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娃起名字2020(娃娃起名字女孩)
全国爆款姓名大赏,这五个字被用烂了
叫龙傲天还是王狗蛋,会影响你未来成为富豪吗?
取名可以很严肃,也可以很野性。比起人生运势、性格取向,最新一批升级当父母的 95 后、00 后更在乎取的名字能否与众不同、出奇制胜。
正如每个叫“建国”的爷爷都有个叫“保国”的儿子,每对叫“子轩”和“梓萱”的父母都可能用食物给孩子当小名,再把“王权富贵、顾得猫宁、孟想陈真、周游列国”印在户口本上。
这届父母取名,真的越来越有个性了吗?
取名就像写论文,追求低查重“人生识字忧患始,姓名粗记可以休”,不少人识字都是从自己的姓名开始的。
但对于一些孩子来说,正确读写名字就已经是识字路上一道不小的障碍:䶮(yǎn)、臸(zhī)、骉(biāo)、鬯(chàng)……笔画明明很常见,合在一起后就成了大众陌生的模样。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约有 6000 万人的姓名含有生僻字 [1]。
除了生僻字,一些字数多、有谐音的姓名也赚足了话题热度。曾经有媒体梳理发现,过去十几年,几乎每年开学季都有夺人眼球的奇葩姓名出现 [2]。
根据公开的新闻报道、社交帖子等资料,我们统计了流传度较广的特殊名字,总结出 8 大类命名规则:生僻难字、幽默搞笑、历史文化、狂拽酷炫、美好祝愿、知恩图报、热爱科学和见贤思齐。
有些名字自带王室贵族的 Buff。2012 年,一名叫“是朕”的江苏考生因为名字太过霸气,走红网络 [3]。这位考生最终考入了南京审计学院,同校还有一位名为“雍正”的同学 [3]。
听起来像在搞怪的“黄毛新生”、“王者荣耀”等有趣名字,好不好听尚且没有定论,但至少查重率是真的低。
我们对上述特殊名字进行查重,发现有些看似不可思议的奇葩名字,还真不只存在于段子中。比如一听就喜气洋洋、仿佛身处春晚《难忘今宵》现场的“何佳欢乐”,全国范围内有 37 人都叫这个名。
看起来像偏旁部首的“冫冖”,不仅查重率低,还被判定不属于《通用规范汉字表》。早在 2013 年,国务院就规定社会一般应用领域的汉字使用应以新公布的《通用规范汉字表》为准 [4]。
语言学家谭汝为曾在自己的著作提到,很多人取名采用生僻字和新颖的取名格式,就是为了避免出现尴尬的重名现象 [5]。
曾经 80 后的名字集中度高达 43%,到了 2018 年,新生儿的名字集中度降幅已经达到 30% [6]。这届父母取名,重复率是真的越来越低了。
而有一些幸运儿,他们从姓氏就已经赢在起跑线上了。
人数最多、断层领先的复姓欧阳,2021 年的人口数为 111.7 万,约为王、李两大姓的 1% [7]。而之后的上官、皇甫、令狐等复姓,人数不到 10 万,还没有 2020 年姓李的新生儿数量多 [8]。
欧阳、上官、皇甫……看见这些玛丽苏感满满的姓氏,仿佛魂穿《公主小妹》,高低是个家族继承人、集团 CEO 的身份了。
如果是稀有一些的复姓——比如“澹台”,更是少之又少。比如最近热播剧《长月烬明》中的魔神澹台烬,哪怕他用最普遍的“伟”字作名,也很难遇见撞名的情况。
甚至还出现了“新复姓”,也就是在姓名中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比如张杨浩然。1990 - 2018 年,同时使用父姓和母姓的人数增加了 98.2 万,增长率超过 830% [7]。
为了取好名,大家用尽三十六计教子一艺,不如赐子好名。
起名,向来是门大学问。重男轻女的父母会给女儿取名“招娣”,希望引来一个弟弟;事业低迷的娱乐圈艺人也会找大师算命,希望用改名转运;但更多的普通人,希望用寓意极佳的字眼迎接新生命的到来。
时至今日,如何取好一个名字依然让不少新手父母们感到“头秃”。毕竟,名字既不能太烂大街,又要有美好的含义,还要排除啼笑皆非的谐音情况。
取一个名字,现在的人都会考虑多少因素?
我们统计了豆瓣取名小组的 2351 条帖子及评论,发现现在的人在取名时,既要好听,还要好寓意,寄托着他们对子女的期望。
求赐名的帖子中,父母最关心的还是名字与孩子的贴合度,包括性别、出生时间。
这一点从名字的异性度中有迹可循。2019 年,一项姓名报告显示,10 后名字的“性别区分度”越来越泾渭分明,体现在“男起女名”的比例减少了一半,“女起男名”的比例也下跌了三分之一 [6]。
其次是名字的含义。取名界有“男楚辞,女诗经”的说法,比如屠呦呦和林徽因的名字就出自《诗经》,既有诗意,又有出处。
根据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发布的《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新生儿最常见的字中,泽、梓、子、宇、沐等好听、意义又美好的字眼依然榜上有名。
不得不说,这是“梓”掉的一代。从 2016 年第一份中国姓名大数据公布开始,“梓”字就备受欢迎 [9]。到了 2021 年,“梓”字依旧在榜单前列。
比如佛山市 2017 - 2022 年的热门名——梓睿、梓轩、梓豪和梓晴,连续 6 年销量领先,家长们对于“梓”字的热情始终如一 [10]。
新手父母们之所以会选择这些字,和大环境也离不开关系:叫梓的人越来越多,也就司空见惯了。
当然,字是美好的,但是用的人多了,就很容易出现撞名撞音的尴尬情况。很多父母千挑万选、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名字,结果到了孩子上学的年纪才发现,班里遍地都是。
事实上,由于人口众多,常用汉字为 3500 字,高重名率很普遍 [11][12]。
有些父母为了避免撞名,干脆摆烂,把名字越取越长。2018 年,四个字及以上的姓名占比分别为 1.7% 和 0.8%,到了 2020 年,这一比例分别上升至 1.6% 和 1.7% [7][8]。
每个年代,都有“专属”名字有个笑话是这么说的:
沐宸和沐辰打架,撞伤了一诺和依诺。雨桐和语桐跑过来劝架,撞到了若曦、若溪和若熙。梓睿和子睿跑过去告诉班干部浩然、昊然、浩宇和雨豪。于是班干部们叫上泽睿、宇泽和泽豪,大家一起拉开了沐宸和沐辰,扶起了一诺和依诺……
2021 年,38618 名新生男孩都叫作 mù chén——沐宸、沐辰;32092 名新生女孩被唤作 yī nuò——一诺和依诺。再过 10 年,当这些新生儿们步入校园后,上述段子也许会成为现实。
毕竟,2021 年男性新生儿数量也只有 468 万人,而叫沐宸、沐辰的男孩们就占了 0.8% [13]。乍一看不算多,但换算到现实中相当于每三个班,就有可能出现一个叫 mu chen 的男孩。
甚至不用等到十年后,现在的娱乐圈就已经是撞名的重灾区。
主持人朱丹曾在节目《声临其境》挑战“明星名字绕口令”:张馨予、张予曦、张涵予、张含韵、张韶涵、张歆艺、张雨绮、张雨馨……大量形似音近的名字,让网友在有瓜来袭时都认不清瓜主是哪位。
尽管名字同质化的现象依然存在,但是比起我们的父辈已经好上不少。
截至 2021 年,使用频率最高的双字名依然是年代感厚重的秀英、桂英、秀兰、建华等 [13]。随便在社区、公园、广场对着舞剑跳舞的大爷大妈们喊一声,半波人都得回头问你干什么。
爆款名字的诞生,其实和时代密不可分。
一听保国、申奥,我们就能判断出这个人生于哪个年代,有时还能判断对方的家乡在哪——比如嘉欣、嘉诚就是富有地域特色的港澳和老广热名。
不难发现,千禧年之后的孩子们,名字都变得越来越言情、玛丽苏,妥妥的琼瑶剧走进现实——当年熬夜追更、追剧的那批孩子终于长大当父母了。
比如墨与华之所以大热,就是因为 2017 年大 IP 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大火;诺伊、诺一等名字从爆款姓名排行千名之外一跃成 95 名,也少不了《爸爸去哪儿》的助力 [9]。
大胆预测一下,再过几年,兰、盛等字会跻身新生儿爆款字排行榜单吗?毕竟,这几年的热门剧集,都少不了这些字的身影。
参考资料:
[1] 高宇婷. (2019). 谢建辉代表:姓名有生僻字办事难,建议将生僻字纳入国家字库. 澎湃新闻. Retrieved 9 March 2019 from /d/file/gt/2023-05/jvujxxt0y4y 王岗. (2017). 开学季屡现“奇葩”姓名,提醒:求奇求怪或适得其反. 法制晚报. Retrieved /d/file/gt/2023-05/bxnoyj1xz3q 王琦. (2012). 两大学生因名叫雍正、是朕被出名 二人系校友. 中国新闻网. Retrieved 4 September 2012 from https://www.chinanews/edu/2012/09-04/4157613.shtml.
[4] 国务院. (2013). 国务院关于公布《通用规范汉字表》的通知.
[5] 谭汝为. (2016). 人名春秋:姓名文化古今谈. 商务印书馆.
[6] 起名通“中国人姓名研究中心”. (2020). 2019姓名全景报告-中国人起名质量首次量化揭示.
[7]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 (2019). 二〇一八年全国姓名报告.
[8]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 (2021). 二〇二〇年全国姓名报告.
[9] 起名通“中国人姓名研究中心”. (2017). 2016大数据“看”中国父母最爱给宝宝起什么名.
[10] 佛山市公安局. (2023). 2022佛山爆款名字出炉!. Retrieved 1 January from /d/file/gt/2023-05/lzws5jwyxdp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2013). 通用规范汉字表.
[12] 宋霞. (2020). 2019年全国姓名报告出炉:“张伟”重名最多 三字姓名超八成. 北京青年报. Retrieved 21 January 2020 from /d/file/gt/2023-05/fghywltr5jz.htm 公安部户政管理研究中心. (2022). 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
给星球起名字,有哪些讲究?
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
火星上的中国地名。来源/国家航天局
国家航天局还披露,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火星高分影像,识别了着陆点附近大量的地理实体,国际天文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将其中的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包括西柏坡、齐都、漠河、鲁克沁等。有趣的是,这些名称都与中国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都城存在关联性。
不只是火星,月球等其他太阳系星球上也有被命名的地理实体;此外,人们还可以给小行星命名。那么,是谁在给外星球上的地理实体和小行星命名?命名时又主要依据哪些规则?现在都有了什么名字?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国家人文历史”(ID:gjrwls),原文首发于2023年4月28日,原标题为《给星球起名字,有哪些讲究?》,不代表瞭望智库观点。
1命名的历史和规则
早在17世纪的欧洲,人们就开始给月球上的地貌起名字了。1609年,伽利略第一次用自制的望远镜观察月亮,亲手绘制了著名的六连幅月球水彩画。伽利略观察到了月球表面高低不平的地貌,便用自己的家乡将月球最高大的山脉命名为“亚平宁山脉”。月球亚平宁地区地形等高线图。来源/陈超,陈波,平劲松等《月球亚平宁山脉重力异常解释》随着望远镜的不断改良,天文学家们纷纷开始观测月球并绘制各种月面图,再根据自己的喜好给月面图上一些明显的地物取名以示纪念。有些用天主教圣人的名字来命名,有些用天文学家、数学家等学者的名字来命名。1651年,里乔利出版了《新天文学大成》一书并绘制了月球表面地图。在这个月球地图中,里乔利对月球的地貌特征进行了统一的命名。里乔利将月面的阴暗区称为海,并与天气相互组合进行命名,比如雨海、静海、酒海等。对于环形山,他采用了古代著名科学家和哲学家的名字来命名。这些命名在当时被普遍接受,成为现在命名的重要参考。与月球相比,人类对火星的了解要晚一些。1840年,德国天文学家发布了第一章火星地图。此后30年,各种版本的火星地图陆续问世。但是获得广泛认可的意大利布雷拉天文台台长乔凡尼于1877年绘制的火星地图。他在地图中对火星地貌的命名有很多都沿用至今。但是,由于当时世界各地缺乏交流,而且没有全球性的统一组织,但这种天文学家自成体系的命名方法最终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个混乱的局面。到20世纪初,月球表面有不少显著的地物至少被起了3个不同的名字。于是,天文学家们开始推动对太阳系内星球表面特征命名的标准化,以消除这种混乱现象。终于,191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IAU)成立。首先开始做的其中一件事情,就是组建了专门的委员会来规范混乱的月球和火星地名命名法,并在1935年首次正式出版了《Named Lunar Formations》这个系统性的官方地名列表,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标志着月球地名的命名从天文学家们的自由赋予转变成国际机构的官方发布,而火星命名法在1958年得到规范。此后,该组织承担起行星地名和多种宇宙天体的命名和仲裁工作。目前,太阳系内星球表面特征的命名工作都是由IAU的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Working Group for Planetary System Nomenclature,WGPSN)统一负责,命名规则也逐渐细化。根据行星系统命名工作组的规定,不同星球以及星球上不同地方的命名规则是不同的。比如火星上的地物是如此命名的:反照率特征(albedo feature,是行星、卫星等太阳系天体某个反照率和邻近区域相比特别高或低<即特别亮或暗>的区域)用神话名称,如阿西达里亚平原名字源于神话中的维纳斯之泉;而60km以上的撞击坑以人物的名字命名,此人要对火星研究有贡献,通常是科学家或科幻作家;60km以下的撞击坑用地球上人口小于10万人的小城镇命名,本次新增的22个地名就是依据的这条规定;大峡谷则用不同语言中火星或恒星的发音命名;小峡谷用地球上古代或现代的河流名称进行命名。月球上地理实体的命名相对来讲更复杂且多样。IAU在月球上共定义了反照率特征、环形坑、山脊、卫星坑、坑链、月溪、峭壁、月谷、海角、山脉、洋、月海、月湾、月沼、月湖、平原和着陆点等17种表面特征,并对每类地形下的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地理实体进行了官方命名。照片中形势复杂的月球表面。来源/潘厚任《简谈“阿波罗”登月骗局之争——阿波罗-11登月40周年》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也有相应的规则和程序。被命名的月球地理实体本身须符合特定的条件,比如,须具有特殊的科学研究应用价值,直径须大于100米,对其进行命名有助于月球研究及月面测绘等。月球地名的命名主要有四种方式。环形坑、反照率特征、山脊,以及一部分山脉的地名根据著名科学家和杰出人物的姓名命名,且命名的人物须去世三年以上。而作为月球上分布最广泛、最重要的环形坑,它的名称又被继续用来命名附近的卫星坑、坑链、月溪、峭壁和月谷。月球上另部分山脉和海角根据地球上的山脉进行命名,如阿尔卑斯山脉、亚平宁山脉喀尔巴阡山脉等。当我们用肉眼观看月球时,我们能够看到月面上存在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暗域,IAU将这些暗域分别用洋、月海、月湾、月湖、月沼等与水有关的地形进行区分,并用描述天气以及其他抽象概念的拉丁词语对这些具体的地物进行命名,如风暴洋(Oceanus Procellarum,风暴之洋),智海(Mare Ingenii,智慧之海),梦湖(Lacus Somniorum,梦之湖),虹湾(Sinus Iridum,彩虹之湾)等。IAU GA 2022 Logo。来源/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官网月球作为全人类的共有财产,任何研究者都有权基于科学研究的需要向IAU申报月球地理实体的命名。需要注意的是,除19世纪之前的政治人物姓名外,不能使用具有政治、军事或宗教意义的名称。另外,还有一种非常特殊的命名方式,那就是月球着陆点名称。着陆点名称是人类将探测器降落到月球表面后,出于在月球表面开展探测活动的需要,对着陆点周围的地理实体进行的命名。与其他16类地形不同,着陆点名称代表的地理实体通常尺寸规模小,因而其命名形式较为自由,不受命名体系的约束和限制。如中国嫦娥三号任务的着陆点名称“广寒宫”,美国的“阿波罗”系列等。2命名与航天科技实力
虽然有权给星球地点命名的国际天文联合会是国际组织,也有相关原则和规定,但一定程度上讲,对月球和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命名权也展现了各个国家的航天实力。从伽利略时始,欧洲人最早观测到月球上的地貌,并且绘制出了世界上最早的月面图。因此,欧洲人也主导了月球上地点的最初命名权。现代IAU审核通过的月球地名中,由意大利天文学家里乔利在17世纪起的名字就有200多个。同样地,火星上的命名权最初也被欧洲掌控。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科技的进步,20世纪60年代,这项权力逐渐转移到美国和苏联手中。当时,世界处于冷战格局之中,美苏两国进行了激烈的太空探索和登月竞赛。在太空竞赛中,苏联曾一度领先,1957年,苏联发射了世界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尼克一号(Sputnik-1)。1959年9月,苏联的月球2号探测器首次撞击月球,该探测器着陆点以苏联火箭发动机谢尔盖·科罗廖夫的名字命名。同年10月,“月球3号”探测器首次拍到了月球的背面影像。“月球三号”传回的月背照片展示出,月球背后的地形主要是陨石坑、高山和两个较大面积的平原,即“月海”。月球3号返回的第一张清晰的月球远端图像。来源/卫星百科长期以来,人们只能观察到月球的正面,因此这一重要发现使得苏联大为振奋,也因为是人类首次拍摄,苏联抢先为月背两个较大的月海命名,分别为“莫斯科海”和“梦海”。此外还用苏联杰出人物和地名来命名月球背面的陨石坑,比如“齐奥尔科夫斯基坑”“门捷列夫坑”等。但由于当时技术条件有限,获得的图像分辨率很低,导致有些地理实体被错误识别和命名。比如,当时将布鲁诺坑的明亮射纹识别为山脉,为了纪念苏维埃共和国,苏联将其命名为“苏维埃山脉”。如今真相澄清后,该名称已从月球地图中消失。另一边,美国人顿感压力,开始奋起直追。1961年,美国的“阿波罗计划”正式启动。1964年7月,美国发射了徘徊者7号硬着陆月球探测器,该探测器在撞到月球之前,成功拍摄了4308张月面照片,这是人类获得的第一批月面特写镜头。随着越来越高质量的照片传回地球,主要的陨石坑都被冠以杰出科学、宇航员和工程师的名字。航天员下梯登月。来源/潘厚任《简谈“阿波罗”登月骗局之争——阿波罗-11登月40周年》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乘坐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成为第一批在月球上行走的人类。他们的登陆点位于月球正面的赤道附近,被命名为宁静基地(Tranquility Base) ,取自登陆舱鹰号的呼号“静海”。为纪念“阿波罗计划”,1970年月球上一个大型撞击坑被命名为“阿波罗盆地”。为纪念在人类太空探索事业中付出了生命的美国宇航员,阿波罗环形山内及附近的几座陨石坑被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主要有1967年阿波罗1号地面测试中死于火灾事故的三名宇航员维吉尔·格里森、爱德华·怀特及罗杰·查菲等。在1969年到1972年期间,美国共进行了六次载人登月任务,分别是阿波罗11号、12号、14号、15号、16号和17号。每次任务都在月球正面的不同地点着陆,这些地点都有自己的名称,通常取自附近的月海或陨石坑的名字。例如,阿波罗12号登陆在风暴洋中的勇气岛(Oceanus Procellarum),阿波罗15号登陆在雨海边缘的哈德利山谷(Hadley Rile) ,阿波罗17号登陆在塞伦尼塔提斯盆地的陶鲁斯-利特罗(Taurus-Littrow) 等。与此同时,苏联也不断进行探月活动。到1970年,美国和苏联已经有6名宇航员的名字被用来命名月球上的地貌特征。阿波罗计划照片。来源/秦伟《阿波罗:一小步 一大步》另外,月球两级的陨石坑以极地科学家和探险家命名,如南森、阿蒙森等。位于月球南极的舒美克陨石坑里还真的含有一些基恩·舒美克的骨灰。基恩·舒美克是著名天文学家和地质学家,开创了宇宙撞击科学研究。他的一小部分骨灰于1998年被装在“月球勘探者”航天器上。该航天器完成任务后撞击到月球南极的陨石坑上,随后,该陨石坑便以他的名字命名。除了对月球的探索,美苏两国在火星探测上也试图一较高下。从1960年开始,他们都进行了多次火星探测任务,包括轨道飞行、软着陆和硬着陆。并分别为各自发现的地理实体取名字、另外这些任务的着陆点或撞击点也有自己的名称,常取自任务代号或目标地区的名字。1971年5月,美苏两国在短短21天内相继发射了五颗火星环绕器。最终,美国的“水手9号”于当年11月率先进入火星轨道,并拍摄传回了7329张火星照片。在“水手9号”的帮助下,人类终于可以对火星的真面目窥探一二。为纪念“水手9号”,火星命名工作组将火星上最大的峡谷命名为“水手峡谷”。1975年,NASA发射了海盗1号和海盗2号分别降落在火星上的克律塞平原和乌托邦平原,实现了探测器首次在火星上的着陆。与美国相比,苏联的火星探测则略逊一筹,苏联的火星3号在着陆仅20秒后就迅速失联,没能顺利开展探测工作。此后,美苏两国的火星探索都陷入沉寂,直到21世纪初又重新活跃起来。海盗1号。来源/中网
3星球地名里的中国元素
在古代中国,人们就开始对星空进行探索,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也取得了很高成就。然而,近代中国一开始并没能在航天领域大展拳脚。目前,月球上有35个含有中国元素的地名。然而,在35个中国地名中,有15个名字并非中国自己所起。2007年以前,中国并没有直接参与到国际天文学界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之中。而是IAU本着月球地名应有文化多样性、国际化和公平原则,选择了一些杰出的中国科学家和与月球相关的文化人物来命名,如张衡、祖冲之、郭守敬、万户、高平子等。由于不是中国自主起名,有些名字不一定很贴切,例如叫“景德”的环形坑,IAU的介绍里说这是一个中国男性名字。2007年,“嫦娥一号”发射成功后,中国就开始自主申请命名月球上的地理实体。2010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IAU)批准了由我国科学家利用绕月探测工程全月面影像数据首次申报的月球地理实体命名,将月面三个撞击坑分别命名为蔡伦、毕昇和张钰哲,实现了我国月球探测工程科学应用成果在月球地理实体命名上零的突破。2013年,“嫦娥三号”首次成功实现了我国的地外天体软着陆和巡视勘察。2015年10月5日,中国“嫦娥三号”着陆区4项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被正式批准。“嫦娥三号”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勘探过的周边方圆77米区域命名为“广寒宫”,该名称取自中国古代神话中“嫦娥和玉兔居住的宫殿”。附近三个环形坑分别命名为“紫微”“天市”和“太微”。2019年,嫦娥四号着陆点及其附近5个月球地理实体命名获批。嫦娥四号着陆点被命名为天河基地,着陆点周围的环形坑分别命名为织女、河鼓和天津。这三个名称和2015年批准名命的“紫微”“天市”“太微”名称都源于中国古代天文星图中的“三垣四象二十八宿”概念。另外,着陆点所在冯·卡门坑内的中央峰命名为泰山。嫦娥三号着陆器。来源/《“玉兔号”月球车成功实施首次月面探测》2021年5月,“嫦娥五号”着陆点附近的八个地理实体命名获批。着陆点命名为天船基地;着陆点附近5个环形坑命名为裴秀、沈括、刘徽、宋应星和徐光启;着陆点附近两座山脉分别命名为华山和衡山。嫦娥五号在月球着陆的画面。来源/《年终喜讯:嫦娥五号返回器携月球样品安全“回家” 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规划如期完成》而火星上的中国地名也不是首次出现。早在20世纪70年代,火星上就有了中国的地名和人名,如“荧惑峡谷”(中国古代称火星为“荧惑”)、“李梵”(东汉天文学家)、“临浦”“苏州”等。这些名称也是IAU依据国际化和多样化原则进行命名的。另外,2006年,NASA实验室的火星探测漫游者(MER,包括勇气号和机遇号火星车)团队中的华裔王阿莲博士提议,用中国上古时代的神话人物来命名火星车遇到的岩石(非地理实体),比如盘古、夸父、女娲等。除了火星和月球这两个人类了解比较多的星球之外,其他太阳系行星上也有中国元素的名称。比如水星,根据相关规则,水星上的中国人名清一色是文学艺术家,包括伯牙、蔡文姬、白居易、董源、李清照、姜蔓、梁楷、马致远、曹雪芹、鲁迅等。另外,在爱神星(一颗近地小行星)地形命名中,多采取历史上和文学艺术作品中的一些人物,其中就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里的“贾宝玉坑”和“林黛玉坑”。爱神星上的复杂地形。来源/美国宇航局月球、火星和其他星球上的地名,除了方便研究和探索外,还承载着人类的科学文化记忆,它纪念了世界各国为人类科学进步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寄托着人类对太空的浪漫向往和孜孜以求的探索。而随着我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相信今后太阳系的各天体上会出现越来越多来自中国的地名。参考资料:
1、www.iau:International Astronomical Union
2、NASA
3、www.lpira.edu:Lunar and Planetary Institute
4、history
5、国家航天局
6、北京青年报: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发布
7、澎湃新闻:月球新增8个中国地名,你知道它是怎么命名的吗?
8、张杨. 冷战与美国的外层空间政策(1945—1969)[D].东北师范大学,2005.
9、张弛. 冷战中的美苏载人登月竞赛[D].陕西师范大学,2011.
库叔福利
库叔的赠书活动一直都在!博集天卷为库叔提供20本《不白吃漫画这就是大中华美食2》赠予热心读者。7大地理分区,近50道让人直流口水的中华美食,畅读美食背后的名人轶事,历史文化、植物学、生物学……让大小吃货快速了解中华美食,不仅会吃,更要懂点美食背后的趣味历史和优秀文化!快来跟着不白吃,一起做个有文化的吃货吧!请大家在文章下评论,点赞最高的前3名(数量超过30)将得到赠书。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