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午是几点到几点钟(戊午是几点到几点钟的时辰)

浮生如梦 2023-09-26 18:31:31 网友上传

战国新论︱战国群雄都是何时称王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开篇指出:“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周礼是十分讲究君臣名分的,一般诸侯在国内被尊称为“公”,在外交场合则依据周王室所封的爵位和一些外交传统来称呼。然而东周时期王纲解纽、礼崩乐坏,春秋之时,楚国率先称王,与周室抗衡;到战国中期,十数年间,群雄竞相称王,天下形势也为之一变。

三代楚君的称王疑云

《史记·楚世家》记载,在周夷王时代(公元前九世纪上半叶),楚君熊渠就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后来熊渠因畏惧周厉王的攻伐而去掉王号。

熊渠三子为王的记录又见于《大戴礼记·帝系》,但是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对此事又有不同说法:“楚三侯,所谓句亶、鄂、章,人号麋侯、翼侯、魏侯也。”这不禁让人起疑,毕竟“王”和“侯”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且《大戴礼记》未明言熊渠是否称王,《史记》之说不知是否另有所据,所以熊渠是否称王一事暂且存疑。

楚公逆钟(现藏山西博物院)表明熊通之前的楚君自称为“公”

《史记》认为楚国正式称王是在楚武王熊通时,但是《韩非子》在关于和氏璧的故事中记载了一位楚厉王:“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及厉王薨,武王即位……武王薨,文王即位。”据此,则楚厉王是在楚武王之前。历代史家多根据《史记》所载楚君世系,认为这位楚厉王是蚡冒,但根据清华简《楚居》记录,这几代楚君的正确顺序是若敖——蚡冒——宵敖——楚武王——楚文王,那么《韩非子》中的楚厉王当对应宵敖熊鹿。《史记·楚世家》和清华简《楚居》两种楚君世系材料都是自楚武王之后才开始记载楚君的王号,对熊鹿都称为宵敖。包山楚简有“举祷荆王自熊鹿以就武王”的记载,这是楚国后人祭祀先祖时的称呼,也并没有称熊鹿为厉王。所以,“厉”或许是熊鹿谥号,但“王”之称恐怕不妥。

熊通是楚人承认的第一位王,关于他称王的来龙去脉,《史记·楚世家》有详细记载:

楚武王三十五年(前706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前704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

从“先公”一词可以推知,在熊通之前,楚国和周王朝的其他诸侯一样,国君都是称“公”的。楚国的祖先是周文王时代的名臣鬻熊,其后人熊绎被周成王封为诸侯。“子男田”说明楚国最初的封地并不大,根据《礼记》,子、男爵位的诸侯只有五十里封地,但楚国通过历代君主努力,到熊通时已经成为南方大国,众“蛮夷”都俯首听命,所以熊通才有底气称王。自此之后,楚君就与周王室在名号上相匹敌了。

楚武王及其夫人邓曼塑像

齐、魏徐州相王

齐、魏两国称王则源自一场外交阴谋。马陵之战,魏国惨败于齐国,魏军主帅太子申被杀。之后魏国在齐、赵、秦的迭次打击之下损失惨重。魏惠王盛怒之下,曾想倾全国之力攻打齐国为太子申报仇,大臣惠施则劝谏说:“如果您真想报仇,那就应该变服折节去朝拜齐君,这样必然引起楚王震怒。到时候您再派人游说齐、楚,促成两国争斗。让兵精粮足的楚国去进攻强弩之末的齐国,齐国必然惨败。”

魏惠王采纳了惠施的建议,全力讨好齐国,甚至表示愿执臣礼朝见齐威王。齐国君臣自然大喜过望,齐相田婴更是积极张罗朝见之事。不过齐国也不乏智士,张丑就向田婴指出,齐国公然接受一个万乘之国的朝拜,这是将齐国的地位置于秦、楚等国之上,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为并没有万乘之国去朝拜他们。再则“楚王之为人也,好用兵而甚务名”,“为齐患者,必楚也”。田婴却不以为然,在他的主持下,公元前336年,魏惠王朝齐威王于东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之南,公元前335年,魏惠王朝齐威王于甄(今山东鄄城北)。

惠施(左)与田婴(右)

出人意料的是,动静已然不小,楚国却无甚反应。于是惠施决定再加一把火——尊齐为王。这一下,舆论哗然。齐国名士匡章质疑惠施:“您的学说主张‘去尊’,现在您却尊齐为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惠施辩解说,齐君四处用兵就是为了“大者可以王,其次可以霸”,尊齐为王既满足了齐君的虚荣心,又能让魏、齐停战而减少百姓伤亡,何乐不为?

虽然魏国的卑躬屈节让齐国君臣有点飘飘然,但称王之事毕竟大骇物议,齐国君臣底气不足,未敢独自称王,于是“盛情”邀请魏君共同高升。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和魏惠王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互尊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这也揭开了战国时代诸侯称王的序幕。

齐威王(右二)与魏惠王(右一)“徐州相王”

这回楚威王可坐不住了,在他看来,齐、魏两国君主这一举动是妄自尊大,是对“王”这一尊号的亵渎,更是对已经称王数百年的楚国的挑衅。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举兵伐齐,在徐州这座极具象征意味的城市将齐军打得落花流水,并虏获齐军主将申缚。赵、燕两国也趁机伐齐,齐国陷入窘境。惠施借刀杀人之计最终成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学者认为魏惠王在“徐州相王”之前就已称王,主要依据是《战国策·秦策四》“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这句话,但是细品此章全文,不难发现此章是概括叙述二三十年间列国兴衰之势,且人物、事件颇有错乱。魏惠王曾在邯郸之难(前354—前351年)结束后在服饰、车辆、宫室等方面僭用天子礼仪,“乘夏车”当即指此。此章作者应是将魏惠王僭越与称王混淆为一了。

“徐州相王”之年(前334年)是魏惠王在位的第三十六年,《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这年魏惠王重新纪元,这种改元显然是支持魏惠王此年称王的最有力证据。

秦、韩称王

秦自献公、孝公以来,变法强国、励精图治,秦惠文王继位以后,屡破魏军,占领河西(今陕西中北部),臣服义渠。《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四月戊午(初四)“君为王”;次年,秦惠文王重新纪元。

秦惠文王(中)与韩宣惠王(右)

秦君称王的当年,韩国也正式称王。《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是年“五月,梁惠王会威侯于巫沙;十月,郑宣王朝梁”。魏都大梁,故魏王又称梁王;韩都新郑,故韩王又称郑王。战国时君主常见多字谥号,韩宣王就有三个谥号:宣、惠、威。《古本竹书纪年》前称“威侯”而后称“宣王”,与《史记·秦本纪》“韩亦为王”的记载相符。据此推断,此年(前325)十月,韩宣王去大梁朝见魏惠王,双方互尊为王。

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

战国中期,合纵和连横两方势力展开激烈斗争,公元前323年,主张连横的秦相张仪与魏、齐、楚三国的执政大臣在齧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会盟。主张合纵的魏国重臣公孙衍也组织了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之前魏、韩已经称王,故此年正式称王者是赵、燕、中山三国。

五国之中中山实力最弱,之前还一度依附于齐国。中山称王的消息传来,齐威王勃然大怒:“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他算是深刻理解了当年楚威王的愤怒。怒气难消的齐威王打算“割平邑(今河北南乐西北)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中山国连忙派策士张登游说齐相田婴,说齐国这样做只会将中山国推向燕、赵一边而与齐为敌。齐威王与田婴思之再三,最终“召中山君而许之王”。齐国此举或许只是为了暂时稳住中山,待其孤立无援时再狠狠教训。然而张登技高一筹,在稳住齐国后,张登随即出使燕、赵、魏,对三国君主说“齐羞与中山之为王甚矣,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欲用其兵也”,兵锋所指非燕即赵、魏,所以各国不如争取中山,共抗强齐。诸国果然为张登说动,全力支持中山,中山君得以坐实王号。

与中山君臣对王号的汲汲以求不同,年轻的赵武灵王在“五国相王”后对国人说:“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于是下令国人称己为“君”。此举并非是赵武灵王无意虚名,而是他想以此激励自己,让赵国成为强国,成为可以号令诸侯的真正王者。当然,外交场合上他还是要自称“赵王”以与诸侯在礼仪上对等。赵武灵王后来是否在国内也称王,已难考知。《史记·赵世家》记赵武灵王事皆用“王”,但这是出于史官追述,甚至有一句“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这里的“先王”是指赵武灵王之父赵肃侯,而赵肃侯并未称王。另外,赵武灵王禅位给赵惠文王后自称“主父”,“主”原是对诸侯正卿的称呼,如赵简子、赵襄子都曾是晋国正卿,所以赵氏后人称之为“简主”、“襄主”,“主父”之称或含有赵武灵王追绍先人之意,也与王号无关。目前我们能确定的是,文献记载中赵惠文王是自称为王的,出土的“王何立事戈”等青铜器铭文也可佐证。

少年赵武灵王

燕国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史记》误分燕易王与燕王哙为两人,“五国相王”时的燕君是子哙,出土文物有“燕侯哙戈”,可能制造于他称王之前。燕王哙因为禅位给燕相子之导致燕国内乱,最后身死国灭。同时代的人并不称其为王,如出土的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称其为“燕君子哙”,《孟子》径直称其为“子哙”,可见时人并不承认他的王号。后燕昭王复国,出土的燕国青铜器铭文对其有“燕侯职”和“燕王职”两种称呼;燕昭王之后有一位叫做“戎人”的燕君,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也有“燕侯戎人”和“燕王戎人”两种称呼。据此推断,燕国将“王”作为君主的常用称呼可能很晚。

余论

上述诸国之外,战国时期还有一些国家的君主也称王,如越国在春秋时代就已称王;川蜀地区的巴国紧随群雄之后而称王(《华阳国志·巴志》);蜀国则更为大胆,“周失纲纪,蜀先称王”,“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华阳国志·蜀志》)。宋国在宋君偃时期最为强大,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宋君偃称王是在公元前318年,但《史记》所载宋国世系、年代多误,所以对这个时间学界也有很大争议。

十数年间,战国群雄相继称王,合纵连横的斗争也全面展开。“尊王攘夷”的口号彻底成为历史,群雄已不满足于“霸业”,而要追求“王业”,欲取周天子而代之。历史的车轮沿着这条轨迹滚滚前进,百年之后,始皇帝建立了他的宏伟“帝业”。

战国新论︱战国群雄都是何时称王的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的开篇指出:“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周礼是十分讲究君臣名分的,一般诸侯在国内被尊称为“公”,在外交场合则依据周王室所封的爵位和一些外交传统来称呼。然而东周时期王纲解纽、礼崩乐坏,春秋之时,楚国率先称王,与周室抗衡;到战国中期,十数年间,群雄竞相称王,天下形势也为之一变。

三代楚君的称王疑云

《史记·楚世家》记载,在周夷王时代(公元前九世纪上半叶),楚君熊渠就立其长子康为句亶王,中子红为鄂王,少子执疵为越章王。后来熊渠因畏惧周厉王的攻伐而去掉王号。

熊渠三子为王的记录又见于《大戴礼记·帝系》,但是在《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中对此事又有不同说法:“楚三侯,所谓句亶、鄂、章,人号麋侯、翼侯、魏侯也。”这不禁让人起疑,毕竟“王”和“侯”的差别还是很大的,且《大戴礼记》未明言熊渠是否称王,《史记》之说不知是否另有所据,所以熊渠是否称王一事暂且存疑。

楚公逆钟(现藏山西博物院)表明熊通之前的楚君自称为“公”

《史记》认为楚国正式称王是在楚武王熊通时,但是《韩非子》在关于和氏璧的故事中记载了一位楚厉王:“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奉而献之厉王……及厉王薨,武王即位……武王薨,文王即位。”据此,则楚厉王是在楚武王之前。历代史家多根据《史记》所载楚君世系,认为这位楚厉王是蚡冒,但根据清华简《楚居》记录,这几代楚君的正确顺序是若敖——蚡冒——宵敖——楚武王——楚文王,那么《韩非子》中的楚厉王当对应宵敖熊鹿。《史记·楚世家》和清华简《楚居》两种楚君世系材料都是自楚武王之后才开始记载楚君的王号,对熊鹿都称为宵敖。包山楚简有“举祷荆王自熊鹿以就武王”的记载,这是楚国后人祭祀先祖时的称呼,也并没有称熊鹿为厉王。所以,“厉”或许是熊鹿谥号,但“王”之称恐怕不妥。

熊通是楚人承认的第一位王,关于他称王的来龙去脉,《史记·楚世家》有详细记载:

楚武王三十五年(前706年),楚伐随,随曰:“我无罪。”楚曰:“我蛮夷也。今诸侯皆为叛相侵,或相杀。我有敝甲,欲以观中国之政,请王室尊吾号。”随人为之周,请尊楚,王室不听,还报楚。三十七年(前704年),楚熊通怒曰:“吾先鬻熊,文王之师也,早终。成王举我先公,乃以子男田令居楚,蛮夷皆率服,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武王。

从“先公”一词可以推知,在熊通之前,楚国和周王朝的其他诸侯一样,国君都是称“公”的。楚国的祖先是周文王时代的名臣鬻熊,其后人熊绎被周成王封为诸侯。“子男田”说明楚国最初的封地并不大,根据《礼记》,子、男爵位的诸侯只有五十里封地,但楚国通过历代君主努力,到熊通时已经成为南方大国,众“蛮夷”都俯首听命,所以熊通才有底气称王。自此之后,楚君就与周王室在名号上相匹敌了。

楚武王及其夫人邓曼塑像

齐、魏徐州相王

齐、魏两国称王则源自一场外交阴谋。马陵之战,魏国惨败于齐国,魏军主帅太子申被杀。之后魏国在齐、赵、秦的迭次打击之下损失惨重。魏惠王盛怒之下,曾想倾全国之力攻打齐国为太子申报仇,大臣惠施则劝谏说:“如果您真想报仇,那就应该变服折节去朝拜齐君,这样必然引起楚王震怒。到时候您再派人游说齐、楚,促成两国争斗。让兵精粮足的楚国去进攻强弩之末的齐国,齐国必然惨败。”

魏惠王采纳了惠施的建议,全力讨好齐国,甚至表示愿执臣礼朝见齐威王。齐国君臣自然大喜过望,齐相田婴更是积极张罗朝见之事。不过齐国也不乏智士,张丑就向田婴指出,齐国公然接受一个万乘之国的朝拜,这是将齐国的地位置于秦、楚等国之上,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感,因为并没有万乘之国去朝拜他们。再则“楚王之为人也,好用兵而甚务名”,“为齐患者,必楚也”。田婴却不以为然,在他的主持下,公元前336年,魏惠王朝齐威王于东阿(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之南,公元前335年,魏惠王朝齐威王于甄(今山东鄄城北)。

惠施(左)与田婴(右)

出人意料的是,动静已然不小,楚国却无甚反应。于是惠施决定再加一把火——尊齐为王。这一下,舆论哗然。齐国名士匡章质疑惠施:“您的学说主张‘去尊’,现在您却尊齐为王,这不是自相矛盾吗?”惠施辩解说,齐君四处用兵就是为了“大者可以王,其次可以霸”,尊齐为王既满足了齐君的虚荣心,又能让魏、齐停战而减少百姓伤亡,何乐不为?

虽然魏国的卑躬屈节让齐国君臣有点飘飘然,但称王之事毕竟大骇物议,齐国君臣底气不足,未敢独自称王,于是“盛情”邀请魏君共同高升。公元前334年,齐威王和魏惠王会盟于徐州(今山东滕州市东南),互尊为王,史称“徐州相王”。这也揭开了战国时代诸侯称王的序幕。

齐威王(右二)与魏惠王(右一)“徐州相王”

这回楚威王可坐不住了,在他看来,齐、魏两国君主这一举动是妄自尊大,是对“王”这一尊号的亵渎,更是对已经称王数百年的楚国的挑衅。公元前333年,楚威王举兵伐齐,在徐州这座极具象征意味的城市将齐军打得落花流水,并虏获齐军主将申缚。赵、燕两国也趁机伐齐,齐国陷入窘境。惠施借刀杀人之计最终成功。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有学者认为魏惠王在“徐州相王”之前就已称王,主要依据是《战国策·秦策四》“魏伐邯郸,因退为逢泽之遇,乘夏车,称夏王,朝为天子,天下皆从”这句话,但是细品此章全文,不难发现此章是概括叙述二三十年间列国兴衰之势,且人物、事件颇有错乱。魏惠王曾在邯郸之难(前354—前351年)结束后在服饰、车辆、宫室等方面僭用天子礼仪,“乘夏车”当即指此。此章作者应是将魏惠王僭越与称王混淆为一了。

“徐州相王”之年(前334年)是魏惠王在位的第三十六年,《古本竹书纪年》记载这年魏惠王重新纪元,这种改元显然是支持魏惠王此年称王的最有力证据。

秦、韩称王

秦自献公、孝公以来,变法强国、励精图治,秦惠文王继位以后,屡破魏军,占领河西(今陕西中北部),臣服义渠。《史记·六国年表》记载,秦惠文王十三年(前325年)四月戊午(初四)“君为王”;次年,秦惠文王重新纪元。

秦惠文王(中)与韩宣惠王(右)

秦君称王的当年,韩国也正式称王。《古本竹书纪年》记载是年“五月,梁惠王会威侯于巫沙;十月,郑宣王朝梁”。魏都大梁,故魏王又称梁王;韩都新郑,故韩王又称郑王。战国时君主常见多字谥号,韩宣王就有三个谥号:宣、惠、威。《古本竹书纪年》前称“威侯”而后称“宣王”,与《史记·秦本纪》“韩亦为王”的记载相符。据此推断,此年(前325)十月,韩宣王去大梁朝见魏惠王,双方互尊为王。

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

战国中期,合纵和连横两方势力展开激烈斗争,公元前323年,主张连横的秦相张仪与魏、齐、楚三国的执政大臣在齧桑(今江苏沛县西南)会盟。主张合纵的魏国重臣公孙衍也组织了魏、韩、赵、燕、中山“五国相王”。之前魏、韩已经称王,故此年正式称王者是赵、燕、中山三国。

五国之中中山实力最弱,之前还一度依附于齐国。中山称王的消息传来,齐威王勃然大怒:“我万乘之国也,中山千乘之国也,何侔名于我?”他算是深刻理解了当年楚威王的愤怒。怒气难消的齐威王打算“割平邑(今河北南乐西北)以赂燕、赵,出兵以攻中山”。中山国连忙派策士张登游说齐相田婴,说齐国这样做只会将中山国推向燕、赵一边而与齐为敌。齐威王与田婴思之再三,最终“召中山君而许之王”。齐国此举或许只是为了暂时稳住中山,待其孤立无援时再狠狠教训。然而张登技高一筹,在稳住齐国后,张登随即出使燕、赵、魏,对三国君主说“齐羞与中山之为王甚矣,今召中山,与之遇而许之王,是欲用其兵也”,兵锋所指非燕即赵、魏,所以各国不如争取中山,共抗强齐。诸国果然为张登说动,全力支持中山,中山君得以坐实王号。

与中山君臣对王号的汲汲以求不同,年轻的赵武灵王在“五国相王”后对国人说:“无其实,敢处其名乎!”于是下令国人称己为“君”。此举并非是赵武灵王无意虚名,而是他想以此激励自己,让赵国成为强国,成为可以号令诸侯的真正王者。当然,外交场合上他还是要自称“赵王”以与诸侯在礼仪上对等。赵武灵王后来是否在国内也称王,已难考知。《史记·赵世家》记赵武灵王事皆用“王”,但这是出于史官追述,甚至有一句“及听政,先问先王贵臣肥义”,这里的“先王”是指赵武灵王之父赵肃侯,而赵肃侯并未称王。另外,赵武灵王禅位给赵惠文王后自称“主父”,“主”原是对诸侯正卿的称呼,如赵简子、赵襄子都曾是晋国正卿,所以赵氏后人称之为“简主”、“襄主”,“主父”之称或含有赵武灵王追绍先人之意,也与王号无关。目前我们能确定的是,文献记载中赵惠文王是自称为王的,出土的“王何立事戈”等青铜器铭文也可佐证。

少年赵武灵王

燕国的情况则更为复杂。《史记》误分燕易王与燕王哙为两人,“五国相王”时的燕君是子哙,出土文物有“燕侯哙戈”,可能制造于他称王之前。燕王哙因为禅位给燕相子之导致燕国内乱,最后身死国灭。同时代的人并不称其为王,如出土的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称其为“燕君子哙”,《孟子》径直称其为“子哙”,可见时人并不承认他的王号。后燕昭王复国,出土的燕国青铜器铭文对其有“燕侯职”和“燕王职”两种称呼;燕昭王之后有一位叫做“戎人”的燕君,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也有“燕侯戎人”和“燕王戎人”两种称呼。据此推断,燕国将“王”作为君主的常用称呼可能很晚。

余论

上述诸国之外,战国时期还有一些国家的君主也称王,如越国在春秋时代就已称王;川蜀地区的巴国紧随群雄之后而称王(《华阳国志·巴志》);蜀国则更为大胆,“周失纲纪,蜀先称王”,“七国称王,杜宇称帝”(《华阳国志·蜀志》)。宋国在宋君偃时期最为强大,号称“五千乘之劲宋”,《史记·六国年表》记载宋君偃称王是在公元前318年,但《史记》所载宋国世系、年代多误,所以对这个时间学界也有很大争议。

十数年间,战国群雄相继称王,合纵连横的斗争也全面展开。“尊王攘夷”的口号彻底成为历史,群雄已不满足于“霸业”,而要追求“王业”,欲取周天子而代之。历史的车轮沿着这条轨迹滚滚前进,百年之后,始皇帝建立了他的宏伟“帝业”。

明天六月初六晒龙衣,“重午遇重六”,下雨有啥说法?农谚咋说

导读:明天就是六月初六,传说中晒龙衣的日子,也是民间晒衣服、粮食的好日子。然而今年的六月初六,竟然是“重午遇重六”,有啥说法呢?下雨有什么说法呢?

谚语“六月六晒红绿,人晒衣裳龙晒袍”。在明天把农历六月初六作为晒衣服的好日子,主要是这一天不下雨,基本上都是晴天。古代又把这一天称作为天赐节,西天取经佛经失了以后也是在这一天晒干的,所以寺庙里这一天晒经书也叫翻经节。

农历六月初六晾晒粮食都不会再发霉,也不会再长小虫子,所以在这一天大部分您都愿意晒衣服和粮食。当然这些年农民家里存的粮食较少,所以也不愿意再去晾晒了,更何况现在农药比较多,对于病虫害来说是非常好防治的。

为什么今年碰巧竟然是“重午遇重六”?有什么说法呢?

明天就是农历六月初六,也就是6月又遇上了初六的日子,这种现象被称作为重六。

而明天竟然是午月午日,也就是今年的农历六月初六是丙午月戊午日。有人说现在应该是丁未月戊午日,毕竟现在已经到了农历6月了,不应该再是农历5月了。

但是按照我国的农历方法,只有到了小暑之后才迎来未月,不过小暑也就是午月。所以今年碰巧了“重午遇重六”,大家现在理解了吧。

按照我国制定的12地支,午代表着中午12点。这个时间太阳非常的旺盛,火气正旺。所以今年农历六月初六,火气非常旺盛,太阳应该非常毒辣。“午时水饮一嘴,较好补药吃三年”。可见在这个时间段要喝一口水,对身体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样的特殊的日子里,千万不要吵架,不挖土,不晚归,不嫁娶。在古代都是有一定的说法的,切记这几点,日子会平安。

今年六月初六的天气如何?能不能晒龙衣呢?

俗话说“五月十三磨刀雨,六月六日晒龙衣。你不赐我磨刀雨,我不赐你晒龙衣。”可见农历五月十三“关公磨刀日”是下雨的日子,而农历六月初六“晒龙衣”是天气晴朗的日子。

根据中央气象台预报,我国大部分地方都有雨水,预示着今年雨水偏多,洪涝灾害发生。不过真正的下暴雨的区域比较小一些,主要集中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广东北部地区。

明天我国下雨集中在东北北部,内蒙古中部和东北角,宁夏,华北,山东,华中大部地区以及长江中下游一带华南,西南和四川盆地,青海等区域。主要是受到今年第3号和第4号台风的影响才形成了自南向北的雨带。也就是台风由广东广西等沿岸登陆,一直北上到东北地区。

六月初六晒龙衣,下雨有啥说法?农村谚语是咋说的?

“六月初六雨,良田不结谷”,“六月六日阴,稻草烂成粪”等谚语,说明了农历六月初六下雨,粮食不结,持续的阴雨天气也会使得稻草烂成粪。因为在民间传说六月初六下了一天雨,惹恼了龙王爷,将会持续45天下雨,也就是这么长的天气,不晴天阴雨连绵。

如果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农作物生长是非常不利的,毕竟农作物还要进行光合作用。这些长时间的阴雨天气对人的健康也是不利的,病虫害非常严重,人的身体也不适应。

“六月六日晴,大米白如银,小米黄如金”,“六月六日晴,牛草吃不赢”等农村谚语说明了,农历六月初六晴天大米成熟饱满的像白银一样漂亮,牛的草都吃不完,毕竟六月初六晴天,接下来不会有连绵阴雨天气。

因为六月初六到了小暑节气前后,如果这个时候持续的下雨,那就意味着连绵阴雨的暴雨天气到了。如果这一天是晴朗的天气,也就没有出现连绵的阴雨天气。所以六月初六的天气变化非常重要,关乎着半月的天气变化情况。

综上所述,明天是六月初六,又是“重午遇重六”,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也是一个火气非常严重的日子。在民间这一天有赛龙日的说法,所以都希望这一天是晴天,接下来会风调雨顺。

古代的时辰是怎么计算的

最近这段时间观看了由雷佳音和易烊千玺主演的《十二时辰》,剧情跌宕起伏,其中三小只之一的易烊千玺在剧中更是演技炸裂,表现不俗,48集的剧情丝毫不显拖沓。该剧主要讲述了唐朝上元节前夕,长安城陷入危局,长安死囚张小敬临危受命,与李必携手在十二时辰内拯救长安的故事。

在剧中,时间给了特别多的镜头,时间是推动情节的一条主线,那么古代的时辰是怎么计算,是依靠什么计算呢,接下来杂货铺开始倒货了。

在中国古代历法中有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据史书记载我国从汉始,便已经根据太阳升起的时间,将一昼夜区分为十二个时辰并采用十二地支计时法来记录这十二时辰(大时),每个时辰相当于两个小时,这样一昼夜便是现在所称的二十四小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23时至01时)。【丑时】:鸡鸣,又名荒鸡,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01时至03时)。【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时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03时至05时)。【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05时至07时)。【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07时至09时)。【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09 时至11时)。【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11时至13时)。【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13时至15时)。【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15时至17时)。【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17时至19时)。【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19时至21时)。【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21时至23时)。

在中国传统历法中,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被称为“十大天干”,天干地支按照固定组合使用,形成了干支历法。

天干中甲丙戊庚壬为阳,乙丁己辛癸为阴,地支中子寅辰午申戌为阳,丑卯巳未酉亥为阴,十个天干和十二个地支相配是阳配阳,阴配阴,如甲为阳,子为阳,可配成甲子,乙为阴,丑为阴,可以配成乙丑,甲为阳,丑为阴,不能相配,以此类推,天干用六轮,地支用五轮,正好配一周为60年,这叫一个甲子,也叫六十花甲。

01.甲子 02.乙丑 03.丙寅 04.丁卯 05.戊辰 06.己巳 07.庚午 08.辛未 09.壬申 10.癸酉11.甲戌 12.乙亥 13.丙子 14.丁丑 15.戊寅 16.己卯 17.庚辰 18.辛巳 19.壬午 20.癸未21.甲申 22.乙酉 23.丙戌 24.丁亥 25.戊子 26.己丑 27.庚寅 28.辛卯 29.壬辰 30.癸巳31.甲午 32.乙未 33.丙申 34.丁酉 35.戊戌 36.己亥 37.庚子 38.辛丑 39.壬寅 40.癸卯41.甲辰 42.乙巳 43.丙午 44.丁未 45.戊申 46.己酉 47.庚戌 48.辛亥 49.壬子 50.癸丑51.甲寅 52.乙卯 53.丙辰 54.丁巳 55.戊午 56.己未 57.庚申 58.辛酉 59.壬戌 60.癸亥

十天干的含义:

甲是拆的意思, 指万物剖符而出。乙是轧的意思, 指万物出生, 抽轧而出。丙是炳的意思, 指万物炳然著见。丁是强的意思, 指万物丁壮。戊是茂的意思, 指万物茂盛。己是纪的意思, 指万物有形可纪识。庚是更的意思, 指万物收敛有实。辛是新的意思, 指万物初新皆收成。壬是任的意思, 指阳气任养万物之下。癸是揆的意思, 指万物可揆度。

由此可见, 十天干与太阳出没有关, 而太阳的循环往复周期, 对万物产生着直接的影响.

十二地支含义:

子,孳也,谓阳气至子,更孳生也。万物孳生萌子。丑,纽也,言阳气在上而未降,万物厄纽,纽芽于丑,未敢出也。寅,引也,万物始生螾然也。卯,茂也,冒也,言阳气生而孳茂,万物茂于卯。辰,震也,万物经震动而长。巳,阳气之已尽也,阳气盛之尽,万物盛于巳。午,阴阳交,故曰午。未,万物皆成,有滋味也。申,身也,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酉,犹也,已老也,万物皆犹缩而熟于酉。戌,灭也,谓此时万物衰灭也。万物毕而入戌。亥,刻也,此时阴阳刻杀万物,阳气藏于下,万物收藏。

由此可见,地支多与万物有关,人们也常常将天支地干来描述人运,此处就不详解了。

小小的十二时辰,还是蕴含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