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姓名人(谷姓名人及历史人物)

伸手挽明月 2023-06-08 23:59:03 网友投稿

“作曲家”谷建芬的痛:81岁丧夫又丧女,晚年靠创作儿歌治愈人生

前不久,词作家乔羽的告别仪式在北京举行,

很多音乐圈人士都到现场送别乔老。

在人群中,作曲家谷建芬的身影格外引人注目。

她虽然已经87岁高龄,却头发乌黑,精神矍铄。

在仪式现场,谷建芬写下一封信,

细数她与乔老的相识经过,以及两人深厚的工作情谊。

字里行间,充满惋惜与悲痛之情。

作为伴随新中国成长起来的一代音乐大师,

谷建芬不仅著作等身,而且桃李满天下。

比如,至今仍活跃在娱乐圈中的那英、孙楠等人就都是她的学生。

作为曲坛泰斗,在谷建芬的创作生涯中也曾出现过数次危机,

但每次她都能化险为夷。她究竟是如何做到的呢?

1.从小立志成为作曲家

上世纪30年代,胶东地区天灾人祸不断,民不聊生。

一户谷姓人家被迫逃往日本,在异国土地上谋求生路。

1935年,他们家的二女儿在大阪诞生了,父母为其取名为谷建芬。

谷建芬刚懂事的时候,父亲就经常带她去看歌伎表演,

这让她对音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41年,中日激战正酣。

谷建芬父母担心被牵连,便举家回国,并在大连定居。

随着年龄增长,谷建芬对音乐的兴趣不减反增,尤其对钢琴更是十分热爱。

当日本战败投降后,一些日本商人在街上低价出售钢琴,谷建芬便求父亲给自己买一架。

钢琴本来就十分昂贵,即便是低价也仍然不菲,所以父亲拒绝了。

谷建芬便终日缠着父亲软磨硬泡,大有一股不买不罢休的劲头。

最终父亲被她的执着所打动,为她买下一架教堂里淘汰的钢琴。

正是这架钢琴,开启了谷建芬通往音乐殿堂的路,让她从此立志成为一名作曲家。

1952年,谷建芬考入东北音乐专科学校,主修作曲。

学习期间,谷建芬的各项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歌舞团,从事作曲工作。

正当年轻的谷建芬摩拳擦掌、满腔热忱地投入工作中时,一场政治运动向她袭来。

由于出身问题,谷建芬被归入异类,下放至江苏农村劳动改造。

工作地点从琴房变成农田,一双弹钢琴的手,如今用来插秧除草。

但谷建芬没有被命运击垮,她坚信噩梦总会过去,自己将来还有机会从事音乐创作。

她开始乐观地面对苦难,把田间劳作当成是在大地上谱曲。

与此同时,她还特意搜集民间的歌曲、小调,用来丰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

直到1976年,谷建芬才重获新生,回到阔别20年之久的音乐创作岗位。

从芳华正茂到年过四十,近20年的积累,让她内心产生巨大的创作欲望。

为了弥补失去的时间,谷建芬每天都坐在钢琴前十几个小时,进行研究和创作。

当时,随着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展开,港台流行音乐逐渐进入大陆乐坛。

部分接受新风格的大陆作曲家,也创作了一些同样具有鲜明特色的流行歌曲。

在电影《小花》中,主题曲《妹妹找哥泪花流》就让人耳目一新,深受年轻人喜爱。

但是,有些人却在研讨会上攻击这首歌是“低俗的流氓小调”。

该歌原作者王酩据理力争“只要群众喜欢的就是好歌!”

同样参会的谷建芬很为王酩打抱不平,想要写首歌声援他。

回家后,谷建芬根据张枚同的词,创作了一首《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该歌曲旋律优美、节奏欢快,一经推出深受年轻人喜爱,迅速风靡全国。

但紧接着,各种各样的批评污蔑接踵而至。

广播电台不允许播放她的歌曲,音乐创作部门隔三差五还要开会批判她。

谷建芬再次陷入命运的旋涡,但好在有丈夫邢波的支持,谷建芬才慢慢走出困境。

2.打造歌唱明星的摇篮

谷建芬和丈夫是在中央歌舞团工作期间相识的。

那时候谷建芬是钢琴手,邢波是舞蹈演员,两个人经常合作。

时间一长,两人便暗生情愫,走到了一起。

眼看就要谈婚论嫁了,谷建芬却被下放到农村劳动,一对恋人被迫分隔两地。

谷建芬不想牵连邢波,打算和他分手,从此不再联系。

但邢波却一心认准了谷建芬,想要跟她在一起。

那段时间,邢波跟谷建芬想要结婚,向组织上申请了很多次,但都被拒绝。

直到一年后,单位才批准他们两人的结合。

风风雨雨数十载,谷建芬和邢波始终恩爱如故。

这次谷建芬因为创作的歌曲被人攻击,邢波马上站出来帮助自己的爱人。

为了讨个说法,谷建芬和邢波打算做个社会调查,让事实为作品说话。

于是,他们乘着公共汽车,逛遍了北京的各个大学,让这些年轻人给自己的作品打分。

每到一个地方,谷建芬就列出20首歌,当着学生的面边弹边唱。

谷建芬唱完后,邢波就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白纸,让他们给歌曲打分。

结果,将近99%的学生都表示很喜欢这些歌。

看到作品这么受欢迎,谷建芬踏实了许多,她终于能理直气壮地回击外界那些质疑的声音。

但她想得太简单了,调查确实堵住了一部分人的嘴,但却不足以改变她被排挤的现实。

没有人愿意唱她的歌,即便有人唱了,电台也不会播,更别说公开发行了。

谷建芬面对的是一堵看不见的墙,要想突破过去,必须另辟蹊径。

1984年,她决定开办“谷建芬声乐培训班”,打造一批自己的音乐班底。

这个想法得到丈夫邢波的大力支持。

他们东拼西凑出5万块钱用来买设备,又借了一间30多平的房子当教室。

很快,这个培训班就开始对外招收学员了。

跟别的培训班不同,来这学音乐不仅不用交学费,每月还有45元的补贴。

听说有这种好事,一时间有很多人都来报名。

但谷建芬却并非来者不拒,她有着自己的招生准则,不多,就两条:

首先是唱歌必须能让她感动,再就是人品必须好。

经过筛选,谷建芬第一期学员总共就招了9个人。

为了提高教学水平,谷建芬还通过自己的关系聘请金铁霖等资深教授和歌唱家任教。

别看培训班不大,可师资水平却并不亚于专业音乐院校。

经过两年的系统性学习,培训班的学员渐渐在乐坛崭露头角,屡次荣获大奖。

首先是学员延燕赢得了“全国首届通俗歌曲孔雀杯大选赛”一等奖。

没过多久,学员苏红又摘得第二届电视青年歌手通俗唱法第一名。

紧接着,其他学员也纷纷在各赛上斩获优异名次。

凭借着一个个大奖,人们开始注意到,谷建芬学生的身影频繁出现在各大赛场和演出中。

一时间,“谷建芬声乐培训班”的名气也因此大振。

经过她的不懈努力,上世纪90年代前后,乐坛涌现了一大批实力派歌手。

学生中的那英、毛阿敏、孙楠、解晓东等人,

都已经成长为当今乐坛的中坚力量。

3.用音乐证明自己

培训班取得巨大成功,对乐坛是好事,对谷建芬更是好事。

通过这种方式,谷建芬让通俗唱法登上了中国乐坛,也为自己打开更加广阔的道路。

1989年,北京市解放40周年,需要创作一首纪念歌曲,谷建芬被指定为负责人。

这就足以说明,她的创作能力和风格已经得到乐坛主流的认可。

谷建芬不辱使命,最终创作出这首名为《十月是你的生日》的歌曲。

后来由于歌曲广受喜爱,慢慢演变为祝福祖国母亲的歌曲。

同时为了方便老百姓传唱,歌名也改成了《今天是你的生日》。

直到今天,每年国庆时这首歌曲都会在各个庆祝场合响起,成为国庆必唱曲目。

这是因为谷建芬把对祖国的热爱融入旋律,唱出了人民的心声,所以歌曲自然经久不衰。

可以说,在她的创作道路上,每一次都能把握住机会,用实力让所有人都刮目相看。

1990年,电视剧《三国演义》征集主题曲和插曲,谷建芬也参与了试稿。

结果,在5位作曲家中,谷建芬创作的版本被投票一致通过。

有领导听说作曲者是女性时很不满,“《三国演义》是英雄之歌,怎么能找女作曲家?”

幸好导演王扶林的全力支持,才保住了谷建芬。

事后,谷建芬听说自己被人轻视了,感到愤愤不平。

她告诉导演,通过的那个版本作废了,自己会重新创作一版。

经过一晚的努力和情绪上的激发,歌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应运而生。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这首大气磅礴、深沉豪迈的歌曲,谁能想到是出自女人之手。

不仅如此,谷建芬还搭档女词作者王健,为《三国演义》创作了十余首歌曲。

除了主题曲外,《这一拜》、《貂蝉已随清风去》等歌曲也都广为流传。

尤其是片尾曲《历史的天空》,不仅词曲作者是女性,连演唱者也同样是女性。

总而言之,谷建芬用自己的实力告诉所有人,在音乐创作上不分男女。

1992年,谷建芬和丈夫都年近六十,身体大不如前,便将培训班关闭了。

开班那些年,谷建芬不可避免地忽视了家庭,两个女儿大多数时间都由父亲照顾。

起初女儿们还不理解母亲,觉得母亲对音乐的爱明显超过她们。

直到长大后,参加了工作,她们才明白母亲那种专注于自己所爱事业时的心情。

在谷建芬心中,音乐是生命里最重要的存在。

虽说对家人有些不公平,但正是因为这种忘我的执念,才让她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

退休后,除了参加必要的活动,谷建芬把大部分时间都用来陪伴家人。

她有时跟兄弟姐妹聚聚会,有时去女儿家住几天,陪陪外孙女,全家其乐融融。

尽管已经很少创作歌曲,但谷建芬还是关注着乐坛,希望能再为中国音乐尽一份力。

4.谱写儿歌启迪下一代

2014年8月,此前从未现身综艺的谷建芬,却突然来到《中国好声音》的舞台。

就在“导师”那英宣布谷建芬到场观战后,全场嘉宾观众都起立向这位大师致敬。

而谷建芬也在一片掌声中,起立向所有人微笑致意。

有人注意到,在她的身份标签中,多出了一个“音乐教育家”的名头。

谷建芬曾经开办过培训班不假,但却怎么也无法让人联系到“教育家”三个字。

那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原来,这一切还要从10年前开始说起。

2004年,谷建芬注意到一个现象。

很多孩子一开口,唱的都是网络歌曲“老鼠爱大米”一类的。

后来经过深入了解,谷建芬发现,属于儿童的歌曲实在少得可怜。

而且,其中大部分儿童歌曲还是老歌,早已不适合现在的孩子演唱了。

恰好当年秋天,中央召开未成年人教育工作会议,谷建芬也参加了。

会上一位领导建议谷建芬“以后别为明星写歌了,要多为孩子们写歌。”

“现在的孩子物质生活太丰富了,但属于他们的歌曲太少了。”

听了领导的建议,谷建芬心头一震,深感此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作曲对谷建芬而言不难,可去哪里找那么多适合孩子的词呢?

一天,谷建芬路过一所幼儿园,听到里面的孩子正在吟诵唐诗: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谷建芬突然想到,为什么不选一些通俗易懂的诗词,谱上曲子,改编成儿歌呢?

2005年,谷建芬开始创作《新学堂歌》,她的计划是完成50首。

从第一首《游子吟》开始,谷建芬每首歌都经过仔细打磨、反复修改才最终定稿。

为此她经常熬夜到凌晨三四点钟,有时甚至是通宵工作。

尽管身体有些吃不消,但谷建芬还是尽自己一切努力去完成。

她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够经受时间的考验“不仅现在的孩子爱唱,以后的孩子也爱唱才行。”

2016年,就在谷建芬创作到第49首歌时,一场巨大的不幸却向她袭来。

丈夫邢波因突发心脏病去世了。

他们两人一生相濡以沫,谷建芬每一次遭遇危机,邢波都会义无反顾地支持她。

如今爱人骤然离世,谷建芬深受打击,悲伤了很久。

但儿歌事业仍未完成,谷建芬只能强打起精神继续创作。

可没想到,小女儿又突然因为脑出血离开了人世。

接连失去两位至亲,谷建芬支撑不住倒下了,每天都要吃药调节。

那段时间,谷建芬仿佛失去了人生的方向,连她最爱的音乐也不再那么重要了。

用了一年多的时间,谷建芬才渐渐走出来,重新开始创作。

2017年,谷建芬终于达成创作50首儿歌的目标,实现了人生的心愿。

当这些儿歌第一次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响起时,谷建芬激动地流下眼泪。

这12年呕心沥血地创作,终于苦尽甘来。

谷建芬的《新学堂歌》问世后,在社会上引起巨大的反响。

第二年,她被邀请参加央视《经典咏流传》节目。

在舞台上,孩子们用稚嫩的声音唱响《游子吟》、《敕勒川》、《春晓》三首歌。

歌曲结束后,谷建芬在台上分享自己的创作经历。

讲到动人之处时,现场嘉宾和观众纷纷起立鼓掌,向这位音乐大师表达敬意和钦佩。

虽然历经无数艰辛,但总算圆满完成,谷建芬为自己的创作生涯画下最重要的一笔。

如今5年过去了,《新学堂歌》已经走进更多城市和校园,让更多孩子领略了音乐之美。

前不久,西安就举办了一场“谷建芬新歌学堂音乐会”。

远在北京的谷建芬也通过网络进行了观看,并为孩子们送上美好祝福。

如今87岁的谷建芬依然心系中国音乐,一心想要创作更多有意义的歌曲。

在2022年的《春晚倒计时》上,

谷建芬还跟学生孙楠合作了歌曲《再次相约二十年》,展望美好未来。

有人问谷建芬:“年纪这么大了,还会再写歌吗?”

谷建芬笑着说:“可以期待一下,我还不老,还有好多想法。”

结语

有人说,谷建芬是一位承前启后的中国歌曲作家,

对中国流行音乐的发展贡献巨大,这话自然不虚。

谷建芬的作品极具新时代特色,因此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和传唱。

同时,她培养了众多实力派歌手,间接带动了90年代中国流行音乐的辉煌。

更重要的是,她还心系少年儿童,为孩子们创作了几十首优质儿歌。

这些歌就是播撒在儿童心中的种子,必定会在将来流传下去,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对这位把毕生奉献给音乐事业的老人,只能衷心祝愿她身体健康、晚年幸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