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八字咒如何结印(文殊八字咒如何结印视频)
文殊、普贤菩萨如何表现智慧与理智?
文殊和普贤菩萨,均为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中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文殊菩萨乘狮子侍释迦佛之左侧,普贤菩萨乘白象侍右侧,合称为“释迦三尊”。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略称文殊,意为“妙德”、“妙吉祥”等。在佛教诸菩萨中,无论智慧还是辩才皆为第一,专门职常智德、证德,象征般若,般若即佛之智慧,因此有“大智文殊”之美名。
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头戴宝冠,天衣斜挎,璎珞披体,半结跏趺坐青狮背上,左手抚膝,右手结印。仪态庄严,为敦煌极具代表性的主尊式文殊像。
盛唐 莫高窟148窟 北壁东侧
普贤(梵名Samantabhadra),又称遍吉菩萨。在佛教中专门职掌理德、行德,象征三昧,三昧即佛之理念,又有“大行普贤”之美名。在佛教经典中,文殊和普贤的成立是各自独立的,文殊是般若经典和《华严经》中记载的菩萨,普贤是《法华经》和《华严经》中所说的菩萨。文殊和普贤为释迦佛之胁侍,文殊菩萨显智、慧、证;普贤菩萨显理、定、行,共诠本尊释迦佛理智、定慧、行证之完备圆满,因此,文殊和普贤共为一切菩萨之上首,常助成宣扬如来之化导摄益。
敦煌尊像画中的文殊、普贤菩萨像始绘于初唐时,唐前期有7幅,多绘于洞窟正壁佛龛外两侧壁上部,其形象特征是,文殊菩萨骑乘狮子,头戴宝冠,身饰璎珞,手持莲花或琉璃花盆,周围有天人眷属相随;普贤菩萨骑乘六牙白象,头戴宝冠,身饰璎珞,手持青莲花或玉如意,有天人眷属相伴。文殊乘狮,是表示智慧的勇猛无畏,普贤乘象,则出自《法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的记载。
唐后期壁画中的文殊、普贤像有6幅,其发展呈现出两种趋式,一种是画图上菩萨的天人眷属队伍不断壮大,背景描绘日益丰富,发展成为独立成铺的文殊变和普贤变,数量庞大。另一种构图简约的尊像式文殊、普贤菩萨像继续绘制,数量较少,均绘于正壁龛外侧壁上,造型特征无变化。
五代、宋时期,文殊、普贤菩萨像有13幅,造型多与唐代相同。五代时由于受于阗佛教的影响,出现一种“新样文殊像”,文殊菩萨像独立绘出,别具一格。
沙州回鹘和西夏时期,尊像式的文殊、普贤菩萨像有7幅,多绘于洞窟前室壁上。
敦煌壁画中体现出的对文殊、普贤菩萨的信仰,不仅有30余幅尊像式的文殊、普贤像,更多的是多达130余铺的文殊变和普贤变,以及表现在70余铺的维摩诘经变问疾品中文殊菩萨,在唐宋时期风行一时。特别是在文殊变和普贤变中,还出现表现文殊道场五台山★和普贤道场峨眉山★的景观,这些内容的出现,更多是中国佛教徒附会佛经记载而成的。显示出对文殊、普贤菩萨经久不衰的信仰热潮,在诸菩萨中仅次于观音。体现在尊像画中,文殊骑狮和普贤乘象的造型,除了仪轨的意义外,其蕴含的象征意义即表示为驯服恰如猛兽般的罪恶和欲望的力量,以无限的智慧和理念的力量与精神,摧伏任何猛兽与恶魔,使世人得以净化,世间得以安宁。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头戴宝冠,身披璎珞,双手持莲花枝,半跏舒坐白象背上,六牙白象足踏莲花,缓缓而行。
盛唐 莫高窟148窟 南壁
普贤图
普贤菩萨乘六牙白象,偕眷属悠然行进。莲花座下的昆仑奴,则举杖驱赶白象,与遏制雄狮的文殊驭者一放一收,一进一退,从而取得变化统一、生动和谐的效果。
中唐 榆林窟25窟 主室西壁
文殊图
文殊菩萨手执如意,结跏趺坐莲花座上。座下青狮昂首大吼,司驾御的昆仑奴紧拉缰绳,其紧张的神态与意态闲适的菩萨形成对照。
中唐 榆林窟25窟 主室西壁
托珠文殊
文殊菩萨头戴七宝冠,身饰璎珞,左手托宝珠,右手持长茎莲花,舒坐莲台上,下承青狮。青狮口衔莲花,踏彩云缓行,其缓慢前行中的动态,显示出动态的韵律感。
中唐 莫高窟205窟 西壁
持莲普贤
普贤菩萨舒坐白象背上,宝冠天衣,身饰璎珞,双手共持长茎红莲花,有菩萨牵象缓步前行。构图简练,线描圆润流畅,设色素雅,清新明洁。
中唐 莫高窟205窟 西壁
普贤图
普贤菩萨手托玻璃花钵,游戏坐于象背上,昆仑奴执杖驱赶六牙白象。在帝释天及天龙八部、眷属圣众簇拥下,缓缓前行。中唐吐蕃时期的文殊、普贤图人物众多,画面宏大。此为敦煌极具代表性的部众式普贤图。
中唐 莫高窟159窟 西壁龛外
文殊图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结跏趺坐于青狮背上,青狮大吼,周围眷属、梵天及天龙八部护卫,天人奏乐引路。由于吐蕃时期对文殊的信仰,曾派使者到中原唐王朝求取五台山图。
中唐 莫高窟159窟 西壁龛外
新样文殊
文殊菩萨手执如意,端坐青狮宝座,牵狮人为于阗国王,头戴金梁红锦风帽,高鼻虬髯,身穿红色圆领袍衫,长靿毡靴,手持五彩缰绳。榜题“普劝受持供养大圣感得于阗国……时”。另有题记:“大唐同光三年(公元925年,后唐)……敬画新样大圣文殊师利菩萨一躯。”
五代 莫高窟220窟 甬道北壁
普贤菩萨
普贤菩萨头戴宝珠花冠,手执如意,半跏趺坐于六牙白象上,两旁各有一持花菩萨。从华盖、圆光、宝冠、佩饰、莲座到象顶上的彩铃装饰均精心绘制,可惜下部已磨蚀不清,但仍显其宏伟威严的气慨。
宋 榆林窟6窟 二层前室东壁
普贤图
普贤菩萨手持梵箧,半跏趺坐于莲座上,座下六牙白象踏莲花前行,象奴紧拽缰绳。周围梵天、天王、菩萨、罗汉等护从。人物的冠带、衣裙,随风飘动,脚下白云翻滚,使圣众在半空疾行的动势跃然壁上。
西夏 榆林窟3窟 西壁
文殊图
文殊菩萨手持如意,半跏趺坐在青狮背莲座上,形象坚毅、沉静。象征智慧威猛的青狮足踏红莲,步伐劲健,狮奴用力拉着缰绳。周围帝释、天王、菩萨、罗汉、童子等圣众,在云端汇成了渡海的行列。
西夏 榆林窟3窟 西壁
图 |网络 文 | 出自《解读敦煌•禅宗经典故事》 ,内容仅做公益性分享,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大足石刻博物馆 守护石窟艺术丰碑
大足石刻宝顶山大佛湾局部。罗国家摄
2021年1月30日,“海棠独香——大足石刻的发现与传承”展览在苏州博物馆开展。图为大足石刻博物馆藏明代香炉。大足石刻博物馆供图
走进重庆市大足区宝顶山,满目苍翠,鸟鸣山幽,大佛湾呈“U”形向南敞开,三面石刻如画卷徐徐铺展,呈现千年历史。
大足石刻始建于初唐,鼎盛于两宋,延续至明清,凿刻历经1200多年。造像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内涵丰富,至今仍保存完好,是中国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1999年,大足石刻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继敦煌莫高窟之后中国第二个石窟类的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博物馆属于石窟寺遗址类博物馆,其藏品主要包括以北山、宝顶山、南山、石门山、石篆山等“五山”石窟为代表的野外不可移动石窟寺遗存和文物库房内的石刻、陶瓷、木器、字画等可移动文物,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多达75处。
释道儒文化和谐共存
在大足石刻“五山”石窟中,宝顶山摩崖造像最为著名。
1174年,宋代名僧赵智凤在大足境内经过数十次考察,发现宝顶山山秀岩深、谷幽洞灵,便把建造石窟的地点定在了这里。赵智凤精心设计,组织工匠在宝顶山“U”形沟中雕刻了上万尊佛像,形成了大佛湾、小佛湾、圆觉洞等石窟群。
在小佛湾,可以看到身高7米的“华严三圣像”,低头垂目,俯览众生,显得悲悯大度、气势庄严。三圣像头顶山崖,脚踏莲台,身披袈裟,衣纹开阔舒展。居中为毗卢遮那佛,左右分别为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文殊菩萨手托宝塔,重约千斤,却千年不坠。工匠巧妙利用建筑力学原理,将袈裟一角覆搭前臂、斜向下垂,于膝部相接,形成三角形稳固支撑,将塔和手臂的重力传到基座上。
大佛湾的“父母恩重经变相”是歌颂父母含辛茹苦养育子女的典范之作。工匠们以写实的雕刻手法,凝练、传神地表现了父母养育儿女的十大恩德,每一幅画面都是人们熟悉的生活场景,让人们在欣赏艺术的过程中感悟佛教经书教义与儒家孝道思想。
“大足石刻是释(佛教)、道(道教)、儒(儒家)‘三教’和谐共存和石窟艺术生活化的实物例证,造像既体现了宗教教义,也呈现了宋代生动的生活场景。”大足石刻博物馆讲解员余俐介绍,建于北宋的石篆山摩崖造像为典型的释、道、儒“三教”合一造像区,其中,第6号为孔子及十哲龛,正壁刻儒家创始人孔子坐像,两侧壁刻孔子十大弟子;第7号为三身佛龛;第8号为老君龛,正中凿道教创始人老子坐像,左右各立7尊真人、法师像。大足石刻造像中,无论是佛、菩萨,还是罗汉、金刚以及各种侍者,都颇似现实中各类人物的真实写照。宝顶山摩崖造像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场景十分广泛,俨然是一座宋代民间风俗画廊。
凝聚古人智慧与匠心
石刻文物体积大、重量沉、难以移动、易遭毁损,历经千百年而能保存至今,弥足珍贵。
“大足石刻能够留存下来,要归功于古代匠人的智慧。”大足石刻博物馆监测中心副主任赵岗说,工匠在雕刻时就考虑到要让石刻长久保存,除了注重形式美和意境美外,还通过巧妙设计解决了排水、采光、支撑、透视等问题。
圆觉洞整体为人工开凿,造像和山岩浑然一体,设计、施工十分精妙。洞中菩萨花冠精巧玲珑,肌肉丰满细腻、极富质感,轻纱薄裙,璎珞珠串,装饰繁复,显得端庄典雅、气质超凡。
工匠们考虑到洞内采光的问题,在洞口上方开设天窗,光线直射窟心,使洞内明暗相映,颇具神秘感。洞穴潮湿,如何排水也是一道难题。工匠们在右壁上方刻一龙,雨水自龙头滴入下方的钵内,经石壁暗道流出,再由窟底水沟排出窟外,如此周密的排水系统可谓巧夺天工。
在卧佛旁,一孩童站立于金刚台中,头顶盘旋着9条巨龙,中间的神龙口吐泉水,洒浴孩童全身——这就是著名的“九龙浴太子图”。九龙所在的岩面原是山上雨水汇集的出口处,终年泉流直下,工匠们巧妙利用天然地形,结合“九龙灌顶”的佛传故事,打造出令人称奇的景观。金刚台前为一半圆形水池,水池底部与一条排水沟相通,山泉水经龙嘴流入水池便由水沟排走了,注入南壁前玄极井内。
千年石窟重焕光彩
“以前来大足,千手观音正在修复中,这次总算看到了修复后的千手观音,太震撼了!”游客周一梦激动地说。
宝顶山大佛湾南崖的千手观音开凿于南宋,是中国最大的集雕刻、贴金、彩绘于一体的摩崖石刻千手观音造像。
20世纪初,千手观音出现手指断裂、金箔起翘等问题,34种病害叠加,严重威胁其安全,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2008年,“千手观音造像抢救性保护工程”启动,被列为全国石质文物保护一号工程。来自全国10多家机构的数百位工作者参与保护工程,经过近8年努力,使用加固材料约1.5吨、大漆约0.5吨、金箔100多万张,完成了千手观音的保护修复,使之再现昔日辉煌。该工程开创了中国大型不可移动文物修复的先河,2017年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文物维修工程。
“大佛湾治水是一个很棘手的问题。”大足石刻博物馆副馆长刘贤高说,大佛湾卧佛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降雨丰沛的环境下,出现渗水、本体风化及变形破坏、彩绘(贴金)风化破坏等三方面八大类病害,修复工程首先要解决渗水问题,此前多年采取的各种治水措施效果都不理想。
大足石刻博物馆邀请全国各地的院士、专家共同“会诊”,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通过帷幕灌浆、地表防渗、开凿暗井等方式“疏堵结合”,多角度解决渗水难题。接下来,卧佛将进行本体修复工程,几年后,卧佛将重焕光彩。
为了更好地保护石刻,大足石刻博物馆还建成了集文物病害诊断检测、保护修复、文物数字化、保护成果展示、公众研学和互动体验于一体的大足石刻文物医院。
“我们努力把抢救性修复转为预防性修复,利用数字化手段增强石窟保护的科学性。”刘贤高说。大足石刻博物馆利用网络数字技术,建立覆盖30多处重要石窟的“大足石刻安全技术防范中心”,还运用三维数字测量技术完成宝顶山石刻数字测绘,为每一处石刻建立数字化档案。
让石刻文化“走出去”
在悠悠历史长河中,大足石刻承载着民间的信仰,记录着世情风貌,凝聚着中国传统石刻艺术的精华。大足石刻博物馆在保护好这座艺术丰碑的同时,深入挖掘石刻文化内涵,充分发挥文化传播和社会教育功能。
大足石刻博物馆历时14年,完成国家“十二五”重点图书出版工程《大足石刻全集》(11卷19册)的编撰出版。“《大足石刻全集》是石窟考古领域一项重大的科研成果,填补了国内大型石窟寺系列考古报告编写、出版的空白。”刘贤高说。
大足石刻博物馆走进校园、社区、军营,弘扬大足石刻蕴含的“慈、善、孝、义、廉”等中华传统文化精神。博物馆还建设了4K影院和8K球幕影院,拍摄制作了《天下大足》和《大足石刻》主题电影,对大足石刻进行全方位精彩呈现,让观众更好地了解大足石刻背后的故事。
为了让石刻文化“走出去”,近年来,大足石刻博物馆开展“大足石刻世界巡回展”和百场展览、百场讲座、百馆赠书、百集微视频展播“四百工程”文化旅游推广活动,已在英国、加拿大、日本和国内多个城市展出20余场。同时,推动“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建设,成立敦煌、云冈、龙门、大足四大石窟战略发展联盟,建立四大石窟世界遗产地深度合作机制。
未来,大足石刻博物馆将不断创新展览展示手段,持续开展大足石刻“四百工程”等文化旅游推广活动,真正让大足石刻“活”起来,向世界讲述精彩动人的中国故事。(刘新吾 李祖姣)
来源: 人民日报海外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