跺的意思(撤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

未及挽留 2023-08-11 16:02:01 网友分享

「2023一轮复习」文学类文本:散文理解重要词语含义

【考情简述】

本考点是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这一考点每年在不同试卷中会有不同程度的考查。一般地说,高考试题考查词语的含义,往往不是词典中所诠释的“规范”意思,而是在文章中的具体的含义。所谓“重要词语”是就词语在文中的地位和作用相比较而言的。理解词语的含义,要以基本义为基础,参照其他义项,再结合语境揣摩,这是理解的基本要求。

【必备知识】

高考考查的“词语”具体说来主要是以下几种:

(1)体现作者情感态度或主旨的词语。有些词语在文中有高度概括力,或显示事物差异,或感情倾向特别强烈。有的词语与全文核心内容或与文章局部主要内容密切相关。

(2)运用修辞和写作方法的词语。这样的词语多出现在运用象征、借物喻人、双关等写作方法的文章中。

(3)有特殊用法的词语。如贬义褒用、褒义贬用、大词小用、小词大用、词性活用等词语。

(4)具有特殊指代意义的词语。如远指、近指、不定指等词语。

(5)表情达意方面非常出色的词语。如在特定语境中的动词、名词、形容词、叠词等词语。

【设问方式】

(1)(2021北京卷)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心灵的呼吸》牛汉)

(2)(2017全国卷I)结合全文,说明文中“窗子”的含意。(《窗子以外》林徽因)

(3)(2015江苏卷)请结合文章内容,说明第⑤段中“孱弱”的含意。(《比邻而居》王安忆)

(4)(2014湖南卷)综观全文,简析文中加点词“篡改”的内涵。(《粮食》学群)

【解题思路】

1.审清题干

这类题目的题干中往往有“说明”“赏析”“简析”等提示动词和“含意”“词语”“内涵”等表答题方向的名词。

2.解题思路

(1)“三看”巧解文中词语。

一看词语本身:看其词性,看其自身意义,看其有无修辞,看短语组成。

二看上下语境:看其在句中的搭配成分,看其出现在段中、文中的位置和次数,看其上下文有无提示。

三看动态语境:看词语因比喻、反语、借代等修辞手法而产生的临时新义,看词语在语境中作远距离的引申而产生的新义。

(2)“四联"透析句子词语。

一联:联系词语所在的句子内容,联系词语的上下语境,在句中解词,词不离句。

二联:联系散文标题和主题,联系作者的情感倾向揣测词语含义。

三联:联系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写作意图等。

四联:联系语句所用的修辞手法、描写手法、表现手法等。

3.规范答题

理解词语含义=手法十内容(词语意思,词语所写内容)+效果(情感、形象、主旨)。即词语采用……手法,写出模板了……内容,表达了……情感(主旨),或写出了人物(景物)……特点。

典型例题

【题目】

(2022山东宁阳县一中高三二模)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每一个故乡都在消逝

王开岭

(1)在《城市的世界》中,作者安东尼·奥罗姆说了一件事:帕特丽夏和儿时的邻居惊闻老房子即将拆除,立即动身,千里迢迢去看一眼曾生活的地方。他感叹道,“对我们这些局外人而言,那房子不过一种有形的物体罢了,但对于他们,却是人生的一部分。”

(2)如果说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只能指认和珍藏一个故乡,且故乡信息又是各自独立、不可混淆的,那么,面对千篇一律、形同神似的一千个城市,我们还有使用“故乡”词的勇气和依据吗?我们还有抒情的可能和心灵基础吗?

(3)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

(4)“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它是有容颜和记忆能量、有年轮和光阴故事的,它需要视觉凭证,需要岁月依据,需要细节支撑,哪怕蛛丝马迹,哪怕一井一石一树……否则,一个游子何以与眼前的景象相认?何以肯定此即梦牵魂绕的旧影?此即将自己收藏童年、见证青春的地方?当眼前事物与记忆完全不符,当往事的青苔被抹干净,当没有一样东西提醒你曾与之耳鬓厮磨、朝夕相处……它还能让你激动吗?还有人生地点的意义吗?

(5)就像北京的车站名,你若以为它们都代表“地点”并试图消费其实体,即大错特错了:“公主坟”其实无坟,“九棵树”其实无树,“苹果园”其实无园,“隆福寺”其实无寺……

(6)“地址”或许和“地点”重合,比如“前门大街",但它本身不等于地点,只第征方位、坐标和地理路线。而地点是个生活空间,是个有根、有物象、有丰富内涵的信息体,它繁殖记忆与情感,承载着人生活动和岁月内容。比如你说“什刹海”“南锣鼓巷”“鲁迅故居”,即活生生的地点,去了便会收获你想要的东西。再比如传说中的“香格里拉”,即是个被精神命名的地点,而非地址——即使你永远无法抵达、只能诗意消费,也不影响其存在和意义。

(7)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地址仅仅被用以指示与寻找,地点则用来生活和体验。

(8)安东尼·奥罗姆是美国社会学家,他有个重大发现:现代城市太偏爱“空间”却漠视“地点”。在他看来,地点是个正在消失的概念,但它担负着“定义我们生存状态”的使命。“地点是人类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发生地。没有地点,人类就不存在。”

(9)其实,“故乡”的全部含义,都将落实在“地点”和它养育的内容上。简言之,“故乡”的文化任务,即演示“一方水土一方人”之逻辑,即探究一个人的身世和成长,即追溯他那些重要的生命特征和精神基因之来源、之出处。若抛开此任务,“故乡”将虚脱成一记空词、一朵谎花。

(10)当一位长辈说自个儿是北京人时,脑海里浮动的一定是由老胡同、四合院、五月槐花、前门吆喝、六必居酱菜、月盛斋羊肉、小肠陈卤煮、王致和臭豆腐……组合成的整套记忆。或者说,是京城喂养出的那套热气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今天,当一个青年自称北京人时,他指的一定是户籍和身份证,联想的也不外乎“房屋”“产权”“住址”等信息。

(11)前者在深情地表白故乡和生壤,把身世和生涯溶化在了“北京”这一地点里。后者声称的乃制度身份、法定资格和证书持有权,不含感情元素和精神成分。

(12)面对无限放大和变奏、一刻也不消停的城市,谁还敢自称其主?

(13)由于它极不稳定,容颜时时变幻,布局任意涂改,无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供人体味,一切皆暂时、偶然,沉淀不下故事——于是你记不住它,产生不了依赖和深厚情怀。总之,它不再承载光阴的纪念性,不再对你的成长记忆负责,不再有记录你身世的功能。没人再能如数家珍地描叙和盘点它,没人再能成为名副其实的“老人”。

(14)吹灯拔蜡的扫荡芟除,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

(15)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更弦易供。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每个人都应赶紧回故乡看看,赶在它整容、毁容或下葬之前。当然还有个选择:永远不回故乡,不去目睹它的死。

(16)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个时代,不变的东西太少了,慢的东西太少了,我们头也不回地疾行,而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无踪。

(17)我们唱了一路的歌,却发现无词无曲。

(18)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

(《中国青年》)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标题《每个故乡都在消逝》的含义是每个故乡都因现代化改造而失去它原有风格、原有记忆和原有容颜,从而变得雷同的现实,和原有容颜,从而变得雷同的现实,警醒人们共同面对这个悲剧,呼吁留住故乡,留住根。

B.今天人们对故乡的认识已经发生根本的本化,故乡不再是活的地点,而是死的地址。故乡不再是那热腾腾的生活体系和价值观,而是户籍跟身份证。

C.作为一篇文化散文,作者在文中列举了很多北京的文化符号,例如地名、风物等,既支撑了自己的观点,也赋予了文章浓郁的地域特点和生活气息。

D.文章既有理性的光芒,又倾注了作者大量的生活体悟;既有批判和反思,又有感伤与企盼。对情感和精神世界的执着守望,是本文的写作旨归

2.下列对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当人们把故乡指向户籍和身份证,由故乡联想到的仅有“房屋”“产权”“住宅”等信息时,“每个故乡都在消逝”的论断似乎成了无可辩驳的事实。

B.故乡的变幻和涂改,缺少相对牢固和永久的元素,也就不能使人们产生依赖感和深厚情怀。这里作者使用排比的修辞手法,表达对故乡消逝的哀痛之情。

C.文中多处运用对比,地址和地点的对比,空间和地点的对比,老人和年轻人关于“故乡”理解的对比,留给读者无尽的反思空间。

D.我们走了很远很远,却忘了为何出发。表达了作者回乡的渴望,找寻哪些地点和路标,要为故乡唱一首有词有曲的赞歌。

3.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中“整容”“毁容”“下葬”三个词的含义?结合文本简要分析。

4.第(8)段在全文中作用是什么?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答案】

1.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内容的鉴赏能力。B.“今天人们对故乡的认识已经发生根本的变化,故乡不再是活的地点,而是死的地址”曲解文意。第四段说“‘故乡’,不仅仅是个地址和空间”,所以并不能完全否定地点的指示作用。

2.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及艺术特色的理解与分析能力。D.“要为故乡唱一首有词有曲的赞歌”错。文章没有体现要为故乡唱赞歌。通过标题《每个故乡都在消逝》以及作者的描述可知,文章更多的是表达对故乡消逝的哀痛与无奈之情。

3.①“整容”是指在构建城市化宏图的背景下,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②“毁容”是指故乡独有的东西被破坏,是文化上的失守。③“下葬”是指故乡真正的沦陷和消逝,无法找寻。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整容”指故乡的整容----城市化背景下故乡的改变。结合原文“千篇一律、形同神似”“每个故乡都在沦陷,每个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无边无际的大城宏图,千篇一律的整容模板”等词句,可知“整容”是指在构建城市化宏图的背景下,千篇一律的城市建设。所有的城市都变得一样美观、一种模样,是外观上的美化。

“毁容”也是说故乡毁了容,本色全失。结合原文“故乡都因整容而毁容”“无数‘地点’在失守,被更弦易帜。无数‘故乡’在沦陷,被连根拔起”等词句,可知故乡已面目全非,失了本色。“没有故乡,没有身世,人何以确认自己是谁、属于谁?没有地点,没有路标,人如何称从哪里来、到哪里去?……”人们因故乡的失却本色而陷入迷茫,迷失自我。由此可知,故乡独有的情感记忆、生活体系、价值观念、文化属性被破坏,是文化上的失守。是为“毁容”。

“下葬”,因死亡而埋葬。这里说故乡,也即故乡在“整容”“毁容”后,故乡的形态被破坏之后,“身后的脚印、村庄、影子,早已无踪”,“无数的地点失守”,文化又被“连根拔起”,故乡就会真正的沦陷和消逝,无法找寻。

4.①结构上:承上启下,使文章过渡自然。②内容上:诠释了“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的论断,证明了地点的重要性。③表达了作者对地点担负的使命的认同,呼吁人们应该重视“地点”的重要意义。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重要段落的作用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要从内容、结构、主旨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构上:本段写“地点是个正在消失的概念,但它担负着‘定义我们生存状态’的使命。‘地点是人类活动最重要、最基本的发生地。没有地点,人类就不存在’”,承接上文“地点”的重要性的内容,引起下文“故乡”作为“地点”的重大意义。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使文章过渡自然。

内容上:本段写了“安东尼•奥罗姆是美国社会学家,他有个重大发现:现代城市太偏爱‘空间’却漠视‘地点’”,作者借用美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奥罗姆的重大发现,诠释了“地址是死的,地点是活的”的论断,证明了地点的重要性,也引发后文对故乡消逝的思考,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主旨上:作者对这段话的引用及分析,表达了作者对地点担负着“定义我们生存状态”使命的认同,呼吁人们应该重视“地点”的重要意义,照应了文章主旨。

【对点练习】

【题目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三月惊蛰春始开

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薰梅、染柳、催桃,土地变得松软了,冬眠昆虫蠢蠢欲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

在这个时候,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或阴阴晴晴,或细雨蒙蒙,水汽的悄然升腾驱散了料峭轻寒,小草为大地铺展了浅浅绿意,一种清新、温润的气息在四周弥漫,让徜徉其中的你,感觉浑身通泰甚至有些许迷醉。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然而“冻雷惊笋欲抽芽”,地下的植物已被唤醒。这一切无不表明,“春到人间草木知”。

在江南水乡,“天开地辟转鸿钧”,万千条抽芽的柳枝经微微春风的吹拂,越发轻盈柔美,一片片鲜绿从芦苇丛的枯枝败叶中蹿出来,贴地而长的荠菜、马兰头、艾草、泥胡菜,仿佛一个个玲珑的乡村女孩,争相点缀着千里沃野。

此时,行走于园林绿化带或杂草丛生之地,还得提防害虫的侵袭。在江浙的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人们把随带的扫帚插到田间地头,以示驱除虫害保护庄稼之意;或者在自家墙基、畜栏、厕坑等处撒上石灰末,在果树下洒上石灰水,等等。记得少儿时代常听家母念叨:“金(惊)蛰银蛰,人吃狗食。刚出洞的蛇虫百脚是顶顶毒的!你可要当心哪!”

那时候,我们全家居住在一座墙院里,步出后门即是与菜园相连的一个池塘。原本静静的水面,到了惊蛰,就会稀稀落落地响起蛙鸣,轻轻的,听起来像在敲着蒙布的小鼓。深潜水底的鱼儿,偶尔也会浮游上来,一甩尾巴又不见了踪影。耕耘菜园,铁耙翻起的蜂窝状泥块上,能看到好多条蚯蚓像幼鳝一样激烈地蹿跳。公鸡打鸣似乎也不择时间了,冷不丁会拍动双翅啼叫起来,跃跃欲飞。在隐蔽的墙脚边,还可发现蛇不知什么时候蜕下的皮,软不拉耷的一条,孩子们见了惊得大呼小叫。万物跃动争早春的态势正在生动地上演着。

向来靠土地吃饭的农家,诚然不会在这晴雨交替的时光只顾陶醉于人间春色而坐失耕种的良机。在长三角地区,此时已是一派“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光景了。广播喇叭里播放的全国“两会”新闻,和着犁田机器的轰鸣声、农人《在希望的田野上》的小曲声,已经在田地里喧腾起来,到处充满着一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气象。小麦大多已经拔节,青青油菜即将开花,禾苗茵茵似绿色锦缎,一爿一爿,在艳阳的映射下鲜亮夺目。农谚道,“九尽杨花开,农活一齐来”“到了惊蛰节,锄头不得歇”。此时,施肥、培土、适时灌溉对于农作物的长势是十分关键的,而同样不能有丝毫疏忽的还有对秧田防寒措施的落实到位。如能不失时机地把握好这些环节,加之风调雨顺,农家期盼的好收成就不会是梦。

今年惊蛰,虽然还没有百花争艳,没有燕舞莺歌,但它是春天的使者,引领人们去捕捉春的诗意,理解生物的奥秘和“一年之计在于春”的意义,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蓝图。

(取材于雨辰的同名散文)

1.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天色如孩童变化无常的脸 变化无常:事物经常变化没有规律性

B.在某些地区,春的步履姗姗来迟 姗姗来迟:走得缓慢从容

C.到处充满着一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气象 撸起袖子加油干:写出农人辛苦劳作的情状

D.如能不失时机地把握好这些环节 不失时机:办事抓住适宜的时间和有利的机会

2.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引用农谚,如“一派‘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光景”增加了文章的传统文化韵味和乡土气息。

B.作者描写江浙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不但表现了初春农家的生活习俗和情趣,还寄寓了远离害虫侵袭的厚望。

C.作者认为,要想取得好的收成,不失时机地施肥、培土和灌溉是十分关键的,同时,风调雨顺也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D.本文运用饱蘸的笔墨,勾勒了一幅生机勃发的早春图画,启示人们抓住春的机遇,描绘新时代美丽乡村的宏伟蓝图。

3.结合上下文,分别赏析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的妙处。

①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薰梅、染柳、催桃。

②小麦大多已经拔节,青青油菜即将开花,禾苗茵茵似绿色锦缎,一爿一爿,在艳阳的映射下鲜亮夺目。

4.文章标题为“三月惊蛰春始开”,其“春始开”在文中有什么突出表现?请结合作品简要回答。

【题目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蒙古长调

①头一回听蒙古长调的人,听到了辽阔悠远,觉得它与生成环境——草原有关。此说不尽然,我去过很多草原,从新疆到新西兰的草原、南部德国的草原,那里没有长调。在长调里面,民族,也就是人所承载的心灵的传统,对音乐的生成意义更大,更坚定。蒙古长调首先是蒙古的,然后才是草原的音乐样式。

②蒙古,这个词的含义超出了它民族学的内涵。历史上,蒙古意味着强悍、征服、北方等飙驰欧亚的标签;性格上,蒙古意味着豪放;地域上,蒙古涵盖着辽阔;音乐上,蒙古意味着长调。

③按照没脑筋的社会学解释,蒙古特质发乎音乐应该气势干云山崩地裂乃至咆哮。刚好相反,长调捧拾着无限的柔情——不光长调,蒙古族音乐均如此。马头琴声与长调惊人的相似。在其他音乐样式里,柔情在诉说男女私情,而长调的柔情覆盖广阔——父母、马、天空和山、草场、河水与爱情都是歌声覆盖的对象。用歌声表达纯真柔情,它一定很“小”,像人们寻找落在草丛里的珍珠;它一定“轻”,像担心雨滴砸坏初放的花朵;它一定是心声而非公共语言,不可能磅礴奔放。

④你如果去草原听长调,看到歌声的背景是晴空低垂的云朵,是天底下模糊柔和的山峦,是看上去静止却时时吃草移动的羊群,才大悟,长调正是蒙古人生活的引子或铺垫,是一个大场面或大高潮的开始。太阳升起来,羊群去山后的草场,马群到河边饮水不都是生生不息的大场面吗?长调对此铺垫得逶迤不尽。人们说,听过长调余音绕梁,心里无法收束,没听够或没听完,这正是长调的魅力。长调的美学原则不在总结升华一个道理,它不“完”。不完结的旋律融化在草原宁静的生活和蒙古人的笑容里。别的歌,完都完在歌词中,向听者表示唱完了。长调怎么能唱完呢?它循环往复,可以不断唱下去。正像河水不断在流,不会停下来总结一下停下来不流。这种不以收束完结的歌唱态度和结构方法,表达了蒙古人在山川土地面前的生活态度:谦卑、尊重,源流相济。长调给草原生活镀上一层琥珀的光泽,告诉苍天,人们对生活的感激。牧民们清楚,苍天听歌听的不是歌词,甚至不挑剔旋律性,听的是演唱人的态度。在草原唱歌,面对缓缓移动的河水和云彩,宜悠长而不必短促。如果唱一首节奏鲜明的歌曲,唱时有点儿不好意思,跺板没理由,终止也没理由。河水和云彩都没停,你的歌声怎么停了呢?而长调的起始和终结都像云彩一样来去合宜,歌曲的结尾如同融化在天地之间,被草木吸收。

⑤长调所抒发的情感,一言以蔽之曰:珍惜。演唱长调,如同牧民以口唇吹欲燃未燃之火,气流和绸子般的火一起跳跃。长调像宽厚的手掌擦去暖屋玻璃窗上的哈气,露出屋外的蓝天和草绿色的土地。歌手只是大自然的模仿者,模仿草场上看不见的夏季风的呼吸,模仿云朵层层叠叠舒卷游移。他们的心情是母亲低头看婴儿,母驼给驼羔哺乳的心情,和金戈铁马的铿锵大不同。文化的生成比我们想象得更为复杂,听长调听出的是蒙古族人绿缎子一样柔软的心肠。一个蒙古词汇“诺日古拉”常常用来形容长调,它的本义是折叠,也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唱法,这种唱法像草原、水波起伏一样柔美。长调在牧民心里是“诺日古拉”的礼物,献给祖先和生养他们的环境。

⑥歌唱的人在唱长调之前的姿态如准备攀登一座山,双脚分开,双臂环张,用胸膛抵住前方。上山的人开始上山了,牧民们从来不企图征服山,而恳求山接纳自己,歌者在山上置身峰回路转的长调之中。正因为这样,他们抒发的不是豪情而是柔情。一般说,真诚多柔情,机器才产生豪情。

⑦歌者攀登长调的大山,伸手寻找石缝里的珠宝。这一种歌唱让他们目极天际,心驰神往。长调歌手演唱时身体不动,而旋律上下翻飞,云迸雾绕。这一状态,刚好可以形容歌者的气息变化。他们演唱时不仅是真假声变幻莫测,还有把自己变成一个大共鸣箱和一支合唱队的企图。长调歌手从高音突降到中音部时,他的发音正做出合唱的效果,不仅气息贯通,还有腹胸头腔一并共鸣的试验。如此,听长调如目睹山峦,一山连着一山,没有休止符,也找不到换气的气口,如同河水没有缺口一样。

⑧演唱结束,牧区的歌手像从云层突然滑落到地面,腼腆而惶恐,好像不知自己唱了什么。这样的惶恐感动人。哪一个民族的人面对自己的好东西不惶恐?为别人打开一个装满珠宝的宝箱时,有惶有恐有虔诚,此乃为珍惜,否则他们便不会去折叠与收藏——诺日古拉,把它收藏在世世代代的记忆里。

⑨有人问我,蒙古歌听上去除了辽阔,还有忧伤,这是为什么?我答:如果去问唱歌的人,歌中为什么忧伤?他也回答不出来。歌声就是这样被传下来的。那么,祖先在唱这首歌的时候,试图让后辈记忆什么呢?一定是让草原在长生天的庇佑下碧绿如昔。如今河水断流、草场沙化,这些从来没有过的悲剧已经在草原上演,开矿、建设和操练正在毁灭长调的故乡——锡林郭勒的草原,人们怎么会不悲伤呢?牧马人失去草原,到城里的饭店给食客唱歌,长调离灭亡的日子已经不远了。除非草原上青草无边,而不是矿车无边。牛羊成群,鲜花遍地开放,长调才有世世代代可以歌唱的对象。

(取材于鲍尔吉·原野同名散文)

1.下列关于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飙驰,指像暴风一样疾驰。“飙驰”“飙升”“飙涨”三词中的“飙”意思一样。

B.“气势干云”中的“干”与“外强中干”“乳臭未干”中的“干”意思都不一样。

C.“逶迤不尽”中的“逶迤”与“(宝钗)说着便逶迤往潇湘馆来”中的“逶迤”意思相同。

D.一言以蔽之,这个成语出自《论语》中“《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

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传神的语言,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生动地写出了长调的特点。

B.在作者看来,蒙古长调的柔情与蒙古的地域历史、蒙古族的性格特点并没有关联。

C.长调歌手只是大自然的模仿者,这是因为他们对大自然满怀着敬畏,不敢逾越。

D.蒙古长调中之所以有忧伤,是祖先预感到草原河水断流、草场沙化的悲剧会发生。

3.为什么蒙古牧民会用“诺日古拉”形容长调?

4.文章⑥⑦两段,作者描述了歌者歌唱长调时的状态。请简要概述。

【答案】

一、1.C【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词语在句子中的含义的能力。这类题考核的是词语的语境义,要根据语境进行分析。C项,“撸起袖子加油干”是放开步伐努力前行的意思,不是强调辛苦。

2.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B项,“寄寓了远离害虫侵袭的厚望”无中生有,原文是“在江浙的某些地区,惊蛰到来之际有除虫习俗,人们把随带的扫帚插到田间地头,以示驱除虫害保护庄稼之意”。

3.示例:(1)“薰梅、染柳、催桃”三词排比,化静为动,赋予“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以人的功力,为展示万物复苏的季节作了很好的铺垫。(2)一爿,数量词,可以指一块田地。这里指田地里一片片像绿色锦缎的禾苗,数量词叠用,突出了禾苗生机盎然、长势喜人的视觉效果。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语言的能力。赏析句子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抓住关键词语,联系上下文理解句意。(2)指出手法,分析句子。(3)根据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揣摩作者的写作目的理解句子含义和作用。

①句鉴赏词语,可从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分析。“薰、染、催”三个动词,这里用来写“季风”,采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大自然的复苏,与“春风又绿江南岸”异曲同工。

②句鉴赏句子,可从用词特色、句式特点、意境特点等角度分析。“一爿”,数量词,在这里指一块块田地。“一爿一爿”数量词叠用,描绘出田地里一片片像绿色锦缎的禾苗生机盎然、长势喜人。

4.①大自然中的一切生物都在蠢蠢而动,拉开了生机勃发的序幕。植物抽芽,动物跃动,表现出争早春的态势。②农家不失时机地开始耕作。到处充满着一派撸起袖子加油干的新气象。

【解析】本题考查梳理思路、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解答这类题首先粗读全文,重点阅读相关段落,然后根据题干要求,筛选出相关信息,并归纳概括,分点作答。

由第一段“当蓄势已久的第一声闪雷划破早春的夜空,悠荡于旷野中的那一阵阵季风便日渐和畅起来,薰梅、染柳、催桃,土地变得松软了,冬眠昆虫蠢蠢欲动,‘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惊蛰,好似一个万物复苏的动员令,天地之间的浩瀚生机突然勃发,春天也由此拉开了序幕”可以概括出第一点;由“在长三角地区,此时已是一派‘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之光景了”“此时,施肥、培土、适时灌溉对于农作物的长势是十分关键的,而同样不能有丝毫疏忽的还有对秧田防寒措施的落实到位”等句子可以概括出第二点。

二、1.C【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一是注意平时积累,二是一定要结合语境来理解,不可孤立地解释词语的表面意思。C项,逶迤,本意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蜿蜒曲折,文章中的“逶迤”形容长调歌声婉转,而《红楼梦》中的“逶迤”则形容曲折走来的样子,两个“逶迤”意思不同。

2.A【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理解及艺术特色分析鉴赏的能力。此类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形象(包括人物形象、物象和景物特点)分析,思想情感赏析,表现手法的分析等。B项,“蒙古长调的柔情与蒙古的地域历史、蒙古族的性格特点并没有关联”错误,文章第①段“蒙古长调首先是蒙古的”,第②段又说“蒙古,这个词的含义超出了它民族学的内涵。历史上,蒙古意味着强悍、征服、北方等飙驰欧亚的标签;性格上,蒙古意味着豪放;地域上,蒙古涵盖着辽阔;音乐上,蒙古意味着长调”,从这两句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蒙古长调的柔情与蒙古的地域历史、蒙古族的性格特点是有关联的;C项,“不敢逾越”错误,原文“歌手只是大自然的模仿者,模仿草场上看不见的夏季风的呼吸,模仿云朵层层叠叠舒卷游移”,但选项后半部分是根据文章的合理推断,但其中“不敢”一词用得过于绝对;D项,“是祖先预感到草原河水断流、草场沙化的悲剧会发生”错误,文章最后一段“试图让后辈记忆什么呢?一定是让草原在长生天的庇佑下碧绿如昔”,祖先并没有预感到具体的悲剧情况,只是希望草原可以永葆绿色与美丽。

3.①“诺日古拉”的本义是折叠,也是一种充满柔情的唱法。②用诺日古拉来形容长调体现了其循环往复,不以收束为完结,以及柔情无限的特点。③“折叠”是为了收藏,长调抒发的是珍惜的情感,用诺日古拉来形容长调,表达了蒙古牧民对长调的珍重与热爱。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意和文本的概括与归纳的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选文的行文思路,再找出文段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诺日古拉”在文中第⑤段开始出现,“它的本义是折叠,也是一种富有特色的唱法,这种唱法像草原、水波起伏一样柔美”,这句话中写明了“诺日古拉”的本义,并说明了长调中充满了柔美,像草原和水波一样源源不断,没有尽头;文章第⑧段“为别人打开一个装满珠宝的宝箱时,有惶有恐有虔诚,此乃为珍惜,否则他们便不会去折叠与收藏——诺日古拉”,蒙古牧民用折叠与收藏的意义表达自己对长调的珍惜;第⑤段“长调所抒发的情感,一言以蔽之曰:珍惜”,牧民对长调的珍惜也暗合了长调抒发的情感。

4.①作者用类比,把歌者唱长调比为登山。②先写歌者唱长调起始阶段时谦卑的歌唱态度,恳求山接纳自己而表达柔情。③再写咏唱长调时歌者的投入陶醉,气息贯通,绵长不断。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概括与归纳的能力。解答时,先分析出对应段落的行文思路,再找出其中的关键句子加以概括即可。作者在第⑥段和第⑦段把唱长调的人类比喻成登山的人,文中介绍的歌者的状态分为开始唱和咏唱中两个阶段。“上山的人开始上山了,牧民们从来不企图征服山,而恳求山接纳自己,歌者在山上置身峰回路转的长调之中。正因为这样,他们抒发的不是豪情而是柔情”,歌者也是怀着谦逊的态度,恳求长调可以接纳自己,以便能抒发自己的真情和柔情。咏唱长调时,“长调歌手从高音突降到中音部时,他的发音正做出合唱的效果,不仅气息贯通,还有腹胸头腔一并共鸣的试验。如此,听长调如目睹山峦,一山连着一山,没有休止符,也找不到换气的气口,如同河水没有缺口一样”,作者着重描写歌者气息绵长、连贯的状态。

滴尕、推㧐、几咱……湖北话常用词汇,您会写吗(第五批)

○湖广渔夫·趣说方言○

“我的女婿一滴尕(嘎)”

图片来自网络

鸦雀子嘎几嘎,

老鸹子哇几哇,

人家的女婿多么大,

我的妈妈子哟,

我的女婿一滴尕。

说起他一嘀尕,

他人小鬼又大,

……

这是湖北有名的民歌《小女婿》里的歌词。

方言天天说,会说不会写。

今天,湖广渔夫与大家聊聊,滴尕(滴嘎)、推㧐(耸)、这咱(攒)、发泡等湖北话常用词汇的正确写法及来由。

图片来自网络

(一) 滴尕 dī-gǎ

滴尕dī-gǎ,就是数量很少,或特别小,即点点、丁点之意。人们常写为“滴咔”,或“低嘎”,不妥。

为什么应写为滴尕?切义切音。

据《新华大字典》,滴dī,字义之一,可比喻特别小的东西。“点滴”一词,形容零星微小。

尕gǎ(嘎字三声),本义小儿,方言常表示数量少。一尕尕、一点尕(一点点)。

从字音讲,ka与ga音相近。方言ka、ga两种发音都有。同字不同音,词汇尾音音变,是正常现象。

尕,会意字,直观、形象。上部“乃”,下部“小”。

还有一个表达小的字“奀”,《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只注音为en音。

但据《汉语大字典·大部》,奀,两个读音。广东方言奀ēn,表“瘦小”义。常用作人名。奀,方言也读dí,用来指物件小。

写成“奀尕”也是可以的。

有网友分析词汇来源,提出写为“滴卡”,从字义与读音,不太妥。

据资料,“滴尕”这个方言,古人曾造有专门的两个字,两个“小”分别不要右边点、左边点,如同“乒乓”。但这样的字,现代词典也好,电脑字库也好,均未收录。

(二)几咱zan

咱zan,表示时间,在这里读轻声,音似簪或攒。

这咱,是北方方言,但也是湖北方言口语。但湖北习惯用几、多。

这咱,或正咱——现在。

几咱?多咱?几么咱?——什么时候,几时。

“你多咱来的?”

“多咱”意即“什么时候” “几时”。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了“咱”字的时间含义,并解释:

“咱zan”,是“早晚”的合音。“你多早晚来的?”“多早晚”,读快了,就成了“多咱zan”。

“多早晚”,读快了,就成了“多咱zan”。

而“早晚”连用,表示“何时”,已有上千年历史。

元代初期文人刘壎写的《隐居通议·礼乐》——

“急呼其子曰:‘此曲兴自早晚?’对曰:‘顷来有之。’”

顷来——向来。

早晚——何时。“此曲兴自早晚”,即“何时流行此曲”。

而根据《百度汉语》,“多咱”,可写成“多昝”。昝音同攒,三声。

“昝”字有“日”,从湖北方言发音及汉字结构看,湖广渔夫认为,“多昝”表示时间更为合理。

但既然《现代汉语词典》上有规范,我们还是用“咱”,虽然这是个多音字,且字义不直观。

武汉话,正慢昝,几慢昝,只是语言音变现象。正慢昝——这么昝,几慢昝——几么昝。

(三)推㧐sǒng

㧐sǒng,音同耸、怂。方言字义是:推。《新华字典》收录有此字,不算生僻字。

推推㧐㧐,湖北方言常用词汇。

㧐,古文中的字义是挺起、挺立。身。如:杜甫《画鹰》:㧐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

㧐与推,意思有区别,不完全相同。

㧐,有推搡的意思,也引申为不断顶撞的动作,或不断摇动的动作。

(四)跩倒

在《湖北话常用词,您会写吗(第二批)》中,湖广渔夫讲了“蹲下”方言“跍ku倒”,引起网友热议。

网友说,“跍倒”也说“zhuai倒”,怎么写?

湖广渔夫认为,从现有字典词典看,与zhuai音,或juai音、zuai音对应的汉字没几个,只宜选用足字旁的“跩”字。

至于“拽”字,为多音字,且是提手旁,表达“蹲”意不妥。

跩,字典注音为zhuǎi,三声。但表达方言“蹲”,我们尽可读为一声zhuāi,或zuai。

跩zhuǎi,本义,指走路摇摆。在方言中,还有拿架子、摆谱的意思。

例句:他可跩了,请都请不动。

跩zhuāi一声,作为方言词义,为蹲下。但“跩”比“跍”含义丰富。

——歪。身体不好,站不稳,“跩下了”。(被动歪倒,不是主动蹲下。)

——躺。精神不好,跩在床上休息。

——待。我在广东跩了半个月。(无所事事,无奈。)跩在厨房做饭。

——缩。好冷,手冻跩了。(卷缩,麻木。)

(五) 跶dá倒

图片来自网络

跶dá,失足跌倒。湖北方言指摔跤。跶倒。

“你好好走,莫跶倒了。”

跶,还有坠落的意思。“他从床上跶下来了。”

跶组词——

蹦跶 bèng da:蹦跳,现多形容进行挣扎。

蹓跶 liū da:闲逛、散步。

(六)发泡pāo

泡,多音字,一声pāo,四声pào。

四声pào,即水泡、气泡、肥皂泡儿的泡,也是泡茶的泡。

重点说一声pāo,与方言有关。

泡pāo,一声——

义一,鼓起而松软的东西:肿眼泡,豆泡(豆腐泡儿)。面包很泡松。

方言词“发泡”。发泡,本指物体变松软了。这木料发泡了,不能用。

但用来评价人,意思是“撒泼,轻狂”。“你别发泡!”不能写为“发抛”。

方言词“泡皮”。泡皮,本义是泡松的木屑(刨皮),用来形容爱吹牛、爱讲大话的人,不稳重、不扎实人。泡皮也简称为“泡”。

“这个人蛮泡。”

不能写为“抛皮”,字义不符。

方言词“泡货”。泡货,指重量轻而体积大的东西,也指商品价值低。“尽是些泡货。”

泡pāo,还用于屎和尿的量词,取代了同音的“脬”字。

一泡尿。一泡屎。

湖北常见树,泡桐,泡念一声,不念四声。读一声,才切义。

发泡,溯源可能是古汉语“奅”字。奅,大也。——《说文》

奅pào,四声同“炮”。

含义有二:

1.说大话虚张声势。2.古时做炮弹用的石头。

粤方言称说大话的人为“大奅佬”。

但从湖北方言的发音、用字通俗及“泡”字字义来考虑,用“发泡”更为合理。

七) 㞞sónɡ

新字典、词典,简化字

㞞,音sónɡ(二声),无同音字。㞞,㞞包。

义一:的俗称。

义二:讥讽别人软弱无能。

武汉等地口头语,㞞,好㞞,㞞包。

“这人太㞞了。”

㞞包:窝囊,缩头缩尾,软弱无能。

还有认㞞、㞞人、㞞货等组词。

㞞,《现代汉语词典》《新华大字典》推荐为简化字“尸+从”,电脑字库打不出

(八)薅hāo

薅hāo,与蒿同音,耗字近音。

这是个南北通用的词汇。

释义:用手拔(草等)。或锄头锄草之意。

组词:薅草,薅锄,薅羊毛。

图片来自网络

过去农业社会,“薅草”是常用词,现在信息社会,“薅羊毛“成了网络热词。

薅羊毛,泛指各类商家面向大众推出优惠信息实为牟利的行为。

最后,简要复习一下湖广渔夫前文“湖北话常用字词”第三批中的字词。

59.冚kǎn。字义为盖着,引申为全部。赣语、白话、西南官话常用字。

60.㝩kǎng。西南官话,义“盖”。把锅㝩倒。也发音为kuǎng。

61.堕。音duò舵。有地方话把盖上说为“堕倒”。另,同音字“垛”,指堆放、码起。

62.厾。音dū(督),方言读dou二声。用手指或针尖、毛笔等轻点。

63.杵chǔ,湖北方言多念“qǔ”。杵本是舂米或捶衣服的棒子,也作动词用,意似“戳”。杵头杵脑。

64.扚dí。引、拉、扯、手掐。把绳子扚紧点。

65.搣。音miè(灭),基本字义是用手拔。但方言读三声miě,指掰开、折断的意思。

66.撇piě。“搣甘蔗”,是从中间折断,“撇甘蔗”是从根部折断。“撇”是向侧边用力。有网友提出用“擗”,但湖北不是这个发音。擗音pǐ,义“掰”。

撇含义很多。撇撇歪歪(这里撇读四声)。方言“打撇撇”,一指打水漂,另指儿童拍烟盒纸游戏。撇手腕——掰腕子。

钩沉乡愁民俗,聚焦城乡共荣

点“关注”,看湖广渔夫趣说杂谈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