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温柔到爆的战队名字(好听温柔到爆的战队名字两字)

隐身守侯 2024-01-14 06:47:36 网友分享

刘晓世:能拍《长空之王》是我们这代人的幸运

记者 王彦

“他们每天谈论的都关于未来,而未来已来。”电影《长空之王》全国公映之际,导演、编剧刘晓世无数次回想起创作的开端,“2012年,我曾在公海上与试飞员们朝夕相处,一个多月的所见所闻在心里扎下了。从辽宁舰到歼-20,彼时他们畅想的未来,如今已成为现实”。

昨天,上海出品电影《长空之王》举行了北京首映礼。接受记者独家专访时,影片导演同时也是编剧之一的刘晓世表示,作为首部聚焦新时代试飞员群体的商业片,《长空之王》的“王”不是某一个人,“它无关个人英雄主义,而是一群人的和衷共济”。故事的主角既包含一群用生命换取试飞数据、用生命浇筑生命堡垒的英雄群体,也是每款正式列装的战机背后一代代付出血汗与智慧的飞机设计师、工程师、试飞员、军医甚至家属。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更广义地看,片名里的“王”何尝不是指向了时代进阶。

“世界范围内,聚焦空军或战斗机的影片并不多。题材的稀缺性与各国的航空工业硬实力休戚相关。我国的空军装备、航空制造业、飞行员、试飞员是否都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我们是否有能力独立制造歼击机、轰炸机、运输机?当这些都有了肯定的答案,我们中国所拥有的完整航空工业产业链正是《长空之王》开拍的基础。”刘晓世说,“我们这代人很幸运,经历了我国航空工业相比发达国家同行从望尘莫及、望其项背到并驾齐驱的阶段。如今有幸拍一部航空题材影片,首要就是感谢国之重器带来了可能性”。

为隐姓埋名者写传,因为懂得“性命与使命”的重量

刘晓世何许人?几乎所有关注《长空之王》的观众都会对他充满好奇,缘何一部重大题材影片会交付此前尚未独立执导过一部长片的电影界“小字辈”?

电影总制片人、也是第一出品方上海亭东影业高级副总裁于孟形容刘晓世:“他不是最懂航空机械的人,但应该是最懂航空机械的导演。”履历里藏着更详细答案: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完成了本科和研究生学业后,刘晓世入职中航工业专拍科研片、试验素材。2008年至今,一款款最新型号的战机试验、列装过程是他镜头下最常见的主题。歼-10C、歼-15、歼-16、运-20、歼-20……拍摄过的重点型号战机越多,驾驶试验机的那群人越深入地走进他内心。“我熟悉试飞员群体。”刘晓世坦言,《长空之王》于他,不仅是部电影长片,更是为他的亲密战友、为所有隐姓埋名者写传的一次致敬。

事实上,创作的萌芽最早能追溯到2012年。那年夏天,辽宁舰出海,为中国首批舰载机的航母起降训练做准备。一个多月时间,试飞员、科研人员常会遇到不同的挑战,但每天傍晚休整时分,在甲板上散步的众人始终聊着相同的话题,“都是关于中国的航空梦、国防梦”。其中有位试飞员与导演早就相熟,是辽宁舰上首批五个试飞员之一。刘晓世至今记得好友在海天之间畅想过的未来,“这次结束歼-15的试飞后,希望回陕西等待与歼-20共上蓝天的日子”。后来的故事国人都知道,包括歼-15在内,中国首批舰载机全部完成航母起降训练,圆了几代航空人让战机从陆地跨向海洋的梦想;再后来,运-20正式列装,歼-20横空出世,人民空军振翅飞出新航迹。

人民空军的凌云壮志是大众熟悉的A面,而在各类新闻影像资料里少见的B面,身兼航空人与文艺工作者双重身份的刘晓世总是反复被相似的人、相似的事触动。“国内现役的试飞员是绝对的小众群体,但承担了所有新型战机的试验,他们是用生命在一点一点试探飞行的极限。”让更多人看见、铭记这群孤勇者的念头就此在他心头翻涌了良久。时机在2019年成熟。春天,刘晓世与另一名编剧桂冠在午饭桌上把故事的雏形描述给于孟,创作即刻提上日程。主创们开始了新一轮走访调研,国内各飞机制造厂、飞行设计研究院、试飞中心等都留下他们的足迹,积攒下几百万字文字资料。

十余年酝酿、近四年雕琢,刘晓世说,因为整个主创团队都懂得“性命与使命”的重量。片方的幕后花絮里记录了一段剧组去墓园吊唁的场景,有网友留言“他们的理想、抱负、热血、坚毅总是与付出、牺牲相连”。影片筹备期间,主创们曾去阎良的试飞员公墓祭拜,“那会儿还有一排空着的,但等开机时再去,原先的空处也竖起了新的墓碑”。望着那些活生生的名字、逝世日期以及那残忍又真实的“虚位以待”,大家的心里很不是滋味,但也更坚定了,“一定要把这部电影做好,不然真对不起他们”。

从树起血肉丰满的人开始,探索国产片新的边界

片方官博分享过一则属于资深影迷的“热知识”——《长空之王》是胡军主演的第二部与试飞题材相关的影片。早在1999年,出身军人家庭的胡军就在《冲天飞豹》里演绎过上一代试飞员形象。在刘晓世看来,相隔24年,从《冲天飞豹》到《长空之王》,目前国产片仅有的两部试飞员相关电影之间,固然有着对演员饰演军人的形象肯定,更多地记录下了翱翔在祖国蓝天国之重器的时代之跃。

所以对眼下这部电影而言,要表现战机之美、之燃,要遵从专业性地揭示一款最新战机的诞生过程,又要铺展战机背后无名英雄的群像——依次考验着主创对电影工业、军事专业、故事叙述的功力。类似的问题在主创团队里反复权衡过。有人提出,这是部基于现实的电影,所以不能虚构不存在的空战,得靠试飞时的“花式失控”制造视效的高能场面;有人认为,“科研”是试飞员群体区别于传统军人的一大特点,得做好专业门槛与商业性的平衡。刘晓世则斩钉截铁地把“人”“故事”放在重要位置,“集体的进步源自一群个体成长的叠加。等具体的故事和人物丰满后,再去设计视觉、环境,提升技术上的专业度、修正漏洞”。简言之,“酷炫”排在“动人”之后。

血肉丰满的群像当然从真实中来。《长空之王》里,从试飞小队的张挺、雷宇、邓放到科研人员、医生、家属,几乎都有各自的原型基础。“没有比真英雄更动人的剧本。我自认对试飞员有一定认知,但每走近一分,感动都会增加一分。”走访中,有个清华毕业生的故事让刘晓世咂摸了很久。他有世俗意义上“成功”的各个标签,学历、家世都足以兑现光明的未来,可年轻人不顾家人反对,在听完一场报告演讲后,满腔热血把自己交付给了试飞事业。整整三年,父子隔阂。后来,架不住思念之情,父亲从江南沿海的家乡奔赴陕西看孩子,想劝说他为了小家做出改变。那一晚,空气凝固着,房间里只剩《新闻联播》的声音。最终是父亲打破了僵持,“父亲举起酒杯,一饮而尽,好像忽然就和解了,只留下九个字‘想飞就飞吧,注意安全’”。刘晓世说,可能听起来没那么惊心动魄、生死一瞬,但平静的外表下滚烫的内心、英雄无悔的担当力有千钧——这一段落后来被他化用到了雷宇身上。

人物的真实感更来自片场内外不断的锤炼。100多天的拍摄日子里,饭堂里因陋就简搭建的健身设备是胡军、王一博、于适等主演每天在片场外最常现身的地方。甘肃戈壁滩零下十六七度的天气拍沙漠试伞重头戏,王一博顶着高烧不下火线;拍摄影片里的极热测试,片场室内温度已探到了零下,主演们个个短袖上阵,汗湿一身;普通人难以应对的三自由度旋转测试,演员主动申请把旋转阀值开到最大,好演出极限感……

“对比第一代‘勇敢型’和第二代‘能力型’试飞员,新的一代既有扎实理论又有技术经验,是‘会飞的工程师和设计师’。”刘晓世说,试飞员技能特质的递迁,映照了人民空军70多年的筚路蓝缕,但有些东西是不会转移的。就像当观众跟着影片里试飞队员的眼睛穿过黄沙漫卷看到崭新的隐身战机,捕捉到那一双双眼里闪烁的光芒,心中不可能波澜不惊。“在片场,他们掷地有声地喊‘保证完成任务’,所有人骨子里的热血就不可抑制地沸腾起来,这是刻在基因里的民族自豪感。”

来源: 文汇报

香港流行音乐:“声”生不息

作者:吴辰

2023年春天,万物复苏,这时候,去参加一场音乐会便成了许多人心中的不二之选。作为亚洲流行文化的中心,香港自然不会错过这波热潮,4月7日,一场名为《流行原音》的音乐会在香港举办,揭开了首届“香港流行文化节”的序幕,将那些关注时尚的目光吸引到了香港。

这是一场别出心裁的音乐会,登台演出的都是一些年轻人,但他们演唱的曲目却大多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金曲,在其中一些歌曲风靡全国的时候,这些年轻人甚至都还没有出生。这是一次跨越时空的演唱会,新时代香港的流行风向标通过歌曲向那个香港流行音乐的黄金时代致敬,在观众的欢呼与掌声中,满满都是对那个香港音乐蓬勃发展年代的怀念,以及对香港音乐未来的憧憬。

2007年庆祝香港回归十周年文艺晚会活动上,(左起)刘德华、郭富城、黎明、张学友同台合唱。

黄霑称《啼笑因缘》为香港流行音乐的分水岭。

《再见理想》是Beyond乐队自己出资发行的第一张粤语专辑。

梅艳芳、张国荣是港乐黄金时代的见证者,他们那一代歌手的作品也是无数港乐歌迷心中的青春回忆。

因自豪而生的香港音乐

1970年代,劳动密集型加工产业的发展带动了香港的经济腾飞,也使香港跻身“亚洲四小龙”之列,经济的发达给香港居民带来了信心,也促使香港居民开始敢于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敢于赞美自己的家乡,而这些赞歌必定要用香港自己的语言方能唱得响亮。

1970年代初,后来名震乐坛的许冠杰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在发布多首英语歌曲之后,他意识到ABCD唱不出那个自己引以为傲的香港,便试图用粤语来重新打造一种新的流行音乐。恰逢其兄许冠文自海外旅行归来,沿途的风景并不能使他开心,反而让游子更加思念家乡。兄弟二人不谋而合,于是,便诞生了一首《铁塔凌云》:“铁塔凌云望不见欢欣人面/富士耸峙 听不见游人欢笑/自由神像 在远方迷雾/山长水远 未入其怀抱/檀岛滩岸点点磷光/岂能及渔灯在彼邦……”他乡再美,也不过是沿途风景,而故乡虽远,也必定是唯一的安心之处。

《铁塔凌云》于1971年首唱之后,不但一曲走红,还揭开了一个粤语流行歌曲的时代,它触动了无数港人对家乡的爱,也激发了香港居民对粤语的自豪感。在许冠杰之后,包括温拿乐队、林子祥等音乐人也纷纷加入了粤语流行歌曲的创作和演唱队伍中,找到了属于自己的方向,香港流行音乐在短时间内便井喷式地繁荣了起来,在亚洲甚至在大洋彼岸,香港流行音乐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它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港人的自豪,而这自豪的背后,则是中华民族强大的文化向心力。

群星璀璨的乐坛二十年

香港流行音乐因产业腾飞,而善于经营的港人也在极短时间内将音乐变成了一项新的产业。自1970年代末,各类歌唱比赛便层出不穷,一大批优秀的歌手从这些比赛中走出,其中不少名字至今耳熟能详。这一时期,“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比赛”和香港无线电视举办的“新秀歌唱大赛”成为“香港乐坛的两大摇篮”,仅举一个例子也许就能说明这两个赛事的分量:1984年,首届“全港十八区业余歌唱比赛”的冠军名字叫作张学友。

几乎是在同时,香港体育馆也在红磡落成,日益壮大的香港流行音乐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基地”,放眼当时的香港,没有什么地方能比这里更合适举办演唱会的了,高台之上、聚光灯下,歌手成为此时此地全世界目光的焦点,他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将会被镜头无限放大,这也许正是“明星”二字最好的诠释。很多歌手以能在“红磡”开一场演唱会为荣,而经由这里的观众检验过的歌手,也毫无疑问配得上明星的称号。

1980年代到1990年代,香港流行音乐正在进行着一场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一代代明星新老交替,你方唱罢我登场。香港流行音乐早已突破了“音乐”的范畴,变成了一部牵动万千人心弦的活动舞台剧,社会元素的加入使香港流行音乐的内涵异常丰富,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二十年的香港乐坛很大程度上就是香港社会的缩影。

“四大天王”的出现带来了香港流行音乐的巅峰时刻,而“四大天王”在2000年前后纷纷北上寻求发展也为这二十年的香港流行音乐盛典拉下了帷幕。这是内地经济迅猛发展的必然结果。但无论如何,那些曾经闪耀过的群星依然高悬在人们心中。在多年之后,人们仍然在唱着他们的歌,津津乐道着他们的故事,为更年轻的一代讲述着那些灿烂与辉煌。

融合造就新的港乐辉煌

有人说港乐的魅力在于它对中国传统小曲的借鉴,有人说港乐的魅力在于它对国外音乐的学习,有人说港乐的魅力在于粤语本身的平平仄仄,还有人说港乐的魅力在于它刻画了港人日常生活的喜怒哀乐,其实,这些说法都对,港乐的魅力在于它用粤语的韵律唱出了融汇今昔、贯通中外的大时代。而时隔二三十年,香港流行音乐可能会起起伏伏,但不会过时,我们今天依然在听这些音乐便是明证。而当那些曾经覆盖在音符之上的红尘喧嚣渐渐褪去,人们对港乐的爱将比以前更加纯粹。

香港著名音乐人黄霑,曾经在其博士论文中预言:未来制约香港流行音乐的重要因素就是造就它的粤语方言,而其未来的出路则在于更广阔的国内普通话音乐市场。

黄霑的预言是正确的,一方面,随着内地音乐市场的勃兴和成熟,香港流行音乐开始主动向着内地市场靠拢,无论风格还是内容都作出了较大的改变;另一方面,很多在内地音乐市场独当一面的音乐人,也都是听着香港流行音乐成长起来的,在他们对音乐的理解中,本就融汇着当年香港流行音乐黄金时代的精神。

香港流行音乐并没有衰落,而是在与内地音乐的融合中获得了更大的繁荣。(吴辰)

来源: 海南日报

高空上的“蓝焰玫瑰”!中国首位女消防飞行员真的太酷了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了不起的年轻人。她是山东青岛消防救援支队航空救援大队的飞行员高嵩。她是中国首位,也是目前唯一一个女消防飞行员。

飒!中国首位女消防飞行员

2018年,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组建了第一支航空救援队伍,队员都是来自青岛消防的精英力量。通过公开选拔,经过18个月的理论与实践科目训练和考核后,选出了技术过硬的21名人员,正式组成青岛市消防救援支队航空救援大队。而高嵩,就是其中唯一的女性,她也有幸成了中国消防队伍里的首位女飞行员。

视频加载中...

高嵩1991年在青岛出生,2016年从警校毕业后,进入崂山消防救援大队从事火灾调查工作。

高嵩:这个火调工作需要的就是细心、耐心,这些恰恰就是我们飞行最需要的这几点。当时就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2018年青岛支队开始首次招飞,当时我就报名。

高嵩从小跟在爷爷身边长大,爷爷曾在空军地勤工作多年,受爷爷影响,她从小就对飞行有着很大的兴趣。得知青岛消防开启首批飞行员招飞,高嵩立刻就报了名。

高嵩:非常兴奋,因为本身其实我从小就有这种飞行的梦想,但是一直没有机会去实现。刚开始我填志愿表想要当飞行员的时候,家里人的意见是一半一半,一半同意,一半不同意。爷爷掌握家事大权,是最后敲定、敲板的那个。爷爷就说行,去吧,没问题。除了支持,我觉得更多还有一些欣慰,替他实现了他的梦想。

经过层层选拔,高嵩以优异的身体条件和心理素质脱颖而出,成为唯一的女飞行学员。然而,消防飞行员的考核机制非常严格,不达标就有可能随时被淘汰。而在实践飞行训练中,作为唯一的女学员,高嵩必须付出比男学员更多的努力和毅力。

高嵩:刚开始接触飞行,第一关就是悬停。悬停有一个要求标准,要5个小时飞行时间,要掌握悬停这门科目。但是因为女生相对于男生在体力方面要差一些,所以在4个小时的时候,跟我同一批的男生他们都掌握了,我还是没有掌握,确实比较着急。当时我的教员告诉我,找两个瓶体很薄的塑料瓶,来模拟直升机的操作。如果很紧张或者操作过猛,这个瓶身就会发出响声,可以提醒自己要放松。

高嵩:日常当中会增加上肢的力量训练,也是让自己更有力量一些,操纵的时候能够更灵活。在耐力方面,我也会增加3公里、5公里跑步,还有游泳,一般游泳就是一个小时起。

经过反复钻研和刻苦训练,高嵩以稳健的飞行技巧顺利通过各项考核,最终以优秀成绩毕业。2019年,她顺利拿到飞行执照,成为Ka-32机型唯一的女飞行员。

向火而飞 铿锵绽放

巾帼不让须眉,这个心怀梦想又坚定不服输的90后姑娘,经过不懈努力和拼搏,最终成了她梦想中的空中“蓝焰玫瑰”。

而且对高嵩来说,这个成功也成了她人生新的起点,她要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考验,在一轮又一轮的磨砺中不断成长。让我们继续跟随镜头,一起去感受这位“女机长”的努力、充实和快乐。

作为青岛消防7名飞行员之一,也是国内消防队伍中唯一的女飞行员,高嵩不仅拿到了民航、警航双执照,还能够驾驶四种不同的机型。而每当这位“女机长”回忆起自己的第一次飞行,总会记忆犹新。

高嵩:第一次飞行训练兴奋夹杂着紧张。因为刚开始是座舱实习,座舱实习已经对飞机内部有了一个很精准的了解。但是当你真正坐上这个直升机的时候,它的螺旋桨就在上方,听到螺旋桨的轰鸣声,当时还是挺紧张的。

一次次严苛的训练,成就了高嵩和队友们过硬的飞行本领,而高嵩也对自己的工作充满了自信,用她的话说,“飞行只是一种职业,飞行员没有男女之分。”

高嵩:女机长缺点就是在体力和这个力量上,可能不如男生,尤其是在我们进行灭火,吊挂救援的时候,它的这个杆力会增加。优点在于女生足够冷静,就是心细。我们在执行任何任务的时候,每一个指令都不能错过,女生相比于男生来说更心细一些。

从火灾调查到飞行员,从地面到空中,这样的转换让身边的同事和朋友都对高嵩佩服不已。而对于高嵩来说,握住操纵杆的那一刻,心中就只有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执行任务的30米高空,高嵩和战友们共同克服风力、浓烟等困难,拼尽全力完成一次次救援任务。

2022年4月19日,青岛崂山区三标山突发火情,高嵩所在的航空救援大队前往增援。

当时,高嵩驾驶的直升机不仅遭遇严重颠簸,多项飞行数据也都临近超限的危急情况,心态、体力以及对直升机的精准把控,是能否成功完成这次任务的关键。

经过3天奋战,航空救援大队派出的两架直升机累计飞行35小时30分,喷洒1092吨水,终于协同地面救援力量共同将山火扑灭。而除了所在辖区之外,高嵩和同事们还要经常去外地支援,为了每次出任务都能更快反应,大多数时间都要保持执勤战备状态。

近期,高嵩和爱人将举办婚礼,这次出差,打乱了他们的准备计划。从最初因为担心安全而反对妻子当飞行员,到如今被妻子的执着追求所打动,高嵩的家人,给予了她最大的支持。

高嵩的丈夫 高梓宸:我爱人跟我说过,有一次她飞行飞得很累,正好那天也是临近傍晚时候,夕阳西下,飞机飞到云层上,看到晚霞那一刻……当时我脑海就脑补了这个画面,我觉得对于她的工作,可以说是必须得好好支持支持。

生活中的高嵩,和很多女孩一样,也有一颗爱美之心,卧室里的娃娃、办公桌上的插花,都是她平日里的小幸福。而每当驾驶飞机,面对险情,她便将这份柔软收起,以无畏的态度,去守护城市的安全。

高嵩:可能就是崂山和小珠山我经常会去爬,但是当我在巡护的时候,我飞到上面,看到的是不一样的景,感觉是在用高度来看这个城市,就想一直也是用高度来守护这个城市。

勇敢追梦 大胆出彩

“展翅高飞唳昊穹,揽云抱雾挽长虹”。高嵩之所以能成为那朵独一无二的“蓝焰玫瑰”,固然离不开爷爷的鼓励、丈夫的支持,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在于她自己对儿时梦想的坚守,只要一有机会,马上放手去追。或许很多人认为,女性当不了飞行员,即便当了,也比不上男飞行员。但高嵩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梦想面前,成见就是用来打败的,“不可能”就是用来超越的。

从“火灾调查员”到“消防飞行员”,高嵩驾驶直升机从新的高度观察城市,也把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希望各行各业的青年才俊

嗅着这朵“蓝焰玫瑰”的馨香

勇敢追梦 大胆出彩

(总台记者 王伟 柳栋 于杰 张明 刘然)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