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出生的人很可怕(11月13日出生的人很可怕吗为什么)

孤僻成性 2023-06-12 07:25:14 互联网

农村俗语“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时辰”到底啥意思?又有啥道理?

古时候的一些俗话,琅琅上口,并且经常在民间流传,虽然有些俗话无法用那时的科学解释,但是也是代表那时村民的一种看法。在农村民间有这样一句俗话:“男怕三更子,女怕午时辰”,这到底是什么意思,有什么道理吗?

男怕三更子: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男孩子怕半夜三更出生的。三更:又名子时,是古代的一种计时名词,指的是当天的23:00到第二天1:00之间。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古人觉得,三更时间正是阴气最重的时候,而古人觉得男人和女人也有阳和阴之分,所以男孩子在三更这个时间出生,对于男孩子的阳刚之气会有影响,有不吉利的象征。

女怕午时辰:从字面意思上来说,就是女孩子怕在午时这个时间出生。午时:又名中午,是指11时至13时这个时间段。

古人觉得午时出生的女孩子,阳气太旺,怕将来会对女孩子不太吉利。于是在古时民间就有女怕午时辰的说法。

那么这句老话,到了我们现代社会是不适用的了,毕竟我们现代社会更加相信科学,更加相信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而不是所谓的求神拜佛,祈求上天。只要自己认真工作,努力勤奋,吃得苦中苦,相信一定会让日子越过越幸福美满!

对此,你对这句老话是怎么理解的,你觉得有道理吗?

省愚说明帝(附2)-明朝皇帝即位顺位纪实

(本文的唯一图片来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本文总计3500字,阅读完大概需要 8分钟)

众所周知,明朝近三百年,未发生诸如后来清朝康熙晚年“九子夺嫡”的现象。往根源上讲,明初朱元璋制定的《皇明祖训》以“以嫡立长”的制度将明朝皇位的继承制度定下基调。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大一统明朝的十六位皇帝,真正以“嫡长子”即位的皇帝仅有三位,不过,此“以嫡立长”制便将“顺位继承”的制度以法令的形式传承了终明一朝。其间,曾经有多位皇帝试图破坏此制度,但是最终均未成功。

为历史定下基调的一本书

今日,我们便以简短的文字叙述明朝皇帝即位时的实际情形。根据实际情况,从明朝第二位皇帝朱允炆开始论。

·明惠宗朱允炆

朱允炆为明太祖朱元璋之孙,明朝首任太子朱标之次子。众所周知,朱标之嫡长子朱雄英幼年夭折,朱标之正妻太子妃常氏年纪轻轻薨逝于产褥之症,随即将朱允炆之生母吕太后扶正是为太子继妃。

故朱允炆便“子凭母贵”,由庶子升级为嫡子。虽然朱允炆的嫡子身份一直受到一些历史学者的质疑,但值得肯定的一点是,朱元璋认可了朱允炆的嫡子身份。所以,公元1398年6月30日,朱允炆即位之时,其顺位为第一。那么问题来了,当时的第二顺位、第三顺位、往后的顺位都是谁呢?

当时的第二顺位为朱允炆之嫡长子朱文奎,其于1396年11月13日出生,当时1岁零7个月。

当时的第三顺位为朱标第三子,朱允炆之弟朱允熥,当时尚不足20岁。

据史书记录,朱允熥当时无子,故继续往后的顺位为朱标第四子朱允熞,第五子朱允熙。朱标系论完之后,则轮到秦王朱樉系。当时朱樉已过世,则第六顺位应该为第二任秦王,朱樉长子朱尚炳。那么问题来了,什么时候能轮到朱棣呢?

把所有秦王系、晋王系都论完了,才能轮到时任燕王朱棣。如果您具体问燕王朱棣当时若要即位顺位排第几?省愚表示算起来比较麻烦,有大神能够计算,麻烦评论区赐教。

·明成祖朱棣

所以说,朱棣要搞事情。“靖难之役”后,朱允炆不知所踪,问题来了,如果按照《皇明祖训》,此时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应该是谁呢?

答案是,朱允炆之次子朱文圭。没错,就是当时仅1岁的那位孩子。

那么朱棣的顺位是多少呢?朱棣为太祖第四子(姑且认为就是嫡四子)。参考第一段,轮序完大哥朱标系、二哥朱樉系、三哥朱棡系的所有人之后才能轮到朱棣。

所以一辈子都在证明自己伟大的朱棣哪能受这种气。他打破《皇明祖训》,跳跃了几十个顺位,即位皇帝。

·明仁宗朱高炽

朱棣自己并没有遵循《皇明祖训》,所以,朱棣没有立太子的那两年,也有过不遵从《皇明祖训》的想法,将皇位传给朱高煦。诚如是,那么明朝的继承制度很可能就此乱下去,后面会发生什么事情都很难去揣测了。

好在,历史无法假设。

朱高炽为朱棣之嫡长子,是明朝第一位以嫡长子身份即位的皇帝。

1424年,朱高炽以太子即位时,其顺位自然为第一。

当时的第二顺位,为朱高炽之嫡长子,太孙朱瞻基。

当时的第三顺位,为朱高炽之嫡三子,朱瞻墉。

当时的第四顺位,为朱高炽之嫡五子,朱瞻墡。

当时的第五顺位,为朱高炽之庶次子,朱瞻埈。

所以问题来了,什么时候能轮到汉王朱高煦呢?那得朱高炽的所有儿子全都轮序过后,才能轮到他。

·明宣宗朱瞻基

公元1425年农历六月,朱瞻基以太子之位即位,自然是顺位第一。朱瞻基为朱高炽之嫡长子,是明朝第二位以嫡长子即位的皇帝。

由于当时朱瞻基无子,后续的顺位便是此间一年前其父即位之时的顺位轮序各自往前论一位。

如,当时的第二顺位,自然就应是其同母弟朱瞻墉;第三顺位为同母弟朱瞻墡,以此类推。

·明英宗朱祁镇

公元1435年初,不足8岁的朱祁镇以太子之位即位,其自然是顺位第一。朱祁镇算是朱瞻基之嫡长子,因为其母原为贵妃,后来升级成皇后。

第二顺位为宣宗次子朱祁钰。

第三顺位为宣宗同母弟越王朱瞻墉,朱瞻墉无子。

第四顺位为宣宗同母弟襄王朱瞻墡,朱瞻墡当时已有两位嫡子。

第五顺位为襄王朱瞻墡之嫡长子朱祁镛,时年6岁。

第六顺位为襄王朱瞻墡之嫡次子朱祁(金黄),时年5岁。

第七顺位才是仁宗庶次子郑王朱瞻埈。

什么时候能轮到汉王朱高煦呢?没有细算,其顺位怎么着也得二十往后了。

·明代宗朱祁钰

土木之变后,朱祁钰以郕王继承大统,实际上当时他仅为第四顺位。朱祁钰为朱瞻基之庶次子。

第一顺位为朱祁镇长子朱见深,当时两岁。

第二顺位为朱祁镇次子朱见清,当时一岁。

第三顺位为朱祁镇三子朱见湜,当时两个月。

所以似乎郕王朱祁钰以第四顺位继承大统也没什么不妥。

不过,土木之变情况特殊,朱祁镇被俘虏未驾崩,此时详细论顺位似乎也有点操之过急。

·明宪宗朱见深

公元1464年春,朱见深以太子即位大统,自然顺位第一。朱见深为朱祁镇之庶长子,朱祁镇无嫡子。

第二顺位为英宗庶次子,已经改名的德王朱见潾。

第三顺位为英宗庶五子秀王朱见澍,此时英宗的三子朱见湜、四子朱见淳已夭折。

第四顺位为英宗庶六子崇王朱见泽。

·明孝宗朱祐樘

公元1487年秋,朱祐樘以太子之位即位,其自然为顺位第一。其实际为朱见深之庶三子。朱见深一生无嫡子,且庶出的前两子皆夭折。

第二顺位为朱见深庶四子,兴王朱祐杬。

第三顺位为朱见深庶五子,岐王朱祐棆。

朱见深总共14子,第十子夭折,其余序齿,轮序以此类推。

·明武宗朱厚照

公元1505年夏,朱厚照以太子之位即位,自然是第一顺位。朱厚照为朱祐樘之嫡长子,是明朝第三位以嫡长子即位的皇帝。

朱厚照无成年的弟弟。

第二顺位为兴王朱祐杬,此时岐王朱祐棆已薨逝且无子嗣。

第三顺位为益王朱祐槟,其为宪宗第六子。朱祐槟本人当时已有三子。

第四顺位为朱祐槟之嫡长子朱厚烨,当时7岁。

第五顺位为朱祐槟之嫡次子朱厚炫,当时5岁。

第六顺位为朱祐槟之庶三子朱厚煌,当时1岁。

第七顺位为衡王朱祐楎,其为宪宗第七子。

接下来,有子则先嫡后庶论子,无子则论弟。

·明世宗朱厚熜

公元1521年夏,时尚在服丧期的兴国世子朱厚熜,以《皇明祖训》为援引,小宗继承大宗,即位大统。其当时自然为第一顺位。朱厚熜是宪宗朱见深庶四子兴王朱祐杬的嫡次子。

第二顺位,为朱厚熜六叔益王朱祐槟。

第三顺位,为朱祐槟嫡长子朱厚烨。朱厚烨一生无子。

第四顺位,为朱祐槟嫡次子朱厚炫。此时的朱厚炫已至少有一子朱载增。

第五顺位,为朱厚炫之嫡长子朱载增。

如果此时朱厚炫其余儿子已出生,则顺位轮序。没想到,益王家族三代人曾经是如此高顺位的皇位继承人。

甚至,在朱厚熜即位后,所谓的顺位就依次前提。所以,直到朱厚熜的次子朱载壡序齿前,老迈的益王朱祐槟都是第一顺位继承人。好在年轻的朱厚熜没有出太大的意外,不然按照《皇明祖训》,只能去找一位老者来继承皇位。

·明穆宗朱载坖

公元1566年,朱载坖即位之时,其位当时世宗朱厚熜所有儿子中唯一还在世的一位。朱厚熜其余的儿子皆已早夭,且无后代。朱载坖以裕王即位大统,顺位第一。朱载坖为世宗朱厚熜之庶三子,世宗前两子皆早年过世。

第二顺位,为朱载坖之第三子朱翊钧。朱载坖前两子皆早夭。

第三顺位,为朱载坖之堂伯父,第三任益王朱厚炫。

第四顺位,为朱厚炫之嫡长子朱载增。

第五顺位,为朱载增之嫡长子朱翊鈏。朱翊鈏长子早逝,无嫡子。

第六顺位,为朱翊鈏之庶次子朱常汘(氵迁)。

不得不感叹,益王这一支的支系传袭可比兴王那一支(朱厚熜)传袭顺畅得多。

·明神宗朱翊钧

公元1572年,穆宗朱载坖驾崩,其庶三子朱翊钧即位。朱翊钧前两位兄长皆夭折,年幼受封太子,以太子即位,自然是第一顺位。

第二顺位,为穆宗庶四子朱翊镠,时年5岁。

后面的顺位自然轮到益王支系,此处不再赘述。

也就是说,晚明时期,在神宗朱翊钧众多子嗣出生之前,益王支系一直是皇位的候补。

·明光宗朱常洛

公元1620年,朱翊钧驾崩,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第一顺位。朱常洛为朱翊钧之庶长子,朱翊钧无嫡子。

第二顺位为朱常洛庶长子朱由校,朱常洛无嫡子。

第三顺位为朱常洛庶五子朱由检,朱常洛次子、三子、四子,六子、七子皆夭折。

第四顺位为朱翊钧庶三子福王朱常洵,朱翊钧庶次子夭折。

第五顺位为福王朱常洵庶长子朱由崧,朱常洵无嫡子。

第六顺位为朱翊钧第五子瑞王朱常浩。

以此类推,接下来,有子则先嫡后庶论子,无子则论弟。

·明熹宗朱由校

朱常洛在位一月仓促驾崩,朱由校以光宗长子即位,顺位第一。

第二顺位为光宗五子朱由检。

第三顺位为福王朱常洵,也即是上一段落各自顺位前移一位。

·明思宗朱由检

公元1627年,朱由校驾崩,子嗣皆早夭,便传位五弟,信王朱由检。朱由检为光宗朱常洛庶五子,以第一顺位即位。

第二顺位为福王朱常洵。

第三顺位为福王世子朱由崧。

也即是上述段落之顺位各自前移一位。

后记:

大一统明朝十六位皇帝,真正以嫡长子即位的仅有三位,仁宗、宣宗、武宗;英宗算半位。但是,明朝在本质意义上讲,并未出现所谓的夺嫡现象。《皇明祖训》以神圣的定位捍卫了这个朝代近三百年的基调。

另外,这样的顺位继承放在如今的时代,是否眼熟呢?欢迎评论区讨论。

看看数字,就让人心疼不已!

今年 5 月,绝对是不寻常的,仅仅 13 天的时间,就发生多起多人死伤恶性案件,看看数字,就让人心疼不已,震惊不已,这个世界怎么啦?

1日,山西定襄,3 人死亡;10日,河南濮阳,2死4伤;10日,山东济南,3 人死亡;11日,辽宁东港,10死2伤;13日,山西兴县 7 死 11 伤……

每一起案件,都有各自的原因,我们不敢妄谈妄议,殊不知这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与恨,毕竟善因结善果,有谁逃过因果报应?

在每一起惨案的背后,是亲人的生死离别,事情已经发生,人都没有了,过去的对与错,还有意义吗?

人啊,话不能说绝,事不能做绝!得理、得势莫忘饶人,与人出路,就是给自己留后路。失意失落,莫失望绝望!

在历史的长河中,秦始皇身后难传二世,“三尺巷子”同样传世名扬!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