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年7月8号八字(1973年7月8日是什么命)

陪你演戏 2023-08-19 04:18:00 用户分享

抓到他们,奖100万

20日,记者从三亚市公安局获悉

日前,该局发布公开悬赏缉捕

涉嫌黑恶犯罪在逃人员

陈志军、陈学军通告

抓获两名在逃人员

分别奖励50万元

为严厉打击黑恶势力犯罪,三亚市公安局现公开悬赏缉捕涉嫌黑恶犯罪在逃人员陈志军、陈学军。

发现在逃人员有关情况的,请及时联系经办警官或拨打110报警,对提供有效线索的举报人以及协助缉捕的有功单位或个人,公安机关将给予奖励。

同时,公安机关承诺严格保密举报人个人信息,并按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公安机关再次正告犯罪嫌疑人认清形势,放弃侥幸心理,尽快主动投案自首,公安机关将贯彻宽严相济的法律政策,依法宽大处理。

犯罪嫌疑人陈志军,男,汉族,1973年7月8日出生,居民身份证号码:460001197307080716

户籍所在地: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世贸南路5号军安花苑6栋401房

抓获该在逃人员奖励金额:人民币伍拾万元整(500000元)

犯罪嫌疑人陈学军,男,汉族,1974年9月29日出生,居民身份证号码:432322197409295114

户籍所在地: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中鱼口乡下鱼口村第五村民小组155号

抓获该在逃人员奖励金额:人民币伍拾万元整(500000元)

联 系 电 话

尹警官

13637675198

魏警官

18189889712

来源: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

记者:利声富

来源: 南海网

73年十大开完,毛主席宣布散会,周总理发现不对劲一句话解围

1973年8月24日,中国第十届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参加大会的有上千人,这次大会对新中国而言,有着特别的意义。

参会的人除了对这次大会期待很多,也在期待着毛主席会不会参会,许久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的毛主席真的来了,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毛主席年事已高,走路的时候工作人员扶着,但是明显能看到他颤颤巍巍,甚至有点气喘吁吁,随后在紧挨着周总理坐了下来。

毛主席坐下后,全场一片安静,大家都在瞪着毛主席讲话,大概过了许久,毛主席用微弱的声音说:“大会开始。”

顿时全场又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周总理笑着对毛主席说:“主席,您不讲几句?”

毛主席微笑地摇了摇头,此时的他早已力不从心,不能早想年轻的时候站在台上地讲话了,他轻轻抬抬手,示意周总理代替他说几句。

看到这样的一幕,在场的人都热泪盈眶,大家心里都难以言语,毛主席现在不仅仅是国家领袖,他更是全国人民的长辈。

在十大召开期间,毛主席全程没有登台讲话,只有周总理在作报告的还是,毛主席说了几声“对”“好”之类的词语。直到会议结束,毛主席才又说了一句:“今天大会结束,散会。”

据毛主席的护士长吴旭君回忆,当时周总理作报告不到一个小时,按照以往的惯例,都是领导人先走出会场后,大家再相继离去。

但今天,在一片的鼓掌欢呼声中,毛主席两只手使劲按着椅子的两边,用力地向下压,他想用手臂支撑着站起来,但是十分艰难。

吴旭君马上冲上前,搀扶着毛主席战战巍巍地站起来,同时把椅子往后挪一挪,腾出空间,即便是站起来,但毛主席因为身体原因,双腿在不停地颤抖。

周总理马上看出来毛主席很是吃力,周总理马上冲了上去,周总理搀扶着毛主席说:“主席,您先坐下吧,我来说。”

毛主席看了周总理一眼,会心地一笑,然后满意地重重地坐了下来。周总理转过身对大家说:“主席想看着大家散场。”

上千名人大代表缓缓从座位上起身,然后陆续朝着门口走去,但是大家一边走一边回头看毛主席,看到毛主席的样子,大家都默默地哭了,有的人直接停留在了原地,再也舍不得离开了。

这时候毛主席为了让大家放心,对着代表们说:“你们不走,我也不好走。”

一句话,全场又响起了震耳的掌声,大家又开始朝着门口走,即便是如此,大家还是一步三回头,回头看着毛主席。

几千名代表经过好久才慢慢散场,周总理就默默地站在毛主席身边,陪伴着毛主席,直到会场空荡荡了,毛主席才在工作人员搀扶下,缓缓站起来。

毛主席何尝不知,他不想再让群众失望,不想让大家知道自己生病了,他看着周总理会心一笑,周总理也点点头,两个世纪伟人是如此的惺惺相惜。

可是毛主席的身体一直很好,怎么突然病重呢?这一切,还要从1970年开始说起。

一场小感冒带来的疾病

俗话说,人过七十古来稀,进入六十年代后,毛主席就常常对子女说,自己老了,但是从照片上看,毛主席虽然年过七十,但依然精神抖擞,神采不减当年。

直到1970年九届二中全会后,毛主席的身体出现了一些小问题,不仅经常咳嗽,而且睡眠质量也不好,如此反反复复,有时候还得卧床了。

毛主席对自己的身体状况向来自信,红军时期曾得过疟疾,在没有找到西药前,硬是靠着坚强的意志挺过了难关。

女儿得了感冒,毛主席在信中也是用意志来告诫女儿,要坚强,用意志战胜病魔。

如今毛主席身体每况日下,医生建议毛主席做一次全面检查,至少拍一次x光片,但毛主席不愿意,医生又建议吃一点外宾送的人参提高抵抗力,但毛主席不相信那些花花草草,只同意吃点抗生素。

1971年快入冬的时候,北京异常寒冷,毛主席得了一场感冒,虽然不是什么严重的问题,但是年纪偏大,一些其他病症接踵而来。

1972年1月6日,陈毅元帅病逝,陈毅的追悼会在八宝山举行,在本来的安排中,周总理考虑到毛主席的身体,便没有让毛主席参加。

但就在追悼会即将召开前,毛主席思念战友,突然决定要去参加,张玉凤回忆说,那天毛主席临时决定的,只穿了一件睡衣,工作人员拿了一件大衣给毛主席外面穿上。

当时八宝山没有暖气,天气很冷,张茜见到毛主席来了,也说:“您怎么来了,这里很冷,您绕一遭就回吧。”但毛主席坚持要和陈毅元帅告别。

天气寒冷,加上毛主席的感冒,情绪上的悲喜交加,这给毛主席的病情埋下了隐患。

参加完追悼会不久,毛主席有一次突然休克,吓坏了众人,周总理得知后从西花厅赶来,下车时双腿一软,差点摔倒。

幸好有惊无险,最后经过抢救脱离了危险,毛主席笑着说:“没有事,我身体好着呢。”其实毛主席心里很明白,身体虽好,但抵不过年龄的增长。

这些老一辈革命家,他们都是坚定不移的唯物主义者,相信人定胜天,中国就是从无数的历练中走来的,毛主席坚信信心战胜病魔。

图丨张玉凤(左一)、毛主席、吴旭君、周福明

一次和吴旭君聊天,说起来了死亡这个沉重的字眼,吴旭君不让说,但毛主席却十分乐观,他说:“等我死了,就把我的骨灰扔在大海里吧。”

吴旭君说:“为什么要扔在大海里呢?”

毛主席回答:“我生前吃了很多鱼,你扔的时候就告诉鱼儿,说生前吃了你们,今天你们也来吃他吧。”

吴旭君听完噗嗤笑了出来,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无限的悲伤,她又说:“主席您说什么呢,您长命百岁。”

毛主席放下书,叹息道:“他们都说毛主席万岁,可我不信这个,人总归都要死的,我死了,你记得到坟上多看看我。”

吴旭君和张玉凤听到这话,再也听不下去了,呜呜地哭了起来,他们看着此时的毛主席心中十分沉重。

病情的加重,让毛主席不得不把重要工作都交给周总理,尼克松访华期间,不管是会谈还是去长城,去南方视察,都是周总理全程陪同。

而毛主席正在接受着专家的治疗,他的身上插着各种管子,毛主席不喜欢,只要身体好转,他就拔掉,甚至让张玉凤劝说过很多次。

病情的好转,最热爱的是读书

1973年初,在进过几个疗程的治疗后,毛主席的病情慢慢好转,最起码是精神了不少,去年整个一年毛主席都没有出现在公众视野,甚至很多重要文件都是周总理签的字。

这才发生了文章开头的一幕,毛主席多想回到群众中间,然而在大会结束后,毛主席的双腿站不起来了,他也许很紧张,把大家看出来,幸亏有周总理解围。

吴旭君回忆,那天散会后,周总理搀扶着毛主席,走得很艰难,走了很久很久。

在大会前,周总理就问过毛主席,要不要参加这次会议,毛主席笑着点点头,给出了一个简短而不容置疑的答复:出席!

整个会议期间,门外的医护人员都在等着,生怕会发生什么特殊情况,吴旭君说:

那段时间,毛主席的身体状况又出现了反复,腿部逐渐使不上力,走路很是不稳,平时不是坐在沙发上,就是躺在床上,很少在地上走动。有时候,必须得行动的话,稍微走几步就累得气喘吁吁。

实际上那一年基辛格访华时,基辛格就和毛主席说过病情,毛主席握着基辛格的手说:“我们走几步吧,走几步,现在对我很困难。”

基辛格不是第一次来中国了,他说:“您的身体很好,比上次见您好多了。”

毛主席用手指着上面幽默地说:“看起来是这样,实际上是上帝给我下了请帖。”

在一边的周总理陪着笑了起来。

但毛主席的这句话真是让人心酸,这句话表现了毛主席多少的无奈呢,他的乐观主义精神,让人无限怀念。

晚年毛主席

时间来到是1974年,毛主席的眼睛出了问题,看书时眼神模糊,看不清楚了,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是白内障。

要想彻底解决,必须要做手术,如果是这样,那就意味着才一段时间内,毛主席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毛主席一生中生过大大小小的病,但是从来没有动过刀子,他排斥,但是眼睛真的看不见了,最后还是同意了做手术。

毛主席告诉张玉凤,他的眼睛看不见了,就让张玉凤来充当他的眼睛,给他念诗,读书读报。

图|张玉凤

从1974年到1975年,张玉凤担任了这个重要工作,每次有重要文件,都是张玉凤读给毛主席听,她回忆说:

毛主席习惯于卧床办公,为了他卧床阅览东西,特意给他配了三副眼镜,其中有两副眼镜只有一条腿。当老人家向左侧躺着看东西时,就戴没有左腿的眼镜。毛主席酷爱读书,患眼疾,对爱读书的老人来说,是很痛苦的。从那时起,我又承担起给主席读书、读文件的任务。

那天,毛主席突然让张玉凤拿来了《枯树赋》,这是南北朝著名文学家庾信晚年的作品,描写的是思乡之情。

毛主席博览群书,这里面的段落毛主席都会背,毛主席说:“你看着书,看我能不能给你背下来。”张玉凤惊讶,毛主席居然一字不差地背了出来。

在《枯树赋》末尾有言:

“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细细读来,这何尝不是毛主席内心的真实写照呢。

为毛主席治病的医生叫唐由之,有一次毛主席问你叫什么。医生回答,我叫唐由之。

毛主席笑着说:“那你爸爸一定是个读书人,他读了鲁迅的诗句。”

唐由之不解,毛主席又说:“鲁迅写过一首诗,岂有豪情似旧时,花开花落两由之。”

原来这是鲁迅的《悼杨铨》就这样,毛主席居然轻松地背诵下来了鲁迅的诗,让唐由之大为震惊。毛主席还亲手写了下来,送给了唐由之,这成为了唐由之珍贵的纪念品。

不久,毛主席的眼睛治好了,当医生为他摘取纱布的那一刻,毛主席最想办的事情就是读书,他的床头,他的卧室,可以看到的地方全部都是书。

毛主席生前坐的沙发

然而,时间无情,周总理病重了。

秘书一次次来报告,说周总理忘我地工作,病倒了,而且癌症扩散。毛主席得知后,把一个坐得很舒服的沙发托人送过去。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病逝,秘书给毛主席汇报这个消息时,毛主席表情木然,此前他一直听说周总理病重,甚至到了无法控制的地步,有着一定的思想准备。

然而,当给他读讣告的时候,毛主席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泪水,83岁高龄的他嚎啕大哭。

身体的衰老,加上战友的离去,毛主席整日都沉浸在悲伤的气氛中,7月6日,朱德总司令也离开了人世,真是命运弄人。

还没有过半个月,唐山发生了大地震,毛主席听到这个消息,对唐山人民深深地担忧,马上把叫到身边说:

“一定要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一定要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一定要安排好灾区人民的生活。”

当时,主席的病情已经陷入了紧急状态,他吃饭需要工作人员喂,看书也艰难地微微睁眼,严重时要用鼻饲,所谓鼻饲就是把一根橡皮管子从鼻孔去直达食道,用橡皮管子往里进灌流食。尽管如此,他还是会询问唐山的情况。

最后的告别

1976年9月8日,对于张玉凤和孟锦云等工作人员来说,这一天是最让人难忘的一天。

毛主席醒来就要求要读书,他撑着身体,让张玉凤把书放在他面前,他读一读,或者把文件拿过来。

0时0分,体温36.9摄氏度……阅读14秒。

0时50分,阅读15秒。

5时10分,阅读7秒。

……

14时35分,阅读23秒。

16时37分,阅读30秒。(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看文件)

这是一份9月8日的一份护理日记,从中可以看出,当天毛主席一直在不停地读书,尽管身体还装有很多导线图,他也不放弃读书。

或许对于我们来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再去读书,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但毛主席面对死神,波澜不惊,泰然自若,这种精神不是一般人可以拥有的。

晚上,毛主席身体突然不适,孟锦云俯下身体,毛主席说:“叫医生来。”等到工作人员喊来医生后,毛主席已经轻轻地闭上了眼睛。

经过抢救,一直到9月9日零点10分,这位伟大的领袖最后还是离开了我们,享年83岁。

黑夜降临,却也挡不住月亮的光辉。

他传奇的一生,就这样落下了帷幕,他的身影,他的精神,将会永远停留在后人的心中。

痛悼!疫情以来已至少59名医务工作者逝世,请记住这份名单

根据官方通报、公开报道等信息,据澎湃新闻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4日,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全国至少有59名医务工作者去世。其中,湖北有32人,河南、江苏、云南、福建、安徽各3人,江西、湖南各2人,广东、广西、海南、辽宁、陕西、内蒙古、甘肃、贵州各1人。

澎湃新闻统计发现,59人中,有12名女性,年纪最大的72岁,至少有20人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至少有53人是在抗疫一线牺牲。

4月4日是清明节,为哀悼为战疫牺牲的烈士和逝世的同胞,全国举行哀悼活动,让我们一起致敬和缅怀这些逝去的医务工作者。

【59名牺牲医务工作者名单,排名不分先后】

湖北32人

江学庆,男,55岁,武汉市中心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党支部书记、主任、主任医师、中国医师奖获得者

据武汉市中心医院公告,江学庆同志1964年3月31日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

1986年7月从同济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从事外科专业30余年。在医院工作期间兢兢业业、甘于奉献,对患者耐心细致,尽职尽责,为医院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江学庆同志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020年3月1日凌晨5点32分在武汉市肺科医院去世,享年55岁。

黄文军,男,42岁,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2001年6月,黄文军毕业于武汉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同年8月起在孝感市中心医院呼吸内科工作。2004年-2005年,他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呼吸内科进修学习一年,于2006年12月被聘为主治医师,2012年被聘为副主任医师。

疫情发生后,黄文军写下请战书:“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我申请去隔离病房,共赴国难,听从组织安排!”

2月23日晚,孝感市中心医院官网发布讣告: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战役中,黄文军不幸被感染,经多方抢救医治无效,于2月23日19时30分不幸牺牲。

据同事介绍,1月27日,黄文军称有点干咳,不太舒服。两天后,病情加重,后于1月29日确诊感染新冠肺炎。

夏思思,女,29岁,武汉协和江北医院消化内科住院医师

协和江北医院发布的公告显示,在抗击疫情一线,夏思思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1月19日被收治,医院全力救治。2月7日,病情恶化,医院紧急将其送往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救治。2月23日6时30分,夏思思经救治无效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去世。

夏思思出生于医护世家,她的父亲是军医,母亲是护士。受家庭影响,她从小就立下了当医生的志向。她和丈夫都是协和江北医院的医生。丈夫回忆说,他俩都在武汉江汉大学学医,是校园爱情,一起走过11个年头。

彭银华,男,29岁,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医生

彭银华和妻子。

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发布的公告显示,彭银华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1月25日入住该院,1月30日病情加重,被送往金银潭医院治疗。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2月20日21时50分去世。

彭银华出生农村家庭,毕业于湖北科技学院临床医学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3年,除了正常上班、学习,他还兼职医院120急救工作,经常给父母寄钱。

彭银华和妻子结婚两年,妻子已怀孕6月。他原计划在2月1日(正月初八)为妻子准备一场迟到两年的婚礼,已经邀请了科室同事们“热闹一下”,办公桌抽屉里还放着没发出的请柬。

刘智明,男,51岁,武汉市武昌医院院长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1991年7月,刘智明从原湖北医学院本科毕业,被分配到原郧阳地区人民医院外三病区从事神经外科临床工作。1995年,刘智明离开十堰,只身前往武汉工作。无论是在郧阳医院,或是武汉三院,还是武昌医院,刘智明的拼劲几乎无人不知。

作为武汉市首批发热门诊定点医院的院长,疫情发生以来,刘智明带领全体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1月22日,刘智明出现身体不适,于次日确诊患新冠肺炎。1月24日,因病情加重,刘智命被转入武昌医院重症监护室(ICU)。2月17日,刘智明病情危重。2月18日,在用ECMO治疗17小时后,刘智明去世。

柳帆,女,59岁,副主任护师

柳帆生前在武汉市武昌医院举办的梨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注射室从事护理工作。

据@武汉发布消息,2020年2月2日前,柳帆一直正常在岗值班。2月3日至2月5日轮休三天。2月6日早上7点,柳帆给科室护士长打电话诉身体不适,有发热症状,护士长当即安排她到武汉市武昌医院西院区进行全面检查;2月7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当日立即入院治疗,在住院期间,医院尽全力进行救治,但由于基础性疾病较多,病情呈进行性加重,2月14日18时30分经抢救无效逝世。在她去世前,其父母和弟弟也先后因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肖俊,男,50岁,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普外科副主任医师

大学刚毕业,肖俊便到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工作,至今已有29年。2月21日晚,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发布公告:肖俊在抗击疫情一线不幸感染新冠肺炎,1月26日在本院住院治疗,1月27日转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治疗,后因病情恶化,经抢救无效,于2月8日18时13分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去世。

同事回忆说,平时大家都喜欢调侃肖俊,叫他“阑尾小王子”,取这个名字,是因为他一天要做7、8台阑尾手术,很多患者点名都要找他主刀、管床。有时带着亲友来找他,遇上他外出开会,患者都要等着他回来。

李文亮,男,35岁,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

李文亮于2004年参加高考,从武汉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专业毕业后,先在厦门工作了三年,2014年回到武汉,一直在武汉市中心医院工作。

2020年1月8日,李文亮在接诊时遇到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患者并受到感染。武汉市中心医院发布的信息显示,李文亮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感染,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月7日凌晨2点58分去世。

魏安君,男,67岁,湖北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肖集村村医

据湖北日报报道,魏安君生前系襄阳市襄州区龙王镇肖集村村医,2012年开始担任肖集村四组组长。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他主动请缨,连续14天日夜奋战在肖集至文湾村的疫情防控点上,克服防护措施简单、村民防控意识不强、任务重人员少等困难,坚持全天候驻守卡点,测体温、先后劝返群众300余人次,因过度疲劳倒在抗疫一线,经抢救无效去世。

魏安君去世后,儿子魏雄伟接替了他的岗位。魏雄伟说,“十多年前,我考取了相关资格证,接替父亲成为了一名村医;如今,我还要继续接替父亲的岗位,坚持战斗在抗疫一线,为战胜疫情出力。”

梁武东,男,62岁,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退休医生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1月16日,梁武东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8日,其转到金银潭医院就诊,于1月25日早上7时许不幸去世。

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发布讣告称,梁武东是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退休职工,原耳鼻喉科主任,于2019年3月7日退休,在岗工作期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对于他的不幸逝世,医院表示沉痛哀悼。

张军浩,男,57岁,湖北黄冈市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副主任

据湖北日报报道,2月9日下午,连续“抗疫”16天后,黄冈市疾控中心预防医学门诊部副主任张军浩突发心梗去世。

当天,指挥部安排他第一次轮休。由于疲惫,张军浩睡到下午3点才起床,妻子张柳准备午餐时,发现他倒在客厅地上。等120救护车赶到,他心跳已停止。

林正斌,男,63岁,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科教授

据新京报报道,2月10日,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同济医院科教授林正斌教授感染新冠肺炎去世。

1983年,林正斌毕业于同济医学院医疗系,后从事30余年。林正斌现任武汉市分会副主任委员,他在肾移植术及术后治疗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邱飚,男,51岁,湖北武汉市古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

据楚天都市报报道,1月25日,邱飚有些不想吃饭,妻子帮他测了一温,显示39.8℃。第二天一觉醒来,他说不发烧了,就又接着去上班,晚上回来又高烧。之后,邱飚确诊患新冠肺炎,于2月10日不幸离世。

邱飚生前唱的《一生所爱》,让多位网友泪目,半天的时间近400万次播放。

许德甫,男,63岁,湖北省鄂州市中医医院前院长

许德甫为肝胆脾胃科主任医师,对胃病、消化道、糖尿病等疾病的治疗亦经验丰富。工作之余,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中西药不合理联用150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常见肿瘤的良方妙法》等专著8部。

据红星新闻报道,鄂州市中医医院宣传科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年过六旬的许德甫曾任该院院长,退休后除了被中医院返聘为专家外,还在另一家医院坐诊。2月13日,许德甫因新冠肺炎去世。

左汉文,男,46岁,湖北广水市太平镇群联村卫生室村医

据长江云报道,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村医左汉文主动请缨,连续20多天奋战在抗疫一线,因劳累过度突发心脏病离世。

左汉文1996年从广水市卫校毕业,1998年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之后就一直在群联村卫生室工作。

王兵,女,72岁,湖北武汉市洪山区王兵西医内科诊所主治医生

据新华社报道,王兵,1947年10月出生,湖南湘潭人,生前系武汉市洪山区王兵西医内科诊所主治医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在医疗资源极为紧张的情况下,王兵主动参与疫情防控工作,坚持开门接诊救治患者,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18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梅仲明,男,57岁,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

3月3日,曾荣获武汉市政府“光明特使”称号的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医生梅仲明不幸感染新冠肺炎去世。武汉市中心医院发布公告:该院眼科副主任、主任医师梅仲明,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工作中不幸染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3月3日中午12时在武汉市金银潭医院去世。

梅仲明医生是湖北省眼科学会委员,武汉市眼科学会委员,湖北省医师协会白内障学组委员。他擅长白内障、青光眼、近视等疾病诊断、治疗,是“香港健康快车”白内障复明手术武汉站的主要手术者之一,曾荣获武汉市政府“光明特使”称号。

朱和平,男,武汉市中心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

3月9日,朱和平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去世。据武汉市中心医院网站介绍朱和平擅长眼底病诊断治疗,和眼前后节激光治疗。

据“武汉发布”消息,朱和平是退休返聘的专家,一辈子为了医院勤勤恳恳工作,退休了还在为医院发挥余热,常年坚持在门诊坐诊,几乎天天都会上门诊。

董天,男,29岁,湖北宜昌枝江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3月21日,湖北枝江市人民医院麻醉科医生董天,因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前线突发脑血管意外,经抢救无效,在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不幸逝世。

董天去世前,一直在抗击新冠肺炎前线,参与抗疫35天,本周五是他30周岁生日。

张抗美,女,68岁,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返聘全科诊室临床内科医生

据新华社消息,张抗美,1968年参加工作,2002年退休,生前系武汉市硚口区宝丰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返聘全科诊室临床内科医生。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抗美主动要求到社区服务中心发热诊室负责发热患者预检分诊工作,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14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冯效林,男,66岁,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中医科返聘的副主任医师

据新华社消息,冯效林,1973年10月参加工作,生前系黄陂区人民医院中医科返聘的副主任医师。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冯效林所在的盘龙城院区被黄陂区防控指挥部作为定点医疗机构收治患者,他每天坚持接诊救治患者,在工作中不幸感染新冠肺炎,于2月27日经抢救无效以身殉职。

吴忠泽,男,武汉天安医院体检部主任

据红星新闻报道,疫情发生后,需要组织医务人员支援硚口区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于是医院抽调十名医务人员,成立小组,到隔离酒店参加医疗服务,负责附近社区隔离点的后勤保障和医疗管理工作,吴忠泽为主要负责人之一。

武汉天安医院院长钟红军说,2月18日中午,吴忠泽被同事们发现倒在办公室里,看到同事们前来援救时,吴忠泽还不忘提醒同事们:“戴好口罩,注意防护。”2月20日,吴忠泽因脑溢血抢救无效离世。

周宗德,男,武汉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技术工三级

据武汉科技大学官网消息,疫情来临时,周宗德坚守本职岗位,后因不幸感染新冠肺炎,抢救无效逝世。

崔靖,男,57岁,湖北省荆门市京山市卫生健康局党组成员

据湖北日报报道,1月23日,京山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成立,崔靖加入医疗救治和专家组。连续熬夜,崔靖的脸色越来越差。2月5日,崔靖中午抽空去医院检查,医生认为结石严重要求住院治疗。结果,他开了药就返回组里,一直忙到23时。

2月24日21时,在抗疫一线奋战32天后,崔靖突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经抢救无效因公殉职。

刘励,女,45岁,武汉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武汉市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成员刘励因感染新冠肺炎,不幸于3月20日上午离世。刘励系该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蔡常春的妻子,两人一直在医院工作。

武汉市中心医院官网2018年1月9日发布的一则“关于调整伦理委员会的决定”显示,刘励是伦理委员会办公室成员,为档案管理员。

左腊珍,女,59岁,湖北云梦县隔蒲潭镇中心卫生院副榜村卫生室村医

据湖北日报报道,从1月23日开始,左腊珍就没有回过家。她和镇中心卫生院医生詹春芳一起负责宋褚、副榜两个村2000多名村民的体温筛查、“四类人员”排查与防疫宣传工作。

直到1月30日,连续高强度的工作让左腊珍感到很疲惫,才去县城医院看病,每天打完点滴以后又返回岗位,2月3日(正月初十)累倒在工作岗位上。经过积极救治,她于2月28日不幸病逝。

孟庆波,男,52岁,湖北十堰丹江口市石鼓镇卫生院副院长

据十堰晚报报道,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孟庆波任卫生院医疗急救组组长,主要从事疫情防控的组织、培训、协调工作和新冠疫情防控医疗急救工作。1月25日以来,他一直坚守在防疫一线,吃住在医院。3月11日上午,孟庆波因突发心脑血管疾病,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刘文雄,男,50岁,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镇卫生院医生

据红星新闻报道,,2月13日,湖北省仙桃市三伏潭镇卫生院医生刘文雄在家中猝死。刘文雄之子刘航称,疫情发生以来,父亲作为内科医生一直在一线接诊。其提供的一份《医生每日就诊量》统计表显示,刘文雄在1月12日至2月12日共接诊患者3181人。

罗轩,女,湖北天门市中医医院罗轩医生

据天门网报道,1月17日,罗轩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没有向院方请假,一直坚持工作。21日在医院CT显示两肺感染性病变。市中医医院随即通知该科室人员全部停诊、隔离观察、到定点医院(市一医)发热门诊就诊。29日晚上突然病情加重,出现气促、胸闷,30日7时许送至市一医抢救,9时30分抢救无效死亡。阮惠芳(女),湖北省长江航运总医院技师

陈清山 ,湖北省荆门市京山仁和医院主治医师

邓林,湖北省武汉市急救中心科员

河南3人

王土成,男,37岁,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董村镇新王庄村村医

据中新网报道,2月10日,河南省长葛市董村镇新王庄村村医王土成因劳累过度,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年仅37岁。

王土成1999年从长葛市卫校毕业,2005年取得乡村医生资格证,此后一直在新王庄村卫生室工作。连续多日奋战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的王土成,为了全天候保持“战斗”状态,主动和家人隔离,将“卧室”设在了村卫生室。

姚留记,男,68岁,河南平顶山市郏县冢头镇北街村乡村医生

新冠肺炎疫情来势汹汹,身为村医的姚留记,投入基层疫情防控。除夕夜,一家人等着他吃饺子,可他却忙到晚上9点多才回家。

据河南日报报道,2月4日,姚留记早早出门,在离家只有300米的卡点执勤,忙得一上午没有回家。中午12点多,他匆匆回家,站着吃了几口饭便出了家门。下午1点多,姚留记给一名行人测完体温、做好登记后,拉着一条凳子坐下,说了句“不舒服”便晕倒在地,再也没抢救过来。

袁洋洋,男,36岁,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院长助理兼医务科科长

据大河客户端报道,在疫情防控期间,袁洋洋连续奋战,全天候坚守工作岗位39天,夜以继日,经常吃住在医院。

2月27日晚,在加班制定完《关于应对2020年春节假期后就诊高峰的工作方案》等相关文件后返回家中。28日凌晨4时许,袁洋洋突发心脏骤停,经抢救无效去世。

江苏3人

姜继军,男,51岁,江苏省泰州市人民医院感染科医生

据南方都市报报道,1月23日,姜继军医生在查房后奔赴发热门诊的时候,因呼吸心跳骤停倒下,经抢救无效后去世。在抢救姜继军医生的过程中,专家基本确定是心脑血管方面原因导致的猝死。

姜继军生前是副主任医师,从事感染病诊疗20余年,对不明原因发热待查的诊治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徐辉,女,51岁,江苏省南京市中医院副院长

据微信公众号“南京发布”消息,2月7日0时03分,在疫情防控中连续奋战18天,徐辉积劳成疾不幸去世。

徐辉很忙,她不仅是南京市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指挥部副组长,也是医院防治工作小组组长。在奋战抗疫一线的18天里,她牵头制定了《南京市中医院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应急预案》,组建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的医疗队伍,筹集防控物资……

朱峥嵘,男,48岁,江苏省南通市启东市南阳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病房组长

据启东市卫健委发布的消息,2月22日,朱峥嵘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抢救无效离世。朱峥嵘于1973年5月生,1996年8月参加工作,2017年11月入党,曾先后获得启东市卫生健康系统“十佳医生”、优秀员等荣誉称号。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年前就查出大动脉炎的朱峥嵘把住院通知书藏了起来,带领病房组全体医务人员投入到防疫战斗中。为了克服人少事多的困难,他主动担责,在病房值班的同时还兼带发热门诊值班,从除夕开始陆续工作,整整二十多天,他始终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

云南3人

陈健,女,26岁,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奎香乡寸田村村医

陈健,汉族,大专文化,2017年4月入职奎香乡寸田村卫生室从事村医工作,先后负责孕产妇健康管理、儿童健康管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等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据中新网报道,新冠肺炎疫情阻击战打响后,按照奎香卫生院安排,迟焕琴和陈健负责对寸田村新房、后山、中街等村民小组居家观察对象进行医学监测。2月12日10点左右,陈健骑电动车带着迟焕琴,在对寸田村上街组、新房组、后山组居家观察对象进行体温监测和防疫知识宣传后,行至寸田村漆树组“李家湾子”处时,撞在距离路面约2米的一块石碑上,导致两人不同程度受伤,随后被送医。

其中,陈健由于受伤较严重,经抢救无效于12日下午3点45分死亡;迟焕琴后被转至彝良县人民医院急诊科救治。

宋云花,女,46岁,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太平社区卫生室医生

据光明网报道,1月31日,开展了一上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的宋云花医生,在前往保山市隆阳区青华街道沈官园1号地的途中,13时30分许遭遇车祸,抢救无效,不幸去世

得知宋医生去世的噩耗,熟悉她的人们都难以接受。光明网报道,太平社区书记杨虎说:“她前天和我们在社区入口值班4个多小时,为了群众的安全排查外来人员,一直任劳任怨”。太平社区居民白祖芹说:“宋医生到太平社区这些年一直关心照顾我们,今天她走了,我们失去了一位最亲近的人。”

龚喊伦,女,32岁,云南德宏州陇川县清平乡中心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

据春城晚报报道,2012年10月,龚喊伦进入清平乡卫生院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龚喊伦负责新冠肺炎疫情流行病学调查、发热门诊预检分诊、疫情信息整理上报等工作。

3月11日17时29分,因连续30多天奋战在抗疫一线,劳累过度,龚喊伦在乡卫生院去世。

福建3人

毛样红,男,52岁,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仙阳镇中心卫生院副院长

据央视网报道,1月25日,毛样红在高速检查站检测过往车辆乘员体温。当晚9点多,一辆轿车途经此地看到信号后,误将油门当刹车,导致车辆失控,撞倒毛样红,后经抢救无效死亡。

据家属介绍,当天本不是毛样红值班。因为医院人手不够,毛样红主动申请加班。没想到发生了意外,在大年初一倒在防疫一线。

王福鹏,男,27岁,福建泉州鲤城区常泰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

据新京报报道,福建泉州酒店坍塌事故中,遇难者包括两名医护人员,其中包括27岁王福鹏。事发当天,他被安排到欣佳酒店值班。

唐凡,男,21岁,福建泉州万祥医院医学影像科医生

据澎湃新闻报道,2018年7月,唐凡大学毕业后并没有选择直接工作,而是选择了援疆。经过学校推荐、严格审核,他成为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新疆专项活动的一名志愿者。

3月7日晚,福建泉州欣佳酒店坍塌,唐凡遇难。福州市连江县一卫生院的医生王思南是唐凡的发小,疫情爆发不久,王思南就进入隔离区工作,“唐凡和我说,他很羡慕我,能在防疫一线工作。然而,他今天却倒在了一线。”

安徽3人

童明昌,男,50岁,安徽安庆望江县雷池乡卫生院院长

据安徽网报道,1970年出生的童明昌,一直在基层卫生系统工作。自1月23日以来,童明昌一直忙碌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一线,去世前一天晚上他还在院里值班。

3月8日,童明昌在医院值班时,突发脑溢血倒在工作岗位上。当日,童明昌在医院值班时,突然昏倒在工作岗位上,同事发现后立即拨打120,紧急将他送往望江县医院救治。

李家举,男,51岁,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段郢乡马大村村医

据人民网报道,今年1月下旬,新冠肺炎疫情暴发,李家举很快投身到疫情防控工作中。2月20日,李家举像往常一样在卡点值班,已经连续工作26天的他,突然感到身体不适。李家举从卡点出来时,走路已经有些重心不稳。

晚上9点多,他出现心源性胸痛,被送往阜南县人民医院。2月21日下午2点,经多方抢救无效,李家举永远离开了人世。

周新疆,男,42岁,安徽灵璧县冯庙镇泗张村村医

据安徽省卫健委官网消息,从灵璧卫校毕业后,周新疆就一直在家乡当起了村医,2019年9月来到离家10多公里的泗张村卫生室工作。

周新疆在抗“疫”战斗中,吃住在村,持续奋战24天后,于2月17日早晨8时许,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永远地离开了他心爱的工作岗位,生命定格在42岁。

湖南2人

宋英杰,男,28岁,湖南省衡山县东湖镇马迹卫生院药剂组副组长

据中新网报道,从大年初一开始,宋英杰连续多日在岳临高速东湖高速路口对过往人员进行排查,检测体温。2月3日凌晨,他和同事在高速路口值班后,回到在医院的宿舍。同日下午,宋英杰被发现在医院宿舍内猝死。

衡山县委宣传部表示,宋英杰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中,多日连续超负荷工作,因劳累过度引发心源性猝死,因公殉职。

张辉,男,56岁,湖南省卫生计生综合监督局党委书记、局长

据新湖南客户端报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张辉一直坚守在防控一线,先后带队到各大医院发热门诊、车站码头、疾控中心、高速公路的路口、关卡等地,督导疫情防控措施落实情况。

2月1日凌晨,因劳累过度,张辉突发心梗抢救无效,不幸逝世。

江西2人

蒋金波,男,58岁,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师

蒋金波(左一) 中国江西网 图

据江西日报报道,1月28日,在疫情防控一线连续工作多日,因劳累过度突发心梗,蒋金波经抢救无效去世。他最后一天的午饭,是方便面;最后的生命时刻,他还惦记着工作。

1982年从赣州卫校毕业之后,蒋金波一直服务于大余县疾控事业,先后历经2003年、2009年大余“7·3”洪灾、2013年禽流感、2019年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等重大防疫“战役”,多次被评为卫生系统先进个人。

陈祥田,男,37岁,江西萍乡芦溪县银河镇长竹村卫生计生服务室乡村医生

据中国江西网报道,陈祥田生前系芦溪县银河镇长竹村卫生计生服务室乡村医生兼武功山志愿者协会会员,疫情发生后,陈祥田作为乡村医生积极参加对返乡人员摸排登记、健康宣教、健康监测等工作,同时参加派出所为民工作室志愿队抗疫宣传及夜间巡逻站岗工作。

1月27日下午,陈祥田因劳累过度诱发疾病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于2月14日中午因救治无效去世。

海南1人

杜显圣,男,54岁,海南琼中阳江农场医院医生

据海南日报报道,1月18日,杜显圣在工作期间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自行用药2天。由于病情未见好转,1月22日到儋州市人民医院就诊,医院怀疑其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1月25日,被确诊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随即由儋州市人民医院转到海南省人民医院。2月23日中午,经抢救无效,杜显圣去世。

澎湃新闻此前报道,杜显圣是阳江农场医院出现的本地聚集性疫情的病患之一,他曾接诊过该院防保组组长贾某某,而贾某某早前与曾某某(其父母1月初曾到武汉旅游)有过密切接触。1月29日,海南省卫健委发布通报指出,截至1月29日,海南省报告两例本地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分别为杜某某(即杜显圣)和贾某某。

陕西1人

张建华,男,50岁,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湫坡头镇卫生院公共卫生科科长兼救护车驾驶员

据央广网报道,张建华参加工作以来,一直坚守在乡村公共卫生事业一线,负责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湫坡头镇公共卫生、慢性病、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扶贫等工作,并担负6000多户群众的预防接种任务,多次被旬邑县卫生健康局评为“健康卫士”,连续6年被评为旬邑县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2020年1月,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病假未满的张建华同志积极响应号召,提前返回岗位,担负起了全镇所有单位消毒防控和7个村12个检查点的疫情防控宣传工作任务。他连续二十多天奋战在疫情防控工作一线,每天工作10小时以上。

2020年2月3日,张建华在为湫坡头镇财政所消毒途中突发昏迷,经抢救无效去世。

内蒙古1人

包长命,男,50岁,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沙力根嘎查卫生室村医

包长命有肢体残疾,为人老实厚道,不善言辞,自1997年担任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察尔森镇沙力根嘎查卫生室村医。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中,作为嘎查唯一一名村医,包长命勇敢冲在防疫一线,主动承担起全嘎查30多名返乡人员的排查和健康工作。

据兴安盟委宣传部发布的消息,1月26日,包长命排查检测完第14名返乡人员后,在返回卫生室的路上突发脑出血,医治无效,于1月27日10时许,因公殉职。

广西1人

钟进杏,男,32岁,广西贺州市八步区灵峰镇卫生院副院长

据南国早报报道,疫情发生后,钟进杏主动承担危险系数最大的发热门诊和疑似病例住所消毒杀毒等工作。

2月28日,因日夜奋战在抗疫一线,钟进杏劳累过度猝死在卫生院宿舍,因公殉职。

广东1人

王烁,男,36岁,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员

据澎湃新闻此前报道,36岁的国家流调排查和巡回督导队员、广东支援湖北荆州医疗队员、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主管医师王烁,3月13日傍晚在走访查看社区疫情防控工作时,被一辆急速行驶的面包车从后侧撞倒,经全力抢救无效,当晚23时不幸因公殉职。

烁是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职业卫生评价所的流行病调查技术骨干,他所在的“疾控系统驻荆州市防控小分队”,被评为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

辽宁1人

崔志刚 ,男,49岁,辽宁省朝阳市卫生监督局副科长

据辽沈晚报报道,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严峻,朝阳市委市政府将全市分成7个疫情防控工作组,每组由一名市级领导牵头,组员都是来自不同部门的业务骨干,他们走村入户,近距离向村民传授疫情防控知识,指导各地做好重点人员的排查和隔离工作。

2月4日,他和其他5位同事驱车赶赴偏远的瓦房子镇、黑牛营子乡、六家子镇的防控第一线,不料,途中路滑发生车祸,49岁的崔志刚不幸因公牺牲。

甘肃1人

张勇,男,49岁,甘肃西和县洛峪镇喜集卫生院院长

据甘肃日报报道,3月4日凌晨3时,张勇因突发疾病抢救无效逝世,永远倒在了抗疫一线。

据同事王海平回忆,从大年初一开始,张勇就一直坚守在抗疫一线,像陀螺一样连轴转。3月3日晚饭后,和同事们一起谋划近期疫情防控工作的张勇突然感到头疼。大家安排他躺下休息,谁知这一趟,总是说“我来,我来”的他,却再也无法站起来。

贵州1人

韩钦,男,27岁,贵州道真县玉溪镇凇江村村医

从1月24日大年三十开始,按照统一安排部署,韩钦和村卫生室及村委会的几名同志投入到抗击疫情防控工作中。

1月26日,韩钦的27岁生日,他接到电话说一户家庭有人从湖北返乡,需要马上前往核实调查,便骑着摩托车出门。“哐当”,父亲韩忠庆听到一声异响,他跑过去看到儿子韩钦倒在地上,后脑勺撞到一块石墩,满地是血,摩托车也甩出去几米远。由于受伤严重,尽管医院全力救治,韩钦还是于当天中午去世。

来源:澎湃新闻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