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出生的人很可怕(7月1日出生的人很可怕吗为什么)

若即若离 2023-06-24 13:10:44 网友投稿

第一批“阳”的人,已经出现了12种后遗症,3种比较严重,要重视

没阳之前,我们每天提心吊胆,生怕自己一觉醒来就阳了,毕竟网络上流传的那些“刀片嗓”“水泥鼻”实在太痛苦了。阳了后,我们还是惶恐不已,担心后遗症的出现。

网络上有很多讲述阳了后遗症的文章,有些文章说得很吓人,有些文章则是轻描淡写,觉得对身体没什么太大的影响,孰是孰非,常人很难分辨。

目前第一轮的疫情高峰感染阶段已经过去,国内超过85%的人早就已经阳了。

不同的人表现不同,有的人阳了之后一点不舒服都没有,也有的人核酸都转阴了,还是有各种各样的不适,今天和大家说说阳了的12种后遗症,其中有3种比较严重,要重视。

1. 慢性咳嗽

核酸阳性,咳嗽是可以理解的事,核酸阴性,仍然咳嗽,这个时候就要考虑感染后出现的慢性咳嗽了,这种慢性咳嗽一般做胸片或CT看不到肺部有异常,但患者却总是干咳,可以持续3~8周时间,甚至更长时间。

2.活动后气促

很多人安静状态下呼吸很平稳,但只要一活动就会气促,感觉上气不接下气,甚至有窒息的感觉,这是因为肺功能还没有完全恢复。

3.胸闷、胸痛、心悸

核酸转阴了,依然有胸闷、胸痛、心悸,要警惕心肌损伤,特别要警惕心肌炎,心肌炎一般在感染后1-2周出现。

4.脱发

虽然核酸已经转阴了,但是脱发却没有停止。一篇发表在《Nature Scientific Reports》的论文,对2021年1月1日之前的有关新冠研究的18251篇学术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系统评估了47910位新冠患者(17-87岁)的长期影响(14-110天),其中80%的患者出现了一种或者多种长期症状,最常见的5种分别为:疲劳58%,头痛44%,注意力障碍27%,脱发25%,呼吸困难24%。

按照日本国立国际医疗研究中心的统计,大约四分之一的治愈患者依然存在脱发,脱发可以长时间困扰一些人,在健康的头发周期中,大多数头发处于生长期,有一小部分处于短暂的休止期,只有大约10%的头发处于脱落或休止期,但是阳了后,情况骤然相反,会出现典型的休止期脱发现象。

休止期脱发可能会持续6个月时间。它的主要机制是感染病毒期间释放的细胞因子风暴,破坏了毛母质细胞。

5. 性功能障碍

2022年7月25日,英国伯明翰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医学期刊 Nature Medicine 上发表了题为:Symptoms and risk factors for long COVID in non-hospitalized adults 的研究论文。这项大规模研究显示,感染新冠所导致的长期新冠症状比之前认为的要更广泛。相比未感染者,感染新冠病毒者出现嗅觉丧失、脱发、打喷嚏、困难、减退等症状的风险增加幅度最大。

其中困难和减退都属于性功能障碍。

6.疲劳或肌肉无力感

2021年8月28日,一项发表在《柳叶刀》杂志上的研究显示,需要接受住院治疗的患者在康复12个月后仍有约半数内存在着至少一种持续性症状,其中女性疲劳或肌肉无力感的比例是男性的1.43倍,焦虑或抑郁的比例是男性的2倍。这项关于新冠病毒康复患者的追踪研究由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曹彬、武汉金银潭医院的王先广以及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王建伟共同主导。

7.焦虑或抑郁

除了身体上的创伤外,阳了后很多人遗留心理创伤,对自己和亲人遭受感染、痛苦及死亡的恐惧,丧亲之痛以及经济上的担忧被认为是导致焦虑和抑郁的源头。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了《世界精神卫生报告》,报告显示,仅在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发病率就增加了25%以上。

8.头痛

发表在英国《大脑、行为与免疫》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显示,新冠感染患者在康复平均4个多月后报告的最常见症状是头痛。2项来自西班牙的研究分别调查了130例和580例感染新冠的患者,结果显示75%的患者最终出现头痛,其中24.2%患者具有偏头痛典型特征,新冠病毒直接侵犯鼻腔三叉神经末梢被认为是导致头痛的重要原因,一部分头痛有可能转为慢性头痛,长期困扰患者。

9. 注意力障碍

耶鲁大学免疫生物学系Akiko Iwasaki教授团队与斯坦福大学神经病学Michelle Monje团队共同在《Cell》上发表了研究论文,该研究发现即便是轻症COVID-19患者也可能出现脑白质和认知损害后遗症。这种后遗症俗称 "脑雾",其特点是注意力、注意力、信息处理速度、记忆和执行功能受损。

10. 肺纤维化

说到肺纤维化,很多人都会想到,喝百草枯会引起来。你可以这么理解,肺纤维化就像肺里被灌注了水泥一样,那种痛苦可想而知。

但是你知道吗,新冠感染同样有可能导致肺纤维化,特别是一些危重症患者,到目前为止,肺纤维化是一种无法治愈的疾病,肺移植是治疗肺纤维化的唯一方式。

11. 肺栓塞

瑞典一项研究对100多万名新冠病例进行了数月的追踪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在感染新冠后的几个月内,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风险有明显增加。其中感染者在确诊新冠30天内,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增加5倍!肺栓塞风险增加33倍!一般性出血事件风险增加了大概2倍左右。

作为医生,我深有体会,对于新冠感染住院者,只要没有明显的抗凝禁忌症,我们都会常规进行抗凝治疗。

12.阿尔茨海默症

2022年5月7日,英国牛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国际顶尖期刊" Nature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 SARS-CoV-2 is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brain structure in UK Biobank "的研究论文。研究表明,新冠可导致大脑萎缩,即便是轻症,患者的大脑总尺寸也轻微缩小,且在与嗅觉及记忆有关部分发现大脑灰质减少。

2022年9月13日,一篇发表在《阿尔茨海默氏症杂志》上的研究显示,患新冠肺炎的老年人在感染后一年内,被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症的风险更大。其中,85岁以上的女性最容易出现严重的认知能力衰退。

全球共有阿尔茨海默症患者5200万,中国有1000多万,是阿尔茨海默症患者最多的国家,并逐渐成为中国人的第5大死因,从长远来看,疫情会让阿尔茨海默症患者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虽然第一波疫情已经过去,但是一切并没有结束,无论你承认还是不承认,这些后遗症都摆在这里,这么多高质量的学术研究让我们不可能信誓旦旦宣称新冠没有后遗症,在这12种后遗症里,最后3种更加严重。

新冠后遗症到底会持续多久?没有人知道,在国外,早就有“长新冠”的说法,我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护好自己,如果你已经感染了一次,尽量避免二次感染,如果你还没有感染,建议你继续做好防护。

聊一聊:咸丰皇帝为何31岁就早早离世?

无论是古人还是今人,都不愿意面对衰老和死亡,人们追求长寿、渴望益寿延年,很多古代帝王甚至长期派人四处求访仙丹灵药,为的正是寿登期颐、延彼遐龄。

然而实际上古人的寿命普遍不长,就连养尊处优、坐拥四海的帝王也鲜有长寿者,就拿清朝来说,最长寿的帝王乃是乾隆皇帝,而短寿的帝王则以活到31岁的咸丰帝和活到19岁的同治帝为典型代表。

咸丰皇帝是大清朝在位执政时间最短的皇帝,他的天资普通,而且为人木讷、综合实力差强人意,是清朝最后一个籍由私下立储的方式而最终登临帝位的天子。

有人说,慈禧之所以能在清朝中后期掌权霸势,主要就是因为身体孱弱的咸丰帝去世太早。

咸丰帝为何年仅31岁就病故了呢?

其实咸丰帝除了极度贪色以外还有几个致命的劣习,这些坏习惯令咸丰帝“往死里作”,自然无法福寿年高、岁至期颐。

历史上的咸丰帝究竟是个怎样的人

一说起大清朝的第9位天子咸丰帝,人们总是觉得他为人没有什么可圈可点之处,而且执政期间也没有什么建树,若是往深里边提一句,那就只能说“他是慈禧太后的丈夫,若不是咸丰对慈禧百般纵容,清朝就不会败亡在这个妖妇的手里”。

咸丰皇帝贵为一朝天子,却被后世之人称为“苦命皇帝”,从为数不多的记叙咸丰帝的史料中来探寻一二,我们很容易便会发现咸丰帝的一生的确过得十分委屈憋闷、壮志难伸。

公元1831年7月17日,咸丰帝出生在北京圆明园的澄静斋中,他是道光帝的第四子、嫡三子,生母乃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

尽管后宫女子之中道光帝最喜爱孝全成皇后,但因为本身就是早产儿的咸丰帝身体孱弱,他5岁那年还因为外出狩猎而跌落马下、成了一个跛足。

所以在立储一事上道光帝总是犹豫不决,不知究竟该让咸丰做储君还是让活泼机敏的六皇子奕訢做储君。

自古以来凡能成大事者背后必有高人指点,咸丰当初做皇子的时候,身后有一个异常聪睿的老师杜受田。

后来,受杜受田的指点,资质平平的咸丰在道光帝面前总是摆出一副笃爱手足、心善至孝的样子。

最终,道光帝认为咸丰更加宽厚仁德、具备做皇帝的基础素养,故此他亲笔立下了一份立储朱谕,安排咸丰做了统御大清的接班人。

世人皆知,道光皇帝谨小慎微、一生循规蹈矩,在他的治理和统领下,大清已由盛极之势转入衰落之途,这样一个“守成皇帝”让大清在第一次战争中惨败,而且国库也基本上因为大笔的军费开支以及战争赔款而变得“十分空乏”。

道光二十二年,大清国库里就只有600万两白银的结余存量,实在难以维系朝廷下一年度的正常开支。

据史籍记载,道光帝殡天后,堂堂大清国库里仅有存银22万两,这点儿“皇家家底”连一个比较富裕的清朝大户人家都比不过。

然而更可怕的是,道光还给咸丰留下了一个满目疮痍的大清——在民间闹得极凶的太平天国占据了绝大部分的江南良田,致使咸丰年间的田赋、盐课急速锐减。

等到咸丰帝亲政之时,尽管这位年轻气盛的新帝有中兴天下的宏愿,可他依然不得不向现实低头,日日思虑着如何才能把面前诸多的统治危机逐一解除。

因此可以说在咸丰帝登基之后的那几年里,这位皇帝着力任贤祛邪、革弊求治,一心谋求重振朝纲以及安内攘外之事,立志要中兴大清。

而几年过后,全国各地一场又一场的义军起义运动、闻风而动的各国联军相继入侵都令咸丰帝忧心不已。

整日唉声叹气、愁眉不展的咸丰看着早已乱成一锅粥的大清,心里充满了疲惫和愁郁的苦涩。

其后,咸丰索性破罐子破摔,终日耽迷于酒色逸乐,不料却早早地病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中,终年才31岁而已。

在执政的11年里,咸丰帝努力过、奋进过、热血过,也因无力改变现实而愁郁伤心过。一个没办法收拾烂摊子的皇帝毕生多灾多难,而且子嗣凋零,离世前也只能把皇位传给了唯一的儿子同治。

然而同治帝也早早地因病而驾崩,身后根本没有留下任何子嗣,可以说比他的父亲的命运还要凄惨。

因此,我们认为咸丰帝一生历尽了苦难与不幸,他的执政生涯异常艰辛难熬,有儿无孙的他最终连江山和皇位都要让与旁人承袭拥占,实在是悲戚可怜,当真可被称为“苦命皇帝”。

咸丰帝于壮年之际突然死亡,史书却轻描淡写地一笔带过,未做多言

公元1861年盛夏,31岁的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突然驾崩,当时正值酷暑时节,慈禧同慈安护送着咸丰帝的遗骸回京,但一路之上对外只是宣称皇帝病重需要回宫调理医治,直至到了北京城后,才公开宣布咸丰帝已经殡天归西。

史学家们对咸丰帝之死充满了好奇与疑惑,一切皆因人们几乎无法从《清实录》、《清史稿》中获知咸丰帝死亡的详尽经过。

现存的正史籍册里都对这位短命皇帝的死因“语焉不详”,唯有《清稗类钞》对咸丰帝之死有了些许记载,书中写道:英法联军入京时,咸丰到热河避难,有汲汲顾景之势,更耽溺于是,故慈禧亦沾染焉。咸丰十一年,病死于热河行宫烟波致爽殿。

至始至终,人们只知道咸丰帝是在热河行宫中猝死的。

咸丰帝究竟是如何壮年而早逝的,唯一可以从中探窥一二的《清稗类钞》中提到:皇帝乃是早产儿,天生体弱质虚,国事操劳令其内元大伤,其后则每日需用鹿血为其进补续命、补益增元。咸丰十一年夏,咸丰帝忽然咳疾大作,令从仆以鹿血供,仓促不可得,遂崩。

看来,咸丰帝的先天不足也是令其英年早逝的一个重要原因,一个先天不足的人成年后还要日日被国事和祸乱缠裹烦扰,的确会令人脏腑虚损、损之难复,以至于让咸丰帝的后天之本也日渐亏虚尽耗,最终走向了油尽灯枯的结局。

除了先天不足之外,还有“三大劣习”令咸丰帝匆匆早逝

尽管正史没有详尽记叙咸丰帝的死因,但我们亦可从咸丰帝生平的行为和习惯上来“管中窥豹”,侧面分析总结一下咸丰帝31岁便匆匆谢世的真正原因。

本就酷爱美酒的咸丰帝自从亲政后,每当遇到烦心的事情就会用醉酒来麻痹自我,史料记载:文宗(即咸丰帝)嗜饮,每醉必盛怒。也就是说咸丰帝嗜酒贪杯,一喝就多,喝醉后必然言行无拘、大耍酒疯。

世人皆知纵酒贪杯者必会损伤肌体、对健康不利,那么咸丰帝嗜酒的习惯自然会导致他耗蚀后天之本,身体健康将不断因嗜酒而伤。

有人说咸丰帝虽说没能力、没远见、没胆色,但他却色胆包天、穷凶极欲、荒淫无度。

自从他发现无论自己如何奋发进取、努力为治,但大清依然每况愈下、积重难返的时候,就转而选择用其它途径来宣泄愤懑、麻痹自我,而慕恋美色恰恰就是咸丰帝最为喜爱的一种“宣泄方式”。

昔年,咸丰帝因厌恶被严格的皇家侍寝制度所约束,便想出了移驾到圆明园居住办公的“对策”。

在圆明园常驻之后,咸丰帝就拢住了4位年轻貌美、多才多艺的佳人日夜相伴,还封她们为“四春娘娘”,整天同她们吃喝嬉闹、寻欢作乐。

咸丰四年,善于魅惑人心的宫女兰儿一举诱圣成功,其后,姿容绝美的兰儿便成了得宠的“主子”,怀孕后还被晋封为兰贵人,常年盛宠加身的她诞下了咸丰唯一的儿子同治帝,最后还站到了朝堂上垂帘听政,成了举世皆知的慈禧太后。

据野史记载,咸丰帝还曾看上了一个年轻的男伶,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榻上娈宠。如此一来,本就天资孱羸的咸丰帝既好女色又贪男色,自然会令久虚的身体日渐亏空、久弱成疾。

道光年间,消费昂贵且损伤国民肌体精神的烟被一再查禁,道光帝曾颁下数道圣旨严禁大肆流入流通。

1839年夏,林则徐在虎门开始销烟,将道光年间的禁烟运动发展到了一个高潮。

然而到了咸丰当政之时,这位被国事缠烦已久的帝王不知道被哪个权贵所教唆引诱,竟然喜欢上了吸食烟。

咸丰帝吸食成瘾后,只要哪天没有吸上几口就会烦躁不安、入夜难眠。

后来,咸丰帝还给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如意福寿膏。

长期大量地吸食烟令咸丰帝烟容尽显、肌瘦骨凸,精神愈发萎靡不振,他的健康几乎被大烟膏摧毁殆尽,亦为他后来的猝死埋下了伏笔。

嗜酒、好色、抽大烟让本就不甚健壮的咸丰帝年纪轻轻就猝然驾崩,破落不堪的山河社稷由是愈加江河日下。

数年过后,因接连几任“娃娃天子”都无力执政,故垂帘听政已久的慈禧就把控住了皇权,将家国命运全然玩弄在股掌之中,直到把风雨飘摇的大清帝国带入了灭亡的深渊。

如此看来,悲惨无比的咸丰皇帝其实最应当为自己的早逝而负责,历史上很多懦弱无能、处境堪忧的皇帝无论朝政时局如何不堪都能平顺健康地如常生活,唯独咸丰帝无限度地纵容自己长期沉溺于酒色烟瘾之中,几乎天天做着损害自己的肌体与寿命之事而不知改过止损。

长此以往,本就先天不足的咸丰皇帝自然无法长寿康泰、福至年高,他的早逝也就成了一种必然。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