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屋取名字(书屋取名字好记)
名人书斋名,寓意深刻,妙趣横生
从古到今,书斋一直是读书人放牧思想的田园。书斋名不仅是一个书房的名称而已,它更是主人的人生信仰之所在,往往颇富诗意,而且寓意深刻,妙趣横生!
陋室
“诗豪”刘禹锡的居室兼书房名,诗人曾专门写下一篇脍炙人口的《陋室铭》,以描述自己书房的朴素和简陋。他还把自己的“陋室”与三国时诸葛亮的“茅庐”以及西汉文学家杨雄的“玄亭”相提并论,表现了他高洁傲岸的情操和安贫乐道的生活情趣。
聊斋
蒲松龄应试落第后,喜欢请人到书斋闲谈,然后根据闲谈讲的故事加工整理,写成小说。所以,他称自己的书斋为“聊斋”。《聊斋志异》就是在聊斋里写成的。
老学庵
南宋诗人陆游的书斋名为“老学庵”。语自“师旷老而学犹秉烛夜行”。陆游一生以坐拥书城为乐,“万卷古今消永日,一窗昏晓送流年。”“老学庵”表达了诗人活到老学到老的决心和信念,他因此自己晚年的作品结集成《老学庵笔记》。
项脊轩
归有光是明代杰出的散文家,他的书斋项脊轩,有两重意思。其一:颈之背为项,不大,与脊同在不为人所注意的身体的背面;轩小而北向,居于屋的背面,故以“项脊”为喻。其二:作者的远祖(归道隆)宋朝时住在太仓县的项脊泾,作者自号“项脊生”,把自己书斋题名为“项脊轩”,表示不忘所宗。
七录斋
明代学者张溥的书斋取名“七录斋”。他自幼好学,所读之书一定要亲手抄录,抄了再读,读了烧毁,接着再抄,反复六七次,直到背熟为止。
惜字斋
惜字斋,是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黄宗羲的书斋名。黄宗羲一生著述甚多,他的写作理念是简洁明快,惜字如金。
饮冰室
“饮冰室”,是近代学者梁启超的书斋名。“饮冰”一词出自《庄子》“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一句。意喻自己忧国忧民之“热”,饮冰方能“消暑”。梁启超临危受命,变法维新,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内心焦灼可想而知。在这间书斋里,他完成了《饮冰室合集》。
绿林书屋
“绿林书屋”,是鲁迅书斋名,现代伟大文学家、思想家鲁迅先生支持学生爱国运动,而被一些文人诬为“学匪”。鲁迅先生针锋相对,遂把自己的书屋“俟堂”更名为“绿林书屋”。“绿林”意即强盗,“绿林书屋”意即“学匪、强盗寓所”。这间书屋,体现了鲁迅先生“横眉冷对千夫指”的大无畏战斗精神。
抱残守缺斋
清代著名小说家刘鹗取室名“抱残守缺斋”,并非给自己脸上抹黑,而是因为他生平“嗜古成痴”,人称“竭其力之所至,不以营田宅,治生产,惟古器物是求”。他集藏“上自殷及隋碑,巨若鼎彝,纤如泉珍,旁罗当壁,广及罂登”。这些千年古董,因历经沧桑,难免残缺不全,但刘视若珍宝,因此,他的书斋名表达了甘心一辈子与这些残缺不全的文物为伴的志向。
十驾斋
这是清代大学者钱大昕的书斋名。
“十驾”一词,典出《荀子·劝学》。《劝学》篇曰:“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十驾,用马拉车,一天叫做一驾,十驾就是十天的路程。良马一天能跑千里,劣马十天也能跑千里。这是说学习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
钱大昕将自己的书斋命名为“十驾斋”,就是取读书做学问须锲而不舍之意。他早年就以诗赋闻名江南,又与纪晓岗并称“南钱北纪”,可不是什么驽马,而是一匹骐骥。他在十驾斋勤勉治学,笔耕不辍,著成《十驾斋养新录》,后世将其与顾炎武的《日知录》并称。他自己则被段玉裁、王引之、凌廷堪、阮元等著名学者公推为“一代儒宗”。
求阙斋
曾国藩自书其书舍命名为“求阙斋”。阙者,缺也。“求阙”之义两个,一是“求阙于他事,求全于堂上”;不求事事完美,只求事事尽力。二是取盈则必亏之意,表达以盈满为戒,但求常阙的处世哲理。后来,曾国藩还专门写了一篇《求阙斋记》,并在以后的沉浮荣辱中时刻提醒自己自谦自抑,不可有半点骄傲自矜之意。
◎本文图源网络,图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书房名透露出的“真相”
如果说姓名寄托着家族的祈盼与希望,书房的名字就完全“暴露”出个人的禀性与情趣了。
文人墨客都会给自己的书房、画室取一个雅号,既是个人明志修身的自白,也为他人了解自己提供了线索。
▲ 文徵明《真赏斋图》局部
纵观历代的书房,多以堂、斋、屋、居、室、庵、馆、庐、轩等字来命名。其实,从这些字的选择中,就已经大概得知这间书房的大小,所处的环境和主人的情怀志趣了。
先拿“堂”来说。
能称之为堂的地方,肯定不能太黑暗狭小,所以,以堂字命名的书房,总有点儿财大气粗的感觉。
最著名的就是乾隆的三希堂。
▲ 三希堂
三希堂是乾隆位于养心殿西暖阁的书房,“三希”即“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士人希望成为贤人,贤人希望成为圣人,圣人希望成为知天之人,以此鼓励自己不懈追求,勤奋自勉。
此外,还有司马光的读书堂、李清照的归来堂、汤显祖的玉茗堂、张大千的大风堂等。
1925年,张善子决心放弃当官,从此以画画为生,开始与张大千商量画室的名称。张善子一向崇敬刘邦,尤对其《大风歌》的“大风”二字很感兴趣,而张大千素来敬仰清初大画家张大风,还收藏了一幅张大风画的《诸葛武侯出师表》人物,当下表示对这个堂名很满意,于是,大风堂成为张氏弟兄画室的名字。
▲ 张大千 大风堂印
“堂”若加个“草”字,感觉就是另一番景象了。
当年为了避“安史之乱”,杜甫携家眷来到成都,发现西郊的浣花溪畔景色宜人,便决定在此定居,由于当时的经济条件所限,他只能自建茅屋并命名成都草堂(杜甫草堂),并在此写下了《春夜喜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千古名篇。
草堂总会让人联想到淡泊名利,但杜甫的草堂,也算是名副其实吧!
▲ 王蒙《秋山草堂图》
古人房屋内部,前叫“堂”,堂后以墙隔开,后部中央叫“室”。
用“室”字为书房取名的人,性格多坚韧、内敛、正直、可靠。
如李伯元的芋香室、梁启超的饮冰室、沈尹默的秋明室。
“饮冰”一词源于《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当年,梁启超临危受命,受光绪皇帝之命,变法维新,面对国家内忧外患的交煎,梁启超内心的焦灼可想而知,如何解其“内热”?唯有“饮冰”方能得解。他正是借“饮冰”一词,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忧虑焦灼。
▲ 饮冰室
“斋”是古人书房最常用的字之一,“斋”的本义为“斋戒”,指祭祀前整洁身心。所以,“斋”代表干净、整洁和幽静的地方。
用“斋”字取名的人,严谨、认真,或许还有点儿理想主义的倾向。
明朝文学家张溥,年幼时酷爱读书,凡是所读的书必定亲手抄写,诵读数遍后烧掉,然后再抄、再读、再烧,如此反复六七次,所以他给自己的书房取名七录斋。
▲ 七录斋
用“书屋”命名的人生性淡泊,耿直纯粹,比如徐渭的青藤书屋、汪士慎的青杉书屋。
▲ 汪士慎《青杉书屋》
还有“山房”,“山房”就是在山中的房舍。
元朝末年,明国第一文臣宋濂在浦江躲避战乱时,曾在青萝山中修筑青萝山房用于读书,后来青萝山房成为宋濂的藏书楼。
▲ 沈贞《竹炉山房图》
“轩”本指一种前顶较高且有帷幕的车子,后来指代房屋。用“轩”字为书房命名,有一种豁达、乐观、知足的心理暗示。
达观轩,是朱熹年轻时受学李侗门下的读书处,也是在这里,朱熹向弟子传授他的读书治学之法。
达观轩的“达观”二字,取自“达人大观兮,无物不可”,是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记录贾谊的语句。认为世界万物包括人的品性和感情,看起来是千差万别,归根结底却又是齐一的,就是“齐物”,这与朱熹自己的哲学体系有着莫大的渊源。
明代归有光的项脊轩小的只能坐下一个人,由于是座百年老屋,下雨时泥水还会从屋顶漏下来,连挪书桌的地方都没有,屋子朝北,过了中午室内的光线就很暗。后来,他修了屋顶,重新开了几扇窗,又在院里种上花草,自觉惬意十足,在这间狭小的陋室中,写出了那些沁人心脾的佳作。
▲ 文徵明《浒溪草堂图》
有时候,从书房的名字,还能索骥出一个人的人生历程。
文徵明的一生可由停云馆、玉兰堂、玉磬山房串连起来。
停云馆是文徵明的书斋居所,“停云”出自陶渊明的诗:“霭霭停云,濛濛时雨”,原是他的父亲文林所筑。
文徵明7岁刚能站立,11岁才会说话,父亲文林对此非常淡定,为儿子安排了当时顶级的教育配置:跟李应桢学书法,从沈周学画,跟都穆学诗,跟吴宽学文法,果然文才日进,颖异挺发。
玉兰堂是文徵明的藏书楼。江南盛行科举之风,他也有光宗耀祖的思想,虽老老实实应考,兴趣却不在八股,就爱读些与科考关系不大的史书和汉赋。结果除去23岁娶妻未考,他从19岁到53岁一直参加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应天乡试,考了十次,都名落孙山。
▲ 文徵明《归去来辞》题款
57岁时,文徵明返回故里,他在住舍之东建了一间玉磬山房,作为吟诗、写字、绘画之所,自此摒绝功名,专心与笔墨纸砚做伴。
梁鼎芬的一生颠沛流离,足迹遍布大江南北,做过溥仪的老师,也当过两广总督张之洞的幕僚,但这些,都不及藏书让他肆意开怀。
梁鼎芬每住一个地方,都会建个藏书室,他还会根据当时的心境,取个不同的名字。
光绪年间,梁鼎芬得中进士,他以隋朝勤于读书解经的何妥(字栖凤)自比,将书室命名为栖凤楼。
后来他跟随张之洞到了武昌,在武昌建了一座叫食鱼斋的藏书楼。
光绪三十二年,梁鼎芬因请罢庆亲王奕劻及奏劾直隶总督袁世凯不成,书室改为精卫庵,以明其弹劾权贵之决心。
后来,溥仪颁赏了一幅岁寒贞松匾给他,于是他又将书房名改为寒松馆。
在梁鼎芬的老家广州,还有座藏书楼叫葵霜阁。据说是他在完成光绪崇陵的种树任务时,为表明“为芟恶草护忠葵”的耿耿之心而起。
古代藏书家的藏书楼多用“阁”字命名,如项元汴的天籁阁、范钦的天一阁。用“阁”命名书房,既有古雅之风,也彰显出恢弘的气派。
文人书房也不乏用“居”字命名的,如朱彝尊的静志居、杨树达的积微居、沈钧儒的与石居,散发出特有的恬淡和与世无争的气氛。
还有很多以“庐”命名的书房,庐的本义特指看守庄稼的小屋,这样的小屋自然简陋,用“庐”字为书房命名,除了自谦,也表明了一种甘于清贫、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文人的书房,不求豪华,也无所谓大小,重要的是一个能舒张自如、翰墨随心的精神世界,无论多少种命名,潜台词只有一个——书房的主角不是书,而是人。
我靠家庭书屋月入过万
这个世界上的所有生意都是利用信息差赚取差价的。一次朋友聚会认识了一个在北京做图书批发的老板,我经常在淘宝买书,正版书需要7、8折甚至更高,对图书比较感兴趣,就和他聊了起来,他那里有1-3折的正版新书,他主要做批发基本是200册起步的,不用快递直接发物流基本每本书的运费也就0.3-0.5元,虽然我是做工程的,但是觉得这是个不错的商机,2020年3月份我先给自己定了200本,看看质量如何,是不是正版。他发给我一个表格,上边有6000多种书籍,有成人的也有小学生、中学生需要的,还有绘本。历史类、哲学类、小说类、国学类……总之特别全特别多,上面有定价也有折扣点出版社等详细的信息,我想着给家里打造一个家庭书屋,闲暇时间翻翻书,总比玩手机强太多了,手机玩多了人很焦虑,会引起失眠,手机上好东西太多了,豪车美女美食都能引发人的欲望,这些欲望就是引发痛苦的根源,求而不得的失望和颓废,孩子上三年级了,家里有一个书屋也能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于是就果断定了一批,平均下来每本6-8元很划算,有了这么多书,想看那本就看那本。孩子也从中找到了自己喜欢的书。
一次做保险的朋友来我家做客,他看到我的书房,也很喜欢说买这么多书,得上万块钱吧,我说不用1000多就搞定了,我有特殊渠道很便宜的,于是跟那个北京的图书批发商要了书单,转发给了他,他也定了一批,那批发商给了我大概10%的提成,我觉得这个生意我也能做,只要推广就行,又不用自己投资钱压货,自己先买一起自己慢慢看。家里也能布置的有文艺气息,我开始是这样推广的,每天阅读时遇到书中的好句子,我会摘抄下来,有些还会加上书名出处,然后就群发给微信好友,也会在抖音等一些自媒体体上发,偶尔发发卖书的广告,这样慢慢积累很多同样爱阅读的朋友,出于信任和价格他们会主动找我买书,一单能赚200左右,现在已经第三年了生意很稳定每天都会有一两单生意,一月下来这份兼职收入差不多一万左右了。我是一级建造师,在建筑公司上班每月也有一万多的收入,这样虽然受口罩影响,但是在我们这5-6线的城市收入已经算是很可观了。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