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兑下坎(上兑下坎卦详解)

煮酒送别 2023-05-30 01:57:14 网友投稿

周易第四十七卦:困卦 泽水困 兑上坎下

周易第四十七卦 困 泽水困 兑上坎下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彖曰:困,刚掩也。险以说,困而不失其所,亨;其唯君子乎?贞大人吉,以刚中也。有言不信,尚口乃穷也。

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见。象 曰:入于幽谷,幽不明也。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亨祀,征凶,无咎。象曰:困于酒食,中有庆也。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象曰:据于蒺藜,乘刚也。入于其宫,不见其妻,不祥也。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象曰:来徐徐,志在下也。虽不当位,有与也。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象曰:劓刖,志未得也。乃徐有说,以中直也。利用祭祀,受福也。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象曰:困于葛藟,未当也。动悔,有悔吉,行也。

困卦卦象,泽水困卦的象征意义

困卦,这个卦是异卦相叠,下卦为坎,上卦为兑。坎为水在下,兑为泽在上。泽水落入坎水,泽水减少;坎水流入东海,坎水减少,水势越来越少就会遭受穷困。从另一个角度来分析,两水合一,水势增大而成灾,灾难就会给天下人带来穷困。

从卦象上看,坎为险在下,兑为悦在上。这又意味着先遇危险而后受困,后因困难克服而喜悦。这意味着陷入困境,才智难以施展,仍坚守正道,自得其乐,必可成事,摆脱困境。

困卦位于升卦之后,《序卦》之中这样解释道:“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一直升进,最后总会遇到困境。在困境之中,正好可以考验人格,并且会出现转向通达的契机。

《象》中这样解释困卦: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这里指出:困卦的卦象是坎(水)下兑(泽)上,为泽中无水之表象,象征困顿;作为君子应该身处穷困而不气馁,为实现自己的志向,不惜牺牲生命。

困卦象征着困顿,告诫人们困境求通的道理,属于中上卦。《象》曰:时运不来好伤怀,撮上押去把梯抬,一筒虫翼无到手,转了上去下不来。

【困卦卦象,泽水困卦的象征意义释义】

此卦卦名为困。甲骨文中的“困”字是一个房屋里面长着树木。屋子里面怎么会长着树木呢?原来是树木与杂草充满房屋的意思。这样的房子,肯定是没人住的。所以《说文》中说:“困,故庐也。”也就是说是被人废弃的房子。可是这种房子真的没人住吗?有,流浪的穷苦人会临时手巴这里当作一个安身的家。所以困的引申义便是穷困、贫穷。俗话说“花无百日好,月无三日圆”,升官发财不会没有穷尽的时候,最终也有削官剥职而陷于穷困的时候,所以升卦的后面是困卦。这就是《序卦传》中所说的:“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

困卦卦画:困卦的卦画为三个阴艾三个阳爻。

困卦卦象:从卦象上进行分析,困卦上卦为兑为泽,下卦为坎为水,大泽的底下有水,则表示大泽水资源枯竭,所以泽上无水,这就是困卦的大形象。泽中没有水,那么泽中的鱼奸等必然无法生存,所以有被困的形象;泽中鱼虾因水少而亡,那么居于泽旁的人们自然会无所渔猎,所以会导致生活穷困,这是困卦表达的另一层含义。

周易,困卦,泽水困,兑上坎下

解释翻译

困卦:亨通。占问王公贵族得吉兆,没有灾祸。有罪的人无法申辩清楚。

初六:臀部挨了刑杖打,被关进牢房,三年不见外界天日。

九二:酒醉饭饱,穿红衣的敌人来犯,于是祭犯求神。占问出征,得凶兆。没有灾祸。

六三:被捆在嘉石上示众,又被关在四周有蒺藜的牢里,释放回到家里,妻子却不在了,凶险。

九四:犯人被关在囚车里,慢慢走来。这很不幸,但最后被释放了。

九五:被穿红衣的人抓去,割掉鼻子,砍断了脚,后来逐渐逃脱,赶快祭祝求神保枯。

上六:被关在四周有葛廷和木桩的监狱里,想动身越狱的话,就会悔上加悔。占问出征,得到吉兆。

①困是本卦的标题。困的意思是困厄,倒霉和关押。全卦专讲刑狱。 “困”字与内容有关,又是卦中多见词,所以用作标题。

②言:用作 “愆”,意思是罪过。信:申辩,说清楚。

③困:这里的意思是挨打。株 木:指打人的刑杖。

④幽谷;这里指监狱。

⑤觐(di):看见。

(6)朱绂(fu):红色的服装,这里代指穿红色服装的民族。

(7)石:嘉石。 古代树立在朝门左边当众的地方,用于惩罚犯人。

(8):蒺藜:这里代指监 狱。

(9)徐徐;慢行的样子。

(10)金:禁。金车:关押犯人的囚车。

(11)劓(yi):割掉鼻子。刖(yue):砍掉脚。

(12)徐;逐渐。说:用作 “脱”。

(13)葛藟(lei):一种有刺的蔓生植物,种在监狱外,以防犯人逃跑。

(14)臲兀(nie wu):木桩,围在监狱外,防止犯人越狱。

上一篇:周易第四十六卦:升卦 地风升 坤上巽下

下一篇:周易第四十八卦:井卦 水风井 坎上巽下

全 文:周易

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存在着先天的缺陷

周秋鹏

很多人学易经,是从背诵六十四卦歌诀开始的,乾坤屯蒙需讼师,比小畜兮履泰否……通过这首歌诀的背诵,而记住了六十四卦的卦名。

那么周易六十四卦,为何这样排列呢,也有不少人著书写文来解释。认为周易六十四卦阐述了天地万物从开始到终结。这样的文章看多了,会发现很多作者也就是牵强附会,讲些是似而非的道理。

搞研究要往深里琢磨,先要把研究的对象琢磨透。比如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是如何形成的?实际用了两种不同的模式。

如开头两卦,乾卦和坤卦,乾卦是六根阳爻,坤卦是六根阴爻。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实际就是同位阴阳互换,坤卦是把乾卦的每一根阳爻都换成了阴爻。这种模式在最后两卦也得到了体现,那就是既济、未济。既济六根爻从下到上,分别是阳、阴、阳、阴、阳、阴,而未济则换成了阴、阳、阴、阳、阴、阳。刚好是两卦同位的爻阴阳互换。跟开头的乾坤两卦是一种模式。

但是从第三卦到第四卦,就变成了屯卦和蒙,这是一种什么关系呢,实际蒙卦是把屯卦的六根爻上下颠倒,也就是把整个卦象翻过来看。屯卦六根爻从下到上,分别是阳、阴、阴、阴、阳、阴,变成蒙卦为阴、阳、阴、阴、阴、阳。两卦互为上下颠倒。

第五、第六卦需和讼,同样是互为上下颠倒的模式,把需卦翻过来,就是讼卦,讼卦颠倒了就是需卦。

因此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就用到了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是两卦之间同位阴阳互换,两一种是两卦之间上下颠倒。

那么最初那个用这种顺序排列六十四卦的人,为何要采用这两种模式呢。

实际这里面还有一种模式,是同时包含着两种模式的,比如泰卦和否卦,两卦刚好是上下颠倒,又刚好是同位阴阳互换。也有一些卦是无法上下颠倒的,比如颐卦,小过卦,大过卦,中孚卦,把它们上下颠倒了,还是那个卦。

所以原作者无法把六十四卦分成三十二对上下互为颠倒的卦。只能一部分上下颠倒,一部分同位阴阳互换。

但是这么做存在着一个先天的缺陷。因为两个卦象,上下颠倒和同位阴阳互换,性质是不同的。比如乾、坤两卦的关系,跟屯、蒙两卦的关系,既济、未济两卦的关系,和剥、复两卦的关系,并不相同。严格地讲,复卦对应的是姤卦,剥卦对应的是夬卦。这是从六十四卦方圆图中可以看出来的。

意味着这个作者在排列六十四卦时,把两种不同的模式混杂在一起了。如果卦象跟卦象之间,是乾、坤二卦的延续,并符合结尾的两卦既济和未济,那么作者应该从头到尾保持一种模式,就是两卦之间同位阴阳互换。这是可以把六十四卦分成三十二对的。

所以读古人的书,也不要太迷信。一本书讲穿了,是某个人编写出来的。只要是一个人,脑子就有局限。比如,周易六十四卦,为何要用两种不同的模式?实际经不起深究的。因为用同位互换一种模式已经足够了。

而六十四卦圆图,就是按照这种模式排列的,六十四个卦象分成三十二对,相关的两个卦象在圆图上可以用一个直径连接在一起,乾卦对应坤卦,离卦对应坎卦,恒卦对应益卦,屯卦对应鼎卦,这才是最完美的组合。

那么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为何出现这样的先天缺陷呢?有几个可能:

一是在周易之前,还有连山易和归藏易。据说连山和归藏中的卦象排列跟周易是不同的,连山是从艮卦开始的,归藏是从坤卦开始的。因此有可能是完成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的人,是一个位高权重的人物,因此一旦形成了文本,就没有人再敢提出异议,然后流传至今。

二是在流传中,原始文本遗失了,根据各种不同的文本,合并成了周易六十四卦的排列顺序。

还有一个可能是作者用这两种模式,为的是让学习者从不同的角度熟悉卦象,用不同的视觉来观察卦象,比如两个卦象,可以上下颠倒,也可以同位阴阳互换。观察一个事物同样也可以运用这些思路和方法。所以故意留下了这个看上去有点缺陷的文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