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听的军团名字(三国好听的军团名字)

樱花飘落 2023-11-20 21:00:51 网络

不同时期的军队叫法

解放军在咱老百姓的心目中就像守护神,总以无所畏惧不怕牺牲的形象出现在困难和危险面前,赢得大家的喜爱和尊敬,有他们在的地方就有安全感。那么,你知道解放军在不同时期的不同叫法吗?

第一个称谓:中国工农革命军

中国工农革命军是土地革命战争初期创建的人民军队。

1927年8月1日暴发了著名的“南昌起义”,当时的部队还沿用“国民革命军”的番号。当时中央并没有严格规定新的革命军队的统一称号,各地起义军的名称很不一致,并且都未使用红军的称号。

1927年8月21日,中央在《中国的政治任务与策略的决议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工农的革命军”。1927年9月9日,同志在湖南、江西边界地区,领导农民、工人和革命士兵举行了秋收起义。这是中国第一次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也是第一支真正意义上的军队。工农革命军就此展开了与派和土豪劣绅作殊死的斗争。

工农革命军主要有“三大任务”:第一,打仗消灭敌人;第二,打土豪筹款子;第三,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工农革命军不仅要上阵杀敌,还要执行革命政治任务,做群众工作,自己解决经济给养。

“三大任务”的提出,明确了人民军队的革命宗旨,使之成为党领导下执行政治工作的武装集团,在建军史上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

第二个称谓:中国工农红军

中国工农红军是中国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人民军队,简称“红军”。

黄麻起义、广州起义后,、朱德领导起义队伍在井冈山会师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便是红军前身。1928年5月25日,中央颁发《军事工作大纲》,其中规定:“割据区域所建立之军队,可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以前工农革命(军)的名义”。1928年6月起,各革命根据地的工农革命军及其他工农武装,开始陆续改称“红军”。1933年5月,组织中国工农红军总部,任命朱德为总司令。

红军三大主力:红一方面军和红四方面、红二方面军

红一方面军(也称中央红军)总司令朱德,总政治委员。

红二方面军总指挥贺龙,副总指挥萧克,政治委员任弼时,副政治委员关向应。

四方面军总指挥为徐向前,政委为陈昌浩,政治部主任为刘士奇。

1934年开始,爬雪山,过草地,忍饥挨饿,历尽艰难险阻,开启长达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10月,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与前来接应的红一方面军在甘肃会宁地区会师,宣告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第三个称谓: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八路军)

八路军,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的简称,后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大家还是习惯称呼“八路军”,是中国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

第二次国共合作实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1937年8月22日,根据国共两党达成的协议,红军主力部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朱德任总指挥,彭德怀任副总指挥,任参谋长、左权任副参谋长。1937年9月11日,将八路军改称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八路军总部改称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部。

八路军的战略方针是独立自主的持久的山地游击战争,由、朱德、周恩来等11人组成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央军委),为书记(主席),朱德、周恩来为副书记(副主席)。制定了八路军抗日“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纲领,在敌后联合广大人民群众和敌人斗智斗勇进行顽强的斗争,对抗战的全局胜利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1937年10月,在江西、福建、广东、湖南、湖北、河南、浙江、安徽的部分受伤红军和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简称新四军),叶挺为军长,项英为副军长。

1941年1月,发动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叶挺、项英率领的9千余人的新四军,遭到约8万人的突然袭击,新四军奋勇抵抗,最终弹尽粮绝,除2000余人分散突围外,少数被俘,大部壮烈牺牲。

南昌起义

第四个称谓:中国人民解放军

抗日战争胜利后,1946年6月,悍然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内战全面爆发。由于战略任务发生了根本变化,1946年9月23日,领导的军队开始使用“人民解放军”称号。经过多年的解放战争,推翻了国民政府的统治,终于统一中国大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解放军担当保卫国防,参加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任务,同时开展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使之发展成由陆、海、空三军和导弹部队组成的诸军、兵种合成的军队。解放军的最高军事机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由陆军、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和联勤保障部队等军兵种组成。

随着中国综合实力越来越强,军队不断地发展,解放军已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军队之一,武器和军事技术在世界舞台也占有一席之地。

历代最强军队 名字一个比一个霸气

一,魏国魏武卒

吴起率领的魏武卒南征北战,创下了“大战七十二,全胜六十四的奇功伟绩。

夺取了秦国黄河西岸的五百多里土地,将秦国压缩到了华山以西的狭长地带。

魏武卒

二,秦朝长城军

蒙恬率领的长城军团,约30万人。

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击退匈奴七百多里,夺取了河套地区

长城军

三,西汉虎贲军

这是一支不受任何人调遣,仅听命于皇帝一人的虎贲军

设置了虎贲中郎将、虎贲郎等官职。

也被称之为御林军,由于责任十分重大

其战斗力自然为各种军队之首。

虎贲军

三,东汉陷阵营

东汉末期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

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

全军仅有七百余人个个骁勇善战,装备配置精良

陷阵营

四,三国虎豹骑

曹操最精锐的虎豹骑部队,三国演义里几乎没有提及

倒是三国志里有所记载。虎豹骑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

由此可见其重要

三国志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

其精锐可见一斑。

虎豹骑

五,三国白马义从

跟随公孙瓒的一些善射之士,组建了一支轻骑部队

由于公孙瓒酷爱白马,因而部队清一色全是白色的战马

因而得名白马义从

白马义从

六,晋朝北府兵

百战百胜,气吞万里如虎,为南方汉族巩固和华夏文明延续,建立了不朽功勋

北府兵

七,南北朝白袍军

南梁名将陈庆之率领的部队,规模在7000人左右

因士兵皆披白袍被称之为白袍军”,也叫“陈庆之兵团”

白袍军

八,唐朝玄甲军

玄指黑色,甲指盔甲

这种铠甲通体铁质十分厚重,通常为黑色

历史上的玄甲军应属重骑兵,士兵身着黑铁盔甲

号称中国历史十大骑兵的兵种之一

玄甲军

九,金国铁浮屠

又称为铁浮图,浮屠是佛语中铁塔的意思

根据记载,属于具装重骑兵,即人马俱披重型盔甲

对敌阵发起冲击的骑兵,随完颜宗南征北战

所向无敌,立下了赫赫战功

铁浮屠

十,西夏铁鹞子

骑兵史上的奇迹,被称为战场的“坦克”

在打仗的过程中,铁鹞子整个马队用铁索相连

士兵也会被绑在马上,即使有人战死

也不会影响整个队伍的作战情况

整队协同进攻,声势浩大而又井然有序

以世袭的方式传承铁鹞子,可以减少消耗,减轻国家的负担

铁鹞子

十一,北宋静塞军

这支部队虽然只有3000人,却战无不胜

骑士均是塞北易州人,能开200斤的硬弓,十分剽悍。而马匹也都是清一色的良驹,

从军士到战马全部披重甲,兵器除了弓箭外,全部配钩连长枪

再加上宋朝非常富有,后勤保障非常好,所以这支军队的战斗力还是很高的

静塞军

十二,南宋背嵬军

岳飞抗金之初,由于缺乏战马

作战处处被动,因而组建了背嵬军

据说,背嵬军是为了对付金兀术的铁浮屠而组建的一支特种部队

打破了金兵“辫子军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

背嵬军

十三,元朝怯薛军

成吉思汗战斗力最强悍的军队

而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怯薛军,成吉思汗的军队才能够成为一支打遍天下无敌手

横扫欧亚,震惊世界的军队

怯薛军

十四,明朝戚家军

戚家军赖以成名的,是严明的军纪

职业化的训练水平和东亚最先进的装备

百战百胜的战绩和高达十余万级的斩级记录

被誉为“16-17世纪东亚最强军队

戚家军

十四,明朝关宁铁骑

清军占领北京后,

关宁铁骑在吴三桂的带领下,跃进中原,对李自成穷追不舍

直至把李自成的部队全部歼灭

随后,兵锋直入四川,消灭了张献忠的农民军和其他地方的明朝义军

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成为清王朝最得心应手的一支部队

关宁铁骑

十五,清朝满洲八旗

堪称世界范围内战斗力最彪悍的军队之一

他们善于骑射,南征北战,有“破万不可敌”的称号。

在近一个世纪的时间里几乎横扫了整个东亚

满洲八旗

三国时期最著名的八大军团

在这个战争不断的年代,除了出来很多优秀的军事家,也少不了有勇有谋的军团。战争是需要团队合作的,正是有了这些优秀的团队,才使得三国历史更加的震撼人心。

1、陷阵营

  陷阵营是一支独特的部队,人数不多,但作战极为勇猛,它的指挥官是吕布手下的大将高顺。人称高顺“所将七百余兵,号为千人,铠甲具皆精练齐整,每所攻击无不破者,名为陷阵营”,说到陷阵营就不得不说说它的主帅高顺,顺为人“清白有威严,不饮酒,不受馈遗。”

  以忠诚闻名,吕布被平灭之后,一言不发而引颈受戮,这在反复无常的吕布阵营中颇为罕见,曹操对吕布手下无法劝降而杀的也只有他一人(陈宫是因为深知曹操底细,不能不杀)吕布的确没有帅才,对高顺不能很好使用,但深知陷阵营的战斗力,故此“布知其忠,然不能用。布从郝萌反后,更疏顺。以魏续有外内之亲,悉夺顺所将兵以与续。及当攻战,故令顺将续所领兵,顺亦终无恨意”。吕布的悲剧,也是这支精兵的悲剧。

2、丹阳兵

  这是陶谦的老本,他自己就是丹阳人,作为徐州的老军阀,陶手中虽然没有好的战将,但是握有一支精锐的“丹阳兵”,因此也可以对抗曹操这样的大鳄。“丹阳山险,民多果劲,好武习战,高尚气力,精兵之地”,刘备增援陶谦的时候,陶谦赠送了数千丹阳兵给刘备。后来随着刘备转战千里的部队,就是这支精兵。其余的丹阳兵则在曹豹指挥下诱发了吕布夺徐州的战争,估计后来吕布的部下中不乏丹阳勇士。但是显然还有少许残留在当地的丹阳兵,他们成为好生食鱼鳖的广陵太守陈元龙部下,就是这点儿丹阳兵,后来竟然击退了小霸王孙策的渡江攻击!从刘,吕与曹操的激烈战斗看,丹阳兵属于东夷孓遗,基本就是一支廓尔喀部队,能征惯战,吃苦耐劳,有项羽子弟兵之风。

3、白耳兵

  白耳兵,是刘备的亲军卫队,刘备既然是个老革(老兵痞的意思),他身边的白耳兵自然也是深经战争的惊涛骇浪。值得一提的是白耳兵的指挥官陈到,陈到,字叔至,汝南人,随刘备身经百战蜀国建立后封亭侯,征西将军,协助李严镇守白帝,《三国志》称“征南(赵云)厚重,征西忠克,统时选士,猛将之列”。夷陵蜀军战败,陈到与傅彤断后,傅彤战死,陈到率白耳兵数百,几百杆枪就挡住了吴军的狂追,白耳兵战斗力可见一斑。

  这位蜀国猛将在《三国演义》里面居然连名字都没有,实在奇怪,因为他本来是刘备帐下仅次于赵云的悍将,这可能是因为罗贯中给蜀国写出的猛将之多已经大大超过了史实,只好委屈陈到了,另外陈到在历史上“名位常并赵云,俱以忠勇之将称”,有了一个赵云已经够典型,罗贯中可能在构思的时候将二人合并了,于是演义中陈到的威猛只好在赵云的影子里闪现了。

4、白马义从

  沮授为监军,白绍:“瓒好白马,屡乘以破虏,虏呼为‘白马将军’。故选精锐三千,尽乘白马,号‘白马义从’,以实禁卫也。”在三国的征战中,“白马义从”只是一颗流星,它是公孙瓒的精锐骑兵部队,可惜,只经过短暂的辉煌,就在界桥战役中被袁绍的大将鞠义歼灭了。公孙瓒是在和北方少数民族的作战中以勇猛豪迈而成名的,他善使双头铁矛,《后汉书》曰:“瓒常与善射之士数十人,皆乘白马,以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乌桓更相告语,避白马长史。”,白马义从后扩充成相当规模的部队,一时威震塞外,乌桓“乃画作瓒形,驰马射之,中者辄呼,虏自此之后,遂远窜塞外。”

  可惜,界桥之战公孙瓒碰上了他一生的克星鞠义,白马义从就此一蹶不振。“。瓒见其兵少,便放骑欲陵蹈之。义兵皆伏盾下不动,未至数十步,乃同时俱起,扬尘大叫,直前冲突,强弩雨发,所中必倒,临陈斩瓒所署冀州剌史严纲甲首千余级。瓒军败绩,步骑奔走,不复还营。”这是一个典型的用弓弩击破骑兵的战例。值得一提的是有资料提到赵云原是白马义从之一,也算给这支精兵保留了种子。顺便说一句,《英雄传》记载,袁绍听到白马义从,有这样一段对话--绍笑曰:“彼有‘白马义从’,某有‘大戟士’,安惧哉?”呼合:“隽×,盍为吾破之!”合自张望不言–那么,张颌的大戟士,是不是袁绍军中的又一支精兵呢?

5、无当飞军

  所谓无当飞军,是诸葛亮在征服南中后,利用当地少数民族兵源,建立的蜀汉劲旅,和刘备传统的王牌军——白耳兵,以及西凉马氏军团鼎足而三,一时瑜亮。这支军队富有特色,从部队性质上说,给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类似于法国的外籍军团,是一支职业雇佣军。

  蜀汉原来就曾经使用过三苗后裔的武陵蛮(从河南南迁,和西南夷不是一个雇佣军,在伐吴战争中大显身手,连猛将甘宁都死于这些蛮族手中。七擒孟获——当然只是一个象征的战争中,诸葛亮更充分认识到了南中少数民族的英勇善战。这并不奇怪,历史上,农耕民族普遍缺乏果毅精神,而游牧,渔猎民族则往往好勇斗狠。

  随着南中战争结束,恢复和平,这些剽悍的战士便陷于失业,把这样的力量留在南方,无疑是社会极大的不稳定因素。看看台湾在抗战后发生的二二八事件,带头闹事的就是从原曰军中复员的台湾籍高砂部队成员。为此,诸葛亮对此实施了一箭双雕的有利政策,就是征召少数民族战士加入蜀国政府军,而经费问题,就由当地地方豪强解决。

  为了彻底避免南方割据势力死灰复燃,在诸葛亮主持下,蜀国不惜本钱,移南中劲卒,青羌万余家于蜀,为五部,所当无前,号为飞军。这就是无当飞军的来历。这支军队的成员到达蜀郡以后,就成为蜀国的军户,世代为蜀国当兵为生,成为职业军人。时成都和南中的繁华不可同曰而语,南中夷族素重勇士,故每有空缺,南人必奔走而告,刺血踊跃,以此为荣。让人想起英队在尼泊尔招募廓尔喀营雇佣军的场面。

6、虎豹骑

  虎豹骑是曹操最精锐的部队。虎豹骑的统领历来都是曹氏将领,比如曹真、曹休和曹纯。大家都知道曹操最信任曹氏将领,虎豹骑历来由曹氏将领统帅,由此可见其重要。《魏书》说:“纯所督虎豹骑,皆天下骁锐,或从百人将补之。”其精锐可见一斑。

  虎豹骑的战绩:首先是在建安九年(公元204年)南皮之战中,在战场上杀死袁谭;接着又在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北征乌桓时,在战场上斩下乌桓单于蹋顿的首级;在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长坂坡之战中击破刘备;在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大破以马超为首的关西军团;在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在下辩击破张飞和吴兰。

  据《后汉书》曹操的军队最高指挥机关叫“霸府”,军队分三部分:中央军(姑且这么说,不是的)、地方军、屯田军。地方军是州郡的守军,屯田军是边防军。中央军分内外两军,外军实际上是驻守在外但受曹操直接指挥的,中军称武卫营,是京城及皇宫的禁卫军,是曹操的直属部队,通常10万左右。中军的中军就是虎豹骑,是最核心的精锐,一部分保卫曹操及霸府,一部分常年留守皇宫,统领多由曹操亲属统领,称领军将军,曹仁、曹纯都当过虎豹骑的领军将军。例如《魏书九 夏侯曹传第九》说曹纯“初以议郎参司空军事,督虎豹骑从围南皮”。其他资料也很多,这个虎豹骑的确是存在的,而且肯定是曹操最强的军队。

7、西凉骑兵

  我们习惯叫马超的骑兵为西凉铁骑,但是实际上西凉的骑兵基本都是轻甲,应该叫西凉轻骑。西凉轻骑有很强的机动力,这个和西凉出产良马有很大关系,还有就是西凉轻骑的轻装。西凉轻骑有远程作战能力,但不是使用弓箭,而是罗马式标枪,这种远程武器虽然命中率不如弓箭,但是因为质量大,可以给装备重甲的士兵(包括虎豹骑)造成伤害。

  另外,西凉轻骑的灵活机动,在平原作战中可以给敌人频繁施以骚扰,敌退我进,敌进我退,在敌出现松懈之时又可以突然发动小规模集团冲锋,直接扰乱敌阵,甚至“斩首”。这就是为什么曹操要抢建土墙的原因。西凉轻骑中多有西羌和匈奴的士兵,使得西凉轻骑使用游击战法得心应手,只要不是攻城,在平原作战(也就是潼关以西的雍凉,壶关以北的并幽)中,西凉骑兵很难在正面交锋中输给对手。

8、虎卫军

  曹操拥立献帝后组建的军队,由典韦,许楮带领,这些禁卫军也都是精心挑选出来的勇士,十分精锐。这支军队可谓是战功赫赫,多次救曹操于极度为难之中。其战斗力之强悍无需质疑,碰到征战的时候,常常率先冲锋陷阵。典韦宛城护主时,手下十多个校尉“皆殊死战,无不一当十”。而许褚的手下很多都是最初跟随他一起投军的侠士,随军征战,军功赫赫,不少人后来都得到了封赏和提拔,成为将军,甚至获得封侯。虎卫军并不是用于冲锋陷阵的那一类部队,而是曹操的侍卫队,就像是保镖一样。在《三国志·魏书·二李臧文吕许典二庞阎传》中记载:“……诸从褚侠客,皆以为虎士。

  从征张绣,先登,斩首万计,迁校尉……”在这里可以看出,在正史之中有“虎士”的记载,所谓“虎士”也可以理解为虎狼之士,即武艺高强之人。这些虎士都是由许褚统领的,而许褚后被封为虎卫中郎将,“虎卫”之称便由此传开。由此可见,演义中的虎卫军就是由正史之中的“虎卫”之称演变而来,大抵上应该算是演义作者的创作而赋予了这只由“虎士”所组成的侍卫部队以“虎卫军”的称号。

  这些军团可以在众多作战小团队中脱颖而出,自然是有自己的过人之处。也正是这些军团的努力,才使得他们的将领赢得了多次战争,他们是需要被历史铭记的。

#头条中国史#

秋高气爽山西行《三》

9月22日上午我们赴山西旅行团,游览了大同市的古城墙,又去了大同市内的华严寺和九龙壁景区。中午饭后我们离开了大同市,去了山西忻州代县的雁门关。 雁门关位于忻州代县的勾注山上,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之说。雁门关是塞北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区的分界地。一直是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南下的一道屏障。

走进雁门关景区,映入眼帘的是山岗上的左右两侧的北宋时期镇守边关的杨家将石雕像。北宋979年,杨业任代州刺史。率杨家将士在雁门关与辽军大战。上雁门关先要过的第一道门户叫雁门寨,寨门楼上写有“明月楼”三字。过明月楼就进入雁门关上的边贸街。街面青石板路,街两边的房屋青砖砌墙,古式门窗。明清两代这里是边关贸易最繁华的地方,也是南北往来的重要商道和商业交易集散地。

登几十级石阶,就到了长城的雁门关城段瓮城。穿过瓮城的门洞,眼前是高耸的宁边楼。拾级长城,可见高大厚重的天险门和旁边的镇边祠,镇边祠内主要有偃公堂、忠武堂、武惠堂、武安堂、群英堂、文定堂和镇边祠里的革命传统纪念馆。武安堂里供奉着战国时期的赵国名将李牧的塑像。忠武堂供奉着北宋名将杨业以及杨家将的八个儿子的塑像。

群英堂供奉着征战雁门关内外的11位名将,最为人所熟知的有西汉的卫青、霍去病、唐代的薛仁贵等人。革命纪念馆里陈列的是1937年10月8日,八路军120师716团在雁门关大同公路附近伏击日军汽车运输队,摧毁四百余辆日军汽车的雁门关大捷的历史史料。

登上雁门关长城段,漫步长城,凝视远方,但见天高云淡,大雁南归。看关内关外,群山起伏,峰峦叠嶂。默念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顿生豪气。千年来英雄辈出,而今只叹茫茫原野,唯余雁门关上汉白玉雕,怅寥廓,细听山风呼啸。

下山离开雁门关。我们登车去天涯山景区。天涯山位于原平市境内。正巧导游邢彦东也是原平市人,导游把我们带到他的家乡来了。车上他向我们介绍原平市的情况。原平原来是忻州市辖管下的一个县,1993年撤县改市为县级市。现由忻州市代管。今年37岁的邢导,也是个身上有故事的人。邢导身高182,瘦长体形,干导游工作已有十多年了。

虽是山西本地人,却说着一口纯正的北京话,直到他告诉我们,他是在北京读的大专,这才打消了我的疑虑。他说他是他家的四代单传。他说谈对象前后谈了50个,如果不是亲耳听他所说,是怎么也不会相信的。原因是当地男多女少,当地的习俗,女方家的彩礼不能少于22万。女方家认为,别人家的彩礼都是22万,我家的闺女又不比别人家差,凭什么彩礼要比别人家要的少。

在当地,22万不是个小数字。原平属于忻州的下辖市。忻州的房价每平米也就是7000左右。这个房价在山西省已经不算低了。山西房价最低的四个城市吕梁、运城、阳泉每平米的房价6000左右,朔州市的房价只有4000多点。忻州房价低,物价也低。

原平特产核桃、红枣和大白梨。邢导说他家有17亩地,种有100多颗核桃树,带绿皮的核桃每斤只卖2元至3元。卖不出价钱,他家的核桃都拿来烧火炕了。我们的车到了原平市的天涯山景区后,景区门口摆地摊的商贩在卖梨,大梨每斤2元,稍小些的梨每斤1元。原平梨水分多又甜,梨贱伤农啊!天涯山景区内有莲花峰,石鼓石和石鼓神祠。石鼓神祠的四周种有多株槐树,山楂树和枣树。

有一株结满了枣子的枣树,树底下落了一地的枣子,也没人来捡,游客都在认真听导游讲解,我走过去捡了一大把枣子放进兜里。石鼓神祠的殿内塑有2600年前的历史人物介子推和其母的塑像。殿墙绘有介子推生平事迹图。神祠殿后的广场上设有忠孝台,台上塑有介子推背母的铜像。广场两侧伫立着12尊12生肖拿着兵器,人身动物脑袋的石像。我感到天涯山景区给我最大的感触是看到介子推背母,我想妈妈了!

出天涯山景区我们直接去忻州市。天涯山距忻州市48公里,大巴行驶了一个小时就到达忻州市。导游把我们带到忻州古城后,全体游客自由活动,游玩忻州古城,吃忻州当地的美食。忻州是山西省面积最大的城市,下辖一个市辖区,一个县级市及十二个县。忻州市内的古城建于东汉时期,距今已有1800年的历史。走进古城,街道两旁的商铺鳞次栉比,现在的古城古镇,差不多就象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都是商家吆喝着拉客进店。

我们四人走出古城,到外面的一条街寻找当地的特色美食店。我们走进了一家面食店。要了四碗羊杂碎汤,一盘炒羊头肉,一盘炒羊杂碎,2个烘大饼总共154元。每人仅花费38元。而且第一碗羊杂碎汤吃完后,还可以免费吃羊杂碎的汤水。我贪小便宜,又去盛了一碗羊杂碎汤,这顿晚饭又吃得撑住了。当晚我们住宿在忻州市火车站隔壁街上的贝壳酒店。

山西本地导游邢彦东。

每尊汉白玉石雕的下方基石都写有杨家将的生平介绍。

雁门寨是一座城楼,也被称作“明月楼。”

边贸街边的房子。这里的居民,除了一部分是外地的商贩外,大都是当年镇守关隘的军队士兵的后裔,多少年来一直过的是穷日子。这些年山西发展旅游经济,居住在山上的居民开饭馆,开住店,日子开始好过了。

山上风大,边贸街边的柳树都长成这种样子。

雁门关的门户瓮城。过城墙门洞就进入长城雁门关的城段了。

历经千年战事,耸峙长城的宁边楼、

雄浑大气,15米高的天险门是雁门关的主城门。天险关上建有雁楼、

天险关上的雁楼。古时是士兵瞭望的地方。

位于天险关城墙下的镇边祠。镇边祠又称李牧祠。祠堂里供奉的是战国时的赵国名将李牧。李牧长期驻守雁门关抵御匈奴。

位于镇边祠内的武安堂。里面供奉赵国名将李牧的塑像。门前的两株古松沧桑古朴

城墙上的云梯,古代攻城的工具,装有轮子可以推动。

立于雁门关的长城段。眺望长城内外,遥想当年烽火狼烟,金戈铁马,旷野悲风,百战风尘。

天涯山景区内的莲花峰和石鼓石。

石鼓神祠四周种植的酸枣树。挂在树上的警示牌称之为圣果。

春秋时期的历史人物介子推背母的塑像。

最右边的马头人身的像。右二的羊头人身石像。

忻州古城墙

忻州古城的夜晚,可能是受疫情的影响,街上游客并不太多。

山西忻州火车站。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