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姓(滕姓怎么读)

舍我其谁 2023-06-15 02:32:35 网友分享

全州姓氏溯源4:黄帝后裔十二姓氏之一的滕姓

滕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二百一十一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三六。根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其中汉族人口115940万人。滕姓人口约41.74万人。有资料说在随后的一次人口统计中,其姓氏排行榜升至第一百六十七位,人口约96万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左右。

滕姓为黄帝后裔十二姓氏之一。根据《万姓统谱》上的记载,相传黄帝的二十五子中,分别得到十二个姓,其中就有滕姓。这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姓。4000年前,正是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五位的即是滕姓。

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还有一支滕姓起源于周朝王族之姓,姬姓。为西周时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秀之后,以国名为氏。据《万姓统谱》《广韵》等所载,西周初年,周武王封自己的弟弟,亦即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于滕地,建立了滕国(在今山东省滕县西南十五里),卒谥文公,即滕文公。战国初期,滕国被越国所灭,但后来又恢复起来,不久又灭于宋国,于是子孙后代就以国名“滕”为姓,作为纪念。滕姓后来在开封府发展成望族,世称开封望。在滕姓家族中,有一支为避免仇人加害,改为腾姓。

因此,天下的滕姓中国人,追源溯本,都是3000年前被封于滕国的周文王之子错叔绣的后代,古代的滕国就在今天的山东省的滕县,这里是滕姓的最早发源地。故滕氏后人奉错叔绣滕文公为滕姓的得姓始祖。

滕立国约一千年,当中史册有记载的国君有“滕昭公”“滕定公”及其子“滕文公”。滕国为齐所灭,子孙纷纷离开得姓的原居地:今山东滕州,而散居于山东、河南等地。东汉时,滕姓在北海郡繁衍昌盛,族大人众,名人辈出。这段时期滕姓登于史册的有三人,分别为:滕延、滕咨和滕抚,都是北海郡人,可见在东汉时滕姓在北海郡已成为望族。汉末时,当地的滕胄、滕耽等避乱渡江,归属孙吴;值得一提的是滕胄与孙权结为亲家,壮大了北海郡滕姓之盛名。吴末时期,北海人滕牧之女嫁与孙皓而贵为皇后,滕牧后来却因失宠而被遣居苍梧,即今广西梧州;吴灭亡后,孙皓与滕皇后迁于洛阳。

两晋时期,繁衍于南阳郡、开封县之滕族昌盛浩大,成为该地之名门望族。两晋南北朝至隋朝,北方持续的动荡不安,加剧了滕姓南移,加上之前汉末已南迁的氏族,现今安徽、江苏、浙江、江西、湖北、广西、湖南等地均有了滕姓人家。

唐代及其以后,浙江金华的滕家一支独秀,出了不少杰出人物,有白居易作诗为证:“身着锦衣儿戏绣,东阳门外数滕家”。

全州的滕姓便源自浙江金华的滕姓这一支。

全州的滕姓以宋朝天圣年间(1023-1031)的汉臣公为一世祖。滕汉臣号华峰,唐代季榜进士,宋赠吏部尚书。是浙江金华公的后人,有兄弟五人。天圣年间,他从浙江金华游宦于广西,携家眷避世于全州。

自北宋至明代,即自公元1023~1483年(宋天圣至明成化)约450年中,由于始祖汉臣公到广西全州隐居,生活在未开发的南蛮地区,以农为业,生活艰苦'及战乱和自然灾害的影响,人口发展缓慢。自汉臣公至二十世纪初,相传后裔35代。据2003年的《全州滕氏族谱》上的地图标注来看,滕姓在全州各地主要分布在永岁镇的滕家村、滕家湾,龙水镇的楼底,才湾镇的洪桥亭和金木冲,全州镇的高楼脚、一路尾、车田里、殿子岭、滕家村、北门,蕉江瑶乡的磨盘,凤凰镇的翠英,安和镇分布的滕姓村子最多,共有九个,它们是文塘、广塘、庙弯里、滕家村、老屋边、狗爪山、芹菜塘、岭脚底、堰头上。繁衍到资源县有梅溪乡大滩头另排冲。

而从《全州滕氏族谱》各宗支所住地点来分,主要有以下几支,一是大房晟公后裔,居万乡楼底,西延侯家村,县城南门与北门;二房昱公后裔主要分布于长乡凤岗村、享堂里、县城北门外;三房昇公后裔分布于建乡元甲村、金峰殿、庙湾岭、磨盘村、大田村、 松山里;四房鼎公后裔所住地在州城北门;

新田公后裔所住地在长乡沙子湾双岩前石牙村;本谦公后裔所住地在万乡楼底村。

部分滕姓村落简介:

龙水镇的楼底(原称漏底)有500年历史,该村滕元坤,明朝万历六年(1573年)乡举官任广东保昌知县,是本宗族最大的官。该村有9户41

人。该村滕氏为保护滕氏谱书立下了汗马功劳。一九四四年日寇入侵,第二十九世滕光前将族谱藏在屋后深山沟里,家中财物被劫,唯家谱幸存。一九四八年军大败之际,战火绵延,匪军趁机抢劫民财,该村滕光坤将谱书藏于后竹山园地窖内,幸免被毁。一九六六年,“”破旧立新之际,第三十世腾钟易与弟滕钟晏为保护谱书安危,用农用尼龙薄腊包装成捆,深夜埋入屋后洞内,上面堆放柴草,搜查时只拿走了一些“四书五经”的古籍,谱书得以保存完好。

全州镇龙岩村委的滕家,十一世文昌公从三华山移住到城北门外桑枣园定居,经过几代繁衍,一度与陈、曹、廖并为县城四大姓之一(也有资料说是蒋、陈、曹、廖)。明末清初,因嫌苛捐杂税太多,迁住庄屋,原名凤岗村,俗名马家塘滕家,初年废都都立村时,更名为凤仪村,后与别的村合并为三仪村。解放后属高楼脚,现属龙岩村委。2004年有183户,579人,其中男276人,女303人。

才湾镇白石村委金木冲,原名荆木冲。清光绪三十年,龙岩村委的滕家的滕熊辉来此租田,后来由此发达,便定居于此。现有26人。

全州镇建设街北门朝京南路有从龙岩滕家迁来定居的滕姓有7户21人。

安和镇庙弯里滕家迁自永岁镇滕家,定居于此有300年历史。现有48户160 人,男855人,女75人。村里出过进士。

安和镇广塘滕家滕姓,原居磨盘村,因当时修建全州最大的蓄水工程磨盘水库而迁于此。现有19户76人,男46人,女30人。

资源县有梅溪乡大滩头有人口44人,男26人,女18人。

永岁镇沙子湾滕家的滕姓来全州稍晚,始祖新田公于明朝嘉靖年间从湖南迁来,到如今有21人,有人口54户260人。

经考究,始祖汉臣公至后裔十七世祖大都是单名,凡是同一代人,未发现统一辈分。全州滕姓第一次修谱是明朝中期,辈行定为七辈;第二次修谱是清朝中期定为十辈;九年第三次修谱定三十辈。第四次修谱于2003年11月28日修编委员会经反复讨论通过新定二十辈:

和睦家国旺

科教世代昌

文武振华夏

英俊耀南阳

就笔者掌握的资料来看,全州的历史上曾经出了一位王妃,这位王妃便出自明朝全州的滕氏。大明内阁首辅蒋冕的姐姐便是这位滕氏王妃的祖母,蒋冕曾撰写《亡姊滕孺人墓表》,叙述母病后这位姐姐对自己的育人之恩。王妃滕氏是明靖江恭惠王朱邦苧的妃子。滕王妃的父亲是时任北城兵马指挥的滕榆,她是滕榆之长女。从《明故悼妃滕氏石刻》一文中,我们能看出,这位滕氏王妃是美丽善良非常贤惠的女人。一个家族能出一个王妃,在那年代,也算得上是一个荣耀了。但她的不幸离逝,既反映了她善良的一面,更反映了宫廷斗争残酷的一面。

滕姓历史名人主要有:

滕文公:滕文公执政时,“以区区五十里”的小国,在“八百诸侯并立、战国七雄争霸”的情况下,不但没有被大国吞并,反而“疆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被誉为“善国”。

滕昌佑:五代十国时候的画家。他生长在江南鱼米乡的吴郡,性情温和,善于画花鸟蝴蝶知了小虫等。又爱画鹅鸭,其中尤以鹅为著名。继承唐代尚华丽之风,画鹅都配以牡丹或芙蓉等花卉。

滕代远:1904年出生在湖南省麻阳县,1925年加入中国,1928年与彭德怀等领导平江起义,创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新中国成立后长期担任铁道部部长,1964年至1974年任全国政协副主席。

注:文中配图为全州镇龙岩村委滕家村古民居。

蒋廷松

全州姓氏溯源1:大姓蒋氏 全州姓氏溯源2:北宋迁至全州的经姓 广西籍宰相仅全州蒋姓一位,蒋姓翰林中全州蒋姓约占总数八分之一 桂北开路第一人 全州曹姓始祖曹横舟 全州蒋姓重要发祥地之一:大冈古村寻根记 全州姓氏溯源3:开通湘桂走廊咽喉全州磐石脚的曹氏

来自广西全州的滕氏王妃,有一个凄凉悲催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