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23日(2004年11月23日农历是多少)

孤僻成性 2023-07-08 11:24:51 网友上传

106万!“他”又捐款了

今天,从宁波市慈善总会获悉,“顺其自然”又向市慈善总会捐款106万元!一起来看。

11月25日上午,宁波市慈善总会收到了一封厚厚的挂号信。白色的信封上,署名“顺自”,落款地址是不存在的百丈路1号。打开信封,里面是一叠厚厚的汇款收据,共108张,其中106张9999元,1张55元,1张51元,累计106万元。其中51万元是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曙区鼓楼支行汇出,55万元是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北区支行汇出。

从1999年起,“顺其自然”坚持每年向宁波市慈善总会捐款,今年已是第24次,累计金额高达1469万元。据介绍,她(他)的捐款有几个特点:一是从“顺其自然”四个字中随机选择两个字作为捐款人名,今年的落款是“顺自”;二是落款地址都是不存在的;三是每张汇款单都不超过1万元(达到1万元需要署上真名);四是都在每年的11月底12月初汇出,然后将收据邮寄至市慈善总会。

为了更好地让市民了解“顺其自然”爱心故事,弘扬大爱宁波的精神风尚,今天,“顺其自然”展厅在宁波市雅戈尔·甬尚慈善(社工)服务中心三楼宁波市慈善文化基地正式揭幕。展厅展示着“顺其自然”的四封书信、各类奖杯与证书、善款使用情况以及相应的照片。

“顺其自然”

24次捐款和使用情况

1999年12月6日从百丈邮局汇款5万元,落款“顺其自然”,地址:江东1号。用于2000年春节特困家庭送温暖活动。

2000年12月5日从芝兰邮局汇出20万元,落款“顺其自然”,地址:鄞县大道8号。用于建设余姚市梁弄镇横坎头村“仁慈教学楼”。

2001年12月3日从白鹤邮局汇出15万元,落款“顺其自然”,地址:甬江南路1号。资助2002年100名在校特困大学生。

2002年12月2日从华光城邮局汇出18万元,落款“顺其自然”,地址:百丈东路251号。资助2003年100名在校特困大学生。

2003年12月1日从宋诏桥邮局汇出16万元,落款“顺顺”,地址:兴宁路70号。资助2004年80名在校特困大学生和30名特困小学生。

2004年11月23日从白鹤邮局汇出18万元,落款“顺其”,地址:兴宁路89号。资助2005年70名在校特困大学生和45名特困中小学生。

2005年11月30日从中山西路邮政大厦汇出25万元,落款“其然”,地址:中山西路8000号。用于为“仁慈学校”添置教学设施和110名贫困山区小学生营养餐。

2006年11月11日从江北车站路邮局汇出35万元,落款“顺”,地址:江北区桃渡路120号。资助2007年130名贫困大学生;剩余15.75万元2008年用于资助余姚四明山镇中心小学教学设施添置。

2007年11月11日从中山西路邮政大厦汇出51万元,落款“其其”,地址:长春路3000号。资助2008年180名困难大学在校生。

2008年12月1日从幸福苑邮政所及大闸路邮政所共汇出53万元,落款分别为“顺其”“自然”,地址:镇明路3000号、永丰路1008号。资助2009年105名困难大学新生。

2009年11月12日从中山西路邮政大厦汇出60万元,落款为“其然”,地址:联丰路3003号。资助2010年120名困难大学新生。

2010年11月23日从翠柏路繁景邮政所、中山西路邮政大厦汇款66万元,落款为“其然”,地址:宁波市孝闻街3003号。资助2011年140名困难大学新生。

2011年11月29日从江北桃渡路邮政储蓄银行分行营业部汇款30万元,从中山西路邮政大厦汇款42万,共72万元,落款“然其”,地址:联丰路3000号。资助2012年240名在甬高校困难学生。

2012年11月30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曙鼓楼支行汇款73万元,落款“然然”,地址:宁波市南天路3000号和宁波市蓝天路3000号。资助2013年146名慈溪、奉化等地困难大学新生。

2013年11月29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波分行营业部和中山西路邮政大厦共汇款75万元,落款“然其”,地址:联丰路3000号。25万元用于2014年海曙、江东50名困难大学新生助学;50万元用于援建贵州黔西南州兴义市瓷龙小学。

2014年11月28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波分行营业部汇款81万元,落款“然自”,地址:育才路3003号。资助2015年160名困难大学新生,其中海曙、江东、鄞州、慈溪各30名,象山县40名。

2015年11月26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宁波分行营业部汇款40万元,中山西路邮政大厦汇款45万元,落款“然顺”,地址:人民路1号。资助2016年172名困难大学新生,其中江东、海曙、江北各30名,余姚、象山各41名。

2016年11月29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海曙区邮政大厦营业所汇款50万,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营业部汇款41万元,共91万元,落款“顺然”,地址:苍松路1号。资助2017年180名困难大学新生,其中慈溪、象山、奉化、海曙各40名,鄞州20名。

2017年11月21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和宁波海曙区邮政大厦营业所分别汇款50万元和46万元,共96万元,落款“其然”,地址:孝闻街1000号。30万元用于资助黔西南州兴仁县青年志愿者脱贫攻坚夜校牵手特色课堂项目,66万元用于延边州4个国家贫困县农村学校添置和更新学生电脑。

2018年11月22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海曙区邮政大厦营业所汇款99万元,落款“然其”,地址:江厦街1号。用于甘肃省白银市平川区兴平学校教学楼建设。

2019年11月27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行和宁波海曙区邮政大厦营业所分别汇款50万元和51万元,共计101万元,落款“其然”。支出100万元用于黔西南州甬黔儿童体验馆项目建设,剩余1万元转入2021年用于一名困难大学生个案救助。

2020年11月26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和宁波海曙区邮政大厦营业所分别汇款50万元和53万元,共计103万元,落款“然然”。支出100万元用于凉山州昭觉县、布拖县、美姑县开展“亮睛工程”项目,改善当地教室灯光条件;3万元用于困难学子个案帮扶。

2021年11月19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海曙区鼓楼支行和海曙区邮政大厦营业所分别汇款55万元和50万元,共计105万元,落款“顺其”。已安排用于四川凉山州助学和教育设施改善项目。

2022年11月24日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海曙区鼓楼支行汇出51万元,从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江北区支行汇出55万元,共计106万元,落款“顺自”。待使用。

转自:宁波市慈善总会

来源: 小强热线浙江教科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3日

1920年11月23日——陈独秀主持起草《中国宣言》

1920年11月23日,陈独秀在上海主持起草《中国宣言》。宣言的正文分三个部分:(1)主义者的理想。(2)主义者的目的。(3)阶级斗争的最近状态。

1988年11月23日——意大利科学家培养成功艾滋病试验鼠

意大利帕维亚市圣马泰奥医院科研人员成功地培养出受艾滋病HIV病毒感染的试验鼠,为研究艾滋病疫苗和治疗药物提供了方便的试验动物,是艾滋病研究方面的一大进展。报道说培养方法是先诱发腹膜炎,然后接种感染细胞。用试验鼠做艾滋病科研试验,既经济,效果又快又好。

2004年11月23日——游戏《魔兽世界》发行

游戏的历史背景依托的是魔兽争霸中的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魔兽世界有着完整的历史背景时间线。玩家在魔兽世界中冒险、完成任务、新的历险、探索未知的世界、征服怪物等。

2015年11月23日——2015年度世界机器人大会开幕

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2015年11月23日至25日在国家会议中心(北京)举办,是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中国电子学会、机器人产业联盟、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承办的国际性大会。大会以“协同融合共赢,引领智能社会”为主题。分“2015世界机器人论坛”、“2015世界机器人博览会”以及“2015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三个部分。

2017年11月23日——我国科学家预言的T-碳问世

碳(T-carbon)是中科院大学物理学院苏刚教授等人通过理论计算而预言的一种三维碳结构。T-碳具有很高的硬度。它是一种蓬松的碳材料,内部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如果用于储能材料,其储氢能力重量百分比不低于7.7%。

#历史上的今日##头条创作挑战赛#

高中毕业时那些想删掉的丑照,还好留到了现在……

许多朋友提到,高中留存下来的照片并不多,但全班的大合照依旧完整保存至今。照片里的人儿眼神清澈,想象不出多年后会各散天涯。再看许久未见的面孔,也会不由地挂念、默默祝愿安好。

时间是奔涌不息的,可青春还在循环往复,正如一年年被我们推翻重来的高考倒计时。翻开相册,找到深藏其中的高中旧照,也回头看看当年的自己有多勇敢。

1984年@小鱼

40年前的1982年5月,学校团委为庆祝五四青年节,组织我们高一年级四个班的团干部游览西安大雁塔,留下这张高中时期户外游玩唯一的宝贵照片。

我1984年高中毕业,那时候一般家庭没有照相机,更不用说现在人手一部的手机了。我们的17岁,和所有人的17岁一样,有欢乐有有无数生动的瞬间,但却鲜有影像记录,所有的美好都永远留在了记忆里!

1992年 @阿胖

当年初中毕业试没考好,当时只想着把高中读完然后到广东打工,随便进了所普通住宿高中,高一偶然机会接触到吉他,被深深吸引,觉得被一群同学围着弹唱很帅,尤其是被女孩子围着,从此一发不可收拾,没日没夜地弹。

我们那时候不像现在有丰富的课外活动或者手机电脑啥的,学校生活挺单调和淳朴的。但因为吉他,从此我的学习和生活多了音乐陪伴,多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直到现在,我还在经常玩吉他。

毕业快30年了,现在看到这张照片,再看看自己头上的白发和发福的身材,发觉自己真的老了。当年的青葱岁月历历在目,让我思绪万千,老泪盈眶。年轻是真的好,有时真的想向天再借五百年。

1998年 @圣光

高中毕业那年出游山东,尽兴而返。照片中的同学,最久者已24年未见矣。青春虽已逝,友谊必永存。

你们永远都是那么年轻,24年弹指一挥间。真希望再见你们一面。

1999年 @晓志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是一张25年前的照片,1997年1月期末考试的时候,准备放寒假拍的合影。一群高一踢足球的小伙伴和两位高三老大哥的合影。

毕业23年。时间飞快,那时无忧无虑,笑容灿烂,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2001年 @嘿呀呀

2001年,高三,宿舍里10个女生下晚自习后在县里照相馆拍下了这张照片,没有电脑手机,冲洗出来每人一张留存纪念。我们穿着火遍校园的喇叭牛仔裤、打底针织衣,和最好的朋友挨在一起。

毕业21年,遗憾的是后排中间最善良、最温柔的黑衣女生17年前已患癌离世……

其余人在高中毕业后便各自天涯,后来我们做了妈妈,有人离异独自带娃,有人三孩驰骋职场。

偶尔挂念,不常联系,愿大家都健康、平安。

2002年 @杨蘑菇

“双减”不是新鲜事,20多年前广州市也有一轮“减负”,重点高中不晚修、不补课、不统考。

学校组织男子篮球赛、女子篮球赛、男子足球赛、学农活动,每个周末以练习为名,一帮小学霸踏遍了广州各个开放的球场,大家用零花钱5元、10元凑齐了场租,度过了汗流浃背的高一时光,最终在学校比赛中获得了三大赛“三冠王”,当然也获得了更好的体魄和亲密的友谊。

学习有没有受影响?这一班人里,99%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那是学校历年高考史的高光时刻。毕业14年之后,以“高三一班秘密基地”为名,大家以自愿为原则还分享了各自的奋斗故事,在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互相紧靠、互相支持。

高中毕业20年,每一次看这张照片,第一感受都是当下的孩子读书真苦闷,孩子家长都处在一种忙碌焦虑的氛围中,投入很多,产出极少。

高中三年感觉占据我的青春时光并不止三年,它对我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影响是深远的,它教会了我远离功利主义,顺应内心,享受时光流淌的本身,这种活法不是“躺平”,和奋斗也不冲突,可能是一种更有张有弛、自然而然的活法。

长大之后,可能不是每一个时刻都是处于上升的态势,也会遇到很多波折,但总能找到当年的心态和状态,放松一下,之后再鼓起勇气。

2004年 @咕力咕力

换联系方式和照片,这张照片是我在一个周日下午抽空到学校门口的相馆拍的。当时只有冲洗的照片,没有电子版。

今天翻出来这张照片,不禁开始怀念那段美好的时光。当时交换照片的同学们,你们都还好吗?都还保存着我们当时的照片吗?

2005年 @摔炮

本人1987年出生,2002年上了高中,这是高一课间班里男生在一起搞怪的照片。

我记得当时很喜欢高中的校训:中国情怀,世界眼光。它伴随着我出国留学,在看过了世界后,又回到了家乡。

2005年高中毕业,至今已经17年了。除了有一些时过境迁、年华易逝、物是人非的伤感外,更多的是自己也曾年轻、热血、无悔过的感悟吧。

再看这张照片,会让我暂时忘却如今的不快与不安,思绪回到从前。如果有面镜子对着我,没准儿会是张久违的笑脸。

2015年 @张张

临近高考的一个傍晚,和舍友如往常一般吃完饭洗完澡就到操场吹风散步,偶然发现一个粉色气球躺在地上,环顾四周无人,我们二话不说玩起了顶气球。嘻嘻哈哈完就赶紧回课室晚自习。

高中毕业差不多7年了,太怀念那时和朋友一起努力奋斗又没心没肺快乐玩耍的日子,那是单纯无瑕、青春迸发的光啊。

2016年@锕昕

高三,还在为了艺考努力,每天晚自习都和仅有的另一个选择艺考路的同学去画室画画。

那天顶楼教室的初夏晚风吹干了我的头发,我把这张照片发了空间相册,配文“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样不在乎各种博弈、成本、结果,只是一心努力的日子多么好。

6年了。感觉时间很快。感觉不用做选择,只投入兴趣的生活很好很平静。

2016年 @清禾

高三某次模考结束,大家都回宿舍洗涮,教室还没有恢复成原样,没有入镜的几个同学正在纸上下棋。我突发奇想,给理想大学的门卫室写封信,问问保安叔叔,你生活的这所学校好不好,他们来来往往的人是否有笑容、有朝气?写完信,我认真地贴上邮票,投进了邮箱。

毕业6年,这封信没有收到回复,但我如愿以偿地到了这所大学念书,并遇见了许多可爱的人。我认识到生活的无奈和遗憾,但希望能真诚地向问自己:脸上有笑容、有朝气吗?

2018年@曾子绿

2018年的初夏,因为教室要做考场,我们班换到了实验室里进行最后的考前复习,晚自习前的夕阳从窗帘的缝隙里挤进来,打在了她身上。

那是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我怀念的。

2019年 @西江

上数学课睡了一觉,醒来已经放学了,眼前只有一黑板的板书和空荡荡的教室。

2020年 @不瘦

坐标河北,时间是2020年6月份的夏季傍晚,距离高考只剩下不到半个月。在经历了疫情出现、开学延期、高考推迟、封闭管理这些波折之后,我们离高考的距离也越来越近,心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照片拍摄于一个平常的数学课晚自习课间,也许是压抑得太久,也许是想到不久的毕业与假期,教室里弥漫着莫名的兴奋,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我们与那时欢快轻松的气氛一起,定格在这张特别的“毕业照”里。

高中毕业两年之后的今天,偶尔翻看手机相册里那段时光的照片,心里也依然会有感触和些许恍惚。从我只身一人跨越千里来到兰州,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这么长的时间,因为时间的推移以及疫情的不确定性,和照片里那些熟悉的面孔重聚的机会也逐渐减少。现在我们也几乎都静静地待在彼此的通讯录里没有很多的联系,但无论如何,正因他们才使得我的高中回忆如此绚丽闪光。

2020年 @小陈

可能跑操才是北方高中的标配吧,高三尽管时间紧、任务重,班主任还是坚持让我们早晚跑操,基本每天都是任课老师和我们一起跑。

突然很希望此刻老师们能望着我们的班旗,一起聊聊天,一起向往未来的大学。那段时光真的很美,是值得我用一生来回忆的时光。

毕业马上两年了,慢慢适应着社会生活,感觉以后再也没有那么纯粹的时光了——跑完操,洗把脸,接杯水,写作业,找老师问题,高三那段时间的活动都快标准化了,哈哈哈哈。

2021年@博学海宝

高考前为我们特别举办,解压的泼水节。老师穿的红色衣服是壮族的传统服饰,据说老师拜托学长学姐们折来北大未名湖畔的柳枝,又半夜上山接了“状元泉”的水,用柳枝把水点在我们额头上,祈愿我们高考顺利。

毕业一年,感谢学校给我们在紧张的备考阶段举办的活动,我好爱母校,也很怀念那时的同学,和我自己。

2021年 @盼盼

和最喜欢的老师的合照,备考前的一切压力和迷茫都因为她而少了许多。

虽然才毕业一年,但还是好想回到那个时候啊!

2021年 @郎郎a girl

高三,训练结束太晚食堂已经关门了,买了份拌面在老师眼皮底下(第一排)狼吞虎咽。后边的舍友闻到了味道叫了我一声抓拍到了这一幕,搞笑又心酸。

毕业一年,还是很怀念高中生活。怀念待我很好的老师,怀念怎么闹也不生气的朋友,怀念艰苦又努力的训练,还有那时每一个晚自习偷偷干饭的我。

2021年 @子虚乌有

如果没有记错的话,这张照片拍摄于高中最后一次运动会。那时候忙着高考,天天都是做不完的题目,讲不完的试卷,运动会刚好给了我们一个好好放松的机会。

照片中的两个人,是我和我的好朋友。脸蛋圆圆、目光炯炯有神的那个女孩,是我高中舍友兼同桌。我们平时没有办法带手机来学校,也没有多少时间出去玩,所以这张合照,真的很有纪念意义呀!它同时见证了我们两个人的青春!

毕业一年了,马上大二,现在真的很怀念那个时候。苦中作乐其实也挺幸福的!但是我不会想重来,毕竟高三经历一次,真的很痛苦了……

2022年 @许留山

正值高三一个停电的夜晚,大家拿出台灯奋笔疾书,在黑暗中依然可见的是每个人认真拼搏的样子。在教室待到11点多,全班同学一起唱了《晴天》。

4月疫情反复,我们回不去学校,每天上网课,屏幕前老师的安慰和同学的鼓励依旧不断。高三这一场长跑终于要到终点,即使未来仍在重重迷雾之中,这一路的收获从来不只是好看的成绩,更有并肩作战的友谊和愿意相信的勇气。

每一次翻开这张照片都会觉得,或许以后再也没有一间教室坐满这些人,一起奋笔疾书,无畏无惧。

今年要毕业啦,那些以为普通而平凡的日子铸就了你想要的未来。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祝福所有2022年高考的小伙伴——金榜题名!前程似锦!

你的十七岁,在哪里?在干什么?

陪你·成长

2022年6月17日 星期五

普通而平凡的日子

铸就了你想要的未来

道阻且长

行则将至

来源: 共青团中央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