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鼠刘姓男孩吉利名字(属鼠刘姓男孩吉利名字有哪些)
中国刘氏家谱
关于秦村刘家五本新旧家谱的研究和比较
公元二零零五年六月二日(香包节开幕)刘继东撰于西峰区 公元二零零五年五月二十三日父亲自老家秦村刘家回到西峰,借得“家谱”五册。两册较古旧,其一绿布封面,比较完整;其一则没有了封皮、封底,且有鼠啮破洞。剩余三册则系新修,整齐完备。经大略翻看,得知此系秦村刘家二、三两个房头之谱系。其中绿布封面者最早,抄于二十八年(1939年),定名为“2甲”本;较朽烂者修于三十一年(1942年),定名为“2乙”本;另一白纸封面、双面书写者也为二房头谱系,修于公元2000年,定名为“2丙”本。剩余两册,一本白布封面较厚者,定名为“3甲”本,褐色牛皮纸封面较薄者,定名为“3乙”本,都是三房头谱系,而且大同小异。
“2甲”本长32.5厘米,宽18厘米,厚1.4厘米左右,减去绿布封面厚度,绵纸正文厚一厘米,稍微用力捏则不足一厘米。扉页有“首卷 共记纸五十张”字样,经过点数,不算扉页,从叙首到最后一页共54页,用绵纸27张对折装订。另有一对折的小张夹在六世祖和七世祖之间,未订入。 “2乙”本长31厘米,宽19.5厘米,厚1.5厘米左右(无封面),也是绵纸,捏则也约一厘米厚。其突出的特点是在每页右上角用红纸贴着“曾祖”“祖”“父”“兄”“弟”等,以至于时间长了,谱角泛红。估计每页每个人都贴,只是时间长了,一小部分红纸掉落了。 以上两种家谱都是在绵纸单面书写,繁体竖排,然后对折线装,书往右翻。剩余三种建国后(“”之后)家谱都仿照此格式,但是纸质较好,除了“2丙”本用19.2*27cm的16K白纸双面书写外,其余都单面书写,对折线装,繁体字竖排,书往右翻。“3甲”本19.5*27*2.5cm,“3乙”本17*27*1cm,三种新谱后面都留有大量白页。
五月二十四日,扫描完“2丙”本、“2甲”本两册,晚上回家校对三房头的3甲本、3乙本直到二十五日零时。二十五日早7:40校对完毕,感觉乙本要比甲本稍优,理由是“3乙”本内面独有郑少白“癸酉上元序”及“赞”,“3甲”本则没有这两部分,只有郑盛荣单页独款和空白十页,可能是“3甲”本尚未最后完成,刘九鹤就于今年殁了。还有多处不同,我觉得乙本采用的格式比较规范。 “3乙”本应该是1994(甲戌)年九月初三由刘九鹤请郑盛荣书写而成的,郑少白“癸酉上元序”就是1993年写的。乙本从头到尾字体一致,格式划一,可以判定为郑盛荣全本小楷抄写的,但是字体尚未臻完美。“3甲”本字体可以,根据“吉”字全写成上土下口、完全不同于郑字上士下口写法判断应该是另外一人书写,估计就是刘九鹤。其中郑盛荣单页独款用的是阳文隶书小“章”(边长1.3cm),不同于乙本用的阴文篆书大“印”(边长3cm)。而且此落款日期为“公元一九八七年腊月初二”。推断刘九鹤1987年就开始动手了,1994年请郑来抄写。再则甲本在鸿俊“女五人”一节,粉梅、亚梅生日已经写定,但是毛笔字被划掉,用钢笔在旁边另写日期。“3乙”本则直接用毛笔写了改后的日期,这也可证明是甲前乙后。 根据各种序言,三房头这两本家谱根据的可能是刘杖藜所修家谱。杖藜是清朝光绪戊戌年(1898年)贡生,生于道光二十三(1843年),经历了同治回乱,家谱叙“粤稽刘氏”后有他的“历劫苦状”,写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腊月。“又叙”抒饥民情状,好象是另一人写于丁丑秋,即光绪三年(1877年),后面又有“光绪五年岁次己卯秋八月下旬余乡试还,以志丙子、丁丑饥岁灾异事”。而“二年夏五月望日八代孙生员刘世铎谨记世变历劫事”则是他的儿子写于1913年。刘杖藜所修家谱若在,距今过百年,定有可观之处。 三房头刘杖藜以刘养劲(字秉乾)为始祖,记他生于崇祯三年。刘杖藜根据木主判断他为驸马六世孙,显然不准确。驸马生于1216年,崇祯三年为1630年,四百多年间只传六世?二世只刘廷璧(字席珍)一人,三世“锡字辈”六人,四世“天字辈”十一人。家谱中四世只录了八人,这八人生子九人,一少亡,刚好每家一子,所以五世也记录了八人。六世记载了九人,七世就到了刘杖藜这辈,只记录了六人。八世八人即刘世铎这一辈,九世十六人,即刘九鹤这一辈。十世“鸿字辈”八人,家谱到此结束。但是“鸿字辈”提到了其子孙,所以这个家谱记录了十二代人。 “2乙”本虽是二房头谱,叙言却引用了刘杖藜叙的前半部分,没有“历劫叙状”,使人有点怀疑叙言不是刘杖藜所写。“2乙”本记录了始祖、高祖、曾祖、祖、父、兄弟、子侄七代人,最后一代称景岳、景璋为子,称孝会、孝财为孙,则涉及到了九代人。“2乙”本有个特点,修谱者于各代名讳上有红纸写明“曾祖”“祖”“父”“兄”“弟”等字样,修谱者为倒数第二代人,则是我的一位曾祖辈。应该能推断出来就是第六世“生字辈”中行十一的刘生雅。 2甲本最早修成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由本房祖应诏及两侄子请另某房头的刘及第撰修并书写序言“尝思万物本乎天”,这本“刘氏宗派家谱”以驸马为始祖,实际开始于刘体亮,称他为高祖,为明朝时的省祭官。称刘瓒为世祖,这就算二世,他兄弟只一人,两娶生六子。这就是六个房祖。 六个志字辈房祖,第六房靠继子延续,第五房最先绝,然后第四房绝嗣,接着第一第二房也相继绝嗣,这样就剩下第三房独自繁盛和第六房两个小孙子。所以从七世(房五世)开始只重点载录第三房,共两登、四万(无平)、九佩、九凤共24人,分为英、福、佑三门。如果以长门我之所出排列,几代所押字为: 体亮 瓒 志 元 应 多 凤 化 鸿 维 刘及第修谱,站在多才公一辈角度,应运公为父辈,元英公为祖辈,志升公为曾祖,瓒公独一为世祖,体亮公为高祖。这是本谱第一个阶段。 根据本谱后序(虽是后序,但放在正文前)看,藜(化直公)进行了本谱第二阶段的工作。时间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距离初修已经69年了。他是化字辈(多才公孙辈,凤岐公第三子,字辉堂),即八世(房六世)祖,和凤仪公第五子化仁公(没手爷)是平辈。他的工作从那辈开始,录到那辈结束,已经无法判断。 在三房六世前半部分之前,坟茔的“茔”字全对,但是从三房七世第一个鸿昌公开始,包括夹页上那个房六世祖,全写作“坟营”,而且一错到底,估计另有人进行了第三阶段的工作。 三房五世记录了24人;六世记录了长门23人、二门12人、三门4人、另有六房嗣子刘汉文1人、夹页上2人,共计42人;七世记录了20人未分门,且明显未记录完;八世也是未完,只录6人。假设这个第三阶段工作就是抄录者刘方图,那么这个工作是在二十八年(1939年)完成的,距离藜二次工作已经51年了,距离刘定乾修第二卷的2000年是61年,距离今天则是66年。只是不知道后序后面那六条例禁不知是谁定的,应该产生在刘方图之前或刘方图之时。 三十一年(1942年)北头二房头刘生雅撰修其门家谱,这就是2乙本。谱中引用了驸马碑文、草录刘氏家谱叙,所以显然动作在刘杖藜之后。 从三房头两谱中各种文字看,刘杖藜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写的《草录刘氏家谱叙》,后附他的《历劫苦状》应该是同时写的,那是腊月下浣,按照公历已经进入公元1873年了。而“又叙”《饥民情状》开头有“中段历劫苦况前贤佳作”等语,显然这就不是刘杖藜所作的了。具体是谁不知,但是末尾有“余于丁丑秋……述之于序首”这话,看来此文作于光绪三年(1877年),根据用“序”不用“叙”的习惯也知道不是刘杖藜。至于后面“光绪五年……灾异事”的文章从口气看来和前文一样是个悯天悲人的知识分子写的,后面提到“肇兴”,则作于1911年之后,从“天未厌乱”等相似字眼看,可能就是一个作者,不过后篇提到星象预示世事,有点宿命味道,不象前篇立意之高。《记世变历劫事》很明白是刘世铎兄弟写的,虽写于民二(1913年)但是还对满清有留恋和赞美。家谱中载明大少卒于民五年六月廿九申时,这就是牵连到曾祖鸿纲的命案!他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则死时42岁。再后面郑少白的序言很明白写于1993年。 北头二房头刘生雅在修其家谱时,采用了三房头的格式,同页录本、子、孙三代,并有生卒年。不象刘及第所采用的格式,写明是谁之子孙而不记生卒年和其子孙。另外从节录《草录刘氏家谱叙》于三十一年(1942年)看也是参考了刘杖藜所编的家谱的。但是所用驸马碑文似乎与三房谱有出入,不知是他录刘杖藜的,还是刘九鹤录他的。刘生雅字春发,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则修谱时59岁,所以在家谱中未写自己的卒年(也无从写:)。2乙本前半部分都应该是他手迹,后面别人添写的,字体区别很明显。 五册家谱的时间关系已经全部搞明,剩下的是寻找其血缘关系。2甲本和2丙本是先后相承的首、贰卷,2乙本独自成为一个世系,3甲本和3乙本是相同的一系两稿,所以可以分为三系。2甲本和2丙本称为本系,2乙本称为二系,3甲本和3乙本称为三系。这三系都出自驸马爷: 本系始祖刘体亮,是明朝时省祭官,表字和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妣郑氏,生一子刘瓒。在经历“瓒志元应多凤化鸿维效”十代后,本辈为第十二代。但是在谱中习惯从志字辈分房后记世,则我辈为本房头第十代。从刘瓒公(字玉珍,处士)到我传承世系为:第三子(郑氏长子)志升(由优廪生入贡后实授庄浪县训导。妣樊氏生二子,妣赵氏生一子)——(樊氏)长子元英(字子杰,由优廪生入贡。妣樊氏生二子)——(樊氏)长子应运(字瑞亭,郡庠增广生。妣黄氏生二子)——(黄氏)长子多才(字能公,处士。妣郑氏生三子)——(郑氏)次子凤仪(字虞廷,恩荣寿官。妣王、王、杨、闫、李五氏,继一子,生一子)——次子(杨氏嫡子)化仁(没手爷。妣曹、刘、李三氏,生一子)——(曹氏)鸿纲(字时斋。妣郑氏、雷氏,生三子)——(雷氏)第三子维华(字勤堂。妣周氏,生三子)——(周氏)长子效先(又名安申、安身。妣李氏,生三子)——(李氏)三子继东(即我本人)。 二系始祖刘?(字可翁),妣和生卒年代不详。生二子,长子刘花,次子刘开。刘花另为一系,另立家谱,所以二系实际是刘开一系的传承。刘开(生于乾隆四年,字文启,妣冯氏、赵氏,生五子)是清朝中期人,生于1740年。从其父子之名不见于本系家谱,可见现在所说“二房头”在体亮公之前就存在了。不用说和大房头、三房头、四房头分房至少在明朝,甚至在元朝都有可能。刘开五子为善字辈,是修谱者的曾祖;刘开十孙为宗字辈,是修谱者的祖辈;刘开曾孙十五人为恒字辈,是修谱者的父辈;修谱者一辈十五人,为生字辈;其子侄辈二十七人,为振字辈;孙辈没有单列,只是提到者多为景字辈;接下来提到的积字辈为修谱者曾孙辈,即孝会、孝才一辈,这比我低一辈,所以修谱者“生字辈”为我曾祖辈。 三系始祖刘养劲(字秉乾),生于崇祯三年(1630年),世居停宝村,迁居西坡村,以优贡终。妣郑氏,生一子廷璧(字席珍)。孙辈六人为锡字辈,曾孙十一人为天字辈(谱中只录八人)。经“清捷”两辈到刘杖藜这辈。刘杖藜字辉阁,又字晓堂,他们这辈多为“克”字辈,子辈“世”,孙辈“九”。刘九鹤字鸣皋,子辈“鸿”,孙辈“允”。其“允字辈”与我父同辈。 三个世系比较如下: 三系:养劲 廷璧 锡 天 清 捷 克 世 九 鸿 允 二系: 可翁 刘开 善 宗 恒 生 振 景 孝 本系:体亮 瓒 志 元 应 多 凤 化 鸿 维 效 本辈 可以看出刘体亮、刘养劲(字秉乾)同辈,是刘及第的高祖辈。刘可翁则只有元英公(字子杰)辈分那么高。刘开辈分较低,只相当于刘及第、应运公的辈分。目前只能比较到这一步。按明末清初刘养劲的出生时间1630年算,到鸿年幼子允祥1983年出生,大约353年,共十辈,平均三十五年一辈。则驸马1200年左右诞生到1630年刘养劲诞生430年,应该至少传承了十二辈!从1200年到今年2005年805年间,可能传承了二十二、三代。
中国刘氏家谱
关于秦村刘家五本新旧家谱的研究和比较
公元二零零五年六月二日(香包节开幕)刘继东撰于西峰区 公元二零零五年五月二十三日父亲自老家秦村刘家回到西峰,借得“家谱”五册。两册较古旧,其一绿布封面,比较完整;其一则没有了封皮、封底,且有鼠啮破洞。剩余三册则系新修,整齐完备。经大略翻看,得知此系秦村刘家二、三两个房头之谱系。其中绿布封面者最早,抄于二十八年(1939年),定名为“2甲”本;较朽烂者修于三十一年(1942年),定名为“2乙”本;另一白纸封面、双面书写者也为二房头谱系,修于公元2000年,定名为“2丙”本。剩余两册,一本白布封面较厚者,定名为“3甲”本,褐色牛皮纸封面较薄者,定名为“3乙”本,都是三房头谱系,而且大同小异。
“2甲”本长32.5厘米,宽18厘米,厚1.4厘米左右,减去绿布封面厚度,绵纸正文厚一厘米,稍微用力捏则不足一厘米。扉页有“首卷 共记纸五十张”字样,经过点数,不算扉页,从叙首到最后一页共54页,用绵纸27张对折装订。另有一对折的小张夹在六世祖和七世祖之间,未订入。 “2乙”本长31厘米,宽19.5厘米,厚1.5厘米左右(无封面),也是绵纸,捏则也约一厘米厚。其突出的特点是在每页右上角用红纸贴着“曾祖”“祖”“父”“兄”“弟”等,以至于时间长了,谱角泛红。估计每页每个人都贴,只是时间长了,一小部分红纸掉落了。 以上两种家谱都是在绵纸单面书写,繁体竖排,然后对折线装,书往右翻。剩余三种建国后(“”之后)家谱都仿照此格式,但是纸质较好,除了“2丙”本用19.2*27cm的16K白纸双面书写外,其余都单面书写,对折线装,繁体字竖排,书往右翻。“3甲”本19.5*27*2.5cm,“3乙”本17*27*1cm,三种新谱后面都留有大量白页。
五月二十四日,扫描完“2丙”本、“2甲”本两册,晚上回家校对三房头的3甲本、3乙本直到二十五日零时。二十五日早7:40校对完毕,感觉乙本要比甲本稍优,理由是“3乙”本内面独有郑少白“癸酉上元序”及“赞”,“3甲”本则没有这两部分,只有郑盛荣单页独款和空白十页,可能是“3甲”本尚未最后完成,刘九鹤就于今年殁了。还有多处不同,我觉得乙本采用的格式比较规范。 “3乙”本应该是1994(甲戌)年九月初三由刘九鹤请郑盛荣书写而成的,郑少白“癸酉上元序”就是1993年写的。乙本从头到尾字体一致,格式划一,可以判定为郑盛荣全本小楷抄写的,但是字体尚未臻完美。“3甲”本字体可以,根据“吉”字全写成上土下口、完全不同于郑字上士下口写法判断应该是另外一人书写,估计就是刘九鹤。其中郑盛荣单页独款用的是阳文隶书小“章”(边长1.3cm),不同于乙本用的阴文篆书大“印”(边长3cm)。而且此落款日期为“公元一九八七年腊月初二”。推断刘九鹤1987年就开始动手了,1994年请郑来抄写。再则甲本在鸿俊“女五人”一节,粉梅、亚梅生日已经写定,但是毛笔字被划掉,用钢笔在旁边另写日期。“3乙”本则直接用毛笔写了改后的日期,这也可证明是甲前乙后。 根据各种序言,三房头这两本家谱根据的可能是刘杖藜所修家谱。杖藜是清朝光绪戊戌年(1898年)贡生,生于道光二十三(1843年),经历了同治回乱,家谱叙“粤稽刘氏”后有他的“历劫苦状”,写于同治十一年(1872年)腊月。“又叙”抒饥民情状,好象是另一人写于丁丑秋,即光绪三年(1877年),后面又有“光绪五年岁次己卯秋八月下旬余乡试还,以志丙子、丁丑饥岁灾异事”。而“二年夏五月望日八代孙生员刘世铎谨记世变历劫事”则是他的儿子写于1913年。刘杖藜所修家谱若在,距今过百年,定有可观之处。 三房头刘杖藜以刘养劲(字秉乾)为始祖,记他生于崇祯三年。刘杖藜根据木主判断他为驸马六世孙,显然不准确。驸马生于1216年,崇祯三年为1630年,四百多年间只传六世?二世只刘廷璧(字席珍)一人,三世“锡字辈”六人,四世“天字辈”十一人。家谱中四世只录了八人,这八人生子九人,一少亡,刚好每家一子,所以五世也记录了八人。六世记载了九人,七世就到了刘杖藜这辈,只记录了六人。八世八人即刘世铎这一辈,九世十六人,即刘九鹤这一辈。十世“鸿字辈”八人,家谱到此结束。但是“鸿字辈”提到了其子孙,所以这个家谱记录了十二代人。 “2乙”本虽是二房头谱,叙言却引用了刘杖藜叙的前半部分,没有“历劫叙状”,使人有点怀疑叙言不是刘杖藜所写。“2乙”本记录了始祖、高祖、曾祖、祖、父、兄弟、子侄七代人,最后一代称景岳、景璋为子,称孝会、孝财为孙,则涉及到了九代人。“2乙”本有个特点,修谱者于各代名讳上有红纸写明“曾祖”“祖”“父”“兄”“弟”等字样,修谱者为倒数第二代人,则是我的一位曾祖辈。应该能推断出来就是第六世“生字辈”中行十一的刘生雅。 2甲本最早修成于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正月,由本房祖应诏及两侄子请另某房头的刘及第撰修并书写序言“尝思万物本乎天”,这本“刘氏宗派家谱”以驸马为始祖,实际开始于刘体亮,称他为高祖,为明朝时的省祭官。称刘瓒为世祖,这就算二世,他兄弟只一人,两娶生六子。这就是六个房祖。 六个志字辈房祖,第六房靠继子延续,第五房最先绝,然后第四房绝嗣,接着第一第二房也相继绝嗣,这样就剩下第三房独自繁盛和第六房两个小孙子。所以从七世(房五世)开始只重点载录第三房,共两登、四万(无平)、九佩、九凤共24人,分为英、福、佑三门。如果以长门我之所出排列,几代所押字为: 体亮 瓒 志 元 应 多 凤 化 鸿 维 刘及第修谱,站在多才公一辈角度,应运公为父辈,元英公为祖辈,志升公为曾祖,瓒公独一为世祖,体亮公为高祖。这是本谱第一个阶段。 根据本谱后序(虽是后序,但放在正文前)看,藜(化直公)进行了本谱第二阶段的工作。时间是光绪十四年(1888年),距离初修已经69年了。他是化字辈(多才公孙辈,凤岐公第三子,字辉堂),即八世(房六世)祖,和凤仪公第五子化仁公(没手爷)是平辈。他的工作从那辈开始,录到那辈结束,已经无法判断。 在三房六世前半部分之前,坟茔的“茔”字全对,但是从三房七世第一个鸿昌公开始,包括夹页上那个房六世祖,全写作“坟营”,而且一错到底,估计另有人进行了第三阶段的工作。 三房五世记录了24人;六世记录了长门23人、二门12人、三门4人、另有六房嗣子刘汉文1人、夹页上2人,共计42人;七世记录了20人未分门,且明显未记录完;八世也是未完,只录6人。假设这个第三阶段工作就是抄录者刘方图,那么这个工作是在二十八年(1939年)完成的,距离藜二次工作已经51年了,距离刘定乾修第二卷的2000年是61年,距离今天则是66年。只是不知道后序后面那六条例禁不知是谁定的,应该产生在刘方图之前或刘方图之时。 三十一年(1942年)北头二房头刘生雅撰修其门家谱,这就是2乙本。谱中引用了驸马碑文、草录刘氏家谱叙,所以显然动作在刘杖藜之后。 从三房头两谱中各种文字看,刘杖藜是同治十一年(1872年)写的《草录刘氏家谱叙》,后附他的《历劫苦状》应该是同时写的,那是腊月下浣,按照公历已经进入公元1873年了。而“又叙”《饥民情状》开头有“中段历劫苦况前贤佳作”等语,显然这就不是刘杖藜所作的了。具体是谁不知,但是末尾有“余于丁丑秋……述之于序首”这话,看来此文作于光绪三年(1877年),根据用“序”不用“叙”的习惯也知道不是刘杖藜。至于后面“光绪五年……灾异事”的文章从口气看来和前文一样是个悯天悲人的知识分子写的,后面提到“肇兴”,则作于1911年之后,从“天未厌乱”等相似字眼看,可能就是一个作者,不过后篇提到星象预示世事,有点宿命味道,不象前篇立意之高。《记世变历劫事》很明白是刘世铎兄弟写的,虽写于民二(1913年)但是还对满清有留恋和赞美。家谱中载明大少卒于民五年六月廿九申时,这就是牵连到曾祖鸿纲的命案!他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则死时42岁。再后面郑少白的序言很明白写于1993年。 北头二房头刘生雅在修其家谱时,采用了三房头的格式,同页录本、子、孙三代,并有生卒年。不象刘及第所采用的格式,写明是谁之子孙而不记生卒年和其子孙。另外从节录《草录刘氏家谱叙》于三十一年(1942年)看也是参考了刘杖藜所编的家谱的。但是所用驸马碑文似乎与三房谱有出入,不知是他录刘杖藜的,还是刘九鹤录他的。刘生雅字春发,生于光绪九年(1883年),则修谱时59岁,所以在家谱中未写自己的卒年(也无从写:)。2乙本前半部分都应该是他手迹,后面别人添写的,字体区别很明显。 五册家谱的时间关系已经全部搞明,剩下的是寻找其血缘关系。2甲本和2丙本是先后相承的首、贰卷,2乙本独自成为一个世系,3甲本和3乙本是相同的一系两稿,所以可以分为三系。2甲本和2丙本称为本系,2乙本称为二系,3甲本和3乙本称为三系。这三系都出自驸马爷: 本系始祖刘体亮,是明朝时省祭官,表字和具体生卒年代不详。妣郑氏,生一子刘瓒。在经历“瓒志元应多凤化鸿维效”十代后,本辈为第十二代。但是在谱中习惯从志字辈分房后记世,则我辈为本房头第十代。从刘瓒公(字玉珍,处士)到我传承世系为:第三子(郑氏长子)志升(由优廪生入贡后实授庄浪县训导。妣樊氏生二子,妣赵氏生一子)——(樊氏)长子元英(字子杰,由优廪生入贡。妣樊氏生二子)——(樊氏)长子应运(字瑞亭,郡庠增广生。妣黄氏生二子)——(黄氏)长子多才(字能公,处士。妣郑氏生三子)——(郑氏)次子凤仪(字虞廷,恩荣寿官。妣王、王、杨、闫、李五氏,继一子,生一子)——次子(杨氏嫡子)化仁(没手爷。妣曹、刘、李三氏,生一子)——(曹氏)鸿纲(字时斋。妣郑氏、雷氏,生三子)——(雷氏)第三子维华(字勤堂。妣周氏,生三子)——(周氏)长子效先(又名安申、安身。妣李氏,生三子)——(李氏)三子继东(即我本人)。 二系始祖刘?(字可翁),妣和生卒年代不详。生二子,长子刘花,次子刘开。刘花另为一系,另立家谱,所以二系实际是刘开一系的传承。刘开(生于乾隆四年,字文启,妣冯氏、赵氏,生五子)是清朝中期人,生于1740年。从其父子之名不见于本系家谱,可见现在所说“二房头”在体亮公之前就存在了。不用说和大房头、三房头、四房头分房至少在明朝,甚至在元朝都有可能。刘开五子为善字辈,是修谱者的曾祖;刘开十孙为宗字辈,是修谱者的祖辈;刘开曾孙十五人为恒字辈,是修谱者的父辈;修谱者一辈十五人,为生字辈;其子侄辈二十七人,为振字辈;孙辈没有单列,只是提到者多为景字辈;接下来提到的积字辈为修谱者曾孙辈,即孝会、孝才一辈,这比我低一辈,所以修谱者“生字辈”为我曾祖辈。 三系始祖刘养劲(字秉乾),生于崇祯三年(1630年),世居停宝村,迁居西坡村,以优贡终。妣郑氏,生一子廷璧(字席珍)。孙辈六人为锡字辈,曾孙十一人为天字辈(谱中只录八人)。经“清捷”两辈到刘杖藜这辈。刘杖藜字辉阁,又字晓堂,他们这辈多为“克”字辈,子辈“世”,孙辈“九”。刘九鹤字鸣皋,子辈“鸿”,孙辈“允”。其“允字辈”与我父同辈。 三个世系比较如下: 三系:养劲 廷璧 锡 天 清 捷 克 世 九 鸿 允 二系: 可翁 刘开 善 宗 恒 生 振 景 孝 本系:体亮 瓒 志 元 应 多 凤 化 鸿 维 效 本辈 可以看出刘体亮、刘养劲(字秉乾)同辈,是刘及第的高祖辈。刘可翁则只有元英公(字子杰)辈分那么高。刘开辈分较低,只相当于刘及第、应运公的辈分。目前只能比较到这一步。按明末清初刘养劲的出生时间1630年算,到鸿年幼子允祥1983年出生,大约353年,共十辈,平均三十五年一辈。则驸马1200年左右诞生到1630年刘养劲诞生430年,应该至少传承了十二辈!从1200年到今年2005年805年间,可能传承了二十二、三代。
印在烟纸壳上的老北京
撰文丨、苑焕乔
烟画的称谓很多,譬如“洋画”“”“香烟牌子”“公仔纸”等等,因地域不同,而名称各异。它是旧日香烟包中所附赠的一种小广告,因为印制精美,内容丰富,深为时人喜爱。在20世纪前半叶曾风靡一时,与邮票、钱币并称为世界三大收藏。
小时候,孩童间赌注游戏,这筹码之一往往便是烟画。游戏规则简单,能以手掌造成的风力翻得对方摊于地面的烟花片儿,便能将其收入囊中。
20世纪上半叶,随着外国烟草公司在中国建厂和中国民族烟草工业的崛起,展开了一场声势浩大的烟草大战。烟画为“门脸儿”工程,承担起争取消费群体的重任。英美烟草公司、日本村井兄弟商会社、俄商老巴夺公司、华商南洋兄弟烟草公司、华成烟草公司等大企业,都设有自己的广告部、绘画部。当年享誉遐迩的大画家郑曼陀、周慕桥、胡伯翔、抗穉英、周柏生、梁鼎铭等人,均厕身其间。烟画,即是他们创作的重头戏。
最先把中国市井百业题材引入烟画设计的是日本兄弟烟草商会社。1898年,他们在烟画上印“中国美女”、《聊斋志异》等香艳、诡谲的图画,并率先使用“中国故事、中国字”来适应中国市场。日本村井兄弟商社,发行了四十枚一套的烟画——《中国的市井生活》,把旧日市廛中卖鸳鸯火锅的、卖艾窝窝的、猜玫卖果的、卖刨花碱的、卖经卷的、卖大力丸的、卖的、吹糖人的一一绘入图中。此类入情入境之作品,受到烟民们的广泛追捧,遂引发各公司效仿。
荡旧涤新,时代变革。人们的生活方式随之变化,诸多质朴的、简单的、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行业和技艺逐步地淡化出局,被人遗忘,唯小小的烟画却为之保存下永久的记忆。打金箔的、破骨料的、卖草鞋的、收烟灰的,不一而足,作为史料,何等宝贵。
单论烟画的题材仅是其中一维,也能从其间看到印刷技术的变迁。初时,石印烟画。印刷时酸化的石印受水拒墨而无色,未酸化的部分拒水受墨而显色,这样,便使图案在卡纸上印了出来。如此经过多色套版,就成了精制的彩色画片。具体到操作,乃是烟草公司广告部每设计一批画稿,便由专人送及石印部绘画室,进行制版前的人工分色。精通绘事的技师,在对每一帧画稿仔细后,开始绘制分色负片。他们要熟练地分解画稿中各原色,辨别深浅,造出不同色版。上机开印时,就是调色师的功夫了。他要处理好分色师的画面基调把控。这些,都是经验积累攒成的匠心水准了。
而后,照相术精进,以相纸洗印。替代石印为成本必须,到了30年代初,石印烟画便逐步淡出了这一领域。
我今年九十岁,是一位地道的老北京。因为生于斯,长于斯,所以,对北京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有着深厚的眷恋之情。如今全国的大城市都发生了不可思议的巨大变化,八方辐辏、高楼林立,惊叹之余,多生感慨。不少老建筑没了,老胡同也越来越少了。以往那些与平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五行八作、走街串巷的行商小贩和不少温馨纯朴的世态民风,也都随着城市的变化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对于老年人说来,旧日的市廛百业中的那种热闹、温馨以及那些抑扬顿挫的货声,妇孺购物时挑拣打价的争执声,依然萦绕于耳、挥之不去。
衣
绸缎庄
清人枝巢字在《旧京琐记》中描写,旧日的绸缎庄多“为山东人所设,所称祥字号,多属孟氏。楚唯前门之泰昌为北京人,盖兼办内廷贡品者。各大绸店必兼售洋货,其接待顾客至有礼貌,挑选翻搜,不厌不倦,烟茗供应,趋走殷勤,有陪谈者,遇绅官,可以应对几句时事,遇文人,也略知几句诗文;对待妇女顾客,一定会炫耀新奇,曲尽交易之能事,一定要让不同的顾客,一位位都高兴而来,高兴而归”。足见,这一行生意是十分讲究的。老北京的绸缎庄面对的顾客多为权贵殷实人家,且多是太太、小姐等女眷,所以在挑选店里学徒时,很注重相貌,专门挑选眉清目秀的后生精心培养,应酬生意。此行在北京比较有名的是开办于1893年的瑞蚨祥绸布店。
卖瓜皮小帽
老北京人戴的瓜皮小帽是朱元璋的发明,帽面儿分成六瓣,半圆形如半个西瓜皮形状,代表“六和一统、天下归一”之意。小帽分为无檐、窄檐或包有装饰窄边的数种款式,多为黑色绸缎、呢绒或夹纱制作。顶上饰有不同材质的结子,正脸儿钉有装饰物以辨前后。直到清末民初,这种小帽依然是男人的头戴之物。它的市场很大,要是戴新的帽子,就到有字号的店中去买。如果为了省钱,可以到帽摊上去买。帽摊儿上的货多是旧货,小贩把收来的旧帽子翻改修整之后,重新刷染装饰,再缝上一个新顶珠,猛然一看,与新的一样,价钱便宜一半儿,销路亦颇不错。
漂工
棉、麻、丝经过纺,可以成为线,再经过织,便成为布匹或绫罗绸缎。为使这些纺织品生色生花,需要经过印花、染色。“漂”这道工序包含两个内容:一是使织物去污增白;二是洗净印花、染色过程中积在织物上的浮色。老北京的漂坊大多设在西直门、永定门之外的临河一带,老板将染得的织物运到河边,由漂工临溪作业,污水顺流而下。漂洗完毕的织物,就顺手挂在岸上晾晒。当然,这是一种很原始的方法。最可怜的是漂工的双足,常年浸泡在水中,以至糜烂露骨,令人不忍目睹。
成衣铺
老北京的成衣业是一个大行业。大凡经济富裕一些的人家,多数到成衣铺里定做衣服,买衣穿的并不多。早年间,在前门大栅栏、东单、西四牌楼、鼓楼、花市等,在繁华的市面上,到处都有成衣铺。这些成衣铺多有字号,如“天益斋”、“轩辕斋”、“并州轩”等等。铺中有师傅、伙计多人,铺面宽绰,分工亦细致,活儿讲究。在僻静一些的小巷,如东、西琉璃厂,新街口,东四、西四的小巷内也有。这些成衣铺,都是只有一两个人的小作坊。一间房,一副高凳、一块案子就做活。干得好坏,全凭能耐了。成衣铺里的活儿,讲究式样入时、合身适体,高手裁缝还得会节材省料,俗称“偷料”,不为过也。
鞋铺
老北京的鞋铺是制鞋、卖鞋的场所。鞋铺多开在城镇的闹市之中,有门脸,有字号。例如,老北京的老字号“内联升”“步瀛斋”等,都是赫赫有名的大鞋铺。大鞋铺一般不纳鞋底、不緔鞋,它们有专门供应的作坊。为了确保质量,收鞋时,往往用刀剁开鞋帮查验,看看手工如何、是否是真材实料。收来的鞋,还须柜上的伙计在后场加工、粉底儿、撑楦儿。撑楦儿是件极重要的工序,用不同规格的木楦子,放入鞋内,加榫撑实,使鞋帮儿周正、定型,样式好看、入时,再把鞋底周遭刷得雪白,然后才能上柜出售。
食
卖肥藕
老北京人吃东西,要吃个新鲜,新藕初成,鲜嫩无比,佐餐下酒,弥足珍爱。但是一到秋凉,荷塘败落,此时出塘之藕长得个儿大,藕肉儿已经长老,皮锈丝粗,孔大质老,如同徐娘半老。这样的藕挑上市来,可就卖不上好价钱了。小贩喝断喉咙,也只能贱卖。主妇们买回,烹炖炒食,也只能当粗菜使用。当然,肥藕也有好多做法,如炸耦盒儿、炒藕片儿,用来蒸江米藕,也是下酒的美味。
冰镇酸梅汤
清朝末年,从宫里传出了一个秘方,用乌梅、桂花和蔗糖调配恰当,微火烹熬一天一夜,熬出米的汤水,出锅以后,用冰镇凉饮用,酸甜可口,冰凉润喉。喝完清心润肺,消渴祛暑。一时间,“冰镇酸梅汤”名冠京师。专以制作酸梅汤为牛意的小贩,一到盛夏,就挑着漆成红色的木桶,手中用两只铜碗敲打叫卖。酸梅汤的上市,抢了不少茶馆的生意。早年在北京天桥,邱家的梅汤很有名。此外,西单牌楼有个“路遇斋”,东安门丁字街有个“遇缘斋”,前门洞外有个“九龙斋”,琉璃厂路南有个“信远斋”,皆为售卖酸梅汤之著名者。徐凌霄《旧都百话》中说: “旧时京朝大佬,贵客雅流,有瑜工夫,常常要到琉璃厂逛逛书铺,品品古董,考考版本,消磨长昼。天热口干,辄以信远斋梅汤为解渴之需。”据说,京剧大师梅兰芳、马连良、尚小云等人,都曾是信远斋的常客。
放鹰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老北京周边地区的山里人,除经营山货为生外,还经常进山打猎。这是承继了满人崇尚弯弓习武、骑马射猎的一种习俗。他们狩猎,是以放鹰捕捉猎物为主。一只训练有素的猎鹰,能轻而易举地捕捉狐狸、野兔、黄羊等物。狩猎时,一些人将藏匿于荆棘、野草棵子中的山鸡、野兔惊起,放鹰人立马放鹰扑向目标,一准能将山鸡和野兔捕获。
卤煮火烧
卤煮火烧,是老北京的一种传统小吃,有人称其为“苏造肥鲜”,也叫“苏造肉”,是卤煮火烧的前身。小贩出摊是一副挑子,前边一锅炖着下水的老卤汤,里边煮着火烧、煎三角等。有食者,盛入碗内,再加入蒜汁、辣油等调料,好吃不贵,颇有人缘。爱新觉罗·浩著的《食在宫廷》中介绍,乾隆皇帝巡视南方,曾下榻于扬州安澜园陈元龙家中。陈府家厨张东官烹制的菜肴很受乾隆喜爱,后张东官随乾隆入宫,深知乾隆喜爱厚味之物,就用五花肉加丁香、官桂、甘草、砂仁、桂皮、蔻仁、肉桂等九味香料烹制出一道肉菜供膳称“苏造肉”了。后米, “苏造肉”传人民间,加入用而粉烙成的火烧同煮,便成为大众化的风味小吃了。
住
卖掸子
掸子是老北京人家家户户必备之物,于是,插掸子的胆瓶与帽筒、茶叶罐,也就成了定式的摆设。掸子是用鸡毛缠制的,用处不同,则款式不同;价格不同,品质就更不相同了。一般常用的掸子是用二尺半长的细竹竿,上端用杂色鸡毛缠绑盈尺,顶端有一层整齐的长翎覆盖,在庙会、山货店均有售卖。《燕京杂记》写道:“月之逢二日,聚于南城土地庙。凡人家日用等物,靡不毕具。而最多者,鸡毛帚之,短有尺余,高者丈余,望之如茂林修竹。”每到年节之前,家家扫房除尘时,卖长竹掸子的小贩就出来了,满街吆喝。小贩在兜揽生意时,连说带比划,别有特色。
点街灯
街灯也叫路灯,是设置在街道两旁用于公共照明的灯。在北京最先设置街灯的是在东、西交民巷大街。街灯的造型独特,在铁制的灯柱上,“以六角玻璃为之,遥望之灿若明星”。那时的街灯有专人管理,雇有专门的点灯人。点灯人的工作是每天黄昏点灯,清晨熄火,一年四季,根据夜的长短,依时工作。点灯人一只手拿着一根长长的铁钩,用来开启玻璃灯门,另一只手则擎着一只长长的灯煤,用来点燃灯芯。如果不能熟练地掌握这一技巧,还真干不了点街灯这一行。
制匾
制匾额是工艺独特的一行,也是一种世代相传的技艺。老北京大栅栏就有几家制匾行的踪迹。这一行的内部分工很细,有专门负责誊写书法的,有负责镂花刻字的,还有专门扫青上漆的师傅。他们把名人的题字精确地复制在厚厚的木板上,不失真地刻将出来,使字的神采跃然其上。余下便是漆匠师傅的活了,如果字要扫青、扫绿,或是制作煤屑字、壳屑字、堆灰字、贴金字,就要进行披麻、嵌帔、打腻、上漆、抛光,再上漆、再抛光,如是经过二十多道工序,需要一个多月方能完成。
卖苫盖
苫盖是老北京市井之家常用之物,以大小不同,分别用米盖水缸、酱坛子、米罐子、咸菜缸等物,防止雨水、尘土、害虫、老鼠的侵入。这种盖很特别,与木盖、石板盖截然不同,它不板、不硬、软软的,很轻便,盖东西严实,对外还透气,能防止被苫盖的东两发霉变质。这种苫盖有用白茅草编制的。白茅草也叫丝茅草、茅草,在南方的郊野遍地都是。春、秋二季均可收割,洗净,晒干,除去须根及膜质叶鞘,就可以用来编制。
娱
耍骨骨丢
“骨骨丢”是老北京人对木偶戏的一种俗称。木偶是用木头雕制而成的小人,由人来操作表演各种故事和戏文。“骨骨丢”是木制的偶人头,顶在艺人的食指上,拇指和中指分别套上偶人的左右手,用手指的表演就能使偶人做出各式各样的动作。表演者口中吹着小哨,模仿着不同人物的声音。一台小戏就能开场了,人们也称之为“独角戏”。清蔡绳格(闲园鞠农)著《一岁货声》中对这一行写道: “一人挑担鸣锣,前囊后笼,要时,以扁担撑起,前囊上有木雕小台阁,下垂其蓝布围,人笼皆在其中,笼内取偶人,鸣锣衔哨,连耍带唱,戏有八大出之名。如《香山还愿》《铡美案》《高老庄》《五鬼捉刘氏》《武大郎诈尸》《卖豆腐》《五小儿打虎》《李翠莲》。”
吹糖人
吹糖人的是旧日的一种行街的手艺人。清《北京民间生活彩图》写道:“其人挑木柜两个,一头上扎一架,小糖熬化成汁,用模子两块合在一处,用力吹之,能成禽兽,幼童纷纷争买之。”吹制糖人的技术分两种,一种是用模子吹,一种不用模子吹。这幅画上所画的是用模子吹时的模样。用一柄中空的短芦管,一头粘上一团糖稀,然后在空中反复摇晃,待其稍凉,把糖团放在一个开启的模子内,再把芦管含在空中徐徐吹制,不一会儿就成了型。打开模子时,便取出一只腹内中空、活灵活现的立体小动物。
艺
制笔社
据说,秦朝大将军蒙恬镇守边关,出于公文往来和文牍繁多的需要,发明了“以枯木为管,以鹿尾为柱,羊毛为被”的毛笔。用这种毛笔沾上黑色的墨汁,在竹简上书写可就方便多了。毛笔的出现,使文字书写有了长足的进步,而且为中国书法艺术化起到了催化作用。制笔是中国独有的一门技艺,也形成了独特的一个行业。一支笔从选料到成笔,需经过梳、结、蒸、煮、择等七十二道工序,制成的笔才能达到“尖、齐、圆、健”的基本要求。北京的著名笔社有“李福寿”“贺莲青”“李玉田”和东琉璃厂的“戴月轩”。这几家各有绝活,各具特色。有的善制白云,有的善制獬爪。而戴月轩的书画笔最是讲究。
上文摘编自《烟画老北京360行》,、苑焕乔 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6年4月版
撰文丨、苑焕乔
编辑丨李永博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