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福香和孝服香判断(增福香和孝服香判断区别)
父母老了,请把他们介绍给阿弥陀佛
2020年10月25日,
农历九月初九,
中国传统节日“重阳节”,
一个关于爱老敬老的节日。
和我们关系最密切的长辈无疑是父母,那就让我们谈谈孝养双亲这点儿事吧。
提到什么是孝,你脑海里出现的是什么?怎样才是最好的孝?佛门所说的孝和世间的孝有何不同呢?我们先一起来看两则佛教的公案。
1
佛陀助父脱离轮回
释迦牟尼佛成道后,回到迦毗罗卫,为父净饭王说法,净饭王闻法后证得三果阿那含。
净饭王在病重时,佛陀为他做人生最后一次开示,使他证得阿罗汉果,并亲自体会了解脱之乐。七天以后,净饭王入灭,永远脱离轮回之苦。
佛陀的父亲示寂后,佛陀亲自把自己父亲的遗体放入棺木中入殓,然后和罗侯罗、阿难、难陀,将父亲的棺木抬上自己经常讲经说法的地方安葬。
2
目犍连救母
释迦牟尼佛的十大弟子之一的目犍连尊者,在得到神通后,想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他用天眼观察,看到已逝的母亲在鬼道中受苦,瘦得皮包骨头不成人形,十分伤心。于是他用钵盛饭,用神力送给母亲吃,但是饭刚送到他母亲手中,尚未入口即化为灰烬。
目犍连无奈,请求佛陀帮助救拔母亲。
佛陀说:“你母亲罪孽深重,你一人救不了,要靠十方僧众的力量才行,你要在七月十五日众僧结夏安居修行圆满的日子里,敬设盛大的盂兰盆供,以百味饮食供养十方众僧,依靠僧众的力量,救出你的母亲。”
目犍连依佛陀所授,母亲方才脱离了饿鬼道。
3
最圆满的孝
“孝”,其古字形像一个孩子搀扶老人,本义为尽心尽力地奉养父母,引申转指晚辈在尊长去世后要在一定时期内遵守的礼俗,又引申指孝服。
我们从佛陀和目犍连行孝的两则公案可以看出,佛教的孝远不止于此,范围更广,强调出世间的“大孝”。
在佛教中,把“孝”分为两种:世间的孝道;出世间的孝道。
所谓世间的孝道,包括:
养父母之身。用衣食财物去孝养父母。养父母之心。对父母耐心,说话和颜悦色。养父母之志。子女积极进取,有所作为,这是父母最喜欢看到的事情。
能做到以上三点,可以说是世间最圆满的孝道了。
此外,佛教还把孝分为三个层次:
甘旨奉养父母,使父母免于饥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欢喜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永断三途辗转之苦,才是上上大孝。
那么在佛门中,更为重视的则是出世间的孝道。
4
把父母介绍给阿弥陀佛吧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知道,死亡是每个人的必经之路,当父母临命终时,身体遭受病痛的折磨,必然会对死亡产生恐惧之心,这些是我们做子女的无法替代但又不得不面对的事情。
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行出世间的孝道:
善巧方便地引导父母对佛法产生信心,奉劝父母在世时皈依三宝,听闻正法,从而发心念佛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出离轮回之苦,进入圣人之流,最终一生成佛。
这才是出世间的大孝,也是做人最为究竟的孝道。
让我们一起持诵《报父母恩咒》,回向现世父母增福增寿,七世父母往生净土,以报父母深恩。
《报父母恩咒》
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
南(na)无(mo)密(mi)栗(li)多(duo)
哆(duo)婆(po)曳(yì)娑(suo)诃(he)
农历九月初九,不仅是重阳节,还是摩利支天菩萨圣诞日。我们都知道菩萨的慈悲涵摄一切众生。我们可以随学菩萨,将对父母的爱扩散至所有长者乃至一切有情。
于此殊胜日,持戒、放生、诵经、礼佛、持咒、念佛可得佛菩萨加持,获福无量。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