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的意思是什么(遥遥领先的意思是什么)

伸手挽明月 2023-06-13 21:01:44 网友分享

杜甫的朝谒诗毫无光彩?这首七律颔联比兴,堪称绝妙

现代诗人冯至先生在《杜甫传》中说道:“(杜甫侍奉皇帝时写的)唱和诗和朝谒诗在杜甫的诗集中毫无光彩……缺乏充实的内容。”

我认为这种说法有失偏颇,杜甫在皇帝身边任职,诗歌内容确实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束缚,可是他的爱国为民之心始终没有变过,这段时期的诗歌反而写得更加含蓄,如果不仔细品读,就很可能会产生误解。

比如他的这首《腊日》,很多人认为它只是一首歌功颂德的朝谒诗。

其实不然,这首诗深深地隐藏了杜甫的爱国为民之情,其关键在于颔联的比兴手法,堪称绝妙。

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

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

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这首诗理解起来不太难,我们先从表面来读一读。

腊八节,即古时的腊日

1、首联,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往年的腊日,天气寒冷,温暖还很遥远;但是今年的腊日,气候温暖,冰冻已经全消。

这两句非常简单,诗人运用了反衬手法,用往年腊日的寒冷反衬今年腊日的温暖。

值得一提的是,诗人反复用“腊日”和“年”这两个词,不仅没有累赘,反而有循环往复的音律美。

这种方法很实用,既直接产生了对比,又朗朗上口,韦应物、白居易都用过,这里不展开了。

杜甫这样起笔,还有更重要的作用,就是为了引出颔联的景物描写。

今年的腊日究竟如何温暖呢?

萱草花

2、颔联,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侵陵,同“侵凌”。这两句话的字面意思是:还有萱草正在侵凌雪色;有柳条泄露了春光已经来临的信息。

这两句乍一读,还以为只是倒装句,其实是互文手法,应该这样理解:绿色的萱草和柳条,不仅泄露了春光来临的信息,而且还侵凌了雪色。

颔联是对首联“冻全消”进行佐证,但是“漏泄”和“侵凌”两个词用得格外有神。

“漏泄”,体现出春光来临的悄然性。

“侵凌”,体现出春光取代雪色的必然性。

换句话说,温暖的春光悄悄地来了,它即将取代寒冷的雪色。

从表面上看,颔联运用了烘托的手法,以美景烘托出诗人的喜悦之情。

那么诗人为何而喜悦呢?

紫宸殿遗址

3、颈联,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纵酒,开怀畅饮;良夜,指美好的夜晚;紫宸朝,指在紫宸殿上朝,紫宸殿,是唐长安城大明宫中的第三大殿,是内朝殿堂,大臣能够入紫宸殿朝奏、议事,叫做“入阁”,是很荣耀的事。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开怀畅饮,想在这美好的夜晚一醉方休;想要回家时,才从紫宸殿散朝归来。

颈联侧面点出了诗人感到喜悦的原因。

有两点:

(1)诗人只是一个八品小官,却能进入紫宸内殿,这是皇帝的恩泽之一;

(2)诗人不仅进入了紫宸殿,而且还得到皇帝的宴请,能够开怀畅饮,这是皇帝的恩泽之二。

正是因为皇帝施惠的恩泽,诗人才感到格外喜悦。

此外,皇帝还对朝臣施惠了更大的恩泽。

紫宸殿遗址

4、尾联,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口脂面药,是涂抹于口唇、面部,防止冻伤的膏药;翠管银罂是盛装口脂面药的器具;九霄,指皇帝居所,这里就是指紫宸殿。

这两句话看起来也很简单,吃完晚饭,皇帝赏赐了口脂面药;我带着装着口脂面药的翠管银罂,出了紫宸殿。

皇帝不仅在紫宸殿宴请朝臣,而且还给大家送了礼物,也就是口脂面药。

可能有人会说:皇帝也太小气了吧,只送这么个小礼物,况且现在天气已经暖和,这口脂面药哪里还用得着?

其实皇帝给朝臣送礼,礼品并不是越贵重越好,它的象征意义,远远大于实际意义。

皇帝给你送口脂面药,并不是让你拿回家用的,还是为了体现他对朝臣的关心和爱护,连小小的冻伤问题,皇帝都替你想到了,可见他对你是多么关心。

因此可以看到,杜甫能得到皇帝赏赐的口脂面药,是多么荣耀的一件事,这是皇帝的恩泽之三。

我们把整首诗连在一起看,前两联美好的景物烘托出诗人的喜悦之情,后两联点出了诗人感到喜悦的原因,是因为得到了皇帝的恩泽。

如果我们就这样理解,这首诗确实毫无光彩,没有什么可取之处,诗人好像正沉迷于自己的官位,已经丧失了爱国为民之心。

可事实上,这首诗还隐藏了更深的含义。

柳条

5、这首诗的隐藏含义。

颔联其实运用了比兴手法。

“柳条”和“萱草”,是比喻皇帝的恩泽。

“春光”是比喻王朝中兴,“雪色”是比喻王朝衰败。

从我们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柳条和萱草,如今已经悄然而至,而且必然会遍及天下。

而皇帝的恩泽此时也已经悄然惠及朝臣,那么可想而知,它必然很快就能惠及到天下百姓。

而柳条和萱草,又是春光来临的标志。

恰好皇帝施惠恩泽,也是王朝中兴的标志。

可见诗人想要表达的意思是:王朝中兴已经悄然而来,必然会逐渐取代衰败的迹象。

您看这首诗,从表面看,是在对皇帝歌功颂德;其实隐藏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心,还反映出他对国家未来的美好祝愿,这就是这首诗隐藏的含义。

而整首诗的关键就在颔联的比兴手法,如果我们简单地认为,颔联只是用景物来烘托愉悦之情,那么这首诗就会显得非常庸俗,也会因此误解杜甫。

您认为呢?

欢迎留言。

快递的最后一战

对于籍贯安徽的“通达系”快递员老俞来说,这份每天14小时的工作就是一个算术游戏。

首先是派件。老俞累死累活每天能送300件,每件派费1块,这样就有300块;不过为了省事,至少有80单他会放快递柜或驿站,一单交租5毛,这样收入只剩300-80×0.5=260元。老俞一个月干满30天,节假日无休,能赚到30×260=7800块钱。

其次是收件。派件收入天花板明显,要想多挣点还得靠收件。不过老俞负责的区域只有些做酒水的散客,每天仅能收30件左右,每件收客户5块钱,抛掉打包、胶带等成本后交给网点一个能赚2块,这样一天还能多60块,一个月就是60×30=1800元。

这些散客什么时候能出一个日发1000件的大客,就是老俞每天睡前祈祷和意淫的事情。

进出小区也是个数学题。老俞覆盖的片区包括两个高档电梯小区和一个大型老破旧小区,后者都是6层没电梯的拆迁房,送一单耗时是电梯房的2倍,耗的体力则更多。有时看到单子上全是一堆5楼6楼,1楼2楼寥寥无几,他就喉头一甜,特别想吐血。

7800+1800=9600不是老俞的纯收入,还要扣掉电动三轮的租金200,每月话费200,还有无处可逃的罚款——丢件要罚,投诉要罚,签收率低了也要罚。老俞刚开始干的时候一个月能被扣两三千,现在业务熟稔了,但每月也少不了1000块。

所以老俞的收入公式是:纯收入=派件费7800+收件差价1800-三轮租金200-话费200-罚款1000=8200元。

这份勉强够用的收入,背后是每天至少14个小时的工作:早晨6点起床到网点去拣货,扫描,装车,配送,晚上回来后要接着扫描,分拣,集包,平时9点下班,遇到双11或者618,那肯定要干到凌晨,平时吃饭也是在配送途中,随便对付几口。

尽管单量持续增多,但老俞2019年后明显感到挣钱越来越难:派件费以前都要1块多,现在经常降到8毛甚至6毛,而网点和总部的罚款也在飞涨,“找各种理由扣你钱”。以前他还眼红顺丰那些跑写字楼的小哥,这两年也不羡慕了,“挣的还没我们多。”

老俞的公式里无法显示的,是他所在行业的又一场血腥战争。自诞生以来,中国的快递行业以“一年一小打,五年一大打”的节奏在重复一轮轮价格战,“活越来越多,钱越来越少”。而过去两年,本已硝烟落定的快递市场又掀起了一轮惨烈厮杀。

这会是行业的最后一战吗?资本会心疼快递giegie吗?要想搞清楚这些问题,需要理解以下四个维度的事实:

01. 分化:一个行业,两种活法

02. 固化:六大寡头的前世今生

03. 激化:从“6进3”,到“9进3”

04. 恶化:最后一战何时能打完?

本文将围绕这四个角度展开,下面进入正文部分。

虽然都叫快递,但这个行业明显有两种活法,一个叫做时效件,一个叫做电商件。

时效件顾名思义,送的东西大多也是文件、票据、高价消费品等,对安全和稳定的要求高,对速度的要求也高,通常都用航空运力来送;电商件也是字面意思,涵盖绝大多数我们日常购买的电商物品,对安全稳定的要求相对低,在速度上容忍度更高。

中国时效件市场有接近80%的份额被顺丰和EMS占据,这里面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时效件市场既有重资产壁垒,也有政策壁垒:要保证运输时效,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建设运力,尤其是航空运力,而无论是成立航空公司还是购买货运飞机,都需要审批。

有极高门槛的行业,对行业龙头往往是天然的利好。比如顺丰旗下拥有75架货运飞机,每年能做160万吨的航空运输量,差不多是全国航空货运量的1/3,遥遥领先其他快递公司。而对EMS来说,得益于超强覆盖度,每年寄录取通知书就是个大市场。

寄送北大通知书的EMS员工,2019年

而电商件则是“四通一达”(圆通申通百世中通韵达)的天下。两者最简单粗暴的对比就是价格:时效件的首重价格(跨省)往往23元起步,电商件只有3元。不过虽然单票价格低,但电商件贡献了超过80%的快递单量,对快递行业成长的最大推力。

时效件与电商件更大的区别在上游:用时效件的大多是个人和企业消费者,这个群体虽然规模大,但非常分散,议价权掌握在快递公司手里;用电商件的上游是电商卖家,发货集中,商家能通过各种渠道知道哪家快递最便宜,快递公司反而没什么议价权。

换句话说,时效件是一个toC消费品,还能做出即日达、次日达、次晨达等差异化服务,赚品牌溢价;电商件则是toB工业品,表面上量大,本质上是搬运工。广大皇冠卖家虽然属于资本家,但利润不一定有阿里P8年薪高,选快递自然是价格压倒一切。

这些差异造就了其他行业难得一见的场景:市占率不到10%的顺丰2020年净利润为73亿元,跟三通一达(市占率60%+)加起来的76亿相差无几。

快递行业的细分区别还不止于此。李志刚在《创京东》里讲了一个故事:京东的物流扩张到深圳时,去挖当地韵达的网点。第二天,韵达小哥们就全部换上了京东的工作服,原因简单粗暴:韵达的网点连个电风扇都没有,但京东答应给网点装空调。

这其中的原因是两者业务模式的区别:京东是自营模式,通达系是加盟模式。

所谓自营模式,即快递公司把收件、分拣、运输、派件各个环节都揽在自己手里,自己建网点,自己招快递员,自己购买或租赁运输车辆,成本高、资产重,光五险一金就是一笔巨额开支,刘强东曾宣称2017年“为兄弟们缴纳了60亿的保险和公积金”。

京东能做自营物流,核心在于京东有自营的电商业务,可以“钦点”自家配送。而京东自营商品又以3C数码为主,特点是单价高、体积小、退货率低,能够支撑高昂的物流成本。反过来说,高单价商品对安全与稳定的要求,也会倒逼商家推高物流成本。

而加盟模式,则是国内独创的模式:快递公司把取件和派件都外包给加盟网点,自己专注于分拣和运输。优点则轻资产、低成本、扩张快。快递员都是加盟商的员工,连自家兄弟都不算,自然也不用交社保了。缺点也很明显——服务质量难以管控。

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快递公司,用“加盟模式”来做“电商件”,一直占据着中国快递市场超过70%的份额。因为只有这种模式,才能最大程度满足中国电商市场对配送成本下降的变态需求。中国老百姓能享受到全球最发达的电商基础设施,离不开这种模式。

相反,用“加盟模式”来做“时效件”,效果就很一般。比如在2007年,圆通老板喻渭蛟赴美考察,被资本主义快递深深震慑,提出“没有飞机的快递公司,不是真正的快递公司[6]“,回国后开始摸着顺丰过河。但由于加盟模式的制约,飞机拉的货和货车拉的货,都被加盟商用同一辆电瓶车送上门,完全快不起来。2019年,圆通航空亏损1.88亿,反而成了拖累。

对这类电商件而言,在每天业务量不足500万票时,单个包裹运输成本大约在1-2元之间;而当每天业务量超过2000万票时,这个成本就能下降到0.6-0.9元之间。换言之,快递公司只能不断扩张获得规模效应,才能不断压低成本,形成良性循环。

情商高的人讲“规模-成本良性循环”时,智商高的人就能看到“同质化内卷”。当一个行业陷入彻底的同质化竞争时,唯一的竞争力就只剩下了价格。不断压低成本,不断扩大规模也就成了唯一的活路。这个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决定了这个行业的发展剧本:

宁愿累死自己,也要饿死同行。

追溯起来,中国电商和中国快递的第一次胜利会师,发生在2005年。

那一年,圆通和淘宝签约,直接把电商件从20元的起步价干到了12元。随后,申通韵达等公司也接入淘宝体系,单价进一步下探到了8元。据说马云当年先找了顺丰和EMS,但砍价失败,只有喻渭蛟解放思想,认为”电商未来是一个很大的机会[6]“。

2012年开始,通达系中成立时间最晚的中通,掀起了快递业第一次惨烈的价格战,一度出现了“10元3票”、“1000元包仓”等跳楼价,把单价进一步拉低到了6元左右。价格换规模带来的最直接的短期结果,就是服务质量大幅下滑,网上骂成一片。

2013年双11,韵达北京金融街派送站的加盟商失联,21名员工被拖欠了3个月工资,站内积压了两万件包裹[8]。对加盟网点来说,电动车比快递员值钱得多,所以就出现了一个悲哀的局面:网点大多给送货的车投保,但不给快递员上保险和交社保[8]。

虽然几乎每一年,都有“看得见的手”对快递行业殷切关怀,呼吁“苦练内功,转型升级”,但这种话本质上就和“熬夜有害健康”一样,大家都同意,但没人去做。更何况中通借助价格战收获了丰厚的回报,2015年,中通站稳市占率第一,并一路领跑。

快递市场CR6市场份额分布

“价格战”这个词,听起来简单粗暴,但其实是门技术活。中通的后来居上,实际上是一场长期准备、精心谋划的:

1)超前布局省际班车。2005年,中通率先开通了杭州到广州、杭州到北京两条跨省班车,避开了飞机不能运化妆品和铁路有时刻限制的缺点,成本也更低。随后,中通将车辆外包转为自己投资买车,并且给所有车辆都装上了GPS定位。2005年底,中通全网每天收件量同比大涨60%。

2)通过派费平衡利益。为了避免东部扎堆内卷、西部没人送货的情况,中通在2009年提出了“有偿派送”方案,并且划分了ABCD四个派费等级,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激励。比如西藏是4元,新疆是2.5到3元,华东只有1.5元,用高额激励提高末端服务质量,扩大了市场份额。

3)来了就是自家兄弟。2010年开始,中通通过股权置换将原先加盟的转运中心变成直营,同时鼓励员工投资干线车队,按利润分红,把员工都变成自家兄弟,通过全员持股形成利益共同体。各家快递公司IPO前,中通的高管与员工持股达到26.5%,圆通和韵达只有2.25%和2.19%,申通为0。

做完了这些准备工作,2013年初,中通又引入红杉作为投资人,为价格战补充了。以DHL、UPS和联邦快递为代表的海外快递品牌,经过了一轮社会主义价格战的洗礼,迅速被边缘化。

到了2017年左右,中国快递行业迎来了一个重大的时间节点:快递结束了业务量年均增长50%的甜蜜时光,增速一下腰斩到了25%左右。行业的蛋糕缩水,想要继续扩大份额,就只能继续抢了,这也是2018年后新二轮惨烈价格战的直接导火索。

与第一轮不同的是,2018年后头部快递公司大多都已经跨过了“2000万日单量”的阈值,手握明显的成本优势;另一方面,随着行业增长日趋稳定,头部公司网络效应日益明显,新玩家入场的成本越来越高。换句话说,走向寡头垄断只是时间问题。

因此,2018开始的第二轮价格战,也就成了寡头对中小快递的一次收割:你降多少我降多少,我降多少你也只能降多少,反正先扛不住的是你。

剧本也确实是这样写的:2019年3月,国通快递全网停工,所有员工放假;一个月后,全峰快递终止业务,最后44辆卡车被拍卖;6月,优速快递被普洛斯系收购,全一快递则在10月终止业务;凡客旗下的如风达与唯品会旗下的品骏快递也相继终止业务。

随着中小快递陆续退场,快递市场的集中度在2019年达到顶峰,6大寡头(四通一达+顺丰,不包括京东)分享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在长达十年的价格战中,中通成了电商件领域最大的赢家:2019年,中通的利润占据了“三通一达”的总利润的49.8%。

通达系快递公司“利润集中度”,东兴证券

复盘快递业的十年价格战就会发现:时效件市场竞争相对缓和,电商件市场战事激烈,而决定电商件领域成败的唯一因素,其实就是对成本的控制。谁能做到成本比所有人都低,谁就能最终获得最大的份额,这也是中通从落后到领跑的最大秘密。

但问题是:武功再高,也怕菜刀,如果有人就是持续亏钱跟你打怎么办?

达到“日均订单达到2000万”这个阈值,中通花了16年,韵达花了19年,圆通花了18年,申通花了25年,而极兔快递只用了10个月。

2020年3月,通过“借壳”龙邦快递拿到许可证的极兔快递,在快递业的宇宙中心义乌起网,直接把义乌的快递价格打到了1元以下。在这之前,只有中通曾把单票价格做到了1.2元的低价,义乌的割肉价也一度惊动义乌邮管局“打招呼”:不得用远低于成本价格进行倾销。

对快递公司来说,1元几乎已经是成本的极限,如果再降价就要亏损。但这也是极兔的策略:送一单亏一单,用亏损换份额。

极兔的亏本价格战并非没有先例:2007年才创立的百世汇通为了迅速提升市场份额,不惜赔本经营,单票收入低得无法覆盖自己的成本,一直在用烧钱换市场份额,2016年到2018年,百世总共亏了17亿。直到2019年,百世的单票盈利依然为负。

三通一达与百世的单票盈利,东兴证券

百世能在持续亏损中能活下来,全靠有阿里爸爸的助攻:百世的八次融资里,阿里参与了六次,上市前,阿里总共持有了百世约30%的股权。相比百世,极兔除了有东南亚总部持续输血和外部融资补充,还有两条大腿:

一是拼多多的商流。对通达系来说,拼多多的“5元包邮”利润空间实在太低,加上拼多多与阿里摩擦加剧,拼多多一边上线了电子面单系统,与阿里切割,另一方面开始扶持极兔,极兔的有90%以上的单量都来自拼多多[10],有稳定的商流支撑。加上极兔创始人李杰和黄峥同属“段永平系”,一度引发业界猜测。

为了证明自己没有“钦点”极兔,拼多多还专门发了个声明,表示自己与极兔“无特殊合作、无投资关系”,但反手又把社区团购“多多买菜”的配送业务交给了极兔。

二是OPPO的经销商。李杰曾是OPPO印尼市场的负责人,也是OPPO内部久经考验的老革命,OPPO内部还设定了一个“李杰奖”。极兔用于启动的近百亿资金,有很多来自OPPO一级代理商。极兔初期网点短缺的问题,除了蹭通达系的网,一部分也由OPPO手机门店解决:前面卖手机,后面放快递。

极兔其实以一己之力改变了价格战的方式:以往大家的底线都是可以少赚点,但不能亏;现在是大家一起亏,比谁扛的久。今年4月,国家邮政局局长马军胜呼吁:“快递企业应该将利润投入科技与服务提升,而不是极端的价格竞争。”但起的作用不大。

而对本就内卷升级的快递业来说,除了极兔从下而上亏本进攻,另一个消息是顺丰自上而下的垂直打击。

顺丰虽然在时效件领域安稳地过日子,但从来没有放弃对电商件这个庞大市场的觊觎:2013年10月,顺丰以6折的定价揽收电商快递,跟通达系打价格战,但以直营打低价产品,成本太高,导致2014年盈利大幅下滑,不得不暂停。

2016年四季度,顺丰又整了个新活:以集中揽件代替每次上门收件,压低了部分成本。针对中小型电商客户,顺丰还推出了两款定价不同的产品:日均超过200票的客户每单17元;日均超过300票的客户每单15元。

但这个定价虽然顺丰不亏,但对商家来说太贵:以物流成本/商品价格不超过5%来衡量,则商品货值必须超过300元;要做到不超过3%,则商品货值必须超过500元,这就注定了很少商品能用得起顺丰。再加上当时通达系价格战正打得你死我活,顺丰对商家的吸引力再度下降。

到了2019年5月,顺丰又采取了一个骚操作:不为电商件新建产能,而是用时效件的闲置产能来做,名叫“特惠电商件”。

时效件最关键的是速度,所以顺丰没办法等飞机装满才出发,顺丰时效件的装载率常年只有40-55%之间,大量空间闲置。“特惠电商件”实际上就是用这些闲置的空间来装电商快递,成本一下降到了5-8元,顺丰也很够意思的给出了5元的价格,每单略亏。

白菜价格,优质服务,让顺丰的电商件一年之内就做到了每天500万-600万票。加上疫情期间,加盟制快递停工,只有顺丰照常经营,不管是业务量还是市场份额,顺丰的增速都直接搭上了火箭。

“特惠电商件”对行业最重要的影响,在于封死了电商件的上限:通达系的货车再快,服务再好,快不过顺丰的飞机和自营模式的快递员。换句话说,通达系再怎么“苦练内功,转型升级”,天花板就是5块钱的特惠电商件——顺丰这波在大气层。

但用“直营模式”来做“电商件”,跟当年圆通用“加盟模式”来做“时效件”一样,都透着一份别扭,顺丰的“电商特惠”目前仍然亏损就是证明。因此在2020年,顺丰下定决心做加盟模式,开始建设的一张专门用来做电商件等经济型快递的物流网络——丰网。

顺丰快递的一处网点

尽管丰网招商热烈,试运营期间一级网点加盟代理费用已被炒到几十万元,而且还得去顺丰总部“走关系”[11],但丰网起网庞大的开支,叠加了时效件需求趋缓,成了顺丰巨额亏损的核心因素,王卫自己也承认:眼下顺丰正处在一个资本开支周期顶峰。

而更早之前,京东也推出了加盟制快递品牌“众邮”,加上顺丰的“丰网”和极兔,让原本6家寡头的格局瞬间变成了9家(京东物流外部订单刚过50%,因此暂不计入)。原来可能的“6进3”(最终形成三家寡头),变成了现在的“9进3”,竞争格局大为恶化。

通达系的对手从边缘地带的中小快递,变成了有巨头撑腰的新品牌。这就是为什么这次是快递行业最惨烈的一次对决的真正原因。

快递行业的内卷,归根结底是这个行业的特点决定的——

1) 极端同质化的竞争。快递的本质,就是一个送货的生意,核心竞争力只有成本。除了高壁垒的时效件,电商件市场几乎没有差异化的空间。过去近10年间,不同的快递公司轮流坐上市占率的榜首,第一名和第五名市场份额相差不到10%。

2) 增量市场,不断有新玩家涌入。虽然快递行业增速下滑,但快递的业务量和收入都在持续增长。有“规模换利润”的愿景,有“中国劳动力资源依然丰富”的定调,自然不缺手握重金的新玩家入场。想要快速提高市场份额,价格战是最有效的方式。

3) 快递与电商相互依存,也同床异梦。没有繁荣的电商,也就没有快递业的发展,而廉价的快递又进一步推动了电商的繁荣。但对电商平台来说,他们希望快递行业形成一定的寡头格局,享受规模优势带来的低成本;但又不希望寡头形成垄断,从电商手中夺取议价权。

这种复杂的关系,造成了电商资本在投资快递业时,有着快递资产利润表之外的考量,菜鸟便是这种深度介入的体现:它一方面为快递公司提供管理技术,并通过布局仓储、落地配等服务提高效率;另一方面,它也将快递公司变得越来越标准化、同质化。

4) 博弈暂时无法均衡。快递业价格战的终局,是达到一种寡头们都能接受的行业格局,整个行业开始固化,寡头们才能获得垄断收益。但行业前景不清晰的时候,博弈是没有达到均衡的可能,寡头也只能逼着眼睛向前冲,想要喂饱自己,只能饿死别人。

这也许是一场永远停不下来的战争。

对于喜欢算自己收入公式的老俞来说,这些神仙打架离自己很远,也很近。老俞其实是个95后,但因为在一个网点干了超过3年,所有的同事包括老板都冠之“老”字。在采访中,这个熟悉各类梗的年轻人开玩笑说:如果再这么卷下去,我就去送外卖了。

当然他也知道,送外卖恐怕是个更卷的行业,因此他称自己和身边那帮送快递、送外卖、做团长、开网约车的朋友为“卷狗”。他自己在计算自己的收入公式,别人也在把老俞当成公式里的一个数字计算着,这个数字有着另外一个叫法:劳动人口红利。

正在派件的快递员

我们在一篇文章中曾经写过:

在中国,人口的规模与密度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商业奇迹,也改变了无数人的命运。他们或是在东莞的工厂里打工攒钱,或是在昆山的仓库里跟踪订单,或是在省际的高速上驾车运货,或是在深圳的写字楼里熬夜加班。他们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还是在一些文件和报告中被反复提及的“人口红利”。

在中国,很多行业繁荣都可以归因于人口密度,快递是其中典型代表,它是中国电商崛起的底色,它让人们享受到了极其廉价的服务;但同时,它也创造了活在算法里的那些鲜活的个体。在这样的行业里,赢家一定是卷出来的寡头,而非身处其间的劳动人民。

这未必是快递的最后一战,但希望它是。否则如果所有行业都重复这种故事,那么中国所剩不多的“人口红利”,就可能像95后老俞调侃的那样:“卷狗卷狗,卷到最后,一无所有。”

全文完,感谢您的耐心阅读。

[1] 中通寡头之战:2020年资本性开支猛增至92亿元,每日经济新闻

[2] 马云首次回应顺丰:它是一家优秀的公司,除了价格贵了点,虎嗅

[3] 创京东,李志刚

[4] 快递价格战背后谁身陷其中,成都商报

[5] 菜鸟吞下通达系,界面新闻

[6] 四通一达沉浮史,界面新闻

[7] 民营快递开打价格战杀红眼:割肉抢件10元3票,经济参考报

[8] 圆通积压快件背后:十年价格战民营快递正遇寒冬,新京报

[9] 韵达、申通、圆通联手极兔速递,21世纪经济报道

[10] 义乌快递再次击穿1元!这次搅局者是拼多多和极兔,腾讯棱镜

[11] 81万元仍抢不到一级网点代理权,顺丰旗下丰网速递被神化了吗,界面新闻

[12] 通达系快递竞争格局分析:曲折的道路与光明的前景,东兴证券

[13] 快递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格局加速演变,壁垒加固聚焦龙头,山西证券

[14] 中国快递市场的中低端与中高端,方正证券

[15] 宿命与反抗:快递行业投资框架,方正证券

居住权期待权异议之诉裁判思路探究

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可见,居住权设立的时间就是完成登记的时间,这与房屋物权的设立规则相一致,彰显了居住权物权化的属性。不过,在房屋未进行登记时,如果具备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办理执行异议和复议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的四个条件时,将会成立物权期待权,并具有了排除执行的法律效力。据此,笔者认为,与物权“同宗”的居住权也会和房屋一样,在具备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虽未进行登记,也可以产生排除执行的效力,这就是未登记的居住权期待权。

一、居住权期待权排除执行的可行性论证

在最高人民法院(2020)最高法民申1860号再审民事裁定书中,将物权期待权表述为,“物权期待权是指案外人对案涉房屋虽尚不享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意义上的物权(所有权),但因具备了物权的实质性要素,依法可以合理预期通过办理不动产登记将该物权期待权转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意义上的物权(所有权),即对不动产所有权登记至其名下的期待。”

从物债两分的物权理论分析,以房屋为例,买受人欲取得某一房屋的所有权,要先签订一个债权性质的买卖合同,然后再逐步地支付价款、交付房屋直至更名过户取得物权。可见,某一个标的物由出卖人向买受人流转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债权向物权转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交易的标的物是逐步向买受人“迈进”的,在这个“迈进”的过程中,必然要有一个点,在这个点上,物权距买受人仅“咫尺之遥”,虽未进行物权登记,但在法律上却有对其用物权进行保护的价值和必要,甚至可以排除法院的执行,这个点上的权利就是物权期待权。

既然这个物权期待权可以对抗法院的执行,就显然具备了物权的对世功能了,要给它一定的“外衣”以对外公示,以保护交易安全。这个“外衣”就是物权期待权的认定标准,也就是《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当中规定的四个条件。对于同样具有物权属性的居住权来说,在其设立时由债权向物权“迈进”的过程中,当然也会有一个点,在这个点上将会成立居住权期待权,当然也有适用物权期待权的余地。申言之,居住权期待权排除执行可行性的法理基础就是物权期待权排除执行的裁判规则。

二、居住权期待权异议之诉裁判思路探究

根据居住权人役性的特点,结合物权期待权异议之诉审理的裁判思路,要妥善审理居住权期待权异议之诉,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时间标准。《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物权期待权可以排除执行的第一个标准是,在法院查封之前已签订合法有效的书面买卖合同,也就是这个合同订立的时间一定是在法院查封之前。基于同样的立法目的考量,居住权期待权也应该遵循同样的规则,即当事人间的居住权合同一定要在法院查封之前签订。

2.占有标准。《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物权期待权可以排除执行的第二个标准是,在法院查封之前已经合法占有该不动产。房屋本不应以占有作为其物权设立的标准,但在成立物权期待权的场合,占有是债权向物权“迈进”的最为关键和实质的一步,也是最容易识别的一步。所以,占有标准是物权期待权的核心标准。从居住权供他人生活居住的制度本意来看,居住权中“占有”的“核心”性应更强,对占有的判断标准将会是居住权期待权异议之诉的审理重点。判断标准除应与物权期待权的判断标准一致外,还要考虑居住权的特殊属性,居住权人除了可以提供证据证明事实上的占有,水电费、物业费票据,邻居或者社区的证言外,还可以是特定身份关系的证据,例如配偶子女关系等曾经共同居住的事实。

3.价款标准。《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物权期待权可以排除执行的第三个标准是,已支付全部价款,或依约支付部分价款。作为房屋的物权期待权,价款标准十分重要。不过,由于居住权可以无偿设立,所以居住权期待权在此点上略有不同。若当事人间设立的居住权为无偿,价款标准的识别便丧失意义;相反,若当事人间设立的居住权为有偿,价款标准的判断才有价值。据此,在价款数额上的审查应有所放宽,可以是象征性的支付,也可以相当于租金甚至是低于租金等均无不可。

4.过错标准。《异议复议规定》第二十八条规定的物权期待权可以排除执行的第四个标准是,非因买受人自身原因未办理过户登记。在物权期待权的情况下,如果因买受人的原因未办理案涉房屋的过户登记,则因其自身的过错程度甚巨,纵然在其他方面其由债权接近物权的距离几近为零,也会因其未更名的过错而使该距离变得“遥不可及”,从而不具备排除执行的可能性。同理,在居住权期待权的场合,如果因居住权人的原因未办理居住权登记,同样也是不能排除执行的。但在此时,笔者认为,居住权为满足特定人生活居住需要的这一目的性,决定了居住权人弱势群体的身份要素极其明显。因此,在考量居住权期待权人的过错程度时应进行适当地弱化。例如,在物权期待权场合,买受人如果因不舍承担更名费用而不去进行过户登记,就会被认为是明显的过错而使其权利不能排除执行;但如果是居住权期待权,在居住权人因更名费用问题而未进行登记时,就应结合更名费用的多少,居住权人经济能力的大小等原因做进一步的审慎衡量,不能像物权期待权一般径行认定其有过错而不能排除执行。

(作者单位:船营区法院 吉林市中院)

来源:人民法院报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