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字取名的寓意(豪字取名的寓意男孩)
孩子的名字里带“豪”字,好不好?
记得十几年前,刚怀上宝宝,一名老教师突然郑重地告诫:如果生了个男娃,给孩子起名时,一定不要用‘豪’这个字,除非你喜欢闹腾的孩子。我当时还是一名青年教师,一时觉得难以置信。但从此就留了个心眼儿,注意观察所带过的名字里有“豪”字的孩子们。我发现,这个字仿佛有魔力,几乎所有叫这个名字的男孩子都胆子大,血气旺,而且其中的绝大多数确实让老师和家长比较头疼。
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中,名字与孩子的性格乃至命运,真的有那么大的关系吗?
其实,中国人很早以来就意识到名字的重要性,它似乎不是一个代号,而是一个具有魔力的符号,选对,孩子一生平安;选错了,孩子一生坎坷。为了要个好名字,不少人煞费苦心,四处撒钱,找高人算八字,不亦乐乎。至于算出来的这个名字到底管不管用,这咱们凡夫俗子也不知晓。但从现象来看,名字与孩子之间还真有些联系。
咱不搞封建迷信那一套,说点有科学性的,我觉得名字之所以会影响孩子一生,主要是语言的暗示性造成的。名字相伴孩子一生,尤其是贯穿孩子的成长阶段,每一次读写自己的名字,都会给他或她一次暗示性格形成的可能。所以,家长给孩子起名时,不要一味追求新奇、优美、吉利。一定要注意这些词语的暗示性给孩子带来的影响。那么给孩子起名时,哪些字词是不大合适的呢?我从自己的经验出发跟大家分享一下。
一、名字不宜起得太高大上。
古人有个说法,名字不能太尊贵,否则孩子压不住。这话像是封建迷信。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一个过于高大的名字给孩子带来的,可能好处真不多。因为名字往往是一份期许,如果目标定的太高,孩子又根本不可能实现,那名字就成了一辈子的嘲讽,“王天骄”“李震宇”目标高得吓人,有几人能实现?它的存在就是时时刻刻提醒孩子——你是个失败者!背着这样的压力,孩子怎么能幸福生活呢?就是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也最好谦虚谨慎些,过于自大的名字会让孩子陷入骄纵狂妄,最后也没有好果子吃。比如李天一,天下第一,寓意看似很好,可结果孩子彻底养歪了。
二、名字不宜起得太丧气。
有人很喜欢琼瑶唯美风,给孩子起得名字风花雪月,但是名字太丧气,不利于孩子的性格养成。尤其女孩子。吟霜、影秋、梦遥此类的名字看似很美,但都透着凄凉,女孩子叫这样的名字,在青春期难免见花落泪,对月伤怀,养出个容易自哀自怜的性子来。
男孩子的家长则要注意,孩子的名字里不要动不动用“凡”“愚”“鲁”等字。尽管家长觉得,自己看透了人生,如苏轼般“唯愿我儿愚且鲁,无灾无难到公卿”,觉得平平凡凡已是福气,无需追求太多等等。这些人生道理也许不错,但不能指望几岁十几岁的孩童能够明了。他们只会觉得这是家长对自己的放弃,以为是自己本身蠢笨天资太差。我交过很多叫“凡”的孩子,他们身上普遍具有的特点:沉默、不犯错、不发言,就真切得贴合了那个“凡”字。
三、即使是小名,也不可随意为之
现在家长都喜欢给孩子起小名,相比起大名的谨慎,起小名的时候就随意得多。而且往往就着孩子的特性起小名。比如孩子活泼,爱哭闹,就叫他“闹闹”;孩子调皮,爱捣蛋,就叫他“皮皮”;孩子皮肤黑,就叫个“黑仔”,不一而足。这些小名,往往伴随着孩子一直上完小学,对孩子的影响不能说很小。小名叫“闹闹”“淘淘”“皮皮”等的孩子,大多真的性格闹腾,让家长老师头疼不已。这固然与孩子天性有关系,但这样的小名给孩子的暗示作用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四、名字一定要注意谐音,避免孩子尴尬
班里有个女孩子单名一个“怡”字,有老师就私下开过玩笑,点名尽量别叫她了,一叫她就觉得自己吃了亏。这当然是玩笑话,但在其成长路上,这个名字给她和身边人带来的困扰肯定会一直存在。当然更怪的谐音名字,已经被很多人提起过,什么杜子腾、史珍香、秦寿生等,家长在起名时都会反复思量,这里就不再多说了。这些怪名字都会给孩子带来一定的压力,而这种压力其实完全可以无需背负。
回到开头的问题,“豪”这个名字,仍是很多家长喜欢用的,尤其是男孩子的家长。我觉得如果孩子性格比较内向,您希望他胆子大一些,为人洒脱一些,起这个名字还是有好处的。但是如果孩子本身比较外向,您又不想要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儿子,那最好离“豪”这类的字远一点。
当然,名字毕竟不能决定孩子的一生。不管什么名字都会有人一生顺遂,也必然有人一生坎坷。因为归根到底,路是自己走出来的。
“梓”成为起名首选缺乏想象力?古人起名也跟风
@中国新闻网 你的名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时代烙印?
近日,广东佛山市公安局公布佛山2020年新生儿取名热门名字,男孩取名为“梓睿”的最多,已连续2年排行榜首;女孩取名最多的是“梓晴”,已连续5年排行榜首。
“佛山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截图
在这份热门名字榜单上,“梓”字似乎成了这届家长取名的“首选”。
“佛山市公安局”微信公众号截图
不少网友觉得,现在的家长缺乏“想象力”,连孩子的名字的趋同了。
但其实,类似的名字趋同现象古已有之。可以说,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流行的名字。
甚至,就连名字的格式,都因时代而不同。
不知道你是否有过这样一个疑问——汉末三国时期的人名为何绝大多数都是单字。
比如,刘备、关羽、张飞、曹操、孙权……至于一些三字的姓名其实大多是因为姓是两个字,像诸葛亮是姓诸葛、名亮,司马懿是姓司马、名懿。
《三国演义》剧照。
后世研究认为,这样的取名格式与西汉末年王莽推动“去二名”有关,也就是提倡人们以单个汉字为名。
当然,如果具体到当时的社会环境来看,这明显受到了当时风气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去二名”与儒家“二名非礼”的观念有关。西汉昭帝、宣帝以后,儒学理念渐渐扩展开来,于是“单名”在官吏、儒生中愈发常见。
一直到东晋时,这种“单名”习惯才开始有所突破,一些虚字开始用于起名。
“之”字就是在这段时间成了人们喜欢用在名中的字。
“书圣”王羲之一家的名字中,几代人都有这个“之”字。可以说是,父子兄弟数代相袭,并不避讳。
具体来说,琅琊王氏之中,六世有晏之、允之、羲之、颐之、胡之、耆之、羡之、彭之、彪之、翘之;七世有崑之、晞之、玄之、凝之、徽之、操之、献之、茂之、随之、伟之、越之、临之、望之;八世有陋之、肇之、桢之、静之、裕之、镇之、弘之、韶之、纳之、瓖之、泰之;九世有悦之、悏之、瓒之、昇之、标之、唯之、逡之、珪之;十世有秀之、延之、舆之。
其喜爱用“之”字的程度,看起来不亚于今天人们对“梓”字的执念。
帝王名臣像册之王羲之。故宫博物院官网截图
当然,这并非仅限于王羲之他家。其时,东海徐氏、琅琊颜氏、范阳祖氏、鲁郡孔氏、河间褚氏、陈留阮氏、南阳范氏、浔阳陶氏、东莞刘氏、平阳贾氏、南阳宗氏中均有数代名字用“之”的情况出现。
同时期,在“之”字外,“道”“僧”等字也颇常见于人名。
有研究认为,这些虚字或许在当时是作为“双名”中的信仰点缀,而并不具有实际人名功能。
及至唐末五代时,“彦”字成了风靡一时的取名用字。
这一点,清代赵翼已注意到了。他在《廿二史札记》中就写到“五代人多以彦为名”。
唐末有宰相徐彦章、左拾遗徐彦枢、供奉官史彦琼等等。一直到宋初,人名中带有“彦”的仍未在少数。如军校罗彦瓖、王彦昇,龙捷指挥使赵彦徽,武信军节度使崔彦进,步军指挥使靳彦明,晋阳巡检穆彦璋等。
而到宋代,以“老”“叟”“翁”“父”等字命名成一时之风。
当代学者马叙伦在《读书续记》中就说,宋人自名叟老,可谓创一时之风气……
清人赵翼也说,宋人字名则好用老字。仅以“老”字为例,有研究就列举如下名字:胡唐老、王同老、孟唐老、苏元老、王廷老、陈朝老、赵学老、杜莘老、王涣老、刘唐老、高商老、刘德老、李商老等。
此外,宋代也有以五行命名的风尚。而这一风气在明朝时,因被皇族用到排辈中,更多见于史籍记载。
电视剧《大明风华》中的朱元璋形象。
明太祖朱元璋给自己的子孙规定了颇为复杂的起名方式——不仅每一支子孙拥有固定的辈分字,名字中的最后一字还按照五行相生的顺序,固定了该字的部首。
例如,朱元璋四子朱棣一支的辈分字是“祁见祐,厚载翊常由,慈和怡伯仲,简靖迪先猷”。因此,明仁宗叫朱高炽,高字辈火字旁;宣宗朱瞻基,是瞻字辈土字旁;英宗朱祁镇、代宗朱祁钰,是祁字辈金字旁;宪宗朱见深,见字辈三点水……
这种起名方式让朱家后代颇为头痛。每个人基本只有半个字是自己的,其余两个半字都规定好了。也因此,朱氏后人的名字中不乏生僻字。
以火字旁为例,周王系临安王朱勤烷、楚王系楚王朱孟烷、蜀王系永川王朱悦烯、岷王系安昌王朱定烷、唐王系唐王朱琼烃、伊王系伊王朱颙炔、郑王系郑王朱厚烷、衡王系玉田王朱厚烃……
从历史的维度看,名字终究是一个时代的表现。
近代以来,时代潮流在名字中体现愈加明显。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生的人,名字多用“军”“国”“兰”等字;“80后”中,“磊”“涛”“静”等单名盛行;“90后”则开始出现“琼瑶风”的名字……
你的名字中是否也有这样的时代烙印?
参考资料:《中国人名研究》《单名与双名:汉晋南方人名的变迁及其意义》《这届家长给孩子起名“没文化”?看古人如何取名》《汉魏人名考》《中国民间的字辈谱》
来源: 中国新闻网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