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签(求签每日一签免费)

稳走感情路 2023-07-15 11:01:53 互联网

占卜预测:观世音菩萨显灵,请取一支签,心诚则灵

故事:问卦(全文)

佛意无边

季云手里拿着一张浅黄色的信笺纸,默默地站在石阶上。他低下头,又一次看了看信笺上的字,然后再一次抬起头望了望台阶上的大殿,年轻稚嫩的脸上露出一丝无言又思虑的神情。

这是一张手写的信笺。上面的字都是竖着写的,写得十分得工整,一笔一画都透着狼毫的力锋,细看上去,颇有书法大家的道行。

这是一处偏远的寺庙,位于僻壤的山里深处,没有他处的喧嚣,不见萦袅的香火。石台上的大殿,已见破旧却透着岁月的沧桑,檐梁上赭红色的木漆显纹斑驳,边角边落的门窗开裂微斜。只有殿内不时传出来的木鱼声,在告诉前来的芸芸众生,这里是佛家清静之地,凡因缘至此,必持心诚之意,否则即是尘俗,当不得求签之行、问卦之举。

“览读诗书方可见,阅尽人生亦可书。”

“书中自有悟道处,何必在意书外事。”

季云明白此签的禅意,但对此签是上上签的眉注却有着不同的见解。

这座寺庙不大,从山门进来,就是一个北方四合院的布局。两边各有一排侧殿,左殿是经堂,右侧是僧房,中间立一石彻的八角佛塔;塔后是九级石阶,石阶上就是“大雄宝殿”。

寺庙虽小,地处又远,但名声蜚然,虔诚佛拜者经年往来,络绎不绝。相传,此庙建于东晋朝,当时佛教隆盛,都城周境寺庙林立,主持者皆为佛家名僧,论法辩义、讲禅译说,形成众多不同主旨的门派。穆帝年间,建康城外有弘乘寺,主持慧思曾师从法显,道行深厚,门徒千余,首意者名司书,传乃前康帝之子,自幼以皇子身入寺出家,二十岁时受大戒,次年从师命,至江乘会山建寺主持,于山门处题“弘书寺”,旨在弘法立善、授书启智之意。

司书大师持院期间,在后殿建藏经阁,并设书院。平日坐禅诵经、批经注文,晨经前启书院立灯火,集山下村民子弟,教授四书五经。久之,渐有“书僧”之誉传至建康,更有穆帝亲临山门,在寺内听经斋戒三日,祈风调雨顺、万民福祉,弘书寺渐成东晋名寺。

时光荏苒,岁月蹉跎,千百年间已是数度春秋。弘书寺也在这朝兴朝亡的世事年轮中几重沉浮,最终生存了下来,日见天高云淡,夜听风起叶落,不期香火袅绕庙宇间,只求经诵禅坐平淡时。即便是在名望鼎盛的东晋、宋明朝,弘书寺也只有住寺主持一人,庙内僧徒数十人,另有挂单游僧几人,渐成寺规训诫。

至初期,军阀混战,世事维艰,百姓更是流离失所,食不裹腹、衣不遮体。时任主持星书大师以苍生为念,闭关余月,滴血执笔,作《罪己经》,跪叩于佛祖前,乞慈悲之意,在寺内首开香炉,凡缴香火钱者,皆可求签问卦,俱得因果。

很快,星书大师的神签灵卦便被传遍百里之域,百姓誉称“弘星双书”。年余间,近至江乘村民、中至南京城,远至镇江、扬州的达官显贵、乡绅富商,皆携家眷入寺叩拜,缴香火、求签卦。问前程者有,问富贵者有,问子嗣者有,星书大师皆遂其愿。

所得钱财,星书大师于寺庙山脚设粥铺,置米添柴,一日两餐,救济于民;邀聘城中良医,于粥铺旁立乡间医馆,问诊治病,救死扶伤。其善心德行于劳苦大众间口口相传、耳耳相闻,渐有“弘星双书、恩泽江南”之名。

这一年,有上海滩巨商季天成携家母妻儿专程前来,叩香跪磕于佛祖前,乞世事太平、生意兴隆、家族富贵、子嗣繁盛,虔诚求佑季氏家业创三世之运,历五世之势。其时,季天成与星书大师商榷,捐赠数万,向星书大师提出扩建弘书寺、重塑金佛,续千年名刹之誉。

星书大师婉言谢绝,季天成问之为何,大师手指签卦于前,季天成双手摇之,得一签,上写“书智天下”。季天成求问星书大师,大师言,“金值千贯,终不及万民之食;银有百钱,尚不如民众之智”,建议季天成办教育,兴学育民,救民族于战争之外,解国家于危难之时,尽百姓于贫瘠之苦,则家国之幸、民生之福。

季天成敬服,于翌年在弘书寺山脚建了一所中小学,题名“弘书学校”,免费招授附近的农家学童,聘请南京城里的名家大师授教,不多年便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子,考入北京燕京、上海同济、南京大学者有之,后历抗日、解放战争,投笔从戎者也不在少数。

至新中国成立时,军中已有师生成为军长师长等开国将领的;商界已有师生成为大资本家、大银行家、大企业家的;更有享誉全球的科学家和各个领域的专家。至此,弘书学校桃李天下,誉满长江南北,名震神州华夏,弘书寺也因其公心为民、广施恩泽的慈悲胸怀,为千年望寺再添盛名,民间中俨然已有“金陵首刹”之称,经年香客不绝,香火不断。

又一年,季天成闻星书大师病重,立马携妻儿亲往探望,走至山门,见一年少佛家弟子立于阶台之上,面容幼嫩却神态淡然,眉清目秀却深和穹远,合掌静待,举止已然道行有年。季天成急忙上前拜问,弟子未言,展开手掌,季天成盯眼一望,是一封书信。季天成见此,知星书大师已归天界,内心悲悸,长叹痛失佛家知己,叩拜于山门之前,祈大师庇护于己,祷佛祖保佑于家。

“商,于家有利,于国少益;书,于家少利,于国多益。观天下古今,家国原本一体,国贫家瘠,国富家盛。商者,利字首之;书者,亦是国之根基。”

星书大师在信中附上此签,建议季天成从儿辈起弃商从文,言此举可延续季氏荣耀。季天成虽有犹豫,但对星书大师心存敬仰,几经斟酌之后,他将十岁的小儿子送到了英国,自己和大儿子留在上海继续季氏的生意。

时光岁月,一晃十多年过去了,季家的生意在经历了坎坷起伏之后,最终湮灭在时代的步履之中。已近生命之尾的季天成终于读懂了星书大师的生前信言,对大师的预知和远视深感敬佩,弥留之际,给大儿子写下四字遗言——书香传家。

季天成的大儿子季家明从小受家族商业熏陶,具有生意人的所有特质,敏锐的洞察力、果敢的判断力,加上灵活的交际能力和精明的谈判技巧,早年在上海滩就有“季家少掌柜”之名,生意做得是风生水起。当父亲听了星书大师的建议,有意退出商界,并将弟弟季家言送到国外时,季家明从心里是反对的。在他的认知里,金钱才是最具现实价值的,是人世间衡量地位、名誉、权势的根本,至少在他的世界里,因为他和家族的富有才能在上海滩的名利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时间的流逝,世事的变迁,季家明也不得不屈服于现实的挤压,渐渐明白了星书大师的真签善言,为父亲的理智和决择深感敬佩,决意遵从父亲的遗训,亦是信崇佛家指引,以书香持家,延续宗氏之耀。

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国家打开了国门,迈上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远在英国的季家言收到国家有关部门的信函,邀请他回国主持国家经济研究中心,为今后的经济建设建言献策。当年的季家言已是国际上知名的经济学家,有机会报效国家,欣然接受,携妻儿回到中国,后定居在南京。

一日,季家两兄弟闲来无事,随意间聊起了父亲和星书大师间的渊源,颇有感悟。季家明提出去弘书寺叩拜,让季家别子、季家言的孙子季云问签占卦,一来是乞佛护佑,二来是看看数十年前星书大师给季家留下的签卦是否一以贯之。

季云正上高三,也在为高考志愿烦心,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学什么,以后要做什么。听闻祖爷有如此佛缘,自然很有兴趣,更想看看自己的佛缘所在何处,能否得到佛家指引,规划自己的未来。

当季家明、季家言看到季云的签卦后,两个人不由地相视而笑,默而不言,站在山门前,双手合掌,虔诚躬拜。此时,春意正深,夕霞晚晕,徐风轻拂,小小的弘书寺静居在山林间,悠远深邃……(本篇完)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