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年多大(77年多大了今年多大了2023)

几分真心 2023-06-13 09:19:28 网友整理

77年,73岁的和80岁的,都穿着一双拖鞋,超朴实!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个“关注”,听故事品百味人生的同时,还能获取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福森

编辑|福森

1977年,邓公和叶帅终于久别重逢,在北京聚首。

这张拍摄于当年11月的照片,正是两位老人又一次并肩前行,共同助力改革开放的剪影。

这两位老人,一个年逾古稀,一位已至耄耋,可注意看他们的站姿,还是那么的“讲究”。

——七八十岁的老人,依然站着标准的军姿,尽管满头白发,却依旧坚挺,像两棵寒冬中的劲松,尽管大雪压弯了枝头,却依旧挺拔而生机勃勃。

这也是老一辈革命家在战火中锤炼出来的,钢铁般的意志。

多年的军旅生活造就了他们,军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深深地融入他们的血液中,烙进他们的筋骨上。

说起这两人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形象的比喻概括——叶帅是泥土,而邓公是根植于泥土上,绽放出的红花。

叶帅对于邓公十分推崇,他曾当众感慨:“中国可以没有我,但绝不可以没有”。

他们其实相识很早,早在中央苏区时,彼此就相互认识,只是当时分属于不同部门,所以彼此之间并不熟络。

直到建国以后,两人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随着往来越来越频繁,叶帅惊喜地发现,邓公小小的身躯里,蕴含着惊世的才华,是以发出了上文谓叹,两人也结为知己。

一日,派最得自己信任的小儿子把接到自家里,二十四小时“贴身保护”,在工作上对他也是毫无保留,嘱咐自己麾下的办公室主任——

“我看过的文件,尽管让他看!”

在的据理力争下,终于在1977年7月重新出来工作,结束了他的“三起三落”,这次能够再度出山,叶帅功不可没。

在党和国家拨乱反正的紧要关头,临危受命,接过了“指挥棒”。

事实证明,叶帅和其他老一辈革命家对邓公的信任是正确的。

从1978年开始,邓公陆续提出“一定要改革开放”、“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等真知灼见,一下子将沉沦了十年,迷茫了十年的东方巨龙又带回腾飞的轨道上。

作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在伟大的历史转折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是毋庸置疑的。

但正所谓“红花还需绿叶配”,叶帅的鼎力支持,也是改革开放得以在全国推行的重要保障。

1980年4月,距离“经济特区”的设立,已经过了一年。叶帅作为中央领导的“先遣队”,第一个来到“特区”视察。

他接连参观了深圳、珠海两大经济特区,在考察的同时,还不忘给特区的建设者们吃下了定心丸——

在整个调研过程中,他不断肯定特区建设,勉励建设者们继续努力,给了他们很大的精神鼓舞。

当然,叶帅也不只是勉励。

他深入基层,切实了解了特区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指出并督促有关部门及时改正,并公正地将整个特区的情况客观地反映给中央,为特区经济的腾飞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时至今日,改革开放政策已经走过了四十五年的光阴,“坚持全面改革开放”,无疑是正确的,这项伟大的政策经历了实践的检验和历史的考验。

改革开放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和中国式现代化体系的建设中,已经不单单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更加作为激励一代人锐意进取,不断前进的标杆和丰碑。

叶帅和邓公在历史转折中果决而睿智的判断,使他们能够青史留名,受到我们的崇敬和爱戴。

而作为享受到改革开放福利的新一代,我们不能停滞不前。

我们年轻人要站在先人的肩膀上,摘取改革开放的胜利果实。并将改革开放中蕴含的自我批评、自我批判和自我革新的精神继续传承下去,成为中华民族基因中的印记。

全国统筹养老保险后,1977年出生的,最低缴费年限统一为20年了?

#2月财经新势力#

对于绝大多数退休人员来说,养老金都是至关重要的,如果没有这笔可固定领取的经济来源,很多人的晚年生活质量大概率都得不到很好的保障。几十年前我国施行的计划生育政策,的确解决了当时我国经济发展遇到的难题,但也给当前社会的长足进步埋下了隐患。最直接的影响就是致使我国全面进入了轻中度老龄化社会,由此引发的劳动力不足、消费能力不够等问题很难解决。

为此我国继全面二胎后又放开了三胎政策,中央试图通过激发起人们生育热情的方式,提升我国新增人口的数量。但因为养孩儿成本过高、年轻人的工作太忙没有时间照看孩子们等原因,三胎政策起到的效果均不明显。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近些年我国进行了一系列的养老保险改革,为的就是减轻养老金的发放压力。其中最重要的改革内容之一,就是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了统筹,那么问题来了,全国统筹方案施行后,1977年出生的人,最低缴费年限是否就统一成了20年?接下来我们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第一,全国统筹养老保险的系列规定

首先我们应该先搞清楚什么叫做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统筹主要包括以下2方面的内容,首先是养老金发放统筹。说的简单一些就是那些人口流入量大、养老保险基金充足的城市,盈余出来的养老保险基金,匀给那些养老金发放压力大的城市,这对那些小城市的劳动者而言绝对是一大利好;其次是社保信息的全国统筹,信息同步后那些身处其它城市的退休人员,也能一站式查询个人的缴费信息。

第二,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与缴费年限之间的关系是什么?

从以上提到的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内容中看,养老保险全国统筹与个人缴费年限之间,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也就是说不论个人的缴费年限是长还是短,都能享受养老保险全国统筹的系列待遇;同样养老保险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筹之后,个人的缴费年限也不会发生什么变化。基于我国已经全面进入轻中度老龄化社会的现状,延迟个人的最低缴费年限势在必行,但这是十四五期间的另一项工作内容,与缴费年限扯不上什么关系。

第三,1977年出生最低缴费年限为20年?

1977年出生的人,2023年就满46周岁了,如果50岁就能退休的话还需要4年,也就是2027年才能申请办理退休手续;如果是60岁退休的话还需要14年,也就是2037年才能从个人正从事的岗位上退下来。我国延长缴费年限的起始时间为2025年左右,刚开始可能只会延迟几个月,随着时间的推移再逐步往上加。很明显50岁退休的人不至于被延迟5年的缴费年限,那些60岁退休的人很有可能需缴够20年养老保险才能退休。不过这也是我们根据现有情况,进行的一系列预测罢了,具体还是要看届时地方出台的政策是什么。

往期文章:今年养老金调整时,全体农民会统一增加300元?究竟是怎么回事?

快来看看,你啥时候退休?

从前年开始,延迟退休的话题就被大家热烈讨论。那么延迟退休政策真正到了合适的时间了吗?

为什么我们要延迟退休

对于为何实施延迟退休,大家普遍的看法是因为我国进入了老龄化社会,人口红利消失,因此要实行延迟退休。

很多人可能不太理解,做个简单的解释。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增多(领取养老金的人多了),适合劳动年龄段人口减少(能创造价值,缴纳养老金的人少了),如果要保证养老金制度的运行,那么延迟退休,减少一段时间内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同时增加缴纳要老金的人,这样就能达到收支平衡,长久运行。

1949年,中国的平均寿命为35岁

1957年,中国的平均寿命为57岁

1981年:中国的平均寿命为68岁

2005年:中国的平均寿命为71岁

2020年:中国的平均寿命为77岁

现在的法定退休年龄(男60周岁,女55周岁)是在1978年实行的。当时我国的人口平均寿命为68岁左右。也就是说男性退休之后,平均能领8年养老金,女性可以领13年。

现如今,人口平均寿命将近77岁,男性退休之后能领17年,女性更高达22年。

如今生育率连创新低,如果保持现有的退休年龄,在领取人数不断增加,领取时间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工作的年轻人压力真的很大,养老金制度压力也很大。

即使我们目前有2.4亿的高等教育人才,我们开始有人才红利,但我想还是无法满足人口差额带来的养老压力。

有人赞成有人反对

按理说延迟退休拉长了大家的工作年限,损害的是每一个劳动者的利益,奇怪的是对于这个政策,并非所有人都反对,而且支持和反对的人群你绝对意想不到。

以我对身边人的调查了解,年轻人,私企工作的人员支持延迟退休的人比较多,公务员,事业单位,国企央企,企业管理层,特殊行业中反对延迟退休的人多。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1、支持延迟退休的,工薪阶层的人多,这些人养老金缴纳的不多,如果按照现在的退休年龄退休,每个月的养老金数量较少,无法满足日常生活。相比之下,趁着身体可以,多工作几年,每个月工资多,退休后养老金也可以多一些。

2、反对延迟退休的,养老金缴纳一般都比较高,即使到了60周岁退休,他们依旧可以领取数量可观的养老金,实现快乐的老年生活。延迟退休,就是压缩了他们享受人生的时间。反对是必然的。

这种情况其实在其他老龄化国家已经出现,目前韩国有出现了大量60岁以上的求职者,他们大多是因为养老金无法满足日常生活,不得已才选择继续工作。事实上延迟了退休时间。

延迟退休的争论点其实是社会公平

对于是否延迟退休,争论点并不在于多出来的五年工作时间。就目前的人口平均年龄来说,延迟退休五年是完全可以的。为何会出现争论,关键在于养老制度存在的公平问题。

公平一:年轻人和老年人的公平。进入老龄化社会,如果不延迟退休,为,未来一个年轻人要努力创造财富养活两到三个老年人。年轻人真的压力大。

公平二:养老金缴纳的公平,公务员事业单位工作压力小,养老金缴纳的多,完全不用担心养老。私企和农民,挣钱少,出力多,反而养老金领取的少。

公平三:企业缴纳的公平。养老金由个人和单位负责,私企和国企资源不同,生存环境不同,养老金造成的公司运营压力也不同。

还有其他公平问题,我就不一一赘述。

其实是否延迟退休,大家并不关注,大家关注的是,退休之后能否真的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问题。

一家之言论。不喜勿喷。

欢迎点赞关注!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