代官印集》收录的官印中,金宣宗兴定元年(1217)至金哀宗天兴二年(1233),年号纪年清晰可辨的官印共有65方。例如,兴定四年(1220)二月“怀州行部”铸造的“万户之印”、正大六年(1229)七月“行宫礼部”铸造的“招抚司印”、天兴元年(1232)“行部”铸造的“知事之印”、天兴元年“恒山公府”铸造的“都统所印”以及天兴二年二月“颍州总帅”铸造的“都统所印”。这些官印的铸造机构既有代表中央朝廷的“行宫礼部”、“行部”,又有地方军事统帅“恒山公府”和“颖州总帅”。笔者认为,从年号作为一种特殊政治符号的角度理解,蒙金战争时期的干支纪年官印不应属于金朝官印。

蒙古国的纪年,经历了从十二生肖纪年到干支与十二生肖纪年并用的过渡。据南宋人赵珙所撰《蒙鞑备录》,“去年春,珙每见其所行文字,犹曰:大朝,又称年号曰:兔儿年、龙儿年,至去年方改曰庚辰年,今曰辛巳年是也”。庚辰年即公元1220年。不过,蒙古国十二生肖纪年的方式并没有因干支纪年的出现而废止。

蒙古国时期尤其是成吉思汗时期,蒙古国在汉地的统治基本是仰赖归降蒙古的汉地武装,而官制也多是照搬金朝官制。正如陈高华先生所言,当时“降蒙官员、将领所授官职,一般均沿用金朝制度,常出于本人的请求”。另一方面,归降蒙古的汉地武装头目(因世袭任职,常被称为汉世侯)往往自行任命官员、铸造官印。1220年春,真定路藁城县人董俊担任“右副元帅行元帅府事,佩金虎符仍中山知府”,“得便宜辟置官属,刻铸符印”。在蒙古国官制尚未完善的背景下,汉世侯铸造的官印也多会沿用金朝官制。正因为此,此一时期蒙古国官印容易被误识为金朝官印。

二 部分干支纪年官印考释

下文笔者简要列举《金代官印集》所收干支纪年官印的概况,并就其中4方官印的归属进行考释。

表一:《金代官印集》所收干支纪年官印

序号

官印名称

铸造时间

铸造机构

馆藏地点

备注

1

涿州节度使印

癸未年(1223)七月二十一日

规措所

河北省博物馆

036

2

汝阴县印

壬辰年(1232)三月日

阜阳市博物馆

050

3

都纲司印

癸巳年(1233)月日

行尚书省

吉林省博物馆

097

4

都元帅府之印

甲申年(1224)九月日

规措所

河北省博物馆

172

5

合札左监军印

甲申年(1224)闰八月日

规措所

河北省博物馆

186

6

北京路都元帅府印

己卯年(1219)七月日

203

7

兴中总管都元帅府印

乙酉年(1225)十一月初一

规措所

河北省博物馆

205

8

万户之印

壬辰年(1232)四月日

阜阳市博物馆

250

9

征行都统之印

壬午年(1222)四月日

行部

吉林省博物馆

315

10

虎威副都尉印

壬辰年(1232)正月日

山东苍山县文化部门

402

11

提控之印

壬辰年(1232)四月日

阜阳市博物馆

441

12

提控之印

丁亥年(1227)

行尚书省

淮阴市博物馆

442

13

征行副提控印

辛巳年(1221)八月日

上海博物馆

474

14

兵马都提控印

□巳年六月□七日

辽宁省博物馆

475

15

都提控所之印

壬辰年(1232)三月日

阜阳市博物馆

496

16

都提控所之印

壬辰年(1232)四月日

阜阳市博物馆

497

17

都提控所之印

壬辰年(1232)三月日

阜阳市博物馆

498

18

行元帅府经历司印

壬辰年(1232)十二月

保垣州帅府

濮阳市博物馆

550

1,行元帅府经历司印

1987年4月26日出土于河南省濮阳县红星街,印背刻“元帅府经历司印”、“保垣州帅府造”,侧刻“壬辰年十二月”。

壬辰年(1232),为金宣宗天兴元年、蒙古窝阔台汗四年。“保垣州”之名未见于《金史·地理志》和《元史·地理志》。按清朝嘉庆年间杨元锡纂《长垣县志》所辑元世祖至元八年(1271)“崇真观碑”,“当圣朝开创之初,而乃升县为州”,“有夷山道士李志真者,……一日复寓保垣州。有节使吴帅、经历刘君久歆德业之尊,遂择高明之所,地举以东北隅,观揭以崇真额”。另有杨元锡之按语曰:“右碑在县城内崇真观,……碑文云开创之初,升县为州,又云复寓保垣州云云。是元初曾升县为保垣州矣。《元世·地理志》不载,或升州未久,仍改为县耶”。上述“崇真观碑”有力地说明了两个问题:第一,由长垣县(治今河南省新乡市长垣县)升格的保垣州为蒙古国的行政区划;第二,蒙古国时期保垣州确有“行元帅府经历司”的设置。综上,笔者认为此方官印为蒙古国官印,而非金朝官印。

2,北京路都元帅府印

该印出土于黑龙江省绥化县,原载1937年刊罗福颐辑《满洲金石志》,印背刻“北京路都元帅府印”、“己卯年七月日铸”。

己卯年(1219),为金宣宗兴定三年、蒙古成吉思汗十四年。北京路,治今内蒙古赤峰市宁城县大名城。1215年蒙古将领木华黎率军攻占北京。北京为辽西重镇,蒙古军占领北京后,一改以往攻而不守的剽掠式的作战策略,任命蒙古将领吾也而为兵马都元帅镇守北京,同时任命金朝降将寅答虎为北京留守。汉人史秉直则以北京“行尚书六部事”的身份负责吾也而军府之事十余年。

1219年北京路在蒙古国的统治之下,随后更成为蒙古国经略东北的统治中心。由此可见,“北京路都元帅府印”应该属于蒙古国官印。同时该印也说明,南宋人赵珙《蒙鞑备录》所载,庚辰年(1220)蒙古始用干支纪年的说法,可能仅是针对蒙古中央朝廷而言。

3,兴中总管都元帅府印

1954年于河北省保定征集,印背刻“规措所造”、“乙酉年十一月初一”,侧刻“兴中总管都元帅府印”。

乙酉年(1225)为金哀宗正大二年、蒙古成吉思汗二十年。1215年蒙古军攻占兴中府(治今辽宁省朝阳市),任命石天应为兴中府尹。1216年春叛将张致攻陷兴中府,“木华黎讨平之”。自此之后,兴中府一直在蒙古国的管辖之下。可见,“兴中总管都元帅府印”应该属于蒙古国官印。

4,涿州节度使印

1954年于河北省保定征集,印背刻“规措所造”、“癸未年七月二十一日”,侧刻“涿州节度使印”。

癸未年(1223),为金宣宗元光二年、成吉思汗十八年。按《金史·地理志》,涿州为刺史州。兴定二年(1218)八月“河北行省以苗道润军隶涿州刺史李瘸驴”。可见,直到金朝兴定二年涿州仍然为刺史州。1223年“涿州节度使印”表明此时涿州已升格为节度州。涿州节度使应为蒙古国的官职。根据《金史》的记载,蒙古军最后攻陷涿州的时间是1220年。

余蔚先生在《中国行政区划通史(辽金卷)》中已经指出“涿州节度使印”和“兴中总管都元帅府印”应该是蒙古国官印。由于余蔚先生关注的重点是涿州和兴中府的政区沿革,因此没有对蒙金战争时期干支纪年官印的归属进行整体性的论述。

三 干支纪年官印的铸造机构

《金代官印集》所收干支纪年官印的铸造机构有保垣州帅府、行部、规措所、行尚书省。前已述及,蒙古国时期保垣州帅府的设置可验之于碑刻资料。

行部是指朝廷六部的派出机构,金朝后期设置较为广泛。蒙古国辖区很早就有“行部”的官称。1214年蒙廷授予王檝“宣抚使,兼行尚书六部事”。如前所述,1215年蒙古军攻陷金朝的北京之后,史秉直长期担任北京“行尚书六部事”。

规措所,曾为金朝末年的地方官制,主要负责筹措军需物资等事。“规措所”的前身为“军前行部”。蒙古汗廷沿用金朝规措所的机构设置,虽缺乏明确的文献记载,但仍然有迹可寻。1240年窝阔台汗任命梁泰为“宣差规措三白渠使,郭时中副之,直隶朝廷,置司于云阳县”。今天内蒙古博物院藏有一方“宣差规措之印”,该印是回鹘体蒙文和汉文的合璧印。

成吉思汗时期“行尚书省”成为不少汉地世侯的头衔。例如,1220年严实被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行尚书省事”;1226年张荣被任命为“金紫光禄大夫、山东行尚书省,兼兵马都元帅、知济南府事”。

“帅府”、“行部”、“规措所”、“行尚书省”铸造官印,反映出此一时期汉地世侯自治地方的政治背景。现有关于元代汉世侯的研究成果尚未注意到这批官印资料。

窝阔台汗在位中期以后,蒙廷对中原汉地统治机构进行了全面调整。与蒙廷官制改革相同步,汉世侯利用“帅府”、“行部”、“规措所”、“行尚书省”等机构颁发官印的情形亦逐渐减少。窝阔台汗时期在耶律楚材的主持下朝廷对官印的铸造、颁发制度亦进行了改革。“诸路官府自为符印,僭越无度,公(耶律楚材——引者按)奏并仰中书省依式铸造,由是名器始重”。

(作者为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该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元代官制研究:基于元代官方印章的考察”(13CZS015)阶段性成果。)

文章刊于《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第三十六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