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

煮酒送别 2023-07-16 04:05:18 网友投稿

76年王洪文被捕时,知道大难临头,他猛地扑上去,打算掐住

是什么人?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一,是久经沙场的老将一名,是人人口中尊敬的“叶帅”,是叱咤疆场的风云人物。

谁知,面对这样不怒自威的老帅,工人出身的王洪文竟敢直扑,企图掐住的脖子。

王洪文

那么,王洪文究竟犯下了何事?面对恶狼扑面又会如何应对?

粉碎行动

1976年,对于来说,是一个特别之年,对于来说,更是他创下主要成就的一年。

如果说年轻时在战场上挥洒的热血是保家卫国的男儿气概,那么他在耄耋之年守护的决定便是决定了自己将一辈子为了党和国家舍生忘死。

正如1976年,主持的“抓捕王洪文”行动时不顾自身安危一般。

在决定粉碎“”时,往处去了多次,每回去的时候,他都会避开耳目,以求执行行动时能够万无一失。

1976年10月6日,这一天是、、三人约定好的时间。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就开始筹备起晚上的“会议”,但除了他们三人以外,没人知道叶帅为何今天突然忙碌了起来。

接着,叫来自己的贴身警卫,严格嘱咐道晚上的注意事项,但由于警卫员并不知道晚上的“会议”有多么重要,所以他们对那一天的交代记得格外清楚。

一切准备就绪后,坐上了“红旗”,一路往怀仁堂驶去。在这期间,车子经过西山,便若有所思得向警卫员提问:“飞机都还在吗?”

跟着的警卫员名叫马锡金,是相伴多年的亲密战友,所以尽管的提问有些突然,但马锡金还是快速得数了数机场的飞机,并回答了。

“18!飞机都在。”西郊机场原本应有20架飞机,但1971年时叛逃带走了一架,后来机场自己因事故原因损毁了一架,所以只剩下18架。

得到肯定的回答后,表情依然凝重。过了一会,车子行驶到了军事博物馆,又坐起身来张望,“钓鱼台那边有没有‘红旗’出来?”看了一会儿,又冷不丁地冒出了一句话。

马锡金也立马正襟危坐,循着的提问仔细观察着。确认了没有车辆驶出后,才又放心得靠在了座椅上。

到了这里,马锡金总算猜到了一些元帅的心思。原来,钓鱼台是张春桥和王洪文的住所,他们此前的勾当马锡金作为元帅的警卫员必然有所知晓,所以他也开始紧张起来。他明白,或许今晚会有大事发生。

果然,当马锡金陪伴抵达怀仁堂的时候,他看到了和。这三位人物齐聚于此,相信接下来的动作将是惊天动地的。

不一会儿,王洪文第一个赶来“参会”。他进入院子的时候,随身警卫员便被拦在了门外,惹得王洪文开始紧张了起来。

其实,日常开会时,与会人物不得带无关人员入场是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但这回王洪文却感到惊恐,或许是因为他做贼心虚罢了。

然而已经走进了院子,开弓没有回头箭,王洪文只好硬着头皮向前走,谁知他还没走到大厅,他所担心的事情就发生了。

“你们干什么!我是来开会的!”王洪文一脚已经迈过了怀仁堂大厅的门槛,正当他准备迈另一脚时,行动组的几个卫士却将他永远地组拦在了门外。

就这样,王洪文被逮捕了。接着,开始宣布对他的“决定”,谁知王洪文便趁此时挣脱了卫士们的束缚,直接像头恶狼似的扑向距离他还有五六米远的。

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本想按下手中的扳机,但王洪文距离太近,他根本不敢冒险。

就在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震惊在原地时,身旁的两名警卫员拦住了王洪文。就这样,王洪文被几人戴上手铐毫无体面地抬了出去。

再看叶帅,他仍然纹丝不动,面部表情甚至没有因其泛起一丝波澜。在场的人内心无不臣服——这或许就是久经沙场的大将风范吧!

至于王洪文,在他后来主动交代了“过往事件”以后,便被安排住在了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

他被判了无期徒刑,此生也走不出他亲手构建的囚牢。但令人惊讶的是,或许患难才见真情,王洪文此前一直想与其离婚的妻子,不但没有因祸事而远去,反而每逢两人的结婚纪念日便会来监狱探望,年年如此......

那么,得妻如此,王洪文此前又为何非要与她离婚呢?

整日想着离婚

王洪文从前只是个上海棉纺织厂的工人,他的妻子崔根娣也是这所工厂的工人。可是随着王洪文“步步高升”以后,他却频频对自己的发妻提出离婚,而与王洪文一样“抛妻弃子”的,还有这个小组里的另一个成员——张春桥。

张春桥

张春桥从前也只是个无名之辈,他与王洪文一样,几乎都是在那场浩劫中挤上了通往上层领导位置的班车。

其实,假如张春桥踏踏实实地在“常委”这个位置上干下去,他必定前途不可限量。但偏偏,人心不足蛇吞象,张春桥还是因为贪念走上了歧途。

然而,在这条道路上,张春桥始终有一条“小辫子”为人所诟病,所以在他“功成名就”之后,他总想早点剪掉小辫子。

原来,张春桥的妻子文静,1943年12月时,曾在晋察冀边区的平山县参加了革命。这原是一桩美谈,但偏偏文静的革命心性并不稳定,那一年她不幸被日军俘获以后,文静投了降,成了叛徒。

在那段时间里,文静不但向日军提供了她所了解的我党内部的情报,还为日军在平山县做起了策反工作,严重得破坏了解放区的抗日战争。

后来,小鬼子被赶走了,文静也成为了普通人。但世事无常的是,文静嫁给了身为干部的张春桥。

被捕后的张春桥

张春桥对文静曾经的经历是全部知晓的,但他在与文静谈婚论嫁时却并未表示在意,或许是因为那时他也没有算到,自己有一天会被权欲熏心。

去了北京以后,张春桥的这条“辫子”开始使他的从政道路举步维艰,每一个想要进入高层领导层的人物,都需要被审查过去的历史和现在的情况,可张春桥的老婆曾叛变的历史,是张春桥抹不去的黑点。

所以,为了剪掉“辫子”,张春桥开始私下里向文静提出离婚,只不过文静一直不同意。

所以,张春桥就是婚姻里面典型的“大难临头各自飞”的那一类。但王洪文就不同了,虽然他也是“”里一当上官儿就要跟妻子离婚的一位,但他的目的却和张春桥大不相同。

别看王洪文在被逮捕时像匹恶狼似的,他对家人却是出了奇的细腻。此前,王洪文就曾给自己的妻子崔根娣写过一封信,他说“宁跟要饭的娘,不跟做官的爹”,随后,便让秘书把儿子送到了上海崔根娣的身边。

不但如此,王洪文还在信中塞了500块钱,并托秘书给妻子崔根娣带话,表示离婚都是为了她好,这又是何出此言呢?

原来,王洪文做这一系列决定的时候已经是1976年10月5日,或许他早已预料到第二天会发生何事,所以才提前将妻儿安顿好。又或许是王洪文十分清楚自己做的事情是在犯罪,所以才急于让妻儿与自己撇清关系。

那么,王洪文这样爱家庭、顾妻儿的男人,又是如何走上这条歧路的呢?

遇人不淑

新中国成立后,抗美援朝战役序幕也很快拉开,王洪文便曾投身志愿军队伍中。那时的他,还是一个热血沸腾的有志青年。

归国以后,王洪文复原加入到了上海纺织厂中成为了一名工人,后来慢慢到了保卫科任干事。但也正是因为有了职务之便,王洪文才能在1966年的时候,成为有心之人手里的“枪”,纠集了大批工人造反。

1966年,王洪文一下子坐到了“司令”的位置,也正是因为这一段经历,王洪文才尝到了“权利的味道”。

然而,他当时纠集的组织误无论如何也算不得合法组织,可王洪文又不想自己刚刚得到的头衔转而失去,于是同年,王洪文一手策划了震惊中央的“安亭事件”。

为了让自己的组织合法,王洪文鼓动手下的队员,高喊着“去北京告状”的口号,一路涌向了上海北站。

在那里,王洪文瞅准一辆驶往北京的列车,便带着几千人不由分说的挤进了车厢。都说“法不责众”,上海北站的工作人员面对这样的情况也无可奈何,于是列车就一路驶到了安亭站。

到了安亭站,列车是无论如何也不再前进了,那是因为北京来了指示,所有问题都要就地解决。

但是如此一来,王洪文的的目的就达不到了。谁知王洪文却不达目的不罢休,心一横就直接躺到了铁轨里,死活不肯走。

就这样,因为王洪文,整条沪宁线全部瘫痪,几十辆列车拥堵在安亭北站。此事迅速惊动了中央,就连毛主席也亲自了解了事情的全经过。最后,中央派人来与王洪文等人谈判,这才了却了这一震惊全国的事件。

然而,王洪文在这一事件中表现出的“气魄”、“能力”却令张春桥注意到了他,而这也为后来王洪文加入“四人小组织”奠定了基础。

不过,王洪文心里也很清楚,他虽然最后一路走到了“副主席”的位置,但其实他自始至终都只是、张春桥手中的一把利剑,所以后来被捕之后,冷静下来的他便迅速交代了所有经过。

所以,对他的处理也算是宽厚,给他安排的住处不但山清水秀,日常供应也非常充足,甚至比一般普通人吃得还要好。

然而,一个控制不了欲望的人,在失去了自由和选择权以后,整个人就像失去了灵魂一般。被关押几年后,王洪文开始变得萎靡不振,直到1981年他母亲去世的噩耗传来,王洪文也因此一蹶不振,最终患病离世,享年58岁。

值得一提的是,王洪文为了保护家人,在离世前就交代家人不要将他的骨灰下葬,避免引起议论。所以直到如今,王洪文的骨灰都还没有下葬,而他一直担忧的家人,也过得非常好。

比如王洪文的大女儿王亚萍,就曾因“拒绝美国绿卡”而广受好评。或许在王洪文的家庭里,爱国、敬党也曾是他们一贯的家风。

来源:历史有点冷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特别说明,本站分享的文章不属于商业类别宣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