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伟人(中国伟人排名)

凉话刺骨 2023-06-13 16:12:43 网友投稿

带领中国走向富强的7大伟人,没有他们,如今的中国不会如此强大

看着日新月异、逐渐富强的中国,相信每一个中国人心中,都会升起无以言喻的自豪感。而中国能够摆脱战乱,尔后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里,发展成为现在的样子,其实离不开7个伟人。

如果没有这7位伟人的带领,中国人民肯定还要吃很长一段时间的苦。那么,这7位伟人是谁呢?他们又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

第一位伟人:毛主席

这第一位伟人,自然是我国第一代领袖人物——主席。毛主席出生时,中国正处于几千年的最低谷,并仍然持续向更低点滑落。

毛主席从小就忧国忧民,善于斗争,敢于说不,勇于向一切不平等事物开炮。因为这样的性格,1919年26岁的毛主席,带领湖南人民,进行了“驱张运动”,并顺利使得湖南军阀张敬尧,被迫撤出湖南,取得了运动的胜利。

毛主席也因此声名大噪,但他并没有迷失方向,他深知全中国的人民都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想要让老百姓们都过上好日子,就必须继续战斗。

在这条路上,毛主席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奋斗着、努力着。期间,毛主席等人历经了无数的困难。困难来源,既有国内一直想置他们于死地的派,又有企图吞灭中华民族的日寇。

但即便如此,毛主席依旧顽强不屈,作为我们党和军队的灵魂人物,他坚持不懈地带领着人民群众同恶人抗争。

在历经重重困难,走过“九九八十一难”后,毛主席带领人民群众,终于赶跑了日寇,赢得了解放战争的胜利,在中华大地上,建立了一个中国五千年以来,都前所未有的国度。

正因如此,毛主席是所有中国人心里的“偶像”,毛主席的功绩与思想永垂不朽,直到现在依旧在影响着中国,甚至也影响着世界。

正如墨西哥前总统埃米略·希尔所说:“通过他一生的伟大教导,不仅给中国人民而且给全世界留下了十分重要的遗产。”

第二位伟人:周总理

作为同样是第一代领导人的周总理,或许是除了毛主席之外,最让人缅怀的一位伟人了。在中国的革命历史上、发展历史中,周总理的贡献也是不容小觑的。

生逢乱世的周总理,少年时便立下了“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的铿锵话语。为此,周总理求学南开,留学日本、欧洲,终于找到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信仰,成为了一个坚定的主义者,为人民解放而努力。

在此过程中,周总理成立了“觉悟社”,带领众人冲破封建观念束缚,并把“大家携手作先驱奋斗、牺牲是精神”写进社歌。

由此,激励了一群又一群热血青年,由此周总理也成为了,天津大学生爱国运动的领导核心。他们追求真理、奋发进取,以无尽的爱国热情和斗争勇气,给当时的中国带来希望之光。

在之后的革命斗争中,周总理于我党危难之际,创建了神秘的中央特科。这座坚实的“红色堡垒”,成为了党的眼睛、党的耳朵、党的卫士,狠狠地敌人的心脏。

周总理的深谋远虑,使日后党的地下工作奔腾不息,为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创造了有利条件。经过无数艰难的斗争,周总理终于同其他中央领导人,获得了最终的胜利——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不仅成为了新中国第一位总理,还兼任外交官,成为 世界上公认的出色外交家,任何一个见过他的人,都必将折服于他的魅力之下。

最可贵的是,虽身居高位,但周总理的一生过得尤为简朴,真正做到了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第三位伟人:朱德元帅

朱德元帅,位列十大元帅之首,他不仅是红军之父,也是中人的导师,在我队中拥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不管是在红军时期、抗战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朱德元帅都运用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取得一个个胜利,战胜一个个强大的对手,带领部队走向辉煌。

都说“朱毛不分家”,也确实,朱德元帅始终坚定地拥护毛主席的思想以及主张,是毛主席最重要的助力之一。

如果用“一文一武”来形容两人,那么朱德元帅肯定是“武”,他在军事上的造诣非常强,创造了许多以少打多的战役,比如坪石战斗。除此之外,朱德元帅还写下来许多军事论文,这些宝贵的战斗经验,成为了军人的必读书目。

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朱德元帅参与到军队建设中,为新中国的军事建设贡献出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第四位伟人:

同志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公认的享有崇高威望的卓越领导人。如果说毛主席、周总理、朱老总等人,带着中国人民站了起来,那么同志则带领中国人民富了起来。

20世纪70年代末,这位久经考验的老人,提出了改革开放的决策,让人们先富起来。不仅如此,同志还提出了“一国两制”的决策,顺利让离开祖国母亲几乎百年之久的香港和澳门,回到祖国身边。

可以说,同志所倡导的“改革开放”及“一国两制”政策理念,改变了20世纪后期的中国,也影响了世界。当然了,直到现在,同志提出的理论,也在影响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

第五位伟人:钱学森

钱学森老先生为何能被称之为伟人呢?因为他用自己的知识,让中国变得强大起来。钱学森先生出生于动荡不安的上海。

读中学时,钱学森就立志要用所学的科技知识报效国家,他先是攻读机车制造专业,后又转为学习飞机制造的尖端技术。1935年8月,钱学森考取公费留学,前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在就读期间,钱学森撰写了《火箭》一文,描写了心中的远大抱负:

“你在一个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决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

怀着这样远大的抱负,钱学森努力学习、刻苦专研。正所谓努力的人永远不会被辜负,钱学森在美国完成了许多科学研究,并且还提出了一种全新的近似方程式,解决了解决了飞机高速飞行时,壳体变形的数学计算难题。

这就是著名的“卡门-钱近似公式”,而这一公式,被后来的国际航空界,广泛应用了二十年。这样一个人才,美国自然是会花很大的力气去拉拢,因此可以说,钱学森可以在美国享受一辈子的优渥生活。

但钱学森放不下自己的祖国,他果断选择回国,然而却遭到了美国的囚禁,最后在政府的帮助下,他终于回到了中国。

回国之后,钱学森开始了他的研究生涯。在钱学森具体领导下中国研制成功第一枚导弹。随后他又主持中国“两弹结合”的相关试验工作。1966年,中国首次发射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仅用十多年时间,中国国防尖端技术就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达到世界上少数几个发达国家所具备的实力,而这一切都离不开钱学森的贡献。

第六位伟人:邓稼先

同钱学森一样,邓稼先也是用自己的知识,让中国更加强大。并且,他的经历也与钱学森很相似,他在1947年顺利通过赴美研究生考试,1948年10月入美国普渡大学物理系,师从德尔哈尔,主要研究理论核物理。

新中国成立之后,邓稼先也决心回到祖国,毫无疑问他也遭到了美国的威逼利诱,所幸他最后还是回到了祖国。

回国之后,邓稼先为发展我国的核事业,甘心隐姓埋名,呕心沥血,孜孜不倦地奋斗了28年。正因为有了他的努力,使得我国的核技术从无到有,并用38年时间跃到国际先进水平。

而邓稼先却因为核事业,受到了放射性物质的强烈辐射,严重损害了健康和寿命。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先生逝世。享年62岁。

第七位伟人:袁隆平

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是让十几亿中国人吃饱了饭。新中国成立之后,由于穷苦、粮食紧缺,许多中国人吃不饱饭。见此情景,袁隆平急切地想要研究出一款产量大、病害少的水稻。

为此,袁隆平日夜不休地研究着。所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一个晚上,袁隆平做了一个美妙的梦。

他梦见自己在安江农校的水田边散步,田里的禾苗长得比高粱还高,谷穗比扫帚还长,谷粒像花生米那么大。梦中,欣喜的他尽情拥抱着丰收,邀朋友坐在稻穗下乘凉。而这个梦,便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禾下乘凉梦”。

后来,在袁隆平爷爷坚持不懈地研究下,他研制出了“杂交水稻”,直接让粮食翻了一番。袁隆平爷爷是一个大公无私的人,“杂交水稻”研制出来后,他公开了这项技术,造福了世界上很多国家的人。这样一个人,当真是可以说是一位伟人!

以上所提到的7位伟人,或在我国革命史上,或在我国的发展史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们从不同的方面,为国家做出了贡献,正是有他们的存在,中国才能发展地越来越好,如今的中国才能如此强大。当然了,我也相信将来的中国,势必会在无数后继者的努力下,变得越来越强!

来源:冰封历史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中华民族的8位伟人,引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中华儿女将永远铭记

文|贝勒知识局

编辑|贝勒知识局

(原创声明:内容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包含部分虚拟创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是伟大领袖毛主席在城楼上的庄严宣告。

1949年10月1日,我们的新中国正式成立,这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人民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

军乐团演奏着义勇军进行曲,广场中央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中国从此走出那段屈辱的历史,以全新的面貌进入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伟大道路。

在这上下几十年的风雨历程中,其中有8个伟大人物,他们通过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将自己一生的作为,都奉献给了这个国家,我国才有了如今这般景象。

那这8个人到底是谁,他们又分别为我们国家做出了什么贡献呢?

新来的朋友帮忙给小编点个关注,咱们精彩继续。

第八位——袁隆平

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能让每个人都吃饱饭是袁老的毕生心愿,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袁老看到很多人连最基本的饱饭都吃不上,很是于心不忍。

于是在这种条件下,他放弃优越的科研环境,在田地间花了十多年的时间,终于研制出了第一株杂交水稻,这使我国的粮食产量达到了数倍的增长。

无私奉献的袁老甚至将自己的技术公开于世界,使得更多贫困国家都能解决最基本的温饱,袁老一生有两大心愿,一是禾下乘凉,另一个就是希望自己的杂交水稻能够覆盖全球。

袁老不仅无私奉献,而且舍己为人,国家曾给他发过很多奖金只为能让他的生活变得更好一点,但他把这些奖金全部都用来搞科研,一心只想完成自己的梦想,宁可自己挨饿,也不愿让世界人民挨饿。

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亲自授予袁老“共和国勋章”,但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老人,最终却永远倒在了自己一生追求的道路上。

上一年5月22日,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与世长辞永远离开了我们,袁老走的时候看到我国有如今这般景象,想必也没什么遗憾了吧。

第七位——邓稼先

邓稼先身为两弹一星的拥有者,他在军事领域里付出过非常大的贡献,作为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邓稼先从美国回来后,他决定把学到的知识用来造福自己的祖国。

当时的邓稼先也曾被美国政府所关注,他们利用更大的诱惑想把邓稼先留在美国,但依然被邓稼先委婉拒绝,他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只为能够回国为国家做贡献。

1958年,邓稼先正式参加原子弹建设,并且这个工程是完全保密的,就连对自己的妻子也只能说他要调动工作,不能在家陪老婆孩子了,对此邓稼先的牺牲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当国家需要他的时候,他没有任何犹豫便站了出来。

当时在国内没有任何人参与原子弹研发的情况下,他夜以继日为新中国的建设增砖添瓦,可以说当时的科研条件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借鉴,邓稼先面对一切空白的数据,挑起了探索原子弹理论的重任。

身为“龙头”的他,带领大家刻苦学习理论知识,靠自己的力量搞尖端科学研究,最终花费了十几年时间为我国建造出了第一枚原子弹和第一枚氢弹,成功完成了党和国家赋予他的重要任务。

第六位——钱学森

钱学森身为我国的航天之父,他和当时的邓稼先一样,都曾经在美国留学,但不同的是,钱学森的回国之路可谓是十分坎坷。

当时的美国有很多科学上的问题就他们自己无法解答,但是身为中国人的钱学森却可以轻而易举地解答出来,并且在美国那边完成了很多科学研究,也曾参与过美国的火箭工程。

新中国成立后,钱学森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带着自己的科研笔记回国参加建设,但美国方面可不会这么轻易就放这个天才离去,因为他太优秀了,美国人对他的评价是,他一个人可抵五个师。

后来美国开始一天24小时对钱老进行看守,从此便失去了人身自由,并且这还不够,后来甚至以莫须有的罪名把钱老逮捕入狱。

钱学森被关押

在狱中钱老可谓是受尽折磨,每次睡着就会被狱警叫醒,每小时就会开一次灯,长期下来使得钱老一度产生了语言障碍,后来在美国朋友的相助下,钱老被保释出狱。

但出狱后仍摆脱不了被软禁的命运,最后在钱老的急中生智下,钱老写了一封寄往国家的信件,请求国家把自己营救回国,周总理得知这件事后,不惜巨大代价,释放了价值十个亿的美军飞行员俘虏,最终美国才同意放钱学森离开。

美军飞行员俘虏

回国之后的钱学森第一时间开启了他的研究生涯,他最骄傲的成就,无疑就是把中国导弹和原子弹的研究进程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也正是在钱学森的努力下,我国航天工程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

第五位——

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重要领导人之一,更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他为党和人民奋斗了一辈子,为新中国建立了卓越的丰功伟绩,收到全党和全国人民的衷心爱戴。

学生时期便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1年到苏联莫斯科劳动大学学习,并在那时加入了中国,从莫斯科回来后,在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

1927年在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当选为中央委员,1935年1月,在贵州遵义会议上,支持毛主席的这正确主张,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坚持中央的深入敌后,发动群众开展游记战的方针。

1943年,担任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日本宣布投降后,毛主席前往重庆与进行谈判,在此期间,暂代理中央主席一职。

1947年,大军攻占延安,毛主席周恩来等指挥全国解放战争,和朱德一起负责中央委托的工作,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被当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为国家的建设和军事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毛主席与

1966年开始后,他受到错误的批判,并遭到、集团的政治陷害和人身摧残,于1969年11月12日与世长辞,后来中央召开十一届五中全会恢复他的名誉,主要著作收入了《选集》里面。

第四位——朱德

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元帅之首的朱德,他不仅仅是红军之父,更是中人的导师,甚至被西方国家称作为中国难得一见的人物。

正是因为他的有勇有谋和军事才能,带领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成功击败了日本侵略者和派,长征期间正是凭借着他的足智多谋,成功为红军减轻了前行的阻力,带领红军冲出重围。

朱德的军事领域也是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创造了很多以少打多的战役,亲自带领人民解放军完成了祖国的统一,战争结束后又写了很多军事论文,把自己丰富且宝贵的作战经验全部记录了下来。

朱德在写军事论文

新中国成立后,朱德又参与了建设军队,为新中事力量的建设奉献了巨大的力量。

朱德元帅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是波澜壮阔的一生,前前后后参加过的革命和建设不计其数,经历过很多磨难和险境,深受全国人民的爱戴和尊敬,甚至毛主席都称赞朱德是“人民的光荣。”

毛主席与朱德

第三位——

抗日战争期间,邓公带领的129师在西北地区所向披靡,成为了日军最惧怕的部队,邓公更是培养了陈赓、陈锡联等战功累累的将领。

而且在解放战争期间,更是从平津地区一直打到西南,从而解放了大半个中国,同时邓公作为我国的经济领导人,毫无疑问他在经济方面的建设有着自己独特的见解。

化大革命结束后,他一直坚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想让中国变得更加繁荣,这和人民是息息相关的,必须要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邓公认为知识是发展的根基,没有知识就没有发展的可能,于是开始对我国的教育事业进行改革,紧抓我国的文化和教育。

1977年8月,邓公召开科教工作座谈会,此次会议邀请了30多位科学教育方面的专家,目的就是想办法提高我国的文化水平。

经过五天的会议讨论,邓公和专家们决定恢复高考政策,中国所有知识分子,只要是想参加高考的人,不问年龄,不问出处,全部都可以参加。

1977年12月,高考正式举行,我们知道高考通常是在夏季举行,而在邓公的强力推进下,1977年的那一次高考是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冬季举行的考试,因为高考真的一天都不能再等了。

后来邓公为了恢复国家经济,立即又提出改革开放行动,决定让人民先富起来,在邓公的努力下,中国13亿人口的思想经济迎来了巨大的变化,都随着改革开放开始向上攀升,由此也可以看出邓公一心一意为人民奉献的精神。

即使到了现在,我们依然还在走着改革开放的道路,这都要感谢邓公为国家为人民的付出。

第二位——周恩来

周总理身为一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小时候的目标就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作为一位受到无数人敬仰的总理,从1926年开始,他便把自己的全部人生都奉献给了国家,在党和国家的建设上,周总理立下了汗马功劳。

新中国成立后,他在总理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26年,这26年是新中国最为艰苦的,内有经济困难,外有帝国主义虎视眈眈,在这双重压力下,周总理废寝忘食,终于为新中国建立更为完善的体系。

为了我党与其他势力的友好关系,周总理挺身而出成为了一名优秀的外交家,世界上各大势力周总理都能应付自如,为我国争取到了极大的主动权。

1976年1月8日,周总理最终倒在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他真正地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一个把伟大和平凡完美结合起来的人。

他的一生也真正做到了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并且严格要求自己的亲属,在任何场合都不能说出同他的关系,从没有利用自己的权利为自己的亲朋好友谋过半点私利。

周总理去世后没有给后代留下任何个人财产,就连骨灰也不让保留,最大的遗愿就是希望把骨灰撒到自己的故乡,周总理一生心底无私、天下为公的高尚人格,永远为后世所敬仰。

第一位——

作为伟大领袖毛主席,他的威严就连西方国家都要对他礼让三分,甚至普京对毛主席也很是敬佩,并扬言这世上不会再有第二个这么厉害的人了。

一点都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毛主席就没有现在的新中国,毛主席的伟大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他的才能仅用文字可表达不出来,他一生的丰功伟绩,甚至三天三夜都讲不完。

学生时期的毛主席更是运筹帷幄,仅用300个学生兵,便巧妙地打败了3000个派,甚至在自己身边潜伏已久的特务之王,毛主席仅凭一根烟便能轻松化解对方的身份。

在毛主席的带领下,我国走上了正确的革命道路,最终带领人民群众成功站了起来,人民自己成为国家的主人。

毛主席是我们的灵魂,他带领着中国披荆斩棘,经过重重困难,使得亿万人民成功从泥潭翻身,过上了幸福安定的生活,毛主席的一生创下许多传奇佳话,为新中国的成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他把当时百废待兴的中国,变成了一个欣欣向荣的国家,可以说毛主席为我国做出的贡献,在整个世界都是举足轻重的,没有任何人可以与之相比。

毛主席不仅在军事方面十分出色,就连在政治和诗词这块也都十分优秀,尤其是沁园春里面“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这句,充分展现了毛主席的雄心壮志。

直到今日,毛主席的军事思想仍被军事学奉为“至宝”。

那本期资讯到这里就结束了,大家知道还有哪些人可以被称作我国的伟人呢?朋友们有任何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的话麻烦给小编点个关注,咱们下期不见不散。

天舟六号背后的故事,“中国载人航天之父”任新民的抉择!

不知道你有没有感到好奇,为什么谈到被美国“卡脖子”的高科技领域,和航天领域似乎毫无关系?

2023年5月10日,长征七号遥七运载火箭,将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送入预定轨道。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

天舟六号是目前世界上,运载能力最强的航天飞船之一,总重量13.5吨,相比天舟五号,天舟六号的载货量提高了大约14%,这意味着航天员所需的食物、水、实验设备等物资未来会更加充裕。

这次携带了约70公斤的新鲜水果,是天舟五号携带重量的两倍,这也直接证明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实力。

近几年中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运载火箭的作用极其重要,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第一个“100次发射”用了37年,“第二个“百发”用了不到8年,第三个“百发”用时仅4年多。

美国在这一领域想“卡脖子”,看上去心有余而力不足。

天舟六号

01 关键的抉择

时间回到20年前的2003年,这是人类航天史上非常特殊的一年。

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重返大气层期间失去联系,在得克萨斯州上空突然爆炸解体,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同年10月15日,中国“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历时21小时23分圆满完成任务,安全返回地面。

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2011年,美国“亚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完成最后一次任务,此后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

为什么中国没有选择发展航天飞机?而美国最终又为什么放弃了航天飞机?这是世界航天领域发展的一个十字路口,中国和美国走向了完全不同的方向。

2023年5月11,孩子们走进文昌航天发射场,用九个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里程碑事件,完成了一幅九宫格大型航天绘画。

在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蓬勃发展的背后,曾经有着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其中关键的转折点,就是选择那种方式将航天员送上太空。

早在上世纪60年代,美国就已经提出了航天飞机的构想,这与阿波罗登月计划有关。

1969年7月21日,阿波罗11号飞船,成功登陆月球,尼尔·阿姆斯特朗留下了那句名言,“这只是我一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整个人类的一大步”。

此后美国再也没登上过月球,背后最重要的原因应该是成本太高。

登月计划从1961年到1972年,经历了约11年,耗资255亿美元。无论是运载火箭土星五号,还是阿波罗11号飞船都是一次性的,不能重复使用。

于是,美国人就萌生一个大胆的想法,能不能研制出一架可以重复使用的航天飞机?

既能像火箭一样垂直升空,遨游太空,还能像普通飞机一样在跑道上降落。

航天飞机并不是单指那个黑白色的巨型飞机,这个被称为轨道飞行器。

航天飞机是由轨道飞行器、助推火箭和外燃料箱,三部分组成,轨道飞行器机舱宽大,可以同时搭载3~7名航天员,计划可以重复使用100次,助推火箭能够重复使用20次,只有外燃料箱,会在进入轨道时分离,是一次性的。

如果只是从回收再利用的角度来看,航天飞机似乎是一个可以大幅度降低成本的方案。

航天飞机

所以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美国与苏联竞争的白热化,两国都想在人类最顶尖的科技领域超越对方,包括法国、日本也相继开始研制航天飞机,但是由于技术难度太大,最后只有美国的航天飞机项目成功。

1981年,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完成试飞,后来又陆续建造了5架航天飞机,开始执行各种太空实验任务。

任新民作为我国导弹与航天技术的主要开拓者之一,是运载火箭技术的核心人物。

他曾经领导了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发射,在中国航天界威望极高。

他认为应该“提早进行规划、论证和关键技术的预先研究,以保持我国航天技术的发展势头,这样才能在世界航天高技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不久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被国家正式提上了议事日程。

载人航天工程是一个探索宇宙的长期计划,经过详细的方案论证,最后集中在两个不同的选择上。

一个是航空工业部主张的航天飞机计划,代号“ 869”计划,另外一个是航天工业部的大型运载火箭计划,就是后来“921”载人航天计划的前身,简单来说,二者的分歧在于“造航天飞机还是造航天飞船?”

任新民

随着论证的深入,需要考虑因素是多元且复杂的,需要考虑到包括,当时的国家经济体量,技术水平的现状,以及投入研发与制造的经费等诸多因素。

航天飞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但是对中国来说,难度大,成本高、时间周期长。

相反,因为新中国建立之初,我国就集中精力优先发展“两弹一星”工程,所以航天工业是远远领先于航空工业的。

在1970年,“两弹一星”工程完成之后,大型运载火箭方案,技术难度较小、成本低、见效较快。

在经过多次讨论和深思熟虑之后,任新民及所有航天科研人员放弃了“航天飞机”,最终选择了“航天造飞船”。

02 点错科技树

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73秒后,发生了爆炸,7宇航员丧生,耗资12亿美元的航天飞机瞬间化为乌有,航天飞机的安全性出现了严重的问题。

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在返回地球的过程中爆发,1500℃的高温气体带走了7位宇航员的生命,美国总共建造了5架航天飞机,其中2架发生了爆炸。

除了安全问题之外,航天飞机并没有像预先构想的那样,能够降低发生成本。

重复使用意味着航天飞机需要更复杂的结构,一架飞机超过250万个零件、370公里长的线缆、27000块防热瓦。

美国宇航局NASA对整个航天飞机计划的预算是430亿美元,然而最终耗资近5倍预算,大约共花费1960亿美元。

其中每架的造价约高达120亿美元,是航天飞船的60倍,单次发射费用高达约4.5亿美元,简直是烧钱的无底洞,原因是因为每次发生之前都要进行检修和维护。

航天飞机

虽然航天飞机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但如果从整个人类航天事业来看,航天飞机的贡献是巨大的,共飞行135次,把16个国家的355名航天员送往太空,运送货物1750吨,进行了2000多项科学实验,在发射卫星、太空维修、国际空间站的建设等方面,积累的大量的经验。

这正是由于美国在航天领域点错了科技树,所以美国也没有能力“卡脖子”,因为这两个方法走的科技路线完全不同。

曾经有一种说法,在上世纪80年代,美国宇航局NASA提出了“自由空间站计划”,邀请15个国家共同参与,这就是今天国际空间站的前身,但是美国把中国拒之门外,这种说法流传很广,但却不是事实。

03 气急败坏

2017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天宫二号的总设计师朱枞鹏在参加央视节目,当被问到这个传闻的时候,他给出了否定的回答。

我国不仅没有被拒绝过,而且压根就没有申请过,因为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一直坚持独立自主的发展战略。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提出了“三步走”计划,最终的目标是独立建造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不过当面对中国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美国也有气急败坏的时候。

中国航天

1999年,美国共和党人炮制了著名的《考克斯报告》。

考克斯是当时美国众议院的政策委员会主席,他竟然在国会上发表一份长达800多页的报告,编造了华裔科学家李文和,是如何从美国窃取航天的核心技术的“故事”。

可是这份报告不但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而且通篇还用了大量的“也许”“可能”“似乎”这样的词汇。

其目的是为了遏制中国在航天领域的快速发展,考克斯用这种泼脏水的手段,企图禁止一切使用美国零件和技术的国家,使用中国的运载火箭发射卫星,这种“霸王条款”和美国标榜的“自由市场竞争”形成了强烈的反差。

04 远瞩

《考克斯报告》并没有得逞,因为早在多年前,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就制定了“三步走计划”,美国在航天领域根本没有能力“卡脖子”。

因为所有的核心零部件都是由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这得益于老一辈科学家们的远瞩,其实从中国航天事业起步,美国就没法“卡脖子”。

中国航天事业的奠基人、“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钱老是家喻户晓的“神级人物”,乃至让今天叱咤风云的“硅谷钢铁侠”埃隆.马斯克都敬佩不已。

2021年12月11日,钱学森诞辰110周年,马斯克在SpaceX的官网上表达了对他老人家的敬意。

作为美国宇航局NASA的前身,喷气推进实验室(JPL)的核心创始人,钱学森在整个人类航天史上都是一颗耀眼的巨星。

另外我国还有4位极其重要的科学家,被后世称为“航天四老”,分别是“中国载人航天之父”任新民、“中国洲际导弹之父”屠守锷、“中国潜射导弹之父”黄纬禄、中国海防导弹之父”梁守槃。

所以中国航天事业在起步阶段,就有这样超一流的科学家阵容。

航天四老

对任新民来说,钱学森是他的伯乐,1955年,被美国软禁多年的钱学森终于回到了祖国。

1956 年初,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全力发展火箭、核武器等新兴科技,“两弹一星”工程拉开序幕。

归国不久的钱学森着手组建我国导弹的专门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首先他来到东北考察重工业发展情况,随后前往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挖掘人才。

陈赓大将作为“哈军工”第一任校长,在建校之处,就把任新民请到学校担任火箭研究室主任,主攻固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

在“哈军工”钱学森与任新民一见如故,因为他们有着相似的经历,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深厚情谊,和钱学森一样,任新民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 1945年,任新民获得了美国密歇根大学的博士学位,1948年,在美国布法罗大学任教。

虽然美国有着有优越的科研和生活条件,但他一刻也没有忘记“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初衷。

1949年8月,他突破重重阻碍回到中国,也正是因为1956年,钱学森的“哈军工”之行,开启了任新民的“航天人生”。

他几乎参加和领导了中国所有的火箭、卫星和战略导弹的研制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担任过“东风一号”、“东风二号”、“东风三号”等导弹的总设计师。

“中国载人航天之父”任新民

1965年,他开始负责“长征”一号运载火箭的研制。

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将“东方红一号”送上太空,因此任新民又被称为“中国航天总总师”。

2023年是我国载人空间站工程发展的新起点,是天宫二号的总设计师朱枞鹏,之前提到的“三步走计划”中的第三步。

可以说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总纲领,任新民正是“三步走”战略的制定者,那什么是“三步走”战略呢?

第一步,发射载人航天飞船,建成初步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开展空间应用实验,实现航天员的天地往返。

从1999年11月开始,经过神舟一号、二号、三号、四号试验飞船成功发射之后,2003年,“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完成了中国第一个载人航天飞行任务,标志着第一步已经完成。

第二步计划是,全面突破发展空间站的核心技术,解决多名宇航员中长期生存,出舱行走、空间实验、空间交会对接等核心技术难题,天宫二号、神舟十一号、天舟一号已经圆满完成任务。

第三步,是建立大规模、长期载人驻留的空间站,实现从天地往返任务,逐步过度到建立永久性的空间站。

“国际空间站”本来预计在2020年退役,先是延期到2024年,最后美国宇航局NASA又宣布将延期至2028年退役。

2021年7月,本来俄罗斯成功发射“科学”号多功能实验舱,完成了与国际空间站的对接,不过因为俄乌冲突的原因,俄罗斯已经宣布将在2025年退出国际空间站项目。

如果不出意外,很可能2028年以后,人类唯一的空间站就是中国空间站。

中国空间站

05 付久天,问苍穹

除了“三步走”战略之外,任新民还提出了“轨道舱留轨利用”的方案,这是中国航天飞船的独创。

俄罗斯和美国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分离后,一般是废弃不用的,神舟系列飞船由返回舱、推进舱、轨道舱构成。

当返回舱回到地面之后,推进舱和轨道舱的组合体依然可以在太空飞行,就可以用来当做一颗对地观察卫星或太空实验室,继续留在轨道上工作半年左右,提高经济效益,降低成本。

1984年4月8日,“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携带中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刺入云霄。

这一年的中央电视台五一联欢节目,是第一次通过中国自主研发的通信卫星,将电视信号转播到全国。

1986年2月1日,我国长征三号火箭将东方红二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从此我国的卫星通信进入了实用阶段,告别了租用外国卫星看电视、听广播的历史。

在刚刚完成发射任务之后,任新民急忙返回北京,撰写了《关于发展我国卫星通信事业的建议》。

他胸有成竹地表示,“虽然目前中国的通信卫星技术,与发达的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要通过研制的实践,就可以提高技术水平,只要努力登攀,总会赶上的。

中国的运载火箭不仅能发射自己研制的通信卫星,也能发射外国制造的通信卫星,还可以承揽国际商业发射服务。

聂荣臻元帅曾经说过,“尖端技术靠买是买不来的,买来了也掌握不了。”任新民对这个观点非常认同,坚持自信、自立、自强是他一生始终不渝的信念。

中国航天

1990年4月,任新民作为总设计师,用长征三号运载火箭,成功地将美国休斯公司研发的“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了地球同步轨道,圆满实现了国际商业发射的任务。

这是中国运载火箭在这一领域的零突破,打破了美国在这一领域的垄断地位,这才有了共和党人的《考克斯报告》,这是美国无法遏制中国航天发展,气急败坏的一种表现。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今天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背后,是老一辈航天人,艰苦奋斗、百折不挠的光辉历史,他们从筚路蓝缕中走来。

1956到2023年,从“两弹一星”,到“载人航天”,再到“月球探测”“火星探测”,中国航天人都在一次次创造奇迹,赴九天,问苍穹。

1967年1月,在“两弹一星”工程期间,任新民带领同事寻找导弹的弹体和发动机残骸,在沙漠中行走了五天五夜。

因为昼夜温差很大,晚上的沙漠异常寒冷,他学当地的办法,让大家用柴火把沙子烧热,然后把自己埋到热沙中睡觉。

长时间户外考察研究,把他皮肤晒得黝黑,平时穿着最多的就是蓝色工作服,生活极为朴素。

后来在主持卫星发射期间,虽然当时已经是80岁高龄了,但老人家仍然不畏艰险,遇到问题总是带头往冲锋,曾经亲自爬上了数十米高的发射塔架,现场研究问题。

任新民是爱国科学家的典范,他以坚韧不屈的开拓精神,和对科学技术的执著追求,推动了中国导弹技术和航天技术的艰难起步、创新发展,他的故事和经历,激励着一代代中国航天人在迈向深邃、浩瀚的宇宙。

1999年,他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006年,获得“中国航天事业五十年最高荣誉奖”,他说“他的一生只干了航天这一件事”。

钱学森与航天四老

2017年2月12日,任老在北京与世长辞,享年102岁。

2019年4月,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与“航天四老”任新民、屠守锷、黄纬禄、梁守槃的铜像雕塑群,在中国航天集团第二研究院大楼前落成,他们昂首阔步、意气风发,承载的是后人对中国航天先驱们的敬意和缅怀。

全文完,感谢阅读,请顺手点一个赞

视频版请点击以下链接

天舟六号背后的故事,“中国载人航天之父”任新民的选择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