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风蛊卦预示着什么(山风蛊卦预示着什么 主 客 内外)

牛奶煮萝莉 2023-06-05 07:52:33 网友分享

每日学一卦之第十八卦 蛊:山风蛊卦

蛊卦:上卦为艮为山为止,下卦为巽为风为柔。刚健在上,阴柔在下,风遇山而止,山上树木果实因风而散落,吹落的果子树叶开始腐化、败落,这是衰败的景象。君子从这卦象中受到启示:风遇山而止,万物混乱,出现祸端,需要整治、革新,教化人民培育美德。

古人从自然规律来分析社会现象的发生和发展,认为上卦随卦的进一步发展,对身居高位、做大事的人来说,一旦受到身边人的左右,情况就会变坏。就象一股阴柔的风遇山而止,并吹落果子树叶,造成;风气变坏就从这一股不正之风开始,这股风渗透在大山的每个角落,逐渐把大山掏空,最终坍塌,可在坍塌之前却难以察觉。事物发展出现问题了,首先要明白是一种必然现象,面对不能怕处理,更不能回避,应当积极整治,严加防范。可是面对物欲横流,在追求金钱与权力洪流中,我们如何将之风拒之门外呢?古人告诉我们应当从精神腐化和物质两方面进行整治。任何一个家庭父亲更多的是充当精神方面的教化,而母亲爱子心切,更多的是从物质方面满足。初六爻辞“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父与子可以理解为上、下级的关系,纠正父亲或上级的过失,最终吉祥。也可理解为继承发扬父亲或上级正确的领导,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这些属于精神层面,是观念性的东西。一个人精神腐化在正确引导下容易发现自己的错误并进行改变,但一个人的物质要改变却是非常难的。初二爻“干母之蛊“可以引申为物质,就象一个吸毒的人要戒毒是非常难一样,物质很难让人拒绝。所以人不能养成坏习惯,一旦养成坏习惯要改是很痛苦的。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意思是纠正父亲的过失,有这样好儿子,可免去灾难,虽有危险最终吉祥。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意思是纠正母亲的过失,不可以固执守正。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意思是纠正父亲的过失,会有小的悔意,没有大的灾难。

,裕父之蛊,往见吝。意思是宽容父亲的过失,往前就会有麻烦 。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意思是纠正父亲的过失,就会得到人们的赞美。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意思是不再为王候之事操劳,并使自己行为高尚。

《说文》中说:“蛊,腹中虫也。”也就是说“蛊”的本义是指人肚子里的虫子。这里的“蛊”是事,即“有事了”、有“麻烦了”的意思。相传,远古时代有些人会一种巫术。他们将一百种有剧毒的虫子放到一个坛子里,然后把坛口封住埋在地下。坛子里的毒虫互相攻击,若干年后只剩下一条最毒的虫子,这条虫子便叫“蛊”。谁要是被这条虫子咬伤,必死无疑。谁要是不小心把这条虫子吃了,更是不堪设想。这条虫子还可以迷乱人的心志,使被蛊者完全听从于“蛊”的主人的安排。这个“蛊”可以使人毫无察觉地受到伤害,所以不但有寄生、的含义,还有诱惑、迷乱、淫邪等含义。

治蛊、惩治,要拨乱反正并非易事。这是一场艰苦的斗争,需要有很大的勇气、决心。在此也奉劝当官的人,当你收受500万红包的时候,你的脑海里一定要有1000万以上的数字,送钱人的获利不会比送你的钱少,因你而造成的损失必将大于1000万以上,你因此而承担的惩罚绝不会是500万!上卦我们说到随卦,跟随很重要,要跟守正道、行为端庄的人才能受益;到了蛊卦,山下有风是自然现象,但风气变坏,就从一股风开始,做任何事情要有预见,行事要中正,把不正之风堵死,这样对双方都有好处。否则,或将万劫不复。

蛊卦运势

事业:多事之秋,事业衰落,应找出弊端,大胆求变,不惜冒险。

爱情:多有障碍艰难。警惕第三者,当弃则弃,再婚、另觅新侣为吉。

财运:财运不济,备受困扰,应当机立断,另外找寻出路。

【郑重说明】很多朋友学【周易】望文生畏(文指古文)。本文简单解释卦象卦辞,省略文言部份,不是对传统易学的不敬,而是让更多初学易经的朋友能在闲暇之余,用最短时间对易学64卦有个基本了解。如果我的努力对你有些许帮助,你可以持续关注,动动手帮转发,让更多的朋友能看到。谢谢。

周易第十八卦:蛊卦 山风蛊 艮上巽下

周易第十八卦 蛊 山风蛊 艮上巽下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三日,后甲三日。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 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九三:干父小有晦,无大咎。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裕父之蛊,往见吝。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象曰:干父之蛊;承以德也。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蛊卦卦象,山风蛊卦的象征意义

山风蛊,是异卦相叠而成,上卦为艮,上卦为巽。上艮为山,下巽为风,风向山上吹,草木果实散乱,是开始衰败的景象。下卦巽又为从,上卦艮为止,在下者屈顺,在上者停滞,必然就会,所以此卦为蛊卦。

关于山风蛊,据说在古代时把许多毒虫放在一个瓶子里,毒虫在里面发生争斗,互相吞食,经过一番拼杀,总有一只最强的虫子剩了下来,这条不死的虫子就叫作“蛊”。由此可见,蛊是毒虫中的强者,毒性更大,甚至说是毒到了极点。在易经的卦之中,则是指这个卦很糟,坏到了极点。

从卦象上看,艮为山,性刚,在上。巽为风,性柔,在下。这就像一座坚固高大的房子建在了柔软的地基上,是非常危险的,随时都可能倒塌。艮为山,含有止的意思,巽为风,含有顺从的意思,上止下顺从,事物肯定就会停止发展,结果会很糟。

本卦中的“蛊”是事,即“有事了”、有“麻烦了”的意思。这里是以来比拟人事,指风云际会之时,也正是英雄用武之际,应以自新的精神来应对。

蛊卦除了揭示人们将陷入麻烦之中,还告诉了人们如何解决麻烦的方法 自新、自省、自察。这样做,会减少麻烦的出现,能把麻烦扼杀在萌芽之

蛊卦位于随卦之后,《序卦》这样说道:“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在此上承豫卦与随卦,亦即愉悦而随从别人,形成某些弊端,需要整顿修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象》解释蛊卦的卦象,认为巽(风)下艮(山)上,为山下起大风之表象,象征救弊治乱、拨乱反正。这时候,君子救济人民,培育美德,纠正时弊。

蛊卦启示了振疲起衰的道理,属于中中卦。《象》中断此卦:卦中爻象如推磨,顺当为福反为祸,心中有益且迟迟,凡事尽从忙处错。

山风蛊卦名为蛊。《说文》中说:“蛊,腹中虫也。”也就是说“蛊”的本义是指人肚子里的虫子。现在我们知道,人肚子会有寄生虫,可是《说文》中的“腹中虫”却不单指寄生虫,还指人吃下的虫子跑到了肚子里。远古时代有些人会一种巫术。他们将一百种有剧毒的虫子放到一个坛子里,然后把坛口封住埋在地下。若干年后,坛子里的毒虫互相攻击,最后只剩下一条最毒的虫子,这条虫子便叫“蛊”。这条虫子可太厉害了。谁要是被这条虫子咬伤,必死无疑。谁要是不小心把这条虫子吃了,后果更是不堪设想。并且,这条虫子不单可以使人死亡,还可以迷乱人的心志,使被蛊者完全听从干“蛊”的主人的安排。这个“蛊”可以使人毫无察觉地受到伤害,所以这个“蛊”字,不但有寄生、的含义,还有诱惑、迷乱、淫邪等含义。前面从同人卦开始到随卦,讲的都是和平富足的社会现象。到了随卦,众望所归,社会更加富足。可是正是由干富足,人们开始更多地追求享乐,于是便暴露出一种危害。这种危害便是与淫邪。这种现象是逐渐形成的,人们毫无察觉,可是它的害处却相当大,就像人们被养毒虫的主人蛊了一样。所以豫卦之后便是蛊卦。

蛊卦的卦画是三个阴爻三个阳爻,随卦的所有阳爻变为阴爻,所有阴爻变为阳交,便形成了蛊卦。可见《周易》中的蛊卦与随卦是有一定联系的。

山风蛊从卦象上分析,蛊卦言害义之象。

上卦为艮为山为少男,下卦为巽为风为长女,山下有风便是蛊卦的卦象。少男与长女处在一起,是女蛊男的形象,所以此卦也有男女淫欲过度的含义。风在山下刮,怎么会与“蛊”有相同的含义呢?原来,古人观察到,风可以吹走沙尘,一座山,被风成年累月地吹走沙尘,最终会使大山变为平地。可是刮风时人们丝毫不会感觉到风对大山的威胁,可是经过许多许多年以后,一座山没了,哪里去了?古人通过研究发现是被风给分解了,被风给吹走了。所以这风太厉害了,就像“蛊”一样。而古文中的“风”,兼有“男女相合”之意,所以“山下有风”可谓是一语双关,比喻得极其微妙。

周易,蛊卦,山风蛊,艮上巽下

解释翻译

蛊卦:大吉大利。有利于渡过大江大河。在甲日前三天的辛日和甲日后三天的丁日出发。

初六:能继承父亲的事业,就是孝顺的儿子。没有灾难,虽有危险,结果还是吉利。

九二:继承母亲的事业,吉凶无法占问。

九三:继承父亲的事业,虽有小过错,但没有大灾祸。

:发扬光大父亲的事业,实行起来会有困难。

六五:继承父亲的事业,得到了赞誉。

上九:不为国君公侯服务,一心看重继承父业。

①蛊(gu)是本卦标题。蛊的意思是“事”。全卦的内容主要讲儿子继承父业的事。由于蛊是全卦中的多见词,所以用它来作标题。

②先甲三日, 后甲三日:这是占问日期。古人记录时间的方法是;每年十二个月,每个月分三旬,每旬为十天,这十天依次用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 癸十个字表示。按照这种方法,先甲三日就是辛日,后甲三日就是丁目。

③干:用作“贯”,意思是继承,这里指继承父业。

④考:用作“孝”, 子考就是儿子孝顺。

⑤裕:发扬光大。

(6)吝:艰难。

(7)用誉:得到赞誉。

上一篇:周易第十七卦:随卦 泽雷随 兑上震下

下一篇:周易第十九卦:临卦 地泽临 坤上兑下

全 文:周易

山风蛊卦详解,救弊治乱一个蛊卦就够了,六十四卦详解

蛊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八卦,蛊卦讲什么呢?

山风蛊卦

古人的解释是:“蛊者,器久不用而虫生,人久宴溺而疾生,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也”。指久而生弊、时事变迁形成弊端。蛊卦就是讲救弊治乱、拨乱反正,君子救济人民,培育美德,纠正时弊。所以易经中蛊的意思跟现在蛊惑欺骗之意是不一样的。

《序卦传》曰:“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随卦之后便是蛊卦,愉悦而随从别人,一定会有事情,形成某些弊端,需要整改。《杂卦传》曰:”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饬(chi去声):整顿;治理。

因此,可以把蛊卦的各爻理解成不同情况下怎么去救弊治乱。带着这个思路,理解起来会很清晰。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叁日,后甲叁日。

蛊卦,最为通达,适宜渡过大河。先整治三天,后再整治三天。

蛊卦,整改弊端之意,先甲叁日,后甲叁日,就是说整改这个事情,要有始有终,但又不能一蹴而就,要按周期进行。

关于利涉大川,《易经》提到利涉大川 的地方很多,利涉大川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有互乾卦,乾卦有强劲的动力,二是有互巽卦,巽为风,借助风力,可以渡船跨越江河,而蛊卦则下面有巽。

顺风顺水,利涉大川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彖传》说:蛊卦,刚强者在上而柔顺者在下,随顺而有所阻止,这就是蛊卦。蛊卦最为通达,是要把天下都治理好。适宜渡过大河,积极前往办事。先训练三天,后再训练三天,表示终结之后又有新的开始,这就是天道运行法则。

“巽而止”这个“止”在救弊治乱的过程也是挺核心的指导思想,巽为风,艮为山,这个风在山在阻碍下,有所流动却不会漫无边际。在救弊治乱过程中,手段不够强硬则改革不力,而手段过于刚猛可能反而灾祸立现,这个过程一定是行止有度的。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象传》说:山下有风吹拂,这就是蛊卦。君子由此领悟,要振作百姓,培养道德。

先从卦象来理解上卦艮为山,下卦巽为风,一个很形象的场景:山谷里有风。风,就是气流,如果山谷气流不通,就会形成瘴气。反之,山谷中惠风和畅,就能荡涤毒瘴的空气。巽卦,在自然界里代表风,在人居环境里,它由教育教化的意思。清风涤荡山谷烟瘴之气,犹如君子人文教化民众,所以“君子以振民育德”。看到这里,大家蛊卦的理解就不要停留在蛊惑欺骗了。

风和日丽,惠风和畅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救治父亲留下的积弊,才是好儿子,他使亡父没有受人责难,谨慎行事最后吉祥。《象传》说:救治父亲留下的积弊,用意是要继承亡父的愿望。

干:修饬、整治之意。

初六爻,柔居刚位,可谓是位卑才弱,既没能力也没地位,那为何能终吉呢?依仗“历”与“意承考”。”历“者惕厉也,警惕谨慎,但光历也是不够的,因其子承父志,所以名正言顺。而这个承的就是九二,初六承九二,虽位卑才弱,但还是有所依仗。

“历终吉”,救弊治乱是个过程,不可以操之过急,谨慎行事,最终吉祥。

南蒯之叛

据《左传》,鲁昭公十二年,季平子继任季氏宗主,不待见原家臣总管南蒯。于是,南蒯起叛心,游说昭公儿子憖,拉上叔仲小,谋反季氏,没成行。南蒯跑到费邑,独自反了。

救弊治乱一定是讲究尺度的,位卑力弱而急功近利,必招反噬。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救治母亲留下的积弊,不可正固。《象传》说:救治母亲留下的积弊,是要符合居中之道。

在古代,男主外女主内,所以父之蛊一般指整治及社会上的大问题,母之蛊则局限于家族宗亲,所以手段不可过刚。

九二刚居柔位,符合居中之道,如能铁腕而不失尺度则最为吉祥。

不可贞?不可以正固什么呢?这个从古代传统的家族文化说起。

初九爻“承考”,九二“干母”,这样的家庭,父亡母存。九二为长子,六五为母,六五才弱,非有位之主,九二德虽阳刚,但初于巽卦,则为温顺之人,也不是大有为之人。九二与六五相应,长子以柔顺之资佐其母。这就跟“干母之蛊”相牟盾了,所以“不可贞”。

慈禧,光绪羸弱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救治父亲留下的积弊,有小的懊恼,没有大的灾难。《象传》说:救治父亲留下来的积弊,最后是没有灾难的。

在救弊治乱过程中,手段不够强硬则改革不力,而手段过于刚猛可能反而灾祸立现,要想做到刚决而又没灾祸,这个过程一定是行止有度的。九三阳居刚位,但初巽卦秉柔顺之资,所以能做到这一点。

有小的懊恼,是因为矫枉过正,最终没有灾难是因为形势所趋。

,裕父之蛊,往见吝。《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宽容对待父亲留下的积弊,前往会陷入困境。《象传》说:宽容对待父亲留下的积弊,前往不会有收获。

爻,柔居刚位,并没有整治积弊的能力,所以宽恕积弊,想要有所作为反而是危险的。

萧规曹随

汉惠帝刘盈继位后,萧何继续为相国,但汉初秉秦蔽,务在休养生息。国家基本上无事。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萧何去世前,刘盈临相国府问其身后安排,萧何询问刘盈为相的人选,刘盈问:“您认为曹参可以吗?”,萧何非常感动,说:“陛下愿意让曹参为相,臣死而无憾。

”萧何去世,平阳侯曹参继为相国。 曹参为相后,弄巧好名之徒尽皆斥去,只留老成木讷之辈。国政一任萧何旧制,不予变更。曹参则日夜饮酒作乐。 属下有看不惯的想劝谏,曹参则把他们叫过来一起饮酒,直至酒醉,想劝谏的人一句话都说不上。 刘盈见状,深以为忧。

当时曹参儿子曹窋为中大夫,刘盈召其代为劝谏。结果曹窋劝谏不成,反遭曹参一顿鞭挞。 刘盈见曹窋挨打,只好亲自召曹参问话。刘盈问:“为什么惩罚曹窋呢?是我让他去劝谏您的。”曹参问刘盈:“陛下自认为跟高帝相比谁更圣明?” 刘盈答道:“我怎么敢跟先帝比!” 曹参又问:“那你看我与萧何谁更贤能?”刘盈道:“您好像比不上萧相国。”曹参道:“这就对了。高帝与萧何定天下,制度法令非常清楚,陛下只须拱手,我们臣下只需各安其职,遵纪守法无有过失即可。”刘盈听后,说:“太好了!你可以下去了”。

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曹参为相三年,谨守萧何法度,以清静自守,用民以时,不欲扰民。社会呈现一派清明景象。曹参去世后,当时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汉惠帝想要有所作为,而曹参不想作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曹参自量能力比不上萧何,所以不敢乱作为,这就是宽裕而不敢勇往直前。

曹参每日饮酒高歌却被千古传诵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救治父亲留下来的积弊,使用赞誉。《象传》说:用赞誉救治父亲遗留下来的积弊,是因为用品德来继承父业。

六五以柔德居君位、继承父业,于是成了整治积弊的主导者,只需要对父亲功德进行赞美就行。初六、九二、九三、各施其能救弊治乱,六五能做什么呢?在位置上好好坐着就行。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不去侍奉王侯,以高尚来要求自己的所作所为。《象传》说:不去侍奉王侯,是因为他爻顺应形势。

上九刚居柔位处无位之尊,六五承上九,六五尊崇他,上九是有救弊治乱的能力的。同样是因为有下四爻辅助六五,没必要多做什么。不是不做而是没必要去做。上九与九三敌而不应,贸然参与其中,反而造成矛盾。所以不如高尚其实。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辛弃疾最终决定归隐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不被朝廷采纳。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

上九不事王侯,时也,不是不事,而是时势不可为。

山风蛊卦详解,救弊治乱一个蛊卦就够了,六十四卦详解

蛊卦是《易经》六十四卦之第十八卦,蛊卦讲什么呢?

山风蛊卦

古人的解释是:“蛊者,器久不用而虫生,人久宴溺而疾生,天下久安无为而弊生之谓也”。指久而生弊、时事变迁形成弊端。蛊卦就是讲救弊治乱、拨乱反正,君子救济人民,培育美德,纠正时弊。所以易经中蛊的意思跟现在蛊惑欺骗之意是不一样的。

《序卦传》曰:“以喜随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蛊”,随卦之后便是蛊卦,愉悦而随从别人,一定会有事情,形成某些弊端,需要整改。《杂卦传》曰:”随,无故也。蛊则饬也。“ 饬(chi去声):整顿;治理。

因此,可以把蛊卦的各爻理解成不同情况下怎么去救弊治乱。带着这个思路,理解起来会很清晰。

蛊,元亨,利涉大川;先甲叁日,后甲叁日。

蛊卦,最为通达,适宜渡过大河。先整治三天,后再整治三天。

蛊卦,整改弊端之意,先甲叁日,后甲叁日,就是说整改这个事情,要有始有终,但又不能一蹴而就,要按周期进行。

关于利涉大川,《易经》提到利涉大川 的地方很多,利涉大川一般具备两个条件,一有互乾卦,乾卦有强劲的动力,二是有互巽卦,巽为风,借助风力,可以渡船跨越江河,而蛊卦则下面有巽。

顺风顺水,利涉大川

《彖》曰:蛊,刚上而柔下,巽而止,蛊。蛊元亨,而天下治也。利涉大川,往有事也。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终则有始,天行也。

《彖传》说:蛊卦,刚强者在上而柔顺者在下,随顺而有所阻止,这就是蛊卦。蛊卦最为通达,是要把天下都治理好。适宜渡过大河,积极前往办事。先训练三天,后再训练三天,表示终结之后又有新的开始,这就是天道运行法则。

“巽而止”这个“止”在救弊治乱的过程也是挺核心的指导思想,巽为风,艮为山,这个风在山在阻碍下,有所流动却不会漫无边际。在救弊治乱过程中,手段不够强硬则改革不力,而手段过于刚猛可能反而灾祸立现,这个过程一定是行止有度的。

《象》曰:山下有风,蛊;君子以振民育德。

《象传》说:山下有风吹拂,这就是蛊卦。君子由此领悟,要振作百姓,培养道德。

先从卦象来理解上卦艮为山,下卦巽为风,一个很形象的场景:山谷里有风。风,就是气流,如果山谷气流不通,就会形成瘴气。反之,山谷中惠风和畅,就能荡涤毒瘴的空气。巽卦,在自然界里代表风,在人居环境里,它由教育教化的意思。清风涤荡山谷烟瘴之气,犹如君子人文教化民众,所以“君子以振民育德”。看到这里,大家蛊卦的理解就不要停留在蛊惑欺骗了。

风和日丽,惠风和畅

初六:干父之蛊,有子,考无咎,厉终吉。《象》曰:干父之蛊,意承考也。

救治父亲留下的积弊,才是好儿子,他使亡父没有受人责难,谨慎行事最后吉祥。《象传》说:救治父亲留下的积弊,用意是要继承亡父的愿望。

干:修饬、整治之意。

初六爻,柔居刚位,可谓是位卑才弱,既没能力也没地位,那为何能终吉呢?依仗“历”与“意承考”。”历“者惕厉也,警惕谨慎,但光历也是不够的,因其子承父志,所以名正言顺。而这个承的就是九二,初六承九二,虽位卑才弱,但还是有所依仗。

“历终吉”,救弊治乱是个过程,不可以操之过急,谨慎行事,最终吉祥。

南蒯之叛

据《左传》,鲁昭公十二年,季平子继任季氏宗主,不待见原家臣总管南蒯。于是,南蒯起叛心,游说昭公儿子憖,拉上叔仲小,谋反季氏,没成行。南蒯跑到费邑,独自反了。

救弊治乱一定是讲究尺度的,位卑力弱而急功近利,必招反噬。

九二,干母之蛊,不可贞。《象》曰:干母之蛊,得中道也。

救治母亲留下的积弊,不可正固。《象传》说:救治母亲留下的积弊,是要符合居中之道。

在古代,男主外女主内,所以父之蛊一般指整治及社会上的大问题,母之蛊则局限于家族宗亲,所以手段不可过刚。

九二刚居柔位,符合居中之道,如能铁腕而不失尺度则最为吉祥。

不可贞?不可以正固什么呢?这个从古代传统的家族文化说起。

初九爻“承考”,九二“干母”,这样的家庭,父亡母存。九二为长子,六五为母,六五才弱,非有位之主,九二德虽阳刚,但初于巽卦,则为温顺之人,也不是大有为之人。九二与六五相应,长子以柔顺之资佐其母。这就跟“干母之蛊”相牟盾了,所以“不可贞”。

慈禧,光绪羸弱

九三,干父之蛊,小有悔,无大咎。《象》曰:干父之蛊,终无咎也。

救治父亲留下的积弊,有小的懊恼,没有大的灾难。《象传》说:救治父亲留下来的积弊,最后是没有灾难的。

在救弊治乱过程中,手段不够强硬则改革不力,而手段过于刚猛可能反而灾祸立现,要想做到刚决而又没灾祸,这个过程一定是行止有度的。九三阳居刚位,但初巽卦秉柔顺之资,所以能做到这一点。

有小的懊恼,是因为矫枉过正,最终没有灾难是因为形势所趋。

,裕父之蛊,往见吝。《象》曰:裕父之蛊,往未得也。

宽容对待父亲留下的积弊,前往会陷入困境。《象传》说:宽容对待父亲留下的积弊,前往不会有收获。

爻,柔居刚位,并没有整治积弊的能力,所以宽恕积弊,想要有所作为反而是危险的。

萧规曹随

汉惠帝刘盈继位后,萧何继续为相国,但汉初秉秦蔽,务在休养生息。国家基本上无事。汉惠帝二年,萧何去世。萧何去世前,刘盈临相国府问其身后安排,萧何询问刘盈为相的人选,刘盈问:“您认为曹参可以吗?”,萧何非常感动,说:“陛下愿意让曹参为相,臣死而无憾。

”萧何去世,平阳侯曹参继为相国。 曹参为相后,弄巧好名之徒尽皆斥去,只留老成木讷之辈。国政一任萧何旧制,不予变更。曹参则日夜饮酒作乐。 属下有看不惯的想劝谏,曹参则把他们叫过来一起饮酒,直至酒醉,想劝谏的人一句话都说不上。 刘盈见状,深以为忧。

当时曹参儿子曹窋为中大夫,刘盈召其代为劝谏。结果曹窋劝谏不成,反遭曹参一顿鞭挞。 刘盈见曹窋挨打,只好亲自召曹参问话。刘盈问:“为什么惩罚曹窋呢?是我让他去劝谏您的。”曹参问刘盈:“陛下自认为跟高帝相比谁更圣明?” 刘盈答道:“我怎么敢跟先帝比!” 曹参又问:“那你看我与萧何谁更贤能?”刘盈道:“您好像比不上萧相国。”曹参道:“这就对了。高帝与萧何定天下,制度法令非常清楚,陛下只须拱手,我们臣下只需各安其职,遵纪守法无有过失即可。”刘盈听后,说:“太好了!你可以下去了”。

这就是著名的“萧规曹随”,曹参为相三年,谨守萧何法度,以清静自守,用民以时,不欲扰民。社会呈现一派清明景象。曹参去世后,当时歌之曰: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静,民以宁一。

汉惠帝想要有所作为,而曹参不想作为,不是不作为,而是曹参自量能力比不上萧何,所以不敢乱作为,这就是宽裕而不敢勇往直前。

曹参每日饮酒高歌却被千古传诵

六五,干父之蛊,用誉。《象》曰:干父用誉,承以德也。

救治父亲留下来的积弊,使用赞誉。《象传》说:用赞誉救治父亲遗留下来的积弊,是因为用品德来继承父业。

六五以柔德居君位、继承父业,于是成了整治积弊的主导者,只需要对父亲功德进行赞美就行。初六、九二、九三、各施其能救弊治乱,六五能做什么呢?在位置上好好坐着就行。

上九,不事王侯,高尚其事。《象》曰:不事王侯,志可则也。

不去侍奉王侯,以高尚来要求自己的所作所为。《象传》说:不去侍奉王侯,是因为他爻顺应形势。

上九刚居柔位处无位之尊,六五承上九,六五尊崇他,上九是有救弊治乱的能力的。同样是因为有下四爻辅助六五,没必要多做什么。不是不做而是没必要去做。上九与九三敌而不应,贸然参与其中,反而造成矛盾。所以不如高尚其实。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

辛弃疾最终决定归隐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但不被朝廷采纳。先后在江西、湖南、福建等地为守臣,曾平定荆南茶商赖文政起事,又力排众议,创制飞虎军,以稳定湖湘地区。由于他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故而屡遭劾奏,数次起落,最终退隐山居。

上九不事王侯,时也,不是不事,而是时势不可为。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