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的意思和含义是什么(泰字取名的寓意和象征)

孤单的城 2023-12-01 02:02:01 网络

从历史和字形角度,理解国泰民安的“泰”是什么意思

国泰民安,对中华民族来说是一个庄重,甚至神圣的词语。历史上战乱太多,百姓无不渴望天下太平。

但是,这个泰字是什么意思,一直没有搞清楚。

百度百科上解释。“泰:太平”。

这就有点问题了,“太平”,其实就是“泰平”的简写,大家常说的“天下太平”本来写作“天下泰平”。我们不能用“泰”字来解释它自己。

所以,我们还是要找到泰本来的意思,来理解“国泰民安”

“泰”的本意,现有三种主流解释,

1、手滑。2、男人撒尿。3、妇女分娩。

是不是觉得有些不以劲?大家随口都能说出一些含“泰”的词语,国泰民安、否极泰来、天地交泰……没一个能跟这三种解释靠边。

我们先来看看,这三种错误解释是怎么来的。

这是已知“泰”字最早的写法:

对泰这个字的元素构成,大家都没有异议。

中间是水,水两边各有一手,其上有人。非常简单。

但是,对这个简单的构成,理解不同。

1、《说文解字》里说,人手有两水,滑也,就是手滑之意。

包含“泰”的众多词语均无“手滑”之意,于是有专家提出另一个意思:

2、两手间的水代表尿,人尿完了舒服了,于是“泰然”,泰就表示舒服之意。

当然也有专家认为第2种解释纯属搞笑,又专心思考,提出了第三种解释。

3、上面的人代表产妇,水代表羊水,两手代表接生婆的手。古是鬼门关,孩子生来下了,母子平安,自然是“泰”然。

问题是,这三种解释没有一个跟包含“泰”的众多词语靠边。

泰,在中华文明中是一个庄重甚至神圣的字。

封禅仪式必须在泰山举行!

上古天地人三皇,人皇又称为泰皇!

国泰民安、天下泰平、天地交泰、否极泰来……包含“泰”的词,必须庄重且有好的寓意。

那泰字该如何解释,才能和它的地位和用法匹配?

“泰”字出现的时间较早,留下的信息也不多,但是不多的信息,仍然可以推断出它本来的意思。

在“泰”字出现时,所有与“泰”有关的信息只有三个:

1、“泰”字最早只代表泰山,众多包含“泰”的词语、成语,都是后来才有的。

2、泰山最早不早泰山,而叫“岱”,岱山、岱宗、岱岳……都是指泰山。

《尚书》出现的时间很早,它记载的泰山,就叫“岱宗”。

3、泰山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作用,就是封禅,或者说祭天。

《史记》记载,“古时候封泰山禅梁父的有七十二家”。可见,从没有文字记载的时期,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就开始在泰山上封禅了。

把泰山的封禅传统,和泰山名称由“岱”变“泰”这三个信息串起来,泰山为何改名,“泰”字为何这样写,基本就清楚了:

相传上古无文字,人们都是结绳记事。黄帝一统天下后,命仓颉造字。

黄帝也曾登泰山封禅,这么重要的山,肯定得专门造个字。

于是仓颉就把这个字写作“岱”。

先看“岱”字的写法:

最左边是个弯腰屈膝的人,表示天下之人臣服;右边是一戈立于山上。

根据《史记》记载,黄帝之时,天下大乱,黄帝在阪泉打败炎帝,在涿鹿杀了蚩尤,又带兵讨伐四方,才一统天下,登顶泰山行封禅之礼。

此时,把封禅之山写为“岱”是非常贴切的,因为黄帝就是靠武力让天下臣服,才能登顶泰山封禅。

但是,“岱”写的好好的,为什么后来改为“泰”。

黄帝之后,天下基本安定,帝位采用禅让制,尧传舜、舜传禹,一派祥和……

但是,也有不和谐的声音。

《竹书纪年》记载“尧之末年,德衰,为舜所囚。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李白的诗《远别离》里也写“尧幽囚,舜野死”

……

可见上古的权力交替并不是那么和谐。

取得帝位的新领袖再去封禅,看到“岱”字会如何想?

我的帝位,是合理合法地禅让来的,并无刀兵之事,封禅之山上有戈,不妥。

那就给这座封禅之山改个名字吧。

第二天,负责文字的官员呈上“泰”字。

何意?

古时,人们逐水而居。黄河,古称河水;长江,古称江水……类似的还有汉水、淮水、渭水……

水两边有手高举,表示天下百姓一致举手拥护。

水和手上那个被拥上高位的大人,就是帝王您本人!

新帝说:很好,以后,封禅之山就命名为“泰”山。

所以,“泰”是为了命名封禅之山专门造的字,“泰”的本意,就是天下之人一致拥护新帝王。

天下之事,分合交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但是,这分分合合之间,就有数不清的战事,天下生灵涂炭,百姓遭殃。

等天下一统,重归和平时,新的统治者再次登顶泰山封禅。

于是,“泰”就有了天下安定之意。

后世有成语为证“国泰民安”、“天下泰平”。

泰半:你知道这两个字的意思吗?

《汉书·食货志上》:“至於始皇,遂誉并天下,内兴功作,外攘夷狄,收泰半之赋,发閭左之戍”。

“泰半”是我今天学到的词义,它的出处就是上述。

今天读到一本书,里面有泰半二字,很觉陌生,不仅是词义的不理解,还有对这两个单字组合的词组也觉模糊。

从读者的角度讲,一个单字可能有很多意义,但组合成词组,那就是词义了。

当然你不能在字典中找到词义,虽然那里有制造词义的原料,百度了泰半二字,由“泰”组合的词义还真不少。

泰式,泰适,泰安,泰西,泰奢,还有周易的否极泰来……由“泰”组合的词组都算是幸运词组。

泰半却并不在这些词组之中。

颜师古说:况周颐《惠风词话》卷三,元遣山《鹧鸪天》三十七闋,泰半晚年手笔。

可见,泰半也有大半,大多的含义。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骄\"和\"泰\"的含义及现实意义

作者:大黎

很多人都知道泰而不骄这个成语,却不知出自何处,其实这个成语出自《论语·子路》: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孔子以处世态度为切入点区分君子和小人,让人感觉角度新颖之余,也非常有借鉴意义。

现今社会,物欲横流,网络信息纷繁复杂,我们的生活被各种电子产品填满,通过各种社交软件就能了解世界风貌,彻底实现足不出户也能看世界。在享受种种便利之余,也让人们的心越来越浮躁,攀比、骄奢横行,而这正是孔子所批判的行为。

那么"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到底是什么意思?要理解这句话,首先要理解"骄"和"泰"的含义。

01"泰而不骄"的"骄"和"泰"是什么意思?

骄很好理解,指的是骄傲、骄奢、骄躁、骄横、骄纵等意思。比如说,有些人在取得小小成就或有过人之处时容易导致心理上骄傲自负,行为上骄奢放纵。

巧的是,泰也有骄奢、骄纵的意思。《大学》中的:是故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这句话的意思是做国君要有正确的途径,忠诚仁信会得到一切,骄奢放纵会失去一切。在这句话中泰和骄的意思差不多,都是骄纵、骄奢的意思。

但在泰而不骄中,孔子以"泰"和"骄"来区分君子和小人,显然呈对立的关系,那么它们的意思必然是相反的。在这里它理解为安详、通泰的意思。其实指的是心理上的一种平和、安然的状态。

展开了说,孔子的"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其实想表达君子心胸豁达、谦虚谨慎,内心平静祥和,认为一切是顺其自然的结果,不会因为一点小成就而骄纵自己,也不会因为成功而蔑视别人,更不会做无谓的攀比;而小人则相反,他们心胸狭窄,心思躁动,一点小成就就能让他们狂妄自大起来。

其实我认为也可以这样理解,"泰"表现的是一种对自己的信任,因为相信自己所以无论遇到好事还是不好的事都心态平和,"骄"是对自我的否认,因为患得患失,心里常常因为一些小事大起大落,有了些许成绩就巴不得闹得全天下皆知。

02"骄"的原因和现实影响

孔子口中的"泰而不骄"是一种极致状态,对于普通人的我们来说,要做到这种状态比较困难,毕竟虚荣心人人皆有,而复杂化、多元化的社会环境更容易影响人们的心态。且随着祖国越来越强大,人们的经济条件越来越好,生活品质也逐渐提高,人说"饱暖思淫欲,富贵生骄奢",攀比并不是空穴来风。

你说你的手机价值一万;

哎,好巧,我的也是!

你说你爸又给你买了一套房子;

哎呀,我婆婆刚转给我了一套别墅。

攀比的情节时常在我们的生活中上演,小到家庭环境中大到工作环境中,似乎是很难避免的情况。但人不会无缘无故地攀比,行为是思想外化的结果,攀比其实源于精神的空虚,而精神空虚的人需要找一个寄托支撑肉体,有的人便寄托于物欲和攀比。而执着于物欲和攀比的人,心态和行为必定是骄躁不安的。

不仅如此,"骄"还会影响你的人际关系。

人如果因为富贵便骄纵起来,或因自己的物质条件比别人丰富就自视高人一等而不懂相互尊重,这样的人只会被人厌弃,即使身边有所谓的朋友也会图利而不是义,而这恰恰就是孔子口中的小人。

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不就是形容为人"骄而不泰"所造成的结果吗?

03如何做到"泰而不骄"?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

"骄"使人厌弃,那么要如何做到泰而不骄呢?其实孔子他老人家已经给了我们答案。

据《论语•尧日》记载,子张问孔子:怎么做可以从政?孔子答道:遵从五美,屏除四恶,便可以从政。其中"泰而不骄"就是五美之一。孔子道:"君子无众寡,无大小,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

意思就是君子无论人的多少,事情的大小,都不轻慢,不就是通泰平和不骄傲吗?

我认为这里的"无众寡"可以理解为,君子对事对人都一视同仁,不会轻视地位低下的人,不以贫富论贵贱,真正做到平等看待众生。

而"无大小"不仅可以理解为事情的大小,还可以理解为系这件事的人的大小,不因为发生这件事的人的地位高低来看待事情的轻重缓急,不管是富人的事还是穷人的事,官员的事还是平民百姓的事,都一样重视,就做到了"泰而不骄"。

反躬自省,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做到了泰而不骄?不管答案如何,这应该成为我们攀登的目标。

04"泰而不骄"的现实意义

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这句话翻译为:君子安详坦然而不骄傲自大,小人骄傲自大而不安详坦然。

其实这句话讲的是一种心理状态的转变过程,当人不愁吃不愁穿,物欲得到满足的时候,就需要追求更高一层面,精神上的满足,对于现代人来说精神满足在很大程度上等于拥有热爱的事业。但现实不是童话,不是所有人都会幸运的拥有喜欢的工作,也不是所有人都找到了一生的目标,有的人甚至没有目标。

我有一个朋友就是这样,她说她没有目标,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感觉很迷茫,人生都没意义了。

一个人没有目标,碌碌无为,长此以往就容易陷入骄躁的状态,逐渐又"退行"到物欲的满足一层,而为了填补心灵的空虚,但凡发现自己有点长处就炫耀,如此给人的印象不佳,让比你优秀的人不屑与你结交,比你不如的人更讨厌你。

但是目标只是泰而不骄的基础,让一个人心态平稳的前提,想要达到泰而不骄的状态,是一个漫长摸索的过程,更是我们的人生目标。

参考:《论语论泰而不骄及其实现途径》裴丽

作者:大黎,更多精彩请关注我的账号“大黎说成长”。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