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属猪女在2022年怎么样(71年属猪女在2022年怎么样7l年属猪女明年哪方大利)

气宇轩昂 2023-06-03 19:54:36 网友分享

2022年最惨男人:儿子“发疯”3天,亲妈狂赚1亿

文/ 金错刀频道

“少爷发疯文学”彻底火了。”

汪小菲连发20+微博怼前妻,使得“4000万电费”“天价床垫”,一夜之间成为网络热词。

#付电费#相关话题总阅读量超过14亿,盖过了世界杯的热度。

有餐饮老板留言:比我一天发的广告还多,我得检讨一下自己。

还有人吐槽,这比肯德基疯狂星期四还疯狂!

故事发展到最后,竟成了全网为光头付电费。

汪小菲母亲张兰的直播间,涌入230万人,3天时间销售额将近1亿。

他们还把酸辣粉,捧成了超级大单品,冲刺到全平台的爆款榜榜一,超过李子柒酸辣粉。

最关键的是,汪小菲创立的麻六记,彻底出圈了。

线下门店开始排队,线上直播日销量达到700万,直接卖缺货,都是8天起步的预售状态。

成立不到2年的麻六记,从小范围出圈,变成国民网红,仅用了1天。

麻六记,用实力证明了,有个自带流量创始人的重要性。

出身名门的麻六记,从不缺流量

新餐饮品牌迅速崛起的秘诀基本都是:三分靠口味,七分靠故事,麻六记靠的是出身。

麻六记的高端川菜基因,早在20年前就刻下了。

1992年,张兰拿着在加拿大“背猪”赚来的2万多美金,从一家川菜店挖来一名经理一名厨师,亲自去郫县砍了上百根碗口粗的竹子,回北京创办了“阿兰酒家”。

靠着正宗川菜和独特的装修风格,“阿兰酒家”迅速爆红,成为北京最受欢迎的中餐馆之一,一天流水最高能达到4万。

有阿兰酒家打下的川菜家底,张兰2000年又创立了名震北京的俏江南,并在全国开了50多家分店,还成了中国高档餐厅的代名词。

俏江南给麻六记打下了做高端川菜的底子。

在俏江南进门时,有服务人员向你播报纳斯达克指数,一份炒青菜能卖到80元。

巅峰时期俏江南旗下有7000名员工,全国门店每天接待2万名客人,营业额能达到11亿。

汪小菲作为俏江南的执行董事,把爆款川菜和高端中餐的基因完美继承下来了。

当汪小菲2020年决定开麻六记时,首店的选址在建国门外大街国贸城北区,这里正是俏江南的起点。

麻六记在宣传中表示,其管理层来自俏江南的老班底,而餐饮最仰仗的供应链,也多亏了俏江南时期的积累。

以川菜为主要产品的麻六记,连招牌菜也是俏江南时期的爆款毛血旺,为了这道菜,麻六记还曾举行过“毛血旺大赛”来吸引目光。

正因为如此,麻六记除了是汪小菲的第二次创业,还被称为“新俏江南”。

麻六记背后的金主张兰、汪小菲、大S自身都自带流量,开业之初就能迎来半个娱乐圈捧场。

自从麻六记开业,汪小菲在微博里,更是加大了对餐厅的宣传,汪小菲母亲张兰更是火速注册了抖音账号,日常发文不乏为餐厅站台。

汪小菲在娱乐圈的受关注度成为了“吸客”密码,大S和汪小菲的每次恩怨情仇,几乎都能为麻六记带来一波流量。

这次汪小菲“发疯”,有不少消费者表示“支持一波北京爷们儿”“支持一下电费”而前往麻六记消费,有上海的网友表示,“排了一个多小时队才吃上”。

就连大S的声明最后,都要加上一句“祝麻六记生意兴隆”。

自带光环的麻六记,借着汪小菲与张兰的话题度,很快就成了活跃在各社交平台上的“网红品牌”。

昔日差等生,靠八卦赢麻了

资金+经验+资源+流量,该有的麻六记几乎全都有了,但还是活成了差等生的样子。

最近一次出现在大众视线中,是张兰在直播间卖惨,说4家上海门店已关闭,每月亏损200万。关于麻六记餐厅“不行了”的言论和#汪小菲面临破产#的话题迅速登上热搜,逼得汪小菲不得不出来辟谣,“我们活得好着呢!”

靠卖惨都掀不起大波澜的麻六记,这次却因为汪小菲的发疯文学火出了圈。

尤其张兰在直播间的一套组合拳下来,麻六记3天干出了过去半年的销售额。

麻六记靠爆料式卖货出圈,让吃瓜群众欲罢不能,总共分两步走。

第一步:满足观众窥私欲

把“家丑”转化成麻六记的卖点,是张兰和汪小菲直播间很多吃瓜群众喜闻乐见的。

去年11月,“大S和汪小菲离婚”的话题登上热搜,张兰即使人在高铁上,也立刻做起了直播。

她在直播中喊话,“儿孙自有儿孙福。小菲都四十岁了,我管他呢?”耿直的大姐形象一下子为张兰圈粉无数,那场直播的点赞一度达到了5.3万。

嘴上虽然说着做自己,但之后张兰的直播内容,总是精准地踩中大S和汪小菲二人结婚、离婚、互怼等各种热门话题的节点。

她会在直播中“无实物表演”与大S和汪小菲通话,深切关怀儿子的感情生活。

这次汪小菲和大S冲上热搜时,张兰一边直播间里回怼大S妈妈,并爆料大S和其现任丈夫的种种,一边手捧麻六记的酸辣粉、金汤花胶鸡等产品叫卖。

张兰、汪小菲频频在直播间、微博“澄清”与大S的感情问题,满足了吃瓜群众的好奇心和窥私欲,也带动了麻六记的声量。

第二步:迎合吃瓜群众“无撕不欢”的心理

作为商业铁娘子,十分懂得制造冲突,并把流量转化为销量。

她在直播间里上架吃瓜三件套:软饭,绿茶,卤蛋,这种内涵大S和其丈夫的行为,迅速登上热搜。

她还抓住吃瓜群众无撕不欢的心理,一边带着观众吃瓜唠嗑,一边结合带货话术疯狂卖货。

“多欺负人,恨得兰姐喝青梅绿茶顺顺气。宝宝们点点关注,买两箱青梅绿茶帮兰姐解气”。

咱的卤蛋和煲仔饭是即食产品,不进微波炉,不用电饭煲,不用消耗一分电费。

前一秒还在直播间哭诉“好好的家没了,我们母子被利用完了,挣了十几年的钱都被榨干了。"

下一秒话锋一转,一边问网友想不想看证据,一边麻溜地展示速食花椒鸡,还给了手里的酸辣粉一个大特写。

麻六记也是懂直播的,运营搬来了床垫,兰姐大手一挥,咱们坐床垫上吃。

麻六记在抖音直播5天,产出了十几个广为传颂的段子,把直播间变成了吃瓜整活主战场,也让麻六记的知名度一下打开了。

比起当网红,持续赚钱才是王道

在娱乐流量的加持下,麻六记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品牌。

之前,麻六记的单日销售额很难超过20万,但如今仅张兰一个人的直播间销量,就暴涨了35倍,短短几天销量破亿。

麻六记40多个SKU,几乎在每场直播中都销售一空。兔头、手撕牛肉、酸菜鱼、梅菜扣肉等爆款甚至需要排队等位。

但舆论流量天然有两面性,麻六记的品牌声量越来越大,质疑声也随之而来。

有网友扒出,麻六记得很多线上产品都是代工贴牌:

麻六记酸辣粉是白家阿宽旗舰店代工生产;

麻六记牛肉辣酱代工厂为四川饭扫光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火锅底料选择了四川天厨食品有限公司代工;

自热煲仔饭套装为成都友伦食品有限公司代工;

小旺肠为上海威平食品有限公司代工;

冷吃牛肉则是由成都远达集团富顺县美乐食品有限公司代工。

......

对于麻六记来说,代工模式是为了更快速发展,选择贴牌代工可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和生产成本,同时提高经营效率,但当流量褪去,网友不再对品牌溢价买单,会更愿意直接购买原工厂产品。

麻六记的线下餐厅,汪小菲虽然明确表示过,不会使用料理包和中央厨房,把烟火气当成卖点。

但在大众点评上,并不乏对麻六记味道的质疑。

据窄门餐研数据显示,麻六记餐厅评分为86.44分。大众点评上,有部分网友评价餐厅“排队等位久”“味道单一”“没有锅气”,也有“不会再来第二次”等的评价。

网红流量易逝,单靠一场社会热点夺来的流量,到底能持续多久?

汪小菲说过,我是把麻六记当企业来经营,而非按照当成网红餐厅来经营。但在实际经营中,麻六记的网红属性一时半会还是很难退去。

如何打造品牌坚实的护城河,不断提升企业运营效率,抢占市场份额,才是麻六记突围的关键点。

结语:

头一年吃尽红利,两年稳定发展,三年就撑不下去。

在网红餐厅,很少能逃过这个魔咒,真正被食物吸引进来的顾客少之又少,更多是冲着颜值和名气。

不是因为网红餐饮店不努力,而是因为个别事件带来的流量,太容易流失了。

要想走向长红,还是要回归到餐饮的本质,即产品、服务、运营等综合体。

疫情的洗礼下,“难”成为所有餐饮人的共识,全国多地禁止堂食成常态,像麻六记这般有几分家底的也元气大伤。

品牌打响后,产品质量如果跟不上,比如性价比不高、比如口味不好、流量和售后都可能会带来流量的反噬。

对麻六记而言,把吃瓜的流量转化为忠实的用户,才是头等大事。#11月财经新势力#

图片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篇作者 | 云摇

猪价短期内仍将低位震荡

1月11日,大连商品交易所生猪期货2303主力合约下跌4.74%。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监测数据显示,1月3日至6日,全国平均猪粮比价为5.93∶1,下跌至三级预警区间。

猪价为何再度下跌?养猪行业盈亏情况如何?当前生猪供应形势怎样?未来猪价怎么走?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进行了采访。

猪价持续回落

“2022年生猪均价为19.05元/公斤,同比下跌8%,全国生猪价格呈现阶段性快涨快跌的特点。”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对记者说。

从周价格来看,全国生猪价格阶段性快涨快跌特征明显。2022年1月第1周,全国生猪价格为16.59元/公斤,同比下跌53.9%,持续下跌至3月第4周12.52元/公斤后止跌企稳。

相应地,国家调控措施也在不断切换。

2022年3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开启第一轮冻猪肉收储,连续13轮收储,一直持续至6月,带动猪价回升,7月第3周生猪价格为22.51元/公斤。又经过3周短期回调后,猪价再次上涨,10月第4周涨至27.66元/公斤,同比上涨79.3%。其中,10月前3周同比涨幅均翻番。

随着猪价上涨至高位,自2022年9月中上旬开始,有关部门启动第一轮冻猪肉放储,至11月连续7次放储13.71万吨。农业农村部多次发布市场预警信息,引导养殖户及时出栏锁定利润。此后,猪价逐渐从高位回落。

受大猪出栏加快、腌腊消费需求下降、居家消费短期明显下降等影响,消费旺季需求清淡,近来猪价再次连续回落,特别是2022年12月中旬前后2周累计下跌近20%。12月最后一周回落至18.66元/公斤。

截至2023年1月第1周,全国生猪价格连续10周累计回落37.5%,从27.66元/公斤降至17.29元/公斤,部分主产区已经降至16元/公斤左右。

行业小幅亏损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设定的预警机制,当猪粮比价低于6∶1时,发布三级预警;当猪粮比价连续3周处于5∶1至6∶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5%,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在5%至10%时,发布二级预警;当猪粮比价低于5∶1,或能繁母猪存栏量单月同比降幅达到10%,或能繁母猪存栏量连续3个月累计降幅超过10%时,发布一级预警。

当前,全国猪粮比价仍徘徊在三级预警区间。朱增勇告诉记者,2022年全国猪粮比价平均为6.38∶1,较上年下降0.69点。

受猪价持续回落影响,2022年1月份猪粮比价开始下降,为5.42∶1,3月份为4.37∶1。受猪价下跌以及生产成本上涨双重挤压,全行业深陷亏损。从养殖成本来看,全球豆粕价格上涨以及玉米价格保持高位,带动饲料成本上涨。当时自繁自养和外购仔猪生产成本分别约为16.7元/公斤和14.2元/公斤。养殖场补栏一头15公斤的仔猪成本在300元左右。从养殖效益来看,自繁自养处于中度亏损。2022年3月底自繁仔猪出栏一头120公斤肥猪亏损超500元,而外购仔猪养殖场出栏一头120公斤肥猪亏损接近300元。

2022年4月份,全国猪价回升带动猪粮比价上涨,7月份涨至7.37∶1,进入全面盈利。9月份猪粮比价涨至2021年4月份以来高点,为8.79∶1。11月份受猪价回落影响,猪粮比价降至8.49∶1。12月份猪价大幅回落,猪粮比价降至6.93∶1。从全年收益来看,2022年自繁自养养殖户出栏一头120公斤的肥猪盈利约为300元。

然而,好景不长,由于近来猪价持续下跌,全行业再次进入小幅亏损状态,部分地区生猪价格跌至14元/公斤至16元/公斤,出栏1头120公斤肥猪平均亏损300元左右。

价格稳中有降

2022年12月31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白条猪批发均价为21.25元/公斤,比12月1日的29.25元/公斤大幅下跌27.35%。

正常情况,价格下跌往往是因为供大于求,但从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的统计数据来看似乎并非如此。2022年12月份,北京新发地白条猪日均上市量为1478.87头,比11月份的1593.63头下降7.20%,比2021年同期下降24.26%。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统计部经理刘通告诉记者,2022年12月份前半月白条猪上市量降幅较大,主要原因是11月末,新发地市场猪肉交易大厅临时管控,影响了肉类销售,也影响了白条猪的上市量。12月初,白条猪的上市量最低时只有536头/日。中旬以后,商户基本上全员到岗,肉类交易快速恢复,白条猪上市量快速增加。到下旬,进入农历腊月,白条猪上市量一度冲高到2345头/日,上市量明显超过12月上旬及中旬。由于12月前半月的上市量环比降幅较大,虽然后半月上市量大幅增加,但是全月的日均上市量仍然不及11月份。因此,在近5年同期中,2022年12月份的日均上市量处于偏低的位置。

朱增勇表示,猪价下跌主要原因是消费低迷。同时,2022年国庆假期前后压栏、二次育肥的占比超过10%,这些压栏、二次育肥大猪在2022年12月中旬和2023年1月中上旬集中出栏,对全国猪价也造成冲击。2022年12月初和2023年1月初猪价未出现养殖户期盼的上涨,恐慌出栏放大了价格踩踏效应。

关于春节猪价走势,业内专家认为大概率是低位震荡。

从总体来看,全国生猪出栏量明显增加,猪肉供给充裕。年末生猪出栏量增加叠加近期部分省份冻猪肉储备投放,供需形势出现转折性变化。据农业农村部监测,2022年11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0.2%,达4388万头,已连续7个月回升。生猪季节性出栏高峰叠加前期压栏大猪出栏,2022年1月至11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定点屠宰企业生猪屠宰量达25448万头,同比增长7.9%,其中,11月份屠宰量2269万头,环比增长8.2%。

朱增勇预计,春节前猪肉价格总体稳中有降。2023年1月第1周猪肉价格连续10周下跌,累计下跌24.6%。近期生猪和猪肉价格仍然下跌,一方面是因为春节前集中出栏,另一方面是因为消费需求提振较缓慢。猪肉消费将迎来春节高峰,猪肉价格短期内仍将维持低位震荡,但在消费支撑下,猪价整体将稳中有降。(记者 黄俊毅)

作者:黄俊毅

来源: 经济日报

大饼脸,鸡窝头?2022年的这些女星,让我看到了国产剧的希望

大饼脸。

满身疲惫,毫无灵气可言……

这些饱含攻击性的话语,是部分网友看了《风吹半夏》以后,对赵丽颖在剧中的表现做出的评价。

为此,还有人专门给此剧怒打一星,并且做出了弃剧的决定。

同样作为这部剧的观众,番茄君也非常明显地感受到了一个事实:今年已经35岁的赵丽颖,在剧中呈现的状态,确实不能和从前同日而语。

甚至于,还在剧中发现了很多,她容貌、身材和妆发上的槽点。

比如,因为衰老而凹陷的眼窝、凸起的眼袋、生长的法令纹,以及鼻尖上密密麻麻的毛孔。

因为长胖而圆润的脸颊、堆起的双下巴和膨胀的腮帮子。

还有因没时间打理造成的“鸡窝头”,以及萎靡不振的诸多模样……

但这些,并没有让番茄君感到失望,反而让番茄君在颜值至上、滤镜为王的时代,看到了国产剧的希望,从而有了持续追剧的动力。

因为,“不怕丑、还敢出丑”的赵丽颖,真的是把原著小说中的“许半夏”,给演活了。

《风吹半夏》,改编自阿耐的小说《不得往生》。

原著中的许半夏,一出生就丧母,之后就过上了寄人篱下的生活。虽然读了大学,但为了赚钱,十七岁就开始跟着舅舅经营服装生意。

毕业以后,恰好赶上90年代的经济发展大潮,她便混迹在男人圈里跑钢铁生意,期间经历了各种感情和事业上的挫折。

这样一个苦命又拼命的女人,如果到了30多岁,还是一脸娇嫩,没有一点老态和疲态,谁能相信?

因此,原著小说中的许半夏,早早地就因为过度劳累,成了一个“胖子”。

可见,赵丽颖在剧中呈现的“槽点”,却是她对人物的真实还原。否则,只要动用美颜和滤镜,分分钟就能让这些所谓的瑕疵消失不见。

所以说,观众在追剧的时候,真的没有必要盯着一个演员的外貌瑕疵不放。毕竟,颜值从来都不是评判一个演员好坏的标准,演技才是。

只可惜,在这个颜值至上的时代,很多演员,尤其是女演员,为了角色而素颜、扮丑的精神,似乎并没有得到某些网友的认可,反倒招致了诸多恶评。

接下来,番茄君就给大家盘点2022年开年以来,敢于在荧幕上展露瑕疵,只为了更好地展现角色的女演员。

尽管有些网友会借此诋毁她们,但番茄君还是坚持认为,2022年正是因为有了她们的存在,我们才得以看到国产剧的希望。

第一位,殷桃

在刚刚过去的第31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中,殷桃凭借《人世间》中的郑娟一角,成功斩获了最佳女主角的桂冠。

不同于在领奖台上的光鲜亮丽,年过40的殷桃,在剧中的模样并不算美。

尤其是她在没有美颜和滤镜的情况下,纯素颜出镜的样子,脸上的皱纹和唇边的黑痣,更是让人一览无余。

但殷桃就是凭借这么一个不够完美的角色,让番茄君感受到了她的魅力。

因为,她真的是用实力,把郑娟从20出头到年逾古稀的生命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这种实力,无关颜值,全是演技。

番茄君对殷桃在《人世间》中的两场戏,印象很深。

第一场是,她梳着麻花辫,串着糖葫芦,在柔光滤镜中以女神降临的方式出场。

第二场是,结尾时,白发苍苍、步履蹒跚的她,和周秉昆漫步雨中的样子。

尽管这两场戏,没有故事情节,也没有戏剧冲突,但殷桃还是用超强的演技,让番茄君感受到了她赋予人物的魅力。

能够脱离剧情,和扮演的角色融为一体,或许,这就是殷桃能够获奖的主要原因之一。

第二位,宋佳

除了殷桃之外,《人世间》中的很多女演员,都给番茄君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要说印象最深的,那必然是有“小花”之称的宋佳。

不同于殷桃身上的成熟美,宋佳身上有一种文艺气质,这种气质的存在,使得她看上去更为清冷,也更为年轻。

可她并没有囿于自己特有的气质,而是尽可能地去尝试各种不同类型的角色。

所以,观众既能看到她在年代剧《人世间》中,扮演任性的文艺女性,见证她从任性的少女,成长为独立的大学老师。

也能看到她在时尚剧《盛装》中,扮演雷厉风行、妆容精致的职场女强人。

更重要的是,她还能在扮演同一个人物的过程中,完美地展现出一个人物的成长和蜕变。

这就是为什么,观众在欣赏周蓉这个角色的时候,既会对她恨得咬牙切齿,也能跟她产生强烈的共鸣。

不过,番茄君最欣赏宋佳身上的一点,还是她对自己容貌的悦纳程度。

她曾在节目中,满脸自信地说过,她喜欢自己的雀斑,也喜欢自己的法令纹,更喜欢时光在自己身体上留存下来的每一处痕迹。

正因如此,她才能在表演的时候,毫无压力地展现自己的容貌缺点。

所以,我们可以很轻易地在镜头中,看到她哭到面容扭曲,

涕泪交加的模样。

尽管这些表情和美丽无关,但不得不说,她用这种极尽真实的状态,让观众体会到了,什么是酣畅淋漓的表演。

第三位,任素汐

任素汐算不上一位美女,但得益于高挑的身材和立体的五官,只要妆容得当,她也绝对算不上是一位丑女。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努努力就可以跻身美女行列的女演员,却在《亲爱的小孩》中,无所顾忌地扮起了丑。

从剧集的第一个镜头开始,她就用一场卸妆的戏份,把角色因为怀孕而长出的妊娠斑,

而变形的身材,展露无疑。

随后的剧情中,她更是运用了一系列精妙的表演,把孕妇生产时的“狰狞”,

母亲哺乳时的憔悴,演绎得无比真实。

以至于,不少观众都说,任素汐凭借一己之力,让全国观众看到了,女性在生育时会面临的真实痛苦。

任素汐之所以会有这么强大的魔力,除了拥有精湛的演技之外,还得益于她对于外貌的毫不在意。她说,“真”是第一位的。

所以,在演戏的时候,她根本不会去想是美是丑,即便明知道演出来很丑,只要足够真实,她还是会毫无顾忌地去展现。

第四位,袁泉

《相逢时节》开播之前,可谓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

先是趁着《人世间》的热度,用男主雷佳音引来了一波粉丝的关注,再是凭借《我的前半生》的观众缘,亮出了袁泉和雷佳音二搭的底牌。

男女主演都是实力演员,所以,很多网友都对这部剧集抱有很高的期待。

只是,随着剧情的发展,狗血的故事、奇葩的人设,还有混乱的逻辑,都在无止境地劝退观众。

但即便如此,我们还是无法忽视袁泉在剧中的表现,甚至还有观众发出了“这部剧,只剩袁泉的表演能看”的感叹。

可见,袁泉在剧中的表现有多亮眼。

当然了,番茄君在这里所说的“亮眼”,并非外形上的好看,而是袁泉对人物状态的真实展现。

看过这部剧的观众都知道,袁泉在剧中的形象,完全和美丽沾不上边儿。

甚至于,为了表现出一个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经受的多重折磨,她还在剧中展现出了不少“蓬头垢面”的样子。

从杂乱油腻的头发,

到凹陷的眼窝和高耸的颧骨,无不在表明,这是一个内心饱受折磨的角色。

能让观众从外形感受到内心,只能说,常年在话剧舞台上沉淀的袁泉,功夫还真是深啊。

第五位,焦俊艳

焦俊艳的演技很好,但跟同班的杨幂、袁姗姗和张小斐比起来,她的知名度却很低。

可能正是因为名气不高,工作不忙,相比于另外三位同学怎么保养都掩盖不住的“老”态,今年35岁的焦俊艳,身上依旧还有一种清新的少女感。

尤其是她眯着眼、抿着嘴笑的时候,看上去就更加年轻了。

按理说,一个女演员长成这样,扮起嫩来会有一种天然的优势。

但是有表演追求的她,并没有把年轻貌美视为利器,而是尽可能地让外形脱离美丑,成为一种表演工具。

所以,当她在《庭外》中,以一个甜美的实习生身份出现时,剧中的人物连同剧外的观众,都会天然地觉得,她是一个涉世未深、人畜无害的人。

直到她露出抬头纹、嘴边痣,

还有极其阴暗的眼神,以及明显的法令纹。

大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原来她也是一个善于伪装的“老狐狸”。

能用一张可塑性极高的脸,把拥有全视角的观众也骗过去。相比于那些只会扮美耍帅的流量明星,这样的演员,更值得被观众看见和喜欢。

第六位,杨蓉

杨蓉是《大山的女儿》的女主演,而她在剧中的形象,跟扶贫干部黄文秀本人,真的是太像了。

当地的村民,知道杨蓉要在戏里扮演为了他们付出生命的黄文秀,专门开了两三个小时的车,专门来看看这个明星演得像不像。

没想到,一看到她,就直呼:“好像啊”。

其实,当地村民们的呼声,也是很多观众的心声。

尤其是看到杨蓉,穿着红马甲、戴着黑框眼镜,再现黄文秀生前的诸多动作时,观众的内心就会不由自主地感动起来。

杨蓉之所以能把角色塑造得如此逼真,主要得益于她对角色的用心程度。

在剧集创作的过程中,她刨过地,养过猪,修过板凳,也种过树,她完完全全地感受和再现了黄文秀的人生。

尽管,杨蓉在这部剧中,灰头土脸的样子确实不够美丽。

但正是因为这份土气,才能让已经牺牲了的黄文秀,在荧幕中获得重生。

第七位,周依然

年仅26岁的周依然,绝对是新生代小花中的一匹黑马。

没有绝美的面孔,也没有超高的学历,毕业于四川音乐学院古典舞专业的她,硬是凭着过硬的实力,用两部“小而美”的网剧,证明了自己。

除了前年在《风犬少年的天空》中惊艳众人之外,今年她又在《三月有了新工作》中,再次给观众带来了惊喜。

尽管她饰演的角色,是一个并不讨喜的遗体化妆师,

赋闲在家的时候,会顶着一个连亲妈都会嫌弃的鸡窝头,

还会无所顾忌地展现,散落在眼角、脸颊和下巴上的黑痣,

但这些丑态和瑕疵都抵不过,她在剧中贡献的精湛演技,所给观众带来的欢喜。

希望国产剧中,能有更多像她这样,注重外貌而不是演技的实力派小花出现。

第八位,张子枫

从天真可爱的小孩,到懵懂无知的少女,再到无限美好的青春时期,张子枫所有的样子都被大家看在眼里。

这就意味着,她成长历程中那些必不可少的丑萌时刻,观众心里都跟明镜似的。

很多年少成名的童星,在回顾这些过往时,回避程度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更别提重现历史了。

所以,当番茄君在《天才基本法》中看到21岁的张子枫,为了表现出林朝夕的高中气质而故作丑态时,真的打心底里觉得,她是一个好演员。

毕竟,让一个小姑娘在爱美的年纪去扮丑,并非一件易事。何况,跟她组CP的对手演员,还是有“白月光少年”之称的张新成了。

更让番茄君惊喜的是,张子枫在扮丑的时候,还表现得非常自然。

不管是扎着小麻花辫,一脸无辜的神态,

还是扎着朝天辫,吊儿郎当的样子,都没有一点偶像包袱。

在芝士世界林朝夕控诉草莓世界林朝夕的那场戏中,纯素颜的张子枫,更是一人分饰两角,把两个角色的心境都展现得恰到好处。

尤其是那个死亡角度的自拍镜头,

不够美艳,但是经典程度,堪比她在《唐人街探案》中的邪魅一笑。

结语:国产剧的希望,是超高的演技,而不是超高的颜值

除了上述女明星,演艺圈里还有很多为了角色而不顾形象的女演员,她们的存在,狠狠地打了那些滤镜女演员的脸。

比如,在中国电视剧飞天奖中,斩获优秀女演员奖的热依扎,她在《山海情》中扮演的水花,真的是土到了极致。

再比如,大器晚成的刘琳,也在《父母爱情》中,塑造了一个土气十足的农村女性。

乍一看,这些角色确实不够养眼,但不可否认的是,恰恰是这些“不要脸、不靠脸”的角色,才更容易被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毫不夸张地说,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不拼外貌拼演技的演员,国产剧才有了更进一步的希望。

因为,国产剧的希望,靠的是超高的演技,而不是超高的颜值。

(电影烂番茄编辑部:子涵)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