涣卦(涣卦详解)

伸手挽明月 2023-06-21 17:41:37 网友整理

解《易经》——涣卦卦辞

#头条创作挑战赛#

涣 亨,王假有庙。利涉大川。利贞。

“涣”字读音为huàn,本义是流散、离散。《说文解字》注“涣,流散也”。涣卦所讲内容则可简单地总结为“离散之道”。可能会有人说,但凡一个团队都会将建设重点放在凝聚人心,团结一致上,“离散”对于任何一个团队是应该想方设法避免的情况。难道还涣卦所讲的内容就是怎样避免人心离散的?那样的话与萃卦所讲的汇聚人心之道岂不是差不多吗?其实涣卦所讲的就是“离散之道”,当然,其对象是对人而不是对己,所以说也可以称之为“离间之道”(有点无间道的感觉)。故所以才会有初六爻“用拯马壮”的爻辞,当然,如果不能正确理解“用拯马壮”,自然也就无从谈起了。

“王假有庙”中的“假”字在前文中介绍过,读音应该是gé,通“”,至、到达的意思,“庙”则是指朝堂,或者说庙堂也对。“王假有庙”则在萃卦卦辞中讲解过,所表达的意思就是指在朝堂上通过正式的仪式研究讨论,对国家大事或者是君王高度重视之事进行研讨。有学者将其解释为君王组织进行祭祀仪式,也有道理。大政方针在执行前可能确实需要请示一下上天是否可行,但是其方针政策的确定还是需要进行必要的讨论。对敌人实施“离散之道”肯定涉及己方方案认识的一致,否则敌未散己已乱。

“利涉大川”的意思简单,就是有利于渡过各种艰难险阻。之所以能得出这种结论很好理解,都开始对敌人都使出“无间道”了,也许更准确点讲应该是离间计。如果自己一方能团结一心,而敌人已经成了一盘散沙,还有什么困难能不迎刃而解吗?

“利贞”的意思就是对于前景的卜问,最终也能得到对自己有利的结果。而不能理解为有利于开展贞卜活动。说得直白一点就是此事有利可图。

对于本卦卦名“涣”字的理解,我还有一种不同的看法。而且这种理解在历代注家的解读中也没有出现过,不过同样可以很顺畅地对整个卦爻辞进行解释。“涣”字可理解是专指帝王发布号令,如“涣汗”就是比喻帝王的圣旨、号令,有如汗出于肤,无法收回。“涣发”则是特指帝王发布号令。而涣卦所讲的内容则是可以理解为“诏命之道”,也就是告诉君王们应该怎样去发布诏命。两种不同的解读孰优孰劣,就请各位读者自行评判吧。

涣卦爻辞的含义是什么?

换卦爻辞是:初六:用据马壮,吉。九二:换弃其机,悔亡。六三:换其躬,无悔。:换其群,元吉;有丘,夷所思。九五:换汗其大号,王居,无。上九:换其血去巡出,无咎。其爻辞含义是:“初六”以阴居换之初,上承九二。

似得壮马之助,济其阴柔弱质,以此拯换,产不会离散,可获吉样。“九二”失正,身处坎险,会有悔恨。但九阳刚居中,就像由外奔来,坐下来依靠在矮桌上一样安定,会使预料中的悔恨消失。“六三”阴柔居阳刚之位,不中不正,本来有自私自利的性格,但因为在刚位,能够克制私心,积极有所作为,会去救济本身以外的人,所以不会后悔。

“九五”中正恳導位,明确的命令,像开一般发出,又将王“”居阴得正,上承九者的财,散发给民众。这样不会有大的灾难五,下无应而无私。可以承担拯救涣散的重任,促成团结,这是天下人难以想象的壮举,当然大吉大利。“九五”阳刚中正,居尊位,处涣之时,明确的命令,像汗一般发出,又将王者蓄积的财富,散发给天下的民众。这样就不会有大的灾难。“上九阳刚居涣之终,涣散至极而四方聚合,又与坎险之地距离很远,不会受到流血的伤害。这样远离可能受伤的场所,就不会有灾难。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