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尔夫人的八字(撒切尔夫人面相)

万物皆甜 2023-10-11 00:46:32 网友整理

撒切尔夫人为何对普京很反感,还盼其下台,两人到底有何恩怨?

2005年,撒切尔夫人80岁的时候,那时中风还不严重,头脑很清醒。她在伦敦接见了俄罗斯反对派涅姆佐夫。从当时的资料显示看,撒切尔夫人与涅姆佐夫有一番对话,咱们来回顾一下。

撒切尔夫人问涅姆佐夫:“那个人会离开吗?”

涅姆佐夫回答:“我希望如此,但不可能离开”。

撒切尔夫人说:“我也知道是这样”,“但我从来就不信克格勃。”

这番对话的资料是从大公报查到一段记录,当然完整资料还没有找到。而撒切尔夫人与涅姆佐夫对话中的“那个人”是指的普京。从撒切尔夫人的问话中,可以看到她对普京很反感,希望普京下台。但作为普京的反对派,涅姆佐夫向撒切尔夫人透露,普京不可能离开,还将继续当总统。

从撒切尔夫人生平轨迹看,她与戈尔巴乔夫有交集,与普京并无任何交集,为何她如此反感普京呢?

01 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

其实撒切尔夫人与普京并没有任何交情,两人相差近三十岁,也是两个时代的人物。但普京上台后,撒切尔夫人这个老太太一直盯着这位叶利钦选的接班人,从第二次车臣战争,到普京上台后收拾那些寡头,其强势的一面已经在西方政界中打下烙印。因此,对于普京的情况,撒切尔夫人作为西方一个政客,她当然要关注。

因为普京曾是苏联时期的克格勃,长期从事情报工作,而撒切尔夫人对于克格勃情况更熟悉。苏联时期的克格勃在西方很有名,这个情报组织无所不能,而且手法很阴狠,很多西方国家对克格勃都有后怕的感觉。当然这种怕是带有一种意识形态的“怕”。

苏联时期,西方国家看待苏联就如另类,而且西方国家也不断丑化苏联的一切东西,也不排除克格勃的形象被西方所丑化。因此,对于苏联克格勃掌握俄罗斯权力,撒切尔夫人当然不满意。当初她致力于瓦解苏联的目的,就是让苏联解体,让俄罗斯弱下去,现在又出现一个苏联时期的人物,撒切尔夫人当然不满意。

在撒切尔夫人眼里,她脑子里早就深深烙上意识形态的印记,看待苏式国家都会带有这种眼光。英国也有情报部门是军情六处,当过首相的撒切尔夫人明白,作为一名情报人员,首要条件是要对国家忠诚,无论哪个国家,情报人员都会长时间培养,而苏联克格勃叛变很少。

在撒切尔夫人眼里,普京这样一个苏联培养的克格勃人员,一定会恢复苏联时期一切,那将是西方的梦魇。

02 西方战略未成的遗憾

苏联解体有很多原因,不过从解密的内部资料来看,也有西方国家不断渗透瓦解的因素。撒切尔夫人任期内知道西方国家对苏联的渗透。而西方解体苏联不是目的,还要把俄罗斯成更小的国家,让俄罗斯逐渐弱小。

但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依然还是一个强大的国家。最主要还是苏联解体是在一种和平环境的“友好分家”,加盟国之间并没有发生战争。因此,俄罗斯并没有伤元气。只是车臣战争时,让俄罗斯受点损失。

西方期盼俄罗斯弱小的愿望,只有产生一个亲西方的领导人,像戈尔巴乔夫、叶利钦这样的,西方才会满意,也能有希望把愿望实现。如果俄罗斯诞生一个强势领导人,那俄罗斯必将强大,西方再次肢解俄罗斯的企图就会泡汤。因此,普京成为俄罗斯总统后,西方意识进一步肢解俄罗斯的战略很难成功。

撒切尔夫人知道西方的战略,因此,她不希望普京长期当总统,希望普京被赶下台。从她与涅姆佐夫的对话中,我们能体会到撒切尔夫人这种遗憾。

03 希望俄罗斯越弱越好

近两年,西方国家之所以不断打压制裁俄罗斯,其实早在苏联解体后西方就已经形成统一的战略,那就是继续打压削弱俄罗斯。叶利钦在台上时,西方国家计划已经着手实施,可以看到叶利钦时代,俄罗斯经济受到重创。西方还支持车臣武装,意图肢解俄罗斯。

西方都知道,从历史上看,只要俄罗斯强大了,就会进行扩张,而且俄罗斯扩张很迅速。所以为避免历史重演,西方才联手制裁俄罗斯,不希望俄罗斯强大起来。但制裁打压俄罗斯目的很难实现,俄罗斯军事力量继承了苏联很强大,没有哪个欧洲国家敢与俄罗斯开战。

在撒切尔夫人的眼里,苏联解体了,俄罗斯一切要按照西方的体制,不能再形成一个强权。所以西方对于普京的反对派,一直暗中支持。而当年涅姆佐夫就是西方支持一个政客。

西方希望扶持亲西方的政客,然后才能控制俄罗斯,阻止俄罗斯进一步扩张。不过普京上台后,一系列强硬手段,让西方的打算破灭了。这里西方,就包括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一些西方政客。

撒切尔夫人作为一个前首相,居然接见普京的反对派,必然引起普京的不满。但也可以看出,西方在资助俄罗斯反对派,希望这些反对派不断闹事,也就是美国常玩的“颜色革命”。但这些在俄罗斯很难成功,以普京的性格,他对俄罗斯控制能力极强。

撒切尔夫人反感普京,就如他反感米洛舍维奇一样,对于任何社会主义体制的东西,她都反对。但世界并不是围绕西方转的,也不是围绕一两个政客。撒切尔夫人即使反感普京,她也改变不了俄罗斯命运。

图片来源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晚年的撒切尔夫人:吃到了重男轻女的恶果,儿子不孝,女儿不亲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不管你在生活中拥有多少成就,都没办法去追求真正的完美。要么事业无成,要么家庭有缺,要么梦想凋零,要么子女有亏。

撒切尔夫人作为英国的铁娘子,其一生的成功是非常醒目与出名的,从一个杂货铺老板的女儿长成一国首相,这种成就感很少有人能真正体会。

不仅如此,撒切尔夫人还拥有一份让人羡慕的爱情,她与丈夫的爱情令人向往:不管她在外面怎么拼,身后都有丈夫不离不弃的支持。

如此事业、婚姻又赢的人设,在现实中真的不多。

可惜,撒切尔夫人却没能笑到最后,在人到晚年之时,她只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如果时光我能够倒流,我绝不步入政坛,因为我的家庭已经为我的从政之路付出了过高的代价。”

什么代价?不是爱情,而是亲情。撒切尔夫人自己都必须承认,在婚姻中,她是一个幸福的女人,但在家庭中,她是一个失败的母亲。

与丈夫丹尼斯男爵相爱相伴50年,28岁一举生下龙凤胎,撒切尔夫人是幸运又幸福的。

绝对没有人想过,多年之后,那个铁腕、强势的铁娘子在丈夫突然离去之后备受打击。

她一度没办法接受丈夫离去的现实,经常会在女儿卡洛回家时这样问她:“你父亲没有离开我们,你看到他了吗?”

但这对于女儿卡洛而言,却是非常不想谈及的问题,每当母亲在她面前提及父亲,提及弟弟,她都会重新回忆自己孤独而又缺失的童年成长经历。

是的,撒切尔夫人看上去开明而睿智,但实际上她有着很可怕的重男轻女情结:明明是龙凤胎,她硬是将女儿单独分离出生活,只将儿子留在了身边。

或许也不是不爱,就是觉得没有时间,毕竟撒切尔夫人与普通的家庭女性不一样,她希望有更多的时间来面对事业。在这样的情况下,同时带两个孩子实在太难了。

“我非常担心我会就此与孩子为伴,再也没有剩余的精力去留给政治和工作,而我两者都想要——孩子和事业。”

世界上从来没有鱼与熊掌兼得的好事,撒切尔夫人却贪心地想要保持它们的并行。于是,她想出了一个将女儿送去寄宿学校,只留下儿子在身边的办法。

这对于一个女孩儿来说,心底所有的空虚都来自母亲的忽略。所以卡洛从小与母亲不亲,关系淡漠到可有可无。

长大之后,卡洛成为一名记者,然后又开始一个人在外工作,东奔西走。后来便是结婚,和丈夫直接住到了国外。

这种关系可以看得出来,撒切尔夫人将自己的“贴心小棉袄”给丢了,小时候的母爱缺失让女儿离她远远的,她们之间看不到温馨的亲情。

儿子马克,那是给了过多关注,却错将溺爱当成亲情的存在,撒切尔夫人为什么要一再纵容自己的儿子,自然也与她在工作中占时太多有关系。

马克曾经说过:我母亲认知中的爱不是拥抱,而是眼睛的对视。

这充分说明一个问题,撒切尔夫人其实在亲子关系中根本不懂得如何去表达自己的爱。

2003年,撒切尔夫人失去了人生中的依靠,那时的她已经78岁,而且有过一次小中风。生活虽然可以自理,但精神上的依靠才是她最大的心理慰藉。

但丹尼斯彻底离开了,一夜之间,撒切尔夫人似乎老了十岁,她的老朋友琳达·麦克道佳在看到她之后,深受震惊,后来在书里这样写道: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羡慕她(撒切尔夫人)的那股自信,但是现在,我从她身上看到的是恐惧和不安,她自己也感觉到了这些变化,她感到恐惧,因为她想要阻止这些变化却又无能为力。”

为什么恐惧?不是因为老了,不是因为丈夫走了,而是撒切尔夫人终于发现,过去亏欠孩子的东西,终于在晚年被摆到了眼前。

冷淡了女儿大半生,所以她们根本没有正常的情感交流。袒护了儿子大半生,错用溺爱将儿子送上了不归路。

说起那些对儿子的溺爱,足可以称得上撒切尔夫人为母亲史上的一种传奇。

马克是公认的被母亲养成“废人”的儿子,他从小是校霸,没少给父母惹事。

长大后又是个纨绔子弟,干过各种不靠谱的事,甚至差点叛国,最后还坐过牢。要不是撒切尔夫人给撑着,估计马克早失去自由之身了。

马克曾经离过一次婚,前妻说过一句话:“(马克)离开母亲就一无是处”,由此可见,马克是被养废的一代,他的一切潇洒与挥霍仅仅因为有一个可以为他背锅的母亲。

晚年的撒切尔夫人不可能再给孩子们过多的东西,包括她曾经拥有的溺爱。因为她多次中风,生活逐渐失去自理能力。

那时的撒切尔夫人早已经褪去了当年的风光与强势,就是个病态、衰弱的老太太。

可她的身边没有女儿的照顾,也没有儿子的陪伴,甚至在其过77岁大寿的时候,只收到了4张贺卡。

这对于一个声名在外的政坛达人而言,恐怕是无论如何没办法想象的吧?但又怎么样呢?撒切尔夫人什么都改变不了。

在80岁的时候,撒切尔夫人为自己张罗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生日趴,甚至连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都亲临现场。

可惜,那么多人来为撒切尔夫人祝寿,唯独不见她的女儿与儿子。他们在国外,哪怕是一个电话都没有打给她,于她们而言,母亲的生活只是她自己的生活而已。

这就是孤独,是撒切尔夫人无法面对的人生。在丈夫走了之后,这种状态一直持续陪着她,女儿偶尔会去看望她,但却无话可说。

后来,撒切尔夫人开始变得有点健忘,类似于阿尔茨海默病的状态,可两个孩子依旧没有人愿意长守在她的身边。

那时的撒切尔夫人是真正孤苦无依的,每天会长时间看着丈夫丹尼斯的照片,时不时与其“谈”几句话,但说的是什么,恐怕也不过是陈年往事罢了。

2013年,撒切尔夫人走完了自己的一生,跌宕又华丽。

可她的身后事又让人一言难尽:儿女依旧不在身边,甚至在母亲去世之后,两人还因遗产分配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这样的一生,这样的母亲,与其说撒切尔夫人是失败的,不如说是无效的。但是谁让她成了一个“无效”的母亲?恐怕她谁也怨不了,生活总是如此,你种下什么样的因,便会结出什么样的果而已。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