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的意思(惟的意思是什么)
古代地名中常听到“州”的称呼,它是怎么来的呢
在中国古代的地名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州”这一名词,在一些成语、俗语中也经常看见。如“大意失荆州”,再如人们用“青州从事”这个词来形容美酒。在现代的一些城市,亦有名字带州的,如杭州、苏州。那么,州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01上古时代的州
早在上古时代,就出现了州这一名称,古人以“九州”代指汉地。最早记载了州的典籍,是《尚书·夏书·禹贡》。书中记载大禹治水时,分天下为九州。九州分别是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但是,大禹时代的九州,并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与后世的州不同,只是大致的地区称呼。《说文解字》中,记载“水中可居曰州”。大意上,是指古人习惯居住在靠近水边的地方,以州代表居住区域。
禹贡九州图_图
战国时人所作的《吕氏春秋》,对九州的地理位置,大致有了说明。河、汉之间为豫州,两河之间为冀州,河、济之间为兖州,东方为青州,泗上为徐州,东南为扬州,南方为荆州,西方为雍州,北方为幽州。从这里看出,九州是依据主要河流、东南西北方向来划定的。
上古时代的九州,是根据河流、四方划定的居民居住区域,九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设置专门管理一州的官职,因此,此时的州只是地理区域上的称呼,并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
西周之时分封诸侯,神州大地上建立起一个个诸侯国,于是人们便用国来称呼地方。战国时出现郡、县这种正式的行政区划,郡设郡守,县设令长。秦统一六国时,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此时大家便直接用某某郡、某某县作为地名,州则不太使用了。
西汉时期兖州、青州、徐州、豫州刺史部_图
02从监察区到行政区划
到了西汉武帝时期,州这一古老的地区称呼,又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汉武帝为了加强地方控制,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全国除京畿之外的地区,划分了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此时的十三州,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益州、幽州、并州、朔方、交趾。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其中五条是针对监察郡守、尉、王国相,另一条针对监督地方豪强。
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办公地点),是作为中央的派出官,定期监察地方,汇报给中央。州也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而是监察区。
东汉时沿袭了州刺史制度,作了一些局部调整,把朔方并入并州,交趾改称交州,又将司隶改称司州。刺史的权力比西汉时扩大了一点,有了地方选举劾奏权。
东汉十三州地图_图
到了东汉中后期,刺史逐渐获得了地方行,有了固定治所州由此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划。黄巾之乱后,刺史又获得了领兵权,部分重要州的刺史改称“州牧”。又增加了雍州,汉末时总计十四州。
三国时十四州沿袭东汉,部分州的治所、下辖郡县范围发生变化。西晋时统一全国,又增加了几个州,合计十九州。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各个林立。有些,所辖地区,只有几个郡,为了提高官员的官阶,便将原来的一个州划分为好几个州,这样可以多安置几个刺史。
东晋时,为了安置北方来的侨人,朝廷又新设了很多侨州,如南徐州、南兖州等。于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州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各个更迭频繁,设立的州郡县名目不一,行政区划十分混乱,层次和机构都过多。
隋代分郡图_图
03从郡县制到州县制
这种情况一直到隋朝统一时发生了改变。公元583年,隋文帝考虑到州的数量过多,有些州甚至比郡的范围还小,于是下令“罢天下诸郡”。取消了郡的建制,把东汉以来州郡县三级变成了州县两级,又合并了一些州县,使行政区划更加合理。
延续了800多年的郡县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开始实行州县制。州下面直接辖县,此时州的地位下降,州刺史相当于原来的郡太守,大部分州刺史只能治民,没有军权。隋炀帝一度又将州改回为郡,但唐初又改回州县制。
唐太宗为了加强地方控制,又在全国划分了10道,设置按察使来监督道内各州刺史、县令。这有点类似于汉武帝设州部,道只是监察区,并非正式的行政区划。
唐代15道图_图
宋朝基本上沿袭唐朝州县制,不过宋时州刺史,虽仍有这一官职,但并不是一州真正的长官。此时州的长官,是采用宋特有的差遣系统,“知某州事”,例如庐州的长官,称为“知庐州事”,简称就叫知州。一州除了知州,还有通判,用以监督知州工作。
宋朝与州同级的区划还有府、军、监。其中府主要设在要地,如东京开封府,北京大名府等。在后来,府的数量增加,地位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州被改成府。此外,宋也效仿唐朝设立大监察区,称为“路”,一路辖数州,但路只是中央派出机构,并非地方一级政府。
唐宋之时,可以称之为天下遍州,州作为正式的行政区划遍布于全国各地。在今天城市中带州的名称,大部分都能在唐宋时见到。
元代分省图_图
04融入地名的州
宋朝之后,州作为行政区划,地位和数量均在不断下降。元朝时行政区划分五级,行省、路、府、州、县。州从原来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划降至第四级,仅比县高。
到了明清时,地方行政等级,变成了省、府、县三级,府彻底取代了州,成为县之上的行政区划。只有部分特殊地区,才保留了州,剩下数量不多的州,分为直隶州和散州两种。直隶州直属于省,散州则和县一样属于府。
明清的州,尽管不再作为普遍的行政区划,但州这一古老的名称却被沿用下来,深深地印入老百姓的脑中,成为地名的一部分。很多府的命名中都带了州这个字,比如扬州府、徽州府、登州府等。
以上,州的名称可追溯到大禹时期,最初只是地理区域称呼,西汉时成为监察区,东汉时成为郡县之上的正式行政区划,隋朝时成为县之上普遍的行政区划,宋元时地位下降,到了明清时失去普遍行政区划的地位,但州的名称融入到地名之中,很多带州的地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文:城郊牧笛声
参考文献:《国史概要》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代地名中常听到“州”的称呼,它是怎么来的呢
在中国古代的地名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州”这一名词,在一些成语、俗语中也经常看见。如“大意失荆州”,再如人们用“青州从事”这个词来形容美酒。在现代的一些城市,亦有名字带州的,如杭州、苏州。那么,州的称呼是怎么来的呢?
01上古时代的州
早在上古时代,就出现了州这一名称,古人以“九州”代指汉地。最早记载了州的典籍,是《尚书·夏书·禹贡》。书中记载大禹治水时,分天下为九州。九州分别是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
但是,大禹时代的九州,并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与后世的州不同,只是大致的地区称呼。《说文解字》中,记载“水中可居曰州”。大意上,是指古人习惯居住在靠近水边的地方,以州代表居住区域。
禹贡九州图_图
战国时人所作的《吕氏春秋》,对九州的地理位置,大致有了说明。河、汉之间为豫州,两河之间为冀州,河、济之间为兖州,东方为青州,泗上为徐州,东南为扬州,南方为荆州,西方为雍州,北方为幽州。从这里看出,九州是依据主要河流、东南西北方向来划定的。
上古时代的九州,是根据河流、四方划定的居民居住区域,九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限,也没有设置专门管理一州的官职,因此,此时的州只是地理区域上的称呼,并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
西周之时分封诸侯,神州大地上建立起一个个诸侯国,于是人们便用国来称呼地方。战国时出现郡、县这种正式的行政区划,郡设郡守,县设令长。秦统一六国时,将郡县制推广到全国。此时大家便直接用某某郡、某某县作为地名,州则不太使用了。
西汉时期兖州、青州、徐州、豫州刺史部_图
02从监察区到行政区划
到了西汉武帝时期,州这一古老的地区称呼,又重新登上历史舞台。汉武帝为了加强地方控制,于元封五年(公元前106年),在全国除京畿之外的地区,划分了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十三州部。
此时的十三州,是指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凉州、益州、幽州、并州、朔方、交趾。每个州部设刺史一人,职责是“以六条问事”,其中五条是针对监察郡守、尉、王国相,另一条针对监督地方豪强。
刺史没有固定的治所(办公地点),是作为中央的派出官,定期监察地方,汇报给中央。州也不是正式的行政区划,而是监察区。
东汉时沿袭了州刺史制度,作了一些局部调整,把朔方并入并州,交趾改称交州,又将司隶改称司州。刺史的权力比西汉时扩大了一点,有了地方选举劾奏权。
东汉十三州地图_图
到了东汉中后期,刺史逐渐获得了地方行,有了固定治所州由此成为正式的行政区划。黄巾之乱后,刺史又获得了领兵权,部分重要州的刺史改称“州牧”。又增加了雍州,汉末时总计十四州。
三国时十四州沿袭东汉,部分州的治所、下辖郡县范围发生变化。西晋时统一全国,又增加了几个州,合计十九州。东晋和南北朝时期,各个林立。有些,所辖地区,只有几个郡,为了提高官员的官阶,便将原来的一个州划分为好几个州,这样可以多安置几个刺史。
东晋时,为了安置北方来的侨人,朝廷又新设了很多侨州,如南徐州、南兖州等。于是,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州的数量迅速增加,而且,各个更迭频繁,设立的州郡县名目不一,行政区划十分混乱,层次和机构都过多。
隋代分郡图_图
03从郡县制到州县制
这种情况一直到隋朝统一时发生了改变。公元583年,隋文帝考虑到州的数量过多,有些州甚至比郡的范围还小,于是下令“罢天下诸郡”。取消了郡的建制,把东汉以来州郡县三级变成了州县两级,又合并了一些州县,使行政区划更加合理。
延续了800多年的郡县制从此退出历史舞台,开始实行州县制。州下面直接辖县,此时州的地位下降,州刺史相当于原来的郡太守,大部分州刺史只能治民,没有军权。隋炀帝一度又将州改回为郡,但唐初又改回州县制。
唐太宗为了加强地方控制,又在全国划分了10道,设置按察使来监督道内各州刺史、县令。这有点类似于汉武帝设州部,道只是监察区,并非正式的行政区划。
唐代15道图_图
宋朝基本上沿袭唐朝州县制,不过宋时州刺史,虽仍有这一官职,但并不是一州真正的长官。此时州的长官,是采用宋特有的差遣系统,“知某州事”,例如庐州的长官,称为“知庐州事”,简称就叫知州。一州除了知州,还有通判,用以监督知州工作。
宋朝与州同级的区划还有府、军、监。其中府主要设在要地,如东京开封府,北京大名府等。在后来,府的数量增加,地位也逐渐提高,越来越多的州被改成府。此外,宋也效仿唐朝设立大监察区,称为“路”,一路辖数州,但路只是中央派出机构,并非地方一级政府。
唐宋之时,可以称之为天下遍州,州作为正式的行政区划遍布于全国各地。在今天城市中带州的名称,大部分都能在唐宋时见到。
元代分省图_图
04融入地名的州
宋朝之后,州作为行政区划,地位和数量均在不断下降。元朝时行政区划分五级,行省、路、府、州、县。州从原来的地方一级行政区划降至第四级,仅比县高。
到了明清时,地方行政等级,变成了省、府、县三级,府彻底取代了州,成为县之上的行政区划。只有部分特殊地区,才保留了州,剩下数量不多的州,分为直隶州和散州两种。直隶州直属于省,散州则和县一样属于府。
明清的州,尽管不再作为普遍的行政区划,但州这一古老的名称却被沿用下来,深深地印入老百姓的脑中,成为地名的一部分。很多府的命名中都带了州这个字,比如扬州府、徽州府、登州府等。
以上,州的名称可追溯到大禹时期,最初只是地理区域称呼,西汉时成为监察区,东汉时成为郡县之上的正式行政区划,隋朝时成为县之上普遍的行政区划,宋元时地位下降,到了明清时失去普遍行政区划的地位,但州的名称融入到地名之中,很多带州的地名一直沿用到今天。
文:城郊牧笛声
参考文献:《国史概要》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唯”、“惟”和“维”的区别是什么?
“唯”、“惟”和“维”的区别是什么?
惟:
《说文解字》:“惟,凡思也。从心、隹声。”。
《说文解字》:“心,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象形。”。犹土藏精神在身之中之形象者是心字之范式。
《说文解字》:“隹,鸟之短尾总名也。象形。”鸟之短尾总名是隹字之范式。
心、隹两范式叠加:犹凡心思归于总而发于一者是惟字之范式。
唯:
《说文解字》:“唯,诺也。从口隹声。”。
《说文解字》:“口,人所以言食也。象形。”。犹人所以言所以食之通道门禁者是口字之范式。
口、隹两范式叠加。犹凡言归于总而发于一者是唯字之范式。
维:
《说文解字》:“维,车盖维也。从糸、隹声。”。
《说文解字》:“糸,细丝也。象束丝之形。凡糸之属皆从糸。”犹细丝能束之成线者是糸字之范式。
糸、隹两范式叠加:犹凡糸归于总而发于一者是维字之范式。
惟是犹凡心思归于总而发于一者。
唯是犹凡言归于总而发于一者。
维是犹凡糸归于总而发于一者。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