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音灵签6签解签(观音灵签6签解签详解)

往事如风 2023-06-07 13:12:04 用户分享

观音灵签 第二十七签

【签诗】

一谋一用一番书 虑后思前不敢为 

时到贵人相助力 如山墙立可安居

【智慧】

此签有“戒慎恐惧”之意,提醒众人凡事自食其力。有时人会想攀附权贵,认为如此便可高枕无忧,但是任何事无绝对。故事中李邺侯之所以坚辞所有官职厚禄,即是因为他知道伴君如伴虎,树大易招风,更不愿被名利束缚。因此不要妄想一步登天,凡事靠自己实力打拼,与人合作时见好就收,免得沉溺其中无法自拔。

【典故】李邺侯白衣宰相

李泌(bì)(722年-789年),字长源。祖籍辽东郡襄平县(今辽宁辽阳),生于京兆府(今陕西西安)。唐朝中期政治家、谋臣、学者,北周太师李弼的六世孙。

李泌出身辽东李氏。自幼聪颖,深得唐玄宗赏识,令其待诏翰林,为太子李亨的属官。后遭宰相杨国忠忌恨,只得归隐名山。安史之乱时,李亨即位于灵武后,召李泌参谋军事,因李泌那时没有官职,只穿一身白衣(唐朝无官职的只可着白衣),故而李泌有“白衣隐士”之称。不久又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再次隐居衡岳。唐代宗即位后,再被召为翰林学士,接连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被外放至地方任职。唐德宗时入朝拜相,参预内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的筹划,对内勤修军政、调和将相,对外联结回纥、大食等国遏制吐蕃,达成“贞元之盟”,使边陲安定,在相当程度上保证了贞元时期唐帝国的稳定。累官至中书侍郎、同平章事,封邺县侯,世称“李邺侯”,也尊称“白衣丞相”。贞元五年(789年),李泌病逝,享年六十八岁。获赠太子太傅。

李泌博涉经史,精研易象 。善作文章,尤工于诗。有《李泌集》二十卷 ,今已佚。《全唐诗》录其诗四首。

观音灵签 第四十六签

【签诗】

勤君耐守旧生涯 把定心肠勿起歹 

直待有人轻著力 枯枝老树再生花

【智慧】

此签有“随缘自在”之意,意味着人贵自立。很多成功的人,在尚未成名之前,都过着普通的生活,甚至没有料想到自己会成功,所以不必因为默默无名而沮丧自卑。无须羡慕别人,应当坦然乐观地看待现状。每个人的三观不同,不要被别人的言语影响。事情不论大小,只要是对的就尽力去配合。凡事尽心自律无愧于心,必有一显身手之机缘。

【典故】赵韩王为村学究

赵普(922年--992年)字则平,幽州蓟(河北蓟县)人,五代至北宋初年政治家,北宋开国功臣。

后唐时幽州苦兵,赵普的家迁徒到镇州(河北正定),当地豪族魏氏以女儿嫁给赵普,后来又迁徒到河南洛阳。周显德初年,赵普转至滁州西境任教村学,若有争讼者,多拜访赵普以判决对错,人称赵学究,时年三十五岁。显德三年(956年)春,周世宗征淮南,赵匡胤奉命攻滁州,驻军其地,由于村人都询问赵普论决事情,宰相范质就奉他为军事判官。世宗驾崩前,赵匡胤升任殿前都点检,以赵普为掌书记。

本故事告诉我们,做好当前的工作,机会一旦来临,即是发迹的开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