寨成语(寨成语开头)
三国成语故事:抱头鼠窜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回,发生在“三英战吕布”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孙坚、李傕和董卓。原文如下:
却说张飞拍马赶到关下,关上矢石如雨,不得进而回。八路诸侯,同请玄德、关、张贺功,使人去袁绍寨中报捷。绍遂移檄孙坚,令其进兵。坚引程普、黄盖至袁术寨中相见。坚以杖画地曰:“董卓与我,本无仇隙。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者,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却听谗言,不发粮草,致坚败绩,将军何安?”术惶恐无言,命斩进谗之人,以谢孙坚。
忽人报坚曰:“关上有一将,乘马来寨中,要见将军。”坚辞袁术,归到本寨,唤来问时,乃董卓爱将李傕。坚曰:“汝来何为?”傕曰:“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傕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坚大怒,叱曰:“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吾不斩汝,汝当速去,早早献关,饶你性命!倘若迟误,粉骨碎身!”李傕抱头鼠窜,回见董卓,说孙坚如此无礼。卓怒,问李儒。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关张三人在虎牢关击败吕布后,十八路诸侯的盟主袁绍下令让孙坚出兵进攻董卓。袁术听信谗言,不提供孙坚所部的粮草。孙坚大为不满,亲自来到袁术寨中予以指责。正在此时,属下来报有人求见,孙坚便返回军营。来者是董卓的手下李傕,他奉命向孙坚提亲,但遭到孙坚的断然拒绝。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李傕遭到怒斥后离开孙坚军营的狼狈状态,叫做“抱头鼠窜”,意为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失败后狼狈逃跑。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汉书•蒯通传》中的“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十八路诸侯讨董,损失最为惨重的便是孙坚,不仅部将祖茂被杀,士卒也伤亡不少。幸好关羽斩杀了华雄、刘关张又击败了吕布,这也使得讨董之战有了重大转机。既然如此,为何董卓不与刘关张结亲,反倒与败军之将孙坚结亲呢?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是这个情节的由来。说到这个情节的由来,它并非是小说家的虚构,而是出自真实的历史。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董卓)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今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这样也就意味着董卓派李傕向孙坚提亲之事是真的。
为何董卓要向孙坚提亲呢?因为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孙坚才是讨董之战真正的英雄。正是凭借孙坚的一己之力,关东联军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直逼董卓占据的京城洛阳。董卓与孙坚非常忌惮,派李傕前来进行拉拢,这才有了结亲之事。
说完了历史,再来说说小说中的这个情节。作者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将历史上孙坚与李傕的对话放进了小说当中,这说明作者对这段历史的印象非常深刻,想借此来表现孙坚的英雄气概。但作者却又在此之前对孙坚的形象进行了丑化。故此,这段情节显然非常突兀而不合理。从这个小小的细节来看,再伟大的作品也会有漏洞。不知各位是否认同我的这个观点。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三国成语故事:抱头鼠窜
(灿烂海滩原创作品,严禁转载)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回,发生在“三英战吕布”之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孙坚、李傕和董卓。原文如下:
却说张飞拍马赶到关下,关上矢石如雨,不得进而回。八路诸侯,同请玄德、关、张贺功,使人去袁绍寨中报捷。绍遂移檄孙坚,令其进兵。坚引程普、黄盖至袁术寨中相见。坚以杖画地曰:“董卓与我,本无仇隙。今我奋不顾身,亲冒矢石,来决死战者,上为国家讨贼,下为将军家门之私;而将军却听谗言,不发粮草,致坚败绩,将军何安?”术惶恐无言,命斩进谗之人,以谢孙坚。
忽人报坚曰:“关上有一将,乘马来寨中,要见将军。”坚辞袁术,归到本寨,唤来问时,乃董卓爱将李傕。坚曰:“汝来何为?”傕曰:“丞相所敬者,惟将军耳。今特使傕来结亲:丞相有女,欲配将军之子。”坚大怒,叱曰:“董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吾欲夷其九族,以谢天下,安肯与逆贼结亲耶!吾不斩汝,汝当速去,早早献关,饶你性命!倘若迟误,粉骨碎身!”李傕抱头鼠窜,回见董卓,说孙坚如此无礼。卓怒,问李儒。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刘关张三人在虎牢关击败吕布后,十八路诸侯的盟主袁绍下令让孙坚出兵进攻董卓。袁术听信谗言,不提供孙坚所部的粮草。孙坚大为不满,亲自来到袁术寨中予以指责。正在此时,属下来报有人求见,孙坚便返回军营。来者是董卓的手下李傕,他奉命向孙坚提亲,但遭到孙坚的断然拒绝。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便是李傕遭到怒斥后离开孙坚军营的狼狈状态,叫做“抱头鼠窜”,意为抱着头,像老鼠那样惊慌逃跑,形容受到失败后狼狈逃跑。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汉书•蒯通传》中的“始常山王、成安君故相与为刎颈之交,及争张黡、陈释之事,常山王奉头鼠窜,以归汉王。”
熟悉《三国演义》的人都知道,十八路诸侯讨董,损失最为惨重的便是孙坚,不仅部将祖茂被杀,士卒也伤亡不少。幸好关羽斩杀了华雄、刘关张又击败了吕布,这也使得讨董之战有了重大转机。既然如此,为何董卓不与刘关张结亲,反倒与败军之将孙坚结亲呢?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两个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是这个情节的由来。说到这个情节的由来,它并非是小说家的虚构,而是出自真实的历史。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董卓)乃遣将军李傕等来求和亲,今坚列疏子弟任刺史、郡守者,许表用之。坚曰:‘卓逆天无道,荡覆王室,今不夷汝三族,县示四海,则吾死不瞑目,岂将与乃和亲邪?’”这样也就意味着董卓派李傕向孙坚提亲之事是真的。
为何董卓要向孙坚提亲呢?因为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孙坚才是讨董之战真正的英雄。正是凭借孙坚的一己之力,关东联军才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直逼董卓占据的京城洛阳。董卓与孙坚非常忌惮,派李傕前来进行拉拢,这才有了结亲之事。
说完了历史,再来说说小说中的这个情节。作者几乎是原封不动地将历史上孙坚与李傕的对话放进了小说当中,这说明作者对这段历史的印象非常深刻,想借此来表现孙坚的英雄气概。但作者却又在此之前对孙坚的形象进行了丑化。故此,这段情节显然非常突兀而不合理。从这个小小的细节来看,再伟大的作品也会有漏洞。不知各位是否认同我的这个观点。
参考书籍:《三国志》、《三国演义》
「原创」感受大自然的洪荒之力,地心之旅(三)上犀牛寨
【缘起】
当雄鸡啼破夜色,仙女山在静谧中轻悄醒来。晨光中,丛林浸在雾霭里,瓦房上飘荡着炊烟;山涧流响,村外鲜活着一林鸟叫。村民们日出而作,大山里古老的村寨又开启了新的一天。这就是武隆县土地乡天生村犀牛寨。
在这片具有喀斯特地质特征的神奇土地上,村子因一座天生石桥得名。天生村紧邻仙女山景区,背靠仙女湖,距天生三桥14公里,县城43公里。村内有天坑、 石林 、古树、奇泉、天生桥、溶洞群等众多景点,还有溶洞上的传统古村落——犀牛寨。
【游】犀牛寨
这个建在溶洞上的寨子,清一色的吊脚楼依山而建,瓦房的檐角挑着青山,柱子踏着藤崖,坝脚屋前的山花烂漫,山洼两亩薄田,将书中“桃花源”式的慢节奏生活,搬到了现实里。
犀牛寨四面环山,谷底临河,岸内藤蔓密布,岸外土地肥沃。四十余户土家山民祖祖辈辈一直在这里耕耘劳作,繁衍生息。
村落所在地为槽型地势,传统土家特色民居与所在地形地貌、山形河流等自然风光融为一体,和谐统一,体现了古村落特有的原始风貌,形成了风景绝美、景色宜人的高山峡寨景观。
走进寨子,感觉时光倒流,青一色的吊脚木楼依山而建,溪水潺潺顺屋脚流过,山花烂漫盛放在坝脚屋前。瓦房的檐角挑着青山,柱子踏着藤崖,周围几处菜畦,山洼两亩农田,俨然一幅陶渊明版的世外桃源。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每日清晨,犀牛寨在雄鸡的啼鸣中,悄悄醒来,寨子里的村民也已经背起了背篓,走到了田里,开始了一天的劳作,吊脚楼上慢慢飘出了第一缕炊烟。
夜幕低垂时,村民们三三两两地沿着田埂缓缓而归。这时的犀牛寨被阳光染上了特有的金黄色。
当地民风十分纯朴,有客人来,都会盛情款待。蕨根粉、大脚菌,老腊肉、洋芋果等,全都是原生态、纯天然的。在犀牛寨作客,赏自然风光,品天然美食,宿古寨木楼,探溶洞清幽,也是人生一大乐趣。
现探明以犀牛寨为辐射的130多公里长的溶洞,蜿蜒在土地乡、接龙乡、桐梓镇等区域的地下,已为世界最长溶洞群。中国、英国、德国、美国等地质探险家多次在溶洞内潜水考察,对其评价极高,视为奇观。
犀牛寨下的洞穴群落有自己独特的天气系统,洞内大厅高低差达440米,垂直高度差达380米,洞底投影面积数万平米,被探险界称为“世界最高洞穴大厅”。
犀牛寨集大自然的万千宠爱于一身,附近有200余亩喀斯特石林。走在石林中,只见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石阵威严,石笋林立,好似天兵列阵,两军对峙,有一种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感觉。
在盐商古道上,还有一座高150米、长50米、宽30米的天然石桥。沿着幽静的小道来到石桥下,便可一览天生桥的雄奇壮观,让人不得不惊叹造物的神奇。
过去,寨上的人在桥上来往,就在桥外的庙上供养了菩萨,以求上天对寨子的保佑,并保持对自然的虔敬之心。据当地百姓记载,犀牛寨一直以来风调雨顺,寨子偏安一隅,躲过了兵灾战乱,不管是寨子、溶洞、石林、古树,一直都保存得相当完好。
人间净土,生态福地。犀牛寨在现实发展的大潮中,我依我故,宠辱不惊。她虽然天生丽质,魅力无限,但仍然古朴本真。
已经厌倦了城市喧嚣的您,何不背上行囊来天生村“洗洗肺”,感受令人醉心的乡村慢节奏生活。
往期回顾:
「原创」感受大自然的洪荒之力,地心之旅(二)入地缝
「原创」感受大自然的洪荒之力,地心之旅(一)下天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