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八字箴言(四十八字箴言是什么)

陈情匿旧酒 2023-10-09 02:54:00 互联网

读懂“开学第一课”里的“48字箴言”

近日,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为广大年轻干部上了一堂接地气、带露珠的“开学第一课”。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年轻干部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才。

“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坚持原则、敢于斗争,严守规矩、不逾底线,勤学苦练、增强本领”的“48字箴言”,是年轻干部成长成才的指南。只有读懂“开学第一课”里的“48字箴言”,才能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高质量完成各项工作任务,让理想信念更加坚定、工作作风更加务实、担当作为更加有力,在新征程中奋勇争先、建功立业。

加强理论学习,理想信念显忠诚。理想指引方向,信念关乎忠诚。若想站稳立场、找准方向,经受住风吹浪打、爬坡过坎的考验,就一定要做到信念坚定、对党忠诚。无论是党性修养的提高,还是政治品格的提升,无论是思想素养的提高,还是能力素质的提升,都离不开理论学习的加强。要“深学”,深入学习总书记在此次开班式上的讲话全文,认真领会思想精神,学懂原文、弄通原理。要“深思”,努力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加深对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认识,把理想信念、对党忠诚融入到精神血脉之中。

注重深入实际,实事求是显真情。注重实际、实事求是是坚持原则、担当作为的重要前提。只有做到脚步向下真行动、眼睛向下真作为、沉到一线用心听,真正沉下去、扎深根,才能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干事创业提供有力遵循。纵观“48字箴言”,每一个“做到”的落地见效,都需要从实际出发,求真务实作支撑。从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爱国心到勇于担当、善于作为的硬肩膀,从坚持原则、敢于斗争的真品格到严守规矩、不逾底线的纯洁气,都离不开注重实际、实事求是。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身入”,更“心到”,用实际行动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

锤炼过硬本领,敢于斗争显担当。干事担事,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担当作为,必须坚持原则、敢于斗争,必须勤学苦练、增强本领。风险挑战、大事大非面前的抉择表现,更检验是否讲原则、重担当、敢斗争。要主动扛起肩上的重任,不断修炼斗争真品格,迎难不畏难、克难勇担当,敢接“烫山芋”、敢过“娄山关”、敢啃“硬骨头”。锤炼过硬本领,必须坚持学习。既向书本学,发扬“挤”和“钻”的精神,读懂“有字之书”,不断拓展丰富知识体系,又向实践学,主动投身到实践历练中,读懂“无字之书”,不断丰富经验阅历,切实增强自身本领。(林奥)

《道德经》第四十八章:为道日损

第四十八章: 为道日损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字面理解

为学日益。

求学者,其学问一天天会增加,其目标和追求也一天天会增加。

为:做,行,做事。

益:增加。

为道日损。

求道者,随着探索自然奥妙,对自然了解的深入,困惑就会越来越少。

损:减少。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越是深入探索自然奥秘,困惑就会越减越少。其掌握的自然知识就会越来越趋于自然本质,他的所作所为就会越趋于顺其自然。顺其自然的行为,就是符合科学行为,久而久之就达到“无为”的境界了。达到“无为”的境界就“无所不为”了。

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治理国家的人,要以不骚扰人民、不给人民增加负担为治国之本。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那就不会治理好国家了。

2、通俗理解

我们学习知识,就是学习千百年来前人总结的探索自然奥秘揭示出来的知识,越学习,增加的知识就会越丰富。随着知识的增长,其理想、目标和追求也会随之而增长。这就是老子所说的:“为学日益”的过程。我们学习长辈的经验,在社会上经风雨见世面,阅历和经验也会随之而增长,使自己逐渐走向成熟,也是“为学日益”的过程。我们深入一线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丰富头脑、增加经验,也是“为学日益”的过程。总之,学习和实践增长才干的过程就是“为学日益”的过程。

“为道日损”我们可以有两种理解。

一种,是“道”的实践者。这里面的“道”是认识层面上的“道”,换言之就是科学知识。此时的“为道”就是按照科学知识去行事,换言之就是去实践,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用于社会实践中去。没有哪一个实践者会认为他的知识够用的,在实践的过程中,还要不断地学习,以弥补自己的知识欠缺,在“为学日益”的同时脑海里的困惑会一个接着一个的得到解决,实践经验越积越多,困惑越解决越少,这就是“为道日损”的过程,这样就完成了一次“从知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经验”的轮回过程。此时,在做事情的时候就已经可以凭实践经验进行判断了,而且这种判断一定是科学的,不会出错的。此时就已经达到“无为”的境界了,如果一个人所做的事,或者是他教别人所作的事,都是他以往成功实践过的事,还会出错吗?这就叫做“无为而无所不为”。

另一种,是“道”的探索者,就是那些探索发现自然奥秘的人。探索者的探索来自于未解之谜。求道者,随着探索自然奥妙,对自然了解的深入,困惑就会越来越少。越是深入探索自然奥秘,困惑就会越减越少,所总结出来的知识越趋于自然本质,这就是“为道日损”的过程。按照这些知识去行事,就是顺其自然的表现。他们把揭示出来的知识广泛传播,就变成了“道”的传播者。大家都来顺其自然,就达到“无为”的境界了,达到“无为”的境界就“无所不为”了。

治理国家的人,要以不骚扰人民、不给人民增加负担为治国之本,这就是一种“无为而治”的治国之道。如果经常以繁苛之政扰害民众,就是一种“有为”的行为,那就不会治理好国家。

3、为学日益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驾舟行船奔大海,收藏海中学无边。”读书人都爱书。自古以来,不少名人将自己勤奋读书的情趣写成对联,用以自勉或互勉。

宋代学者刘载好学不倦,知识渊博,他的书斋配挂一副自书对联:“夜眠人静后,早起鸟鸣先”,说明学习的勤奋和刻苦。

苏东坡年轻时自以为已无书不读,便书一联:“识遍天下字,读尽人间书”。后经一老翁指点,改成:“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诗人陆游以书为伴,将书斋取名“书巢”, 并自题一联:“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

民族英雄郑成功酷爱读书,他的自勉读书联寓意深刻,颇有韵味:“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

《四库全书》的总纂纪晓岚写有一副对联:“浮沉宦海为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联中把自己比喻成“蛀书虫”,热爱读书由此可见。

蔡元培步入仕途仍不忘读书,曾撰写对联悬于书斋:“都无作官意;惟有读书声”。

看来“为学日益”的过程,是最磨练意志的过程,因为,学习之路漫长而又艰辛。因此,古往今来,人民都用“头悬梁锥刺股”形容读书的艰苦。千百年来也流传了很多艰苦学习的动人故事。

头悬梁的故事

孙敬是汉朝信都(今冀州市)人。他年少好学,博闻强记,而且视书如命.晚上看书学习常常通宵达旦。邻里们都称他为“闭户先生”。孙敬读书时,随时记笔记,常常一直看到后半夜,时间长了,有时不免打起瞌睡来。一觉醒来,又懊悔不已。有一天,他抬头苦思的时候,目光停在房梁上,顿时眼睛一亮。随即找来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拴在房粱上,下边这头就跟自己的头发拴在一起。这样,每当他累了困了想打瞌睡时,只要头一低,绳子就会猛地拽一下他的头发,一疼就会惊醒而赶走睡意。从这以后,他每天晚上读书时,都用这种办法,发奋苦读。年复一年地刻苦学习,使孙敬饱读诗书,博学多才,成为一名通晓古今的大学问家,在当时江淮以北颇有名气,常有不远千里的学子,负笈担书来向他求学解疑、讨论学问。

锥刺股的故事

战国时期,有一个人名叫苏秦,也是出名的政治家。在年轻时,由于学问不多不深,曾到好多地方做事, 都不受重视。回家后,家人对他也很冷淡,瞧不起他。这对他的刺激很大。所以,他下定决心,发奋读书。 他常常读书到深夜,疲倦睡觉时。就准备一把锥子,一打瞌睡, 用锥子往自己的大腿上刺一下。这样,猛然间感到疼痛,使自己清醒起来,再坚持读书。 这就是苏秦“刺股”的故事。

凿壁偷光的故事

西汉时候,有个农民的孩子,叫匡衡。他小时候很想读书,可是因为家里穷,没钱上学。后来,他跟一个亲戚学认字,才有了看书的能力。匡衡买不起书,只好借书来读。那个时候,书是非常贵重的,有书的人不肯轻易借给别人。匡衡就在农忙的时节,给有钱的人家打短工,不要工钱,只求人家借书给他看。过了几年,匡衡长大了,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动力。他一天到晚在地里干活,只有中午歇晌的时候,才有工夫看一点书,所以一卷书常常要十天半月才能够读完。匡衡很着急,心里想:白天种庄稼,没有时间看书,我可以多利用一些晚上的时间来看书。可是匡衡家里很穷,买不起点灯的油,怎么办呢?有一天晚上,匡衡躺在床上背白天读过的书。背着背着,突然看到东边的墙壁上透过来一线亮光。他嚯地站起来,走到墙壁边一看,原来从壁缝里透过来的是邻居的灯光。于是,匡衡想了一个办法:他拿了一把小刀,把墙缝挖大了一些。这样,透过来的光亮也大了,他就凑着透进来的灯光,读起书来。匡衡就是这样刻苦地学习,后来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囊萤映雪的故事

晋代孙康由于没钱买灯油,晚上不能看书,只能早早睡觉。他觉得让时间这样白白跑掉,非常可惜。一天半夜,他从睡梦中醒来,把头侧向窗户时,发现窗缝里透进一丝光亮。原来,那是大雪映出来的,可以利用它来看书。于是他倦意顿失,立即穿好衣服,取出书籍,来到屋外。宽阔的大地上映出的雪光,比屋里要亮多了。孙康不顾寒冷,立即看起书来,手脚冻僵了,就起身跑一跑,同时搓搓手指。此后,每逢有雪的晚上,他就不放过这个好机会,孜孜不倦地读书。这种苦学的精神,促使他的学识突飞猛进,成为饱学之士。后来,他当了一个大官。

晋代时,车胤从小好学不倦,但因家境贫困,父亲无法为他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为了维持温饱,没有多余的钱买灯油供他晚上读书。为此,他只能利用这个时间背诵诗文。夏天的一个晚上,他正在院子里背一篇文章,忽然见许多萤火虫在低空中飞舞。一闪一闪的光点,在黑暗中显得有些耀眼。他想,如果把许多萤火虫集中在一起,不就成为一盏灯了吗?于是,他去找了一只白绢口袋,随即抓了几十只萤火虫放在里面,再扎住袋口,把它吊起来。虽然不怎么明亮,但可勉强用来看书了。从此,只要有萤火虫,他就去抓一把来当作灯用。由于他勤学苦练,后来终于做了职位很高的官。

4、为道日损

所谓“道”就是万事万物本身客观存在的内在本质规律,所谓“求道”就是要认识、揭示这些内在本质规律。科学研究就是“求道”的过程,没有听说哪一位科学家是为了诺贝尔奖而搞科研的,这就是“无欲”、“无为”的境界表现。

但是科学家在求学阶段决非如此,是爱好和理想这个原动力,驱使他们发奋苦读从而学业有成的,这个过程就是“为学日益”的过程。爱好和理想使他们满怀信心的走进实验室,他们开始运用他们学到的科学知识,这就是实践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哪一个人会认为他的知识用不完的,一定会遇到很多困惑。还要学习和实践,才能解决一个又一个的困惑。学习就是“为学日益”;解决困惑就是“为道日损”。当更多的困惑不断被解决的时候,认识就会逐渐趋于事物的本质,此时,新知识就诞生了。

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罗伊·格劳伯博士在与中国学生对话时说过一句人生箴言:“做你喜欢做的事。”谈到自己对于专业的选择,他一再提到兴趣的重要性。他说,自研究之始,他就从没想到过要拿什么奖,但兴趣却成为推动他作出重要发现的关键。

焦尾琴

东汉灵帝在位的时候,有个大文学家的大臣名叫蔡邕。说道蔡邕很多人不知道,但,说道蔡文姬很多人就耳熟能详了,蔡邕就是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为人正直,性格耿直诚实,眼里容不下沙子,对于一些不好的现象,他总是敢于对灵帝直言相谏。这样,他顶撞灵帝的次数多了,灵帝渐渐讨厌起他来。再加上灵帝身边的宦官也对他的正直又恨又怕,常常在灵帝面前进谗言说他目无皇上,骄傲自大,早晚会有谋反的可能,蔡邕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他自知已成了灵帝的眼中钉、肉中刺,随时有被加害的危险,于是就打点行李,从水路逃出了京城,远远来到吴地,隐居了起来。

蔡邕爱好音乐,他本人也通晓音律,精通古典,在弹奏中如有一点小小的差错,也逃不过他的耳朵。

蔡邕尤擅弹琴,对琴很有研究,关于琴的选材、制作、调音,他都有一套精辟独到的见解。从京城逃出来的时候,他舍弃了很多财物,就是一直舍不得丢下家中那把心爱的琴,将它带在身边,时时细加呵护。

在隐居吴地的那些日子里,蔡邕常常抚琴,借用琴声来抒发自己壮志难酬反遭迫害的悲愤和感叹前途渺茫的怅惘。有一天,蔡邕坐在房里抚琴长叹,女房东在隔壁的灶间烧火做饭,她将木柴塞进灶膛里,火星乱蹦,木柴被烧得“噼里啪啦”地响。忽然,蔡邕听到隔壁传来一阵清脆的爆裂声,不由得心中一惊,抬头竖起耳朵细细听了几秒钟,大叫一声“不好”,跳起来就往灶间跑。来到炉火边,蔡邕不顾一切的伸手将那块刚塞进灶膛当柴烧的桐木拽了出来,大声喊道:“快别烧了,别烧了,这可是一块做琴的难得一见的好材料啊!”蔡邕的手被烧伤了,他也不觉得疼,惊喜地在桐木上又吹又摸。好在抢救及时,桐木还很完整,蔡邕就将它买了下来。然后精雕细刻,一丝不苟,费尽心血,终于将这块桐木做成了一张琴。这张琴弹奏起来,音色美妙绝伦,盖世无双。这把琴流传下来,成了世间罕有的珍宝,因为它的琴尾被烧焦了,人们叫它“焦尾琴”。

点评

蔡邕对音乐和琴的爱已经达到忘我的境界了,就是听到被火烧的爆裂声,他也能够听出是什么木头发出的声音,所以,创造出千古绝品的“焦尾琴”就是在情理之中的了。

老子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我们从“焦尾琴”的故事里,不得不佩服蔡邕的音乐和乐器的造诣,但是,蔡邕的造诣可不仅仅是一个著名的音乐家。蔡邕,东汉文学家、书法家。他博学多才,通晓经史、天文、音律,擅长辞赋。灵帝时召拜郎中,校书于东观,迁议郎。曾因弹劾宦官流放朔方。献帝时董卓强迫他出仕为侍御史,官左中郎将。董卓被诛后,为王允所捕,死于狱中。蔡邕著诗、赋、碑、诔、铭等共104篇。他的辞赋以《述行赋》最知名。

陈景润

提到数学家陈景润攻克的“哥德巴赫猜想”,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

陈景润在福州英华中学读书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调来一名很有学问的数学教师讲课。他给同学们讲了一道世界数学难题:“大约在200年前,一位名叫哥德巴赫的德国数学家提出了‘任何一个偶数均可表示两个素数之和’,简称1+l。他一生也没证明出来,便给俄国圣彼得堡的数学家欧拉写信,请他帮助证明这道难题。欧拉接到信后,就着手计算。他费尽了脑筋,直到离开人世,也没有证明出来。之后,哥德巴赫带着一生的遗憾也离开了人世,却留下了这道数学难题。200多年来,这个哥德巴赫猜想之谜吸引了众多的数学家,从而使它成为世界数学界一大悬案”。老师讲到这里还打了一个有趣的比喻,数学是自然科学皇后,“哥德巴赫猜想”则是皇后王冠上的宝石!

这引人入胜的故事给陈景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哥德巴赫猜想”像磁石一般吸引着陈景润。从此,陈景润开始了摘取皇冠上的宝石的艰辛历程......

下面讲一个陈景润读书的故事,就知道他是怎么发奋努力工作的了。

有一天,陈景润吃了早饭,带上两个馒头,一块咸菜,到图书馆去了。陈景润在图书馆里,找到了一个最安静的地方,认认真真地看起书来。他一直看到中午,觉得肚子有点饿了,就从口袋里掏出一只馒头来,一面啃着,一面还在看书。下班的铃声响了,管理员大声地喊:“下班了,请大家离开图书馆!”人家都走了,可是陈景润根本没听见,还是一个劲地在看书呐。管理员以为大家都离开图书馆了,就把图书馆的大门锁上,回家去了。

时间悄悄地过去,天渐渐地黑下来。陈景润朝窗外一看,心里说:今天的天气真怪!一会儿阳光灿烂,一会儿天又阴啦。他拉了一下电灯的开关线,又坐下来看书。看着看着,忽然,他站了起来。原来,他看了一天书,开窍了。现在,他要赶回宿舍去,把昨天没做完的那道题目,继续做下去。陈景润把书收拾好,就往外走去。图书馆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儿声音。哎,管理员上哪儿去了呢?来看书的人怎么一个也没了呢?陈景润看了一下手表,啊,已经是晚上八点多钟了。他推推大门,大门锁着;他朝门外大声喊叫:“请开门!请开门!”可是没有人回答。要是在平时,陈景润就会走回座位,继续看书,一直看到第二天早上。可是,今天不行啊!他要赶回宿舍,做那道没有做完的题目呢!

他走到电话机旁边,给办公室打电话。可是没人来接,只有嘟嘟的声音。他又拨了几次号码,还是没有人来接。怎么办呢?这时候,他想起了党委书记,马上给党委书记拨了电话。“陈景润?”党委书记接到电话,感到很奇怪。他问清楚是怎么一回事,高兴得不得了,笑着说:“陈景润!陈景润!你辛苦了,你真是个好同志。”党委书记马上派了几个同志,去找图书馆的管理员。图书馆的大门打开了,陈景润向管理员说:“对不起!对不起!谢谢,谢谢!”他一边说一边跑下楼梯,回到了自己的宿舍。他打开灯,马上做起那道题目起来。

陈景润的学习、工作、研究已经到了忘我的境界了,1966年发表《表大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

点评

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老子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陈景润在数学的天空中翱翔,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忘我”必定“专注”,专注就是“损之又损”的境界。从古到今,那些成就辉煌人生的大成功者,有哪一个不是达到“损之又损”的境界的呢?

上个世纪70年代,数学家陈景润成功的攻克了“歌德巴赫猜想1+2=3”这一重大数学难题。一时间激发起了全国青少年的数学热情,他们不顾一切的开始探索数学的奥秘。中国科学院每天都要收到好几麻袋的手稿,都说自己攻克了“歌德巴赫猜想1+1=2”这一数学难题。对此数学家杨乐和张广厚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向全国青少年发出呼吁,要问鼎“歌德巴赫猜想”必须达到博士后的学历才有资格,就中国现有情况,能够涉足这一领域的数学家也没有多少,规劝青少年们,放弃学术研究从基础开始学习。

“为学日益”和“为道日损”关系是辩证法关系。没有完成“为学日益”的积累过程,是谈不上“为道日损”的。而“为学日益”的过程确实漫长而又艰辛的。

善登高者都知道,不爬上一座高峰,是看不到另一座高峰的,要想“会当临绝顶一览众山小”就必须要从小山开始,一座一座山的爬,只有这样才能成功的登上最高峰。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