娣字取名寓意(娣字取名寓意男)
大母 君姑 婿伯 娣妇…… 傻傻分不清楚
河南省南阳市出土的 “汉代家族宴饮画像砖”
今年盛夏期间,腾讯投拍的古装网剧《星汉灿烂》一路热播,剧情设计也很精彩。但这部剧刚开播时,给观众留下最深印象的不是这些,而是剧中人物的奇怪称谓。例如女主角程少商喊祖母“大母”,程少商的母亲萧元漪喊婆婆“君姑”,萧元漪的弟媳喊大伯子“婿伯”,而萧元漪则称弟媳“娣妇”……
目前很多观众都认为,《星汉灿烂》是拿汉朝当历史背景的,那么汉朝人真的是这样称呼亲属吗?大母、君姑、婿伯、娣妇,这些称谓在汉朝真的存在吗?
表亲通婚盛行,“舅姑”成了那时儿媳对公婆的通用称谓
如果我们仔细查阅相关文献的话,会发现剧中绝大多数称谓都有据可查,但不一定都是汉朝的称谓。其中有些称谓,要到唐朝、宋朝、元朝、明朝才横空出世,属于汉朝没有的“新概念”。
要想知道汉朝人怎样称呼亲属,有一本绕不过去的文献,那就是中国第一部词典《尔雅》。《尔雅》的成书时间至今仍有争论,但最迟不会比东汉更晚。在《尔雅》第四章《释亲》当中,词典编写者列举并解释了东汉或者东汉以前的大量亲属称谓。
比如说:“长妇谓稚妇为‘娣妇’,娣妇谓长妇为‘姒妇’;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殁,则曰‘先舅’‘先姑’。”翻译成白话就是说,嫂嫂见到弟媳应称“娣妇”,弟媳见到嫂嫂应称“姒妇”;儿媳见到公爹应称“舅”,见到婆母应称“姑”;如果公婆健在,则称“君舅”“君姑”;如果公婆亡故,则称“先舅”“先姑”。根据这段文献,剧中儿媳对婆母的称呼,嫂嫂对弟媳的称呼,弟媳对嫂嫂的称呼,统统都是对的。
查古汉语字典,“娣”为弟妻,“姒”为兄妻,嫂嫂与弟媳互称娣、姒,顺理成章,不难理解。但是让儿媳喊公爹为“舅”,喊婆母为“姑”,咱们现代人看起来就会觉得太不可思议了。《尔雅·释亲》明明有写:“父之姊妹为‘姑’……母之兄弟为‘舅’。”姑姑是父亲的姐妹,舅舅是母亲的兄弟,怎能又让儿媳用“舅姑”称呼公婆呢?那不乱套了吗?
俗话说得好:“皮裤套棉裤,必定有缘故。”儿媳喊公婆“舅姑”,这种乱套现象其实起源于表亲通婚。我们知道,古代中国并没有阻碍表亲通婚的法律规定,宋朝历史上苏东坡的姐姐苏八娘嫁给夔州转运使程治之的儿子,《红楼梦》里的薛宝钗嫁给贾宝玉,都是典型的表亲通婚。至于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表亲通婚更加盛行,常常是姑姑的女儿嫁给舅舅的儿子,或者姑姑的儿子迎娶舅舅的女儿。也就是说,很多女生不是嫁到舅舅家就是嫁到姑姑家,嫁过去以后,原先的习惯称呼没变,仍然用“舅舅”称呼公爹,用“姑姑”称呼婆母,于是“舅姑”便成了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儿媳对公婆的通用称谓。
舅姑,可能是公婆、岳父母,也可能是真正的舅舅和姑姑
《国语·鲁语》有一种说法:“古之嫁者,不及舅姑,谓之不幸。”假如按照现代称谓来理解这句话,只能认为新娘死了舅舅和姑姑是不幸的。而正确理解是什么呢?新娘死了公爹和婆母才是不幸的,因为这句古文里的“舅姑”并非舅舅和姑姑,而是公爹和婆母。
正是因为表亲通婚的盛行,不仅是儿媳以“舅姑”称呼公婆,连女婿都是这样称呼岳父岳母。《礼记·坊记》描写儒家的理想婚礼:“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昏礼即婚礼,在婚礼仪式上,女婿应该亲自到新娘家里迎娶,并拜见“舅姑”,也就是岳父和岳母。
儿媳喊公婆“舅姑”,女婿也喊岳父岳母“舅姑”,非常容易搞混。为了不至于搞混,《尔雅·释亲》这样规定:“妻之父为‘外舅’,妻之母为‘外姑’。”女婿称岳父“外舅”,称岳母“外姑”,这样就与儿媳称呼公婆的“君舅”和“君姑”区分开了。
但在古诗和古史里,君舅、君姑、外舅、外姑都被简写为“舅姑”,以至于现代读者很难分清,必须加以分析,才能搞清文中“舅姑”究竟是儿媳口中的公婆,还是女婿口中的岳父母,抑或是真正的舅舅和姑姑。例如白居易诗句:“伤禽侧翅惊弓箭,老妇低头事舅姑。”因为有“老妇低头”,所以后面的“舅姑”必定是指公婆。在这句诗里,白居易先将自己比喻成惊弓之鸟,又将自己比作在公婆面前低眉顺眼、忍气吞声的老年儿媳。
又例如《三国志·蜀志·先主传》叙述汉献帝密赐衣带诏故事,提到“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汉献帝是男生,这位董承肯定不是汉献帝的公爹,只能是其舅舅或岳父。那么究竟是舅舅还是岳父呢?我们不得不查证一下董承的来历,原来他是汉献帝祖母董太后的娘家侄子,也就是汉献帝的表叔,后来又成了汉献帝的岳父。所以,《三国志·蜀志·先主传》里这句“献帝舅车骑将军董承”,只能理解成“汉献帝的岳父车骑将军董承”。
“新妇”不一定就是新娘,汉朝人用来称呼儿媳
在《星汉灿烂》这部剧中,婆母程老太称呼自己的三个儿媳,无论是刚过门的三儿媳桑舜华,还是过门十多年的大儿媳萧元漪,统统呼为“新妇”,这也是符合汉朝风俗的。《后汉书·列女传》记载东汉时期父亲对女儿的教导:“新妇贤者女,当以道匡夫。”意思就是说,女儿过了门,做了人家的儿媳,应该劝丈夫走正路。清朝学者赵翼为《后汉书》作注,用一句话来概括:“汉时呼子妇为‘新妇’。”汉朝人通常用“新妇”来称呼儿媳。
在汉乐府中,“新妇”就更常见了,最著名的当然是那首爱情悲剧长诗《孔雀东南飞》。诗中焦仲卿之妻被婆母赶出,与小姑道别:“新妇初来时,小姑始扶床。今日被驱遣,小姑如我长。”她刚嫁给焦仲卿时,小姑子年纪尚幼,只能扶床站立;等到她被赶出家门时,小姑已经长得像她一样高了。你看,焦仲卿之妻嫁过去那么久,决非新娘,但她在婆母面前仍旧是“新妇”。
事实上,在现代上海方言中,“新妇”仍然指儿媳。老上海有一句谚语:“婆母借囡骂新妇。”意思是婆婆指桑骂槐,明着骂孩子,其实骂的是儿媳。老上海还有另一句谚语:“会做新妇两边瞒。”意思是儿媳不好做,夹在公婆和老公中间受夹板气,想要缓和矛盾,只能上瞒公婆,下瞒老公,两边瞒。
有人说,“新妇”也能用来指代新娘,这话也不错,但要看在哪个朝代。明朝学者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记载:“今俗以新娶男称‘新郎’,女称‘新妇’。”可见明朝人将新郎称为“新郎”,而将新娘称为“新妇”。但是再看宋朝学者王得臣《廛史》的记载:“今之尊者,序卑者之妇曰‘新妇’。”宋朝地位高的人见到地位较低者的妻子,习惯称呼对方“新妇”。可见在宋朝,“新妇”并没有新娘的意思,倒有一些贬低的含义。
汉朝没有“爹娘”,只有“阿父”“阿母”
《星汉灿烂》中有没有不符合汉朝风俗的称谓呢?不仅有,而且还不少。
第一个不符合汉朝风俗的称谓是“爹娘”,在本剧第一集就出现了。女主角程少商跟丫鬟莲房聊天,提到自己父母时,就是以“爹娘”相称。其实在秦汉魏晋时期,“娘”始终指女孩,“爹”却要到南北朝以后才出现,并且来自于突厥语或者古羌语,汉朝是没有这个称谓的。
程少商应该怎么称呼父母才符合汉朝风俗呢?其实剧中已经多次用到,那就是“阿父”和“阿母”。程少商与父亲程始当面交谈时必称“阿父”,与母亲萧元漪交谈时必称“阿母”,这种称呼在汉朝乃至汉朝以后的三国魏晋时期都很流行。
《尔雅·释亲》开篇列举儿女对父母的称呼,写的是“考”和“妣”;列举孙子孙女对祖父母的称呼,写的是“王父”和“王母”。但这类称呼实际只在公文、祭文和墓志铭里使用,应该属于书面语。汉朝人对父母和祖父母的称呼,应该以汉乐府中常见的“阿父”“阿母”“大父”“大母”为准。大父就是祖父,大母就是祖母,其中“大”这个字在古汉语里的发音跟“太”相同,所以大父、大母也可以写成“太父”“太母”。陆游《老学庵笔记》第四卷写道:“太母,祖母也,犹谓祖为‘大父’。”太母就是祖母,就像古人称祖父为“太父”一样。
刚才说,“爹娘”是剧中不应该出现的第一个称谓,那么第二个不应该出现的称谓是什么呢?是“婶子”。
程少商的祖母程老太有一位“手帕交”胡媪,程少商的父亲程始见到胡媪,喊的是“胡婶子”。其实汉朝人称母亲的姊妹为“姨”,称父亲的姊妹为“姑”,称叔父的妻子为“叔母”或“季母”,至于“婶”“婶娘”“婶子”等称呼,最早见于元杂剧,元朝以前应该是没有的。
再看剧中不应该出现的第三个称谓:婿伯。
程少商的父亲程始排行老大,所以是程少商二叔母葛氏和三叔母桑氏的大伯哥。剧中人怎样称呼大伯哥呢?全部使用“婿伯”这个词,这是本剧最常用同时也是最错误的称谓。
现有文献当中,南北朝时翻译的佛经《佛说佛大僧大经》最早出现“婿伯”一词。该经讲的是这样一个故事:某公主在与驸马缔结婚约以后,又看上了驸马的哥哥,非要嫁给哥哥不可。哥哥高风亮节,毅然决然拒绝,对国王的女儿说:“叔妻即子,婿伯即父,斯有父子之亲,岂有嫁娶之道乎?”弟媳就像女儿,大伯哥就像父亲,你是我的弟媳,那就像我的女儿,世上哪有让父亲迎娶女儿的道理呢?
除了《佛说佛大僧大经》,还有别的文献提到“婿伯”吗?反正现存南北朝文献中仅此一例。所以我们有理由怀疑,用“婿伯”称呼大伯哥,这样的风俗不但在汉朝没有,在南北朝应该也并未盛行。
那么汉朝弟媳应该如何称呼大伯哥呢?《尔雅·释亲》有载:“夫之兄为‘兄公’,夫之弟为‘叔’,夫之姊为‘女公’,夫之女弟为‘女妹’。”见到老公的哥哥该喊“兄公”,见到老公的弟弟该喊“叔”,见到老公的姐姐该喊“女公”,见到老公的妹妹该喊“女妹”。所以,本剧如果想完全复原汉朝称谓的话,就不宜使用“婿伯”,而该用“兄公”代替。
女主被尊称“女公子”,严格说来也不太合适
最后再看丫鬟和男仆们对本剧女主角程少商的称谓,他们无一例外都尊称程少商“女公子”。合适吗?严格来说不太合适。
春秋战国时期,“女公子”是人们对诸侯之女的称呼。例如《左传·庄公三十二年》:“讲于梁氏,女公子观之。”这里“女公子”是指鲁国君主鲁庄公的女儿。春秋战国以后,“女公子”可以拿来尊称别人的女儿,但主要用于第三人称,也就是当事人不在场时。例如张三提到李四的女儿,可以说“李府女公子”;如果李四的女儿就在现场,张三直接与其对话,再用“女公子”就显得过于生分,应该称呼“贤侄女”才对。
丫鬟奴仆向别人介绍自家主人的千金,完全可以说“鄙府女公子”怎样怎样,但在向主人家千金回话时,也不宜以“女公子”相称。那究竟该怎么称呼呢?还得分朝代。
元、明、清三朝,“小姐”已经成了富家千金的通用称谓,但在明清以前用“小娘子”更为合适。清朝学者赵翼在其著作《陔余丛考》中说过:“今南方缙绅女多称‘小姐’,在宋时,则闺阁女称‘小娘子’,而小姐乃贱者之称耳。”意思是说宋朝人习惯用“小娘子”尊称富家千金,如果称“小姐”,那是指青楼瓦肆里的从业者,会被人打的。
在唐朝,人们常用“排行+郎”尊称男生,用“排行+娘”尊称女生。例如杜甫诗中的“公孙大娘”是指公孙府的大女儿,“黄四娘”是指黄府的四女儿。假如汉朝也有类似风俗的话,那么剧中程少商排行第四,丫鬟奴仆应该尊称她“四娘”。
关键是,汉朝有没有这种风俗呢?现存文献里尚未见到,我们把这个问题留着,等专业人士来解决。文并供图/李开周
那些叫“娣”的女孩,又想给自己的孩子取名“娣”
我爸妈一直都想要个男孩,但是计划生育,生了我姐之后,得了我,是个女孩,差点把我送人,还好我留在了这个家。虽然取名上,我没有被命名为“娣”,但是,老家的人,传承香火的观念根深蒂固,一定要生儿子的想法太强烈,以至于,很多人,把生男孩的希望,寄托在姐姐们的名字上。
我们村里,有“招娣”“美娣”“唤娣”“调娣”,每一个“娣”,还都招来了弟弟,让家里有了男丁,父母们都很高兴。三四个女儿出嫁以后,儿子会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觉得会被照顾,会得到老年的关爱,能享受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不会孤单。
这些嫁出去的“招娣”“美娣”“唤娣”“调娣”们,往往是读书只读到一年级,二年级,多一些的,能读完小学。然后在12岁13岁的时候,外出打工,并给家里寄点生活费,让家里的弟弟能够安心读书。她们没有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什么封建迷信带来的不好,也不觉得自己帮助家里的弟弟是“扶弟魔”,这个家,是大家的,父母重男轻女了,也无所谓,因为自己觉得女孩儿读书确实无用,毕竟都是要嫁人的。
嫁去夫家,她们又想办法,要生一个男孩,这样才能够把家庭地位稳住,只生女孩,别人会看不起。是的,农村,乡镇,就是这样,我爸妈被寨邻看不起了一辈子。不过,貌似也没多大影响,我爸妈现在过得还不错,希望我爸妈能够放下没有男孩这个心结,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一个表妹,生了两个女孩,还要生。怀着的孩子,都五个月了,去小诊所检查了,是个女孩,就去堕胎了。然后去老中医那里开了调理身体的药,说是能够保证下一胎怀上男孩。我一个嫂子,也去开了那个药,吃了半年,却一直没怀上。我嫂子家里已经生了两个女孩,大的都上高中了,小的在读初中。以前夫妻俩没觉得非要生男孩,不知道现在怎么又突然想要个男孩了。我嫂子去做了取环手术,遭了很多罪,可是她觉得值得,求子心切。
如果不是现在取名字,“娣”已经不常用了,“招娣”“美娣”“唤娣”“调娣”们,会给自己大女儿二女儿取名为“XX娣”吧。希望她们的人生,不要因为没有生男孩,就遭受退婚等等不公的待遇,希望她们能够在自己建构的价值观里,感受到平淡的幸福。
宝妈10年生5个女孩,个个名字里都有“娣”,网友建议孩子改名
本文由兜妈爱叨叨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你有被名字困扰的经历吗?
虽说在男女平等的新时代,父母给孩子取名都更注重好听和寓意,但在某些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依然十分严重,这就导致了父母将想要儿子的执念体现了在了女儿的名字上。
台湾艺人小S的妈妈生了三个女儿,徐妈妈非常想要一个儿子,于是为小女儿起名“徐熙娣”。
这个“娣”字读音通“弟”,她希望这个字可以为自己带来生儿子的好运。
不久前,一名宝妈在网上分享了一张照片,引发网友热议。
宝妈坦言自己10年生了5个女儿,为了给女儿们生下一个“娘家人”,自己仍在努力。
令人无语的是,这五个女孩的名字里都带了一个“娣”字,分别叫:招娣,念娣,盼娣,想娣和来娣。
有网友气愤地表示父母将重男轻女体现在女儿的名字上,这意图也太明显了,这些名字不仅看着守旧别扭,等到孩子长大懂事,可还能会影响她们的心理发展。
有人晒出了一张来自南方某县城的人员名单,名字里带“娣”的人竟然有12个!
让女孩子的名字里带“娣”,父母就真的可以生男孩了吗?
很显然这是非常荒谬的,孩子的性别在和卵子相遇的那一刻就已经决定了,在名字里故弄玄虚只是父母的一种自我安慰。
而现实生活中,除了“娣”,还有人分享了自己具有同样寓意的名字。
一名网友表示自己妹妹的名字叫做“少婷”,一开始她只是觉得这个名字不是很好听,但没有多想。
但有一次她听到了父母的聊天,这才知道“婷”代表了女孩,而“少婷”就是希望少一些女孩,停止生女孩的意思。
这让网友感到非常难过,觉得自己和妹妹都不是父母最想要的孩子,而最终她也的确有了一个弟弟,弟弟的名字是父母花了200元钱专门找人起的。
网友评论:
“我有一个同学叫若男,她姐姐叫亚男,这名字里虽然没有娣,但什么意思大家都心知肚明。”
“改名字吧,成年人只需要自己写申请书到派出所改,未成年人要父母陪伴一起去,重男轻女的名字太影响心情了。”
“ 身边有个人叫张梅妹,后来她很伤感地和我们说这个梅花的梅其实是没有的意思,父母不希望她再有妹妹了。”
名字里有重男轻女的含义,网友建议这类孩子长大后改名
重男轻女不可取,因此很多网友都建议名字里有此含义的孩子长大后更改姓名。
事实上,父母给孩子起名是一件非常郑重的事情,尤其是女孩子,一旦将重男轻女的思想体现在孩子的名字里,就可能带来以下不良影响:
1. 让女儿成为扶弟魔
当今社会,由于父母思想的刻意灌输,一些女孩子也会渐渐产生重男轻女的思想,她们的行为就和她们的名字一样,对弟弟无限宠爱,无度帮扶,最终成为令人望而却步的扶弟魔。
2.憎恨弟弟
和上面的情况相反,还有很多女孩在长大之后会非常痛恨自己的名字,尤其想到父母对于弟弟的偏心,自己就会非常失落,进而会将这种情绪转嫁到弟弟身上,姐弟之间形同仇人。
3. 亲情寡淡
招娣、亚男、少婷……当女孩们明白过来自己心灵的真正含义之后,难免就会对父母产生一些抱怨,认为自己在父母心中的地位并不重要。
如此一来,除了迫切的更改姓名,她们与父母间的关系也会渐渐变得疏离寡淡。
兜妈寄语
你身边有名字里带“娣”的孩子吗?你支持这类孩子改名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
我是兜妈,家有萌娃一枚,每天记录和分享有温度、有高度、有深度的育儿经验与趣谈,关注我,随时获取科学靠谱的育儿干货!欢迎留言或评论区告诉我你的想法!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