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松龄(郭松龄为什么要反张作霖)

君心似我心 2023-08-14 12:13:16 网友上传

张作霖有个部下日军最怕,张学良感叹;此人在日本不敢发动九一八

1981年9月18日,恰逢“九一八事变”爆发50周年之际,还没有获得人身自由的张学良在回忆往事时说,“如果当时有一位将领在,日本就不敢发动‘九一八’。”张学良口中的这个人,就是大家熟悉的郭松龄。

关于郭松龄,张学良有一句经典评价,“我就是茂宸(郭松龄,字茂宸),茂宸就是我。”大家都知道,郭松龄因倒戈,最终被张作霖杀死。郭松龄虽为张学良所重视,但是却不为张作霖看重,“郭氏为人刚愎自用,作风跋扈专断,不为张作霖所重,独赖张学良多方向其父讲好话,终于使郭得以畅行其意志。”

郭松龄比张学良大八岁,辽宁省沈阳市东陵区深井子镇渔樵村人,曾入四川陆军讲武堂学习,当年向提出,“军人每为军阀利用,造成特殊势力,实为共和之障碍,故其自身亦须革命。”1918年,郭松龄回到东北,先是担任督军蜀参谋,不久后被聘为东北讲武堂的战术教官。

在讲武堂期间,郭松龄和张学良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发展成成亦师亦友的密切关系。张作霖升迁蒙疆经略使后,为征蒙所需,奉军扩编为十个旅,张学良的卫队旅改编为奉天陆军混成第三旅,郭松龄因剿匪有功,被提升为奉军混成第八旅旅长。

当时三、八旅联合办公,两人在同一屋内办公,也正是这段时间的相处,就有了前面的那段名言,“我就是茂宸,茂宸就是我。”郭松龄和张学良的密切关系,直到郭松龄反奉。前面笔者提到,张学良晚年说到了如果郭松龄在,日本就不敢发动“九一八”。

张学良这样说是由一定道理的,不过当年郭松龄之所以敢发动反奉战争,还是跟日本有所暧昧。1925年秋,郭松龄以观战武官的身份来去日本观摩日军秋季大演习,在此之间他曾向日本高层喊话,

“决定让张作霖隐退,以便在东北建立一个独立,并为此筹措了四千万元的经费。可是,在满洲有日本的权益,所以得不到日本政府的谅解,就不能着手进行。因此,可否把我向政府有关方面引见一下。”

郭松龄被杀,这是张学良最痛苦的事情之一,“弟与茂宸共事七年,谊同骨肉。其去年冬,举事卤莽,自取灭亡,半生汗血劳动,捐于一旦。此事前不能察觉预防,事败不能援手,回忆前尘,悼痛曷极!”

历史上的郭松龄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战功赫赫,为何惨死?

郭松龄,因为人长得高大,配上奉军的军服和白俄兵很像,因此人送外号“郭鬼子”。他的军事才能十分强,当时奉军能在直奉第二次大战上大获全胜,可以说郭松龄功不可没。虽然能力很强,但是性格却是倔得很,自尊心极强,这也是令他最后落得惨死下场的原因之一。

郭松龄,字茂宸,出生于辽宁沈阳市东陵区,是奉系著名的爱国将领。外号“郭鬼子”据称有簇谱威望,是唐朝名将汾阳王郭子仪的后裔。此人魁梧高大,曾经读过陆军大学,参加过武昌起义,跟随过,也极具将才,深的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的器重。

由于张学良的提拔,他跟张学良的感情极深。郭松龄在以后的数次大仗中,以他出色的军事指挥才能与冷静沉着,屡战屡胜。张学良对郭松龄的信任和依赖也是愈发的“严重”!郭松龄并没有恃宠而骄,他对张学良很尊重,平时做事都是先请示,凡是张学良坚持的事,他多半服从。张学良自己则说:“我就是松龄,松龄就是我。”两人的感情可见一斑。

1925年11月21日晚,郭松龄发出讨伐张作霖、杨宇霆的通电,提出三大主张:一是反对内战,主张和平;二是要求祸国媚日的张作霖下野,惩办主战罪魁杨宇霆;三是拥护张学良为首领,改革东三省。

郭松龄率七万大军攻占山海关,开始打的很顺,但由于日本人介入而失败,后路又被吴俊升切断,郭松龄一败涂地。郭松龄与夫人化装逃跑,后在新民县奉军逮捕。25日郭松龄与夫人韩淑秀被枪杀,张作霖命令曝尸三日方可收葬。郭松龄时年42岁。郭松龄的失败在于三点,一是李景林、冯玉祥先后背盟倒戈。二是蔑没有笼络住基层军官。也没有高级奉军高级将领跟随。第三没有联系日本人、也没有想到日本人会攻击他。

而郭松龄的死,后来成为了张学良心里的一个槛。张学良改旗易帜后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杀掉了郭松龄的死对头杨宇霆,这一系列的举动,让日本人觉得在东北的权益受到巨大损害,于是,迫不及待地发动了九一八事变。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