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庚白(林庚白简介)

超甜的布丁 2023-09-24 20:05:45 网友上传

神算子:13岁上北大,给自己算命后抛弃妻子,并成功把自己算死

1941年,林庚白着急忙慌地来到看相名家陶半仙家中,他紧紧攥住陶半仙的双手,近乎哀求地说道:“陶先生,您一定要帮我破解一下。”

陶半仙深锁眉头,半眯起眼睛仔细看了林庚白的面相,又摊开他的双手,认真看了又看。

过了大概三五分钟后,陶半仙才开口:“你既然也懂命数,又岂能不知天命难违?”

紧接着他又神色不安地说道:“你命数已至此,又怎能改变?去到没有战乱的南方避一避吧,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林庚白失望地回到家中,又提笔反反复复在纸上推演了多次,自己的生辰八字里的命数结果,还是和多年前算的一样,活不过45岁。

眼见今年已是44岁,死期在即。他却找不到任何破解之道,当下也只能听信陶半仙的,或许能逃过劫数。

于是林庚白决定携妻儿逃离战火重重的重庆,前往去没有战争的香港。

逃到香港后,他能否如愿破解了自己的45岁预言?人的命数真的是由天注定吗?

一代奇才年少得志,政治命途大放异彩

林庚白于1897出生于福建省螺洲镇,早年父母双亡,由家中长姐抚养长大。

他自小天资聪颖,敏慧好学,4岁时未经老师指导,便能出口成章。姐姐见他有成大器之才,便举力供他读书。

7岁时林庚白被姐姐送入私塾学习,那时的他不仅能读书断句,还能作诗,也因此被称为神童。

幼年时期起,他因才能超乎常人,行事也特立独行,常常恃才自负。

1908年,年仅11岁的林庚白在北京胡顺天府中学堂学习,狂傲的他在论文中斥骂孔子和周公,因而被学校开除。

接着家人又托人找关系把他转进北洋客藉学堂,他却又因为借“安奉铁路”问题大肆鼓吹革命而再度被学校开除。

接连两次都被开除,林庚白也不再想去中学堂,他决心靠自学直接考大学堂。

1910年时,年仅13岁的林庚白向考官谎称自己已18岁,去考京师大学堂。聪明如她,直接考进了这个北京的最高学府,也就是现在的北京大学。

这在当时都是天大的新闻。林庚白也因此得到了很多政要人士的关注。

在京师大学堂,林庚白不仅能在学识上得到深造,还有机会接受到新思想的洗礼。

1911年,汪精卫、孙炳文等有识之士创立了京津同盟会,汪精卫很赏识林庚白的才能,大力引荐他加入同盟会。

14岁的林庚白便从京师大学堂肄业,成为了同盟会最小的革命者。从此林庚白开启从政生涯。

也是在这年10月,辛亥革命的枪声正式打响后,林庚白便一直作为的助理秘书,跟随着参与辛亥革命。后来被众人推举为国会议员兼发起草委员会秘书长。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宣扬新革命思想,林庚白在北京主持了《报》,又在上海主办了《新闻》,并且他亲自撰文,观点犀利,文笔张扬,当时梁启超看到他文章后赞不绝口:“捧读大著,五体投地。”

林庚白不仅“文”能提笔撰文,还有“武”能抡刀杀人。看到新生仍遭受晚清封建势力威胁,林庚白便秘密组织了“黄花碧血社”,专门晚清余孽。

一时间,林庚白成为了政坛新起之秀,政治抱负和才能都得以施展。

1913年,“二次革命”失败,林庚白继续追随参与护法运动,但革命局势混乱不堪,政坛中也充满了混乱。

1915年辛亥革命胜利,而胜利果实却被袁世凯觊觎窃取。不得已辞掉了大元帅。

这时的林庚白自知空有一腔献身革命的觉悟并没有任何用处,凭他一己之力并不能扭转大局,而他也已厌倦政坛的尔虞我诈、阴谋黑暗,便主动退出了政坛。

林庚白年少得志,而热心政治, 慨然有澄清天下之志,也曾在政坛中大施拳脚、大放异彩。只可惜大局已变,无可奈何之下主动退出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弃政从文研学命理,算命成瘾名声大震

对政坛失望并退出后的林庚白,决定进入文坛后,选择用笔墨成文抒发他的拳拳爱国心。

林庚白非常热爱写诗,为重拾起自己的诗人梦,他去到了大都市上海,在那里,他拜晚清诗人陈衍为师,专心研究中国古诗和欧美文学。

后来林庚白加入了南社,与柳亚子、郑孝胥等诗人成为了密友,经常聚在一起,吟诗作孚、以诗寄情。

林庚白所作的诗词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巧妙地构思进先进的思想。

柳亚子就一向赞美他的诗词魅力雄厚,思想先进。林庚白也素有“中国一代诗人”之称。

林庚白虽然在政治和文学创作上都大有作为并名声在外,但真正让他名满天下的却是他的相命之学。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算命。

最初,算命其实只是他的一个兴趣爱好,在他弃政从文后,一次偶然机缘他接触到了命理学,因为他实在是太聪明,虽然起初只是粗浅地接触,他却能很轻松领悟那些深奥难懂的知识。

而且他发现研究这种玄乎其玄的命理学,居然能够宽解他心中的苦闷忧愁。

1915年12月袁世凯复辟称帝,本来退出政坛后便不再过问政事的林庚白,在得知此事后甚为愤恨,加剧了对袁世凯的攻击鞭笞。

林庚白是多么盼望着袁世凯早日下台。此时的他突然想起了自己研究过的命理学,他拿起纸笔,就开始推演起袁世凯的生辰八字。

随着推演结果逐渐展现在纸上,林庚白高兴地拍案叫好。原来,他推算出袁世凯不久之后便将下台并因病殒命。

林庚白言之凿凿地告诉了朋友,但众人不信并讥笑他胡说八道。林庚白便把预言刻写在了南社的墙上,并扬言等待最后的验证。

果然,袁世凯仅做了83天的皇帝便被推翻下台,下台后不久就身患尿毒症而不治身亡。

袁世凯的结局和林庚白预言的结果完全契合。

自此,林庚白“会算命并且算得奇准”的名声大震。许多权贵名流纷纷慕名而来,为求得林庚白给算上一名,不惜花费百元大洋。

最火的一次,有一个名流豪掷了400大洋求他算了一命。

所有找他算过命的人都惊叹太准了。人们赐他美名“神算子”。

而算命也顺理成章地被发展成了主业,林庚白也凭借着给人算命积累了人生的一笔巨额财富。

林庚白还给当时活跃在军政商学各界的知名人士推演预测,他成功预测出章士钊入阁、孙传芳兵败、除志摩遇难等,结果都逐一得到验证。

特别在预测到徐志摩有血光之灾后,没过多久,34岁的徐志摩因乘坐的飞机失事坠机,而最终尸骨无存。

这件事对林庚白的打击很大,他开始相信命数早已由天注定。

1931年,也就是徐志摩意外身亡的同一年,林庚白鬼使神差地推演自己的生辰八字,为自己算命。他命中主一吉一凶。

兴许出于好奇,他破了业内的规矩,算命先生是不能给自己算命的,而且天机不能泄露。他的命途又将何去何从?

计谋改命破解死局,天命难违死无归处

林庚白对自己的预测结果不甚满意,林庚白信命但不认命,他决定寻求破解之道,为自己改命。

先说命中一吉,是说他能娶到才貌双全的妻子。

而林庚白的婚姻现状是,他现任的妻子许今心是姐姐指定为婚的,两人虽然相处时相敬如宾,但确实是没有真感情,而且许今心怎么看都不算才貌双全。

于是林庚白下定决心要和许今心离婚,甚至不惜净身出户。

1931年,34岁的林庚白顶着抛妻的不义之名终于离婚。恢复单身后,林庚白便开始了疯狂的求爱情史。

他先后追求过唐瑛,张荔英、陆小曼和林徽因等名媛女星,每一次都疯狂热烈而往,但每一次都无果而终。

直到林庚白40岁时,才追求到他人生中的正缘,对方是小自己19岁的才女林北丽。

林北丽是大才女林徽因的堂妹,不仅人长得琼花玉貌,而且琴棋书画样样精通。

能娶到才貌双全的林北丽,正是应了他的命中的大吉。两个人婚后十分恩爱。这来之不易的爱情也更加激发出林庚白的才情,让他在诗词创作上又更进一步。

命中的大吉已然如愿。但还有一凶一直如有芒刺扎心,让林庚白耿耿于怀。

这一凶是他预测到自己会在45岁时死于非命。他多次反反复复推演自己的生辰八字,都是这个命数,而让他无计可施的是他没有找到破解的方法。

1937年,随着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南京沦陷,林庚白担心在战乱会真的让自己死于非命,为了躲避战乱,林庚白便携妻带子追随着国民政府去到了重庆。

躲避到重庆时,日军的战火还未席卷到大西南。暂时居于没有战乱的重庆,也让林庚白得以喘了口气。但心事难解,他仍是心中惴惴不安。

他一次又一次地为自己推演八字,企图能够寻找出一线生机。

1941年日本对政府首都重庆的大轰炸日渐频繁激烈,而这一年已是44岁的林庚白眼见着自己45岁大凶的预言临近。

为了破解自己的45岁预言,林庚白找到了重庆本地非常有名气相术名家陶半仙,陶半仙煞费苦心地给看了面相又看手相,最后告诉他,或许去到没有战争的南方还能觅得些许希望。

林庚白一阵欢喜,如同天上掉下馅饼般,自己能白捡回就一条命。但欢喜之后还是放不下忐忑的心,回到家又多次进行了推演。

根据陶半仙指点的,这次的结果似乎明朗了些。于是他决定再一次携带妻儿从战火重重的重庆躲到尚且暂时没有战争波及到的香港。

但终究是人算不如天算。林庚白到香港后不到十天,太平洋战争就爆发了,香港被日本侵占。

林庚白此前在南京、重庆时的职位是立法委员会,一向主张抗日,并多次公开在报刊上刊登自己的抗日主张,这双重身份使得他在香港格外小心。

当时的日本军接到情报,抗日军内部的一位重要成员正活动在香港。日军大街小巷设关卡,正在全城进行搜索。

12月19日,林庚白到街上购买完食品后匆匆往家中赶,被日本宪兵喝令停下接受检查,猛地被日本兵一喊住,林庚白的心突突地乱跳,慌乱中他拔腿就朝着回家的方向跑去。

这一跑可是直接引起了日本宪兵的怀疑,日本兵当即朝着他开了枪,这子弹可不长眼啊,直接从后背穿入击中了心脏。

林庚白当场毙命,惨死在香港街头。

34时林庚白自己给自己算了一命,45岁死于非命。这个45岁的预言从此成为了他心中一道过不去、放不下的梗。

当他知道自己将死于哪天时,不认命的他便一心执念于如何破解死局。

万般皆有命,半点不由人。

而林庚白太想改命了。命到底能不能改呢?

曾有《了凡四训》中讲到袁了凡自小时就被算一位仙骨道人算出自己将终于53岁,但是袁了凡却发愿行善积德,并发动全家人一起坚持每天做好事写功过簿。

这一做就是十多年,自己的命运也真的朝向了自己所期待的方向变好了。他安然无恙地度过了53岁,而且还多活了几十年。

你的命运到底由谁决定?

"命由己立,福由己求,福祸无门,唯人自招。"

一个人修好自己的心田才是最重要。

-END-

作者:织锦

编辑:毛毛雨

往期精彩文章推荐:

高考800多分!人大毕业后流浪街头,家人:他扔掉手机全国溜达

1959年,签下离婚报告,独自带6个娃,毛主席:再找一个

奇人们,宋美龄都去拜访的年轻人

一,韦千里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宋美龄动身去西安前,先去上海拜访了一位年轻人,这人叫韦千里,是一个占卜师。

宋美龄想问问他自己去西安有没有危险,是否安全。

韦千里用六壬给她起了个局,告诉她尽管去没危险。蒋先生也很安全。

韦千里这人很有意思,复旦大学毕业,却卖卜为生,年少成名,24岁写了一本教材,流传到现在成了经典。

他数次做生意均以失败告终,曾经买过一条街的商铺,想靠着收租过上财富自由的生活。

没想到一把火,毁了他想躺赢的路。

曾经买过黄金,结果大亏。

韦千里投资的很多生意,都以亏钱告终,简直是投资界的冥灯。

他看过自己的盘,慨然长叹这辈子不能大富大贵,只能做个神棍了。

1949年上海解放前,他去了香港,躲过了被破四旧。

一个高明的占卜师,大多人情练达,他们首先能保证自己衣食无忧人生安全吧。

有时候想想,如果有人写史,韦千里这样的人大约能进《方术列传》。

二,林庚白

1941年12月19日,香港。

一对日本兵堵住一个中年书生,不容分说对他开了数枪,中年人倒下的一瞬间,一个念头在他心中闪过:

我终于还是没躲过。

中年人叫林庚白,45岁。

林庚白年轻时是一个革命者,曾经加入过铁血铲除团,清朝政要。

辛亥革命后他当过众议院议员。

1927年四一二后,林庚白转信唯物主义。

林庚白还是个诗人,他曾加入著名的南社,和柳亚子郑孝胥过从甚密,自诩诗狂。

1933年林庚白曾写道:十年前论今人诗,郑孝胥第一,我第二。倘现在以古今人来比论,那么我第一,杜甫第二,孝胥还谈不上。

够狂。

但是林庚白出名还不是因为他的革命者或者诗人的身份,他出名是因为他是一个命理师。

林庚白留下一部书叫《人鉴,命理存验》,曾经洛阳纸贵,这本书是林庚白给当时一些达官显贵批命的案例。

当然,林庚白也给自己批过命,发现自己45岁将有一个大坎儿。

当时最大的坎儿无非是日军侵华,死于战争。

所以他的好朋友韦千里给他建议,躲到没有战争的香港去。

林庚白刚到香港十天,太平洋战争爆发。

旋即,国民政府对日宣战。

日军为了震慑在港的爱国人士,在尖沙咀枪杀了林庚白。

林庚白虽然有很多身份,但是,如果真有《史》,林庚白能进的大约还是《方术列传》。

三,司徒雷登

1876年,大清光绪二年,司徒雷登出生于杭州。

他的父母都是传教士,司徒雷登在中国度过了他的童年,11岁才回到美国接受教育。

再回到杭州时,当年的少年已经牵着身怀六甲的妻子。

1908年司徒雷登受聘于南京金陵神学院,开始他在中国的教育事业。

1918年,司徒雷登受邀北上,担任著名的燕京大学的首任校长。

燕京大学存续了33年,司徒雷登把一穷二白的燕京大学,办成了当时中国最好的学校,可谓费尽心机。

1946年,在司徒雷登70岁生日时,国共两方都派出了重要代表给他祝贺。也是在这一年,司徒雷登被任命为美国的驻华大使。

以司徒雷登对中国的了解,当时他是这个职务的不二人选。

但是,在历史滚滚洪流中,一个人怎么能改变一个时代呢?

1949年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司徒雷登没有随同南撤广州,他留在了南京积极和新的政府进行接洽。

这期间美国政府多次对司徒雷登的工作掣肘,6月24日是司徒雷登的生日,北京发出邀请,请他去北京过生日。

这时候白宫给司徒雷登发来一封信,要求他不得以任何形式任何时间前往北平,彻底关死了中美建交的大门。

司徒雷登只得回国,随即退休。

但是作为美国帝国主义的象征,老人家一篇《别了,司徒雷登》,直接宣示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失败。也把司徒雷登钉在了柱子上。

那个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人,是司徒雷登又不是司徒雷登。

回到美国的司徒雷登境遇也不太好,他被麦肯锡主义者怀疑和骚扰,后来他患上了脑血栓,在轮椅上度过了人生的最后13年。

1962年9月19日,司徒雷登在华盛顿去世,他的遗愿是葬在中国,和自己的妻子一起埋在燕园。

但是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他的遗愿只能成为遗憾。

直到46年后,2008年11月17日上午,杭州接纳了司徒雷登,他的骨灰被安葬在半山安贤园。

132年前司徒雷登出生在杭州,那时候中国还有皇帝,那时候中国总被列强打。

132年后司徒雷登再回到杭州,这里已经换了新天。

我想他应该很欣慰吧,司徒雷登曾自称:“是一个中国人更甚于是一个美国人”。

如果有人写史的话,大约司徒雷登也能被写进中国历史,按照传统,进的大约是《西夷列传》。

文:薛白袍

神算13岁上北大,为自己算命后抛妻弃子,算尽天下也算死自己

1897年4月21日在福建螺洲出现了一个“神童”,此人天生孤煞却又天资聪颖。

四岁时父母相继病故,七岁便能成诗,八岁就深得福州鸿儒赏识,福州八十岁高龄的文坛领袖谢章铤还亲自邀请八岁的他到城中会面,他十三岁便自学考入了京师大学堂。

由此看来将此人称为“神童”有过之而无不及,他就是奇人林庚白。

然而让人津津乐道的并不是他的“才华”,却是因为他精通命理擅长算命。当他“名震八方”人们也不会称他“神童”,却更愿意叫他“神算子”。

林庚白

青年才俊还是算命先生?

林庚白13岁就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当时的最高学府——京师大学堂,也就是今天的北京大学。

在北京大学学习的一年里,他不仅接触到了更高深的学问,也看到了先进思想。于是年仅14岁的他就深得汪精卫的赏识,在汪精卫的介绍下加入了同盟会。

所以在那个时期,同盟会讨论会议的桌上就有着一个小孩的身影,同盟会中年纪最小的会员——林庚白。

1911年,革命的枪声响起,武昌起义后林庚白16岁就被众人推为了国会议员兼先发起草委员会秘书长,除此之外他还是北大俄文教授,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国会议员和大学教授。

同年他还在上海和同盟会进步人士主办《新闻》,在北京主持了《报》。就算当时梁启超看到他的文章也不得不说:“捧读大著,五体投地。”

谁能想到做这些事情的人居然才十六七岁,那个时期的他无论是从政治方面还是从文坛来看,都能称作是“意气风发”。可是人生怎会是一帆风顺,不出意外的话要出意外了。

1913年,“二次革命”爆发了,袁世凯开始窃取革命果实,仇视人。林庚白也受到了影响,离开了政坛。

官场失意后,林庚白回到了福州,闲暇之余林庚白竟然研究起了“命理”,而且这一学便是两年。

1915年袁世凯复辟帝制,有着先进思想的林庚白悲愤不已,他推算袁世凯的八字后公然向外界发出消息:

“项城(即袁世凯)寿命将终,那些弹冠相庆者,徒以冰山为泰山”

他的本意是想要借此告诫袁世凯身边的幕僚袁世凯之举只是昙花一现,在历史前进的洪流中,袁世凯必定失败,并且还想激起世人的公愤,反袁复辟。

起初人们并不相信这个“乡野神算”,对他说的话不以为然。但是袁世凯当了83天的皇帝后,居然真的病死了,这可让当时的人们大吃一惊,从此林庚白名声大噪,人们都叫他“神算子”。

在袁世凯死后不久,林庚白就被很多名流邀请“算命”,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林庚白说出的“命理”却大多灵验。

袁世凯

传说他给徐志摩算命,他居然准确地推算出了徐志摩的死期,对徐志摩说:“你35岁前必然遭受大灾。”

徐志摩对他说的话不以为然,但是他的话居然真的成真了,徐志摩在34岁那年因飞机失事死在了事故中。

林庚白虽然说能算到,但是毕竟从小就是一个颇具进步思想的人,他自己刚开始是不信命的,在他的自传里他就说到:

“这本是偶然的,但中国人为侥幸心所支配,更因了历来的封建政治,都以命数为愚民之具,同时在家族制度的社会,也有很多利用着命数之处,所以‘玄之又玄’的命数,不期然而然的,普遍了整个中国的人们潜在的意识中,我就不得不倒霉,而被认作‘预言家’,虽则我并不以此为职业。”

记住这句“我并不以此为职业”,除了袁世凯和徐志摩外,其实林庚白还算了其他人。

在他所作的《人鉴命理存验》一书中提到,林庚白预言了孙传芳进攻浙江、林白水横死街头、廖仲恺死于非命等等,先不管认不认识这群人,但是它们的结果如何?

1924年9月25日孙传芳攻占了杭州;1925年8月20日上午廖仲恺遭到刺杀,在送往医院的途中身亡;1926年8月林白水因抨击军阀张宗昌被抓,在街头处死……

这些种种都是在事发之前,林庚白根据八字推算所算出的“命”,而这些“推算”却在往后的时间里一一验证。这些推算不仅仅让当时的人们为之感叹,连林庚白自己都有些难以置信。

可就是这一次又一次地“灵验”,动摇了林庚白“不信命”的意志。

以前的林庚白说“我并不以此为职业”和如今马云说“我不喜欢钱”一个道理,在他“出名”后,他开始走上了算命这条路,并且“每算一命,须致百金”。

虽说“不以此为职业”,但是却收入客观。

他替同乡黄濬、梁鸿志算命,林庚白说:“你们一人在半年之内,必有大凶。另一人 ‘将来非明正典刑不可’”。

后来黄濬做汉奸给日本人送情报时被抓,而梁鸿志同流合污,在抗战胜利后被枪毙。

因为算命有了“成效”,所以林庚白就彻底沉迷在了算命中,他不满足于算别人的“命理”,开始算起了自己的。

“走火入魔”

俗话说行有行规,林庚白从政界文坛涉足了“算命界”,并且还算得非常准,也算是一个颇有名气的“算命先生”了,算命者一般不给自己算命,但是林庚白想的却是:“我作为‘神算’,就得算算自己的。”

1931年林庚白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给自己算了命,而卦象却表明:

“命中有一凶一吉,凶指的是在50岁前会遭遇大难,吉指的是在自己会娶得才貌双全的妻子。”

算命先生影视图片

林庚白一看这卦象,悲从中来,想到自己50岁就要遭遇变故,他痛心疾首。不仅如此,他对这一推算深信不疑,多次推演结果依然不变。

自从他给自己算了命后,这一凶一吉便整天都围绕着他,在林庚白看来无论是吉是凶都会来,于是他就开始按照“命理”来活。

这么一算,林庚白先是打起了“吉”的主意,“命理”说他会有一个才貌双全的夫人,但是林庚白怎么也看不出自己的妻子有任何的“才貌双全”。

妻子许今心是林庚白18岁那年由他的姐姐介绍的,她的确算不算是才貌双全,出身农村的她甚至和这个“神童”有些格格不入,但是许今心一直任劳任怨照顾林庚白,还为他生下了孩子。

看着家中贤惠的妻子,欢快玩乐的孩子,林庚白是怎么也开心不起来,因为此时他正想着自己的“命理”。

为了遵从“命理”,这个理由让林庚白开始变得“风流倜傥”,他一面追求着他认为“才貌双全”得女子,一边催促着妻子和他离婚。

妻子不解他为何如此,每次争吵他只是“无奈”地说:“哎呀!这都是命。”

在林庚白的坚持下,二人在他算出“命理”这一年离婚了,林庚白净身出户,家中的财产全部都留给妻子许今心,连孩子也不要,他像是中了邪一般把自己的过往都留在了这个家中。

陆小曼

离婚后的他就更加风流了,他先后追求过张荔英、陆小曼、唐瑛等名媛,虽然他“算命”一绝,但是这些有头有脸的人都看不上他。

后来他又“看上”了政府铁道部的女职员张碧,他以为这个有着先进思想的女职员会是他志同道合的伴侣,便写了不少情诗表达爱意,可是中就是他一厢情愿,张碧也从未想过和他结婚。

这个“才貌双全”的佳人只要一天不出现,林庚白就一直“风流”。据说他还追求过林徽因、柳亚子的女儿柳无垢等。

不过真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一直到1937年他40岁时终于遇到了欣赏他才华且才貌双全的女子,和他相差20岁的才女林徽因的堂妹——林北丽。

林北丽和林庚白

二人都可以算是诗人,由于林庚白写诗作词颇具才华,二人相见后都觉得相见恨晚,于是不久后就结婚了。

林北丽的确是才貌双全,这一点真的被林庚白“算”准了。

林北丽的出现让林庚白更加确信为自己算得命理,他认为娶到林徽因的堂妹算是“大吉”,大吉出现了那么“大凶”也肯定也会灵验。

“才貌双全”出现后,他又开始愁眉苦脸了,因为自己如今40岁了,“命理”表示自己活不过50岁,他一天比一天担忧。

惆怅的林庚白每天都给自己“算命”,一直筹划着如何“改命”。

算尽天下也算死自己

1937年,抗日战争正式打响,后来由于时局动荡,南京沦陷。

林庚白依然忘不了“大凶”,为了躲避战乱和,1941年初林庚白带着妻子去到了重庆。

在重庆生活的时光里,不时会有日军敌机进行轰炸,而日军每投一颗炸弹,林庚白都要重新将自己的八字推算一通。

听着外面飞机的轰鸣,炮弹的爆炸,林庚白很难镇定下来,没日没夜地在害怕,在担心,他多次推算自己的“命理”,只是希望能够找到“改命”的方法。

两天之内几百次的推算也没有任何改变,这个“大凶”然围绕着他。

由于战乱营养缺失,再加上他夜不能寐,很快林庚白就病倒了。然而,林庚白生病后并未找大夫,而是找来了当时在重庆非常有名地看相名家陶半梅。

连续的病重让林庚白以为自己将在44岁就要遭遇“大凶”,“走投无路”下只好从另外的渠道寻求改命之法。

陶半梅看后,也和林庚白推算的一样,陶半梅说:“这次未必就是‘凶’,但这过后也一定会死于非命,你还是找个乡下避避。”

事后,林庚白结合着陶半梅的说法,又推算了自己的“命理”,他又算出了一线生机:

“到没有战争的南方,可以逃过一劫。”

时期看相图

可如今到处战事四起,去往何处才是没有战争呢?林庚白锁定了当时还在英国统治下的香港躲“大凶”。

1941年12月1日,林庚白带着妻子来到了香港,林庚白本以为终于找到一个没有战乱的落脚处,可是老天像是和他开玩笑一般,在他们来香港后的周,太平洋战争爆发了,日军随即侵占香港。

12月19日下午,林庚白出门购买日常用品,很不巧在楼下遇到了正在巡逻的日本兵。

当时,林庚白是属于主张抗日的主要分子,在重庆时他就担任了立法委员,虽然如此,但是这个职位并不足以让日军专门派人抓捕。

可是非常离奇,日军情报竟然出错,将林庚白立法委员的身份错误地写成了中央委员,日军在得到林庚白在香港的消息后,随即就对这个假委员进行全城搜捕。

林庚白也知道这个消息,但是他只知道要抓他,并不知道是什么缘由。所以出门时他都是乔装打扮,帽檐压得很低,还戴着围巾隐藏身份。

当天他下楼买东西,看到日军巡逻他依然故作镇定,但是日本兵对这个捂得严严实实的人心生怀疑,便大声呵斥叫他停下接受检查。

此时林庚白想起自己的“命理”,心中想起“命理”的大凶,脑海中又回想起陶半梅那句“你一定会死于非命”,心中害怕不已。

日军刚要拿下他的帽子,他拔腿就跑。随后,日军枪响,子弹从身后穿透心脏,林庚白当场毙命,那时他45岁。

他“算”到了袁世凯不久暴毙,“算”到了徐志摩35岁前遭祸,甚至是廖仲恺、孙传芳、林白水,可是最不该的就是“算”到了自己的“大凶大吉”。

算尽天下也成功地将自己算死。

顺其自然

对于林庚白算命这件事,后来多有争议,林庚白出名大多是因为文章和诗集,当初在政治上沉浮后,林庚白在文坛却是大有作为。

他和杜甫比,和郑孝胥比,他曾说:“十年前郑孝胥第一,我就是第二,这多年过后,论古今而言,我才是第一,杜甫第二,郑孝胥微不足道!”

那林庚白是否真懂命理?这答案是肯定的,只是林庚白属于是会算命,但是不能“保命”

时期有很多人在命理方面颇有建树,其中不得不提的有袁树珊、韦千里,二人合称“南袁北伟”,林庚白在命理上的理解和这两人比,可以说是天上地下,可是他和韦千里却有着相同的地方,那就是“算自己的命”。

可当他“算出”自己经历什么后,他和林庚白的做法却有着天差地别。

韦千里除了给别人算命还给自己算,但是他和林庚白不同的是,当他知道他的“命理”后从未想过要去改变,他甚至承认自己是“终无大望”。

但是他的一生真的“终无大望”吗?其实不然。

他为、宋美龄、吴佩孚、阎锡山等人都占过卦,而且大多都如他所言。那么他是否改了“终无大望”的命理了吗?没有。

他的6个孩子对于命理全都不感兴趣,甚至认为他的命理就是封建迷信,导致韦千里的衣钵并无人继承。

可是韦千里非常高兴,并未因此悲伤,他的子女们也颇有建树,六个孩子中四个博士两个硕士,全都学业有成。

韦千里在“命理”领域可以算是“德高望重”,他自己推算自己的八字,如果说准确度肯定会比林庚白更加可靠, 可是他并未像林庚白那样去刻意迎合,而是顺其自然,事态自然也往好的方面去发展。

林庚白与其说是“算”到了自己的死亡,不如说是因为“算到”所以死亡。

如果不刻意的和妻子离婚寻找那“大吉”所说的才貌双全,是否就不会存在“大凶”。

后来的一切都像是他自己去构建出来的“框架”,如果他不刻意的去改变“命理”,许多事件就不会出现。说白了就是他自己“算”到了命,但却被命理所套,忘却了事实的本身。

日军轰炸本是战争时期的常态,而他也如惊弓之鸟,以为是“大凶”将至。

如果不是太在意“命理”,也不会在生病时不找医生却找来了看相的陶半梅,因为陶半梅的话他又把自己弄到了香港,在香港就遇到了他所谓的“大凶”。

这个过程中,他一直致力于改变“命理”,可是“命理”的结果没有发生改变,反而这个结果更像是因为他的刻意而提前到来。

作者认为既然命运已定,人终有一死,那何必惧怕,坦然面对顺其自然那便是最好。

知事之不可逆,当顺势而为。

参考文献:

《文化奇人林庚白探略》.林怡

《“神算”之死》.朱文玉

《林庚白研究综述》.闵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