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老人照片能长期放家中吗(已故老人照片能长期放家中吗?孩子看到害怕)

孤独是毒 2023-07-08 15:20:40 网友投稿

老话说:“照片三不放,放后家不旺”,啥意思?放照片有啥讲究?

在家里摆放照片,几乎是所有人的习惯。因为照片可以记录美好,也是家中很好的装饰品,也是家庭的“升温剂”。特别是那些结婚的相片,摆放在卧室,有促进夫妻感情的作用。

可是,在摆放照片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按着自己的喜爱去摆。其实,在农村,对于这样的现象,一些老人就会忍不住要说上几句。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照片的摆放是有讲究的。如老话说的:“照片三不放,放后家不旺”,照片摆放,还是很有讲究的。具体有什么讲究呢?下面说一说。

一、照片不挂正堂中。

说到这里,估计很多人一下就明白了。因为在农村老人去世之后,为了祭奠仪式,需要将老人的黑白照片,挂在堂屋的正中心的墙上,以便亲人缅怀。所以我们在选择摆放照片的时候,必须要忌讳这一点。若是自己没有注意,做出了这样的事情。肯定会被人笑话,被家人大骂。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是,堂屋的正中心,是进门的第一眼。如果摆着照片在墙上,第一眼也容易吓到自己。

二、照片不要悬空挂。

这里说的照片不要悬空挂,主要是指照片要挂在实实在在的墙之上。因为在以前很多老人的观念里,一个人能否立足,都需要有自己的靠山。人物的照片,其实就代表了自己。

当我们在贴自己的照片的时候,紧贴着墙壁,寓意自己背有靠山。这一点基本上,很多老人都是很在意的。

不过,就目前的时代来说,基本上很少有人在意这一点。因为人们更关注的是照片摆放的好不好看。甚至有些朋友,为了体现照片的朦胧感,故意把照片贴在卧室的窗户上。这样让光线透过照片,让画面有虚化感。

这要是在以前,肯定会被老人们教训一顿。不过,现在还有这样老旧思想的老人,已经不多了。所以关于照片必须贴墙的要求,也就没什么人知道了。

三、照片不挂有水的墙。

这一点,估计说出来大家都很明白了。在以前,因为照片没有特殊的工艺进行处理,所以时间久了之后,就会发现照片都出现了泛黄的现象。如果遇到水了,时间久了,就会烂掉。所以不会有谁,会把照片挂在有水的墙上。

其实,这里说的有水的墙,并不是真的有水,而是指那些湿气比较大的墙面。一般在一个房子里,有三个位置的墙面,含水分比较的多。一个是厨房,一个是洗手间,另外就是露天阳台。如果照片挂在这样的墙上,估计时间久了以后,会导致照片坏掉。

除此之外,很多老人也忌讳将照片,背靠着厕所这样的污秽之地。前面我们已经说了,照片背靠实心墙会比较的好。因为寓意后背有坚固的靠山,而照片贴在靠厕所的墙上,就会有不好的寓意了。“污秽”自然会有“晦”的寓意,估计也没人愿意自己晦气。虽然说法没什么科学依据,但是老人们还是会忌讳。

总体来说,这句话并没有特别的依据,只是人们对生活的点点滴滴很在意。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庭兴旺发达,也自然会注意一些隐晦的事情。由此,一些老人就根据自己的猜想,传出了这样的老俗话。不过,从这些话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这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父母去世后,遗像放在哪里最合适?看完这篇文章,你就知道答案了

关于殡葬,民间有很多讲究,其中遗像的摆放就是一门很深的学问,很多人在葬礼后随意的处理逝者的遗像,殊不知这种不讲究的做法,会对后代造成许多不利的影响。

清明将至,免不了勾起对逝去亲人的缅怀。前段时间姑妈在家族群里发了一张爷爷奶奶年轻时的老照片,顿时引起了亲戚们的回忆和哀悼。

以前手机没有照相功能,拍照只能去照相馆,拍出来的照片也都是黑白照,经过岁月的冲刷,照片已经变得模糊泛黄,人像五官也有点看不清了。

这些为数不多的老照片也成为了爷爷奶奶留在世上最后的遗像。在讲究孝道的中国,老人去世后,子女们都会把老人的遗像挂在墙上醒目的位置,以此来纪念老人,当然也有家庭会选择直接用红布把老人遗像包裹起来放进衣柜里。

古人说:“人躺床上别磕头,遗像莫挂厅堂中”,古人的话里总是给后人留下一些警告和启示,既然古人不建议我们把遗像挂在厅堂中,那么应该挂在哪里最合适呢?

一、为什么死后要留下遗像?

遗像是指死者生前专门或不是有意留下的供后人追忆的照片或画像,古代时没有照相技术,通常都是在人临终前请画师描绘一幅人像画,死后作为遗像。

后来有了照相技术后,有些老人或许预感自己大限将至,会主动要求儿女们带自己去拍一张照片作为遗像。不过有些老人因走的太匆忙,还没有来得及拍照就去世了,儿女们也会用老人生前的生活照或者登记照来充当遗像。

很多人对家中长辈的遗像会觉得恐惧,哪怕是至亲的人也会觉得死气沉沉的模样看上特别阴森可怕,当然也有不少人是担心遗像会吓坏孩子,所以等老人去世后故意不给留下遗像。

但其实,这样的做法在殡葬文化中是不可取的。

在汉族文化中,遗像在整个葬礼环节还充当着重要角色,比如出殡时,长子要手捧着老人的遗像走在葬礼队伍的前面;在遗体告别仪式上,也需要提供老人的遗像;遗体火化后,有些家属会在骨灰盒上贴上老人的遗像或在墓碑上贴上老人的遗像,以辨别身份。

而子女们老人遗像挂在家中的目的,一是为了表达对老人的敬重和哀思,老人突然离去,家里人暂时无法接受,把他们的遗像挂在家里,可以常常睹物思人。

其次就是为了方便祭奠,每当老人忌日时,如果子女们不愿意去墓地里祭奠老人,也可直接买些丧葬用品在家中对着遗像祭奠,这样比较方便,在很多地方都有在家中挂逝者遗像的习俗,不过挂遗像也是有很久讲究的。

二、挂遗像讲究颇多,这些地方不要悬挂遗像。

1、遗像不要挂在厅堂中。

很多人都非常害怕遗像,哪怕是自己至亲的遗像,有时都不敢独自面对。而有些逝者的遗像确实看着挺吓人,照片不仅是黑白的,而且遗像上逝者基本上都是目无表情,有些甚至还怒目而视,一脸凶相。

如果把逝者的遗像挂在厅堂特别显眼的位置,可能会吓坏小孩子。而且挂在厅堂里也会造成诸多的不便,因为厅堂是家里会客的主要场所,客人来访时,看到逝者的遗像,心里会有些膈应,若在厅堂吃饭,总感觉有个人盯着,会很拘谨,更不敢随意喝酒开玩笑。

2、遗像不要挂在厨房或厕所旁边。

厨房是做饭的地方,每天都会有很多油烟,把遗像挂在厨房旁边,难免会沾染上油烟;其次厕所自然是不洁净的地方,把遗像挂在厕所,更是对逝者的不尊重,更会让外人感觉对逝者的不尊敬,惹人闲话。

3、遗像不要挂在儿童卧室中。

儿童心智不成熟,容易胡思乱想,说直白点,遗像本就是个不吉利的东西,把遗像挂在儿童卧室里,做法不妥,很容易吓着孩子,长久会对孩子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

4、遗像不要挂在老人卧室里。

遗像当然也不能挂在老人卧室里,老夫妻一辈子感情深厚,其中一方提前离世,势必会给另一方造成严重的心理打击,如果把遗像挂在老人卧室里,老人一看到照片就会睹物思人,会很难走出悲伤,长期沉浸在悲伤情绪里难以自拔,很容易走向极端。

5、遗像不要挂在杂物间或房间角落里。

杂物间存放东西的杂乱无章,在农村很多地方,杂物间还经常有老鼠或者其他的小动物的出现,这样对于逝者来说,都是极其的不尊重的。当然房间的角落也是不可取的,容易弄脏遗像,同时也显得对逝者的极大不尊重。

三、遗像放在什么地方最合适呢?

有些子女在葬礼后会直接把老人的遗像给烧掉或直接放在墓地,但有些子女心里对老人深深的不舍,还是会把遗像带回家,那么如果留下了老人遗像,该怎么处理呢?

1、用布包好,放在柜子里。

如果想要留个念想,但又怕吓坏了他人,可以找一块黑布把遗像包好,然后放在柜子里,思念的时候拿出来看看,平时放好,这样也不会给他人造成恐惧。当然有些地方也用红布包起来,具体的可以根据当地风俗习惯来处理。

2、放进祠堂里。

家里有条件的人,这个时候就可以单独给老人设立一个祠堂,将老人的遗照放入到祠堂里面。这个位置也是老人的专属的位置。

在南方,一般比较大的家族会在自己的村上设有祠堂,在这里摆最遗像是最合适的。根据辈分依次排开。在重大的节日的时候,一般都到祠堂上去祭拜逝去的亲人。

3、把遗像放在墓碑上。

通常火化后骨灰盒上回贴一张逝者的遗像以便于区分,因为有些家属在逝者火化后不会直接下葬,有些会先把骨灰寄存在殡仪馆几年,因此在骨灰盒上贴遗像,既方便家属拜祭,也方便殡仪馆工作人员管理。

因此如果不想把逝者的遗像放在家里,那么可以把遗像镶嵌在墓碑上,每当清明时节,亲人去扫墓的时候就可以瞻仰先人的遗容,让后代知道先祖的模样。

写到最后。

家中老人去世多年,对于他的遗像的处理一定要慎重,不要随意挂在家中,从环境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对家人的心理会有负面的影响,长久会影响家人的心情和运气。

总而言之,摆放父母的遗像也是有讲究,遗像是用来缅怀和纪念的,不必每天挂在墙上,亲人看到了,反而会触景生情,更加难受悲伤,所以建议在父母孝期过后,就把遗像收起来。

毕竟遗像总归是牵扯到“死亡”的东西,如果家里要是搞什么庆祝活动,大家一起开开心心的,突然看到墙上的遗像,难免会破坏大家的好心情,这就不好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